还乡

出版时间:2003-6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托马斯·哈代  译者:孙予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青年克莱姆厌倦了巴黎的都市生活,怀着开办乡村小学的美好希望,返回故乡埃顿荒原。没多久他结识了美丽的姑娘尤斯塔西雅,尤斯塔西雅心高气傲,厌恶荒原单调的生活,一心向往都市的繁华,为此她毅然抛弃了原来的情人,转而主动追求克莱姆,希冀能通过他把自己带往巴黎。他俩的婚姻遭到了克莱姆母亲的反对,于是他们在婚后搬出母亲家。后因尤斯塔西雅的过失,克莱姆的母亲不幸死亡,这一秘密最后被克莱姆发现,于是爆发激烈争吵,尤斯塔西雅眼看去巴黎的梦破灭,又去找老情人帮忙出走。在一个风雨之夜,他俩一起跌入了湍急的河流中……

书籍目录

作者原序 补遗
第一卷
三个女人 第二卷
归客 第三卷
迷恋 第四卷
大门紧闭 第五卷
真相大白 第六卷
后来的事情
世界文学名著普及本书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还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6条)

 
 

  •     这本书我再没有读下去,里面有太多的景物描写,这需要人耐下性子来慢慢看,另外,哈代的小说太过悲伤、抑郁。我把这本书的书评,能看的几乎都看了,现在决定从哈代的这种宿命论中解脱出来。哈代的小说,我认为《德伯家的苔丝》写的最好,第二是《无名的裘德》,第三是《卡斯特桥市长》。
  •     
      游苔莎初次登场是类似爱墩荒原里游魂的存在,黑色的人形,因为听到马车声音的临近,“从古冢右面往下跑,快得像花朵儿上溜下去的露水珠儿一般,一转眼就看不见了”,最后在狂风暴雨的夜沉落于黑暗的水堰下,失足还是自杀无人知晓。
      
      我相信,同样希望,她是自杀的。她在人世中最后的、沉痛的自言自语,“哦,把我弄到这样一个恶劣的世界上来,有多残酷哇!我本来是能够作好多事情的啊,可是一些我控制不了的事物却把我损害了,摧残了,压碎了!暧呀,老天哪,我对你一丁点儿坏事都没作过呀,那你想出这么些残酷的刑罚来叫我受,你有多残忍哪!”
      
      然而,前文游苔莎的心理描写足以说明她是一个自我修复能力极强的人,可以从主观上把自己从加害者的身份转变为受害者或者无辜者、旁观者的位置上。这种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我曾经遇到并相处过很长一段时间,实话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对其敬谢不敏远远逃避。
      
      她因为狄韦要与朵荪要结婚而重新爱上狄韦,因为渴望逃离爱墩黄运远去巴黎而与克林结婚,因为克林的病使得去巴黎无望而又与本已冷淡的狄韦重归于好。爱情的原因都是荒谬的。“对于她,爱情就是唯一的兴奋剂,能够把她的岁月里那种使人瘦损的烦恼寂寥驱走赶掉”,这种兴奋剂同时提供了某种反叛,比如拆散狄韦和朵荪、比如逃离爱墩荒原。她的才能、外貌和学识修补不了她被寂寥和欲望填满的窟窿。
      
      依照我传统的教育加上看多了情节型小说,这种花蝴蝶的女人在我读了一半被修饰了一个词,bitch,然而是高贵的,美丽的,扭捏的……bitch,对欲望从不从,摇摇摆摆,然而最后还是从了。读后冥想,又想到了如乌云一直照在她上空的命运……她本不属于爱墩荒原,被强行放置于其中,她与荒原格格不入,久了却染上了荒原的特质,她想逃到巴黎,这个愿望,甚至比如今的想要嫁个男人在大城市有车有房还要简单渺小些,而克林作为她这个愿望的实施者不愿意也失去了实现这个愿望的能力;狄韦意外得到一笔继承财产,愿意作为她这个愿望的实现者,加上姚伯太太死亡的契机,她动了逃跑的念头逃跑的那一天竟风雨交加……狄韦也曾不得不说“可怜的孩子!她的运气老是那么坏。”
      
      经典为什么成其为经典?除了恰当的时机,或者作者的名气,其本身的魅力占多少成分,当年看傲慢与偏见,抱歉我没有看书,看的是电影,总而言之就是女主角怜悯为财富嫁人和为貌美嫁人的两个姊妹的同时与高富帅相爱且成婚。而这本书,作者成功塑造的游苔莎,可以说是经典的绿茶……婊?可以这样形容不?应该不是绿茶,而是高贵的bitch。这是其经典之处。
      
      读后依旧念念不忘的则是红土贩子,我觉得他是这本书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仅次于游苔莎。文恩的出现大多是作为推手的角色,有关他的情节再简单不过,向朵荪求爱,不得,助其嫁给狄韦,狄韦死,他得朵荪。
      
      文恩的身份、性格、智慧和心肠都是极得我心。
      
      有关红土贩子,“他们的出身、他们的教养,比牛羊贩子的高;但是牛羊贩子,在路上和他们屡屡相逢的时候,却只对他们点一点头就完了。他们的货物,比沿街叫卖的小贩子的值钱;但是那些小贩子却不以为然,看见了他们的大车,只昂首直视地走过。他们的样子和颜色,看着非常地奇怪,所以他们同展览蜡人儿的和开转椅的站在一块儿,那展览蜡人儿的和开转椅的都会叫他们比得体面起来;但是他们却认为展览蜡人儿的和开转椅的身分低下,不肯和那一类人接近。在这些路上行息的各色人等之中,红土贩子不断地出现;但是红土贩子却和那些人都没有关系。贩红土那种营生,本来就有叫他们隔绝脱离一切的趋势,而贩红土这行人,也的确往往和一切都隔绝脱离”,“我们有的时候听见人说,凡是作红土贩子的,都是自己作了恶事而却冤枉别人,叫别人替他们受苦,他们就是这样的罪人:但是他们虽然逃了法网的制裁,而却逃不了良心的谴责,所以他们才干了这种营生,作为终身的忏悔”,而详解文恩,“那天下午走上爱敦荒原的那个红土贩子,就是一个令人可爱的胎子,却牺牲在怪模怪样的职业里;本来作这种职业,丑人也一样能作得很好。这位红土贩子唯一令人生畏的地方,只是他的颜色。要是把他那种缺点去掉,他就是乡下人里面一个可爱的模范人物了。一个眼光锐敏的人看见了他,就会觉得,一定是他原来的身分使他不生兴趣,所以他才把它放弃(这种情况,实在有一部分是真的)。并且看过他以后,人们一定会冒昧地说,他生来是脾气柔和、眼光犀利的,不过那种犀利还不到狡猾的程度”。
      
      文恩在文中劝诫游苔莎与狄韦断绝关系以帮助朵荪嫁给狄韦的一段话“我本来愿意自己娶她,不过我总觉得,要是她非那个人就不能快活,那我就很愿意尽我的职分,帮助她嫁那个人;这样才是大丈夫应作的事”这种态度在游苔莎看来,毫不自私自利,本来应该受人尊敬,但是他太不自私自利了,到了不能被人了解的程度了,所以反倒不能得到人的尊敬了,而成为一种荒谬。
      
      在朵荪和狄韦成婚后,爱敦上面和爱敦附近,再也看不见他了。他去得完全无影无踪了。对成婚后的朵荪躲得远远的,曾经回到爱墩荒原也是为了接触朵荪的婚姻危机。
      
      果然爱情的形式有千万种。幸而结局,没有了狄韦,他果断出手,最终与朵荪携手白头。
      
      这种男人我只能说,果断是朵荪的绝佳备胎……
      
  •      尤斯塔西亚骨子里是爱克莱姆的,不是简单被“来自巴黎的外壳”吸引,克莱姆的灵魂只有尤斯塔西亚才能读懂,善良、平凡的托玛茜是看不懂的,也走进不了克莱姆的内心,但尤氏就能轻松进入,他俩无需沟通就能相互欣赏。“克莱姆对尤氏的感情是一种倾注了全部生命的爱”。可惜在哈代的笔下就只有悲剧,因为他本人的恋情就太过不幸。
       一个要出世,一个要入世。他俩前世先天的绝配被无情的后天扼杀。尤氏高傲、令妇人嫉恨的外表宝藏的是一颗纯粹的灵魂(她向往的是像“天堂里那个最可爱的婴孩那样纯洁无辜”),她有做人的道德底线、为妻的光明磊落,勇于捍卫神圣不可侵犯的属于自己的圭臬(即使丈夫也不能随意触碰)。“没有因突然地死亡而失去自尊。”“不幸,使她变得更体面。”
       反观克莱姆,在遇事时显得不够宽容、大气,反倒是刻薄、残忍。“噢,你还有完没有啊!噢!你太残忍了------就是野蛮人的残酷也该有个限度吧!我已经忍了好久了。。。。”纯粹的尤氏真的是不愿解释,解释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我请求你发发慈悲放了我吧!”她“滚滚而下”的眼泪就说明了一切,开始是悲哀的声音:“你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的幸福,我的丈夫。”最后只得呻吟:“他没那么伟大,足以让我委身。。。。”
       克莱姆终有所悟“我最懊丧的是,为什么没有人或是没有法律能对我所做的加以惩罚!”
       哈代的手法太犀利、太狠了,太叫人揪心了!似乎在这部小说里倾注了他一生的悲情。
       “你根本想不到,我是在灿烂的夏季离开了家,却又这么一副模样回到家里!”
       “有时,最善良的心地也会犯下最严重的过错,不是吗?”
       “我跟生命做了一笔很坏的交易,我已经厌倦了------厌倦透了。”
       “尤斯塔西亚,你受了太大的苦,在你的全身看到了这一切。我可怜的,可怜的姑娘!你是那么的不愉快!”
       “在这么一个蛮荒的地方竟长出这么一株罕见的植物,真让我看了悲哀不已。”
       “阴沉的夜晚就好像是在举行葬礼,大自然的一切似乎都披上了黑纱。”
       “除了座座坟墓里的朽骨陪伴外,她已遭到了一切人的遗弃”
       “噢,让我置身于这样一个充满欺骗的世界真是太残酷了!我本来有能力做好多事情;
      但我一直受到非我所能决定的事情的伤害、折磨和摧残!噢,老天竟弄出这样的酷刑来折磨我,可我根本没做出半点对不起老天的事啊!”
       “她那线条优美的嘴唇透出一种优雅,似乎出于一种尊严不想再说话了。永远的僵硬攫住了这种表情,在短暂间完成了从炽热到无奈的转换。”
       “人们生活的目标不是为了追求荣耀,相反,他们应当仔细考虑如何不失体面地从这种荣耀中抽身退出”
       “把人生下来,就是把他放在一个让人感觉得到的进退两难的境地。”
      
  •      What impressed me significantly are the classical techniques used in narrating the story and the applying of the small characters playing influent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ot. The narrative methods used by Hardy, being similar to CaoXue qin, the writer of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re exhibited as tiny details may be the cause of significant change and negligible characters may be active in deciding the process of the plot. Two evident incidents that attested the theory are the death of Mrs. Yeobright and the incidents happened between Eustacia Vye and her servant Charley. Johnny Nunsuch,a little boy,who encounters Mrs. Yeobright at her depressed and annoying return from her son's house and made conversations with her, finally playing a core role of revealing the cause of death of her to Clym, Mrs Yeo's son. Charley, a little servant and a admirer of his mistress, once helped Vye meet Clym to express her adoration , at last being the only man who shows perceivable regret and sorrow to Clym's drowning. Such kind of small characters are usually negligible in other writers' works, but in this novel they are like necessary gears which link several important parallel incidents. Another feature of the novel lies in the various narrative spectacles, for example, in narrating one complete incident, different characters concerned with it will be employed one after another to tell what they see; as a result, the mysterious incident is gradually unfolded in the narration of different people, So the effect it created become evident.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compared with this novel, has some similarities in narration. As the main commentator of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ZhiYanzhai commented "tiny details can stretching out of long distance in silence to take effect to the future " (the snake,though light and thin,when creeps though grasses,will leave traces on it; the thread, though minute and gentle, when put it upon ashes,will leave some traces too. ) and some small characters in red chamber,complete with servants,maids,nuns. These characters are little mentioned and less portrayed in the early 80 chapters, nevertheless, according to some specialists, concerning CaoXueqin's original and authenticated devise, in the latter 40 chapters they will be placed at significant circumstances to influence the main characters' fate.
      
  •     一直觉得好的小说就是无论有多么纠结的人物关系、无论多么复杂的感情夹杂其中,一切都可以开合有致,故事情节出人意料又入人意中。毫无疑问,Thomas Hardy办到了,以至于在看完这本书的几天里,我都在回想故事情节,咀嚼那些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真情,从中找寻自己的影子,或者生活的影子。还记得何圣伦老师说过,不能把文学生活化,也不能把生活文学化。也许无论是这两者的中的前者还是后者都足以令我们的小日子凌乱。但是生活和感情的事谁能说得清呢,瞬息万变,能与政治的风云诡谲相媲美。况且文学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好的文学作品就在于能唤起读者生活中经久不息的共鸣。
      前几天才看过彭于晏、陈妍希、陈意涵主演的《听说》,整个电影沉默那么久,就只为了一句话:“梦想和爱情,不用听不用说,也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感受的后续是什么呢?我们又会为这感受做出怎样的反应呢?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样的感受之中,不同的人亦有不同的反应吧,所以才有了姿态各异的生活造型,才有了悲剧和喜剧之分,才有了每个人自己的一辈子。就好像在《还乡》里,每个人物面前的选择都不是唯一的,但是一旦选择了,就会没有办法回到最初的起点从新来过。
      故事的进度没有预演的机会,生活永远不可能排练,这就是不可逆性的悲壮美,好比地球岩层铺垫掩藏之下的一个个时代的故事之美。那些故事结局或美好或凝重,但在我们这些后来人的眼中,一切都可以用悲壮美、神秘美来作结。我们常常假设,如果白垩纪时代没有结束,如果侏罗纪世纪还在延续,如果••••••如果••••••可是那些都是“如果”。
      如果Thomas Hardy将故事情节修改,我是不是应该说“故事的情节是可以预演”的呢?而那也是如果,因为这部作品已经实实在在地在我们眼前了。
      (本来想有空再写,结果书评被搁浅了,等到有空写的时候就没欲望写了。)
  •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汪国真《热爱生命》
       《还乡》是托马斯•哈代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部,卡尔•韦伯称其为“哈代最最近乎完美的小说”,我深表赞同。看了很多相关的资料,文学史上大家对这部作品有很多看似非常高深的研究,从各个角度分析这部作品的思想精髓。而我之所以如此喜欢这部作品,绝不是因为那些高深的理论,而仅仅是因为这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愿为自己的梦想赴汤蹈火的精神。
      
      冷艳的野蔷薇——游苔莎•维尔
       游苔莎的第一次出场其实并非真正露面,而只是荒原黑暗中最亮、持续最久的一团篝火,那么耀眼与夺目,虽然那么的渺小,却是在无垠的黑暗中坚持最久的一束光亮。
       这个从小生活在海滨城市的女子,因为父母的离世被迫随外祖父移居埃格顿荒原迷雾冈。也许,像游苔莎那样的女子,天生就应在海滨广场上,在暖人的阳光下,享受着美酒与风流少年爱慕的眼光,而现实却将她放逐到埃格顿荒原这片与世隔绝的土地上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她的梦想是什么,无非就是离开这个压抑得她快要疯掉的荒原,去光鲜亮丽的巴黎或是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蓓蕾嘴,其实这些地方才是她真正的家,真正属于她的地方。爱到难以自拔的爱情与光鲜亮丽的巴黎就是她的全部梦想。
       这个传奇般的女子的风姿,总让人忆及妖艳的野蔷薇。她用黑色天鹅绒细发带挽住她那黝黑茂密的头发,而不是像别的庸俗的女孩子一般用彩带把头发束拢。披金戴银不是她的梦想,她就如传说中的希腊女神一般,天生拥有绝美的容颜与高贵的气质,根本不用那些闪亮却平庸的饰品来搅扰她天生的尊贵与威严。她没有王国需要掌管,更无法享受群臣的拥戴,但在我眼中,游苔莎是荒原母仪天下的女王。
      把情人搞得为爱而痴狂——这就是她排遣岁月里那种揪心孤寂的唯一兴奋剂。但在埃格顿荒原上,又有谁能配得上高贵的她?怀尔狄夫?不,这个花花公子式的男人绝配不上她,与他在一起只因为他已是荒原上最理想的情人人选。
       就在这时,克林来到了荒原。虽然没有接到他母亲的邀请,但她乔装打扮见到了那个传说中的男子,并与他相识、相知、相爱。她渴望这个男人能带她去巴黎,那个真正的时尚之都,她甚至不需要去真正过上那种灯红酒绿的生活,她只盼望能有朝一日成为靠近巴黎林荫路的漂亮宅第(不管多么小)的主妇,至少能在繁华世界的外围过日子,沾一点她很配享受的那种城市乐子的光。
       然而阴错阳差,克林眼睛受损,接着游苔莎又在无意中间接导致了克林母亲的死亡,最终走投无路的她只好在怀尔狄夫的帮助下逃离这片压抑她许久的土地。然而,这个无依无靠的女子根本没有在蓓蕾嘴这样的城市生活下去的本金,虽然怀尔狄夫愿意出钱帮他她,可是如果接受这馈赠,接下来,游苔莎必然要委身于这个根本配不上她的男人。强烈的自尊让她感到命运的捉弄,在逃离荒原的途中,她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要我委身于他,他并不够那么伟大啊! 要他满足我的愿望,他并不够那么崇高啊! 假如他是叟勒,或是拿破仑么,啊! ———但是为了他而破坏我的结婚誓言———那这种奢侈可太可怜了。”如果说巴黎梦的破灭令她异常痛苦,而做怀尔狄夫情人的前景则令她对生活更加的绝望和难以接受。她的梦想中的爱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为了维护她的尊严,她以死的方式告别了荒原,向命运做出了最后的反抗。就是因为她通往梦想的路已然走不通,但委曲求全又绝不是她的本性,无路可走的她用死亡向命运宣布,她可以死,但绝不会输。于是她在那个大雨倾盆的夜晚,她选择了跳湖(我一直坚信她是自己跳进去的)。
       有人说她冷傲孤僻,有人说她桀骜不驯,而在我眼中,她只是一个执着于自己的梦想的可怜女人。她是荒原上的红玫瑰,更是野蔷薇,那样的艳丽,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舒适的环境与众人的爱慕,就这样被那个黑暗的环境所湮没。
      
      精神上的殉道者——克林
       要问这部作品中谁能最容易地享受到巴黎富足的生活,我觉得一定是克林。
       在我眼中,克林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他放弃了人人羡慕的巴黎珠宝行经理的职位,回到他最熟悉的荒原,他的家乡。在尽量靠近埃格顿荒原的地方建一所学校,再在母亲家办一个夜校,就是他的全部梦想。
       在那个人们忙于发家致富,“全身心投入到赚钱里面”的时代,克林的选择真的让人非常难以理解。
       为了获取教师资格,他挑灯夜战,险些失明,后来又做起了在母亲和妻子眼中有失体面的工做——砍柴工。命运一直在捉弄他,把他逼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生活对他真是百般讽刺,他的梦想完全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但他为了这个理想失去了母亲的信任、妻子的爱戴和明亮的双眸,让他经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
       在全书的末尾,托马辛婚礼后的礼拜日,克林在雨冢上为村民布道,这时的他,还不到三十三,头发却已特别的稀松,他眼带墨镜,脸上布满了皱纹,神色沉毅。这时的他已经将露天巡回布道作为自己的职业了。市政厅的台阶上门廊下、集市的十字架旁、水渠边、广场上、码头旁、桥栏边,甚至谷仓和外屋,包括威塞克斯郡城乡的所有类似地点,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克林算是间接实现了自己造福家乡的梦想,虽然他为这个梦想失去了本应有的富足的生活、家庭的温暖、健康的体魄。为了自己的梦想他付出了太多太多,所以我更喜欢作者改编后的这个结局,克林为他那个貌似有些不合时宜的梦想活得太辛苦,他经历了太多的悲惨,也许他再也无法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毕竟他的努力还是没有白费。
      
      爱情的守护神——迪格利•维恩
       迪格利•维恩的梦想太简单,他只想让自己最心爱的女人——托马辛•约布赖特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这是一个相貌怪异的男人,红色的衣服、红色的靴子、红色的便帽、红色的脸、红色的手,一切都是红彤彤的。这样的人,无论在谁的眼中都像个怪胎吧?
       他之所以变成了这个样子,只因为数年前被心爱的女人拒绝,伤心欲绝的他变身为红土贩,远走他乡,却在那个把他的心伤透了的女人最无助的时候重新回到了她的身边,在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一次次暗中相助,被人冷嘲热讽,依然不为所动。
       托马辛结婚不成,昏倒在路旁,是维恩把她送回到姑母的身边;托马辛的婚事眼看就要泡汤,是维恩向约布赖特太太提亲,以挽救她的名誉;托马辛的爱人可能要被游苔莎抢走,是维恩冒昧地去拜访游苔莎,劝说游苔莎放手;托马辛的钱财被输给了怀尔狄夫,是维恩把钱又重新赢了回来……每一次,维恩都像传说中的骑士那样,在自己的心上人最危难的时候出现。他就像堂吉诃德一样,全然不顾周遭人的眼光,傻傻地为了那个也许根本没有正眼看过他一眼的心上人上下奔走。
       怀尔狄夫的死亡让维恩有了一线希望,他悄悄排除了身上每一点红色的元素,放弃了买卖红土的生意,做起了牛奶厂主。当近一年后,维恩重新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他的样子引起了托马辛的一声尖叫。是的,这可能是这些年来他头一次以他的本来面目出现在众人面前,可能很多人都已忘记他竟然还有如此光彩照人的一面。他终于可以亲自为托马辛创造一个温暖的家了。但如果怀尔狄夫没死呢?我想,这个可怜的骑士就要像哈代刚开始创作的结尾那样,自始至终独身一人,性情怪癖,最终在荒原上神奇地销声匿迹,无人知其下落。
      尽管有人说,哈代让象征古老传统的红土贩娶了托马辛是因为出版商不愿接受他原本设计的悲剧结局,但当他不再受杂志出版商的约束后,修改了不少地方而独独没有再改这个结局,我想,他把这两个结局都留下来让读者自己选择,而不是强行派加给我们一个悲剧的结尾,是想让我们知道,真爱终究能抵挡住命运不公的安排,并且如果你为了一个人、一个梦想不记得失、不顾后果地奔走,连上帝都会忍不住站在你这一边。
      
      一群追梦者的故事
       在我眼中,《还乡》讲述的是一个追寻梦想的故事。一群生活在黑暗荒原的人不畏命运的压迫、环境的制约,努力奔向自己的梦想。也许现实中,这个梦想似乎是那么的遥远,不过梦想在他们眼中就像北极星一样,虽然永远够不到那颗星星,但可以拿它来指引方向。游苔莎的梦想是五光十色的巴黎;克林的梦想是黑暗神秘的荒原;托马辛的梦想是一个爱她的男人美满的家庭;怀尔狄夫的梦想是游苔莎的另眼相待;约布赖特太太的梦想是家庭和睦,母子团聚……在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上,一群人,为自己的梦想披荆斩棘、奋力前行,从来没想过,为了这么梦想自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也从不问到底值不值得,因为,在他们心中,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哈代的很多作品中都有类似的形象,比如说《苔丝》中的女主人公,抵抗着环境的愚昧、经济的贫困、暴力的污损、社会的歧视、爱人的遗弃,只为了心中最纯洁的那份爱情。
       这些坚强的女性和《红与黑》中的于连也是同一类人,有自己的梦想与抱负,有过人的才华和追寻梦想的勇气,但他们的结局都是悲惨地走向死亡,原因都是一样,黑暗的外部环境一次次阻挠着这群追梦者前行。他们都生在了一个错误的年代、错误的地点,为了一个看似那么不合时宜的梦想上下求索,却终究没能抵挡住那个世界强加给他们的一切。看过这样一句话:“曾有人说,这个世界的美好的,我甘愿为之奋斗。我同意后半句。”我想,再让他们选择一次,他们应该还是会走上这条追寻梦想的不归路,不然庸庸碌碌,在命运的摆布下生存,那岂不是枉来人世一遭?
       他们的人生选择让我想起了汪国真的一首诗——《嫁给幸福》: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
      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
      就像飞向火光的灰蛾
      甘愿做烈焰的俘虏
      摆动着的是你不停的脚步
      飞旋着的是你美丽的流苏
      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
      谁能说得清
      什么是甜 什么是苦
      只知道 确定了就义无返顾
      要输就输给追求
      要嫁就嫁给幸福
       他们都是敢于直面人生的勇士,是愿为梦想付出一切的强者,有人嘲笑他们飞蛾扑火的自不量力,而我却惊叹他们的义无反顾。哈代通过这样一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在命运悲剧与性格和环境的冲突面前,人绝不是甘愿屈服的可怜虫,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会被打败。虽千万人吾往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此乃真英雄也,谁能说他们是失败者呢?只要心中还有梦,我们就永远都不会输。
      
  •     没错!《还乡》的主人公(亦是该书的灵魂人物)尤苔莎和著名的包法利夫人一样,不安于室、个人主义、恋慕繁华,对眼前的拥有视若无睹,坚定的望向不可企及的生活。尽管以上标签都是可从二人性格中搜索到的关键词,本质上她们却是决然不同的人。事实上,从法国小说与英国文学中的妇女形象寻找共同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前者的女性人物被卷入社会和生活的漩涡,无力自救;后者则强调女性自身的重要性,她的悲剧性命运是从自身散发出来的气质,以此辐射开去。她是坚定的石柱。环境的力量只是参与者。
      尤苔莎的气质接近天地、自然。这也是整个英国文学的特点之一。思想与行为上,尤苔莎拼力反抗埋没爱格敦荒原的命运,她蔑视、憎恨属于荒原的一切,不惜以死相搏。然而我们注意到哈代反复强调的一个场景:尤苔莎喜欢独自矗立荒原高处的古冢,当黑夜袭来,她的身影已与荒原融为一体,一道行程天幕下的黑暗剪影。这般描写勾引出尤苔莎超尘脱俗的内在灵魂,也暗示她葬身荒原的下场。哈代以上帝般的全知和残酷俯瞰这个渺小女子短暂一生的挣扎和失败。
      和爱玛.包法利追求实质性的东西不一样,尤苔莎的追寻体现出人的本能,对自我的实现。从尤苔莎的理想中,我们甚至能看到那个年代中女性独立胚胎。可惜这粒胚胎植错了土壤,只能扭曲变形的生长下去。
      说到底,促使她们去追寻的潜意识截然不同,在尤苔莎可谓精纯无杂质,只是因为她的理想与力量不成正比,要的生活远在万里之外,迫使她只能利用身为美女的本钱和传统手法:从引诱异性,到抛夫弃家,再去引诱下一个目标,最后彻悟、毁灭。从这一点上看,严歌苓《天浴》中文秀倒是可与尤苔莎归并同类项。
      忆起《还乡》,总感觉其中人物朦胧黝黯,倒不是哈代的笔触不够力度,只因那片古老荒原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淹没了其他生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常把书名《还乡》错记为艾略特的《荒原》。
      给出评价“推荐”,是因为深知这本书不会有几人喜欢,若是“力荐”,难免显得我吃“力”不讨好。
  •     “爱情只不过是一种饱含愁苦的欢悦而已。”
      这是尤斯塔西雅的爱情观,在我看来,这句话说给书中其他男女倒是来得更适宜。
      她祈求征服者的出现,如果需要她穷追猛打一段时间更好,这是我猜的。
      在我看来,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是个进城记:一个乡下妞,有些姿色,有点背景,便以为与众不同,便对大城市充满了幻想,于是外来的便总是好的,盲目的追寻。
      其他人便成了牺牲品,她爱情的牺牲品。
      而她,是时代的牲品。
      我很奇怪,这部经典居然与我们的现实有些吻合。
      你说,一个乡下姑娘,要怎么样才能成为城里人?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嫁给个城里人,如果他帅一点自然好,但如果不帅,其实也没关系,心灵的满足是巨大的,我猜,她会自动忽略那男人所有的缺点。
      
      
  •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was the turning point of Hardy’s writing carrier. From that period he started to engaged in writing tragedy. In this novel, the main characters contentedly struggled against with the living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But it turned out that their struggle was useless. This novel focuses on exploring how these characters struggled and why they failed.
      
  •      哈代的小说总是把主角的经历写的很凄惨。《苔丝》中苔丝的受辱导致的两人的长久的分离与折磨;《裘德》里裘德的肺结核病,以及孩子们灾难性的死亡。这无疑都是要把人彻底击跨啊!
       《还乡》的前半段舒缓平静,到中程突然巨浪一个接着一个,矛盾终于完全的展现在了眼前。
       在看本书的很多时候我都在想,这究竟是性格造成的悲剧,还是环境造成的悲剧?
       为什么克林没有在婚前就透彻明白的表明自己对未来的打算,游苔纱为什么没有在婚前就说明自己有多么渴望去到巴黎,不去简直就不能活?
       为什么游苔纱没有向克林谈到过他跟韦狄曾经的过往?
       为什么游苔纱不能请他外公带她直接去蓓口生活?为什么她要让韦狄带她去?
       为什么朵荪就像个可怜虫一样,不敢对韦狄表示任何的看法?以至于她就对任何事情完全毫无办法。
       我是真的真的很讨厌游苔纱这个角色。我没有讨厌过斯嘉丽也没讨厌过丽贝卡·夏浦。她们都是自主追逐男人,追求幸福,不在乎道德规范的女人。但是我真的特别厌恶游苔纱这个角色。
       她只有彻底的做了错事,彻底的被人看透、看低,被人唾弃的一文不值的时候,才能低下她那高贵无比的头,摆出一副全世界都辜负了她、伤害了她的表情,屈尊俯就了。她每时每刻都被自己塞满了,满得以至于完全无法感受到别人的苦痛。她既不能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善自己的生活,又总是对她寄生的宿主挑剔、鄙夷。她是尊贵的以至于她不能投身于任何爱情,辱没了自己的地位;她是有知识的,以至于她不能去浪费时间教授乡间孩子们课程;她是高雅的,以为到了巴黎,以她尚存的一些姿色还能换回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对此类,既不能靠自己努力来改变生活,又对他人刻薄鄙夷、盛气凌人的尊贵人物,向来是齿冷的。
       小说中最让我痛苦的,是克林母亲的死。这个中年女人,在经过了这些事情之后,终于还是放下了,自己下定决心要去讨好儿子跟媳妇了,以使得儿子的苦难能轻一些了。但等待她的确是这样一种下场,这样一种心碎的、缓慢的死亡过程。她的劝告是专横的,但是她以某一种角度看穿了、看死了游苔纱这个女人,她的看法不能不说是正确的。毕竟,这世界上,并没有真正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看起来飘然若仙的尊贵小姐,心里面拨弄的也不过是顶俗气的小小算盘。我为这个女人,也为世界上持有同样心情的母亲们,感到心痛。
       哈代的小说,无疑是细腻的。他善于描摹人物的内心转变,一个想法怎么就发生了变化、甚至是朝完全相反的方向改变了,他都一笔一划的勾画出来,非常自然、清晰。这其实是非常难的,很多作家可没有这个兴致与耐心。
  •     因为别人而看了这本书。
      乡村的宁静还是城市的喧嚣。
      我知道我无法做出选择。
      要远离那些有着温暖颜色墙壁散发香甜蛋糕味灯光昏暗暧昧流淌着又文艺又小资的BLUE音乐,对立志要成为新一代文艺美少女的我来说,那简直就是一个字:不可能。
      [= =怎么办好想吐自己的糟啊啊啊]
      没有人做错了事。
      他爱她,她爱能够带自己远离这乡下地方从此定居繁华都市的他。但他早已受够了那些应酬那些喧闹的酒会那些莫名其妙的社交,他只想在这里安静的生活。
      每个女人都虚荣,或多或少吧。
      繁华似锦绚丽绽放的人生,我也想要。但是如果开败后,一切不能归于平静,那大概会是件挺糟糕的事情吧。
      永不开败也许只是个遥远的传说,不过我心里还是向往能够看到那些美丽如曾经的沙郎斯通般的女孩儿们,能够一直美丽下去。至少,在发现自己不再美丽后,能够平静的接受,做一些不再美丽的花朵后该做的事情,有尊严的事。
      屈辱的前进还是光荣的隐退,我仍然无法做出选择。
      他并不是坚定的人,却很执着于宁静的生活。即使在发现她想要的生活和自己的截然相反后,也只是选择沉默。
      她有她的信念,为了能达到目标她会做任何事情。结婚,偷情,逃离,死亡。
      听起来真耳熟的设定不是么。
      她们所追求的都是一个自以为是自己归属地的地方。
      每个人都在拼命的努力,想要到达的那个最后的地方,以为从此便可再无顾虑一切都好。
      但我怀疑,真的有人找到自己的归属地么。不是总还有新的追求和目标么。
      即便是到达了,是否又真的象当初所向往的那样那么美好呢。
      我知道答案不止一个。
      这个评论写的象我以前看到过的很多文章的综合体。因为故事设定并不新奇,又或者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既然我的人生早就不知道在多久以前被不同的人演绎过了,那么人生的意义就只剩下努力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属,安静的过剩下的日子。
      当然,如果找不到,那也没什么关系,随便过过,打打闹闹,也就一辈子了。
      毕竟,人生值得认真的事情,并不多不是么。
  •     几年前看过《冷山》,据说是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还得过一个什么什么畅销书奖,看过之后一头雾水,窃以为原小说的水平差强人意。
      哈代的书确是经典,荒原在他的笔下颇具魔幻色彩。极轻巧的笔触写出了荒原的厚重,笃悠悠的情节对比着荒原的凝固。真实的人物生活在半真实的环境中,也沾染了一点天真的色彩——他们认命;他们挣扎;他们和荒原合而为一;他们自以为适应荒原,却被荒原彻底抛弃。这里的荒原是独一无二的,但类似的悲剧不仅仅发生在荒原。它就发生在我们生活的地方。
      哈代写出了新经济对古老社会的冲击。从哈代的时代起,这样的冲击从没有断绝。
      另外,简介的说法是不对的。女主角的性情没有那么单薄,也没有和情人私奔。她死于自杀。写简介的人一定没有看过这本书,哈代不会原谅他。
  •   哈代曾做过建筑师啊,"草蛇灰线 伏脉千里",结构紧严整整饬
  •   呵呵,我却觉得这本书很好呢。虽然看得累点儿。。。
  •   同感,<<荒原>>这个书名更合我心中对这部小说的想法
  •   在我看来,多数女人把感情当作生活的最终目标。
    当然不可否认,物欲的现实使得她们在选择时天平稍有倾斜。一个男人如果物质上不富裕,那么他需要具备更多其他的优点。不能算不公平。
    但只有当感情有所寄托,心灵才能获得满足。否则物质生活不过一瞬,寂寞彷徨仍旧不得消减。爱是唯一的慰藉。
  •   《还乡》中半段看得我都要卷街了,压抑,愤怒。第一部分情节太过舒缓,后面就惊涛骇浪了。我身边就有类似于尤斯塔西亚那样的女生,自命不凡,趾高气扬自认为是女皇。平时很反感,前半段不喜欢,看得都快睡着了,尤斯塔西亚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于是《还乡》就成了我的泄愤工具,我想看看尤斯塔西亚的下场。而其他角色除了红土贩子韦恩,每个人身上都有问题。克莱姆的太过理想化,他妈妈的门第之见,还有只对儿子自私的爱。托玛茜的愚蠢,还有从她姑姑那遗传来的,做事的那股风范。怀尔德夫的只有欲望没有爱。一开始挺可怜托玛茜的,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她的结局,可能是最好的。而对克莱姆他妈妈在她死时那股愤恨也都没有了。
    哈代在人物刻画上真的很厉害。
  •   游苔莎不像她的外公那样,历练风尘后,倾心于艾格敦廉价的房产和颐养天年的安静。青春貌美的游苔莎居住于艾格敦,不吝于一种变相的放逐,经历了双亲丧失之后,她需要的不是宁静的滋养,而是激情的灌注,以浇灌出她美好年华里的灿烂。
  •   上海译文的版本里她叫尤斯塔西亚,书里也说了,她没有生活经验。靠激情和幻想,就变成了她那样。
  •   我觉得不能这么讲游苔莎,她确乎是书中最灿烂的一个女子,可以说是现代女性的雏形,她和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相当相似,她在书里是在燃烧她的激情,她和克莱姆的相互吸引最初可能是由于外貌,但一个美丽的女孩子肯定有对繁华的渴望,她从小在蓓蕾口长大,后来才来到荒原的,对着无尽的石楠和长夜燃烧青春对一个有美貌也有才智的年轻女孩子肯定是不乐意的,年轻人总有年轻人的梦啊,但荒原确实最符合她那种月亮般的美,,她死了以后书里确乎是好人的世界,但再也燃不起她在的时候那种激情的火焰,托马茜本来就有点槁木,克莱姆只能把激情藏在心理,哈达也是诗人,他的笔法也是诗人的笔法,荒原好美
  •   不过翻译的挺不错,流畅优美的文字,细腻的描写。
    这本书看过没别的,只又对人的这个动物更敬畏了几分。
  •   我不知道这部小说和政治、经济背景有什么联系,我觉得人物性格才是最关键的。
  •   游苔莎是绝望而死,自己永远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   不是自杀吧?
  •   作者并没有明显交代游苔莎是怎么死的,可能是自杀也可能只是一个意外。我觉得更像是一个意外,当时她内心纠结神情恍惚意识迷茫,一不小心坠入沼泽更合理。还有她的婆婆并非中暑而亡而是死于蝰蛇的咬伤。
  •   还没看过 上次看《无名的裘德》的书评 有人更推荐《冷山》 果断呵呵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