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情感

出版时间:2002-1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 简·奥斯丁  页数:216  译者:武崇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处女作。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生在一个体面的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却往往情感毫无节制,因此在恋爱中碰到挫折时,她们作出了不同的反映……《理智与情感》和作者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堪称姐妹篇,同样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对白叙述没有富裕嫁妆的少女恋爱结婚的故事。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简·奥斯丁(AustenJ.)  译者:武崇汉简·奥斯丁(Jane Austen),1775年12月生于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兄弟姐妹八人。父亲在该地担任了四十多年的教区长。他是个学问渊博的牧师,妻子出身于比较富有的家庭,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因此,奥斯丁虽然没有进过正规学校,但是家庭的优良条件和读书环境,给了她自学的条件,培养了她写作的兴趣。她在十三四岁就开始写东西,显示了她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才能。1800年父亲退休,全家迁居巴思,住了四年左右,他在该地去世,于是奥斯丁和母亲、姐姐又搬到南安普敦,     1809年再搬到乔登。1816年初她得了重病,身体日益衰弱,1817年5月被送到温彻斯特接受治疗,可是治疗,可是医治无效,不幸于同年7月18日死在她姐姐的怀抱里。她终生未婚,安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    奥斯丁21岁时写成她的第一部小说,题名《最初的印象》,她与出版商联系出版,没有结果。就在这一年,她又开始写《埃莉诺与玛丽安》,以后她又写《诺桑觉寺》,于1799年写完。十几年后,《最初的印象》经过改写,换名为《傲慢与偏见》,《埃莉诺与玛丽安》经过改写,换名为《理智与情感》,分别得到出版。至于《诺桑觉寺》,作者生前没有出书。以上这三部是奥斯丁前期作品,写于她的故乡史蒂文顿。    她的后期作品同样也是三部:《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和《劝导》,都是作者迁居乔顿以后所作。前两部先后出版,只有1816年完成的《劝导》,因为作者对原来的结局不满意,要重写,没有出版过。她病逝以后,哥哥亨利·奥斯丁负责出版了《诺桑觉寺》和《劝导》,并且第一次用了简·奥斯丁这个真名。		

书籍目录

译本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
书目及内容简介

章节摘录

书摘   “也许,”玛丽安说,他许是因为我觉得这件事有点出乎我意料。爱德华很可爱,我是亲切地爱着他的。可是,他不是那种年轻人——他缺了点什么,他容貌不动人,一点也没有我认为能真正打动姐姐的那种人的魅力。他眼睛里根本就没有那种既刚毅又聪明的气概,那种火一样的热情。这且不说,妈妈,我恐怕他没有真正的鉴赏力。他对音乐好像不大有兴趣,他虽然非常赞赏埃莉诺的画,可并非是真懂得那些作品的内行人的赞赏。她作画的时候,他虽然常常注意看着她画,但是很明显,实际他一窍不通,那是情人的夸奖,不是鉴赏家的欣赏。要让我满意,那些品质必得样样俱全;跟一个不能处处跟我自己的趣味相投的人在—起,我可不会幸福,他必得跟我情投意合;双方必得着迷同样的书,同样的音乐。啊,妈妈!昨晚爱德华给我们朗读时,他那样子多么无精打采,多么沉闷!我真为姐姐难过极了。可是她却那么镇静地耐着性子听,好像不大在意似的。我简直坐不住。那些美丽的诗句,常常让我如痴如醉,可是他读起来却带着那么捉摸不透的镇静,那么可怕的冷漠!”    爱德华回来时,对周围环境又说了些赞美的话;他向村子走去时,只见山谷中的许多地方更显得优美了;这村于本身的位置比别墅高得多,能看到整个山谷的全景,这使他特别高兴。这个话题当然引起玛丽安的关心,她开始描述自己怎样喜爱这些景色,并且仔细询问他特别看中哪些地方,爱德华却打断了她,说:“你别问得太多啦,玛丽安,你晓得我对欣赏风景完全是外行,如果你寻根问底,我的无知和缺乏欣赏力就会让你生气的。说山,该说险峻,我却说陡峭;说地,该说崎岖不平,我却说陌生而荒僻;远处景物只该说轻雾缭绕,朦胧隐现,我却说看不见。我只能这样赞美风景,实话实说,你可别见怪。我说这块地方很好,山是陡峭的,林子里好偈有不少好木材,山谷看起要舒适惬意,繁茂的草场和几座整洁的农舍分布在各处,这正是我理想中的好地方,因为又美又实用。而且我敢说,这一定是个美景如画的好地方,因为连你都赞美它;我当然相信这里准有很多巉岩、山岬、苍苔、灌木丛,可是这些我都投有在意,我对美景是一窍不通的呀。”    “我怕你真是这样,”玛丽安说,“可是为什么你还洋洋得意?”    埃莉诺说:“我觉得,爱德华为了要避免一种矫揉造作,自己却因此陷入另外一种做作中去了。他因为觉得有不少人对自然美景实际无知,却冒充风雅他词厌这种假冒,因此他便言不由衷,越加装出漠不关心、不分美丑的样子来。他是故意找岔,结果自己却也就装模作样了。”    玛丽安说:“很对,赞美美景的词语已成了十足的俗套。第一位说明美景的人,见识高雅,于是人人都装懂,鹦鹉学舌。我讨厌一切套话,有时我把我自己的感受埋在心里,因为除了那些毫无意义的陈词滥调之外,我找不到描述我感受的词儿。”    “我相信,”爱德华说,“你欣赏美景,确是真正感受到了你所说的那一切喜悦的。但是,为了公平,你姐姐也得承认,我只能感受到像我说的那种程度。我是喜欢好风景的,只不过并不是根据什么美的原则。我不喜欢弯曲歪扭的枯树。如果树长得高直繁茂,我会觉得更好。我不喜欢东倒西歪要倒塌的茅舍。我不喜欢荨麻、蓟草或是草原野花。一所舒适的农舍比一座古堡的瞭望塔更中我意,而一群整洁快活的村民比世上最漂亮的一帮绿林好汉更顺眼。”    玛丽安惊讶地看看爱德华,同情地看看她姐姐。埃莉诺只是笑笑。    这件事有继续谈下去;玛丽安仍在默默沉思,这时一件新东西突然引起了她的注意。她坐在爱德华身旁,爱德华在接过达什伍德太太递过来的茶杯时,手正好在她面前伸过,所以她清清楚楚看见,他一个手指上戴着的戒指中间夹着一缕头发。   “我从来没见过你戴成指,爱德华,”她大声说,“那是范妮的头发吗?我记得她答应过给你的,不过我记得她的头发颜色要深些。”    玛丽安想到就说,没有在意,可是当她看到她说的话使爱德华多么难堪时,她悔恨自己说话欠与虑,心中并不比爱德华好受。他脸红得厉害,瞥了埃莉诺一眼,答道:“是的,是我姐姐的头发。你瞧,头发夹在嵌座上,总是要改变颜色的。”    埃莉诺看到了他的眼色,也露出警觉的神色她跟玛丽安一样,当时就相信那是她自己的头发,她们的判断只有一点不同,玛丽发认为那是姐姐主动送的礼物,而埃莉诺知道一定是他背着她偷偷拿去的或用什么手段弄到的。虽然如此,她并无意认为这是冒犯,她装做若无其事的棒子,马上谈起别的事来,心里却打算以后一有机会一定要看看那缕头发,看准是自己的发色才好安心。    爱德华好一阵局促不安,后来变得更加心神不定了。整个上午他的情绪都特别低沉。玛丽安深自责怪自己说了那样的话,但是如果她知道这件事并没有惹姐姐生什么气,她会更快地宽恕自己的。    还不到中午,约翰爵士和詹宁斯太太就来拜访了,因为他们听说别墅里来了一位绅士,便特地来看望。约翰爵士在他岳母的协助下,很快就发现,费勒斯这个姓氏开头的字母是F,这就为以后跟注定要遭殃的埃莉诺打趣准备好了一座宝库,只不过他们跟爱德华还是初次见面,所以没有立刻就开玩笑。不过,事实上,埃莉诺只从他们几次意味深长的眼色里就知道他们根据玛格丽特的指引已看出了多少。    约翰爵士每次到达什伍德家来,不是请她们下一天去巴登庄园吃饭,就是当天下午去吃茶点。这一次,他觉得自己应该出出力,更好地款待她们的客人,他要请他们又去吃饭又去吃茶。    他说:“今晚你们一定得跟我们一道吃茶点,因为我们实在太孤单,明天你们得去吃饭,绝对得去,因为我们将举行大宴会。”    詹宁斯太太也强调他们须去。她说:“况且没有你们,谁还能搞起一场舞会来?玛丽安小姐,那会打动你吧。”        达什伍德小姐很快就把这次谈话的细节对妹妹说了一遍,妹妹的反应却并不完全像她预料会看到的那样。倒不是玛丽安对这事的哪一部分不相信,因为她非常镇静、非常顺从地听着全部经过,既不反驳,也不表示意见,并没有想为威洛比辩护的意思,她流着眼泪,看来是觉得再也无法为他辩护的了。尽管这使埃莉诺相信妹妹已认定他有罪;尽管她满意地看到有了效果,布兰顿上校来时,妹妹不再躲开他,肯跟他说话了,甚至是同情而尊敬地主动找他谈话;尽管她看到妹妹的神情不像从前那样烦躁不宁了,但是她却看不出妹妹的悲苦有所减轻。她的心情的确沉静下来了,但却是一种阴郁沮丧的沉静。威洛比的负心使她伤心,他的丧德更使她心情沉重;他对威廉斯小姐的诱骗和遗弃,那位可怜姑娘的不幸遭遇,还有,说不定他曾打过自己什么坏主意,这一切都在残酷地折磨着她的心,以致她连对埃莉诺都不愿谈自己的心情;她郁郁沉思种种伤心事,默默无言,这比尽情暴露,频繁倾诉,更使她姐姐难过。    达什伍德太太接到埃莉诺的信并回信时的心情和信中的语言一如女儿们所感到的和说过的,无需再提;她失望的痛苦简直不比玛丽安轻,她的愤怒甚至比埃莉诺更甚。她写来长信,一封接着一封,把她的痛苦和想法全都说了出来;说她为玛丽安焦虑不安,劝她在这种不幸中能坚强地挺住。她母亲居然能提到坚强,可见玛丽安遭受的这种折磨多么严重!她居然要女儿控制感情,可见那一件件悔恨事的起因是多么痛心和难堪!    达什伍德太太决定不顾自己的心愿,无论如何也不让玛丽安在那时回巴登,因为在巴登,耳闻目睹的—切都会最强烈最恼人地勾起往事,威洛比的印象会像过去那样经常出现在她眼前。所以她建议女儿们决不要缩短在詹宁斯太太家作客的时间;时间长短虽然没有说定过,但大家都认为至少总得待上五六个礼拜。在那里少不了有各种消遣,各色人和事,以及各种交际,这些在巴登都是找不到的,她还希望有时可以哄得玛丽安对外界发生点兴趣,甚至投身在什么娱乐中,尽管现在她两者都不屑一顾。    至于为了免得再见到威洛比,她母亲觉得留在城里至少也跟在乡下同样安全,因为所有跟她是朋友的人现在一定都不理睬他了。决不会有人故意让他们俩见面;也不可能由于疏忽,让他们猝然相遇;而且在伦敦人多,偶然见面的机会甚至比退居巴登还更少些周为在巴登,他结了婚要到艾伦汉姆庄园拜访,也许难免要碰见她,这种事开头达什伍德太太只是预见有可能,后来竟相信肯定会发生了。    她还有另外一个理由极愿孩子们留在那里;约翰·达什伍德写信告诉她,他们夫妇二月中旬要前去伦敦,她觉得女儿该不时去看看她们的哥哥。    玛丽安答应过妈妈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的,所以并不反对就顺从了,虽然这跟她的心愿和期待完全不同,虽然她觉得这样做十分错误,毫无道理,而且要她继续留在伦敦就使她失去了唯一能减轻痛苦、得到母亲亲切关怀的机会,使她在这样的环境和处境里动不得,那一定会使她—刻也得不到安宁。    但是,她觉得大可慰藉的是,虽说这对自己是坏事,却会为姐姐带来好处;另一方面,埃莉诺看出,要完全避开爱德华,自己是无能为力的,可是觉得在伦敦多待些日子虽然有碍自己的幸福,却比让玛丽安马上回德文那好些,也就聊以自慰了。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译本序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她诞生地汉普郡的斯蒂文顿繁荣而稳定的乡间长大,十二三岁就开始写作。她早期的习作都是中短篇,光是十五六岁时写的,后人就编成了两部集子。1797年,简二十二岁,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一面印象》,接着开始写《埃莉诺与玛丽安》。这两本都是书信体小说,十多年后,分别改写成用第三人称叙述的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后者于1811年出版,等到前者于两年后问世时,后者于同年再版。所以,尽管《傲慢与偏见》的原始本子写作在前,她第一部出版的作品却是本书。    和《傲慢与偏见》一样,《理智与情感》也是以英国当时的乡间体面人家的婚姻大事为题材的。事实上,奥斯丁所有的六部长篇小说,以及她的早期习作,都没有跳出这个范围。她最关心的是女主人公——往往是体面人家的没有丰裕陪嫁的淑女——的婚事。不错,这是个相当狭小的天地,但是,因为这正是奥斯丁终身逗留其间的天地,她对之了解得最为透彻,因而有条件创作出公认的第一批英国现代小说。        奥斯丁对当时的妇女问题进行了高度现实主义的探讨。她把笔下的那些女主人公放在当时的父权制社会中来考察。在那个社会中,人的价值建立在财产所有权上。由于—代代的财产都为男继承人所得,她们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地位,只能从属于男人。因此,奥斯丁笔下—再出现下列这些类型的人物:“独断独行的父亲;念念不忘社会身分、千方百计想把闺女嫁出去的母亲;条件齐备的青年男子,他们玩世不恭,正反映出他们的优越的社会地位;以及待嫁的女儿,从优雅的没头脑的姑娘到好事多磨的富有理智或情感的青年女子。”    处身在这样一个严峻、要求苛刻而往往带有敌意的世界上,女主人公该怎样通过婚姻来获得个人幸福呢?奥斯丁的告诫是应该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在交男友的过程中,应审慎从事,不能轻易动情,任性行事。她认为情感往往是女性行为的危险的向导。如果逢到一个条件优越而用情不专的男子来追求就以身相许,其后果常常是灾难性的。男方不是由于个人喜新厌旧,就是由于家长的反对而另择条件更好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女方感情用事,就将受到极大的精神创伤,难以自拔。    奥斯丁的这些看法,最鲜明地表现在这第一部长篇小说中。英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伦纳德·伍尔夫在“简·奥斯丁文中的经济决定论”一文中说得好:“情节和人物在多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金钱问题,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理智与情感》的整个开头部分环绕着达什伍德遗嘱中的财产问题以及年收入一万镑的约翰·达什伍德太太的贪心不足而展开。”就在分遗产的过程中,奥斯丁开门见山地交代了达什伍德家两姐妹相反的性格特征:姐姐埃莉诺“非常有见识,遇事冷静,虽然只有十九岁,却能当好母亲的顾问……她心地极好……富于情感,但是她懂得怎样克制情感;这是她母亲有待学习而她的一位妹妹执意拒绝学习的一门学问”。妹妹玛丽安的“才能在许多方面都不比姐姐差。……她伤心或者欢乐都毫无节制。……一切都好,就是不谨慎”。这就是说,玛丽安放任情感去支配行为,而埃莉诺则不愿被这种冲动所摆布。    奥斯丁的创作意图是非常明确的。她干脆把原来的书名《埃莉诺与玛丽安》改为《理智与情感》,以强调她这个主题。    由于两姐妹的父亲逝世后遗产归他前妻所生的儿子约翰,她们和她们的母亲不但经济上拮据,还得摆脱寄人篱下的生活。她们终于在德文郡一座乡间别墅内安了家。这一来,埃莉诺和她爱上的青年爱德华(她嫂嫂范妮的弟弟)分了手,而玛丽安在乡间邂逅并迷恋上的威洛比也突然有事去了伦敦。两姐妹就这样都和她们所爱的人分开了。     ……

编辑推荐

  在《理智与情感》中,奥斯丁所强调的是:对当时的男男女女来说,制度比他们个人和别人是更大的敌人,人人都是这制度的牺牲品或潜在的牺牲品。   《理智与情感》是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奥斯汀的长篇名著。小说以两位女主角曲折复杂的婚事为主线,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对比,提出了道德和行为的规范问题,并真实精确地再现了当时一个社会阶层的生活风貌。  同名英文原版书火热销售中:Sense and Sensibility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理智与情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3条)

 
 

  •   字体比较小,纸质很薄,总体来看不是很适合收藏。。
  •   是一本千人翻过万人阅过的旧书 不是全新的 书封面受损了 卓越你们都在干些什么啊?
  •   盗版书籍,在卓越不是第一次买到盗版书了,这本书本身并不是热门书籍,买了放了好久也没有拆开,最近拿出来翻开居然印刷错乱,字体模糊,纸质极差,上次买过一本精神分析引论,是几乎零销量的冷门书,也是盗版,真是差劲!
  •   很喜欢的小说风格,里面有差不多四十幅插图,还不错。 粉红色封皮的这个插图是整张的,蓝色封皮的插图很小,是夹在文字中的,不利于观赏,但蓝色封皮的纸张很白,挺精致的。两种都是同一家出版社和同样的翻译者。
  •   书的包装还不错,就是翻译有些生涩,不流畅。
  •   书的内容就不多说了,书的质量很好,是我喜欢的书
  •   经典书目,《傲慢与偏见》的姐妹篇,喜欢看!版本也好!
  •   纸翻起来有种快脱落的声音,跟30多块的没法比,纸质印刷很差,纸颜色不喜欢
  •   所有简的都爱。这本正在看。
  •   精典,精品,精致,精美
  •   很不错的一本书,在爱情方面应当控制自己的情感,理智、细微地观察,因为它是关于你一生的幸福。
  •   书质量不错,我很喜欢这个故事
  •   书皮很脏很旧像是被看过了似的
  •   之前看过电影,现在来看原著,希望会喜欢。
  •   一次性买书,分成了三次发货,差不多两周书才收全,这本书实单独到的,很脏,没有包装,纸质也不是很好,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了。
  •   这本中文版的翻译不错
  •   买来送人的,不知她作何评价
  •   经典的好坏,应该只有译者的差异了吧。
  •   还没看 只是拿到的时候觉得书的装订不是很好。
  •     To be exact, this is the very first Jane Austen’s books that I have read. I had two audiobooks before (including this one)—they were of a different experience, but not necessarily better. I wanted to have a fuller experience of Jane Austen and this is why I decided to read it once again. Knowing where the story would go certainly makes one less curious, however, it does not ruin one’s appreciation of Jane Austen’s beautiful words.
      
      The story is rather a simple one. After the death of Mr Dashwood, Mrs Dashwood accepted the invitation of Sir John and moved to Barton with her three daughters—Elinor, Marianne, and Margaret. Elinor was previously engaged with Edward, the brother of Fanny, who married Elinor’s half brother, Mr John Dashwood. Marianne engaged in a wild affair with Willoughby, who was a libertine, a selfish soul. Tragedy then bestowed on both Miss Dashwoods—Edward announced his engagement with Lucy, a cheap, ambitious, calculating girl, and Willoughby escaped from Barton, married a mistress from a wealthy family. As the story progressed, it proved itself not to be an ordinary one—Lucy married Edward’s brother, so Edward married Elinor, which was approved by her mother, Mrs Ferrars, and Willoughby came to Elinor when Marianne was critically ill and confessed his love, regret, and guilt, eventually Marianne married Colonel Brandon, who had been affectionate towards her since the beginning.
      
      By all means, it is impossible to summarize the story by one or two paragraphs. The book has more to do with the characters rather than the storyline. Among all, Elinor and Marianne were most striking to me. Elinor clearly had sensitivity—she was a good observer, she was considerate and careful, and she was the master of herself, because there was caution and prudence between what she knew and what she chose to disclose. On the contrary, Marianne had strong senses but not sensitivity—she was a good observer as well but not a good diplomat, she was direct, fearless, and daring, and she loved a man with all her might. There was a thing that distinguished these two young ladies—Elinor was prudent and wiser, whereas Marianne was honest and brave. When they both suffered greatly, they responded differently. Elinor kept her suffering to herself while attending her ill sister. She dealt with the world with a seemingly composure, however was hurt deep inside. Marianne, however, proclaimed her suffering to the world as if she was diminished when her love was gone. She acted with little consideration for the consequences.Even though they loved with the same intensity, their ways of loving differed. Elinor reflected, constrained, and deliberated, while Marianne regarded her love as her entire purpose. I cherish the courage of Marianne—who would not want to love the most passionately and fearlessly? But I also appreciate the sensibility of Elinor—after all, there are too many things in the world that many of us cannot afford to lose.
      
      The best thing I like about Jane Austen is her choice of words—they are elegant, precise, and beautiful. Her language is fine that to some extent, I could care less about her story. I would recommend however, reading the text first, then the audiobook.
  •      读了Jane一半的作品,到现在,最喜欢的人物就是Marianne。
      年轻、美丽、热情;冲动、情绪化、急性子;不愿意受教条礼仪的管束,不乐意以伪装的面孔待人,不喜欢在爱情里处于被动地位。这就是让人又爱又心疼的Marianne。
      
       从文字里其实很容易看出,Jane下笔时更加偏爱Elinor。这位稍年长的姐姐被Jane塑造成了一个集理智与情感于一身的完美形象。Elinor冷静、理性、且有自控力,在父亲去世,全家被迫搬家时,能够一语打破母亲仍不切实际的幻想,指出目前的处境并计划今后的生活状况;在跟情敌Lucy交谈过招时,她也仍能压抑住自己的心酸与嫉妒,抵挡住对方浓浓的醋意,做出朋友的样子给予其适当的建议和安慰;就连在面对她心之所爱的Edward时,她也竟能强压下自己心中的爱意亦或心酸,戴上礼仪的面纱,朋友般地与Edward说话。当然,Elinor的情感也不无体现在她对家人及朋友的关心和爱护上:分担母亲的责任,安慰妹妹的难过,关心朋友Brandon的失望与心碎。可在我看来,Elinorn的理性还是远超过她的情感。
       我猜想Jane不会是一个过于理性的人,不然,哪来那么多美好的故事供你我幻想和憧憬?所以她才会如此偏爱Elinor,把她能想到的一个女人该有的理性与情感都倾注到她身上。可在我眼里,Elinor却太过理性,且自控得有些不真实,这也是我为何钟爱Marianne的原因。书里的 Marianne有些衬托Elinor的味道,所以Jane写Marianne虽对生命、对世界充满热爱,但却不成熟且过于情绪化。可也就因为这些人性里的缺点,才让Marianne真实又可爱,让女性读者在她身上不难看到自己曾经的身影或者内心深处的那个自己。Marianne在未有过爱情伤痛前,是个稚气的理想主义者。我最爱的也是这时的Marianne,或许也是因为怀念过去那个最喜欢的自己吧。Marianne是个很有自我意识的女人,所以她不屑规矩和礼仪,鄙视装腔作势和阿谀奉承。通过读书以及教育,她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和评判准则,所以对未来的丈夫,她也已经在内心里罗列出了标准:要在音乐、阅读方面和她有一样的品位和激情。Marianne还有些完美主义者,所以她无法忍受任何人破坏她对爱情的美好期望。这也是为何在一开始她无法接受年长她十多岁,又在她眼里对阅读没有她所谓的热情的Colonel Brandon。她的完美主义还表现在对Willoughby的过高期待上。完美主义者是典型的All or nothing(全部或一无所有),因此在爱情里会期望第一个人就是最后一个,并且若不是碰到真正的The One,就宁愿不开始。所以当Willoughby以那样一个浪漫的遇见出现在Marianne的视线里,并在之后的交谈中,愈发体现出他和她在音乐欣赏、阅读品味等爱好上的共同之处,Marianne才会认定Willoughby就是她一直在等的那个人,才会将自己对The One的所有期待放到Willoughby身上,才会一瞬间就陷入爱情无法自拔。
       能够如此读Marianne的心思,或许是因为在爱情里,我太像她吧。平日里自认还算个理性且有自控力的人,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也是如此评价。可当我如Marianne一般,遇到自认是The One的那个人时,才知道那些所谓的的理性、智商、自控力在爱情面前有多么脆弱,能一瞬间就坍塌成一地碎片。我如她一般,那么快就把自己的心给交了出去,把那个人当成了生活的重心,任由他挤满你你生活的每个缝隙;在得不到对方的回应与温柔时,便会坐立不安地开始思念、猜疑,完全无法专心手里的事;在他的激情先你一步褪去,不留下任何解释就离开时,甘愿放弃曾经握在手里的所有骄傲,鼓起从未有过的勇气,去问他为什么,去向他求得一个解释。我想不只是我吧,太多女孩子,即使平日里能够理智如Elinor,在触碰爱情时,也一定会倾泻出Marianne般的情感。因为爱情,本身就是如此不理性、如此失控啊。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刚读完萨克雷笔下的《名利场》,也经历了一次感情的伤痛,带着自怜的心情写下了别做艾米利亚。一年后的今天,伤口愈合,读完Jane的《理智与情感》,我却犹豫不决,不知到底该别做Elinor还是别做Marianne?Jane笔下的女主人公从来都是幸福的,Elinor当然不例外。所以最后她也和自己心爱的Edward步入了幸福的婚姻殿堂。可是,真脱离了小说,Elinor还依然能获得幸福吗?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是不是女人需一直保持矜持和自制,不让一丝爱意从口唇间溜走,才能够留得住心爱之人。我只是怀疑,若一直冷静自持,对方真能感受到你的爱意,真能有勇气和你开始吗?那么Marianne呢?Marianne身上的稚气、热情、情绪化、急性子全都是自己那时的写照。可也正因为这样的性格,Marianne和我都经历了那么难过的日子。所以,快把自己保护起来,别做Marianne吗?可是,我却无比喜欢那个还未经受过爱情带来的痛苦,还未感受过这个世界的负面元素的Marianne和自己,那个勇敢无畏、纯粹坦率、充满希望,不屑于在爱情里使用手段和心机的她们。可是她们总要长大,而长大的过程却也总是伴随着挫折和伤痛。经历了痛苦,当初的美好、纯真和热情再怎么也会丢掉一些了。
       《理智与情感》的最后结尾处,Jane有写到Marianne之后的幸福。她爱Brandon比当年爱Willoughby更加深厚,也和他有着美好的婚姻生活。
      
       我祝愿Marianne能一直如此幸福的生活下去,更祝愿像她一般的女孩子,包括我自己,心里能一直有个Marianne,一直珍藏那颗纯真、坦率、勇敢的心,并最终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      非评论,只是一些我很喜欢的段落。
      
      
      
       他理解力强,有主见,只是因为态度谦和才使他过分沉默。这些优点才无从显露出来。他知识广博,特别爱好读书,想象力很活跃,观察问题中肯准确,鉴赏力精细纯正。
      
       对于他们来说,愿望就等于希望,希望就等于期待。
      
       这些事很快就办妥了,无论什么事,只要她高兴做就做得特别快。
      
       这时刚入九月,季节好,她们初到此地就碰上了好天气,对这儿的印象很好,这对她们以后长远喜欢这个地方是会起大作用的。
      
       米德尔顿夫人:她虽然十分讲究礼节,却沉默冷淡,除了嘴普通的寒暄和客套话之外,自己便无话可说,这就多少减损了开头对她的赞美。
      
      
       凡是走亲访友,一般都该带个孩子,好有话可说。
      
       因为一个漂亮姑娘不忸怩作态,她的心灵就会跟她的品貌一样惹人喜爱。
      
       每唱完一支歌,约翰爵士就会大声喝彩,可是她唱每一支歌时,他从头到尾都在跟别人说话,声音跟他喝彩的声音一样响。米德尔顿夫人不时叫他守秩序,说听音乐时不能打扰人家,一刻也不应该,她自己专门挑了一首歌请玛丽安唱,却正是玛丽安唱过的那一首。
      
       我就喜欢那样,年轻人就应该那样,爱干什么就干个痛快,不知疲劳。
      
       如果说她们的赞美等于排斥,那你们的贬斥就是赞扬,因为你们有偏见,不公道,她们并不比你们更加不明是非。
      
       他见的世面多,到过国外,读过书,肯动脑筋。我发现在各种问题上,他都能给我很多教益,他回答我的问题总是从从容容,显得既有教养,又有耐心。我只能说他是个通达的人,有教养,知识广博,谈吐温雅,并且我相信,他心地好。
      
       在她看来,感情本身既然无可非议,要想加以限制,不仅徒劳,而是理智对种种庸俗错误观念的可耻屈服。
      
       埃莉诺一眼就看出来,她的少言寡语只是由于态度冷淡,与通情知礼毫不相干;她对待丈夫和母亲,跟对待她们一样,所以埃莉诺既不想,也不情愿和她亲近。她说的话都是头天说过的话,她淡漠乏味,因为她的情绪也是有一层不变的。
      
       不过年轻人的各种偏见还是有其非常可爱之处的,一旦接受了庸俗的观点,就会丧失掉,这很可惜的。
      
       决定是否是知己,决不在于时间或是机遇,关键是性格。
      
       她是个大怀疑派,凡是对一切熟人的来踪去迹都好打听的人一定都是打怀疑派。
      
       威洛比跟她们告别时的态度,他的窘态,他的故作欢容,尤其是他不愿意接受母亲的邀请,那种迟疑的样子,根本不像一个情人,根本不像他本人,这些都使他非常烦乱不安。
      
       不过当时就把事情说清楚那才更像是威洛比的为人。保密也许应该,但我还是不免觉得奇怪,他这个人怎么会忽然保密起来。
      
       她收起眼泪向他微笑,她为姐姐的幸福一时间忘记了自己的失望。
      
       我跟别人一样希望美满幸福,可是,也跟别人一样希望按自己的意志去做,名望是不会让我美满幸福的。
      
       你的生活必需和我说的财富是非常相似的,我们都承认,现在的世道,没有钱,就必然没有各种生活舒适。只不过你的说法比我清高些罢了。
      
       我觉得欢乐也不是玛丽安性格的组成部分,很难说她是个活泼的姑娘,她太认真,做什么都一心一意,又是话说了一大堆,总是那么激动,可是她并不是真正快活的。
      
       我也常常发觉自己犯这种错误,总是在某些方面完全误解了人家的性格,妄自估量人家是快活还是严肃的,是聪明还是愚蠢,结果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我很难说得清楚为什么会这样,也说不清楚这种误解从何而来。我们有时候会被人家对自己的看法所左右,也往往听信别人对他们的议论,自己却不花时间去仔细思考和判断。
      
       我常想我一定天生爱交穷朋友,在陌生的正人君子面前我就浑身不自在。
      
       如果我能确信自己的举止从容温雅,十全十美,我也不会羞怯的。
      
       爱德华为了要避免一种矫揉造作,自己却因此陷入另一种做作中去了。他因为觉得不少人对自然美景实际无知却冒充风雅,他讨厌这种假冒,因此他便言不由衷,越加装出漠不关心,不分美丑的样子来。他是故意找茬,结果自己也就装模作样了。
      
       十九岁时幼稚的迷恋当然只会让他看到她的美貌和好脾气,而看不到别的,但是以后连续四年,这四年,如果合理地度过,正是可以大长见识的岁月,一定会使他张开眼睛,看出她教养上的种种缺点,而这时候,她那方面却消磨在出身低下的人中间,做一些无聊的琐事,那一度曾给她的美貌增添一份惹人喜爱的淳朴天真,大概都已经消失殆尽。
      
       她这样左思右想的时候,不觉为自己,倒不如说是为他悲叹起来。她深知她目前的不幸责不在己,也相信爱德华并没有做出什么使她丧失对他尊重的事情来,她觉得有了力量,得到了安慰,尽管现在正是刚刚受到严重打击而感到痛心的时候,也是能控制自己,能完全不让母亲和妹妹有所猜疑的。
      
       她一人独处的时候倒更坚强些,她自己的理智会给她巨大的力量,使她尽可能做到内心坚定,外表性质如常,尽管她悔恨深痛,记忆犹新。
      
       或许是分离减弱了他的恋情,或许是实利决定了他的负心,但是以前他们确实曾有过一段相爱,这是无可怀疑的。
      
       他们了解的不但对她丝毫无损,而且使她能幸免一次最坏又最无可挽回的祸事,不致跟一个全无情义的人结婚过一辈子,她觉得这是一次真正的解脱,一桩天大的幸事。
      
       她有好多天根本吃不下东西,没有真正睡过觉了;而现在,一旦精神上失去了紧张兴奋的情绪,就支持不住,一切后果都显露出来了:头痛、胃口不好以及全身神经质的眩晕。
      
       她的好意不是同情,她的温厚不是亲切。她需要的只是谈话资料,她现在喜欢我只是因为我给她提供了谈话资料。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大半都是聪明善良的,玛丽安就是跟其余那一小部分一样,虽然才能出众,气质优异,却既不理智,又有偏见。
      
       她的心情却是沉静下来了,却是一种阴郁的沉静。
      
       米德尔顿夫人也同样喜欢约翰.达什伍德太太。两人都冷淡自私,彼此很合得来;两人都拘泥于无意义的礼节,又都庸碌无知,所以彼此就都意气相投了。
      
       但是如果她们跟她一样了解底细,露西恰是她们最应该伤害的人;而她本人,比较来说,是无从惹恼她们的,但都被她们故意冷淡。她一面嘲笑她们把好意摆错了地方,一面想到这样的好意来自不良的无知愚蠢,而且看到斯蒂尔姐妹殷勤作态,继续想博得人家的亲睐,她不能不对这四个人全都及其鄙夷了。
      
       除了谈话之外一切都显得贫乏了。可是在这方面的贫乏却是很大的。他们几乎全都想说话中听,却都苦于无能为力,缺这缺那——缺乏常识,或是天生愚钝,或是不学无术,缺乏风雅,缺乏活力,缺乏想象。
      
       可是布兰顿上校的眼神却表现出他从中看到了玛丽安的亲切善良,看到了一颗容不得她姐姐受一点怠慢的热情的心,他是一只注视着她的。
      
       她很奇怪,露西怎么能因为费勒斯太太对她客气,居然就那样兴高采烈,怎么能被利欲和虚荣弄瞎了眼睛,居然看不出人家对她殷勤看来只是因为她不是埃莉诺,而她却真心以为那是对她本人的恭维——人家看中她只是因为不了解她的真实情况,而她却那样受宠若惊。
      
       她绝不肯被露西监视的目光吓住,不敢向他殷切问候,尽管当时她就看见露西的眼神在紧紧盯着她,其实他是朋友,又算亲戚,本应受到亲切接待的。
      
       但是当别人对我们的行动想入非非形成错误的看法,而且根据表面轻易做出决定时,我们的命运多多少少就得听凭机遇摆布了。
      
       我自知并未做任何错事引起这场不幸,而且尽力忍受住痛苦不让人知道。
      
       目前我想到这件事已能保持冷静,我肯接受安慰,那都是经常痛苦地内心斗争的结果,不是自发的,不是一开头就能这样宽慰自己的情绪的。
      
       她看到他的享乐主义,他的自私自利和他的自以为是,也并不感到遗憾,但不免回想起爱德华的宽厚性格,简朴嗜好和谦和的情感,总是很惬意。
      
       她注意他的眼神,詹宁斯太太却只看他的行动。玛丽安刚开始只觉得头和喉咙不舒服,认为是重伤风的前兆时,他便流露出了关切焦急的目光,但因为没有说出口,那位太太就根本没有觉察,她却从中看到了一个情人的敏感和无谓的惊慌。
      
       有她的爱情,有她做伴侣,穷一点并不可怕,我却怕比人穷,妄图自己发财,就把能够变贫穷为幸福的一切全都丢掉了。
      
       我对玛丽安的爱情,我对她对于我的爱情的绝对信任,这些全都敌不过我对贫穷的恐惧,克服不了必须的有钱的那种错误的想法。这种想法我原本就有,而奢华的交际又加以助长。
      
       我说唤醒是因为时间和伦敦,忙乱和放荡,已多少平息了我的自责。我已变成了一个十足无情的恶棍,以为自己对她已经淡漠,就想当然地认为她自己也一定无所谓了;我自说自话,把过去相恋看成只不过是无聊消遣的勾当,耸耸肩表明确实如此,并且暗自不时地说,衷心希望听到她找到一个好婆家,想一次压住一切指责,消除一切顾虑。
      
       她默默地在想,这个人外表和才能样样出众,加上天生性格开朗正直,多情善感,却因为过早地独立生活而养成懒散、放荡和奢侈的习惯,他的心灵、品格和幸福都受到了无可挽救的伤害。社会环境把他变成好挥霍、慕虚荣;挥霍和虚荣又使她冷酷自私。虚荣心驱使他损人利己,追求亏心的得意,却使他陷入一次真正的爱情中去,而奢侈的生活,至少是挥霍带来的需要有使他不得不牺牲爱情。每种错误的癖好都引他走向罪恶,也同样使他受到惩罚。他不顾名誉违背人情,抛弃了一切较好的社会关系,表面上摆脱了这次爱情,如今这爱情已经无可挽回,却抓住了他的整个身心;为了这次结婚,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他妹妹,让她受折磨,可是他自己倒也许能成为更是无药可救不幸的源泉。
      
       她只是觉得这这种感情本身非常自然、惹人怜爱,又不引人注目,很值得称赞。
      
       一想起过去,我总是看到一些应该做的事情而没有做,错事却由着性儿做。
      
       无论环境和看法怎么变,都不会抹去我对他的记忆,但是良心、理智和日常工作一定能控制这种回忆。
      
       她经过思考已能镇静地明辨是非,对威洛比的功过,自己有了清醒的看法;所以她只能说明简单的事实,是什么就说什么,还它本来的面目,丝毫不随便添枝加叶,免得引起误解。
      
       我的幸福他从来没有放在心上。
      
       那次罪过是他一切小罪过和目前所有不安分心情的根源。
      
       对于一桩不愉快的事,尽管心里多么肯定它一定会发生,事前等待时和实际出现时终究不同。
      
       只是为想埃莉诺求婚,这种事他并非毫无经验,可是这次居然会真的那么忐忑不安,那么需要鼓励,那么需要新鲜空气,倒是怪事。
      
       我十八岁时,普拉特先生对我的监护已经终止了,假如那时我母亲让我找个有事可做的职业,我想,不,我相信这种事绝不会发生;因为我离开朗期台普虽然对他的外甥女有压抑不住的喜爱,可是如果那时我有事可做,有追求的目标去占我的时间,只要离开她几个月,我很快就会成长起来,尤其那样一来,我一定能多接触些社会,丢开那虚妄的爱情。
      
       在他们之间话是说不完的,互相倾诉的事是没有底的,至少翻来覆去要说二十个来回。
      
      
       THE END.
  •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的前言里告诉他的读者:“ 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句话让我想到了简奥斯汀笔下的玛丽安,在《理智与情感》一书中扮演情感角色的姑娘。
      
       爱情是一种心愿,你不能在大街上走走看看就说他没有,因此你要有这样的想法大可不必往下看,你我都生活在生活里,小说恰是记录这种真实的笔记,而这本《理智与情感》虽是一本虚构的爱情小说,但他不影响文学与生活的联系。虽然主题爱情,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早已沾染了贬义,无端变得狭隘,而且背上了坏名声,但也不能因为说他迂腐就不再期盼吧,当然这不是乏味的说教,而只是个人在记下文字时,权当为自己铺设的心路罢了。
      
       故事中的玛丽安聪明灵慧,但过于多愁善感,年轻的她对爱情抱着富有浪漫色彩的幻想,当她和母亲谈论起自己的理想伴侣时,她说到:“他必须与我情投意合,我们必须醉心于一样的的书,一样的音乐。跟一个趣味与我不能完全相投的人一起生活,我是不会幸福的。” 有了这样的想法,当威洛比以英雄的姿态突然出现在她的生活里时,她发现两人竟如此的相似,“崇拜相同的书籍,相同的段落,凡是她热衷的,他都喜爱。” 而当埃莉诺质疑她对威洛比的了解时,她又说:“熟不熟悉,不取决于时间与机缘,而只取决于性情,对某些人来说,七年也达不到相互了解,而对另一些人来说,七天就绰绰有余。” 玛丽安就这样陷入一场热恋中,她以为爱一个人就是要献出自己,而不期待得到回报,但是她所不知道的是,自己这样热切的爱不一定能唤起对方的爱。不久,自私贪婪的威洛比因为对财富的欲望,抛弃了玛丽安,这当然使这位单纯的姑娘悲痛欲绝,这场一开始就失去了理智的“坠入情网”,使得情感失去理智的控制,轻而易举的就被现实摧毁,后来当她来到克利夫兰,跑到威洛比爱情筑巢的不远处,就矗立在雨中,任凭与他相关的记忆涌上心头,痛苦难以名状,泪水肆意的流淌,因此染上疟疾,还差一点失去性命。
      
       玛丽安也许不明白,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更应该是一个诺言,如果爱情仅仅只是一种感情,那爱一辈子的诺言就会显得空洞,一种感情容易产生,但也会很快消失,所以威洛比在这样一种对爱的戏谑中,很快将玛丽安抛弃,缔结了新的感情。如果说爱情是一种个人体验,每个人只能通过自己并为自己得到这种体验,那玛丽安的遭遇也是一种成长。正是在这一场献身中,她找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而这一次发现的经历,本身就是一次对理智的认识,所以后来,理智被带入了她的情感之中。而布兰登上校对玛丽安的爱却以一种关心了解的方式去换得她的理解,在她生命垂危之际,他寸步不离,焦虑万分,当心爱的人恢复健康时,他没有半点责备。他觉得玛丽安应该以自己的方式和为了自己去成长、发展,从这点来看布兰登的成熟稳重,富有责任心恰好弥补了玛丽安性格的年轻草率,过于浪漫。但仅从这点并不能很好的说服读者,他们的结合天经地义,所以奥斯汀是聪明的,她在他们相遇之前,给布兰登上校也安排了一次遭遇,恰是这次对爱情的领悟,让他更加懂得怜惜体会脆弱的玛丽安。
      
       很多看过原著或者电影的人,或许更加偏爱故事的另一位女主角埃莉诺,她同样感情强烈,但却头脑冷静,有的放矢,是故事当中理智的化身。而我对玛丽安的喜爱,仅仅是依照个人的体验,掺拌着这样的心情去看待她与这本小说,在改编的电影里面,当玛丽安任性的在雨中念着莎翁那首著名的诗歌时,心里的怜惜一股脑的喷涌出来。在她身上我还看到了太多过于感性而直接影响生活行为的例子。在这样一个情感主宰理智的年纪,要么敢爱敢恨,要么唯唯诺诺的服从,二者比之,我更加欣赏玛丽安在年轻的时候选择轰轰烈烈,大彻大悟的经历,而不是波澜不惊的悲亢。
      
      
       在看完《理智与情感》后,我重温了一遍《傲慢与偏见》,接着又拜读了《曼斯菲尔德庄园》和《爱玛》,我发现奥斯汀的小说让我有这样的感觉,在你对现实心灰意冷,感到无望时,她的文字世界恰能给你一种逃避感,因为她所建构的世界能发挥你的想象,让你驰骋在其中并醉心于其中的美好,能暂时逃避眼前的生活,感受只有小说才能赋予的享受。你可以在小说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因此人物的遭遇及命运发展变得与自己攸戚相关。你也可以沿着自己的想象或者理解,在自己的心底找到类似的埋藏,当然这种逃避的方式并不是自我麻醉,而是通过这暂时的思维醉态,让自己在其中找到现实世界里的行为范式。书里尽显的虽然都是男女主人公磕磕绊绊的爱情故事,可婚姻爱情不正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吗,它不受时间的限制而具有普遍的真理。它对人类生活具有用久弥新的影响。
      
       所以,处于当下,奥斯汀的小说不仅仅是黑白文字那么简单,毛姆就曾在他的读书笔记中这样评价奥斯汀:“一部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并不在于批评家的一致称赞,也不在于教授们的分析讲解或者大学课堂里的悉心研究,而在于历代读者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教益。” 所以阅读奥斯汀,无疑是重新燃起你的希望,对身边环境爱的希望。
      
      
       奥斯汀的小说,我还有两部没有看,但在看过的四部中,小说的结局都以大团圆收尾,这当然是众望所归,但我开始不明白,有些怀疑这样结尾的效果,后来仔细想想,团圆之前的种种经历似乎都给了故事里的男女主人公一种心智的成长,当他们经历了这些刻骨铭心的体验后,也许就意味着生活将有全新的开始,而他们个个都会以新的姿态去迎接,所以会看到达西先生不再傲慢,伊丽莎白不再草率对人定论,玛丽安不再受感性的引导,爱玛不再以幻想臆测去行事,总之,奥斯汀给了他们蜕变。
      
       我记得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在面临结婚这个问题时,他的父亲班内特先生忠告她,若是生活在没有爱情的婚姻中无疑是耻辱和痛苦,其他故事人物的婚姻也大抵如此,像是无法逃脱的命运。我觉得最起码这一点也同样是对时下的忠告吧,弗洛姆在他的书里还说;“在一个以物质消费为最高准则的社会,爱情是罕见的现象,只有那些不甘心同流合污者才能做出有效抵抗。”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去阅读奥斯汀,甚至知道她其人,我只是觉得我们在生活这场戏剧中,当一代代角色隐退,又一代代角色登台时,我们都不能回避对爱情的态度,因为我们仍有七情六欲,所以在面对这个万古不废的话题时,能有自己的立足态度,这也是我在阅读奥斯汀的过程中得到的感悟。
  •      傲慢与偏见后再一次进入简奥斯汀的世界,待嫁闺中的少女,乡村频频的舞会,山野间的散步,美丽与气质并存的姐妹。不同的是,这本书,正如书名,理智与情感成为全书鲜明对比,埃莉诺的理性与冷静,同妹妹玛丽安不过一切去爱的情感纸上形成对比。而最后理智与情感都未能单独存在,只有玛丽安在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与冲动,而埃莉诺为爱德华的求婚终于将自己埋藏已久的情绪发泄出时,才是最最完美的结局。
       故事中无数次看似意外却又合情合理的结果,让我们爱上这种“简奥斯汀的方式”,也让读过这本书、分享过这段故事的每一个我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所谓的“理智与情感”。
  •      看着玛丽安的故事,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那么倔强,孤傲,却又那么执着。
       或许吧,一个人,只有狂热的喜欢某项事物,才能有真正的鉴赏力。而对于生活这部戏剧,却没有人有真正的鉴赏力。
       看着他们或卑微或执着的爱着,才发现有些事情不必爱憎分明,就像此刻我不理解埃丽诺最终获得了幸福而玛丽安却只能嫁给父辈年纪的布兰登上校一样。不管怎样,她们姐妹两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不想为玛丽安诉说委屈,因为那就是她最好的归宿。
       说实话,我从骨子里不喜欢埃丽诺的性格的,保守,缺乏激情。可这种性格却是现在这个社会最受欢迎的,沉稳,顾全大局,小心驶得万年船这句话也在她的身上得到很好的印证。
       意愿就意味着希望,希望就意味着指日可待。玛丽安总是风风火火,意愿这个词在她的心里高过了一切,遗憾的是她没有姐姐的大度和沉稳,所以总是把事情搞砸。玛丽安生性孤傲,从来就不太能容忍粗俗无礼、才疏学浅或与她志趣不合的人。这大概决定了她天生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命运。她注定要发现自己的看法是错误的,而且用她的行动去否定她曾经最坚持的恋爱准则,她注定要克服在十七岁时所形成的爱情观念,而怀着强烈的敬意和真挚的友谊,自愿地把心献给那个人!而那个人,因为过去曾遭遇一次打击,遭受的痛苦并不比他轻,而且在两年前,她还认为他已经老得不能结婚了。
       年轻人的偏见有时候挺可爱的,当他们放弃偏见而加收一般看法时反倒叫人惋惜。当一个年轻人沉浸于浪漫、幻想的时候,一旦被迫改变想法,脑中总是会充满各种危险的观念。决定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否亲密的因素不是时间,而是性格。对某些人来说,即使认识七年也不能互相了解,而有些人摘要七天时间就能心心相印了在现在,威洛比的行为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不就是时一个少女怀孕,然后又因为害怕负担不起自己奢华的生活而选择和一个富有的女人结婚。这算什么呢?背叛?他从未给过玛丽安任何承诺,何谈背叛?也许是时代进步了,人们的思想开放了许多,很多错误都已不能算是错误,当然,很多爱情也不能再称之为爱情。
       很多人总是习惯运用吩咐的想象力,把事情按照自己的意愿想象成自己所希望的样子。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善于想象,把世界按照我们的意志规划的很完美,没有战争,没有歧视,没有贫富差距,可怕的是,这个世界连新闻联播都没存在过。
      对于一件不幸的事,无论事前经过如何理性的思考,无论做好了怎样的心理准备,当它实际发生后给人带来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突然想起一句话,当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梦想的时候,你该低下头学习了。
       在《理性与感性》里面,透过爱情折射的不仅仅是社会背景的问题,也是我们自身生存方式的问题。人与人之间,不是不可以信任,不是不可以倾慕,不是不可以宽容,但存在一个度的问题,也存在一个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问题。
       我们中有一大部分人是埃丽诺,也有一部分人是玛丽安。天性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理性与感性并不矛盾,相反它们是这世上最完美的搭档。
      
  •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nyone existing in the world will be caught in an ineluctable dilemma, where you hesitate in the face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Actually, whenever l meets such crossroads, l naturally think of Jane Austen, an outstanding writer of British, whose masterpieces partake of the aesthetic cross-currents ahead of her time. As she created Elinor and Marianne, she might have never regarded them prominent and imperishable. However, the characters of these two sisters have made a glorious impression on generations after generations; their ineffable mental world has become an inexhaustible resource to lead us from intersections.
      The story mainly concerns two sisters, Elinor and Marianne Dashwood. Along with their mother and younger sister Margaret, they are left impoverished after the death of their father, and the family is forced to move to a country cottage offered by a generous relative. Elinor privately forms an attachment to the gentle and courteous Edward Ferrars, unaware that he is already secretly engaged. After their move, Marianne meets Willoughby, a dashing young man who leads her into undisciplined behavior, so that she ignores the faithful but mature Colonel Brandon. The contrast between two sisters' characters is eventually resolved as both find out their Mr. Right and everlasting idyll.
      Elinor, the eldest daughter, whose advice is so effectual, possesses a strength of understanding, and coolness of judgment, which qualifies her, though only nineteen, to be very mature for her age. When her father died, she behaves really like a true woman, swallow tears inside, losing girlish temper, but carry on the burden of life and strive to rouse her mother to similar forbearance. Luckily she meets Edward, a sensible man with integrity and delicacy. But she still exerts her affection and stays imperturbable, though Marianne bursts forth with indignation:” Esteem him! Like him! Cold-hearted Elinor!” After their moving home, Marianne falls in love with Willoughby. Among all their surrounding acquaintance, Elinor is the only sightful person to impugn his integrity, and to doubt whether they have got engaged even when no one suspects it. After knowing Willoughby’s innermost ethos, she thinks it time and again, and overdoes comforting her pure sister. Subsequently life gives her another horrific pang — her admiring Edward has engaged secretly. It seems nothing can save her sinking heart now. Facing Lucy’s fake emotion, what should she do? Can she feel herself in danger of a hysterical fit or a swoon? Or can she insult Lucy because she is a fickle hypocrite who destroys her idyll? No, Elinor stays sensible. She forgives Lucy, Edward and anyone ever hurt her mind. Unlike Marianne, she never tells anyone about her broken heart, instead, she imparts great patience and elegance. No wonder she can’t hold herself back the moment she learns great changes from Edward, and burst into ceaseless tears of joy. After all, she is simply a woman, a sensible lady with sensitive emotion, a seraphic girl who appears strong but yearns for love and care inside.
      Marianne, sensitive and ill-concealed, can’t have any moderation. She is monstrously pretty, highbrow and ethereal: she is everything but prudent. As a girl of 17, she has potent enough sensibility to make sure “the more I know the world, the more I am convinced that I shall never see a man whom l can really love.” And many are the tears shed by her in her last adieus to their residence so much beloved. Ironically, after meeting Willoughby, she falls head over heels in love with him forthwith and they read, dance, even tour together. Such conduct makes them of course most exceedingly laughed at; but ridicule can not shame, and seems hardly to provoke them. With minutes ticking away, Marianne’s love affair grows torrid and incandescent but Willoughby’s is on the contrary. Having perceived him at a party, Marianne can’t help pronouncing his name in a tone of affection and instantly glinting her emotion in public. Being hurt by his inexcusable guilt, she is entirely lost in sobs but is so stubborn that she tries all means to make excuses for his inconstant affair. Eventually , poor Marianne , languid and low from the nature of her malady , and feeling herself universally ill , can no longer hope that tomorrow will find her recovered . Thanks to this putrid tendency, a sensitive Marianne sleeps forever, and lives a sensible female.
      Having finished reading the last word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I softly sigh in the darkness. After experiencing the narrow path zigzagging up the immutable love, both Elinor and Marianne find out Mr. Right whom they belong to. But which character should I choose? To be sensible or to be sensitive?
      I think Elinor ought to gain more understanding and sympathy. No matter in novel or in reality, Elinors actually suffer more burdens than Mariannes, as well as solitude. It’s impossible to read anything from their smooth appearance, thus we think their tough appearance means their tough spirits for granted. However, it turns out to be wrong when Elinor receives sudden proposing marriage from Edward and bursts into crying. At that time, Elinor is another Marianne, fragile and ingenuous. She badly needs love but never speaks it out. Perhaps it’s because she is the eldest sister in the family, she can’t count on any help from her sisters or mother. So when Marianne sheds for falling leaves, she ha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st of living. I always believe that under Elinor’s fortitude surface lives a beating heart. She only hides her passion for life and devotion to love, thus duty is the very thing she cares for. When hurt by love, she endures it alone, unlike Marianne yearning for everyone’s focus. When realized Lucy’s skullduggery, she still tolerates it for the sake of her Edward. Because of her sense, she has to sacrifice her passion and her unlimited girlhood.
      As for Marianne , she abhors all concealment where no real disgrace can attend unreserved ; and to aim at the restraint of sentiments which are not in themselves illaudable , appeared to her not merely an unnecessary effort , but a disgraceful subjection of reason to common-place and mistaken notions . In sacrificing general politeness to the enjoyment of undivided attention where her heart is engaged, and in slighting too easily the forms of worldly propriety, she displays a want of caution which Elinor can not approve. She , who has never much toleration for anything like impertinence , vulgarity , inferiority of parts , or even difference of taste from her spirits , to be pleased with the Miss Steeles . Such openness, such sincerity! Though substantially hating the dark side of morality, Marianne is condemned by such event and is nearly led to the grave. She innocently thinks she can live independently from the circumstance; actually she has been gradually changed by the circumstance.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Marianne submits to her sister’s sense as she firmly rejected initially, and accepts plain-featured Colonel Brandon. Does it mean she eventually grows up, or she is a victim of circumstance? Because of her sensibilities, she has to go through vicissitudes and abandon her romantic opinions towards life, and ultimately becomes intellectual, instead of falling a sacrifice to an irresistible passion as once fondly flattered herself with expecting.
      To be sensible or to be sensitive? The genius of Jane Austen lies in this thought-provoking ideology, one that reflects the wisdom of living. As Jane herself explained :”With strong affection it’s impossible , with calm ones it can have no merit “ , so no matter to be sensible or to be sensitive , we all have to sacrifice something . Maybe we will be forced to have a good head on your shoulders in this bitter process, maybe we will cultivate an air of sophistication, or maybe we lose our nature qualities to satisfy the society. But who knows? Probably our life should display a perfect fu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That’s why I equally love Elinor and Marianne. They represent two sides of the personality, but both combine to a perfect morality. So it’s not necessary to argue whether sense is premier or not. I still remember a saying from William Butler Yeats:" In life courtesy and self-possession are the sensible impressions of the free mind, for both arise from never being swept away, whatever the emotion , into confusion or dullness?” Just like the novel undertoned, sense and sensibility are two sisters, they can’t live alone, but at most time, what we should do is more akin to empower our emotion than become emotionally involved.
      People at home and abroad always admire the way British behave. For example, when Princess Dianna met a car accident, Queen Elizabeth bravely held in her feelings and treated it calmly with dignity. To each individual, sense similarly plays the main role. Take a liberty to deliberate on how to adjust your impulsion instead of running in circles. Is what you do an engagement of your heart? Are you constantly reading and answering messages or checking on the latest stream of information? Are you always rushing through your schedule? Then be that vision. Value the sense. It’s a treasure and it’s available to us, always.
      In the end, by some freak of fate people extravagant or good-natured all have a happy ending. We don’t know whether the virtue will pay off while the wickedness will receive its revenge. However, it shows reality, that life is complicated full of unknown miseries. Jane Austen sets us a perfect balance between sense and sensibility, between moral duty and earthly pleasure, between obligation to the spirit and attention to the incredible beauty. As we think further and further , Margaret , the youngest sister in the family , has reached an age highly suitable for dancing and it’s not very ineligible for being supposed to have a lover . What a titanic choice will she make between sense and sensibility? Only your heart will tell.
      
  •     此书比《诺桑觉寺》写得好,但不如《爱玛》、《傲慢与偏见》。从简·奥斯丁的小说中,你可以读到许多你周围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她的书中一般没有大奸大恶的人,故事的女主人公全是出身于中产阶级、乡绅家庭、或小康家庭。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读者非常多,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属于这个阶级,读起来能找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我尤其喜爱简·奥斯丁对人物性格及心理的描写。但此书中,布兰顿上校爱玛丽安的心理和他的各种表现笔墨不多,玛丽安最后转变思想,同意嫁给布兰顿上校的心理活动也几乎没有,另外,书最后部分,有些情节写得有点啰嗦,故事结尾有些草率。总之,此书还可以,可以一读。
  •      謝謝你,帶我出發
      Dear Jane:
       零點時分,我在給你寫信。
      期許能像伍迪艾倫電影《午夜巴黎》中的主人公一樣,赴一場藝文幽會。但是,我不需要海明威、艾略特給我聲勢浩大的演說,我只需要你,靜靜地,坐在我對面的沙發或是長椅的右手邊。
      你說:“我累了,差不多了,我筆下的那些姑娘們,她們比我幸福就好。”
      
      我戰戰兢兢的接過你遞給我的書《傲慢與偏見》,這是我買的第一本原版小說,我差一點找不到它,它的封皮有些磨損,帶著時光的吻痕。
      那是我初中的時日,南方午後,蟬鳴與光線交響,我讀“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十幾歲,跟著你的筆觸考慮談婚論嫁是不是有點為時過早,十幾歲,卻也是最容易被你帶進書中情境,不能自已。現在重新回過頭看,就像放電影,字幕一出“八年後”,畫面即跳轉到八年後,但手裏你的書,仍舊以熟悉的口吻吐訴熟悉的語句,這樣的時光,是不是應該收穫一句動人的歎息。
      
      现在我早已忘记,MR.Darcy是不是像电影中一样,冒着大雨,满身狼狈冲到Elizabeth面前,为自己故作聪明的拆散姐姐与朋友辩解,却越描越黑,也许因为在心爱的人面前紧张过分,即使语气里仍有令我们旁观者忍俊不禁的傲慢,但这一幕像画面主色调的深绿色一样渲染开来,烙下一个隽永的印记。王菲唱:“生平第一次我放下矜持…”原来这番情愫,在骄傲的Darcy先生身上,亦有所附麗。
      
      比影像留給我記憶更深的,是閱讀時的心情。比起順風順水順理成章的愛情故事,讀者顯然更偏愛情節波折與分離並存。而恰好,你的筆,好似嘗過世間所有愛情心酸與苦甜,娓娓道來,當時的我,讓床頭燈照亮達西先生的一往情深,將伊莉莎白的自主勇敢掛在窗前,然後,枕著曼斯費爾德莊園里范妮對艾德蒙的矢志不渝入夢。
      
      
      你的第一部作品《理智與情感》,我卻是到了大學初始,才有幸讀到。現在羞愧當時並不是一氣呵成讀完,中途有對你的敘事方式感到些許疲憊。原諒我的冒然抱怨,也許是當時的自己過於浮躁,滿身的期許來到大學,社團活動接連不斷,讓自己很難有時間靜下來,在圖書館坐一下午,浸在北方的陽光裡,聽你說逹什伍德一家的悲歡離合。
      而後斷斷續續的讀,才發現,你一直在愛情觀念上探討的理智與情感的命題,在你的這第一本書中,表現得更為鮮明,且淋漓盡致。再一次,我才終於又喜歡這部作品,雖然比不過傲慢與偏見在我心中先入為主的地位,但她卻又比曼斯費爾德莊園要簡單而鮮活,皆大歡喜的結局,也更為合理。
      
      你問我最喜歡哪個姑娘,一开始我當然會說瑪麗安,她靈動得像隻喜鵲,享受年輕生命里的喜悅、讚美與奇遇。但感性太過溢滿成災便是自己的劫難,可是如果青春時不被衝動與情感衝昏頭,又何時能再淋到這一場大雨呢?人人都想要如意郎君,“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少女心,總能吟成詩。可是,與威洛比的相遇,註定只是年少愛情的火焰,亦只是一團煙火。可憐的瑪麗安,被虛偽輕浮的威洛比拋棄后,烈火燒得悲痛欲絕。
      “我自己的情感造成了我的痛苦,而在痛苦的情況下缺之堅韌不拔的精神,又差一點使我送了命。我知道,我的病完全是自己造成的,當時我明知不對,但還是不注意自己的身體,加入我真的死了,那是自取滅亡。”
      當我讀到這句,不知道你在寫作時,是不是帶著一種置絕望于瑪麗安,讓她歷經臨死責難的狠心,這樣像是在為自己解體的獨白,讀來讓年紀相當的我們分外憐惜。可是你的筆調有時客觀得太殘忍,我知道你對自己也有過反省。你會把書中每個姑娘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撫育,但並不是任由擺佈,你當然會視其發展,他們或任性或理性都會最終接受時光的懲罰或饋贈。
      你還是仁慈的,很少將任何人置於死地,任性與衝動的孩子會自食其果,但你的愛從來不會吝嗇給予,瑪麗安,即使在最低落無助的時期,仍有布蘭登上校不離不棄,好讓人羡慕,太多人在歷經錯誤后,像是拋物線一樣迅速墜亡,而瑪麗安暮然回首,有一個人,守在燈火闌珊處,也不枉受過心理與身體的折磨了。
      
      
      那麼你在塑造埃莉諾時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她就像是你的化身,不躁動不喧譁,但誰都無法忽視她的地位,她把握著你的指令,一步一步走得都穩穩妥妥。她才是最令人羡慕的對象,她始終相信自己。
      “埃莉諾非常明白愛德華是愛她的”
      “難道愛德華一直在存心欺騙她?難道他是一片虛情假意?難道他與露西不是真心實意的訂婚?不,不管從前情況如何,她現在並不這麼認為。他只喜歡她一個人,這一點她絕不會搞錯。在諾蘭莊園,她的母親、妹妹、范妮都知道他喜歡她。這並不是她的虛榮引起的錯覺。他當然是愛她的。”
      直覺、自信與理智,很多時候女生都是光憑直覺行事,而恰恰缺失真正的自信與理智,來自於內心深處的自控力。當情人貌似移情,她會冷靜始終相信,愛德華心裏最愛的仍是自己,誰都無法動搖她的信念,然而她卻還是可以做到不動聲色地期待轉機,連讀者都要忍不住為她打抱不平了,她何以如此堅定隱忍。妹妹瑪麗安愛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她也不會嫉妒,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情方式,能觀花謝,守得雲開。
      也許,你的讀者做一個調查,“奧斯丁筆下最受歡迎的女主角”,一定不會是埃莉諾,她不比瑪麗安的青春活力,也沒有伊莉莎白的個性伶俐,更不像范妮(曼斯費爾德中的范妮)一樣柔弱溫馴。她不會是讀者的摯愛,卻能擁有你,奧斯丁,本人的最終寵愛。也許世上難有幾人能做到她那般將理智與情感駕馭得四平八穩,并在面對情人不忠時淡然等待,相信自己,最後等來歡喜的“有情人終成眷屬”。
      終於,在最後,我看到了埃莉諾對自己的釋放,當愛德華來告訴他,露西和羅伯特私奔了,而他可以再回到埃莉諾身邊。你聽,愛情回來了。
      
      “埃莉諾幾乎是跑出了房間,剛一關上門,便喜不自禁地哭起來。她起先以為,喜悅的淚水永遠也止不住了。”
      
      Dear Jane,描繪這一段時,你會不會已是雙手顫抖。你最愛的埃莉諾,她也自由了,很多個夜晚,她的腦袋應該被思念填滿卻又不敢聲張。她看著妹妹率先得到驚喜與幸福,或是低落與崩潰,都仍能堅守自己的端莊理性,外界的紛擾和變遷,都不足以讓她偏移,都不可能讓她絕望。她是一顆太穩定太強大的行星,有自己轉動的軌道,有自己的北斗星。我無法估計埃莉諾的內心宇宙有多麼遼闊,她時時刻刻都能沉住氣,而不是像瑪麗安那樣呼天搶地,也不是像范妮那樣多愁善感。只有在守得雲開見天明的時刻,她才允許自己歇斯底裡釋放壓力,那樣的時刻,所有情緒不再因理智而壓抑,像洪流一樣傾斜,但她仍然不會因此狼狽不堪。這樣堅守等來的幸福,好像更讓人覺得難能可貴。
      不管我們讀者對愛德華有多少抱怨與不滿,親愛的聰明的姑娘,只要你等來的是自己的真愛,這就夠了。
      
      
      
      Dear Jane我知道你也是羡慕埃莉諾的,你給她自己的聰慧、優雅、冷靜、大方,給她愛人,還給她的家人幸福。而你自己,卻守著執念,過了這一輩子。
      你說:“筆下的姑娘們,你們幸福就好了。”
      
      我眼前的你,你輕輕理了理蒼白的頭髮,將手臂上的披肩往上拉一下,然後閉上眼。
      老了,依舊優雅。
      我多想對你讀那句話,“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年輕,人人都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意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是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我能想像你年輕時的美。像埃莉諾一樣不動聲色,如瑪麗安一樣容光煥發,若伊莉莎白一樣豐富獨特。
      可她們都只是你身上的一部份,相比杜拉斯直接而坦然地在《情人》中傾訴自己的經歷與慾望,你總是剋制委婉地不讓任何一個女孩完全的繼承你的所有特質,將她們完全拼湊也無法得到一個完整的簡奧斯丁。你小心翼翼的把愛與個性隱藏在字裡行間,竟也可以讓讀者好奇當作遊戲,讀者眼裏的簡奧斯丁,就像一百個人心裏的一百個哈姆雷特一樣。是伊莉莎白嗎,不,她太清高了。是埃莉諾嗎?不,她太隱忍了。是瑪麗安,也不會,一直在討論理智與情感抗爭的簡怎會讓自己的哭和笑都用盡力氣,驚天動地。
      
      親愛的簡,你讓筆下的每一個好姑娘都找到歸宿,自己卻與不語的歲月廝守。
      前幾年,我剛看過《成為簡奧斯丁》時,心裏難耐萬語千言要傾訴。亦是像這樣,深夜碼字,那封給你的信,卻沒有午夜巴黎的奇遇,不知道你有沒有收到。
      二十幾歲的你遇到了年輕氣盛的湯姆,在此之前,你身邊也有個沉默內斂的暗戀著韋斯萊先生,那時的你就像朝氣蓬勃的瑪麗安一樣,感情充沛,並且帶著一點點因博覽群書文采飛揚而屢屢受贊的虛榮與驕傲。時光甚好,我想,年輕的姑娘就應該像你這樣,身邊有個忠心的愛慕者,帶著一點足以令人驚訝的才華,對未來始終憧憬。然後,便是所有愛情的必備橋段,女主角的真命天子該出現了,有了他,女主角不會再流戀于他人一分一秒。你的主見,在當時一定是逆于倫理的,放著金龜婿韋斯萊先生不聞不顧,癡心于事業和未來皆無定數的湯姆。
      如果不你堅持己見,那就不會再有傳奇的簡奧斯丁。為了愛逃脫俗套的門當戶對父母讚許,你和湯姆決定私奔。不難發現,幾乎每本書里,你都有提到“私奔”這個愛情元素。我看著馬車奔馳,緊握雙手的兩人帶著逃到天涯的決絕,儘管你在書裡對私奔行為顯示的態度總體說來還是否定的,但那一刻我真心為你激動。
      可是如果你不顧一切為了愛情衝昏頭腦,那也不是傳奇的簡奧斯丁了。你讀了湯姆的家書,身在愛爾蘭的湯姆一家寄全部希望于他,他深陷於愛情和家庭責任的牽扯中。私奔顯然意味著揹負不孝子自私者的罵名,你怎麼可能用愛情自私的將情人捆綁。你終於放棄,并不出所料。
      
      你看我幫你回憶起了這些一步一個痛點的往事,你笑了笑,仍舊沉默的閉上眼睛,我不敢肯定你是否現在仍不後悔,但我想,你閉上眼,嘴角抽動,眼睛閃爍,那個瞬間,你一定在想湯姆。
      
      金錢與名譽,在你最燦爛年紀的時候你對他們不屑一顧,而當你隱沒,把苦楚溶於無法攔截永在流逝的時光中時,它們便隨著你小說的名聲大噪而前來彌補,這些物質,曾將你們的愛情摧毀,但如今于你仍是無用的,你早已將自己的青春和能量都傾注于小說里,《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愛瑪》《曼斯費爾德莊園》還有《諾覺桑寺》《勸導》,我未能全部讀完,但已在裡面瞥見了你們的影子。你不會直白的將楚痛稀釋在某一部作品中,而是一點一點的療傷,你讓他們都幸福,這大概是你對自己孤獨終老最大的慰藉。
      
      鬥轉星移,美人遲暮。你仍是你,未成為任何一個人的附著品,不曾貼上XX夫人的標籤,“簡奧斯丁”,這算不算幸運,那樣的年代,一輩子,一個女性只做自己。我看到電影的最後一幕,你雙手放在書上相疊,手指乾乾淨淨的,鏡頭用符號學訴說著樸素與靜默,婚姻于你,一片蒼白。
      前來聽你讀書會的讀者中,有曾經熟悉的面孔,這一場景,也像極了《情人》里年老時分杜拉斯和男人的重逢。可是,湯姆不曾說出似“我愛你備受摧殘容顏”這樣的情話,他帶著同為書迷的女兒一同前來,他喊住自己的女兒,一聲“Jane!”,剎那間,我能體會你那般身體驟然僵住,感覺時光凝固的錯覺。像是,誰的手輕輕拂過大提琴的弦,挪不開的音色,低沉的抽泣。Jane,你是她女兒的名字,也許所有的隱痛和沉寂都未曾被辜負。
      
      理智與情感,如何抉擇劃分,始終是你一直在勸導我們的事。但無論是小說還是現實中,理智與情感的辯證始終不能決一勝負。不然故事也不會如此精彩。人生亦是,尤其在被爱情砸到时。像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雨。暢快淋漓,也不要忘記臥病的代價。
      當我在你的真實故事里得知,年老后的湯姆只不過對從前那段情緒輕描淡寫一筆帶過:“那是我年輕時的一個錯誤。”我無法接受,我寧願活在世人對這段故事的美化中,就如即使我們與你筆下那些女孩一樣要面臨糾葛抉擇,或為金錢、名譽羈絆,也寧願在理性的範圍內相信一些美的東西。
      傳記電影里對你的蒼白歲月跳幀式的帶過,每每想起依舊覺得時間似銀刀,亮得刺眼,其實可以隨時帶走你,卻殘忍的讓你忍受孤獨,更為煎熬。
      你喃喃道:“人生為什麼那麼長,我好像過了幾輩子一樣。”
      
      你的人生,早已不單單是一條孤單的直線,你的書寫,已經讓六個世界的紳士淑女鮮活。
      你又閉上眼了,拂曉了,大概這次。你上閉眼,就不會再醒過來。
      Dear Jane,你知道嗎,你的眼睛已經為太多女孩看過了路。
      
  •     理智不理智,没有固定的标准。全在乎个人看法。
      
      埃莉诺原本是个理智冷静的人,却选择的经济条件不如意的爱德华。她选择了精神上的富有。自己自足便好了~~ 我依然认为她是理智的。毕竟物质的富有,不见得会带给所有人幸福。我想人活着,大多数还是为了追求幸福吧。
      
      原本感情用事的玛丽安,选择了比自己大近20岁的上校。威洛比的抛弃,上校的关怀,玛丽安也“现实”的选择了远本绝对不符合自己标准的人。最终玛丽安也变得理智。我相信她也是渐渐爱上了这品德优秀的人,这也算是个理智的选择。
      
      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像是玛丽安由只关心情感的因素,不顾周围一切,无视他人的看法。然后渐渐成熟、理智开始对他人有一个正确公正评价及关心自己的姐姐、喜欢詹宁斯太太等等的成长路程。也算是起初年仅17岁的玛丽安,从一个女孩长成为一个女人的过程。是不是很符合现在女生的成长经历呢?
  •      既然作者吧书名由之前的《玛丽安与埃莉诺》改为《理智与情感》即sense and sensibility 我们就可以多少看出奥斯丁的写作用意了。
       之所以评为还行是因为自己看得也是囫囵吞枣,很快的扫过一遍,然后突然之间玛丽安就和那个上校在一起了,艾诺莉和爱德华就在一起了,感觉没什么快感。
       看来自己现在还是比较喜欢现在相对小清新的文字,能够得到即时的快感,或是高心抑或是愤怒,选择看一些名著的原因是它们是经典的存在,必然有很不一样的地方,而每每却让人失望,看完,扔在一旁,就像没看过这本书一样,毫无感觉。
       也许是自己的阅历远远不够,之前看的书太少,也许是阅读的方法和习惯问题。也许是翻译的版本不过瘾,借了本她的英文版《傲慢与偏见》,希望能够不小的惊喜,因为就电影来说是无可挑剔的。
  •     简·奥斯汀《情感与理智》在我手中合上整个读本的最后一页的时候,心里思绪万千,思索着每个人在书中所表现的特性,犹如自己生如其中,透过书中的文字让我不断的联想到周围类似的人或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又或者看到在每个女主人公的身上似乎又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尽管有好有坏,这些折射在我身上的影子让我开始有所思考,思考自己的德行,思考自己在面对情感时又是如何去理智的对待,最后得出的结果全部否定,不得不承认,这么多年一直没有特别理智的对待过感情,从身边走过的那么的异性,每次都犹如玛丽安在遇到威罗宾时的那种兴奋、草率、莽撞的奋不顾身的全身心投入,缺乏对对方的了解,缺乏女孩子应有矜持,更缺乏去思考如何去对待感情,所以伤了,痛了,依旧这么孤独的行走于人生的旅途,情感少有克制,假如,我只说假如,若像艾丽诺那样在面对情感的时候,还可以理智的思考,思考这个人的德行,思考这个人的个性,思考这个人是否是在精神层面上与自己真正的相匹配,而不是仅限于那浮华的外表,深厚的家底,体面的工作,俏皮的言语,这些肤浅的东西,我想,我的感情便不会这么的曲折。前男友曾经对我说:你太小,太肤浅,或许这是我们最大的差别。其实最大的差别不仅仅是肤浅,肤浅的背后更是缺乏对理智的理解,对精神生活的亵渎,所以我们最后只能不欢而散,而我也得到了一次成长,成长的过程所付出的代价,除了失恋的伤心,失意的痛苦,更是对贫乏精神的践踏。在即将步入30岁的人生轨迹中,在不断对书本的深入理解中,不断的接触身边形形色色的比自己优秀的人群中,曾经的那些痛苦,那些无所事事的生活,那些让人难捱的孤独的日子,开始慢慢离我远去,我不会再因为某个人突然的离开而伤心自责,不会再因为单身感到孤独无助,更不会去想念那些曾经让我念念不忘的人,快30岁的我,第一次感觉有了自己的生活,第一次感觉生活竟如此充实,第一次自信满满,第一次……只是这个成长的过程太过漫长,让我欣慰的是我可以在繁华世界中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未曾拥有过的一片宁静,我可以在这样的宁静的世界中不断思考,不断的进行思想的升华,自己的生活也由此变得充实,并且从心里上夜开始淡然的对待周遭的一切,喜欢现在的自己,喜欢现在的生活,曾经那个自卑的魔鬼已经开始慢慢离我远去,而迎接到的却是那个充满自信的天使,这一切应该都归功于自己开始学会理智的看待问题,开始对自己的情感有所克制,所以……相信自己的未来人生正如达希伍德姐妹俩真正过上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     因大多数人看这个版本,就贴这里了。
      我原来看的其实是这个版本: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52263/
      所以页数都是指上面网址的书页。
      
      Sense and Sensibility
      
      P16
      “Mama, the more I know of the world, the more am I convinced that I shall never see a man whom I can really love. I require so much!” – Elinor to her mum
      
      P30
      “In my eyes it would be no marriage at all, but that would be nothing. To me it would seem only a commercial exchange, in which each wished to be benefited at the expense of the other.” –Marianne to Elinor
      
      P69
      “In a total misapprehension of character in some point or other: fancying people so much more gay or grave, or ingenious or stupid than they really are, and I can hardly tell why, or in what the deception originated. Sometimes one is guided by what they say of themselves, and very frequently by what other people say of them, without giving oneself time to deliberate and judge.” – Elinor to Marianne
      
      P70
      Edward: “Shyness is only the effect of a sense of inferiority in some way or other. If I could persuade myself that my manners were perfectly easy and graceful, I should not be shy” “But you would still be reserved,” said Marianne, “and that is worse” (I don’t agree)
      
      P76
      Elinor to Edward, “You are in a melancholy humour, and fancy that any one unlike yourself must be happy. But remember that the pain of parting form friends will be felt by every body at times, whatever be their education or state. Know your own happiness. You want nothing but patience—or give it a more fascinating name, call it hope.”
      
      P168
      Sir John(?) to Colonel Brandon, “She[Marianne] has not such good health as her sister, --she is very nervous,--“She has not Elinor’s constitution; -- and one much allow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very trying to a young woman who has been a beauty, in the loss of her personal attractions. You would not think it perhaps, but Marianne was remarkably handsome a few months ago; quite as handsome as Elinor.—Now you see it is all gone.”
      
      P185
      Marianne, “Four month! And—and yet you loved him!” Elinor, “Yes. But I did not love only him; -- and while the comfort of others was dear to me, I was glad to spare them from knowing how much I felt. Now, I can think and speak of it with little emotion. I would not have you suffer on my account; for I assure you I no longer suffer materially myself. I have many things to support me. I am not conscious of having provoked the disappointment by any imprudence of my own, and I have borne it as much as possible without spreading it father. I acquit Edward of all essential misconduct. I wish him very happy; and I am so sure of his always doing his duty, that though now he may harbor some regret, in the end he must become so. Lucy does not want sense, and that is the foundation on which every thing good may be built.—And after all, Marianne, after all that is bewitching in the idea of one’s happiness depending entirely on any particular person, it is not meant—it is not fit it is not possible that it should be so. –Edward will marry Lucy; he will marry a woman superior in person and understanding to half her sex; and time and habit will teach him to forget that he ever thought another superior to her”
      
      P223
      Elinor could not be cheerful. Her joy was of a different kind, and led to anything rather than to gaiety. Marianne restored to life, health, friends, and to her doating mother, was an idea to fill her heart with sensations of exquisite comfort, and expand it in fervent gratitude; but it led to no outward demonstrations of joy, no words, no smiles. All within Elinor’s breast was satisfaction, silent and strong.
      
      P243
      Marianne, “I know we shall be happy. I know summer will pass happily away. I mean never be later in rising than six, and from that time till dinner I shall divide every moment between music and reading. I have formed my plan, and am determined to enter on a course of serious study. Our own library is too well known to me, to be resorted to for anything beyond mere amusement. But there are many works well worth reading, at the Park; and there are others of more modern production which I know I can borrow of Colonel Brandon. By reading only six hours a-day, I shall gain in the course of a twelvemonth a great deal of instruction which I now feel myself to want.” Elinor honoured her for a plan which originated so nobly as this; though smiling to see the same eager fancy which had been leading her to the extreme of languid indolence and selfish repining, now at work in introducing excess into a scheme of such rational employment and virtuous self-controul.
      
      P265
      John, “But, I confess, it would give me great pleasure to call Colonel Brandon brother. His property here, his place his house, every thing in such respectable and excellent condition! –and his woods!—I have not seen such timber any where in Dorsetshire, as there is now standing in Delaford Hanger!”
      
  •      今天是国际上专属于女性的节日。而昨天呢,许多校园也以各自独特而丰富的方式为女生们庆祝节日,美其名曰“女生节”。我猜测,大概是想与今天这个“成年女性”的节日区别开来,所以提前一天度过吧,这个想法挺可爱的。
      
       闭上眼睛,“女性”一词带给我的是一片美好的想象。周国平就说过:“女性是人与自然的最后一道纽带”。而老子的道家思想,也是崇尚静、虚、柔等女性特征,所谓“上善若水”。在我心里,女性就像一道清澈、宁静的泉水,为这个世界注入一股温柔。女性似乎有一种天然的美好特质,天生更加细腻、敏感、温柔。也许可以归结为更加的感性,这样的感性是贴近自然的,是无比美好的。
      
       当然,这是从抽象的哲学意义来讲的。具体到现实中,又是千姿百态了。还记得大学时在教室跟正宁同学为孔子的一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而辩论了一晚上,至今想来甚觉有趣。
      
       感性与理性
      
       这里提到一个词:感性。说到感性,立刻想到其对立面“理性”。最近关于感性和理性,有些粗浅的思考:
      
       理性,强调的是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地分析、思考问题,对于“做事”很重要;
      
       感性,强调的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是让人更美好地去感知这个世界。
      
       理性与感性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也是对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感知方式。科学重理性,人文重感性。科学是探求自然的真,人文是探求人性的美。
      
       虽然有时候对世界的感知方式不同,但是终极的归宿也可能是同一的。比如说,人们采取种种科学方法保护环境,其目的是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另一方面人文主义者也很诗意地描绘出这样的美好图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这样看来科学和人文在最高层次上是统一的。
      
       又比如说,水这个意象,科学看来在于流体力学的美,一种蕴含着科学之韵律的美;而我联想的是“上善若水”,水的品格体现在它的静、柔、持之以恒,还有《红楼梦》中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水象征着一种清澈、纯净的心性,是柔弱、娇美的浑然天成的女性美,让人联想到“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的美,因此我感受到的是水的文学和哲学意义。这就是思维方式差异所造成的对世界感知的不同以及看待事物视角的不同。
      
       感性与理性二者缺一不可,而且需要达到平衡
      
       我由女性联想到感性,进而联想到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关系,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可以跟感性划等号,而男性则是理性的代名词了。事实上,我觉得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对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如同鸟生双翼,缺一不可,而且需要达到平衡。这两种思维方式也可以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处理事情时要有理性的思维作指导,而文学和艺术的感性思维应该作为一种个人的修养。
      
       我想到叶嘉莹在分析王国维的思想时就评价他是“情感与理智兼备的人”,理性赋予了他做学问时的缜密、逻辑,而感性赋予他灵感之光,二者兼具才成就一代学术大师。
      
       毕淑敏早年做过医生,后来开始写作,作品中常用医学上的例子作比,而写作本身是对心灵的一种诉求。因此早年当医生的经历让她对生命有了更透彻的思考,因此也赋予了她的作品一种更加冷静的感觉,对人性的分析也就更加透彻一点。
      
       在看央视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时有一句话印象挺深的,是梁启超谈对儿子教育的建议,大概意思是:“思成所学课程太专门,应该多涉猎一些音乐、美术,这样不至于缺乏趣味。”对,趣味,或者称作情致,是文学、艺术赋予人精神层面的享受,也是很重要的。
      
       到了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做事情只凭感觉、冲动,却没有理性的思考,那么必然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另一方面,如果生活中全是理性思维,一板一眼,却没有一颗感知世界之美好的心灵,那么人生便会像一口枯井,了无生趣。
      
       最近对自己的反思不少,意识到我是个感性重于理性的人,这与天性禀赋、兴趣倾向都有关系。跌跌撞撞的这半年,我发现自己很多事情好笨拙,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的思维方式中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只有让感性与理性达到平衡,才能更好地管理情绪,调整心态,去除内心的浮躁和迷茫。我的感悟并不完全正确,但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是一种进步吧。
      
       最后,言归正传,祝亲爱的妈妈、奶奶、外婆以及所有姐妹们节日快乐!
  •     相比于更受人追捧的《傲慢与偏见》,更喜欢这本书。《傲》的里爱情更像文学,伊丽莎白可爱是可爱,可惜总少点些世俗的味道,让人觉得不真实。而《理》的两姐妹,无论是妹妹玛丽安的痴情、乃至发现被背叛后的伤心绝望,以及最后嫁给布兰登的决定,还是姐姐埃莉诺对爱情的小心翼翼,隐忍执著,以及最后喜极而泣的感情释放。一切都那么真实,仿佛就是恋爱中的你、我、他。
      而另一个让人无法忘怀的就是本书描写了Lucy一角。这个女人,无美貌,工于心计,善阿谀,世俗,讽刺的是仿佛这个具备了一切不美好特点的人,却最后人财两收,虽然不知道这段只有激情和利益的婚姻能维持多久。
      
  •     简•奥斯丁如果在现在的时代绝对是一位好的言情网站写手。或者说现在的那些言情作家很多都是在玩奥斯丁多少年前就已经玩过的那一套。
      
      布兰顿上校像很多现代言情出现的男主,一开始并没有喜欢玛丽安,在他人的言语中,渐渐对玛丽安有了关注,并且他发现玛丽安像极了以前的恋人,那无法得到命运多舛的恋人,综上,他开始喜欢玛丽安,关注她,安慰她,照顾她,像是公主身边的骑士一般。
      
      玛丽安则是一个幸福,拥有所有爱的,年纪幼小的公主,所有的事情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毫不顾忌他人的情绪,做事不会察言观色,并且认为按这样方式生存的姐姐是一个只有理智毫无热情可言的可怜人。她不喜欢布兰顿上校,因为他并不是她心目中的王子。她希望遇见的是一位温柔体贴又有共同志趣的恋人,满足她一切美好愿景的恋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她遇见了她的王子威洛比。
      
      王子威洛比谦逊,待人友善,与玛丽安在文学和音乐方面爱好相同。他甚至得到了玛丽安母亲的喜爱,以及其他人的一直赞扬。这一切都符合玛丽安的要求。
      
      就像埃莉诺说的一样,这一切都来的太快了,快到已经把所有的话说完,所有的事做完。所以注定得出现困难。
      
      而结果是,王子并不如同想象的那样,他也只是个登徒浪子,辜负了玛丽安的爱。实际上,真正的困难,还是关于钱,就像现代言情小说一样,横在两个人面前的只是金钱,没有钱的生活谁也受不了。
      
      埃莉诺后来说过一段话,我认为这是本书写的很好的一段,她说:他后悔他做的事了,为什么后悔?因为他发现不符合他自己的要求。结果没有使他幸福。他现在情况不困难了,他不受那种窘迫的苦了,他后悔的只是娶了那个女人,没有你那样性格可爱。但是难道就能说,娶了你他就会幸福吗?他的种种烦恼将是另一种样子。那时他虽有了一位可无抱怨的好脾气的妻子,但他总是会手头拮据,总是穷困;而且很可能过不久就会觉得,对于家庭幸福来说,有了固定家产和高额收入所带来的数不清的生活舒服条件,甚至比只有一位贤德妻子还要远远重要得多了。
      
      看,这就是事实的真相。无论是生活还是爱情都像是红玫瑰与白玫瑰,总是会不甘心,没有两全其美。
      
      所以公主得不到王子,因为王子没有钱,而公主自己也没有钱。最后只能由有钱的骑士来拯救公主了。
      
  •     终于赶在上班前看完。整体感觉和《傲慢与偏见》还是一个风格,不富有但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乡绅姐妹。多了一个圣母女主,前面写了絮絮叨叨写了很多,成功和不成功的恋爱,有爱和没有爱的婚姻。平淡的叙事是为了铺垫好把所有矛盾推到最后一章爆发,这也是对耐心的一点犒劳把。
      
      但是不得不承认Jane Austin还是看世俗的问题比较透彻的。我看到两句话有特别深的感触。
      
      第一句:Lucy在这件事(抛弃哥哥嫁给弟弟)中的整个行为及其获得的荣华富贵,可以被视为一个极其鼓舞人心的事例,说明对于自身利益,只要刻意追求,锲而不舍,不管表面上看来有多大阻力,都会取得圆满成功,除了要牺牲时间和良心之外,别无其他代价。
      
      第二句大意:一件不幸的事情,不管你心里如何认定会发生,但期待中和发生后,两者之间毕竟还有不同之处。
      
      特别是第二句,特别是第二句,希望我心中认定的事情等到我知道它发生的那天,我已经锤炼得像姐姐一样了。
  •      读西方小说,有两个主题会被不断地在书中重复,一是遗产,二是信仰。在奥斯丁的《理智与情感》一书中,非常少见的只有一处提及上帝和信仰的地方,遗产的问题,却几乎是全书的骨架,几乎起到支撑并且决定整本书的故事发展的作用——当然,感情才是最核心的,但是无疑,遗产的多寡,才是决定了那个时代,以及书中大多数男女的婚姻的因素。
       相对来说,在我们老祖宗的视金钱如粪土的金钱观的熏陶下,我们的文化中极少如此明目张胆甚至是大张旗鼓地谈论涉及到钱的事情,特别是当感情掺杂进来的时候,更是要表现得一面不屑的清高模样,然而不自觉的又溢出一股虚伪的气味。
       《理智与情感》也可以说是一部成长小说,玛丽安的热情急躁以及在感情上欠缺周全慎重的考虑让她在17岁的初恋中饱受打击,与之相反姐姐埃莉诺的理智稳重审慎以及在捉摸不定的看似失败的恋情中最后俘获郎心正好给玛丽安上了一堂课,让她懂得在恋爱以及婚姻的选择中,情感也需要理性的驾驭,不然将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最终闹得人仰马翻。最终结果是所有人都比较满意的。玛丽安和埃莉诺也都获得理想的结局。理想的结局离不开富足的经济条件,典型的英国人思维,浪漫是建立在令人无忧无虑的物质基础之上的。
       小说最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方在于罗伯特和露西的结合,可以说是作品的点睛之笔,也可以看成是作者的救火之策。一方面为单调的情节注入新的看点,另一方面也嫌牵强。为了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总得有人做出牺牲,而小说的牺牲,无疑就是露西,一位善于奉承,圆滑世故的姑娘,在她出场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爱情的忠贞守护者,结果来个三百六十度翻脸变了一个人。成为一位背弃爱情抛弃信诺的无耻女郎。况且跟未婚夫的家人闹翻的情况下,在世人皆知的情况下,在未婚夫以实际行动表明坚守对自己的爱情的盟约的情况下,与未婚夫的弟弟罗伯特才见面几天就坚决地抛弃四年前已私定终身的爱德华,给出的理由仅仅是早已知道爱德华已经移情她人。
       不过话又说回来,正是这样,才让我们看到,所谓理智与情感的另一个版本,那就是理智在极度厚颜无耻和极端虚伪的面具下,深藏着能够为金钱而抛弃情感的极端冷血的心灵,抛弃了情感的理智,就只是对金钱的赤裸裸的追逐。
  •     该小说主要以艾莉洛和玛丽安两姐妹的爱情婚姻为线索,以女性特有的眼光去敏锐的审视当时的世界。从该书的标题可以看出,该书是探讨理智与感情的话题。理智的姐姐艾莉洛和感性的妹妹玛丽安,虽然对待爱情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但两人都在爱情的旅途中走得很艰辛,不过结局是圆满的,也算是众望所归。
      
      艾莉洛是一个非常理智的女性,但是她的理性绝不是冷漠与严肃,她的理智中透露的是智慧、庄重、可亲。她具有远见卓识,既能当母亲的顾问,又能在自己感情受到巨大挫折的时候去安慰受伤的妹妹。如此美好的品质,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玛丽安也是个不错的女孩,她的才能和姐姐不相上下,聪明又富有朝气,大方而又可爱,只是她伤心或者快乐都毫无节制。如果说玛丽安类的人物是理智不足而情感有余,那么艾莉洛则是理智与情感兼具,而这类人物正是作者所称颂的。
      
      如果只有理智,那么这个人就显得冷漠,无情。如果人人都如此,那这个世界就缺乏人情味,显得过于教条,整个世界如同一坛死水。反之,一个人如果只有情感,那他做事情就缺乏控制,没有节制,也无法分清大是大非,最后做出不利于自己,也不利于他人乃至社会的事情来。
      
      郁达夫曾说:“没有情感的理智,是无光彩的金块,而无理智的情感,是无鞍镫的野马。”综上所述,理智很重要,情感也是一件珍贵的宝物。只有将二者完美的结合起来,既康德所认为的“介于感性与理性间的一种认知能力”,我们才能做一个“知性”的女子。
  •     摘抄1:玛丽安:“看来我们的情形是一样的,我们都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告诉别人。在你是因为你不告诉人家;在我却是因为我什么也不隐瞒。”
      摘抄2:当人们决议采取某种他们明知是错误的行为方式时,如果别人指望他们做出较好的事情,他们便会觉得受了伤害。
      埃莉诺无疑是本书的第一主人公,她的沉稳、细腻、持重的性格特征也非常符合多数人对英国女子的印象。只不过在结尾爱德华向她求婚时,那股意外的感觉一下子使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情感战胜理智。而玛丽安则一直是情绪化的象征,只不过在后来,威洛比无法迎娶她之后,她的理智战胜情感,并最终嫁给了布兰顿上校。简 奥斯丁通篇的叙述都是沉稳、扎实而细腻的,但是依我看来,她有一种冷眼观兴衰的眼光在里面,虽然客观,但不乏讽喻之色彩
  •       简·奥斯丁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乡间,她的小说题材大多围绕乡间体面人家的婚恋之事展开,表面看来,这是一个狭小的田园世界,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让奥斯丁异常熟悉的小天地却为我们展现了女性幽微的感情世界。她的小说在英国一轮轮“趣味革命”中经久不衰,原因就在于她的文字不仅能够照亮女性,也能抵达普遍的人性深处。
        作为奥斯丁第一部出版的作品,《理智与情感》同样也寄托了奥斯丁的女性意识以及爱情理想,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两姐妹埃莉诺和玛丽安各自的婚恋故事,她们出身在英国乡绅家庭,由于两姐妹的父亲逝世之后遗产归属于同父异母的哥哥,她们只能和母亲节衣缩食,相依为命。由于经济状况受挫,埃莉诺不得不和志同道合的爱人爱德华分手,玛丽安因为种种变故也被威洛比遗弃。两姐妹在面对感情打击的时候性格反应却大为不同,姐姐埃莉诺擅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玛丽安则是感性冲动,任由情绪蔓延。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了痛苦的历练之后,奥斯丁以“大团圆”收尾,让两姐妹最终都有完美的婚姻归属。
        这部作品的故事情节简单易读,语言风格也平实朴素,似乎并不能给我们带来震颤的阅读效果。然而,它所描绘的人物背后所展现的女性意识以及对女性的关切却引发了我的一系列思考。
      
      父权制主宰的女性爱情
        小说的开篇就平静地宣读了老庄主的遗嘱:遗产必须完整地传给他的儿子和他儿子的儿子,一个四岁的孩子(约翰·达什伍德的儿子)。这样的遗嘱对于达什伍德太太以及三个女儿们而言无疑是悲痛的,她们从此失去了可靠的经济来源。在奥斯丁笔下的那个英国社会,人的价值都是建立在财产所有权上,而财产继承权都是交付男性,女性很自然地就处于从属地位。这种经济上的从属地位使得故事中的女性都期望通过美满的婚姻来实现幸福,小说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现了这一境况:乐于撮合青年男女的詹尼斯太太;期望女儿们婚姻美满从而改变家庭面貌的达什伍德太太;精明算计家产,分文不留小姑们的范妮;迫切想博得费勒斯家族青睐,不择手段赢取爱情的露西;还有那两位用情至深、为爱憔悴的达什伍德姐妹。这些女性人物平时都没有什么职业追求,不过是弹琴、读书、聊天、做女工和无休止的社交聚会,她们最大的寄托就是收获一份美满的爱情,从此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宁静生活,因而婚姻就成为主导女性命运的支柱。对于女性而言,与婚姻密切相关的就是对于男性的评估,这就涌现出了小说中性格不一的男性角色:稳重深沉,产业丰厚的布兰顿上校;坚定执着,安贫乐道的爱德华;风流不羁,才华出众的威洛比;他们或是经济殷实,或是寄人篱下,不论他们的背景如何,对于小说女性角色而言,她们都期望自己理想的伴侣具有体面的出身、丰厚的家产和文雅的举止,可见她们对于男性的社会地位尤其是经济地位是格外重视的,因为这种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她们后半生的幸福。即使像清丽脱俗的达什伍德两姐妹,她们也很重视财富与生活的舒适,她们曾经就财富、声望与幸福展开辩论,天真的玛丽安声称财富、声望与幸福毫无关系,埃莉诺却认为财富和幸福大有关系,没有钱就没有各种生活舒适。玛丽安以清高的姿态鄙视姐姐的说法,却最终仍然无法放弃对于生活必需品的要求。这样一来,女性在婚姻爱情的选择权上则倾向于被动,典型的例子就是两姐妹所遭受的情感挫折:玛丽安和威洛比本来情投意合,但威洛比因为贪恋钱财迎娶了一位富家小姐,却抛弃了家道中落的玛丽安。埃莉诺也因为家产的尴尬受到费勒斯家族的嫌弃,她和爱德华的爱情也一再面临费勒斯家族的阻挠。
        在父权制统领之下的社会,女性只能在婚姻的小世界里掌控自己的幸福,这无疑是很可悲的,她们能够发挥自由的空间是如此狭小,这也决定了女性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幸福。
         
      从玛丽安到埃莉诺的蜕变
        通观全篇,毋庸置疑的是,埃莉诺是奥斯丁想极力塑造的理想女性,她大方得体,行事审慎,头脑清晰,顾全大局,在面对失恋的痛苦时,善于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情感。与她截然相反的玛丽安则是随性冲动,热情可爱,天真烂漫,伤心快乐起来都毫无节制,尤其在面对威洛比的无情抛弃时,更是沉浸在痛苦的情绪中不可自拔,险些丧命。
        依据我的阅读经历,小说的前半部分是以埃莉诺和玛丽安两个平行视角展开的,由于她们性格差异很大,对于人和事的看法也大相径庭,尤其是在爱情的问题上。
        首先在伴侣的选择上,她们就起过争执。玛丽安独爱仪表动人、激情洋溢、聪慧锐气的男性,所以当威洛比骑着骏马在雨中的山坡上英雄救美时,玛丽安瞬间就坠入了爱河,那种戏剧性的情节,浪漫的情景以及日后他们在艺术上的惺惺相惜让玛丽安坚信威洛比就是她命中注定的爱人。这种浓烈而浪漫的幻想是典型的少女在爱情中所持有的情结,这样的情结在富于理性的埃莉诺那里却不凑效,埃莉诺被害羞内敛、不善言谈的爱德华深深吸引,那种吸引略显沉闷、波澜不惊,从表象上看,很难让人相信那是爱情的吸引,难怪玛丽安都奇怪地质疑姐姐:“他们俩的关系总是让人猜不透!上次他们分手时那么冷冷的,那样镇静。头天晚上他们在一起时,话说得那么平平淡淡!”在玛丽安看来,这种平淡如水的感情绝不是爱情,爱情应当是热情似火的,正如爱德华在念抒情诗歌时所表现的镇静和冷漠让玛丽安不解一样,在玛丽安看来,那样优美的诗句应当是以如痴如醉、欲罢不能的语调来朗诵,一个在艺术上无精打采的人怎会有炽热的爱情呢?
        埃莉诺却不这么认为,她深深地了解爱德华的心,她敬重爱德华的品格并理解他的处境,当爱德华陷入消沉的情绪,因为婚约和家庭的反对而不得不对埃莉诺冷淡沉默时,埃莉诺依然能够克制住自己的消极情绪,以同情和宽容对待爱德华,她深知爱德华的善良与坚定,也知道爱德华的处境无法自主,因而不能放任自己的情感。爱德华和埃莉诺在心灵上是默契相通的,对于埃莉诺而言,一个人格高尚、稳重踏实、谦虚内敛的男人远胜过才俊显著却华而不实的花花公子。所以,埃莉诺很自然地对威洛比颇有微词,这在两姐妹对于恋爱行事的差异上鲜明地体现出来。
        天真可爱的玛丽安坠入爱河之后更是不顾基本的礼节,她和威洛比几乎天天形影不离,玛丽安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威洛比身上,他们在公共场合也从不遮遮掩掩,大胆地表示和对方的亲昵,即使旁人把他们作为话题大肆取笑,玛丽安也不曾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埃莉诺很显然看不惯他们这样的行为,尤其是威洛比的轻率狂妄、能言善辩和爱出风头都让埃莉诺无法赞同,她觉得威洛比不论在什么场合都喜欢品头论足,信口开河,这一点跟她妹妹太像了,而这种对于礼教常规的蔑视是有失节制的。
        埃莉诺本然地把道德约束纳入爱情的行为中,在她看来,一份美好的爱情是需要用道德行为加以克制的,而节制和理性则是女性在爱情中应当一以贯之的品德。她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布兰顿上校的欣赏:“你所说的我的宠儿,可是个通情达理的人;而理智对我总是有吸引力的…他见的世面多,到过国外,读过书,肯动脑筋。我发现,在各种问题上,他都能给我很多教益;他回答我的问题,总是从从容容,显得既有教养又有耐心。”布兰顿上校对玛丽安默默不张扬的爱向来是埃莉诺所钦佩的,他持续地对于她们家庭不求回报的关心令埃莉诺感动,而他低调内敛、教养深厚的气质更让埃莉诺大加赞赏。
        与此相反,玛丽安极其厌恶理智对庸俗观念的无耻屈服,她虽然对布兰顿上校非常敬重,却不喜欢他的阴郁老成,毫无朝气,甚至笑话一个三十五岁的男人爱穿法兰绒背心一定是风湿疼痛的缘故。
        威洛比的背信弃义和爱德华初恋女友露西的出现是小说的转折点,在此之后的叙述更多的是以埃莉诺的视角展开。威洛比从离开到杳无音信再到与富家小姐成婚,这一连串的事件给玛丽安带来的沉重打击是不在话下的,她整日茶饭不思、寝食难安,日日以泪洗面,重情的她就像无数失恋小女子一样瞬间失去了自己,那个由少女幻想编织的理想空间从前装满的都是威洛比,而威洛比一旦离去,这个空间也就迅速崩塌。少不更事、感情单纯的她自然无法接受这种致命的打击,她只能沉浸在过往的记忆里,任由感情驰骋,从而暂时消解失恋的苦痛。
        与此同时,当埃莉诺面对露西的真实身份时,她所禁受的打击也绝不亚于玛丽安,她也开始质疑爱德华的忠贞以及对她的感情,但是在理性的沉思和冷静的分析之后,埃莉诺依然可以压制住内心的痛苦和压力,她很快地抛弃爱德华和露西过去的阴影,以理解和同情的态度宽恕爱德华的过失,依旧信赖爱德华现在对她的全心全意,一旦有了这样的信念,露西恶意的攻击和嫉妒都不再使埃莉诺动摇。
        埃莉诺心灵的高尚最突出地表现在:当她知道爱德华将履行婚约的承诺迎娶露西而不得不被家族抛弃,当她了解自己和爱德华的爱情几乎无望,她依然同情爱德华的处境,并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希望他们能生活幸福,这种深厚的爱令人动容。
        苦难才能催人成长,尤其是失恋之苦,玛丽安在长时间的消极情绪中难以超脱,最终面临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崩溃,在一场大病过后绝处逢生,苦难让她变得更加坚强和智慧,她在病愈之后与埃莉诺说的那番话令人深思,她后悔自己以前的冲动和自我,她知道感情的放任直接导致了她的苦难,甚至让那些爱她的人们也同样受苦,在此之后她选择报答和控制感情,她相信良心和理智能指引她的幸福,这样的转变已经让我看到了埃莉诺的影子,在经历了内心的挣扎和纠缠之后,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成长为一位达观智慧的女性,玛丽安注定要抛弃她十七岁时的少女情怀,满怀信念去爱一个更值得她爱的人。
        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奥斯丁已经通过埃莉诺这样的“理想范式”暗示广大女性: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如果想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幸福,必须善于用理性节制自己的情感。
      
      至善的幸福观所面临的冲突
        通过两姐妹的比照,我们不难看出,埃莉诺更多的是从“他者”出发,她在爱情中的行为方式始终内在地遵循某种严格的道德观念,她要考虑妈妈和妹妹的感受,要顾及爱德华及其家人的处境,要操心家务料理家事,在这种强烈的责任感的主导下,她自觉地放下了属于自我的那份情感。
        玛丽安则是从“自我”的感受出发,她不愿屈从外在的观念而违背内心的真实意愿,她敢想敢做,爱憎分明,率真坦诚,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伤害到某些旁人的感受。也就是说,从表面上看,玛丽安比埃莉诺更显著地体会到自我与他者的冲突,那么奥斯丁的故事是否就告诉我们埃莉诺就不会面对内心的冲突,她就一定比玛丽安幸福吗?我想不是的。
        埃莉诺所秉持的理性原则是贴着道德标签的理性,她的行为始终内在地符合道德观念的标准,这样一种理性的观念始终指引着她去行为得恰如其分,这种牢固的信念既可以让她在遭遇困境的时候果断地从消极情绪中抽离出来,但同样也会让她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而选择隐忍,这种隐忍和克制终究会有爆发的时候,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当爱德华告诉埃莉诺露西没有和他结婚,他愿意和埃莉诺重续前缘的时候,埃莉诺再也无法平静,她跑出了房间,一改往日淑女的姿态,她翻腾的情绪在泪水中得以宣泄。那一刻,我们终于了解:再理性的女人毕竟也逃脱不掉女人善感的一面。女人天生是感性的动物,她们习惯凭借情感行事,尤其对于爱情,女人本能地会把爱情作为自己的全部事业,她们会在爱情上耗费所有心力。男人则不同,男人在爱情之外还有很多要追求的东西,在遭遇感情困境时,他们会做出更为理性和现实的考量。这种差异既是先天生理和心理上结构的不同所决定的,也是社会结构和制度共同造成的,如果我们刻意地去要求女人压制住感性的一面,而去行使男性更擅长的能力——理性,这就容易遮蔽女性阴柔可爱的一面。
        在我看来,埃莉诺泪如泉涌的情景是全书中她最可爱的地方,因为所有道德的铠甲都卸下了武装,她还原了一个女子至纯至性的一面。这与她之前在社交场合所表现出的善解人意、宽宏大量、言行得体形成一股巨大的张力,她的节制和宽容时常让她违背本心,有时候她为了取悦詹尼斯太太、米德尔顿夫人会说些恭迎的话,尽管这种避免场面尴尬的行为得体大方。甚至在她遭到恋爱打击之后,还要不露声色地跟家人吃饭,以免引起疑心。这样看来,埃莉诺也会时常面临内心的纠葛,自我和他者的冲突,只不过她把这些冲突咽在心里,使得这些冲突更内隐罢了。
        如果说文明的劣根在于压抑自己的本心去披上道德的伪善外衣,这样的“善”就需要考量,如果女性需要压制自己的感性和天真去行使理性的权力以便在爱情中获得幸福,那这样的“幸福”也值得考察。
        埃莉诺所追求的“善”是一种至善的道德生活,是一种平淡而持久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超越于短暂的、感性的欢愉。倘若需要在俗世中实现这种超越,尤其是在爱情中,我们必须依靠某种外在观念的支撑(道德律令、宗教等),埃莉诺选择了道德观念,她对“善”的践行体现在“利他”的行为准则中。但是,倘若行善的动机只是为了最终的目的指向,却失去了行善本身的纯正性,那么,披着道德外衣的“善”就不是真正的“善”。
        说到“善”和“幸福”,幸福的生活不一定是“善”的,而“利他”也不是实现幸福的唯一行为模式。
        我们仍然回到玛丽安,她是一个习惯从“自我”出发的姑娘,她爱激动,不拘礼节,酷爱幻想,心情热切。在经历了失恋痛苦之后,她多了几分理性和稳重,也多了几分埃莉诺的影子,文明和时间把人和人变得越发相像的同时也磨平了个性和特质。我想,每个女人的心中都同时住着埃莉诺和玛丽安,我们真的一定要用埃莉诺压住玛丽安吗,不尽然如此,玛丽安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她的天真烂漫、热情可爱、沉于幻想对于男性而言更有吸引力,尽管在面对世事艰辛时会禁受打击,但苦难也会让她更加坚强,更加认清自己。正如布兰顿上校对她纯洁的心灵具有持久的信念一般:“如果那位生性美好的姑娘有更坚强的人护持,或者婚姻幸福些的话,她原是可以跟你将看到的另一位的命运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在爱情中,一个“自我”的人需要一个更强大的“他者”的护持,这种护持一旦成立,幸福也是可以实现的。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爱情中阴阳和合、刚柔相济的本质。所以,玛丽安也不需要压制自己的本心去附庸外在的观念,她有自己实现幸福的行为方式。
        如果女性在践行幸福的途中刻意追求人性普遍的本质,而忽略了自身的特质,这样的幸福将距离本心渐行渐远。埃莉诺是这部小说的”理想范式”,但绝不是唯一的幸福模式,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准自己的位置。
  •     理智与情感。当时是因为这个名字而怦然心动的。因为想到了自己,多少次在面对自己的感觉时,在理智和情感之间来回徘徊却无从抉择。这个过程是痛苦的,特别是当做出违背自己的感觉的理智抉择时尤其感到痛苦。所以尤其能体会到埃莉诺的痛苦与隐忍,只不过埃莉诺做的更好更理智一些。
      两个人,两种性格,相似命运下做出的不同选择。一对儿姐妹,一个理智,一个富于情感;一个沉着谨慎,一个毫不拘束。其实说不上哪一个更好,也许在简奥斯汀的年代,理智的埃莉诺更适于生存;不过在更追求个性自由的现代,也许直率的玛丽安更受人们追捧。不过,总的来说,人的一生如果只追随自己的感觉而不考虑后果的话,很多时候,后果是我们承担不起的。遇事多冷静多理智,也许不是最令自己满意的选择,不过一定会是最正确的选择。
      在爱情中,尤其需要理智,不能肆意妄为不考虑后果,因为很多时候,而后,这后果是我们承担不起的。。。
  •     
      《理智与情感》这本书,并不是我在一气呵成的节奏下读完的。曾一度想过割舍,因为开篇后的大量文字,都是简•奥斯丁在围绕英国中产阶级铺开的乡村生活琐事,描述极其缓慢、平淡。作品中,女人都希望嫁给有大笔资产的富豪,男人也都希望取个经济条件过得去的漂亮妻子,这种不关乎势利的婚嫁观念早已得到普遍认同。
      
      但当我读到这部作品三分之一的时候,才发现一边想着要放下,一边却不能做到,无形中已被埃莉诺和玛丽安两姐妹所吸引。姐姐埃莉诺性格内敛,极富理性,即使受到不公正待遇也会极有教养地与人交流,从不失礼;妹妹玛丽安天真浪漫,非常感性,蔑视世俗礼仪,从不掩饰自己的热情或失意。她们都是善良聪明的女人。奥斯丁仿佛是在用清新的田园笔风为读者弹奏着莫扎特的乐曲,隽永宜人。
      
      埃莉诺最初遇见稳重的爱德华,两人在有距离的交往中开始互生情愫。而深情内敛的布兰登上校则看上了十七岁的玛丽安,这个比他小十五岁的“孩子”,只可惜一个不知如何表达情感,一个不加克制地表达情感,久久不能两情相悦。某天,玛丽安甚至对母亲说:“我要是爱布兰登上校的话,听他那样索然乏味地念书,我的心都要碎成八瓣了。妈妈,我世面见得越多,越觉得我一辈子也见不到一个我会真心爱恋的男人。”
      
      幸好玛丽安之后遇到了威洛比,这个热情洋溢、极其绅士的男人。他们一见倾心,开始没有顾虑地四处玩乐,甚至连婚房都已看好。玛丽安此时表现出了最直接的交友方式,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和期盼。在她看来,“克制感情是理智对陈腐错误观念的可耻屈从。”但埃莉诺却认为,妹妹不够了解威洛比,不能那样全身心地轻易相信一个人。
      
      而后,作者笔锋突转,不再着手描绘甜蜜场景,而是不透露任何原因地支开了爱德华和威洛比,让他们去到伦敦,两姐妹由此双双落入“前途未卜”的情形。
      
      不久,詹宁斯太太把埃莉诺和玛丽安也带到了伦敦。埃莉诺在这里证实了爱德华与露西订婚的消息,玛丽安也在这里亲眼目睹了威洛比与阔小姐交往的实情。但唯一不同的是爱德华仅仅为了责任而来,这段婚约是他年少时的一个草率决定,他根本就不爱内心粗俗、愚昧无知的露西;而威洛比则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来,由于无法维持平日挥霍无度的生活习惯而不得不放弃一见倾心的玛丽安。
      
      两对“情侣”的再度邂逅,一下子就掀起了整部文学作品的高潮。埃莉诺一边遭到爱德华的轻微冷遇,一边被露西从反面夹击,受尽刺激和屈辱,可这一切都被隐藏在了她那冷静的外表下。“埃莉诺希望,爱德华能同样显而易见地依然对她一往情深。她一度相信自己是能够激起他这种深情的。可事到如今,他是不是仍然喜爱她,似乎非常捉摸不定。他刚才的眼神还是脉脉含情的,转瞬间却又是截然相反的冷漠平淡。”
      
      如果说爱德华不能跟埃莉诺在一起是无奈,那威洛比不能跟玛丽安在一起则是虚荣。玛丽安得知真相后,情感落入低谷,整天郁郁寡欢,不能自拔,甚至还冒冒失失地写信给威洛比倾述衷肠,结果却在回信中被称为“永远的朋友”,受尽嘲弄。“在这封信里,威洛比既想解除婚约,又不表示任何歉意,不承认自己背信弃义,矢口否认自己有过任何特殊的感情。在这封信里,字字行行都是谗言恶语,表明写信人已经深深陷进了邪恶的泥坑而不能自拔”,奥斯丁如是冷静地旁白道。
      
      玛丽安遭到了无情背叛,可布兰登上校依然不离不弃地陪伴在她身边,默默给予帮助和关怀,不求索取。他知道她有多意气用事,也知道她对老男人的感情并不浓烈,可仍然执着地欣赏着她,欣赏着事物好的一面:玛丽安有颗火热的心。当局者迷,这一切只被被埃莉诺看在了眼里。
      
      风雨交加,此时的埃莉诺一面要忍受露西的恶毒嘲讽,要接受爱德华渐渐远离的残忍事实;另一面还要安慰深陷痛苦的玛丽安,要用最“轻描淡写”的语言告诉母亲在伦敦发生的一切。她的隐忍与理智,在这个时刻完全显现出来。埃莉诺与玛丽安截然不同,“她绝不想多谈自己的情感,不想多谈自己如何痛苦”,她一心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启迪到玛丽安,让玛丽安学会克制,学会认清现实。
      
      直到四个月后,埃莉诺才把自己的故事简单明了的告诉了妹妹,但真正激动、悲伤的却是听的人,玛丽安痛哭不止,“这么镇定!这么乐观!你怎么忍得住啊!”她嚷道。埃莉诺倒成了安慰者:“我觉得我在尽我的本分。我向露西许诺过,一定要保守秘密。因此,我要向她负责,不能透露一点风声;我还要向我的亲友负责,不让他们为我担心,我无法告诉他们真相。”
      
      玛丽安知道事情的原委后,渐渐感到了这种比较的效力,但也并非像她姐姐希望的那样,开始学会克制自己。她感到不断自责带来的百般痛苦,懊悔从未自我克制过,以至于变得愈发沮丧,最后甚至染上了黄热病。玛丽安悲痛欲绝,不仅没有求生的愿望,反而一味放纵自己的情感,任其拖延并恶化病情。此时埃莉诺不得不找母亲寻求帮助,并把她送到了离家较近的地方疗养。
      
      经过全家人的努力,玛丽安的病情终于好转,心情也明朗了很多。她不再对威洛比抱有期盼,并逐渐懂得了埃莉诺的一片苦心。故事写到这里,作者并没有停止制造精彩,又唱了一出“柳暗花明”的戏。爱德华的未婚妻露西竟然在他外出时爱上了他的弟弟罗伯特,转而选择与罗伯特成婚;威洛比也被阔小姐抛弃,从而一无所有。
      
      奥斯丁的喜剧总是带有无尽的讽刺色彩:“爱德华丝毫不用责备自己,他终于摆脱了一起长期给他造成痛苦的爱情纠葛,摆脱了一个他早已不再爱慕的女人——而且立即一跃赢得了另外一个女人。可是想当初,他刚刚产生这个念头时,心里几乎是绝望的。他不是从疑虑不安,而是从痛苦不堪中转而获得了幸福。”就在爱德华向埃莉诺重新表白并求婚的那一刻,埃莉诺终究还是没忍住强烈的感情,第一次哭了出来!这是真正喜悦的、难以言表的泪水,也是天下所有隐忍女子共有的真挚情感。
      
      埃莉诺获得了幸福,玛丽安也同样如此。布兰登上校一如既往地欣赏、包容她,一片深情有目共睹。理所当然,他们也就走进了婚姻殿堂。三十五岁和十七岁的婚姻,彻底改变了这个女孩当初毫无顾忌的性情,她不再像以前天真地期望的那样,沦为不可抗拒的感情牺牲品。历经创伤后,玛丽安开始成长为一名有理性色彩的女人。
      
      或许是简•奥斯丁曾经与深爱的勒夫罗伊说过,自己会让笔下的每个小人物经历困难后都得到幸福,才有了这部作品的喜剧收尾。露西得到了爱情,威洛比也得到了宽宥,所有的人都得到了美满。但奥斯丁自己却终生未嫁,守候着曾经的爱情,42岁就匆匆离开人间。大概是她领悟到: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可取的,但就算没有嫁给自己最爱的人,也比孤单一生要好。6部作品全部以喜剧结尾,像极了用悲剧换来的爱情童话。
      
      虽然美满的故事结尾不常有,但整部文学作品仍然富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本书也由此成为了经久不衰、不随时代落伍的作品。
      
      我们入世者都是一个兼有理智和情感的集合体,有人像埃莉诺与玛丽安那样站在天平的两端,也有人像爱德华、布兰登上校、露西那样处于中间的某个位置。我们来回移动,自主或不自主地在时间的有涯和无涯中奔波,却不一定总能做出对的决定。究竟哪里才是平衡点?这或许是我们要用一生来解答的问题。并不是每个人,对身边发生的每件事情都能恰如其分的应对,处事时理智与情感的分配更是个值得思考的恒久课题。也许当我们的性格中充满睿智与克制的时候,才可能得到正确的回答。
      
  •      有人说,每个人都要经过三段感情经历才能学会爱得从容自得,悦人悦己。
       初恋时,大都懵懂无知,只知道享受心动感觉的撩拨和爱意流动的小小喜悦。这时的爱,更多的是自恋;爱人,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太过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每一分爱的付出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多一分强烈的爱,就会被人看轻,受人嘲笑。感情细腻,神经敏感,一点点的忽视和挫折,都会轻易浇灭心中脆弱的爱意烛火,不敢坚持,不敢强势,却太容易受伤,第一次的爱情里,更多的是在角落里的顾影自怜,一个人品尝着爱情里的酸甜苦辣,知道无声无息的错失。追悔莫及,是明白自己太过在意自己的感受却向对方表达的太少后的唯一纪念。
       当再一次遇到让自己心动的人,便再也不会畏畏缩缩,只想一次将爱意倾倒。在第二次的爱里,处处为对方考虑,处处替对方着想,一次又一次的退让,委曲求全,只怕自己做得不好,只怕对方觉得自己不在乎、太冷淡。可是却忘记了自己。没有给对方为自己考虑的机会,却只是让对方以为自己已被完全吸引,无法离开,换来的只是对方的不在乎。直到有一天内心的委屈溢出,和朋友倾诉,才发现原来是自己付出的太过,爱得太强烈,才让手中的沙抓得越紧,流失得越快。自己弄得满身疲惫,也许还有爱,却更想要逃离。
       明白了爱不能由理智决定,但却要爱得理智,才能有好的结果之后,在第三段的感情中,才可能拥有美好的爱情。享受爱的喜悦,承受爱的负荷,懂得爱的节制和休息,才学会了爱得从容自得,悦人悦己。
       《理智与情感》里,妹妹玛丽安与威利强烈的毫无保留的爱,就像是学习爱的过程中的第二阶段,以为爱了就爱了,不害怕没有理由,只害怕不够勇敢。可当最终当认清了爱情的本质和现实的情况后,却大受打击,满身伤痕,甚至一蹶不振。虽然爱情的发生不能用理智选择和控制,可是没有理智,任由情感随性发展,如洪水爆发般的喷涌,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淹没了自己,葬送了爱情。
       细水才能长流。没有人可以永远毫无保留,毫无条件的付出。张爱玲说“爱得本质是被爱”。每一份的付出都是以得到回报的期许为条件的,当得到回报的愿望被打上不可能的印记,付出者也会带着再也无法多承受一分的疲惫离去。
       也许会觉得在爱情里掺入理性的控制是可耻的,那样的爱情让人觉得有操纵的嫌疑,太具有目的性。但是,事实却告诉我们,只有当情感与理智相融,才能拥有美好的爱情。正如埃莉诺与爱德华之间,在爱情的召唤和理性的指引下最终走向了完满。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幸福,而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爱得轰轰烈烈,而是和心爱的人一起牵手看完人生的风景。要得到真正的幸福,就需要两个人一起理智地经营。
  •     
      最早接触简·奥斯丁是在中考完的那个假期,漫长而又无忧无虑。那时的我也正是十五岁,正是传说中女孩子最美好的年华,《傲慢与偏见》给了我一个对爱情最初朦胧悸动的憧憬与幻想。
      
      现在回忆起来,《傲慢》一书在我看来更像一部青春期小说。虽然以英国郡与村落之间的际遇为背景,涉及到了很多英国当地的习俗,但在阅读过程中,浅陋的我更多的是感受到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纠结——每个人都出于自己的顾虑、在爱情的左右原则中做着来来回回的拉锯战。
      
      在爱情被确定之前,总会经历着种种考验。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经历过自身的误会体验、其他恋人的嫉妒牵绊、双方家长的顾忌或阻挠……最终过上了王子与公主在一起的童话生活。
      
      在《傲慢》这部书里,也涉及到了对英国当时的财产继承制度、婚姻门当户对等问题,很明显简一直都是持至少调侃态度的:极力鄙视继承伊丽莎白家财产的远方侄子,伊丽莎白母亲等一类已婚女人时常唠叨希望女儿找到依附终身的对象,在书中简都用调皮的描述、调侃的对话来写。因而我自己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更多的是把它们当做小说中的一个亮点来看;作者的笔触也并不是很深刻犀利。
      
      《理智与情感》与《傲慢》比起来,要进步很多。
      
      首先是在对故事的整个建构上更加复杂,不会再让人一眼就看到结果,多了峰回路转的惊喜。随着书被翻得越来越少,对两个女主人公最终的归宿也多了几分怀疑,几分肯定。
      
      其次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完满些。《傲慢》中的伊丽莎白是倔强骄傲的,她永远都不会承认英国社会中既定的规则,横冲直撞到了达西怀抱中。《理智》则其中的人物都确实都理智现实多了,埃莉诺、玛丽安姐妹俩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处境。
      
      第三是在人性、社会现实的揭露与刻画上更加真实入骨。贵族青年间随便处置的爱情与性、女性之间因爱而产生的勾心斗角、为追逐金钱而谄媚放弃立场爱情……亲人之间的至爱至疏、隐藏中人性中的善也得到了简的发掘,正是因为正视人性善恶,人物形象才不会枯燥单一。
      
      也许很多人会喜欢伊丽莎白,她的聪明、她的勇气、她的美丽……但与埃莉诺比起来,我觉得她要逊色点。
      
      埃莉诺同伊丽莎白的冲动直接比起来,总是冷静理智地洞察身边的人和事,每次做出的选择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与伊丽莎白比起来,埃莉诺更像现实中的简。
      
      在最后快写完时,上网百度了简在中国发行的六部作品的完成时间,《理智与情感》居然是简的第一部作品,与我最开始的猜想——《理智》至少在《傲慢》完成之后才创作的——完全不同。
      
      不得不承认,要真正去读懂简、读懂她的作品我还有很多欠缺。上述的所有言论都是自己的揣摩与想法,并没有经过严格论证。至少其他四部作品是要想了解简所绕不过的坎。
      
      
  •   许多年前我看《傲慢与偏见》也是这么以为的,可是,这不一样。
  •   我读的时候,更喜欢偏理性的埃莉诺些,总觉得她理智的外表下有着充沛的情感,而她的压抑也可能是源于对爱情较低的安全感。就像你写的,”女人天生是感性的动物”,所以对于女人来说,流露阴柔之美与热情冲动浪漫是较容易的,但能像埃莉诺那样擅于掌控自己理性的女人并不多。如果一个女人太过“自我‘,即使他的男伴再是“强大的他者‘,他们的结合也未必能持续的很久,毕竟男人往往只是”假装强壮的孩子“。所以,爱情上的阴阳结合、刚柔相济,或许并不是单单指女方一直扮演阴和弱,而是男女在角色上依据不同情境的变化互补。
    蛤蛤蛤,像你这么可爱的女孩,是很本真的啦,也一定会幸福的!祝福!↖(^ω^)↗
  •   哈哈哈!谢谢托托的祝福哦,你也一定会幸福哒。
    我觉得你分析的很有道理,我也赞同你的观点。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埃莉诺毫无疑问是我们的精神榜样,她强大的内心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但我觉得她的压抑未必是出于不安全感,而是性格和道德观念所致,她是奥斯丁笔下所描绘的英国当时典型的淑女,她具有严格的道德操守,凡事从“他者”出发,有极强的是非分辨能力。当然我对此没有异议,只是同情那个被外在观念所埋没的埃莉诺,她内心一定也有痛苦,只是更内隐罢了。
    出于这样的同情,我欣赏率真的玛丽安,但玛丽安终究要告别少女情结,我只是希望她在变得坚强和理性的同时,不要丢了自己宝贵的特质。(*^__^*) 欢迎继续讨论哈!
  •   或许埃莉诺只是在不自觉的“利他”,每一个念头都习惯了将他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利他”的确不是实现幸福的唯一行为模式,但可能对于埃莉诺,“利他‘比”自我“更多的让她感受到一种内心的满足与踏实,理智刻画着她的性格,当她内心痛苦与挣扎时,理智带来的得体与克制可能更能慰藉她自己的心。她也会爆发与宣泄,但这只会是偶然情况。同情埃莉诺,或许是因为她的习以为常在我们这里会看做是对她自由的束缚。
    可能很久之前,”埃莉诺’也是天真率真的“玛丽安‘;可能很久之后,”玛丽安“变成了得体大方的”埃莉诺“。成长过后,她们都不会丢失那份热情与阴柔,只是小心翼翼的隐藏起来,对的人才有机会再体会到她们的可爱与热情。
    蛤蛤蛤,看你的书评也帮我又复习了遍这本小说。奥斯丁挺喜欢塑造像埃莉诺这样”绷的紧紧’的,偶尔来次“大释放”的人物,《傲慢与偏见》里的伊丽莎白也是这样,蛤蛤蛤,我喜欢这样的!
  •   哈哈哈!跟你聊天挺开心哒,以后我们可以经常聊聊女性小说,越长大越发觉得埃莉诺的力量感,她真的可以给予我们很多理智上的指引。其实真正的单纯是经历世事之后还能保持一颗干净的心。
  •   嗯,蛤蛤蛤!以后多多交流!:D
  •   我还是比较喜欢《傲慢与偏见》呢,语言比较有趣,人物刻画比较深刻。
    那是我最爱的小说,呵呵。
  •   我也挺喜欢的,据说简的六部作品跟人的年龄和阅历有关。
  •   现在重新翻看自己写的读后感,再仔细想想故事情节,竟有点生疏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