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6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 查尔斯·狄更斯 译者:张谷若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850年问世的《大卫·考坡菲》是狄更斯的半自传体小说,也是作者本人最为偏爱的作品。这部长达80余万言的长篇巨著以思想开明的知识分子大卫为中心,通过书中各色人等的日常起居、求学谋生、交友恋爱、游历著述,极力表现了作者倡导的人道主义观点。在狄更斯的所有作品中,《大卫·考坡菲》涵盖了最为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狄更斯 译者:张谷若
书籍目录
译本序(张玲)作者序上卷 第 一 章 呱呱坠地第 二 章 渐渐解事第 三 章 地换人易第 四 章 受辱蒙羞第 五 章 被遣离家第 六 章 识人更多第 七 章 在校的第一学期第 八 章 偷得假期半日欢第 九 章 永远难忘的生日第 十 章 名为赡养,实属遗弃第十一章 含辛茹苦,自食其力第十二章 决计逃走第十三章 决心之后第十四章 侠肝义胆第十五章 再世为人第十六章 去故更新,非止一端第十七章 古城遇故第十八章 一度回顾第十九章 冷眼旁观第二十章 史朵夫宅里第二十一章 小爱弥丽第二十二章 旧地重游,新人初识第二十三章 证实所闻,选定职业第二十四章 放纵生活,初试浅尝第二十五章 吉星与煞星第二十六章 坠入情网第二十七章 托米·特莱得第二十八章 米考伯先生叫阵第二十九章 重到史朵夫府上下卷第三十章 失一故人第三十一章 失一更重要的故人第三十二章 长途初登第三十三章 如在云端第三十四章 突如其来第三十五章 抑郁沮丧第三十六章 奋发力行第三十七章 一杯冷水第三十八章 事务所瓦解第三十九章 维克菲与希坡书目及内容简介……
章节摘录
书摘 他跟着就下毒手死命地打起我来,那股子狠劲,好像他不把我打死就不肯罢休。在我们这样的闹腾中,我听见有人往楼上跑,我听见有人哭喊——我听见我母亲哭喊——还有坡勾提也哭喊。跟着枚得孙先生走了;我屋子的门就从外面锁上了。我就躺在那儿,浑身又烧又热;受伤的地方都破了,一碰就非常地疼;同时,像小鳅生大浪一样,在地上大闹脾气。 我现在记得很清楚,我当时慢慢地安静下来以后,只听全家各处,一片沉静,真使人起奇异之感。我现在记得很清楚,我当时鞭伤不像以先那么疼了,我就开始觉得,我这个孩子真太坏了。 我坐在那儿,听了老半天,但是却一点声音都听不见。我从地上爬起来,蹭到镜子前面。只见我的脸肿得那样,红得那样,丑得那样,连我自己看着都几乎怕起来。那时候,我身上的鞭伤,仍旧一动就疼,一碰就疼;所以我往镜子前面去这一下,身上又疼起来,一疼我就又哭起来。但是鞭伤之疼和我的罪恶之感一比,就算不了什么了。我敢说,我这种罪恶之感,重重地压在我的心头,即便我真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感觉都不会有那样强烈。 这时候天慢慢地黑了,我把窗关上了(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头枕着窗台躺着的,哭一会儿,迷瞪一会儿,再无精打采地往外瞧一会儿),于是门开开了,枚得孙小姐进来了,手里拿着一些面包、肉和牛奶。她一言未发,把这些东西放在桌子上,同时带着堪称模范态度,恶狠狠地瞅了我一眼,跟着回身走出去,随手又把门锁上了。 天黑了好久,我还是坐在那儿,心里纳闷儿,不知道会不会还有别人来。我一想,那天晚上,大概不会再有有别人来了,我就把衣服脱了,上床躺下了;我在床上直纳闷儿,直害怕,不知道他们要怎样处治我。我这是不是构成了刑事的罪名呢?我这是不是得交给警察看管起来,得送到狱里监禁起来呢?我这是不是有受绞刑的危险呢? 但是,离斯特朗博士不远,有一个很好看的年轻女人,正坐在那儿敞活,她替我解了围:——他叫这个女人安妮,我当时想,那一定是他女儿——因为她当时跪了下去,把斯特朗博士的鞋给他穿上,把他的护膊给他扣好,她做这些事的时候,都是又高兴、又敏捷的。她把这些事都敞完了,我们就都起身往外走,要到教室里去,维克菲先生对那个女人告别,那时候,我听见他称呼她“斯特朗太太”,很吃了一惊,跟着心里就纳起闷儿来,不知道这个女人是斯特朗博土的儿媳妇呢,还是他自己的太太?正在疑虑不解的时候,斯特朗博士自己无意中给我把疑难解决了。 “我说,维克菲,”我们走到过道里,他停了一下,把手放在我的肩头上,说,“你还没给我内人的表兄,找到合适的事由儿吧?” “没有,”维丸菲先生说。“没有,还没有。” “我只盼望,能多快就多快,给他找到了才好,维克菲,”斯特朗博士说。“因为捷克·冒勒顿这个人,既·无所有,又游手好闲。有时候,更坏的情况就是从这两种情况里生出来的。瓦峙博士不是说过吗,”他接着说,一面眼睛瞧着我,一面脑袋一上一卜地点着,表示他引的那句诗的抑扬顿挫。“‘对于游手好闲的家伙,魔鬼永远要弄些坏事教他们做。’” “唉,博士啊,”维克菲先生回答说,“如果瓦峙博士真正了解人类,那他还满可以说,而且这样说还同样真实——‘对于忙忙碌碌的家伙,魔鬼永远要弄些坏事教他们做’哪。你就信我这句话好啦,那些忙忙碌碌的家伙,在世界上,可就做尽了他们能做得到的一切坏事了。在这一个世纪里,或者说,在这两个世纪里,那些最忙于争权夺利的人,干的都是什么事哪?不都是坏事吗?” “我认为,捷克·冒勒顿大概不会为厂争权夺利而忙碌,”斯特朗博士含着满腹心事,摸着下巴颏,说。 “他也许不会,”维克菲先生说,“你这个话让我想到咱们得话归正传了,不过我对于我刚才旁生枝节的话得先表示一番歉意。不错,我还没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安插捷克·冒勒顿先生。我相信,”他接着说,说到这儿,稍稍有点犹豫的样子,“你的动机我是一清二楚的,因此事情办起来就更加困难。” “我的动机,”斯特朗博士说,“只是因为,捷克是安妮的表兄,又和地是从小儿踢天弄井、一块儿长大了的,所以想要给他找一个合适的安身之处,并没有别的。” 我敢说,史朵夫本人来到这儿,我们倒不至于那样张皇失措,但是在这位体面的下人面前,我们却一下都成了老实人之中最老实的了。米考伯先生哼起小曲采,装作十二分坦然自得的样子,但是却在一把椅子上坐了下去,他那把急忙掖起的叉子,从褂子的胸部把把儿伸出,好像他自己把叉子捅在自己的胸膛里似的。米考伯太太就把棕色手套戴在手上,做出一副文雅、娇慵的仪态。特莱得用他那两只油手把头发乱抓,弄得头发直挺挺地竖立在脑袋上,他自己就不知所措地看着桌布。至于我自己呢,我坐在主人席上,完全成了一个小娃娃了;几乎连这位体面的异人俊士都不敢冒揣地斜目而视。没人知道他是从哪儿钻出来的,跑到我的寓所里给我整顿家务。 同时,他把羊肉从炉支上拿开,沉默无言、郑重其事地布给我们。我们每人都吃了一点,但是我们的口味却都没有了,我们只作出吃了的样子,只是走走过场而已。我们每人都把各自的盘子推开以后,他不动声色地把盘子都拿走,把齐兹端上来。齐兹吃完了,他把齐兹碟子也拿走了,把桌子清理了,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自动送物架上;又把葡萄酒摆上,跟着,并不用等人吩咐,就出于自动,把自动送物架推到食器贮存室里去了。所有这种种,他都做得循规蹈矩,他从来没抬过头,只老把眼睛盯在所做的事上。然而,即便他的胳膊肘儿,在他回身背着我们的时候,都好像满满含着他那种固定成见的表现,说我非常非常年轻。 “还有什么我可以做的活儿没有,先生?” 我对他表示了谢意,说,“没有啦,可是,你自己不用点正餐吗?” “不用,我谢谢您啦,不用,先生。” “史朵夫先生是不是要从牛津上这儿来哪?” “对不起,您说什么来着?” “史朵夫先生是不是要从牛津上这儿来?” “我本来想,他今儿可能到这儿来,先生。那毫无疑问,是我想的不对头,先生。” “要是你先见到他——”我说。 “请您原谅我,先生;我想,我不会是先见到他的。” “假设你会的话,”我说,“那我就请你对他说,我很惆怅,他今儿没能到这儿来,因为有他一位老同学在这儿。” “真个的,先生!”于是他冲着我和特策得鞠了一躬,算是对我们两个共同鞠的一躬,同时往特莱得身上一瞥。 他轻轻悄悄地往门那儿走的时候,我万分尤奈,想要对他从容自然地说句话——我对这个人说话,从来小能从容自然——我就说: “喂,利提摩!” “先生!” “那一回,你在亚摩斯待的时间长吗?” “并不怎么特别长,先生。” “你亲眼看着那条船改装的活儿都完成了?” “不错,先生。我留在那儿,就为的是特意亲眼看着那条船改装完成。” “这个我知道!”他把他的眼睛对着我的眼睛毕恭毕敬地抬了起来。“史朵夫先生自己还没看到这条改装完成的船吧,我想。” “我实在说不上来,先生。我认为——不过我实在说不上来!先生。我跟您告假啦,先生。” 他说完了这句话,毕恭毕敬地鞠了一个躬,这个躬是把所有在场的人统通包括在内的,跟着出门去了。他这一走,我的客人好像都呼吸得自由多了,但是我自己那种松通劲儿却更大,因为,除了我在这个人面前,永远有一种非常不中用的感觉,使我局促拘束而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我老感到问心门愧,对他的少主人不信任起来,因而有一种压不下去的不安和恐惧,只怕他会看出这种情况来。其实我并没有什么可隐瞒的,然而我却老觉得,好像这个人正发现我的什么秘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后来,我满心痛苦地又哀求她,又劝导她,好容易才到底叫她的眼睛看着我了,但是她脸上还满是恐惧之色。我慢慢地安慰了她以后,她脸上别的表情才消失了,而只剩了爱我的神色了。她那柔和、美丽的脸腮,也放在我的脸上了。于是我一面把她抱在怀里,一面告诉她,说我怎样全心全意地爱她,怎样一心无二地爱她,因此觉得,我应该叫她从订婚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因为我现在已经是一个穷人了;我又告诉她,说我要是没有她,我怎样就永远没法儿忍受,也永远不能恢复故我;只要她不怕受穷,我怎样也不怕受穷;因为我有了她,我的两臂就能生出力量,我的心就能得到鼓舞;我怎样已经勇往直前地工作起来了,这种勇往直前的劲头儿,除了一个情人,别的人不能理解。我怎样已经开始讲求实际,看到将来;怎样凭自己的力气挣的一块面包皮,远远美于继承而来的一席盛筵;还说了一些意义相同的话。我说的时候,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连我自己都感到十分惊异,虽然自从我姨婆突然把她的情况告诉了我以后,我这些话是我白天黑夜,时刻琢磨的。 “你那颗心仍旧是我的吗,亲爱的朵萝?”我乐不可支地问道;因为她紧紧地抱着我,我从这种情况里,就知道她的心仍旧是我的了。 “哦,是你的!”朵萝喊道。“哦,是你的,完全是你的。哦,你别这样吓人,成不成!” “我吓你!我会吓朵萝!” “你别再说什么穷啦的话啦,也别再说什么做苦工的话啦!”朵萝说,同时更紧地伏在我怀里。“哦,别、别再说那种话啦!” “我的亲爱的爱人,”我说,“用自己的力气挣的一块破面包皮儿——”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译本序“在所有我写的这些书之中,我最爱的是这一部。……我对于从我的想象中出生的子女,无一不爱;……不过,像许多偏爱的父母一样,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大卫·考坡菲’。” 这是狄更斯自己给《大卫·考坡菲》作的序言里对这部小说所作的评判。 《大卫·考坡菲》确实是在狄更斯的作品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的一部小说,它也是长期以来就受到世界文学界和广大读者重视的一部作品。俄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托尔斯泰把它列为“深刻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我国早在清末,著名的古文家和翻译家林琴南就曾以《块肉余生述》为题把它介绍给读者,这部作品遂成为最早传入我国的西欧古典名著之一。后来,这部小说又相继出版过几种不同的中文译本,在我国广为流传。 正像作为父母,总是最偏爱自己最称心的子女,因为他们最能体现父母自己的思想、意志和理想。《大卫·考坡菲》也正是从多方面体现了狄更斯思想和政治主张的杰作。这是一部八十余万言的长篇巨著,人物纷纭,情节错综,内容丰富,其中首要的是通过主人公大卫·考坡菲,塑造了一个具有人道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正面典型。大卫出身自中产阶级,少孤,早慧,勤奋好学,敏于观察,对朋友诚恳,友爱,对社会底层的人们富于同情。他早岁饱尝艰辛,倍受坎坷,但是他披荆斩棘,顽强奋斗,终于功成名就,在事业上和家庭生活上都得到美满的结局。大卫这个人物,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心目中的仁爱、正直、勤奋、进取、务实的精神。作为主角大卫这一形象的衬托和补充,狄更斯还塑造了另一个理想化了的女性人物爱格妮。尽管读者和批评家一般都感到这个人物过于空灵,有失现实之感,但在她身上,还是体现了温柔、聪慧、克己、独立、坚强等许多的优美品质。这两个人物都是狄更斯理想的正面形象。在这两个人物身上,狄更斯寄托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伦理道德观点。不过这两个人物由于受到他们的创造者狄更斯本人世界观和阶级的局限,他们仍然仅只属于追求个人幸福和出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 紧紧环绕大卫这一中心人物,狄更斯还刻画了形形色色令人喜爱的正面人物。在狄更斯那支带有漫画式夸张性的笔下,这些人物大都有奇特的个性或可笑的习惯,如贝萃,特洛乌小姐的乖张怪僻,狄克先生的疯疯癫癫,米考伯先生和米考伯太太的不擅家计,特莱得的举止失措,格米治太太的怨天尤人,巴奇斯先生的爱财如命等等,但是他们在品格上都有一些共同特点,一些与主人公大卫一脉相通的优良素质,这就是心地善良、正直、嫉恶如仇、见义勇为。即使大卫母亲懦弱无能,姑息养奸,维克菲先生借酒浇愁,累及亲友,小爱弥丽图慕虚荣,以至失足,但他们的性格中也都有令人同情和爱怜的一面。《大卫·考坡菲》这部作品之所以至今仍对我们发生巨大的魅力,原因之一就是它给读者提供了很多栩栩如生的正面人物。 这部小说中的人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社会底层的人物形象(如坡勾提兄妹、汉等)纯朴感人。狄更斯在刻画特洛乌小姐、米考伯夫妇、特莱得等人的时候,往往带有英国式的幽默笔法。狄更斯疼爱他们,同情他们,但也讥讽和嘲笑他们的缺点,仿佛是在向这些亲密的好友进行善意但又尖锐的告诫和规劝。而狄更斯在提到坡勾提先生的时候,则是敛容正色,满怀尊敬。狄更斯更突出地赋予这一人物舍已为人的品质。在小说接近尾声的部分,作家通过大卫之口这样说:“如果说,我平生爱慕过、敬重过任何人,那我从心眼儿里爱慕、敬重的就是那个人。”狄更斯是最早开始使社会底层人民作为主要人物和正面人物跨入小说领域的古典作家之一,恩格斯因此而早就将他誉之为“时代的旗帜”。固然,狄更斯仅仅是一个社会改良主义者;他不主张积极的阶级斗争,因此,他在小说中,主要表现底层人民纯朴、诚恳、善良、正直的品质,但在恶势力面前,他们却只有容忍,退让,毫无反抗。因此,爱弥丽随史朵夫私奔之后,狄更斯才会让坡勾提先生亲至史朵夫府上为爱弥丽乞求史朵夫老太太的正式承认。在疾风暴雨的海上,汉和史朵夫双双殒命的一景,则更加耐人寻味。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照汉几次向海上张望的神色推测,他在失掉心爱的爱弥丽之后如果再与史朵夫狭路相逢,很可能要以你死我活的搏斗进行复仇。但这又与狄更斯向来所提倡的以德报怨式的博爱主义大相径庭。这一结局究竟应该如何处理?狄更斯的安排确乎出人意料:他们同时被狂涛巨浪吞没,他们的冤仇也就这样以不了而了之。单纯从艺术效果上来看,这一幕可谓韵味无穷,富有悲壮之美;但从其思想内容方面观察,我们虽不便贸然断定狄更斯曾有意识地寓以多么深刻的意义,但它至少也有意无意地反映了作家的世界观。狄更斯从事创作的年代,大约起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止于六十年代,这时英国工业资本主义已经取得巩固地位,劳资之间的矛盾,开始走上尖锐化,并发展成为以无产者为主力军的宪章运动。但这一运动几经反复和兴衰之后,工联主义和改良主义又开始泛滥,严重阻碍阶级斗争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狄更斯的改良主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他曾大声疾呼:“人们应该作为良好的公民而融洽地生活在一起。”既然主张“融洽地生活在一起”,那么,在必死的时候,让汉和史朵夫不知不觉、心无怀恨地死在一起,也就丝毫不足为怪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