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动物农场

出版时间:2003-4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 乔治·奥威尔  页数:397  译者:董乐山,傅惟慈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乔治·奥威尔是英国人道主义、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著名的英语文体作家。  《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他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了一个形容词“奥威尔式”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有评家如是说。  《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的中文译者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董乐山和傅惟慈先生,名著名译相得益彰。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著名的英语文体家,也许更重要的:《一九八四》和《动物庄园》的作者.

书籍目录

奥威尔和他的《一九八四》一九八四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附录:新话的原则动物农场

编辑推荐

  奥威尔传世之作,世界文坛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  《一九八四》和《动物庄园》的中文译者分别是著名翻译家董乐山和傅惟慈先生,名著名译,相得益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九八四·动物农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读罢《1984》,正值深夜。此时,心有千言万语,话到嘴边,却化作了短短的三句话。
      精神真的不能战胜物质?
      如果过去都是假的,我们还会是真的?
      心无挂碍,则无有恐怖。
      人在无意识、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情况下的一些想法,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情实感。而且,这些真情实感,自身或许都不清楚。
      那么,这简短的三句话,究竟反映了我的什么真情实感?
      细究之下,竟是恐惧。
      是的,我在恐惧。
      恐惧的是,如果换做是我,在被仁爱部抓住、在思想和身体受到双重拷打的时候,能否保持思想的独立性和本真的自我,而不是像主人公疯狗般乱说乱咬,丧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道德准则?
      恐怕不能,只因我心存挂碍。
      挂碍父母、兄弟姐妹的受难,挂碍自己的身体受到摧残,挂碍饥饿之下美食的诱惑……
      心经有言,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但是,心若没有了亲情、友情、爱情,没有了善恶,没有了对这个世界的眷恋,那么,人为什么还要活在世上?
      不如一死百了,难道这便是佛家所说的涅槃?
      但是,追求涅槃,本身也是一件挂碍。
      这是一个悖论。
      
      (此版本不好,有错别字,实在影响阅读好书的心情。)
  •      《一九八四》,乔治·奥威尔著,董乐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早就闻名的书,早就买了的书,借此次出差机会读完。
       在1948年写成这样的书,不禁让人感慨。因为此后的历史证明,小说岂止是小说,简直就是历史的预言书。当然,预言也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1948年时,作者毕竟已经目睹了纳粹德国与苏联,但即使如此,能把这番道理说得如此透彻的人可能也就寥寥无几了。
       经历过天朝过去数十年历史的人只怕读来都会心有戚戚。因为这简直不是小说,而是论说文了。尽管有人物、有情节,但略显夸张的描写显然指代性甚强。大洋国、欧亚国与东亚国无疑让我们想起了美俄中。其它更多的便可以说不算明喻暗喻隐喻了。
       全书三个部分,简而言之,第一部分是失望,第二部分是希望,第三部分是绝望。用一句中学课本中小说的结尾来说:人,又少了一个。
       另,董乐山不愧是大家,译得确实好,十分流畅。现在已难得见到这样的好译本。
  •     奥勃良,只是把双重思想当做控制温斯顿的工具,好让自己觉得大权在握,很爽。自己不是双重思想的受害者,不是老大哥的奴隶,而是老大哥本身,是被权力欲给控制了,而且意淫”永生“,”全能“,这种人,难得一遇,不幸见到一个的话,值得好好研究研究,呵呵。
  •     
       如果有希望的话,希望在无产者身上。——《1984》
       多年以后,当死神的裙裾悠然拂过这只鼹鼠的鼻尖,他或许会想起自己见识到苹果的那天下午。
       不知有多少人看完这个开头后会毅然把这几页纸扔掉。没有关系,这只是一只鼹鼠的呓语。我们所居的这个世界,绝不会因一只鼹鼠的只言片语而发生什么改变。
       现在我们开始讲故事。这只鼹鼠——由于我们不知道他的名字,我们姑且这样叫他——同其他鼹鼠一样,生活在幽暗的地下,每天都成群结队地在几乎只能通过一鼠的狭窄甬道中匍匐前行。没有人问到底要去哪里,也没有人知道队伍有没有尽头。他们秩序井然,每个鼠都用不紧不慢的速度。如果发现了食物——造物称之为土豆,大家绝对会得到平均的分配,没有人会吃得太撑也没有人饿着肚子。日复日,年复年,他们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每天吃着相同的几餐,每天都在心里歌颂造物的公正和无私。
       如果事情继续这样下去,就不能称之为一个故事了。有一天中午,在获得了绝对平均分配的土豆之后,可能由于基因使然,亦或是其他原因作祟,这只鼹鼠突然觉得自己对土豆厌恶无比。午休时间他趁机把土豆丢到一边,试图在土壤中寻找其它的食物。但还没等到他的搜寻有新的结果,队伍就重新开始移动,他只得不情愿地跟上了大家的脚步。
       突然饥饿感袭击了他。他眼睛开始发花,头发昏,但脚却没有停止移动。他甚至听到队伍的尾巴处似乎有人喊了一句“好大一块土豆。”他笑了笑,想起自己刚刚扔掉的午餐。“都是平均分配的土豆,我的怎么会是好大一块呢。那个鼠大概也饿昏头了吧。”这只鼹鼠这样想,笑了笑。
       可他实在是没有力气再走一步了。渐渐地不断有鼠从他身边超过,他变成了队伍的尾巴。“让他们先走一会儿吧,我又饿又累,等我先睡一觉养足了精神,一定能很轻松地追上队伍。”想着想着,困倦战胜了饥饿,他开始缓慢柔和地打鼾。
       当他醒来的时候时间不知道已经过去了多久。周围寂静空无一人,他开始有些心慌。他没有从前方别人已经挖好的隧道前行,而是凭直觉自己选了一个方向亲自动手挖掘。
       突然他嗅到了一种奇特的味道,这味道在他的前半生从未出现过,而且在他的后半生很可能也再不会出现。他向着那摄人心魄的味道挖掘开去,最终他的爪子前端接触到了那东西的表皮。那是一只苹果。只不过我们的主人公并不知道它叫苹果,事实上鼹鼠们也并不知道除了造物和土豆之外其他事物的名字。而且平时忙于前行,鼹鼠们彼此间也很少交谈,这就使文字和语言变得失去了意义。
       这只鼹鼠急不可耐地用自己的牙齿刺破苹果香脆的表皮,鲜美的汁液顺着他的舌头流进了他干燥的喉咙,滋润了他的嘴唇和他疲惫的心灵。
       第一口,他仿佛看见了所有的土壤都长出了青苔,青苔越长越高,长成了草,长成了参天大树。世界一片凉意。
       第二口,他看到了树底下冒出了蘑菇和鲜花,树上长出苹果。一条河从树林边流过,河石圆滑,河水叮咚,伴着小鸟小兽的叫声,格外动听。
       第三口,他看到了树梢上的蓝天,天上挂着的白云和彩虹。
       还有太阳。
       “哦!多么美妙!这样美妙的味道只配呆在那样一个温暖暖明亮的世界!”这只鼹鼠心想,继续啃咬着。他不知道自己关于黄金乡的设想设想来自哪里,有可能来自祖先的基因残片,也有可能只自己的记忆碎片。
       第四口,咬到一颗坚硬冰凉的果核。这只鼹鼠也从黄金乡坠回了漆黑阴暗的现实。他突然开始憎恨眼前这个世界,没有花没有树没有河没有歌声,只有潮湿的泥土和坚硬的沙石,只有令人作呕的土豆气味。
       他开始相信,一定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一个黄金乡,一定有土壤之外的世界,那里有吃不完的苹果。一旦他坚定了这个念头,这个念头便像蛇一样一刻不停地缠着他。
       他开始怀疑,是否将终生被困在漆黑的地下,老去,死去,与泥土化为一体。他开始思考,思考之前自己生命的意义何在,每天不断前行,到底是要去哪里。他感到自己生命虚度,并为自己觉醒之晚感到后悔。
       他开始打量自己,他突然发现自己丑陋无比。爪子满是泥土,皮毛里满是灰尘,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令人厌恶的土豆气味。他以前从未认真打量过自己,因为在行走的队伍里视野中除了黑暗就是前一只老鼠的尾巴,时间久了习惯之后近乎失明。他开始发觉自己的同胞们也都同他一样丑陋,不仅开始责备造物为何创造出如此美丽的世界之后还要创造出如此丑陋的他们。责备进而变成憎恨,如果造物是公正的,为何却要把他们囚禁在这阴冷的地下,为何不让他们也能享受外面黄金乡的阳光。
       他突然想到今天下午发生的事情,想到队伍后面某只鼹鼠的叫喊。我们如何判断造物是公正的呢?我们几乎从未转头与其他鼹鼠交谈半句,又怎样知道每人得到的土豆都是平均的呢。若造物只是凭心情随意分批,根本不管每个人的份额是否相等,我们又如何而知?不,我们不知道。我们只是被灌输了这样的概念,便以为每人得到的都是均等,而事实可能是,我们歌颂的、赞美的造物,可能从来没有公正过。
       想到这里,这只鼹鼠心头仿佛有巨浪在翻滚,一股压抑了许多年的情感似乎就要喷涌而出。他很想哭,很想大声喊叫,他开始明白自己的生命已经在无尽的循环中消耗了太多。他想冲破这冰冷的泥墙,沐浴在黄金乡的温暖阳光下。但他开始浑身颤抖,一股无力感抓住了他的脚踝,渗进了他的血液。他感到自己的心跳变得很慢,充满了疲惫,他于是瘫坐在地上。
       当他渐渐冷静下来之后,他的思维变得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清晰条理。他想到,造物或许知道自己无法一次性处理如此多的鼹鼠,所以就用这种方式把他们永生囚在地下,让他们在碌碌无为中耗尽生命。造物不让他们知晓黄金乡的存在,不想让他们知道其实还有更美好的生活,因而造物便可以独享一切。造物安排鼹鼠们一日三餐都刚刚吃饱,每天都要紧跟队伍等待分配食物,根本无暇考虑其他,掉队或者故意脱离队伍的话只会饿死。造物让每一只鼹鼠坚信自己的本能就是深居地下不断挖掘,用信仰缝住了每一只鼹鼠的眼睛,让他们看不到,察觉不到外面的一切。多么巧妙的骗局,你的敌人已经紧紧盘踞在你的灵魂深处。
       或许鼹鼠并非生来为鼹鼠。或许这个种族之前也曾生活在地表,虽然有其他动物的威胁,日子过得提心吊胆,但总归能用自己的眼睛亲自看明白这个世界的全貌。或许造物是在他们刚刚诞生,还未来得及把整个世界的样貌记在脑海中的时候就把他们扔进了地道,随着黑暗和时光的侵袭那些原本残缺的记忆变得更加模糊,最终完全消亡,甚至连潜意识中的倒影也被抹去。
       不过骗局总归是骗局,有可能很多鼹鼠也曾经察觉到一丝异样。但他们或许认为,毕竟自己的一生这么短,只要保得今世平安无事不饥不寒,外面的世界再美好也与自己没有太多关系。毕竟没有人知道他们离地表多远,没人肯定自己在脱离队伍失去食物来源之后,会不会在探索的途中饿死。
       而这只鼹鼠,他有一万个理由留下,却只有一个理由离开——好奇。
       如果这是一部小说,那它的结局一定是扑朔迷离百转千回吊足胃口。如果这是一部电影,那他的结局一定是光影交错,特效是大制作。可惜这并不是。所有的文字和光影都深深溶于我们的血脉,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时间在以肉眼看不到的速度侵蚀我们的肌肉和骨骼,但有些东西却已经先一步侵蚀了我们的灵魂。
       所幸,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过了一会儿,这只鼹鼠心惊胆战地走进甬道里,心里揣着这些小秘密。多年后,当他短暂的一生快要完结时,或许他已经找到了通向黄金乡的路,或许他已经因饥饿死在途中,或许他为了生存重新追上了大部队,已经忘记了那个苹果。
       我们不能保证未来会发生什么。不过此时,鼹鼠正在用爪子企图在泥土上刻画一些什么。给谁看呢?或许给后来经过的人,或许用来提醒日后麻木的自己。
       但造物的精明之处在于,这只鼹鼠不知道除了土豆之外其他东西的表达方式。也许其他任何鼹鼠都无法对他的经历和思维感同身受。
       所以或许多年以后这些划痕会被当做思想先驱的手迹而被放在明亮的玻璃橱窗里展出,接受惊叹和膜拜,不过更可能的是似乎这些泥土上的划痕就像雪泥上的鸿迹,本是尘土,又化为尘土。
       我们只能说,鼹鼠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那苹果的种子也许会发芽。”这只鼹鼠这样想,带着些微的安慰。
       于是他又纵身进入黑暗中。
      
  •     1984是有着“一代人的冷峻自知”之称的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写的社会政治幻想小说。很多人对它的评价是恐惧,而我对它的感觉便是震撼。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便是“即使希望存在,它就在群众身上”,放眼当下,仍然具有很强烈的社会象征意义和警示意义。记得有人问乔治·奥威尔为何写作时,他回答“我为政治写作”;正如今日,有人会问,当今社会如此浮躁,你为何还要认真坚守新闻主义,为何还要坚持新闻理想、新闻专业主义之类,我想仍有很多志士回答“我为历史而写”。震撼真正集权社会下,特别是其主人公温斯顿在真理部从事篡改历史的工作,我会恐惧。新闻及历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特别是期间对于群众的希望,个人力量在反抗专制的渺小,让我更加珍惜写新闻的机会,因为我知道,我们现在从事的不简简单单是新闻,而是历史,就像温斯顿最后坐在桌子前,写着“致将来或者过去,致那个思想自由的年代,致那个求同存异的时代”
  •     1984是严肃的,1984是深刻的,1984是让人看了后,不禁有些颤栗的作品。社会主义极权政治下的生活,不禁可以反思到现在,只希望我们的国家不会走到这里。其实,我所熟知的历史是真实发生过的,还是被编纂出来的,我倒宁愿相信是后者。所以,一旦失去的自由的判断,就如同被统治的思想一样,这跟行走的僵尸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     总是有希望在。
      不管怎样。
      
      温斯顿是希望,裘莉亚是希望,奥勃良是希望,至少一开始是这样。我挺佩服人类,任何时候,都会给自己哪怕一点点希望的光亮。
      
      “世上有三种人,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上等人的目标是要保持他们的地位。中等人的目标是要同上等人交换地位。下等人的目标始终是,他们劳苦之余无暇旁顾,偶尔才顾到日常生活以外的事,因此他们如果有目标的话,无非是取消一切差别,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温斯顿是个中等人,我想他并不见得想变成上等人。他和所有人一样,每天活得像台精准的机械,一天24小时该做什么都被安排好了,无时无刻不被盯梢,思想警察、巡逻队、最可怕的是电幕,有人的地方就有它。食物只能保证生存,生活用品也一样。温斯顿清楚地知道老大哥说的并不对,他周围的中等人都被老大哥骗了。他的工作就是篡改历史。制造历史很简单,只需要把所有的记录都按老大哥的要求修改,与时俱进地修改。有时要把所有记录修改成大洋国跟东亚国打战,有时又要把所有记录修改成大洋国跟欧亚国打战。跟谁打战并不重要也说不准,这取决于老大哥的需要。人没有时间的概念,,年份月份都不大清楚。没有记忆,没人知道自己的记忆是否可信,文字和图像记录一直在变。
      
      问题出在温斯顿身上,他总隐隐约约觉得自己的记忆跟老大哥的记忆不一样,他甚至在工作时还发现了老大哥说谎的证据,他不动声色。希望在下等人身上,他总是这么想。
      
      有一天,温斯顿遇到了裘莉亚。他们俩不完全一样,但大体上是同类人。自作聪明的两个人开始约会,在人多拥挤的地方,或者一前一后走不同的路到同一个地方,一切天衣无缝。他们幽会、聊天、交流,希望的星星之火越来越亮。他们终于一起去见了奥勃良,这个很有可能是兄弟会的上等人。只要能改变现状,什么事情温斯顿都愿意干。
      
      转折就出现在这时。
      
      温斯顿和裘莉亚在租住的下等人的房子里被逮捕了。电幕就在屋子里的一幅画下面。友爱部的监狱里,温斯顿搞不清奥勃良是同志派来解救他的还是敌人派来摧毁他的,奥勃良时而温和时而邪恶,但他却是温斯顿唯一的希望。奥勃良亲自负责把温斯顿改造成新人,从内到外。先是从外表上摧毁他,然后从思想上摧毁他,最后把他放出来,提供给他比进监狱前更好的物质条件。裘莉亚大概也经过了这样的过程。
      
      温斯顿真的变成了一个新人,他没有思想,根本不愿意思考,也没有必要。没有感情,没有爱没有恨,即使又遇见了裘莉亚。其实,没有了思想就没有了痛苦。
      
      二加二可以等于三,可以等于四,也可以等于五。一切看老大哥的需要。改造成新人后,温斯顿是爱老大哥的,也相信他,从内心里,谁知道呢。再没有人在意他了,即使是思想警察。
      
      看《1984》从头到尾毫无违和感,毫无荒谬感,好像故事就应该这么发展。《1984》里的大部分人,就像温水里的青蛙,丝毫不知道自己所生存的水在慢慢变烫,好像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我想起了另外一本书,《夹边沟纪事》,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比《1984》大得多,相比之下,夹边沟里面的人是被活生生扔进滚烫的水里,更可怕的是,他们清清楚楚地知道那是滚烫的水,能不痛吗?我一想起就觉得痛。
      
      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一句话:“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真的是这样吗?假如他生活在《1984》里。
      
  •     只读一个开头就知道这一定是一部会被右派追捧的书,奥威尔在这方面讽刺的能力的确十分厉害,厉害到让你很自然地觉得被他讽刺的对象是丑陋的邪恶的不值一提的。这一类书看似振聋发聩,但其实危害也是很大的,因为他只从一个方面看待问题,而又用讽刺的手段让人奉若圭臬,难免沦为不良用心者的工具。
      
      这是一本被称为“反乌托邦”的小说,如果不是因为恰巧同时又在读《理想国》这一乌托邦鼻祖级的书,或许我不会这么明显地察觉到偏听的危害。《1984》的讽刺非常到位,读起来也津津有味,完全不像《理想国》中让人想丢了书的诡辩式论调。因而,《1984》也就会让读者很自然地觉得国家极端政权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一味地强调个人的权利,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同样是被书控制了思想。
      相比《1984》,我更欣赏《理想国》,这当然不是从表现形式上来说,因为就表现形式而言,前者似乎绝不亚于后者;而是从内容实质上来说。同样是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社会,前者指出极端政府强权的危害,从个人的角度让你感觉到身处这样一个社会的恐怖感,而后者则是从一个建立国家的人的角度探讨,我们要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如果仔细分析这一差异的话,应该可以发现,前者之所以容易被人接受,是因为读者更多时候把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去考虑问题的,所以当一个极端强权政府出现的时候,你看到的是自己的利益受到的损害;而后者则是从国家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所以不会让读者有很大的利益关联感。
      我并不想讨论个人利益优先还是集体利益优先,这一问题就像问“我和你妈掉进水里,你先救哪个”一样假设两者的互斥性。很容易想见,一个只重视个人利益的社会或只重视集体的社会,都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奥威尔和苏格拉底并非没有看到这一点,只是有时候你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不得不有选择性地选择论据罢了。
      重要的是,在读《1984》这一类带有浓重倾向性书的时候,要跳脱出自己的经验和自身利益的影响,不仅仅要看书中说了什么,更要看它没有说什么。他说的极端国家强权的危害,这点是对的,但是他就有意不说无政府主义的危害。虽然不能因此说他是个狡猾的人,但读者一定要能察觉到这一点,万不可被书牵着鼻子走。否则,作者虽是个明白人,读者却成了愚人了。
      
      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一点,那么《1984》、《理想国》对比读起来还是很有意义的,正如皋陶歌虞,奚斯颂鲁同见采於孔氏,列于诗书。
      
  •     奥威尔所描述的大洋国中的英社党,通过其宣扬的口号:战争即和平,奴役即自由,无知即力量,来实现社会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实现社会等级不平等,以维护英社的永久统治。
      党所追求的是权力,纯粹的权力,并且比以往任何寡头政治家都懂得自己需要什么,也敢于追求什么。那它是如何实现权力,一个人对另一会人的统治呢?奥朗勃说,首先要让他痛苦,因为仅仅服从是不够的,而且党所控制的并不是对物质的控制,而是对人的控制,甚至是对人的思想的完全控制。小说中主人公温斯顿在被发现异端思想后,便开始了这种改造,他的所有人性中的关系都被活生生的掐段,撕碎,即使是他之前所坚定不移的对裘利亚的爱情,也在101号房中面对至恐惧的老鼠后,选择了投降。当温斯顿人性一无所有之时,党便可以粘贴它所希望能够看到的形状,将党性嫁接到这位已是行尸走肉的温斯顿心中,最终他意识到自己曾是多么的冥罔固执,他战胜自己,他热爱老大哥。
      
  •      全书生僻、晦涩、枯燥,丝毫没有爱、幸福、趣味,而且为了原汁原味,保留了许多英语语序,这会让国人很辛苦的,翻译大哥你造吗?可是它的存在意义远大于阅读的愉悦,最后温斯顿的人性屈服于党性,没有思考没有反抗没有坚持,他顺从他止罪他双重思想得理所当然,老大哥又一次胜利,权力又一次胜利,默哀。
      
       一、极权社会的三大定律
       战争即和平,书里有明确提到:二者的本质在于保持社会结构不变,即等级不变。战争,一方面消耗剩余产品,防止因产品过剩而消除等级差异;另一方面,营造恐怖气氛,当人们意识到处于战争中,为生存将全部权利交付某个阶层,该阶层便取得了权力的合法性。和平,永远和平,每个国家都自给自足、自成体系、互不干涉,永远不会有使人头脑清醒的外来威胁存在。
       自由即奴役,书里奥布兰提及一二:二者互为因果。单个的、不受约束的人总会被打败,然而人们是无法超越约束的,即生老病死、生理规律的约束。如果人能完全服从,即被奴役,便是挣脱个体身份的束缚,融为集体的一部分,那么他便是自由的,因为集体是无所不能的、永生不死的。简而言之,个人的奴役成就集体的不朽。
       无知即力量,书中并未完整提出:保持大众的愚昧无知、野蛮顺从,防止他们自身阶层分化出一个由能干、未尽其才、渴望权力的人所组成的集团,那么当掌权者可以任意转嫁怀疑时,无知者无畏,行尸走肉便成为了豺狼虎豹。权力是对人的权力,思想为首,身体(实体)次之。如何保持大众的无知性:1、战争,丧失怀疑和勇气的生存空间;2、监视、封闭,消除比较的标准,让大众意识不到被压迫;3、消灭词汇、控制历史,从而窄化思想范围。
       二、离1984有多远
       随便翻几段吧,脑子里情不自禁想起了一些词语片段。
       1、放弃世袭制可以化解反抗,只要等级化结构永远保持不变,至于谁掌权并不重要。(VS名为民主选举,实则内部指定)
       2、寡头政治最稳固的基础是集体主义,财富和特权如果被集体拥有,捍卫起来也最为容易。(VS国有、集体所有)
       3、党有两个目标,一是征服全世界(VS资本主义的同化、社会主义的扩张),二是一劳永逸地消灭独立思考的可能性。(VS应试教育、悲情历史、限制引进、广电审查删禁)
       4、通过像两分钟仇恨会这种活动,他对贫乏的、无法得到满足的生活产生的不满内精心导向外部并消散,而有可能导致反抗态度的怀疑被他很早就形成的内心纪律提前消除。(VS有节奏的渲染反日情绪)
       5、等级社会中,统治集团之所以下台,会有四种情形:1)被外部势力征服(VS战争、主权、暴力机关);2)其统治的效率不高,以致大众被发动起来造反;(VS各种毛)3)一个强大的、心怀不满的中等阶层的一出现;4)统治集团丧失了统治的自信和意愿。最终的决定性因素在于统治集团自身的精神。(VS保持先进性)
      
       无论何种制度,权力统治上大同小异,欧亚国、大洋国可能成熟些,东亚国生涩点,可不见得能断定孰优孰劣,五十步笑百步的事有时候很愚蠢。
       书里有句话,党越强大,它的容忍度就越小;反抗越弱,就专制得越严厉。书评里也有句话,多一个人看Orwell,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当然可悲之处在于,我并不清楚自己看的版本是否完整,只有老大哥才知道。
       所以,为或早或晚的自由,为时有时无的思想,为苟且偷生的活着,为倔强逞强的反抗。
      
  •     无论是哪种意识形态,一旦走到极端就是毫无人性的专制,德国人说这本书写的是二战,朝鲜人说本书是朝鲜,中国人说这玩意是文革,台湾人说这本书是228以前的台湾,前苏联也许会说这写的是他们。本书写于1948年,奥威尔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敏锐观察到所有专制政体的相似,抹去记忆,无所不在的警察,假话连篇的报道,连人类最基本的性欲在本书中也被强烈的作为一个主要矛盾线,性欲是人类最基本的追求,对感性世界最热烈的渴望,如果一个政体,想要用全理性来统治人民,那无疑就是反人类的。中国的王小波也经常会写文革反思,无论是王小波还是奥威尔的书,我们读完都得认真的问自己。这样的现象,在当今社会到底还存在不存在,存在在哪里地方,哪些国家又做的比较好。事实胜于雄辩。
  •     排行榜上的书评一半多都是把1984比作天朝,好像两者一样似的。
      
      什么电屏,老大哥,战争消耗剩余物资,低俗文学,真理部都被代换成了天朝的某某措施,机构。
      
      但奥威尔写1984的背景离现在的天朝年代相差几十年,形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且奥威尔写的只是政治小说。中间很多比喻(类似老大哥,电屏)都是他幻想出来的,不具有实际上的政治实践性。他提供的只是20世纪后期集权政治的一中假设,干嘛要生搬硬套到现在的天朝上呢。
      
      而且大家是不是把天朝想的太坏了。 每个部门的烂摊子都忙不完,什么房价汇率工业衰落高铁一大堆问题,谁有心思想出这么庞大宏伟的计划洗脑。。。
      
      1984中的集权社会是建立在所有的国家都是集权的基础上,而且几乎完全不沟通。现在又不是那种情况。国家并没有限制公民与外界的接触,该留学的留学,该移民的移民——只要你有经济实力走。
      
      我不是五毛,但真的不看好这种阴谋论。当代没有一个总领全局的领导人会偏好1984中那个僵硬的,生活水平逐渐下降的社会。只是基于囚徒困境可能很多官员都在不断地促成那种不好的,死板的社会。
      
      最坏的结果往往出于好的目标。你不能因为这个坏的结果就完全否认当初的目标。不能因为现在政府的种种不恰当行为就去臆测抹黑原来这项措施实施的目标。
      
      1984中也说到,社会主义初期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控制人民思想,仍是遵循它的本来目标。只是后面因为种种原因变质了。
      
      看1984的书评看这么多,我对这种臆测的反政府言论已经感到恶心了。
      
      当然,这本书是描写集权社会最出色的的一本书。对政治感兴趣的人的必读书。
      
  •      睡前三十分钟看书,看了有一个月吧,才把这本书看完。我承认,每晚看这本书,恐惧感都伴随着进入睡眠前的那段时间。
       你有想过这样的生活么?即使你已经认为自己做得很好,认为没有人能够看到或者知道你在干嘛的时候,最终发现自己所有隐藏的这一切都暴露在他人的眼中,在你不知不觉中注视你的生活,入侵你的思想,将你藏在脑袋中最深层最隐蔽的东西都一一给挖掘出来。
       最后,温斯顿的生活中的电幕已经转变成为他思想上便携电幕,他挂在脑袋上,随时地监督自己的思想,让最深层最无处安放的真实想法,吓得不敢出来。
       为什么在阅读这个小说中,我的思想总是不由自主地牵涉到文革时期,文化大革命的那段历史呢?在小说中,我们看得到许许多多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告发、背叛、跟风、无主见、无信仰、集体无意识、无民主、专制、这里的一件件事情都发生在文革事情。单单是阅读,便让我们恐惧不已,何况它是真实地发生过呢。
       在看到最后,有一个环节让我特别地难受,内心绞痛。在奥勃良将装这老鼠的铁丝笼子凑近温斯顿的脸时,他一遍又一遍地拼命大叫:“咬裘莉亚!咬裘莉亚!别咬我!裘莉亚!你们怎样咬他都行。把她的脸咬下来,啃她的骨头!别咬我!别咬我!裘莉亚!别咬我!”
       世界上最绝望的爱情同时也是最淡薄的爱情,是你有将自己身上所承受的痛苦转嫁到你所爱的人身上,从而能让自己解脱的思想。
      
  •      第二次看这本书了。上一次是大一,这一次是在大二。
       第二次看,以着更加虔诚认真的心态,看完了这本书。
      
       温斯顿似乎是那个世界里唯一清醒着的人。大洋国的党员,每日在电屏之下,忍受着我们无法想象的监视,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合理,但是一切却又都是那么合理。
       温斯顿所处的世界,不是我们的世界。完全不可能的监视,完全不可能的掌控,没有私人,没有隐私,党员不应该有性,性不是享受,是一种义务,为了党的未来而生下新的力量。党需要你的不满足,不满足的人总是精力充沛的,大脑的温度也不会低。党需要你的精力,去构建他的统治。人已经不是人了,只有群众才有自由,不,还有动物。因为群众和动物一样,是被剥夺思考能力的人。在内党的人眼中“群众是人吗?”
      我不得不想起了《楚门的世界》。同样是被“电屏”所监视着的人。我很难想象楚门知道一切的答案的时候的心情,生活了二十年的世界,竟然都是别人写好的剧本,如果没有那个启发他思考的女子,如果他没有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他的人生将会一直被“电屏”所监视,直播信号告诉全世界,他的所作所为。他不是自己,他没有自己,他是自由的,在那个人造的地方,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实日子也算滋润,有吃有喝,阳光温暖,也有情人相伴。其实说的极端一些,你知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没办法过这样的生活,我不需要举例这个世界的疾苦,总有一些地方的人们,没有办法顾及精神层面的东西。当他发现这个秘密的端倪时候,他反抗,想离开。为了自由,为了走属于自己的人生。制造这个世界的导演,说了他所能跟楚门说的话。可是无法阻挡楚门对独立自我,自由的渴望。
      但是,他的离开便是电影的结局,结局最后一幕,天空很美。
      没有必要向观众讲述接下去的故事了,就像童话故事里面,王子和公主结婚就是故事的结局了。
      茱莉亚,奥布兰,查林顿。都曾或多或少地激发了他的思考,即时他本身还没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他还能够写日记,他还能够表达自己,在那样的世界里面,多一份清醒,代价便是多了一份痛苦。总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话用来装逼还可以,若事实如此,没多少人能够忍受。温斯顿觉得他找到了同类,但是他渐渐地发现,其实茱莉亚的核心价值观其实跟他不一样,两个人的交流,除了肉体,其实我觉得也不过是立场接近所带来的共同话题,温斯顿向她朗读那本禁书的时候,她并不懂他。两人人的感情其实是没什么根基的,温斯顿和她的谈话不多,在经过一些刺探后,后来的话题如果涉及核心三观,其实总是无可奈何地默默跳过,转换话题,知音,从一种可有可无的需求变得越发重要。
      奥布兰是懂他的,但是激发他对党的思考的禁书是奥布兰写的,拷问他的人也是奥布兰。查林顿是包容他的,但是温斯顿是被查林顿所抓获的,以思想警察的身份拘捕他。
      温斯顿,就像楚门一般,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是人造的。老大哥是否存在,过去是否存在
      自己是否存在。答案已经被涂涂改改,失去原来模样,让人失去了找寻答案的秘密。
       自己的价值观已经被掏空了,挡有着无可置疑的系统的思想,可以轻易地灌输给疲倦的你,像一个饥饿的人,饥不择食。
       不是谁都能拒绝嗟来之食,无可奈何但是必须承认。
       温斯顿并不是一个很独立思想的人,也并不很坚强。他的屈服,很真实,就好像是身边的你我。
       思想可以重建,可以洗刷的干干净净。但是,原来的那些是什么,是自己吗?
       如果没有那些人,温斯顿或者楚门,或者我们,我们能够思考吗,我们能不能够拥有自己的思想,独立的思想,自由的思考。
       真是可怕的设想。
      
  •      从下午五点钟开始看,但晚上九点半,把剩下的两百来页读完了。读起来非常顺畅,时不时就有闪光点吸引着我。读完,不得不说这真是本奇书,1949年完成的作品,把苏联、朝鲜、中国、越南、古巴发生的恐怖事情揭示或预言了出来。
      
       初读完,感觉信息量很大。简单回味一下,讲自己看到的东西记录在这里。核心是思想自由,四个小点分别是什么是可怕的可发展为极权的组织;极权组织如何控制民众;个人是如何被洗脑控制思想的;当今条件下个人该如何发展。
      
      1. 企图以某种思想或信念让所有民众都信服崇拜的组织是可怕的。特别是他们享有一定的公共权力时。近代残暴的某些红色政府、中世纪的宗教教廷就是代表。更可怕的是,当他们品尝到权力的滋味时,甚至可能会有意无意地淡忘无视自己曾经的信念,贪婪的享受着权力的快感。他们的当权,将会极大的压制自由,控制思想。
      
      2. 一个政权控制百姓思想的手段可以有几种:(1)物质上,不能让民众得到极大自由,防止“仓廪实而知礼节”,但有不能让他们一无所有以防他们活不下去而揭竿造反,所以,让他们半饥半饱最好。(2)控制思想,控制舆论。具体来说,是开动宣传机器不停地灌输官方的政治正确的思想、禁绝或纵容人的某些欲望、创造或毁灭一些概念词汇等。
      
       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即人的语言与思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语言受限,思维自然就鄙俗了。所以人要发展,就要多接触一些语言或概念。具体途径有二,一是自己多总结,二是广泛涉猎。
      
      3. 一个人被摧毁,被作践被粉碎,可以通过肉体的折磨,多种歪曲真理与价值观的挫折。
      
       可怜的是,不仅是惨无人道的监狱虐待,生活的困苦也会做贱人粉碎人。很多人就在坎坷的生活中受了这刑罚,扭曲了人格而成了一个怪胎。
      
       富有爱的环境,才能够让人的人格健全。
      
      4. 庆幸,我们的时代不再有老大哥,不再有如此的极权主义政府。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该如何保证自己的自由,保证自己的发展呢?
      
       人的语言与思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语言受限,思维自然就鄙俗了。所以人要发展,就要多接触一些语言或概念。具体途径有二,一是自己多总结,二是广泛涉猎。
  •     我们要爱国,也许并不是因为我们爱这个体制,而是因为我们爱生活,如果大家都不拥护不支持这个国家,发生革命,发生暴乱,我们失去的将会是安定的生活、舒适的家园、朋友、亲人甚至自己的生命。而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呢?作为普通人,除了生活被破坏其他没什么好处吧。当然这只是针对没有权利欲望的普通人,野心者就罢了,对他们来说,煽动群众的不满是达到自己野心的最佳选择。不过,谁又没当过愤青呢,年轻时代最容易打抱不平,思想还没成熟,最容易三人成虎,最容易被煽动,想想当年的红卫兵,anti正好迎合了青少年的反叛思想,他们用叛逆的方式和指导照顾他们的成人对抗,证明自己的能力和独立自主。大胆想一下,如果再来一次思想运动,青少年仍旧将会站在行动的浪潮之巅。他们也许会成为时代的缔造者,但是也会成为时代的破坏者。谁知道呢,未来谁也说不定,过去的事情谁也说不定,因为“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政治上是没有真理,只有对错的。
      
      当然,1984里的集权国家标签也许不能贴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上,它只是一个象征意义,因为它可能发生,因为它已经发生。这样的时代,有的叫肃反,有的叫革/命.。其实我觉得“欧洲的最后一个人”更能体现书中的无奈,因为在标签时代,在浪潮时代,能有温斯顿那样思想的人,也许真的是“最后一个人”吧。
      
      最后以小波同志的一段话结尾吧
      那一年我21岁 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 我有好多奢望
      我想爱 想吃 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后来我才知道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人一天天老下去 希望也一天天消无 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可我21岁生日时没有预见这一点 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
      
  •      第一次注意到这个书名是因为我出生在这个年份,但当时并没有深究这本书的内容。后来的许多年中,从各种杂志,书评里间接的了解了一些关于这本书的内容,想表达的思想。而到直到最近,我才算读完了这本小书。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始终沉浸在奥威尔所描述的世界之中,我的全部感觉伴随着温斯顿小心翼翼地的释放,爆发,直至被无情的消灭,留下的只有空虚与死寂。作者对细节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未来深刻地预见性使我深深折服。
      
       这是一本写于1948年的书,在20世纪剩余的50年中,我们看到了书中的世界不光是在现实之中渐渐地清晰起来,而且是确确实实的建立了起来,在欧洲,在美洲,在亚洲,无处不有。极权的政治,集体的暴力给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带去了无法忍受的伤害。奥威尔主要从政治角度来描述这个恐怖世界的结构,心理和目的。这又不得不让人作更多的关联和联想,比如《古拉格群岛》,比如红色高棉等等,等等。
      
       新话,双重思想,仇恨周,改造,这些词汇的含义如此的奇特而怪诞,但在集权主义的笼罩下又显得如此的符合逻辑,集权主义需要它们!党有一句口号“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在书中,党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牢牢地将现在控制在手中,强制篡改着人们的记忆。语言学家说人类世界因为语言而存在,没有语言就没有存在。语言学家的“野心”在奥威尔的世界中得到了实现,当新话被推广,当少年儿童都被强制教育使用新话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时,思想被进一步的禁锢并扭曲了,世界被改变了!
      
       男主角温斯顿是个“老实人”,他在潜意识中憎恨老大哥,但现实中他甚至都谈不上是伪装自己,他本来就是这样老实的服从着老大哥,直至遇到裘莉亚,他才开始真正的想过一种“正常”的生活,并且为此而做出反抗,他和裘莉亚的关系甚至不能完全被解读为爱情,因为他不知道爱情是什么,他们之间只有一种不加区别的出于本能的欲望,这种欲望在没有“老大哥”控制的时空里慢慢的苏醒,发展着。老大哥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必须是可以控制的,不能使人与人之间所缔结关系的紧密程度超过人与党之间所缔结的关系,所以爱情、亲情、友情等等普遍存在的人类感情都没消解了,被改变了。这个集权主义国家由老大哥、党员(一般党员与核心党员)、无产阶级组成。对应了书中所言的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书中有一段叙述很简单但是又很准确的勾勒出了人类世界的面貌,“上等人希望统治所有人,下等人希望人人平等,中等人希望取代上等人,于是中等人把下等人拉到自己的一边,称可以实现人人平等,但在革命胜利以后,中等人变成了上等人,下等人还是下等人,依然被统治,新的中等人又产生了出来。”,过去的世界就是这样循环,直到老大哥的出现,他找到了一种方法,一种可以永久和平的方法,一种让上等人永远是上等人,中等人永远是中等人,下等人永远是下等人的方法,这个方法必然的依靠于一个极权主义的国家,一个在控制人民思想上精益求精到疯狂的国家。“和平部”负责制造战争,“真理部”负责编造信息,“友爱部”负责关押拷打,“富足部”制造饥饿贫穷。这些部门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老大哥”的绝对领导。书中还对“老大哥”实现永久和平的具体方法和环境作了详细的描述,写在了一本名为《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书中。
      
       中国的很多历史典故里,某些话我们都已经听的烂熟于耳,比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鱼水之情”、“民贵君轻”,包括本书中所言“如果有希望的话,希望在无产者身上。”但事实上从书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老大哥”并不是那么担心和惧怕无产者,下等人,他们的生活自由度比党员更高,他们甚至不受“电幕”的监视,“只要不给他们比较的标准,他们从来不会意识到自己受压迫。”相反作为中层的党员却处处被监视,被提防,被纳入严苛的监管之中。希望确实在无产者身上,但无产者在历史中表现出来的仅仅是吹枯拉朽的力量,而不是更为深刻,进步的思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诸如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领袖可以喊出这象征平等的口号,但他们却无法更进一步的赋予这口号更深的内涵,更多的内容,这口号仅仅是口号,没有任何的建设性,只能消解一切,颠覆一切,而这种力量是不可能有持续性的,最终注定失败而后消失。朱元璋也是农民,他也是被逼而起义,但他一开始走的就是争夺权力之路,平等只是一种争取民心的手段,而非目的,他的成功并没有什么代表性,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没有任何意义,仅仅也是历史的更迭。所以说,这巨大的力量并不那么清楚的知道自己攻击的是什么,将要建立的又是什么,他们仅仅期待一种公平,平等,但却不知道平等也有不同,公平也有相对。他们缺乏思考的能力,浪漫点说,他们一直在梦中前进,所以一直被利用,梦醒便是残酷而血淋的现实。在历史中许许多多的人都对此表示过无奈,惋惜和同情。
      
       书中有一句话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权力是集体的,个人只是在停止作为个人的时候才有权力。”个人在权力的运用中同样被消解了,在权力结构中,个人已经不是个人,他被权力所附身,成为了另外一个人。所以“老大哥”说权力被谁掌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权力的结构不能变化,集体必须永远存在,我们只追求纯粹的权力,权力的目的就是权力。个人想要获得权力就要先消灭掉自己,把自己奉献给集体,这样你才能变成权力的符号之一。
      
       书中对彩票的描述也很有黑色幽默的味道。彩票是无产者的安慰剂,给他们提供一种希望,一种妄想。虽然他们身边的人从没有中过大奖,但却总有其他地方传来消息,说有人中了巨奖,虽然这消息无法确定,但无疑给所有彩民打了一剂强心针,坚定了他们的希望。即使所中金额很小,远小于他们的付出,他们也会更加兴高采烈,乐此不疲的投入其中继续他们的梦想。类似这样的生动描述还有不少,即使放到今天仍然不会有丝毫的过时,仿佛就是现在所写。
      
       看完这本书,我想到了一部根据真事改编而后又翻拍的电影《浪潮》,讲述了一个历史老师所做的实验,他对学生说即使纳粹已经被打垮,但是在这里,要建立起极权统治仍然易如反掌。于是带领学生按他的要求来进行这样一个实验,并且在5天的时间内,就在现代的文明社会中建立起了一个极权的小世界。电影中有一些片段给我印象很深,第一,要求所有学生穿着同样款式颜色的衣服,不穿的可以不用来参加实验。第二,本来教室桌椅的摆放是很随意的,而老师上课则是在学生之中,但是开始实验后,老师要求所有的桌椅要排放整齐,成排成列并且都要面向黑板,老师只在讲台上进行授课。学生看见老师来必须集体起立问好,有问题必须举手后经过老师允许才能发言。对此,我只能“会心”一笑,之前从来没有认为这样有什么不妥,直至看到这部电影,才开始有一些思考。也许欧洲人过于惧怕纳粹那样的极权社会卷土重来,才如此小心翼翼,处处提防?但摆在眼前的事实是,挪威奥斯陆的爆炸案。极右翼与极左翼的阴影在欧洲依然无处不在,虽然人数不多,但依然暗流汹涌。事实就是,奥威尔的忧惧从没有过时,而且随时都有可能变成现实。
       2011.7.26
  •     没看过这本书之前,大概知道其中的一段,就是裘莉亚说的为什么党在性方面搞禁欲主义。政治运动,”什么游行、欢呼、挥舞旗帜,都只不过是变了质、发了酸的性欲“。当时对这个见解还嗤之以鼻。直到有一次看到某一次大会的视频,代表们在下面高喊领袖万岁的时候那激动亢奋简直晕过去的表情,我马上就想到了这句话。
      对比我们的过去,发现书中一些情节真的在我们这个国度上发生了,这当然是不幸。还想说一些我们国家过去的事情,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但限于环境,有些话说出来怕”查水表“,我又有点胆小,不说也罢。这也说明我们这个国家还是不够自由、不够开放、不够自信,没有容忍的态度任人批评。 唯一希望的是能够吸取教训,再也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了。
      
      再说两句有关这本书的话。
      书是以思想见长,不以文学语言取胜。前两章要优于最后一章,最后一章有点不连贯。 有些单纯的政治理论说教部分虽然表达了作者的主张,但仍然枯燥。我更喜欢把说教放在故事里面边叙边议的方式。
      董乐山先生的翻译非常好,令人叫绝的翻译在文中比比皆是。不知道是原文这样好还是翻译的好亦或是两者都好。
  •     《一九八四》写于1948年,这时的作者乔治•奥威尔正处于经历完西班牙内战和反法西斯战争的时期中,以斯大林时代为首的社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一种极权主义的现实迫使他将文字“从单纯地关注底层社会的生活现状转到捍卫真正的社会民主主义”,在疗病的辗转迁徙中依旧无法停止写作,并最终通过自己的敏锐观察与逻辑推断写出《一九八四》这部传世之作,借助文字的力量去反抗极权主义,捍卫人道主义,捍卫自由。更有评论者如是说:“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这部通过作者富有逻辑的想象而形成的小说确实也在不断地完成着他的历史使命,提醒着人们社会无论是那种形态,都应该是自由而非压迫的,都应该是符合人道主义而非摧残人性的。
      这部在世界文坛享誉多年的反极权政治讽喻小说,实则是通过温斯顿•史密斯的经历而一环扣一环、紧张而有序地展开的。温斯顿在真理部工作,却其实是在不断地编织着各种谎言以证明“老大哥”的正确性,这样的生活让他逐渐意识到身边那种过于政治化、过于火热的氛围的不妥:真理部在说谎,和平部负责战争,友爱部负责拷问,富裕部负责贫穷;老大哥的海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随处可见,电幕无时无刻不在监督着你的一言一行,还有不知存在于何处的思想警察在监督着自己,两分钟仇恨时间的表演毫无理由却又狂热疯狂,小孩子不热衷于游戏却对党的一切产生无比的崇拜,热衷于看政治犯的绞刑……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在电幕的监视下假装正常地生活,内心却早已俨然成为了“思想犯”: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真实的独立的想法—对老大哥以及党的不认同与反抗,他祈求找到同伴,他与另一位外围党员裘利亚偷情……然而结局却早在他成为思想犯那一刻开始便意识到:他被友爱部抓走,在友爱部被思想警察进行监禁、审问、拷打、洗脑和再教育,在最恐惧的东西的威胁下放弃了自我,放弃了思想的自由,最终成为所谓的“思想纯洁者”,也终可摆脱这折磨自己的一切,享受死亡的权利。临死前的那一刻,他深深地意识到“斗争已经结束了。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
      残忍莫过于思想摧残。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党的这三句口号在文中多次出现,然而在存在一丝自由思想的任何人看来,这无疑是伪真理,无疑只是为自己的利益以及统治寻找一个借口罢了。然而这样的口号却在电幕以及思想警察的帮助下发挥了他禁锢思想的作用,许许多多人便以此为真理,甘心情愿为党在社会主义皮衣掩盖下的极权主义卖命,这样的思想摧残可谓是残忍而无人道的。就连所有政治外的东西,如文学,音乐等都在这般口号的带领下沦为政治的附属品。思考本应是人类的天性,文学以及生活本就不应时时刻刻政治化,更不应沦为只为政治服务,成为政治的一种附属品,这样是对政治外事物的不尊重,也是对人性的无视与践踏。生活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又何必将一切冠以政治之名,政治固然重要,然而它绝对不可以成为一种能把人压得喘不过气的东西,那样的政治是短命而无视人性的,正如秦始皇虽为始皇帝,然而他的集权统治却一直被世人所唾弃。同样地,思想若仅仅被所谓政治所束缚,那便是一件可怕且无趣乏累的事情。突然想起去年的打砸抢烧日本货事件,钓鱼岛事件固然令人气愤,然而这种情绪若蔓延至各种事件中似乎怎么看都有一丝不妥,然而跳出这种情绪去看待日本这个国家,确实有许许多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文化与习惯便是很大的一块,然而那些仅仅被政治思维所束缚的人无法看到这一点,也无法客观看待日本商品,打砸抢烧国人日本货,还不如脚踏实地将国货水平加以提高。
      如果历史可以随意被捏造,如果事实可以随便被篡改,这何尝又不是另一种思想摧残呢。温斯顿所在的真理部便是将老大哥以及党内曾经预测的错误的数据以及报告加以修改然后再保存,不断用一个谎言去掩盖另一个谎言。你所知道的历史不断在改变,你所知道的事实也应各种需要而不断被调整,人的记忆因这不断出现的谎言而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种混乱的状态或是麻木的状态。极权主义的目的便是将一个具有完整意识的人变作麻木的行尸走肉吧,这样控制起来也更加容易。所谓传销便是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手段,将谎言讲得如同真话一般,让人相信并利用他人加以宣传。这样洗脑的方式使人麻木,更使人陷入其中而不得知,这般洗脑其实便是思想摧残的形式之一。不仅仅极权主义和传销运用这种无耻的手段,而今部分所谓的应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机构也采取了同样的手段,他们将所谓的教育思想灌输给学生,令学生信以为真,并以此为心中的支柱,并帮自己加以宣传。任何方式的洗脑都是违背人性都是违背人道主义的,这样的思想摧残是“焚书坑儒”般的文化毁灭以及人性毁灭,是不可取的。
      然而思想摧残不仅仅是令人麻木,而更是让人陷入一种无止境的狂热状态。这种狂热与麻木便像是两兄弟般,他们是牢牢结合在一起的。两分钟仇恨中,人人脸红胸涨,扔物喊叫,矜持被抛于脑后,一种恐惧、报复和虐待的快意占据了每个人的内心,所有人在这两分钟仇恨,在对人民公敌的仇恨中变成了一个完完整整的疯子。不仅仅如此,这种疯狂而狂热的情绪甚至蔓延至孩童的身上,少年侦察队这样的组织将孩子的凶残本性完全发泄出来,孩子从小便被培养成党忠实的拥护者,偷听父母的讲话看他们有没有思想不纯的迹象,有便立刻向思想警察揭发。这样大义灭亲的行为却真真实实地出现在我国早年的文化大革命中,这样的现象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书中也有提及,可见乔治•奥威尔的预见性是有其合理性和逻辑性的,也同时在警惕着我们时刻拥有独立自由的思想,以免书中所预见的那一时期的到来。
      “所谓自由就是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这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论自由,可谓是人类千千万万年来所追求的的东西,所以我们渴望被“解放”,从被束缚的一切中解放出来,享受人类天生的敏锐的自由。所谓真理不应该是由什么“真理部”所发出的,真理也具有它的自由,他掌握在每个人手中,如今无论是集权主义还是极权主义都是站不住脚的,世界在不断变化着,自由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声,它已响彻云霄,它告诉人们自由的存在,告诉人应该是自由的而不是被束缚的。残忍莫过思想摧残,享受莫过思想自由。
      纵观全文,作者用其辛辣的手笔通过对极权主义下麻木狂热的社会状态的描写来讽刺极权主义,以及表现极权主义所带来的恶果,用一种反面的角度写出了自由以及人道主义的脆弱以及可贵。
      文章语言的质朴,娓娓道来都似乎更为语言的辛辣添加上一份不一般的滋味,二者相辅相成,既通俗易懂又别有一番意味,便例如“可以说,在没有理解能力的人身上,党把它的世界观灌输给他们最为成功。”。这样的语言便正如我们用平常的语气道出令人心中不平的东西时,字里行间不经意中便透露出不满以及愤懑。这样质朴而辛辣的语言风格也更是体现了作者对所谓极权主义、思想摧残的讽刺,因此讽刺性和隐喻性也实是文章语言的另一风格。“他往后倒了下去,掉到了深渊里,离开了老鼠。他的身体仍绑在椅子上,掉过了海洋,掉过了大气层,掉进了太空,掉进了星际—远远地,远远地,远远地离开了老鼠。”,当温斯顿在101房里差点惨遭被老鼠咬的威胁时,他选择出卖了自己的情人,然而这一刻他虽摆脱了老鼠的折磨,摆脱了友爱部的折磨,却掉入了无边无际的深渊,哪里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没有人世间本该有的温情,有的只是受不住精神以及肉体折磨下无助的投降,讽刺了极权主义对人性的残害,也隐喻了温斯顿的思想投降。这样的语言风格使文章具有深度而非单纯地叙述,引人深思,更能达到作者警惕世人的目的。
      文章中富有特色的语言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心理活动语言,二是对话式语言。文章是以温斯顿的活动而开展的,自然离不开对温斯顿的心理描写,而不得不说,这部分的描写是十分细致而具有共鸣的,“最糟糕的是,通过像少年侦察队都这样的组织,把他们有计划地变成了无法驾驭的小野人,但是这却不会在他们中间产生任何反对党的控制和倾向。”作者在描写温斯顿在看到邻居家吵着要去看绞刑的小孩子后心中不禁产生一种感慨与心理活动,而上述摘自原文的心理描写便是这其中的心理活动之一,他想到这样般的孩子还大有人在,想到这个国家的未来便掌握在这些已经被洗脑的孩子手上,想到现在的孩子几乎全部都变成了这个样子,便如同自言自语般地在仍不为人知思考了起来。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更令人产生一种共鸣,感觉此时自己便是作者,心中所想与纸上所写无非都是我手写我心罢了。另一种富有特色的语言便是对话式语言了。小说的展开通过温斯顿与他人的关系变化而展开,自然也离不开与他人的对话,而这种对话又可分为电幕下的对话和非电幕下的对话。乔治•奥威尔笔下想象出来的所谓电幕其实与今日的监视器有异曲同工之作用,甚至还有监视声音的效果。这样的电幕遍布在党内人士生活的各处:家中,办公地点……,而在无产者生活的地方则是没有这般严密的电幕监视,至少一开始温斯顿是这样认为的。电幕下的对话无疑是小心翼翼的,“‘你没有摔断什么吗?’‘没事儿,我只是把手腕摔痛了一些。谢谢你,同志!”裘利亚在向温斯顿表白时并不如同我们今日般的想说就说,她在电幕的监视下有口难言,她必须小心翼翼地向温斯顿传达自己心意,于是她假装摔倒然后给温斯顿塞纸条,以上对话便是这一切爱意传达中无法言语的小心翼翼的对话。然而被认为的非电幕下进行的对话却自由得多,“‘那么真的有果儿德施坦因这样的一个人?’‘是的,有这样一个人,他还活着。至于在哪里,我就不知道了。’”这是温斯顿中了奥博良的圈套,以为奥博良与自己站在同一阵线下,在没有电幕情况下的对话。非电幕下的对话似乎更直截了当地表露出了人们的心声,这时的语言风格也较直截了当,大胆。电幕下和非电幕下的对话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比,思想的压迫与反抗都在这样对比性的对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部小说无疑是在控诉在社会主义外衣掩盖下的极权主义,否认扼杀与摧残人们思想,诸如“文化大革命”这类恐怖的极权主义。然而过去许多人却偷换概念,将其认为是“反共反苏”的一部作品,然而它实质所反对的其实是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下必然导致的一种极权主义,小说更是以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作为参考对象的,因此不开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与极权主义概而论之。个人认为,小说虽然以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参考,然而对极权主义的反抗应该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而非仅仅局限于社会主义世界。小说仅仅局限于社会主义世界的极权主义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也确确实实地世界反极权主义的斗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自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的历史功绩仍旧是不可抹灭的。
      极权的残忍莫过思想摧残,民主的可贵莫过思想自由。
  •      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只是两只脚的更加平等罢了,世间一切道理大底如此。
       所有站在最后的都是两只脚的动物,因为四只脚动物习惯性低头。
       如果说《动物庄园》的前半部是革命的赞歌的话,后半部便是革命的葬歌,一切的革命果实最后都会被两只脚的动物窃取,这便是这历史的进化法则。
  •     前后几天,读完了。
      这无异于一个恐怖小说。
      压抑,黑暗,思想禁锢。
      而且时不时的还会对号入座。
      
      反人类,反人性,反自然,反社会。
      这本书该包含的都包含了。
      
      我们当代的任务就是组织这样的社会、国家形成。
      
      但书里更恐怖的地方是整个世界都变成了这样。
  •      在读完整本《1984》之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书中自欺欺人却看似完满的社会。之所以书中那种集权、毫无人道可言的社会能够一直存续,并且运行的看似完满,我觉得贯穿于其社会治理适中的是书中一直提到的党的三句口号“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在书中的集权社会中,感觉每个人都完全臣服于老大哥的威信之下,但是确实如此么?每个人欲望被禁锢的怨恨和自由被限制的愤怒不是一个永远高高在上的、永远预言着迟到的真理的虚幻的老大哥形象可以抵挡的。由此,战争便是安慰所有人心里最好的药剂。把人们生活的焦点从显示社会矛盾转移到一个不知真实与否的战场,让所有人的怨恨和愤怒对着一个虚幻的敌对国发泄。在书中体现的具体场所是一个叫做“仇恨”的时间段,所有人对着“果尔德施坦因”这个或许存在又或许不存在的卖国贼发出大声的声讨和谴责。所以,“战争即和平”,用遥远而虚幻的一场战争和一个叛徒营造所有人发泄的渠道,这样,人们的生活也就此平静了,社会也就此显得和平了。
       同时,作为书中唯一出现的较为现代的科技就是所谓的“电幕”,在电幕无时无刻监视下的生活的确是没有传统概念中的自由的,正如书中温斯顿开始一直排斥的那样,所有传统意义上的正常人都会排斥和讨厌这种被人监视、监听的生活。所以,在前半本书中的温斯顿还是不自由的。但是,当温斯顿进了“101房”之后,他“自由”了,因为他被“改造”了。他在经历了各种惨绝人寰的折磨之后,内心的防线被打破了,他开始接受老大哥的思想,他可以接受和理解“2+2=5”的论断,他可以接受一切。此时,温斯顿已经被完全的奴役了,但是他也得到了老大哥给予的“自由”,因为他不再需要拥有“双重思想”,不需要在新话和旧话见徘徊,不需要怀疑战争的真实性,不需要过滤他所接受一切信息,他接受一切。所以“自由即奴役”,正如温斯顿在最后,他自由了,正是因为他被完完全全的奴役了。
       最后,温斯顿所在的工作部门是“真理部”,口号中宣扬“无知即力量”,而温斯顿的工作就是在创造着无知的人,修改旧报纸上曾经出现的和现在不符合的一切。比如老大哥曾经承诺但已经无法实现的巧克力分配量,比如老大哥把盟国预言成敌对国的论断,都是温斯顿需要修改的。他用不熟练的新话编造各种符合老大哥语气的谎言,来欺骗自己和所有人。但是,温斯顿的心里却是明白这一切是他自己编造的,由于这不同于周围一切人的一点,使他怀疑所有的存在。可是当他看着周围的人,似乎是所有人都相信着报纸上的谎言。然而,从开始的不理解、不明白到最后,已经被奴役、被自由了的温斯顿也开始直接选择相信周围的一起,开始和整个社会一起愚昧,一起堕落。这时的他,已经成为了他曾经不理解的周围的人的一员。而《1984》中的社会正是如同千千万万的温斯顿所组成的,他们放弃了自我,选择顺从,选择不用大脑而单纯的相信他们接受的信息。所以“无知即力量”里的“无知”是指在被奴役基础上的放弃思考。他们以自己的无知,成为社会整体对老大哥信仰的基础,也正是这种信仰成为了支撑整个社会的纯粹的、扭曲的力量。
       所以,可以说“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这三句口号是奥威尔给《1984》的集权体系设立的总纲。也正是这三句口号,体现了集权专制体制下社会的极端运作方式,战争和奴役都只是调教大众的政治手段,最终的目标就是通过愚民政策让整个社会产生变相的扭曲,产生漩涡式的核心信仰力量,来维持整个畸形的社会。
  •     这本书久负盛名,无须赘言。
      
      在我看来,在温斯顿被逮捕之前的所有篇章,确实写的太好了! 但是! 在温斯顿被逮住之后,我的想法转变了。
      ====
      
      
      
      
      听一些人谈论教育,说到“狐狸和乌鸦”这个寓言故事。故事里狐狸骗乌鸦唱歌,乌鸦掉落了嘴里的肉。 这个故事很可能不适合小孩子读,虽然大人们附加地教育孩子要引以为戒,不要和乌鸦那么傻,不要那么爱听骗人的赞扬,先把肉吃了再唱歌等等………但还是有一些孩子会学到负面的东西,会学狐狸,会学到有利益收获的欺骗。
      
      1984就像这个寓言,以它的深度来说,几乎所有读者都是不合适读它的孩子。 虽然人们附加地指出本书“深刻地批判了”一个恐怖的社会,但是在书里完全看不到希望,书里也给不出幸福的答案,我们读者如何能抵抗呢?
      
      这本书的黑暗,不仅仅是描绘了黑暗的图景,而且在还详细地论述了这个黑暗制度的社会学原理,它如何运转、为何有效、较之历史优在何处,而且逻辑非常严密。 这种等级的黑暗,已经很难有光明相匹配了。 读者们怎么反驳这种黑暗? 除了用感情拒绝之外,有办法用理智去对抗它、反驳它吗?
      
      
      
      或者我干脆就这么说吧:你怎么知道寓言不是夸奖狐狸的? 你怎么知道奥威尔对这种意识形态是在批判,而非用此书来宣扬?!!!
      
      
      
  •      地点在大洋国一号空降场,“老大哥”画像、电幕、思想警察无处不在。政府机构有四部:真理部、和平部、富裕部、友爱部。真理部负责修改资讯,提供咨询;和平部负责战争;富裕部负责维持一定程度的物质水平;友爱部负责监视。党的口号有三句: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这个国家分几个阶层,首位是老大哥,他是党的象征,是作为一个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组织的爱,接下来才依次是核心党员、外围党员和无产者。全书分三大章,在第一章主人公温斯顿在思想上有了突破并通过日记化为语言,在第二章主人公让这语言成为了行动,他在有了思想后还收获了爱,充实了内心,并寻求了自我的自由空间;在第三章他最终被抓并被打回原形,成为非个体的存在。
       1984里有好些新词汇
       1.双重思想:控制记忆、克服记忆为手段,可以说是一种能把自己都骗掉的手段,是对思想的控制
       2.新话:让词汇更精简,最终将导致思想范围的缩小,让思想无法表达,从而扼杀思想。
       通篇应是围绕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展开
      1.战争即和平:自从机器发明后,人类技术的进步已经突破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对等级社会产生了威胁。不战争的话只能通过不生产而保持贫困去保住阶级社会,但这会让经济停滞。而通过战争,既能保持经济的发展,又维系了阶层,同时能让核心党员把全身的热情投入到对战争的狂热中,造成一种智力分裂,也是一种双重思想---越聪明,越疯狂。从结果来说,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耗尽剩余消费品,保持等级社会应有的气氛,从而保持国内的自然经济不受外界危险的影响,而这跟和平产生的效用是一样的,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2.无知即力量:社会的阶层一直是分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中等人往往借着自由、民主的口号争取到为了平等对待的下等人的支持推翻上等人,如此反复。但现在这个政治不一样,上等人不再是那么一批个人,而是一个集团,一个主宰思想、感情的集团。它能够控制思想,它是神秘的而又最权威的。双重思想保证了这个集团的神秘感与权威性,保障了集团的权力。欺骗个人,服从集体。个人的思想是不重要的,集体的才是永恒,集体的才是最强大的并且无需证明。
      3.自由即奴役:个人、自由纵使被打败而集体不败。1984里的党就是要控制思想、控制情感,让个体的一切磨灭,而让集体永恒存在。党追求的是对人的权利,特别是思想上的权力。排空个人的思想特别是没有理解力的人的思想最容易,然后再灌输进去集体思想。
      
       小说里的社会主义极权主义确实恐怖,它不仅仅统治个人的思想,还有内心。连内心都不存在的个体是这个极权主义需要的,也是这个集体主义需要的。 告发亲属、朋友也是为了老大哥。
      
       于个人,还是尽量别成为一个没有理解力的人。
  •   遇见一个的话绝对保证lz爽炸天~
  •   说起来,奥威尔也并没有鼓吹无政府主义的意思嘛。我欣赏1984里那种把个人的爱与希望,和整个社会体制的运行方式打通的写作方式,让你感受到上层设计的政治如何切切实实的影响,或者说“摧毁”一个个体。。。何况作为中国人来读,不由自主的就会联想到文革,会更有观感
  •   为喝酒吃肉的理想,干杯!
  •   我倒觉得有些跟苏联和朝鲜比较像...
  •   额。。还有。。应该是极权更准确吧。。
  •   苏联不知道 朝鲜对一般人管的也很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