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2-02-01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米·莱蒙托夫 译者:冯春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当代英雄》是俄国19世纪杰出诗人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由《贝拉》、《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塔曼》、《梅丽公爵小姐》、《宿命论者》等一组系列小说组成。主人公彼乔林是一名到高加索服役的贵族青年军官。他精力充沛,才智过人,但他到外都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因此而养成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将自己的充沛精力消耗在半真半假的变爱游戏和冒险行动中给别人带来痛苦和不幸……
作者简介
作者:(俄国)米·莱蒙托夫 译者:冯春
书籍目录
前言里戈夫斯卡娅公爵夫人当代英雄 一 贝拉 二 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 彼乔林日记 序言 一 塔曼 二 梅丽公爵小姐 三 宿命论者题解
章节摘录
书摘 瓦莲卡满面通红,噘起粉红的嘴唇……她哥哥又若无其事地坐回安乐椅——这时仆人进来点蜡烛,乘瓦莲卡正在生气,用纤细的小指头敲着玻璃窗的时候,我来向你们描绘一下我们所在的房间。这房间兼作书房和会客室,由一条走廊与房子的其余部分相连接;墙上糊着淡蓝色的法国墙纸……橡木门锃光发亮,装着时兴的把手,橡木窗框表明主人是一位正派人。窗幔是中国风味的。到了晚上,或者太阳照到玻璃窗上时,鲜红的窗帘就放下来,与房间的颜色形成强烈的对比,它表明主人偏爱一种希奇古怪的装饰。正对窗子放着一张书桌,上面堆满图画、纸张、书籍、各种各样的墨水瓶和时兴的小玩艺儿;书桌一侧有一个高大的花架,上面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似的爬满苍翠的常春藤,另一侧是一张安乐椅,这会儿乔治正坐在上面……书桌下铺着一张宽大的地毯,上面织着五彩的阿拉伯图案;此外还有一张波斯壁毯挂在窗子正对面的墙上,上面挂着几支手枪、两支土耳其火枪、几把契尔克斯马刀和短剑,这些都是到过巴尔干的同事送给他的礼物……大理石壁炉上面放着三尊雪花石膏滑稽雕像,他们是帕格尼尼、伊凡诺夫和罗西尼……其余几面墙壁上都没有任何装饰物;靠墙放放着一圈宽大的沙发,上面套着大红毛料沙发套;惟一的一幅画十分引人注目,它挂在通向卧室的房门上方,上面画的是一个不知名的男子的面孔,出自一位不知名的俄国画家的手笔。这个人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才气,也没有人费心向他暗示一下这一点。这幅画是凭空想象的,深刻而阴郁,脸画得很真实,没有丝毫人为的夸张或歪曲;光线是从上面下来的,衣服画得很粗糙、暗淡、模糊不清——看来,画家的全部心思都集中在眼睛和笑容上……他的头比真实的人大,头发整齐地纷披在额头两边,额头很圆,明显地往前冲,结构上总有点不一般。他的眼睛注视着前方,闪耀着一种可怕的光芒,人们从黑色假面具的眼孔里往外看的时候,往往闪耀着这样的光芒;那审视和责备的目光仿佛正从房间的所有角落里盯着您。他的笑容把两片薄薄的紧闭的嘴唇拉得长长的,与其说是在嘲笑,不如说是含着鄙视。乔治每朝这个头像看一次,就会发现一种新的表情。在他感到孤独、耽于幻想的时刻,它便成了他谈话的伙伴——而他就像拜伦的游击队员把这幅画称为莱拉的画像。他常常兴奋地向同事展示这幅画,他们称赞这是—幅挺不错的画。 在我描写书房的时候,瓦莲卡已慢慢走到书桌跟前,接着走近哥哥,在他对面的椅上坐下。在她天蓝色的眼睛里已看不到丝毫转瞬即逝的怒气的火星,可是她不知道该从哪儿恢复他们的谈话。那张残存的名帖落到了她手里。 可怜而又天真的公务员。他不知道,对于这个社会,除了成堆的金子,还需要一个由某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回忆装饰起来的名字(不管是什么样的回忆),这名字奴才们已经相当熟悉,看门人决不会搞错,在需要叫出这个名字的时候,任何—个显要的夫人,客厅的立法者或审判者都会问起,这位是谁?——是B公爵或者K伯爵的亲戚吧。克拉辛斯基就这样裹着大衣站在大门口。瞧,又有一辆马车驶过来了,从马车里走出—位太太:在灯光照耀下,发卷间的钻石闪着耀眼的光芒,接着从马车上走下—个穿熊皮大衣的男人。这是里戈夫斯科伊公爵夫妇。克拉辛斯基连忙从看热闹的人群里探出头来,摘下帽子,恭恭敬敬地像对熟人一样向他们鞠躬,可是,唉!他们没有发现他,或者更有可能的是没有认出他。说实话,一个只见过他一面、正要出现在上流社会严厉的法庭上的女人和一个随漂亮的妻子出席舞会的上了年纪的丈夫是顾不上那些在大门口冻得够戗的好奇的人的,可是克拉辛斯基却把这种极其普通和偶然的事看成高傲和有意轻慢,从此在他多疑的心中便对公爵夫人悄悄地产生一种不友好的情绪。“好哇,”他边走边想,“你就等着瞧吧,会有好戏给你看的,”这是表达卑微仇恨的可怜的口头语。 这时大厅里响起了音乐,舞会活跃起来。彼得堡的精华都集中在这里了:两位公使和他们的外国随员,他们是由几个法语说得极好(这当然不足为怪)因而备受我们的美女垂青的人组成的;几位将军和国家政要;一位英国勋爵,他因经济事务来此地旅行因而认为没有必要多说多看,可他那高贵的夫人属于“blue stocking”阶级,曾严厉地迫害拜伦,说起话来一个人抵得上四个人,看人用四只眼睛,如果把长柄眼镜上的两片玻璃也:算上的话——镜片里反映出来的表情比她的眼睛还生动;这里还有五六个浅薄的外交官,他们自费旅行最多只到过列维尔,却断言俄罗斯完全是个欧洲国家,说俄罗斯的东西南北他们无不了如指掌,因为他们曾多次到过皇村,甚至到过帕尔戈洛沃。他们从浆得坚硬的领结上面傲慢地观察着那些无忧无虑、轻率冒失地纵情娱乐的年轻军人:他们深信,这些身穿绣金制服的人除了机械地操练外,什么也不会。在这里,您也会遇到几个年轻人和脸上红扑扑的毛头小伙子,他们当中,军人梳的是凤头发式,文职人员梳的是à la russe,他们谦恭文雅得像古典悲剧里的亲信,是不久前才由某个显赫的亲戚推荐到上流社会里来的:他们还来不及认识大多数女士,在邀请不认识的女士跳卡德里尔舞或玛祖卡舞时,害怕遇到那种冷冰冰的可怕目光,遇到这种目光时,他们就会心慌意乱,像病人看到黑色药水一样。他们围在跳玛祖卡舞的光彩夺目的人周围,成了一群怯生生的观众,吃着冰洪淋,拼命吃着冰淇淋。正在跳舞的男舞伴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十分投入,既不顾惜双脚,也不顾惜舌头,他们不知疲倦地跳着,一坐到椅子上便把脸对着女舞伴,笑容可掬,每说一句话便向对方投去深情的一瞥,简而言之,他们极其出色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另一类是中年人,官职显赫,是社交界功勋卓著的老手。他们举止庄重,神情高傲,好像是出于对女主人的怜悯和宽容才漫不经心地在镶木地板上滑动,他们只和vis-à-vis的太太谈话,当他们和女舞伴相遇时,便摆出一个舞步型的姿势。 然而淑女们……哦!就像所有的舞会一样,淑女们是这次舞会的名副其实的装饰品!……有多少闪亮的眼睛和钻石,多少嫣红的嘴唇,多少嫣红的缎带……她们是大自然的奇迹和时装铺的奇迹……迷人的秀足,小巧得惊人的皮鞋,大理石般的双肩,上等的法国香粉,从畅销小说中借用的动听句子,从店铺里租来的钻石……是不是这样,我不知道,但是根据我的理解,舞会上的女人正是和她们的打扮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特殊的整体;舞会上的女人完全不是闺阁里的女人;和一个女人跳过玛祖卡舞再去评判她的心灵与智慧,同读了一位撰稿人的文章再去评判他的见解与感情是完全一样的。 大厅通往客厅的门旁边坐着两位成年淑女,她们手里都拿着带柄眼镜,正在和两三个没有跳舞的年轻人交谈。其中一位就是丽莎维塔·尼古拉耶夫娜。大红衣裙使她苍白的面容有了一些生气,总的说来,她的穿戴很得体。凭着这种优越感,她相当冷谈地回答了走过来彬彬有礼地向她鞠躬的彼乔林。(顺便必须指出,穿戴得不得体的女性通常客气和宽容得多,不过,这绝不是说,她们可以穿戴得不得体。)彼乔林站在丽莎维塔·尼古拉耶夫娜身旁,等她先开口说话,漫不经心地看着跳舞的人。这样过了几分钟,她才不得不撕下自己嘴唇上那沉默的封蜡。 昨天我来到五峰城,在城郊马舒克山下最高的地方租了一处住所:在雷雨天气里乌云定会垂挂到我的屋顶上。今天早晨五点钟,我一打开窗门,屋前小花圃里的花香立即迎面事扑来。开满樱槐花的树枝探视着我的窗口,一阵微风吹来,有时会把白色的花瓣撒落到我的书桌上。从我屋里看出去,三面景色都非常秀丽。西面,五峰并峙的别什图山现出一派灰蓝色,仿佛“暴风雨后残留的一朵乌云”;北面,马舒克山拔地而起,像一顶毛茸茸的波斯帽,把地平线上的这一部分遮住。东面更是山明水秀:我面前的山坡下是一座五彩缤纷、干净崭新的小城市;有益于健康的温泉哗哗奔流,操着各种语言的人群熙熙攘攘;而那边,更远些,群山像一座半圆形的露天剧场重重叠叠地耸立着,一座比一座苍翠,一处比一处迷茫;在最远处的天边,从卡兹别克山到双峰并峙的厄尔布鲁士山绵延着一脉银链似的雪山。居住在这样的土地上,真叫人心旷神怡啊!一种欢乐的情绪在我全身的血管里涌动。空气清新凉爽,就像婴儿的亲吻;阳光灿烂,天空蔚蓝,人活在这世界上还需要些什么呢?还要那么些情欲、愿望和遗憾干什么?可是时间到了。我该到伊丽莎白温泉去:据说凡是来温泉治病的人,早晨都聚集在那里…… 我常常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顽固地追求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的爱情呢?我既不想勾引她,也不想娶她为妻。我干吗像一个女人似的向她卖弄风情?维拉爱我大大超过梅丽公爵小姐可能爱我的程度。如果公爵小姐在我心目中是个不可征服的美人儿,那么,也许这种攻克障碍的难度还能使我入迷。可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因此,这不是青春年少的年代里那种折磨我们、使我们寝食难安的对爱情的追求,就是这种追求把我们从—个女人身上抛到另一个女人身上,直至找到—个无法忍受我们的女人为止。一种永恒的规律便开始起作用了——这就是一种真正的无休无止的情欲,这种情欲在数学上可以表示为从一个点开始的一条通向空间的线,其中的秘密就在于它是无限长的,它没有终点,也就是说,这种情欲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我这样煞费苦心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因为嫉妒格鲁什尼茨基吗?可怜哪,他根本就不值得我嫉妒。或许是一种难以战胜的恶劣感情在作怪,这种感情促使我们去破坏一个朋友的甜蜜的迷梦,以便在他走投无路来向我们求救的时候,可以沾沾自喜地对他说: “我的朋友,我也有过这种经历!可是你也看到了,我照样心安理得地吃饭、睡觉,并且希望临死的时候不会叫一声,也不会掉一滴泪!” 真的,去占有一颗年轻的情窦初开的心,那真是无穷的快乐!年轻的心就像一朵鲜花,在第一缕阳光照耀下散发出醉人的芬芳,应该在这个时候摘下它,把它闻个够,然后扔在路上,总会有人来捡起它的。我觉得身上有一种贪得无厌的欲望,要把人生路上遇到的一切都吞食下去。我只是从个人利害得失的角度来看待别人的痛苦和欢乐,把它们当作维持自己精神力量的食粮。我自己再也不会在情欲的影响下变得疯狂,我的虚荣心受到环境的抑制,它表现为另一种形式,因为虚荣心说到底无非是一种对权力的渴望,而我最大的快乐就是让周围的一切听从我的摆布。让别人对我爱慕、忠诚和敬畏,岂不是拥有权力的首要标志?岂不是权力的最大胜利?平白无故地造成别人的痛苦和欢乐,岂不是满足我们自尊心的最甜蜜的食粮?什么叫幸福?幸福就是自尊心得到满足。如果我觉得普天之下我最优秀,我最强大,那我会觉得很幸福;如果所有的人都爱我,那我就会在自己身上找到永不枯竭的爱的泉源。邪恶产生邪恶;第一次遭受痛苦就会使人懂得折磨别人的快乐。邪恶的思想不可能进入人的脑子,除非他想把它付诸行动。有人说,思想是一种有机物:它们一产生就是有形的,这个形就是行动。一个人脑子里的思想越多,他的行动就越多。因此一个天才如果被捆绑在办公桌上,那么,结果不是夭折就是发疯,就像一个体格强壮的人,如果整天坐着不活动,结果一定会中风死去—样。 情欲是思想发展的最初阶段,它属于青春年华的心灵,谁要想一辈子生活在情欲冲动之中,那他肯定是个傻瓜:许多平静的河流都是从哗哗作响的瀑布开始的,却没有一条河流直到奔流入海都始终奔腾咆哮,白浪滔天。但这种平静却往往是一种伟大力量的标志,虽然它是藏而不露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不允许疯狂冲动,因为心灵在经历痛苦和欢乐的时候总会保持清醒,理智从事。它知道,要是没有雷雨,太阳的长期暴晒会把它烤干,它深入体验自己的生活,抚慰自己,惩罚自己,像对待心爱的孩子一样。一个人只有处于这种自我认识的最高境界,才能领悟神的公正裁判。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一八四一年七月十五日,继普希金之后,俄国保守势力又杀害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诗人——莱蒙托夫,当时他还未满二十七岁,已是公认的普希金继承者,俄罗斯第二位大诗人。 莱蒙托夫的创作时期主要发生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这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一八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十二月党人起义被镇压之后,沙皇尼古拉一世进—步加强了他的反动统治。他成立了专门镇压进步活动的第三厅,颁布了书刊检查条例。进步贵族遭到打击,一切自由思想的表现、抗议沙皇暴政的举动都遭到镇压。整个俄罗斯成了一座监狱,到处是死刑、流放、苦役和设好圈套的杀害。革命运动处于低潮。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俄国革命就像—团埋藏在地底下的烈火在那里重新生成、酝酿、积聚,新的革命力量在人民内部逐渐生长,虽然它还没有显露出来,但那不满,忧愤,试图反叛、对抗的情绪却始终是存在着的。莱蒙托夫的创作就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点。赫尔岑在《论俄国革命思想的发展》—文中曾说:“他完全属于我们这一代。当时我们都太年轻,没有能参加十二月十四日的起义。我们被这个伟大的日子所惊醒,所看到的只是死刑与流放,我们忍着眼泪被迫沉默着,我们学会了把自己关起来,与世不往来,孕育着自己的思想——那是什么样的思想啊!那不是开朗的自由主义、进步思想,那是怀疑、否定、充满愤懑的思想。莱蒙托夫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感情,不能像普希金那样,在抒情诗的情调中取得超脱……刚强的阴郁的思想从没有离开他的头脑,这种思想渗透了他所有的诗篇。这不是要用诗的花朵来装饰的那种抽象思想;不是,莱蒙托夫的沉思——是他的诗、他的痛苦、他的力量。” 一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一八一四年十月十五日生于莫斯科。父亲尤里·莱蒙托夫生于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家庭,曾在军中服务,后以上尉军衔退职,定居在图拉省克罗波托夫卡村。母亲玛丽亚出身名门斯托雷平家族,但在莱蒙托夫未满三岁时便已病故。莱蒙托夫由外祖母伊丽莎白抚养,童年在外祖母的庄园奔萨省塔尔哈内村度过。他从小亲眼目睹农奴的贫困生活,接触到俄罗斯民歌、民间舞蹈、民间传说,听到不少有关一八一二年卫国战争的故事,这对他未来的创作都大有裨益。 一八二七年莱蒙托夫随外祖母迁居莫斯科,一八二八年进莫斯科大学附设的贵族寄宿中学就读,同年开始诗歌创作。初期的作品有长诗《切尔克斯人》、《高加索的俘虏》、《海盗》和一些短诗,这些诗作大都带有模仿和习作的性质,基本主题是歌颂自由,但放逐主题、恶魔主题、孤独和幻灭的主题已开始出现。一八三○年莱蒙托夫考入莫斯科大学伦理政治系。当时莫斯科大学是全国精神生活的中心,别林斯基、赫尔岑、斯坦凯维奇、奥加辽夫等都曾在这里学习。进步学生组成各种小组,热烈地研究政治、哲学和文学问题,这种气氛对莱蒙托夫无疑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时期他写了长诗《卡勒》、《伊斯梅尔—贝》和《乞丐》、《天使》、《帆》等抒情诗,其中《一八三一年六月十一日》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篇。诗中写道: 人生这般苦闷,假如没有斗争。 我们把往事仔细回顾,生活里 也认不清多少事,当年少青春, 人生不会使心灵感觉到欣喜。 我需要行动,希望把每个日子 都能化为不朽的时刻……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