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年9月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卡夫卡 页数:290 字数:280000 译者:高年生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卡夫卡生前鲜为人知,他的作品也未受到重视,可在他身后,文名鹊起,他的作品蜚声世界文坛,他的崇拜者们一次次掀起“卡夫卡热“。作者的《城堡》、《美国》、《诉讼》、《变形记》等小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对现代派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被推崇为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被人们称为“作家中之作家”,他的许多小说已成为许多作家必定研读的作品,被人们说成是“需要用心去阅读的作品”。
《城堡》是作者最具特色,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土地测量员K受命赴某城堡上任,不料却受阻于城堡大门外,于是主人公K同城堡当局围绕能否进入城堡之事展开了持久烦琐的拉锯战。城堡就位于眼前一座小山上,可它可望不可即;它是那样冷漠、威严,像一头巨兽俯视着K;它代表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那儿等级森严,有数不尽的部门和数不尽的官吏,可又有数不尽的文书尘封在那里,长年累月无人过目,得不到处理。面 对这座强大的城堡,K很无奈,直到最后也没有进入城堡,也没见到城堡当权者。
本书自始至终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梦魇般的气氛;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他是一位用德语写作的业余作家,国籍属奥匈帝国。他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美国诗人奥登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自己的鼻祖。
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粗暴、专制,对儿子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只是偶尔指手画脚地训斥一通——他想把儿子培养成为性格坚强而又干的年轻人,但结果是适得其反,卡夫卡内心中一直对父亲存有无法消除的畏惧心理。由此而培养的敏感、怯懦的性格和孤僻、忧郁的气质使卡夫卡其人其书成为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写照:异化现象,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无法克服的荒诞和恐惧。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另一部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描述了经理把绝食表演者关在铁笼内进行表演,时间长达四十天。表演结束时,绝食者已经骨瘦如柴,不能支持。后来他被一个马戏团聘去,把关他的笼子放在离兽场很近的道口,为的是游客去看野兽时能顺便看到他。可是人们忘了更换记日牌,绝食者无限期地绝食下去,终于饿死。这里的饥饿艺术家实际上已经异化为动物了。
另外一些小说是揭示现实世界的荒诞与非理性的,如《判决》和名篇《乡村医生》,这里,现实和非现实的因素交织,透过这些荒诞的细节和神秘的迷雾,这里寓意着:人类患了十分严重的病,已经使肌体无可救药。人类社会的一些病症是医生医治不了的,这里的医生最后也变成了流浪者。
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和《地洞》等揭示的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困惑感;而《审判》、《在流放地》以及《万里长城建造时》则揭示了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其中的腐朽。短篇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中写到:中国老百姓被驱赶去建造并无多大实用价值的长城,他们连哪个皇帝当朝都不知道,许多年前的战役他们刚刚得知,仿佛是新闻一般奔走相告。“皇帝身边云集着一批能干而来历不明的廷臣,他们以侍从和友人的身份掩盖着艰险的用心。” “那些皇妃们靡费无度,与奸刁的廷臣们勾勾搭搭,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纵欲恣肆,恶德暴行就像家常便饭。”他还写出了表现民主主义思想的一句话:“在我看来,恰恰是有关帝国的问题应该去问一问老百姓,因为他们才是帝国的最后支柱呢。”
马克斯·布罗德的这部《卡夫卡传》,叙述了卡夫卡的文学经历、成果、风格和思想,演绎并诠释了卡夫卡其人其文,从文学评判的角度来看这位世界公认的大师:弗兰茨·卡夫卡。
卡夫卡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不要绝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绝望这一点也不要绝望。恰恰在似乎一切都完了的时候,新的力量毕竟来临,给你以帮助,而这正表明你是活着的。
我依旧能从像《乡村医生》这类作品中感到短暂的满足。但是只有当我一旦能把世界提升到纯粹的、真实的、不可改变的境界之时,我才感到幸福。
一场倾盆大雨。站立着面对这场大雨吧!让它的钢铁般的光芒刺穿你。你在那想把你冲走的雨水中飘浮,但你还是要坚持,昂首屹立,等待那即将来临的无穷无尽的阳光的照耀。
书籍目录
前言Kafkaesque——卡夫卡的作品与现实《城堡》简介城堡附录 一 开篇的异文 二 残章断篇 三 作者删除的文句和段落 四 第一版后记 五 第二版后记 六 第三版后记 七 译后记 八 卡夫卡生平创作年表
章节摘录
K在楼上碰到了教师。房间经过收拾,面目为之一新,弗丽达就是如此勤快。房间里空气清新,炉子烧得很旺,地板洗刷得干净,床铺得整整齐齐,女仆们的那些叫人讨厌的垃圾连同她们的照片也都不见了。桌子上原先沾满污垢,使人不管朝哪儿转身都觉得如芒刺在背,现在却铺上了一块白色绣花桌布。现在简直可以接待客人了;K的几件内衣挂在火炉旁边烘着,并不太有碍观瞻,弗丽达显然是在大清早把它们洗干净的。教师和弗丽达坐在桌旁,K进屋时他们都站了起来。弗丽达吻了一下K,以示问候,教师微微躬身致意。K因为刚和女店主谈过话,还心神不定、心不在焉,开始为自己至今还没有能去拜访教师而表示歉意;看来他以为教师是因为他没有去而等得不耐烦了,所以才自己前来登门拜访他的。可是教师举止安详,似乎现在才慢慢想起来他和K之间曾经说过要登门拜访。“土地测量员先生,”他慢条斯理地说,“您就是几天前在教堂广场上和我谈话的那个外乡人吧。”“是的,”K简短地说;当时他孤零零的,不得不忍受教师那副大模大样的态度,现在是在自己的房间里,他就不必再忍受了。他转身对弗丽达说,他马上要出去作一次很重要的拜会,需要穿得尽量好一些。弗丽达没有多问,就把正在仔细观察那块新桌布的助手叫过来,吩咐他们把K脱下来的衣服和靴子拿到楼下院子里去刷干净。她自己从绳子上取下一件衬衫,跑到楼下厨房里熨去了。 现在屋子里只剩下K和教师。教师又默默地坐在桌旁;K让他又等了一会儿,脱下衬衫,开始在脸盆旁擦洗身子。他背对着教师,直到这时,才问他来干什么。“我是受村长的委托来的,”教师说。K准备听他说下去。可是由于水声哗啦啦地响,教师听不清K说的话,只好走近一点,在他身旁倚墙站着。K要去赴约而急于洗濯为此他向教师表示歉意。教师未予理会,说:“您对村长很不礼貌,他是一个有贡献、有经验、年高德劭的长者。”“我不知道我是否很不礼貌,”K一面擦干身子,一面说,“可是当时我所要想的不是文雅的举止,而是别的事情,那倒是对的,因为我的生存受到可耻的官方作风的威胁,我就不必对您详谈了,因为您自己也是这个官方当局的一员。村长抱怨我了吗?”“他该向谁抱怨?”教师说,“即使有这么一个人,难道他会抱怨吗?我只是按照他的口授草拟了一份你们的会谈纪要,从而使我对村长先生的仁慈和您的回答方式有了充分的了解。” [23]我认为你在这儿谈到问题的关键了,”K说。“就是这样。听了你讲的这些,我相信现在已看清楚了。巴纳巴斯年纪太轻,不足以担当这一任务。他所说的一切都不能完全当真。由于他在上面吓得要死,不能观察那儿的情况,而你们又逼着他讲,结果听到的是不知所云的无稽之谈。我对此并不感到奇怪。你们这儿的人生来就敬畏官府,在你们的一生中,这种敬畏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从各个方面继续灌输给你们,你们自己又尽可能地推波助澜。不过,其实我并不反对这样做;如果官府好的话,为什么就不该敬畏它呢?只是你们不该把像巴纳巴斯这样一个从来没有见过村子外面世面的毛孩子突然派到城堡去,然后又想要求他如实地报告情况,把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当作上帝的启示加以探讨,让自己一生的幸福取决于对它的解释。没有什么能比这更错误的了。不过我也和你没有什么两样,我也上过他的当,曾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也由于他而感到失望,两者都只是以他说的话为根据,也就是说,几乎毫无根据。”奥 尔加默不作声。“要动摇你对你弟弟的信任,对我并不是容易的事,”K说,“因为我看到,你是多么爱他,对他的期望多么大。但是我必须这样做,至少是为了你对他的爱和期望。因为你看,总是有什么—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在阻碍你,使你不能充分看清巴纳巴斯不是取得什么,而是人家送给他什么。他可以进公事房,或者按照你的说法,进接待室;好吧,就算那是接待室,但是那儿有门可以继续往里走,如果机灵的话,还可以通过挡板。拿我来说,至少目前就完全进不去那间接待室。巴纳巴斯在那儿同谁讲话,我不知道,也许那个文书是级别最低的勤务员,但是即使他是级别最低的,他也可以把你带到比他高一级的人那儿去,如果他不能带你去,他至少能说出上司的名字,如果他不能说出上司的名字,他也能够指出一个能说出他上司名字的人。那个所谓的克拉姆,也许和真的克拉姆毫无共同之处,也许只因为巴纳巴斯紧张得两眼昏花,才认为有相似之处,他也许是官员中级别最低的,也许连一个官员都不是,然而他站在那张长桌前有什么事要做,他在他那本大书中读什么,对文书低声说什么,当他的目光过了好久偶尔落到巴纳巴斯身上时他在想什么,即使这一切都不是真的,他和他的动作都毫无意义,那也是有人让他站到那儿去,这样做是有着某种目的的。我说这一切是想说明,那儿有某种机遇,向巴纳巴斯提供某种机遇,至少是某种机遇,而巴纳巴斯除了怀疑、害怕和绝望以外一无所获,那只能怪他自己。而这些我还总是从最坏的情况来说的,事实上这种情况甚至极不可能。因为我们手中有两封信,虽然我对这些信颇持怀疑,但是比对巴纳巴斯的话却要看重得多。就算这些信是毫无价值的陈年旧信,是从一堆同样毫无价值的信函中随便抽出来的,并不比在集市上给人算命的金丝雀从一堆纸条中叼出来的纸条高明多少,就算是这样,但这两封信至少和我的工作有某种关系;这两封信显然是写给我的,尽管对我也许没有什么用处;正如村长夫妇所证明的,信是克拉姆亲笔写的,而且,又是根据村长的说法,虽然只是私人性质的,意思含糊不清,但却有重大意义。”“村长是这样说的吗?”奥尔加问。“是的,他是这样说的,”K答道。“我要把这话告诉巴纳巴斯,”奥尔加急忙说,“那会给他很大的鼓励。”“但是他并不需要鼓励,”K说,“鼓励他,就等于说他做得对,他只要像到目前为止那样继续干下去就行了,可是正是这样他将会一事无成。一个人的眼睛被蒙住了,不管你怎样鼓励他透过蒙着眼睛的布极力向外看,他也是永远看不到什么东西的;只有把布解掉,他才能看见。巴纳巴斯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鼓励。只要想一想:那儿上面的官府庞大得叫人摸不着头脑—我来到这儿以前以为对它的了解八九不离十,这种想法是多么幼稚啊—那儿是官府,巴纳巴斯面对的是他们,只有他可怜巴巴独自一人,没有别人,如果他不是一辈子生死不明地蹲在公事房的一个黑暗角落里,对他来说就已是够光彩的啦。”“K,别以为我们小看了巴纳巴斯所承担的任务的艰巨性。我们对官府并不缺乏敬畏,这是你自己说的。”“但那是被误导的敬畏,”K说。“敬畏得不是地方,这种敬畏反倒糟蹋了对方。巴纳巴斯获准进人那间屋子,在那儿却无所事事地消磨日子,下山后还要怀疑和轻视那些他刚才见了还怕得发抖的人,或者由于绝望或劳累,没有立即去送信,没有立即去转达交给他的信息,这还能说是敬畏吗?这可已不是什么敬畏了。可我还要继续责怪,也要责怪你,奥尔加;我不能不责怪你。虽然你以为你敬畏官府,却不顾巴纳巴斯少不更事,孤零零的,把他派到城堡里去,或者至少没有劝阻他。” K看着这一切,心里不仅好奇,而且还带着参与感。他自己置身于熙熙攘攘之中几乎感到很舒服,东看看,西瞧瞧,跟着—虽然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跟班走,看着他们分送档案,不过这两个跟班已有多次低着头,噘着嘴,掉过头来,狠狠地瞪他一眼。档案分发工作越往前走就进行得越不顺利,不是清单不大对,便是跟班对档案分不清,不然便是老爷们由于其他原因而提出异议;不管怎样,反正有些已分发的档案还得收回,于是小车就向后退,隔着门缝交涉退回档案。这种交涉本来就已困难重重,可是常会发生这种情况,一涉及到退回档案,正是那些原先开来开去、闹得最欢的房门现在却紧紧关闭,死也不肯开启,好像根本不想再过问此事了。这时候才开始碰到真正的困难。自以为有权拿到档案的人会十二分不耐烦,在房间里大吵大嚷,拍手顿足,一再从门缝里向过道叫出某一个档案号码。这一来,小车往往就给扔下没人管了。一个跟班忙于劝那位沉不住气的老爷息怒,另一个在关着的房门外为收回档案而奋斗。两 人都不容易。沉不住气的人往往越劝越沉不住气,再也听不进跟班的空话,他不要安慰,他要他的档案;有这么一位老爷,有一次竟从隔板墙上面的空隙中把满满一脸盆水泼到跟班身上。另一名跟班显然级别要高一些,可是吃的苦头却大得多。如果有关老爷压根儿不肯接受交涉,就会进行一番就事论事的讨论,跟班就会依据他的清单,那位老爷就会依据他的预约记录和正是要他退回的那些档案,可是他暂时还把这些档案紧紧抓在手里,弄得那个眼巴巴地想看一眼的跟班连档案的一个角也看不到。于是跟班也就只好跑回到小车那JL去找新的证据,小车已在有些倾斜的过道上自动向下滑行了一段路,或者他只好到那位索取档案的老爷那儿去,向他报告现在持有档案的老爷所提出的反对意见,那位索取档案的老爷又会针对这些意见提出新的异议。这样的交涉会拖得很长,有时会达成协议,那位老爷交还一部分档案,或者得到别的档案作为补偿,仅仅是因为出了一次差错;不过有时也有人二话不说只好放弃所有该退的档案,不管是因为跟班提出的证据将他逼人困境,还是因为他懒得再多费口舌,这时他不是把档案交给跟班,而是突然狠一狠心,把档案远远地扔到过道里,以至捆扎档案的绳子松脱,纸片四下飞散,跟班们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一切重新整理好。不过,和跟班恳求退还档案而根本无人答理的情形比起来,这一切还算是比较简单的呢。遇到那种情形,跟班就会站在紧闭的房门外苦苦哀求,引证清单,依据规定,可是全都白费力气,房内一声不响,而跟班分明又无权擅自跑人房内。这时就连这位出色的跟班往往也会沉不住气,走到小车旁,坐到档案上去,擦去额头上的汗水,有一阵子什么也不干,只是无可奈何地晃动双腿。周围的人对这件事都非常关注,到 处都有人在嘀嘀咕咕,几乎没有一扇门是安静的,在隔板墙顶上出现一张张希奇古怪地用围巾几乎全部蒙住的面孔在观察动静,而且还转来转去,一刻儿也静不下来。在这阵骚动中,K注意到比格尔的房门一直关着,跟班已经走过那一段过道,但并没有给他分发档案。也许他还在睡觉,在这一片吵吵嚷嚷声中居然还睡得着,说明他是一个睡觉很正常的人,可他为什么没有收到任何档案呢?只有极少数几间房间没有分到档案,而且很可能还是无人居住的。另一方面,埃朗格的房间里已经来了一位特别烦躁的新客人,埃朗格一定是在夜里被他赶出来的,这和埃朗格沉着谨慎的性格不大相合,但是他刚才不得不站在门口等K,这一事实表明确实是这么回事。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高年生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二十世纪世界文坛上出现了一位旷世奇才,几十年来几乎无人能与其相比,他就是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他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始终以沉静内省的姿态思悟人生的价值,寻索人类精神的家园,在文学的田野上苦苦地耕耘,为人们创作了大量独特奇妙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一页。他的创作对当代各国文学起了很大的影响,本世纪以来活跃在世界文坛上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精神文学流派,如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文学等,几乎都可以在卡夫卡的创作中找到自己创作方法中某些特征的渊源。因此,他当之无愧地被尊称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1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幼时受的是德语教育。1901年入布拉格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后来迫于父命改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08年起在布拉格一家半官方的工人工伤保险公司供职。1917年患肺病,1922年病休。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林疗养院,终年41岁。 卡夫卡短暂的一生充满了不幸。他所处的时代,他的社会生活环境,他的家庭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卡夫卡生活的时代正是奥匈帝国的末期。当时在布拉格,民族矛盾、政治矛盾十分尖锐,帝国摇摇欲坠,“山雨欲来风满楼”。作为犹太人,卡夫卡与斯拉夫人没有什么来往,而布拉格的多数民族是斯拉夫族;他受的是德语教育,这使他与周围的人没有共同的语言;他既不是完全的奥国人,也不是捷克人。他的父亲是个白手起家的商人,性格刚强,在家庭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对自己唯一的儿子态度简单粗暴,作风专横。卡夫卡从小就感到来自父亲的压力,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在《致父亲的信》中,他把自己的恐惧感、负疚感和不善生计都归之于父亲的影响。父子冲突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曾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始终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只是在他去世半年多以前才与一位名叫多拉·迪阿曼特的年轻犹太女子同居。卡夫卡的生活环境以及他内向的性格,使他把写作作为唯一的精神寄托。 卡夫卡是一位勤奋的业余作家。他自幼喜爱文学,中学时代就开始阅读易卜生、斯宾诺莎、尼采、达尔文等人的著作。大学时期开始文学创作,并常与同学马克斯·布洛德参加布拉格的一些文学活动,从1909年到1912年曾几度结伴去巴黎、苏黎世、魏玛等地参观游览。他受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恺郭尔的影响颇大,也研究过中国的老庄哲学。他于1908年开始发表作品。1915年,作家卡尔·施特恩海姆把他获得的冯塔纳文学奖转让给卡夫卡,以表彰他的短篇小说《司炉》。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中短篇小说和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还有大量书信、日记、随笔、箴言等,但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十分严格,对大多数作品不甚满意,生前只发表了极少的一部分。他在遗嘱中要求挚友马克斯·布洛德销毁他所有未发表过的手稿并永不再版已发表的作品,但布洛德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将卡夫卡的所有作品整理出版。可惜很多作品在此以前已被他的女友按照他的愿望烧毁了。1935年至1937年出版了六卷集,1950年至1958年又出了九卷集。自五十年代起,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卡夫卡热”,作家们纷纷模仿借鉴卡夫卡的创作手法。学术界也掀起了研究卡夫卡的热潮,声势越来越大,历久不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现代艺术的探险者”的作品,将赢得越来越多的读者,理所当然地被列为不朽的经典之作。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