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

出版时间:2001-8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法] 司汤达  译者:郝运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以同情的态度表现了平民青年于连的奋斗和悲剧,透过这个典型人物,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整整一代青年的苦闷、追求和厄运;它在于连悲剧命运的背景上真实地反映出法国复辟王朝时期的广阔社会画面,深刻地揭示了这一时期法国历史的本质特征。可以说《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的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作者简介

《红与黑》是法国大作家司汤达的主要作品,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主人公于连是小业主的儿子,凭着聪明才智,在当地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与市长夫人勾搭成奸,事情暴露后被迫离开,进了神学院。经神学院院长举荐,到巴黎给极端保王党中坚人物拉莫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很快得到侯爵的赏识和重用。与此同时他又与侯爵的女儿有了私情。最后在教会的策划下,市长夫人被逼写了一封告密信揭发他,使他的飞黄腾达毁于一旦。他在气愤之下,开枪击伤市长夫人,被判处死刑,上了断头台。

书籍目录

译本序
出版者告读者
上卷
第一章 小城
第二章 市长
第三章 穷人的财产
第四章 父与子
第五章 谈判
第六章 烦闷
……
下卷
第一章 乡村的快乐
第二章 初入上流社会
第三章 最初的几步
第四章 拉莫尔府
第五章 敏感和一位虔诚的贵妇
……
附录一 关于《红与黑》
附录二 安托万・贝尔德案件及死刑执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红与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1条)

 
 

  •     我读的就是53年版79年再印刷的红皮罗玉君本本,很是佩服那些14岁读了司汤达大赞其为牛人,惊为天人的阅读者,不幸庸俗而迟钝的我在两倍于这个青春的年纪的今天方才翻看这部作品,而且我读这书已经不是抱着“我要读书”的心态而是“我要读完书”的心态了,在感叹老司描写各种纠结、扭曲、敏感心里的神奇丰富妙笔生花中,我最大的发现就是于连这哥们儿实在是个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主儿,他的最后的被评论界一致认为反映了王政复辟下的黑暗压迫所带来的绝望的愤怒的反抗的枪声,在我淡定地看来简直是吃顶了!
      唉·····只能默默感叹自己对于世界名著理解的浅薄,抱着花生米去听郭德纲的相声了,ps:罗先生的翻译也是很有些搞笑的地方,时不时的蹦出“向我诱惑”这样的语法···丰富了我对于中西方语言习惯语法互相激荡下的新鲜认知·····当然关键是这么一部三十年前的繁体竖排散发着浓浓书香的古物只要3块钱!
  •      读完这本书总是会想起古代中国,想起魏晋南北朝的士族社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一个穷小子是很难进入上流社会的,即便是他有才华、有能力、能吃苦。于连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们不能过分苛责他的野心,他只是失败了而已。历史都是由成功者书写的,这无怪他崇拜拿破仑,波拿巴是所有乡村穷小子的英雄。超越了贵族时代,而贵族们是如此惧怕这个人,他们不愿意放弃既得的利益,不愿意改换分配财富的规则。一个有爵位的傻子也比一个乡村的天才更能得到上层社会的认可。巴黎的空气正是如此的暗无天日,小说中多次出现“法国有30万青年渴望战争”这样的话。法国是一个热爱战争的国家吗?没有热爱战争的国家,只有热爱从战争中掠夺,在战争中致富的国家。青年们只是渴望像波拿巴的将军们那样可以凭借战场上的成功改变自己的处境。就像清代小说中:“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搏个功名。”战争只是青年们渴望上升的渠道。
       于连能怎么样呢?其实他并不算是处在社会最底层,他出身于一个小业主家庭呢,只是父亲不喜欢他罢了。他甚至有多次机会可以和自己的好友一起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他的生活并不是处处被贫困威胁着,威胁他的只是他渴望进入上流社会的心。他想做教士,想成为别人尊重的人,但贵族社会是不会允许一个乡村的土小子爬到他们阶层的。即便获得了侯爵的赏识,他最终能得到的也就是一个神父的职位。说到底,上流社会只是要把这类人当做工具,当做仆人,当做清客。就像中国古代那些门客一样。这样的社会没有一个给下层阶级的上升渠道,所以才会革命不断。也许可以说近代欧洲革命不断,不是他们革命性强,而是他们社会制度的不完备造成的。如魏晋南北朝虽有外部力量干涉,中原王朝仍旧难以一致对外,叛乱随处可见。长治久安数百年的社会必待科举制度创立之后才存在。虽然科举制度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但已经给下层阶级以向上有效渠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的情况在欧洲也许只有国王发疯的时候才会存在。
       于连的悲剧不是偶然的,他还是一个年轻人,渴望爱情。他精于算计,但知识的不完备和经历缺乏是他的致命弱点。他的神经质的自卑心总是由此产生,他把爱情和事业(姑且这么叫吧)常常混在一起。作为一个缺乏人生阅历的青年,他常常会陷入恋情之中,有时他把爱情作为武器,但常常伤到的却是自己。也许这并不是他的本意,但通过博取家中女主人或重要女性的爱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本身就是一种阴谋。他没有一颗正直的心,不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适合的。在他的眼里只有达到目的的手段。最终他也由于自己的手段而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PS:科拉索夫亲王的恋爱秘笈倒真是有趣!
  •     读罢郭冠尧译本的司汤达《红与黑》,过多关于红黑之间的象征和矛盾就不多说了,前人已经诠释完备了,只是想谈谈于连,谈谈于连的爱情。
      于连是个复杂的人,这是无容置疑的,出生木匠家庭,身份低下,经常遭受父兄的欺压,但是,这个生活中弱者其内心无比的强大。他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热烈地崇拜者拿破仑,却可以为了出人头地而将偶像深藏在内心深处,“转眼间,于连不再提起拿破仑,他宣布打算做教士。”他有着当代青年人一样的崇高理想,想要“仅凭手中一把长剑便成为天下的主人”。但是当下王朝复辟的社会却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神甫便可拿着三倍于拿破仑麾下名将薪俸的年薪,这迫使他必须走向当教士这条路,他别无选择,要不就在维里业庸庸碌碌地过着受欺凌的日子,要不就激流冲浪飞黄腾达,这颇有古希腊式英雄命运的气息。
      于连同时也是矛盾的人。往往在处于比他高的阶级(就是贵族)面前,他内心是不屑的,但这种不屑背后却隐隐的藏着自卑。他有一颗向往高贵的心灵,却对他眼中的那些高贵的人不屑,甚至是鄙视。他的人生从19岁开始,就人生的业绩来说是一直上升的,但在他逐渐飞黄腾达的路上,他的灵魂却逐渐也被污染得越来越污浊。但是,最后他还是用生命来挽回了他生命中最原始的那一份尊严(他不愿意向陪审团认错求饶)。所以,我觉得于连是个可怜的人,也是个可耻的人,但同时也是个可敬的人。
      关于于连的爱情,他生命中有两个重要的女人,一个是德雷纳夫人,还有一个是玛蒂尔德。表面上他是得到了这两个女人并且让她们对他死心塌地,甚至连出身贵族生性高傲的玛蒂尔德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身体地位前程都拱手让出。但是我认为自始至终于连都没有得到过爱情,真正的爱情只是与他擦身而过而已。
      首先是德雷纳夫人,那个稍稍受过点教育,有着大笔财产继承的美丽动人的妇人,她的美貌使刚刚接触到她的于连惊讶莫名,但她身上的那份母性的光环和纯真很快就打动了于连,并让于连忍不住在傍晚的树下大胆地触碰她的手,两人的关系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但在两人的爱情中,常常会泛滥出德雷纳夫人那种母性的情感,而于连,更倾向于一个刚刚挣脱襁褓想要学步的婴孩。所以一旦当于连离开了德雷纳夫人去了贝藏松,夫人的影子几乎在于连的脑海里荡然无存。他们的关系看似那么的不堪一击。其实不然,我认为于连对德雷纳夫人热烈的追求有很大一部分是出自对母爱的向往,自小没有得到过母爱滋养的于连,在温柔妩媚的夫人面前完全没有抵抗力。另外,于连自幼就经常心潮澎湃,“美滋滋地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会被引见给巴黎的美貌女人,并以惊人的事迹引起他们的注意”。初经人事的他何尝不想吸引那么一个温柔妩媚的女人以证明自己的成功呢,坚强的内心又怎么不会在这个时刻散发着母性光环的女性面前缴械投降呢?
      接着是玛蒂尔德,那个在初次见到是甚至不高正眼看的高贵的侯爵小姐。在于连和玛蒂尔德的发展中其实于连是很挣扎的,时而是决绝自尊的于连占了上风,时而是骄傲的玛蒂尔德赢得了局面,两个高傲的灵魂都不甘愿屈服于对方,他们相互的撕咬折磨着对方,这段挣扎的爱情最终还是由内心更加强大的于连胜出了。玛蒂尔德更是甘愿为于连付出身体、地位和前程,甚至连她最精心守护的名誉,她都甘愿为于连舍弃。我认为玛蒂尔德跟于连是同一类人,至少在她没有委身于于连前是。她骨子里是个贵族,一个脱俗骄傲贵族,之所以说她跟于连是同一类人,因为她骨子里充斥着跟于连那种不安分的细胞,在物质上她拥有一切,在灵魂上她有着凌驾于一切贵族的骄傲,所以她根本不会德凯律、德克罗兹诺瓦之流放在眼里,她的命运也有着跟于连相同的悲剧性,要么成为公爵夫人但闷闷不乐地在荣誉和过剩物质度过余生,要么跟着于连轰轰烈烈的拓展一片新的天地。但于连对她的爱,似乎并非出于那两个不安分的灵魂之间的牵引。在我看来,于连对她的爱极大一部分出于对她的征服,于连试图通过征服这么脱俗骄傲的一个贵族女子来满足自身对贵族阶级企求的欲求,并通过这样的手段来消除他与所谓的贵族的差距。于连在试图征服爱情,爱情中过分的自私和自尊是一种恶习,而以征服的姿态来对待爱情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正因如此,即使到了于连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爱的天平始终没有向玛蒂尔德倾斜过。
      到底,于连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至少有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遇上了真正的爱情,那就是他第一次到贝藏松时在一个小咖啡馆里遇到了少女阿曼达,在短暂的对话后于连竟然涨红着脸对她说“我觉得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您。”在那种无功利无目的的情况下,于连不必用那层伪善的面纱来保护自己,也不用以自己惊人的记忆和学识来打动人,就在这种情形下,于连可以说是真真正正地爱上了一个人,即使是个陌生人。但这次邂逅注定跟于连的生命一样短暂,真正的爱情与他擦身而过。我们何曾不也是。
      于连,于连,一个可怜、又可耻、却又可敬的人啊!
      
  •      "谁能猜到这样的外貌之下竟藏着百折不挠的决心,哪怕九死一生,也要活出个名堂来,求个飞黄腾达……谅拿破仑当年也是默默无闻的下级军官,还不是凭手上的一把剑,终于成为世界的主宰“,初见于连,是多么的意气风发,从美丽的小城维丽叶到繁华的大都市巴黎,从瑞纳夫人到玛娣儿特,最后回到原点,一如他崇拜的拿破仑的命运一样。如果可以重来一次,该当如何选择?是否还是一如从前,我想是的。
       读于连的心灵独白,彷佛看见了自己的内心深处,就像是曾经的另一个自己,只是时间无法逆流,只好和主人公一起救赎。
  •     刚读到了玛蒂尔德和于连分分合合。爱的艰难、曲折、多变多面让人叹息。
      最俗的解读就是——唉,又一个痴情女子绝情汉的故事。于连的野心超越了他各层次需要,哪怕德雷纳尔夫人和玛蒂尔德的爱燃烧到快疯掉,他也就那么意思意思。
      两位女性都让人亲近。德雷纳尔夫人至清至纯,玛蒂尔德追求智慧。和我迥然不同的玛蒂尔德,引起了我的共鸣。太多人那么boring。于连自私古怪,但不扫兴,不赖了。
      
  •     按:艾珉的序对《红与黑》做了很好的评论。很喜欢其中对于连性格的分析,虽然不免夹杂着“历史唯物主义”文学评论的色彩,但是从于连的阶层、社会环境对他进行阐释,剖析“作为一种社会典型”的于连,除了加深了我们对于连的理解,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去认识司汤达的伟大。
      
      斯丹达尔(1783—1842)的《红与黑》(1830)中译本问世以来,一直是读者群和外国文学评论界注意力的一个交点.围绕这部小说的社会内容.主人公朱利安的形象和他的两次爱情.《红与黑》书名的来源及其象征意义......等问题,已经开展过那么多讨论,专家学者们也已从各个不同角度作过相当充分的论述,以致不论再谈些什么,都象是在"老调重弹"了.为了尽可能不让读者感到厌倦,本文不拟再对作家作品作全面的分析,只想尝试着探讨这样一个问题:《红与黑》的魅力何在?
      
      一个生前默默无闻.在文坛尚无立足之地的公职人员(斯丹达尔在一八三○年七月革命以后,一直在政府供职.),死后竟凭着两.三部小说(斯丹达尔的文学创作主要是《红与黑》,《巴马修道院》(1839)和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吕西安.娄凡》.还发表过一篇不成熟的中篇小说《阿尔芒斯》(1827)和一些以意大利轶事为题材的中短篇小说,于一八五五年被后人收集成册出版,题名《意大利轶事》.此外,斯丹达尔还写过若干散文.游记及有关音乐.绘画及文学的论述,如《拉辛与莎士比亚》.《爱情论》.《亨利.勃吕拉的一生》.《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意大利绘画史》.《英国通讯录》等.),更确切地说,主要是凭着《红与黑》,便取得文学史上几乎与巴尔扎克并肩而立的地位,这个事实本身,难道不值得我们认真探究一下么?如果我们进一步作些调查,大约还会发现,尽管《红与黑》初版时没有引起法国公众的注意,而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最著名的作家.批评家却很少有对它保持沉默的.歌德.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阿拉贡.萨特......等大作家对它表示由衷的赞赏;泰纳.保尔.布尔热.勃兰兑斯.卢那察尔斯基.卢卡契等著名批评家都高度评价它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这部书被列为世界文学经典名著,在许多国家都不止有一个译本(如果我的统计没有遗漏的话,在中国已经有五种译本).特别是在青年读者群中,它始终是最受欢迎的文学读物之一.那么,是什么因素使这部以一个普通刑事案件为素材的小说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红与黑》的主要情节取自法国伊泽尔省的一个刑事案件:马掌匠的儿子贝尔德受到本村神甫的关怀,受到较高的文化教育,进入有身分的米肖先生家当家庭教师,因与女主人发生恋情而被辞退,后来一直命途多舛,教会也对他关上了大门.他将厄运归罪于米肖夫妇,企图枪杀米肖夫人后自杀,犯罪未遂,后被判死刑.)
      
      当然,所有的评论家都一致肯定斯丹达尔深刻地反映了他的时代.只要看看小说的副标题"一八三○年纪事"就可以体会到,斯丹达尔和巴尔扎克一样,是在自觉地为当代社会谱写历史.事实上,就同步地反映法国大革命以后的社会大动荡而言,也只有他可以与巴尔扎克媲美了.他那明晰.敏锐的头脑,对王政复辟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作出了何等准确的分析判断!但是,如果他仅仅写出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形势,写出以韦里埃城为代表的"三头政治",写出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相互妥协及互相渗透,写出极端保王党为进一步复辟封建势力而召开的秘密会议以及教会在复辟政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等等,是否就能使那么多读者对这部书兴味盎然呢?毫无疑问,这些描写十分重要,很有价值,离开了这些,便不可能理解这部作品的深意.可是,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显然不是因为关心一百多年前的政治才喜爱《红与黑》的.人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它的主人公朱利安.朱利安和整个社会环境的冲突,他的野心抱负与孤军奋斗,他对现实的愤懑不平和报复性的反抗,这才是小说中真正扣人心弦的地方.离开了朱利安的悲剧,其他一切对读者便毫无意义.何况,朱利安也正是艺术家悉心照料的对象,其他人物和事件在书中不过是陪衬而已.比起《人间喜剧》中的尼克男爵和埃斯格里尼翁侯爵.马兰.德.贡德维尔和脱鲁倍神甫,(以上提到的,均系《人间喜剧》中的人物,尼克男爵.埃斯格里尼翁侯爵是外省旧贵族的典型,马兰.德.贡德维尔是资产阶级政客,脱鲁倍神甫是耶稣会中有秘密权势的人物.)他笔下的德.雷纳尔先生.瓦勒诺先生.德.拉莫尔侯爵和弗里莱尔神甫算得了什么呢?不过是一张张剪纸而已.有特征,却无立体感,作者根本不打算在这些次要人物身上多费笔墨.他所呕心沥血塑造的,是朱利安.《红与黑》四十万字的篇幅,只围绕着一个朱利安.离开这个人物,《红与黑》的魅力就无从谈起.
      
      作为一种社会典型,朱利安属于法国大革命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青年,在王政复辟时期,是被排斥在政权之外的中小资产阶级"才智之士"的代表,这类人受过资产阶级革命的熏陶,为拿破仑的丰功伟绩所鼓舞,早在心目中粉碎了封建等级的权威,而将个人才智视为分配社会权力的唯一合理依据.他们大都雄心勃勃,精力旺盛,在智力与毅力上大大优越于在惰怠虚荣的环境中长大的贵族青年,只是由于出身低微,便处在受人轻视的仆役地位.对自身地位的不满,激起这个阶层对社会的憎恨;对荣誉和财富的渴望,又引诱他们投入上流社会的角斗场.
      
      朱利安.索雷尔从少年时代起,就抱定了要出人头地的决心,作过无数有关英雄伟人的美梦,他幻想自己象拿破仑那样,凭着身佩的长剑摆脱卑微贫困的地位,年三十立功于战场而成为显赫的将军.
      
      然而朱利安不幸生不逢时,在王政复辟时期,平民甚至没有穿军官制服的可能,唯一能够通向上层社会的途径就是当教士了.当朱利安看到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法官在一场无聊的纠纷中被一个小小的教士所击败,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神甫就有三倍于拿破仑手下著名大将的收入,他就不再提起拿破仑的名字,而发奋攻读神学了.他想:"在一切事业里,都需要聪明人......在拿破仑统治之下,我会是一名军官;在未来的神甫当中,我将是一位主教."
      
      为了不让岁月消磨掉他那博取荣誉的热情,朱利安拒绝了朋友富凯为他提供的一条平稳的发财的道路,而宁愿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去探求一条飞黄腾达的捷径.因为,按照富凯的建议,要到二十八岁才能实现他的计划,而在同样的年龄,拿破仑已经干出很伟大的事业了.
      
      由于受野心的驱使,朱利安不得不生活在一连串矛盾痛苦之中:他根本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却需要装出一副热烈的.虔诚的面孔;把全部《圣经》看作谎言,却将整部拉丁文《圣经》和《教皇论》读到能够背诵;明明憎恨贵族的特权,却不能不用包藏着"痛苦的野心"的热忱去料理侯爵的事务,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为反动贵族的秘密会议送情报......然而这一切努力仍不能填平等级的鸿沟,在那般贵人的眼里,朱利安至多是个服务得很好的仆人罢了.贵族社会按人的身分等级划分得极为周全的礼貌.谈吐中冷淡轻蔑的表情.餐桌上的末席地位......种种无形的刺激,只能加深朱利安的痛苦和嫉恨.他在那个腐朽的"上流社会"里,成为唯一能以冷静.批判的眼光观察一切的人.他鄙视贵族阶级的僵化保守.平庸无能,痛恨耶稣会教士的伪善.贪婪和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寡廉鲜耻,他把巴黎视为"阴谋和伪善的中心",把神学院称作"人间地狱",在内心咒骂瓦勒诺之流是"社会蠹贼"和"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
      
      不过,朱利安对社会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个人受屈辱的感情出发,他对统治阶级的特权表示愤慨时,并非不想和他们分享特权的一部分;他指责官场的腐败时,自己也不知不觉仿效他们的行径;当他获得十字勋章时,他想到的是"我当遵照给我勋章的政府的意旨行动";当他为父亲谋求官职而损害了一个正直人的利益时,他想"这不算什么,如果我想成功的话,我还要作出许多不公道的事情来";而当他征服了侯爵小姐,接受了侯爵赠予的领地.封号和骑士头衔,以为即将实现自己的一切愿望时,他真是大喜过望,刚刚作了两天中尉,就已经盘算象过去的大将军一样,在三十岁当上司令了.这样一来,朱利安实际上又肯定了许多被自己否定过的东西,追求着自己所诅咒的对象,他自身的行动与他对社会的指责形成了尖锐的对比,使他自己也成为被讽刺的对象.
      
      但是,朱利安毕竟来自受排斥的那个阶层,他的才智受到某些人的赏识,却招来更多人的仇恨.人们千方百计给他的成功设置障碍,终于完全粉碎了他的幻想,迫使他在绝望中公开与统治阶级决裂,他在法庭上那段自杀性的发言,画龙点睛地道出了全书的主题:"我是一个反抗自己的卑贱命运的农民."他尖锐地指出统治者之所以如此严厉地对待他,只是为了使那些出身贫贱,但是有幸受到良好教育,敢于混迹于上流社会的年轻人永远丧失进取的勇气.
      
      高尔基曾经精辟地谈到:"十九世纪的欧洲文学和俄国文学的基本主题,乃是跟社会.国家.自然界对立着的个人."(高尔基:《苏联的文学》,《高尔基论文学》第124页.)斯丹达尔的卓越才能就表现在他能够比别人更敏锐地感受到,捕捉住,而且以鲜明.强烈.富有挑战意味的姿态点明这个主题.更了不起的是,在其他作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命题的历史价值的时候,他已经以成熟的思想和艺术,通过塑造一个孤立的.反抗的"个人"典型,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这一主题.尽管在当时他没有被理解,但他深信自己日后会获得成功:"我将在一八八○年为人理解.""我所看重的仅仅是一九○○年被重新印刷."如此坚定的自信,说明他对自己的时代作过何等深刻的历史的.哲学的思考.
      
      这种与社会对立的个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一方面是封建社会形式解体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十六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的产物."(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恩选集》第2卷第86页.)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自我"的观念日益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个人幸福,个人价值,个人意志,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总之,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冲击着封建时代的一切道德观念.这既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又包含着对自身的反动.资本主义的竞争法则,既唤醒了个人的能动性,释放出人们潜在的创造力,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处于对抗的状态.因而个人的孤立感,个人与社会的不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与抗争......便成为这一时代最富特征意义的历史现象.民族史诗消亡了,代之而起的是个人史诗:个人命运的不幸,个人意志与境遇的冲突,个性的受压抑,失恋的痛苦......以及形形色色的个人苦难,必然成为作家们描绘的主要对象.悲壮严肃的罗马共和国的英雄退到幕后,(法国十七.十八世纪的悲剧均以希腊.罗马史诗为题材.)从今以后在悲剧中充当主角的,是那些为谋求个人幸福在生活中冲锋陷阵的"英雄"了.朱利安,按高尔基的说法,便是这类英雄的"始祖".
      
      显然,朱利安并不是完人.他的感情并非纯洁无瑕,他的行动和思想充满矛盾.但正因为如此才是一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人.肯定不是所有的读者都喜爱这个形象,然而又一无例外深深受到他的吸引,一无例外对他寄予同情.十九世纪文学中充满了这种孤立的个人,朱利安始终是他们当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较之一般的资产阶级个性,他的形象似乎更充实,更丰富,更独特,也更富于魅力.他不象法国大革命后的"世纪病"患者那样在生活中找不到依傍,不象塞南古的奥倍曼和夏多布里昂的勒内那样因不满现状而逃避现实,不象贡斯当的阿道尔夫和缪塞的沃达夫那样因百无聊赖而在爱情中寻求排遣,他也不象巴尔扎克的拉斯蒂涅和吕西安,除了名利之外没有其他信仰......朱利安和他们不同,他有信仰,有信念,他是启蒙思想的信徒,政治上的雅各宾派,拿破仑的崇拜者.在他身上更多地表现出的,是资产阶级个性中最有活力.最有进取性的一面.他属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那种精力充沛.敢作敢为.具有顽强意志和冒险精神的类型,这种人没有宗教信仰,没有对来世的恐惧,生活对于他们是一场残酷的搏斗,要么为荣誉.地位.财富及一切现世幸福而生,要么粉身碎骨而死.在《红与黑》中,这个人物是法国大革命以来种种新观念的代表,他的对立面是腐朽落后的复辟势力.他以平民阶层的平等意识对抗封建等级观念,以个人价值对抗高贵的出身,他对自身的价值有充分的自信,并认为有权要求自己的社会地位配得上他的价值.他狂热地崇拜拿破仑,因为这个人的成功意味着等级制度的破产和个人价值的获胜.他高傲,敏感,时刻不忘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宁愿在家挨父亲的拳头,也不愿到贵族人家当奴仆,关心和谁同桌吃饭,胜于关心薪金的多寡.他的全部生活目标就是要摆脱低贱的地位,登上社会的顶层.这种不甘屈居人下的思想,支配着他所有的情感和行动.甚至他的两次爱情,最初也都是从"战胜蔑视"的心理出发的.他崇尚绝对的自由和独立,认为人应当拥有对自己的一切权力,个人的行为只需接受自己心灵的指挥,只要认为自己的目的正当,为达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因此任何习俗和社会法规对他都失去了约束力.他只承认自我,只考虑自我既不顾及传统,也不考虑"道德".他只对自己负责.或者说,他心目中只有一种道德,那就是:肯定自己的价值,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为了肯定自己的价值去恋爱,为抗议对自己的侮辱而杀人,最后为保持自己的尊严而拒绝乞求赦免......总之,朱利安的全部心灵都体现着一种与封建观念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一种以个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决定了他和那个行将灭亡的社会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也决定了他无可挽回的悲剧命运.作者以这个人物作为生气勃勃的平民阶层的代表,并以他的受压抑和抗议来揭示一八三○年七月革命的"因".虽然这一类型人物作为个人并非不可收买,并非不会堕落,但作为一个被压抑的阶层,却注定是贵族社会的对抗力量,在他们当中总会不断产生丹东和罗伯斯庇尔.
      
      朱利安之所以比一般的"个人"给予人更强烈的印象,显然不是道德力量引起的美感,而在于他是一种信念和力量的化身.特别因为周围充斥着"世纪病"患者的一片呻吟,这个形象就显得格外突出.他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个性,而是斯丹达尔按自己的理想模式塑造的"英雄".但是斯丹达尔太坦率了,他把资产阶级奉行的利己主义原则表现得那么露骨,以致引起当时法国批评界的指责,似乎斯丹达尔本该塑造一个为民请命的仁人志士.然而那样一来,朱利安就不是朱利安了.这个人物也就丧失其典型意义,变成一个虚假的幻影.利己主义也是个历史范畴,它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也只会随着这种生产方式的消亡而消亡.私人利益和私人权利,正是"市民社会"存在的基础,正象马克思所分析的,"利己主义的人是已经解体的社会的消极的.现成的结果,是千真万确的对象,因而也是自然的对象."(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42—443页.)斯丹达尔是个现实主义者,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绝不会牺牲真实去制造一个虚假的幻象.何况斯丹达尔本人就是一个直言不讳的自我中心论者,在他心目中,"利己"是人的本性,谋求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人类一切行为的唯一动机.为荣誉.地位.财富和爱情而奋斗,是人生在世无可争议的"伟大事业".在他的《自我中心主义者的回忆》中有这样一段话:"社会好比一根竹竿,分成若干节.一个人的伟大事业就是爬上比他自己的阶级更高的阶级去,而那个阶级则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他爬上去."这句话非常明确地概括了他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斯丹达尔是十六世纪以来人本主义学说的继承者,人的价值是他心目中唯一的基本价值.人的才智能否发挥,人的价值能否受到承认,理所当然是衡量社会正义与否的唯一标准.
      
      从上述观点出发,斯丹达尔笔下的朱利安必然是一个叱咤风云的正面英雄形象,代表着正义的呼声.尽管这位英雄我们今天看来未必伟大,当年在斯丹达尔心目中却并不渺小.即使这个人物的行为并非无可指摘,他却是作者所赞赏的那种勇于为自己的幸福去冲锋陷阵的人.他敢于蔑视封建等级和门当户对的婚姻,并以个人的价值及两次"不道德"的爱情对传统观念提出了大胆的挑战.
      
      朱利安是斯丹达尔匠心独运的杰作,这个形象特有的魅力和作者的个人特色是分不开的.
      
      魅力往往与独特联系在一起.没有特色意味着平庸,而平庸是不可能产生吸引力的.
      
      斯丹达尔无疑是十九世纪法国最有个性的作家之一.尽管他生活在浪漫主义的极盛时代,还曾以浪漫主义者的名义发表过一个讨伐古典主义的才华横溢的小册子:《拉辛和莎士比亚》,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不曾顺应浪漫派的潮流.他从来不曾染上浪漫派中流行的"世纪病";也从来没有沾染浪漫主义的感情泛滥和语言.形象的夸张.
      
      斯丹达尔的思维方式和浪漫派作家不同.他属于启蒙思想家那种逻辑推理型.他对形象的感受力不强,对心灵的理解和判断力却非常人所能及.和巴尔扎克一样,他在成为文学家以前,已经或多或少是个哲学家.他从小在信奉启蒙思想的外祖父身边长大,曾悉心钻研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学说和十八世纪启蒙时代的唯物主义哲学.蒙田.马基雅弗利.孟德斯鸠.爱尔维修和孔狄亚克是他最敬佩的思想家.哲学家.(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马基雅弗利(1469—1527),意大利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孟德斯鸠(1689—1755),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爱尔维修(1715—1771),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孔狄亚克(1715—1780),法国启蒙思想家,感觉论者.)他的知识不象巴尔扎克那么庞杂,世界观则远比巴尔扎克的明确而系统.他是真正的启蒙思想信徒,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他憎恶一切宗教呓语和似是而非的幻梦,只喜爱准确无误的真象和充满睿智的判断,他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比其他作家深刻,政治态度也更加激进.他赞同雅各宾派的革命主张,而且从来不曾怀疑革命给社会带来的进步.他又是同时代作家中唯一真正了解拿破仑时代的人.他十七岁就投身军界,三次随拿破仑远征欧洲,亲身参加过马伦哥战役.耶拿战役,曾经进驻米兰.占领柏林,目睹过莫斯科的熊熊烈火,经历过撤离俄罗斯的大溃退......他对拿破仑的功过并非没有自己的评断,但拿破仑之于他,首先是一个"伟人",人本主义者关于"人"的理想,似乎在拿破仑身上实现了.他始终忠实地追随拿破仑,而且在军中备受重用.拿破仑的失败使他丧失了一切,他倒不象有些并无损失的人那样怨天尤人.王政复辟也没有使他丧失信念.侨居米兰期间,他因与意大利烧炭党人来往而被奥地利政府驱逐出境;返回法国以后,他很快又和复辟王朝的反对派建立了联系.他甚至敢于把自己的《意大利绘画史》题献给囚禁在圣赫勒拿岛的拿破仑.总之,比起其他作家,斯丹达尔更有政治眼光,思想更敏锐,也更富于理性.他不象浪漫派作家那样由于英雄年代的消逝或"理性王国"的破产而苦闷,而是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寄希望于下层青年.在他看来,"只有在那些为实际需要而奋斗的阶级中,才能找到魄力."(斯丹达尔:《亨利.勃吕拉的一生》(1835).)七月革命对他说来是意料中事,他似乎早就期待着这场革命的发生.他久已打算写一部书来表现法国下层青年的处境和思想,一八二七年《司法公报》上的那桩案件,给他提供了现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让他获得了一个表达思想的框架,于是《红与黑》产生了.这部小说,是作者对大革命以来的法国社会,特别是对人的处境及心灵进行历史和哲学的研究的成果,他将两个多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关于"人"的学说与反封建的革命意识融合在一起,熔铸成《红与黑》中朱利安的形象;他将自己对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代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注入朱利安的头脑;将自己强烈的爱憎和敏锐的判断力赋予朱利安的灵魂.总之,他成功地使他笔下这个人物成为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深刻地反映着法国社会新旧交替时期的观念更新.理解了朱利安,就理解了法国大革命,就理解了拿破仑大军的所向披靡,就理解了历史的不可逆转,就理解了一八三○年七月使波旁王朝覆灭的三天起义.从这个角度看,斯丹达尔的确是一位最深刻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家.
      
      另一方面,斯丹达尔本人奇特的个性,也是使朱利安形象生辉的一个原因.斯丹达尔是十九世纪性格最难捉摸的一位作家.他外表冷峻,内心却充满激情;看上去玩世不恭,其实对生活无比热爱;分明为人坦率真诚,偏偏喜欢掩掩藏藏,故弄玄虚.他敏感,多疑,有时过分自尊;他具有意大利人那种热烈而深沉的情感,无论爱憎都格外强烈而鲜明,而法国式的轻松幽默,在他身上却是不多见的.他讨厌虚荣.浮夸,崇尚热情.刚毅.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意志,英雄业绩和冒险行为对他有极大的吸引力.他厌恶平庸,时时刻刻都在追求超群出众,他笔下的主人公全都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具有超人的智慧.强烈的个性.非凡的魄力乃至完美的外表.《红与黑》中的朱利安.《巴马修道院》中的桑塞伐利娜,还有短篇小说《法尼娜.法尼尼》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有这样的特点.斯丹达尔本人复杂的个性,使他所塑造的人物也都带有某种神秘的.震慑人心的气质,从这个角度看,他又是个极富浪漫色彩的作家.
      
      此外,斯丹达尔在艺术上也是独具一格的.他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与巴尔扎克有相通之处,他们同属热中于探索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作家,他们对法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伟大历史转折具有同等敏锐.同等深刻的判断,而且同样重视运用典型化的方法来反映这一伟大转折.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手法是大不相同的.巴尔扎克长于观察透视,斯丹达尔长于推理判断;巴尔扎克侧重分析解剖,斯丹达尔侧重集中概括.巴尔扎克想要奉献给读者的,是通过人物群像反映社会全景的巨型壁画,是一种除主体建筑外还有许多附设建筑的宏伟壮观的建筑群.斯丹达尔却只想通过几尊塑像来概括时代精神的本质特征.巴尔扎克时刻不忘分析纷纭繁复的现实关系对人物性格的影响,斯丹达尔则全神贯注于表现人的心灵.因此巴尔扎克认为至关重要的那些琐细的描写,在斯丹达尔的作品中是完全见不到的.他不关心一切外在的东西,街道.房屋.服饰.自然景色......所有这些,斯丹达尔都略去不谈,他着意刻画的,仅仅是人物内在的感情和心理活动.虽然巴尔扎克在心理描写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但象斯丹达尔这样,以刻画内心世界作为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在十九世纪初叶的法国还是相当罕见的.正因为斯丹达尔以他独到的艺术功力细致而充分地展示了朱利安丰富的内心世界,才使这个形象具有了独特的丰采.
      
      至于艺术风格,斯丹达尔那富于理性的逻辑头脑,必然与浪漫派浓厚的感情色彩及浮夸的文风格格不入.他受不了那些作家的长吁短叹和言过其实的热情,尤其讨厌夏多布里昂矫揉造作的感伤情调.在这一方面,只有梅里美和他的趣味最相投.他们看重的是客观事实,主张让事实本身说话,而不要多余的描写或铺陈,尤其要坚决排斥作者的主观抒情成分.斯丹达尔很留意不让自己在作品中露面,从不以自己的名义阐述观点.表露情感,尽管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仍然很容易让人感觉出作者炽热的情感和爱憎.斯丹达尔尤其不能容忍夏多布里昂那种浮华艳丽的文体,他喜欢的是朴实无华.毫无装饰的美.巴尔扎克是他所敬重的作家,但巴尔扎克那些夸张的修饰语和最高级形容词常常令他感到遗憾.斯丹达尔自称是从《民法》中学习语言的.他的文风简洁.明确.朴素.严谨,象口语一般自然,没有丝毫雕琢和修饰的痕迹.他的作品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情节十分集中,没有任何枝节,仅仅突出主干,这在当时也是颇富特色的.
      
      总之,斯丹达尔是一个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家.也许由于他太与众不同了,很难为同时代的大多数作家所理解(人们往往是不喜欢与自己差别太大的同类的),维克多.雨果和圣伯夫甚至不承认他是一位作家.他在文坛仅有的两个知音是巴尔扎克和梅里美,巴尔扎克是唯一理解他的创作思想并真诚地公开赞美他的人,但还不能完全理解他的艺术.梅里美是唯一理解他的艺术并衷心敬佩他的人,却因世界观和视角的差异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思想.他在当时的法国文坛一直是个鲜为人知的"陌生人".但在历史拉开一段距离以后,斯丹达尔的睿智和准确的历史眼光终于为世人所发现,他那别具一格的艺术终于放射出夺目的光辉,经过时间老人的筛选,《红与黑》终于成为举世公认的最富魅力.也最有研究价值的传世之作.
      
      时间,既是无情的,也是公正的.
      
      艾珉
  •     The red and black is a tragedy. Julien, a son of a peasant, ambitious, and intellectual fights for her career and his ambition is broken by the reality. In author's words, he is fighting with the whole society. His action of climbing to the upper class is understandable, because no one can be satisfied with the poor life. However, Julien fails because he is fighting the whole society without any support and love. Individule can never win the power of the mob. The moment he raises his gun to Madame de Ranal, he kills all his love. Ambition is not a crime. his crime is he doesn't know when to stop and kill the good. Sometimes, it needs cunning to adapt to the society. The cunning is out of love the life, faith, and power of defending ourselves.
  •      在图书馆拿到这本书,我就有读完这本小说的行动。于连是个有理想的人,不甘心在下层社会生活一辈子。他的偶像是拿破仑,他的爱情在那个时代是如此的不顺意。我认为小说表达的为了尊严,自己要挣脱命运的束缚,追求自己的生活。
  •      由于是书香世家,家里有很多外国名著整整齐齐地排放在书柜里。可我却对其敬而远之,曾经试图去读一两本,除了故事性很强的通话如安徒生、历险如鲁滨逊、科幻如凡尔纳、复仇如基督山之类的,其它都一概读不下去。至今我也不明白,十三四岁甚至八九岁的孩子如何能读的懂那么多的爱情故事,那么长的心理描写,那么深奥的斗争阴谋和市侩情节?我在大学里念书,有个老师在课上说,他七岁就读完了莎士比亚,我那个去~
       然而在经历了一些事情,经过恋爱的洗礼,经过办公室的斗争,经过一些些或大或小的世俗的事情之后,一天,我突然想起了什么,从书柜的最高层,费力地取下十来年没动过的这本书--红与黑,译林版,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版本。这是我大伯的朋友送给他的,那时候我还小,没事儿故意装装样子翻着玩,大伯看见了笑着说:“这我看不懂,你能看懂?”我不服气,下决心要看下去,可也没看几页就丢到一边去了。而如今我大伯已经远去,这本书依旧是那个样子,只不过已经发黄,透着幽暗的书香。
       译者在开始有个译者序,写的很长,似乎把它和《红楼梦》相提并论的架势,我不以为然。红楼在我心里是无人可企及的巅峰,这也太过盛赞了吧。于是这个序我就没再看下去,直接读原著了。
       2014.01.01.到2014.01.06.,一共六天的业余时间,读完了这本《红与黑》。废书长叹,泪水也不知怎么的溢满了眼眶。作为理科生的我,自以为是的铁石心肠如今也融入了一汪柔情的虚无中。
       似乎在文学系有个名词,叫做影射,就是在读书时,不自觉地将自己投影到书中去,仿佛自己就是那主人公。我也是如此。然而后来,又发现,我也有我的德-莱纳夫人,也有我的玛蒂尔德,甚至也有我的德-费瓦克夫人。只不过,我的德-莱纳夫人将要和我结婚;我的玛蒂尔德早已心属他人;而德·费瓦克夫人早也烟消云散了罢。真是个奇妙的世界。
      
       “德·莱纳夫人是找出理由来做她的心让她做的事,而这个上流社会的女孩子,只有在有充分的理由向她证明他的心应该被感动,她才让她的心受感动。”--司汤达
      
       两种不同的心态,乍一看似乎很类似,仔细一想却不得不感叹司汤达洞察人心之深刻。若仔细寻找,估计人人都能够在身边找到印证吧。
       这时,我又读了一下译者序,此时的印象完全和开始时大相迥异了。译者是花了一份不小的精力和功夫的,序言也写得深刻有理,绝对是值得一读的。
  •     于连是有野心的,他始终在往上爬。于连也是有感情的,但他也会疲倦,不管是对富人还是马蒂尔德。他是一个比寻常人多些动力和资质的普通人,他的多情是成为主人公的又一原因。“勾搭成奸”之类的概括是对人类所有感情的亵渎和否定,确有为性而爱的草率,但是温情是始终、普遍地存在的。
      
      他和马蒂尔德的感情和宝黛虽然性质不同(和现代人中的某些人类似),但是之间的弹簧状态是类似的。同样是到头一场空,外国人用个人的深度和广度撑起一部小说,而红楼梦用的是铺陈和群像。
      
      政治不是作品的关键,因为不影响人物的走向,不是重点,顶多算是作者的卖弄和历史记录责任。《红与黑》是一种暧昧粘稠的生命体验,红是鼎盛和顺利,而黑是难以名状的命运的捉弄。
      
      在高傲又赤诚的马蒂尔德身上我可以看到自己,在奋斗的于连身上也是。
      
      于连充沛的情感和矛盾的心理使读者在经历了他的一生以后,难免记住他,携带他,想起他,同情他。但是他的死却不能怪社会,即使他临终的感悟如何神圣,表现又如何地慷慨,这都是自作自受,什么都休想掩盖这一点。他的死作为死亡,作为一个和读者相互附体一天的生命的死亡是不舍难过的,但是他的死亡并不壮烈,是小人物的正常悲剧,不值得更多神圣的悲怆。也可以说,小人物往往要为他们遗忘的发家史细节付出代价,或早或晚,这不知是宗教的核心理念还是西方盛行的一种莫名。
      
      作品写得很美,把人的心理和行为写得丰满,灵动,疯狂,是”情“凝结成的杰作,看似没有突兀之处,因为这是遵循“纯情感”逻辑发展的故事。
      
      结构上,一个主人公,一条路,两个女主,一个结尾。简单。
      
      故事的重点就是一个人的奋斗和爱情的交织,伟大在不温不火写出无数人的深沉困境。
      
      对我来说,细腻充沛的成段情感和表现是值得学习的。
      
      于连是大多数人。而我,一个弄堂,乡下,城镇,都市,异乡,学校,家里的呆子有自己的路要走,有自己的特殊背景和性质,有更未卜的阶层突破。
      
      明天早起,皮蛋瘦肉粥,读诗,晚上见到我的月亮~
      
      
  •     《红与黑》中的于连和《漂亮朋友》中的乔治·杜瓦的性格特征是有共同点的,游走于不同的妇人之间,贪恋物质和权力。初看这本书,以为这只是花心男人的风流韵事最后落得悲惨结局的故事,但结合题目和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知,绝非这么简单。“红”是教会,“黑”是军队。这两条路恰是当时社会青年发达走的普遍的道路。于连先从军队后入教会,具有社会青年的典型性。正因为如此,他的悲惨的结局体现了司汤达的文学态度。反王朝,反教会。这是一部看似是爱情小说实则是与爱情无关的社会小说。
  •      尽管同样是天才,同样是死亡,同样面对不得不接受古老的欧洲尤为法国上流社会那种虚伪而罪恶的气息和氛围,然而克里斯多夫的死亡对我而言具有震慑心魂的力量,而于连的死更让我喟叹。
       可能由于近百年的差别,时光造就了人类的文明,克里斯多夫身上有轻于于连的王权压力,却又更多对艺术和灵魂的追求,属于他那个时代的人的理想和见解有更多新的突破。然而时代背景尽管做了悲剧的最大推动者,在这里却更想谈谈作为个人而言,于连的悲剧由何而起。
       由于对艺术的向往产生的对于生命的坚持,与爱情或野心被毁而走向不可救药的灭亡的确是强烈的对比。
       我们对于我们所坚持的事业或执迷的人生当有一个坚定的立场,这种立场可谓一种信仰,也可谓一种做出选择后对于所选之路的坚持。选择了伟大事业却没有加持,或选择了平静的一生却不予以认可都是悲哀的,这两种倾向都会使人走向不可预料的失败和后悔。
      在于连身上,我便看到了这点。
       野心和爱情,他犹疑不决,甚至连究竟选择哪个恋人都是他所犹疑难定的地方。选择了野心的人,就理所当然更谨慎,然而他为了爱情,竟理所当然失去理智。
       也许像他的老师(神父)所说,如同他一般的人呢,最好去搞艺术。
       选择了爱情的人,他可以携爱人之手浪迹天涯,可他又放不下野心——哎,或者说他是具有一颗知恩图报的廉耻心——可若他当真这样识廉耻,当初就不该冒出那些名为“征服”的违禁之恋。他是个没有足够理想的人,他只知道自己想要点什么,却不知自己具体想要什么。
       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没有对自己合理的定位,的确太致命了。
       可将时光向后推一百年——仅仅一百年啊,人们居然已经有能力想到他们所需究竟是什么。
       一种真实的信仰,一种得见自由的光明后,清晰的信仰。
       信仰,多么伟大的字眼!
       人类为了探清这让他们生息繁衍下去的“元概念”,花了究竟有几多世纪。神话、宗教、生命的意义,一步步不易地发展,成型,一点点支持者更多的人活下去,并且不断完善下去。真的是前仆后继,可叹也可敬。
       看得清,看不清,都必须承认,不论是权利的游戏,还是艺术的造诣,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前者若是有了不慎则要付出生命或自由;而后者若略不坚定,则是灵魂的堕落。
       以此鞭挞自己吧,年轻人,莫忘了使命,莫忘了嘲笑——也莫忘了同情世人。
      
  •     写给幸福的少数人,死一万次也要飞黄腾达的人怎能幸福,教会和军队都能让你飞黄腾达,有一万次你差点就死了,但你死了一次就明白了幸福,可是你死了。但是读者没死,读者就是幸福的少数人,也许于连谁都不爱,他只想一心往上爬,这样的人怎么会去爱别人。
      
  •     这本书是几年前买的,最近终于看完了它。这也是严格意义上来说我看的第一本长篇的世界名著。
      
      故事发生在1830年至1834年的法国,这是法国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思潮也从那时起在欧洲盛行,并且也汇聚了一批世界级的文学巨匠和经典名著。
      
      由于年代、历史、社会制度、文化倾向、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想要很好的将这个故事吸收,对我来说是不现实的,需要补充大量的相关知识,才能理解的更清晰顺利些。既然是世界名著,就有它应该具有的巨大意义和价值,通过更多的阅读,希望能尽快的把这之间的种种距离缩小。
      
      外国文学在中国出版,译者的任务十分艰巨,当然主要原因是我个人的水平问题,并不能去质疑译者的翻译能力,但我也确实读到过其他十分流畅的外国文学作品。我想这也是这个版本评论比较少的原因。并且书中有印错字,大概有几处吧,十分难得呀。
      
      过于专业的感想我说不出来,我只能用自己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于连·索雷尔,这是一个农村小青年,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学习认真刻苦并且也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长的还很帅,但是他的家境不好,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灵上的逐渐扭曲,致使他的想法过于偏激,看待问题不够客观,自尊心太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份工作,已经实属不易,而他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也没有在现实的重压之下磨平菱角,最终酿成大祸,在不到二十四岁时被枪决。德·瑞那夫人是个有钱的农村妇女,没见过什么世面思想单纯,三十出头风姿卓越,没能经得住于连的诱惑,被于连拿下了,但在心灵上受着巨大的谴责。德·拉莫尔小姐,是标准的富二代,年轻靓丽,喜怒无常疯疯癫癫,因为于连不爱搭理她,所以她就对于连很感兴趣,感兴趣到用自己来做诱饵,不仅把于连给拿下了,并怀了他的孩子,女人有了孩子就不怎么折腾了,这点还是对的,但很显然于连喜欢和德·瑞那夫人在一起渡过生命中的最后时刻,这就让德·拉莫尔小姐很是尴尬了。
      
      这个故事中的主要三个人,精神上都多少有些问题。于连的自身能力再强,但是他没能融入社会,不懂得知足常乐,总去追求那些不合实际的虚无,但在他年轻的生命中也算是有所得的,毕竟过了几年好日子。
      
      这就是在法国十九世纪上半叶的社会面貌,司汤达分别挑取了三个典型,他们代表着资产阶级(德·拉莫尔小姐)、小资产阶级(德·瑞那夫人)和无产阶级(于连·索雷尔)。这告诉我们太过于贫瘠和太过于富足都是很危险的,这会扭曲人的生活态度,需要有一个平和的价值观观才是正确的。另外,太过于没有文化也是很危险的,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是永远都不能停止的生活话题,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价值观。
      
      司汤达是想要把最终悲剧的责任交给社会吗?因为他在作品中对这三个人物没有过多的责备,甚至是在极尽的表扬他们身上的优点。而又把每个人都写得这么惨痛,看来司汤达内心里有一股压抑着的说不出来的东西,把这种压抑传递给后人,这也算是对当时社会的写照吧。
      
      我的这种理解可能很另类,它仅仅代表我自己。我理解的和作者想要表现的可能是南辕北辙,但是我的确是想设身处地的去了解一部名著的意义,错了也没关系,因为至少这本书我看过了。关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肯定还需要继续的学习,因为很多疑问还没有结果。
      
  •      记得高中时,历史老师在上课时无意间提到这本书,,也曾在多个网站上看到许多人在推荐这本书。终于在这个秋天,有机会读这本书。虽然十八岁的我在读这本书是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有纠结、有疑惑、或许于连的错误或许只是生在了一个错误的时代,一个错误的地点,才会有这样的结局。
  •     一个雨不停的阴沉日子里,终于读完了《红与黑》,激动难以自持。
      
      在拿破仑帝国时代,红与黑代表着“军队”与“教会”,是有野心的法国青年发展的两个渠道,也正是主人公朱利安梦想走入的两个领域。
      但是在阅读最初,我还是固执的将“红”理解为朱利安的单纯和热情,将“黑”理解为他的欲望与野心。
      
      朱利安。
      内心充满抱负与野心,拥有智慧与勇气、以及一定程度的耐力和经逐渐熏陶并不断提升的处事技巧。如果不是他容易燃起的爱欲与激情,对被爱的渴望,以及一颗单纯的心灵。他理所应当拥有与他卑微的出身相比,极为远大的前途。
      当他在愤怒之下将枪口对准了写信污蔑他的雷纳尔夫人,我并不认为他是在报复这个女人毁了他即将到手的前程和幸福生活,我更相信,他是觉得自己被爱情背叛了,他将更加单纯爱情奉献给的这个女人,竟然对他们的过去做出如此不堪的定义。
      
      
      雷纳尔夫人。
      温柔善良,缺乏理智,单纯平和,不太精明……她基本具备了“可爱女人”的全部要素。我承认这样的女人对于男人来说,是更加讨喜的,且更易让人倍感舒适,内心温暖,燃起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这样的女人也是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原谅。
      但是,正是雷纳尔夫人这种软弱或者说是正直的性格,导致她在宗教的驱动下写下了为朱利安带来悲催命运的那封信。她的温柔善良,却不能带给她如马蒂尔德那般对朱利安的忠诚。
      最终,雷纳尔夫人对自己的丈夫不忠,间接导致自己的爱人冤死,而自己又抑郁而终,即不能陪伴自己孩子的成长,也不能信守承诺照顾朱利安的儿子。
      因此,在我眼里,她是最失败的女人,她伤害了身边所有的人,还有她自己。
      
      
      马蒂尔德,是整部作品中,最令我感到同情的人物。
      她的性格非常的让人厌恶,在自己的骄傲和对朱利安的爱之间摇摆不定,他们之间几次爱慕和决裂,都显示出这个女人的蛮横自私与不可控制。男人对于这样的女人,大概只有征服的欲望,而朱利安也是如此。朱利安在对她的爱中,大多是被她的骄傲痛苦折磨着,少有如雷纳尔夫人般温柔的爱情。
      但当最终爱情战胜了骄傲后的马蒂尔德,却让我钦佩不已。她明确知道自己爱着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她努力争取不仅几乎让父亲认可了朱利安,并为他们两人争取到了有保障的生活,甚至是朱利安更好的前途。而这一切都因为雷纳尔夫人一封信而结束。朱利安入狱后,她依然不离不弃,为了营救他不惜一切代价。
      但悲哀的是,即将面对死亡的朱利安,却完全忘记了马蒂尔德的爱情,让他念念不忘的仍是雷纳尔夫人。可见朱利安对于马蒂尔德,当征服的游戏与权力的追逐结束后,这段爱欲也随之结束。不能否认朱利安是爱过她,并为她燃烧过难以自制的激情。只能说,这份爱情中征服欲的比重过高,所以这份爱的生命也是短暂的。
      这也正是爱情的可悲之处。甜蜜温柔动人的情感,却总是容易最终引人走入困境。而能够获得实质利益的爱情,又总因为需付出斗争并经历磨难而产生太多与爱情的甜蜜不能相容的情绪,最终迅速将过去的爱意完全吞噬。
      马蒂尔德的可怜,是她爱的人,最终却不爱她了。
      
      
      
      我承认我没有完全读透这本书,因为我故意略过了很多对于政治的描写,不仅是因为不敢兴趣,而且觉得较为晦涩,不太能引起共鸣。尤其是神学院的部分,没有细读所有情节,只是基本了解主人公的心理情绪后就粗略的跳过了。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个不合格的读者。《红与黑》并不是一部爱情小说。但我还是固执的把它当做爱情小说读了。司汤达是想通过描写爱情,来反映当时法国社会的风貌,而我却把历史政治、人物斗争当成了决定人物爱情走向的背景。但是,即时是这样错误重点的阅读体验,仍旧让我很享受。我想着对于外国读者,无法切身体会不同时代国家背景,而将体会重心放在了全人类共通的情感之上,也是可以原谅的吧。
      
      
      查看了一下司汤达的人物介绍,他曾与一名为玛蒂尔德的女革命者热恋,但无结果。他在作品中对复杂的人物心理把握得相当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对玛蒂尔德刻骨铭心的爱。他的墓碑上写着:米兰人阿里戈·贝尔长眠于此,他活过,写过,爱过。
      
      我仰慕有着丰富人生阅历、且真正懂得爱的作家,羡慕他们不仅内心有领悟,而且拥有足够的文字驾驭能力。喜欢读他们写就的有关爱的故事,哪怕文中那是最痛苦的、最可悲的爱情。
      
      
  •      于连:一个不甘平凡的小孩
       于连是一个不甘于平凡的木匠的儿子。他极度崇拜拿破仑,渴望像他一样做一个敢于当将军的士兵,然而拿破仑时代已经远去,做士兵的不再是勇士,英雄,只是乞丐,没有饭吃的下等人。他无法通过拿破仑的道路成功,他想到了利用女人获得名誉和机会,用自己超凡的记忆力,用一段段脱口而出的拉丁文《圣经》征服了艾里维里小城和巴黎的上层人。
       他是一个野心家,而且是善于隐藏的野心家,他把《圣经》烂熟于心,想赢得谢朗神父的欢心,可是他的内心一点也不热爱宗教,他的内心燃烧着英雄的热火。
       他的爱情是功利的,是为了获得上流的荣誉;但不能说他没有付出过,没有爱过。
      德瑞纳夫人在他的眼里是一个母亲似的存在,她温柔贤惠,像是黑暗中的烛光,温暖了一颗不安的心,他爱她的,可是征服她,就等于战胜了市长,收容所长,就等于战胜了整个艾里维里的整个上层。她爱上了一个工匠的儿子,一个家庭教师。作为整个事件的主人公,他的自尊心,虚荣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这比有杂质的爱情更让人激情澎湃。对拉莫尔小姐, 他像一个爱情高手一般,将那个高贵的公主玩弄于鼓掌之中,欲擒故纵是对付那种不可一世的贵族小姐最厉害的武器。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美好的完美的爱情,但是太宝贵了,就如同玉石一般在晶莹剔透也会有瑕疵。
       他的结局是这个故事的主题体现,——死刑。在那个时代,一个平民要追求荣誉和地位
       ,而衰落的贵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以及教会,他们不会容许一个下等人挑战他们的权威。他平静地接受了自己的结局,因为他知道那些人一定要给他最严厉的处罚,杀一儆百。
      
  •     要读法国名著的心突然诱惑我去学个法文什么的~
      
      虽然名著解读里永远不乏阶层,革命背景,小人物等等宏达的概念,但却丝毫不妨碍我勇敢地将它亵渎为一本爱情小说
      
      尤其在看了译本最后司汤达先生化名格吕弗.巴帕拉写的《红与黑》之后,就更加愿意相信本书就是不折不扣的爱情小说了
      
      它的宏达命题的存在是与我无关的,因为我的确是不能理解的,权当一种对法国1830年代的景象常识普及也不错
      
      ------好的,下面会到主人公的感情
      
      到了小说的最后,于连死刑之前,所以他承认或者明白他所爱的以及唯一爱的,还是那个单纯的有夫之妇,莱纳儿夫人,而对骄傲且为他怀有身孕的马蒂尔德全无爱意。
      
      他总回忆与莱纳而夫人相处的那些简单而温情的岁月,似乎可以解释何以马蒂尔德不能成为他最后的真爱,因为后一段感情实在是太多心机较量和克制,而从来没有完完全全的投入去爱过享受过,一直在较量中相处,当然无法再临死之前勾起任何温情的怀念。
      
      小说中始终认为莱纳而夫人是纯真而完全的爱着于连,她的爱是围绕着于连的,而马蒂尔德的爱情纵然热烈癫狂许多却始终围绕着她自己以及她盛大的幻想。最后于连被处死,她终于如愿以偿模仿着她憧憬的传奇故事里抱着情夫的头亲手埋葬时,也不忍责怪她。但是无疑这个姑娘,也许到于连死去也没有真正去理解自己的爱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爱。
      
      马蒂尔德反复无常的性格里,爱情变成了虚荣心,自尊,以及她的幻想汇集在一起时发酵产生的一种错觉。
      马蒂尔德的爱情是一种错觉,而莱纳儿而夫人的感情则是从一开始便没有任何思考的纯粹。我无法去深究一份纯粹的深厚,但是于连所怀念的那份温情无疑是真实的。
      
      -------------
      至于爱情和较量,爱情和自尊
      
      那些充满较量的爱情,也许在两个人不断的较量中感受较量的激情与意义,可是当有一天,两个人分离,或者不得不放弃较量,或者较量突然变得没有意义额时候,这两个人(或者其中一个人)就不得不面对这份感情里没有留下任何温情可回忆的残酷现实。
      
      所以才说也许婚姻和恋爱里是有输赢和较量的,可是真正的爱情里,较量是为了什么呢?
      
      我们之所以选择爱情,难道不是应该享受它的温情甚至恋人残酷的冷漠,而忘却输赢和较量。
      
      马蒂尔德对于连的感情,反复无常,消失和迅速的迸发无不与自尊有关。于连也是如此,他的感情总是始终与各种各样的自尊牵扯着关系。
      
      想到我之前的思考,我们在爱情里最在乎的就是自尊,可是爱情,又似乎是一种通过向对方奉献自尊才能体现的东西;或者通过践踏对方的自尊才能体现的东西(虽然我极其不认同通过伤害对方来赢得对方的示爱示弱等等,因为这既是一种较量)。
      
      最后,始终坚定不移的贯彻将一切世界名著解读为爱情小说的信念\(^o^)/~
      
      
      ---------------
      常常觉得可惜小时候没有读过几本书,现在又想,像红与黑这种书,甚至张爱玲的一些作品,以小时候那种对生活的感受,是什么也读不懂的。
      
  •     聖經《以弗所書》裡有句話,許多年來讓我困惑不已:「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如基督為教會捨命。」似乎兩性之間的戀慕,若依照神的旨意,並非是全然平等的契合;伊甸園裡純潔無瑕的愛,在亞當夏娃悖逆神之後是否變了質?琴瑟和鳴、桴鼓相應是否不足以形容真正的相愛?最近讀《紅與黑》,朱利安充滿征服意識的孤軍奮戰、震懾人心的故事,不禁反思:愛情裡溫順的控制、強勢的征服等對立慾望的價值,也許太被忽視了?誰說衝撞意志、虛榮野心、憤懣激情等複雜而充滿生命力的人性,不能是詩意的?
      剛翻開《紅與黑》,感覺司湯達爾和巴爾札克一樣於寫作時有著當代強烈的歷史意識,但旋即因樸實無華、毫無裝飾的文風和後者的細膩瑣碎大不相同,立時感受到"作者決不露面"的客觀書寫,實在簡潔清新!然而嚴謹明確之筆所創造的人物,卻是充滿熾熱愛憎和情感的,他把唯美神聖的浪漫主義所不愛寫的缺陷、邪惡、激情等,拿來作為描繪人們本來面目的材料。
      
      才華獨特、記憶力超群,並且白淨英俊、纖細腼腆的朱利安,似乎擁有足以吸引女人的所有男性特質,不過通篇讀來,會發現真正致命的不是以上任何一項,反而是那微帶邪氣的偏狹性格。他的魅力只少部份來自於外在條件的出類拔萃,而更多來自於他所散發的種種矛盾、孤傲、衝動與卑鄙等血肉之軀的真實氣息。在身分等級劃分得極為清楚的貴族社會中,種種無形的刺激,如周全至極的禮貌、冷淡輕蔑的談吐表情、餐桌的末席座位等,不斷地加深朱利安的痛苦和嫉恨,受屈辱的感情趨動了他強烈的憤慨與征服的欲望,開始了他目標迷亂的個人奮鬥。
      
      奮鬥透過並不光彩的拙劣手段推進。首先是對雷納爾夫人的進攻。這個好妻子、好母親、好女人,既迷人、賢德又真摯,她慢慢愛上朱利安,惶恐猶豫的內心,漸漸轉化出熾烈的熱情,生動極了的轉折過程緊扣讀者的心,使她成為小說中最動人的可人兒。在市長府邸時期,一段幸福萌芽的甜蜜情節,帶給讀者無盡的美麗感受。然而這段小插曲豈能使我們胸懷大志的男主角滿足?「我的天主,賜我以平庸吧!」大概是生不逢時的朱利安之最佳寫照吧!他崇拜著以一介平民之姿,領軍橫掃歐亞非而為英雄的拿破崙,自己卻偏偏身處波旁王朝復辟、有志不得伸的時代,才華與壯志反倒成了原罪,司湯達爾巧妙以這命運故事,引領我們進入「個人」與「隱含敵意的世界」對立之哲學情境。
      
      如呼吸般不曾停息的欲望,很快引領朱利安來到神學院—平民階層唯一得以晉身社會頂層的管道。儘管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卻虛偽地擺出熱烈虔誠的面孔;儘管認為《聖經》全是謊言,卻將整部拉丁文《聖經》和《教皇論》背誦如流。這道門卻很快地在朱利安面前關上,修道院內的鬥爭使得投入謝朗神父門下的他遭到排擠,但經由皮拉爾神父的引荐,轉而到了拉‧ 莫爾侯爵府當私人秘書,展開了精彩無比朱利安、瑪蒂爾德之間的曲折戀情。
      
      愛情裡的追逐、躲閃、慾望、虛榮、自負、屈辱、幸福、憎恨等,瞬息萬變的情緒,在確認和懷疑之間反覆擺盪著,戀人不在的片刻裡,對每個細節反覆回想,因合乎內心幻想而微笑,因出現矛盾而嘆息;因猶疑而不安,因恐懼而絕望,因期待而希望,因誤會而哭泣......種種的描寫,實在是令人心神澎湃的獨特體驗!在鉅大的衝動、矛盾和糾纏而終於熱情耗盡之時,無以名狀的寂寥帶來最深刻也最空虛的感受,不禁讓人問道,征服或擁有之後,為何得到的不是永恆的快樂?
      
      本書最引發熱烈討論的莫過於朱利安究竟為何要殺雷納爾夫人,以及法庭上那一段自辯的意義。不過我認為這兩段都不是很重要,畢竟它們是為了遷就原來的改編史實,而且司湯達爾在末尾的處理,很不符合原先塑造出的朱利安性格(以他的工於心計,不該犯下請雷納爾夫人寫推薦信的錯誤),這篇小說最吸引人的,應該還是司湯達爾以自身為原型所創造出的主角形象,以及深刻的愛情意涵所演繹出的哲學思維。
  •     恕本人愚昧,读完《红与黑》,有很多地方不明白。但是当看过各位的评论后,突然感觉故事的主人公是马蒂尔德,而非于连,小说的主题不是什么奋斗和阶级斗争,而是以一场精心策划的猎杀为主线的哥特小说。
      
      小说前半部关于于连在小城的生活与恋爱不过是铺垫,而要求选拔优秀的年轻人进侯爵府当差可能也是马蒂尔德小姐精心谋划并怂恿他父亲所做出的事。于连不幸成了一群待宰的羔羊之一,
      
      马蒂尔德小姐渴望刺激,渴望重复他祖上的哥特式爱情。然而周围的人在她的眼中皆不是英雄,直到她选中了于连。
      
      至于她和于连的分分合合,我觉得倒不是因为马蒂尔德的幼稚与天真,而是因为她的冷酷的成熟。她早就摸透了于连的心思与渴望,认为这个年轻人在乎的不仅仅是美貌,权利更是他自己无比重要的自尊心。于是她通过分分合合这种手段来一步步诱使于连走入自己精心部下的圈套,甚至不惜以让自己怀上于连的孩子为代价。
      
      读到结尾,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深爱着于连的市长夫人要如此诋毁于连?觉得这封信可能是马蒂尔德托人代笔,以最终实现她的宏伟计划的工具。
      
      最后时刻,马蒂尔德除了上下打点营救于连,还到小镇的街上大肆宣传,唯恐大家不知。书中的解释是为了制造舆论,用群众的力量对陪身团施加压力。而我觉得是马蒂尔德在为她最后的哥特式英雄神话铺垫仪式。
      
      另外,对于连最终还是难逃一死很有疑惑。
      以德拉莫尔家的势力,赦免一个不算严重的死刑犯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吗?
      
      结尾,马蒂尔德亲吻死去于连的头颅时,我觉得才是小说的最终高潮。女主角终于实现了复制她祖先伟大的哥特式爱情的夙愿,而代价是一个无辜的优秀青年的头颅。于连只是一个被选中的猎物和道具而已。
      
      也许是刚看过《人皮客栈》的原因,但觉得两者真的有很多相似之处。于连只是一个猎杀的目标而已,为了满足上流社会人物的变态心理。
      
  •     如果对历史没有个大概的了解,去阅读名著只会让质量大打折扣。
      尤其是阅读其他国家的著作,不了解故事发展的背景,这个故事背后的魅力你只能
      
      很浅显地知道一点儿,很多任务活动的场景和心态描写都是有其特定的环境衬托的
      
      ,如果不知道,你只能知道这个故事的发展而已。
      这就是我阅读外国名著遇到的问题,很多文学成就颇高的名著,在我读来只能享受
      
      这个故事,背后的意义却很难能领悟的来,历史、人名、地名颇为绕口,其中蕴含
      
      的其他情节又揣测不到,所以对国外名著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想读却甚是读不下
      
      去,(除了历险色彩的名著可以读读)可又不忍卒读,只能糟蹋了与大师名著的第
      
      一次邂逅了。
      这也难怪,就比如《白鹿原》来说,如果国外的读者想读,可能在书的前一部分对
      
      白嘉轩曲折的娶妻经历颇感兴趣,但再往后讲到国共内战,如果不了解当时中国的
      
      历史,可能就很难理解了;再比如曹乃谦的作品,极具口语化的语言,翻译到国外
      
      就是个颇大的挑战,若是让国外的读者了解其中的内容,对普通的读者(非研究的
      
      读者)可能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了。
      所以我就很后悔在没了解法国历史的基础下读了《红与黑》,然后我在读到一大半
      
      时觉得不能再这样迷迷糊糊地读了,找来一本介绍法国历史的书粗略地看了看,大
      
      致有了些了解,再把剩下的把一部分看完,就比之前看时好了一些,但我还是很后
      
      悔没有对法国历史有充分的了解,因为我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看似很平常的情
      
      节,但我的预感告诉我,这背后大有故事在,只是我这个愚昧的人看不到罢了。
      所以,接下来我给自己的阅读做的调整为:外国著作只看人物传记或是哲学、历史
      
      ,没有充分的了解下不去看外国的小说。
      
  •     司汤达把于连描写成了一个“性格分裂”的人物。这就从根本上体现了于连的“矛盾”心理。
      
       “性格是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这些特征错综复杂地交织地每个人身上,构成人各不相同的性格。”因而,于连的矛盾心理也就体现出来了。
      
       他是十分自尊、自爱、勇敢、真诚而又自卑、怯懦、虚伪、冷酷的矛盾统一体,他既充满激情而又冷静,既要确立自主,又时时表现出屈从和依附。他带着受过教育但又很穷的小资产阶级年轻人的独特情欲和冷酷感情踏入社会,曾以不凡的勇气、激情、自尊和胆量与命运进行斗争。但他不是命运的宠儿,每一次努力都在即将达到胜利彼岸时成为泡影。于连的失败,除了社会、时代因素外,正是这种复杂而矛盾的着的性格所致。截然矛盾的性格的相互冲突,既能鼓起他的勇气与激情跟躁动不安、举足奔腾的烈马,毫无畏惧地为实现欲望而奋不顾身;有时却像十足的懦夫自暴自弃;当他为自己以咄咄逼人的姿态打进贵族圈子而沾沾自喜时,一种纯真之情便立即谴责自己因野心而丧失了天良。于连是有才华的,种种迹象说明,他有可能跻身上流社会;他也曾想改变初衷,投靠他们,但理智最终使他认清了社会的丑恶,真诚促使他保持了纯洁的本性。
      
       于连的自尊和强烈的平等观念,是强烈而不可抑制的:在市长家里,他敢于顶撞市长对他的斥责,他的每一次思想和行动都是设法减少主人对他的轻蔑。在拉莫尔侯爵家里,他也是保持着贯有的冷漠和自尊。极端的平等欲和对自尊的渴求推动着他在上流社会一路拼杀。虽然他步步高升,但他在奋斗中是孤独的、敏感的,这使他更加珍视德•瑞那夫人对他的感情。夫人对他如母亲对儿子一般,充满爱护、关心和尊重,使于连的自尊心和平等欲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所以于连追求、爱恋德•瑞那夫人,从深层心理来看,是由于强烈的平等观念。他的平等欲构成了他种种心理的深层动因。但是于连生不逢时,他生活于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在那个黑暗的时代,那个只看中出身和门第的时代,像于连这样有理想、有才华的平民青年,是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他的勇敢也是不可小觑的,特别是写到德•拉莫尔小姐的感情时。其实,于连内心是十分纠结的。一方面害怕这是个圈套、是个阴谋,但最终,他的勇敢心理战胜了一切。因为在他看来,“一个被命运抛到像我这么低的地位上的可怜虫,决不会再找到这们的机会”。这就是说,环境迫使他必须马上做出决断,终于以他的勇敢,获得了玛蒂尔德的感情。但这期间,也流露出了他的些许冷酷。而最终,什么都不抵他在入狱后的幡然醒悟。这是他真诚所在。
      
       而于连的虚伪却又那样显眼的屹立于文中。虚伪却又善良自尊,于连这个人无疑具有这相互冲突着的两面,正如他自己所说:“实际上,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个人”,而他身上这对立的两面就是真与伪。正如他刚进市长家不久,德•瑞那夫人的那段关于她想用她自己的财产给于连买东西的事。她希望于连不要告诉她的丈夫。而于连却回她: “‘我年轻,夫人,可是我并不卑贱,’于连停住脚步说道,眼里射出愤怒的火花,身子完全挺直了,‘关于这一点,您没有好好想过,假若我对德•瑞那先生隐瞒任何有关我的钱的事,那我就连一个仆人都不如了’。‘市长先生,’于连继续说道,自从我来他家里,已经五次给了我三十六个法郎,我准备好将我的支出账簿给德•瑞那先生看,给任何人看都行,甚至可以给恨死我的瓦勒诺先生看。”于连的虚伪被当作了真诚,德•瑞那夫人在听到这席话后被吓得面色惨白,全身发抖。于连的虚伪得到了满足。
      
       “入狱之前的于连是在社会这根‘竹竿’上攀登,以他人(智者就是他人)的眼睛看待事物,所以他要‘30岁当上司令官’,或者当上年薪十万的大主教;他要受到巴黎美妇人的青睐,以诱惑和征服贵族女人为‘责任’;他要挤进上流社会,要按照给他十字勋章的政府的意旨行事并且准备干出更多的不公正的事情;他为自己的种种社会的成功和虚荣心的满足而沾沾自喜,甚至真的以为自己本是个大贵人的私生子。凡此种种,都是‘智者眼中事物的表象’,即他人的承认,社会的承认,也即所谓‘抱负’和‘野心’之类。” 正如上述所言, 书中于连也曾说过:“我曾经野心勃勃,我不愿谴责我自己。那时我是根据时代的风尚行动。”所以于连的野心从外在原因来说来自于时代的影响。他的虚伪也不是他的本质,而是他对所处的社会的一种应对策略,因为他所处的社会就是一个虚伪的世界,他周围的许多人都为他所蔑视。
      
       “为了实现他伟大的梦想,为了保护他虚弱的自我,于连淹没了内心真正的声音,戴上了沉重的‘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荣格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个人对社会的适应,它保证一个人能够扮演某种性格,而这种性格不一定就是他本人的性格。人格面具对人的生存是必需的,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但另一方面,过于膨胀的人格面具有欺骗性,能使人陷入人格的混乱与分解,当这种人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使他离开集体和社会生活,从而导致孤独感,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硬要装出感兴趣的样子,内心的矛盾和冲突是很痛苦的。当他面对人间最美好的爱情时,代替他心灵说话的仍是他的“人格面具”,是他征服、野心的“人格面具”在说话。
      
       然而,真诚最终还是促使他保留了自己的纯洁本性。当他因枪杀德•莱纳夫人(未遂)入狱,他面临的是被判处死刑。此时,他已无力再去追名逐利,他的社会角色已经结束。在狱中,他面对的是自己的灵魂,终于可以摘下沉重的“人格面具”。于是,他开始了由伪向真的回归。
      
       “‘我将死去’这句伟大的话大概已经把那些生自野心的希望一个个从他的心中拔去了”,正是因为面临死亡,“野心”已全无意义。于连渐渐变得冷静,也渐渐看清自己的灵魂,他想到悔恨。当他得知德•莱纳夫人并没有死时,他感到庆幸,同时开始后悔所犯的罪行。他后悔,并不是因为他的行为致使他入狱,而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这样做伤害了德•莱纳夫人。他希望德•莱纳夫人活下去,他希望获得德•莱纳夫人的宽恕。
      
       在狱中,于连开始从新的角度看待所有事情,这个新的角度是他的本心。于是,他很少想到德•拉莫尔小姐,取而代之的是对德•莱纳夫人的悔恨,以及对于和德•莱纳夫人一起在韦尔吉山区的平静生活的怀念。显然,他的心在渐渐趋向本真。
      
       在审判中,他在众多“敌人”面前不再掩饰自己心中的愤懑,他拒绝上诉,拒绝忏悔,大胆地说出郁结在心中的一切。“我不乞求任何恩惠,”于连用坚定的声音说道,“我不存在幻想,即使我的罪没有那么严重,我看见有许多人,不会因为我年轻就怜惜我,而是要利用我的榜样,来惩罚和摧残一些年轻人所属的阶级,这些年轻人出身微贱,遭受贫困的压迫,可是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敢于闯进有钱人引以为荣的上流社会里去。”“这就是我的罪行,先生们,事实上,因为我不是受到与我同等的人的审判,它将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我在陪审官的座位上看不到一个富裕起来的农民,我看到的只是一些愤怒的资产者……”。 尽管这些言语对他的判决结果不利。面对这些地位在他之上的人们,他不再像从前那样虚伪的奉承,因为他认清了自己与他们的不相容,他要保持自己心灵的高尚。
      
      在于连等待死亡的过程中,谢朗神甫、朋友富凯、德•拉莫尔小姐、德•莱纳夫人、他的父亲先后来看望过他。面对善良的老的不能再老的谢朗神甫,他感到难过,感到自己的懦弱;面对淳朴而忠诚的朋友富凯,他感到了友情的真诚与崇高,恢复了面对死亡的勇气;面对勇敢漂亮的德•拉莫尔小姐,他不再怀着征服之心,并最终冷静的对待这段充满虚荣的爱情;面对深爱着自己的单纯的德•莱纳夫人,于连表达了最真挚的悔恨与爱情,并意识到和德•莱纳夫人在一起才是他真正的幸福;面对只会指责自己的父亲,于连感到痛心,但他不再假装欺骗父亲,而是直截了当的用钱打发走这个没有人情眼里只有钱的父亲,他们之间虚伪的亲情也不存在了。于连按照内心真正的意愿对待所有人,无论是爱他的还是恨他的。
      
       从入狱到被判死刑,从被判死刑到走向刑场,于连都有不死的机会。那些爱他的人——富凯、德•拉莫尔小姐和德•莱纳夫人都在为了他积极奔走,甚至于,在他被判处死刑后只要他皈依宗教就可以争取特赦,但他选择了死亡。死亡这结局是他自己选的,或许是他不想做更多无谓的挣扎,但更多的是因为他看清了这个社会的虚伪。贵族们的声色繁华,背后也不过是金钱、地位、肉欲的追逐;他看透了这些贵族平日里高贵的惺惺作态,实质是多么丑恶的嘴脸!虽然身陷囹圄,他在灵魂上俯视着着所有追逐名利的可怜人儿,勾起嘴角,发出嘲讽的笑声来。他不愿再带着“人格面具”活下去。于是,在一个明媚的天气,他充满勇气的走向刑场,一颗“从不曾像将要落地时那么富有诗意”的头颅落地了。在他死前,涌现在他脑海中的是他和德•莱纳夫人在韦吉尔树林里度过的温馨时光,这是他内心最向往的真爱时光。
      
       司汤达的作品《红与黑》到这里就结束了。可能有人觉得,虽然在理想与爱情的实现上,于连失败了;但是他最终在赴死之时内心的坦然宁静,已经促使他保持了人格的高尚和纯洁。我却不能认同这样的观念。死亡是一种特殊的境地,对于于连来说,他很清楚,即使他不选择死亡,他也无法再去实现成为拿破仑般的人物这非凡的理想了,也无法再全身心的享有德•莱纳夫人纯洁完整的爱了。生命最根本的热爱和光已然无法再拥有,那么,死亡已是再不可惧。
       但是,我们大胆作出假设,如果于连可以复活,那么,他真的可以回复到纯洁和真诚的自我当中吗?或者说,于连可以重生,生命的重来一次,他是否会再也不摇摆,始终保持真诚纯洁?
      
       显然,这份疑问,没有人可以做出肯定地回答。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里,关于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结合有这么一段话:
       “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 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她突然爬到柳原身边,隔着他的棉被, 拥抱着他。他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握住她的手。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 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
        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张爱玲这位传奇女性给白流苏的爱情下了这么一个论断:“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 同时她也说:“传奇里的倾城倾国的人大抵如此。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 无论是白流苏和范柳原在香港的战火中的结合,还是于连在死刑之时的坦然和对德•莱纳夫人的回忆,由于其发生时事态的特殊性和人物的特殊心理活动,都不能够当做人物心理的最真实反映,不能反映日常生活中最能代表人物深深渴望的行动。
      
       即使生命可以重来,于连是不会停住追逐野心的脚步的。他仍会重新站起来,找出自己的失误,就像他在贝藏松修道院里屡挫屡败,最后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一样,他会重新在社会上为自己赢得尊敬、战胜贵族,获得实际的财富与权力。
      
       于连与生俱来的性格,使他注定向往着不同凡响,注定了他不甘于过平庸的生活。当时19世纪法国处于王朝复辟时期,贵族和教士统治着整个社会,等级森严、金钱至上;平民百姓对有钱有势者卑躬屈膝。在这样的社会,平民出身的于连,高傲出众的他注定不能选择平庸的生活,他永远高昂着头傲视着世界。他渴望飞黄腾达,渴望改变自己卑贱的社会地位,渴望拥有拿破仑一样的命运,于是他选择了通过个人奋斗来实现“向上爬”的道路。于连的命运正如皮拉尔神父曾对他说的那样:“在您的性格里有一种东西,如果您得不到发迹,您将受到迫害,对您来说,没有折中的余地。”因此,在于连视为比生命还重要的野心面前,他与德•瑞纳夫人的爱情必然结束。他把德-瑞纳夫人完全抛在脑后,而选择了“能够把社会上的好地位带给她的丈夫”的侯爵女儿。
      
       于连自己说过“我全部财产就是荣誉,我就靠它生活”。正如故事结尾。于连入狱之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意识到自己真正爱的是德•瑞纳夫人,两人在狱中重逢,“于连觉得在他的生命中,没有一个时光,可与这个时辰比拟”。然而当深爱他的德•瑞纳夫人为了救他,要去圣克卢跪在查理十世前求情时,他思考的更多的仍是他的荣誉,。不要让马斯隆们,瓦勒诺们以及许多比他们好的人笑话我们”,却丝毫没有考虑为心爱的女人活下去——即使他知道深爱他的德•瑞纳夫人为了救他不顾一切,。在我来监狱看你之后。我就永远成了贝藏松和整个弗郎什一孔泰街谈巷议的女主角了,⋯我是一个丧失名誉的人,真的,这都是为了你”,“我要去见国王,我要公开承认你是我的情人”;即使他知道可怜的德•瑞纳夫人会伤心欲绝,“于连死后三天,她拥抱着孩子们去世了”。
      
       爱情与于连的野心、荣誉比起来,永远位居其次,他永远不会为了心爱的人停住自己实现野心的脚步,正如他对德•瑞纳夫人说的“我们在韦尔吉德树林里散步的时候,我本来可以多么幸福啊,可是一种强烈的野心却把我带到虚幻之国去了。不是把这近在唇边的可爱的胳膊抱在胸前。却让未来的幻想夺去了”。因此,于连和德•瑞纳夫人的爱,不管多么真诚、美好,在于连飞黄腾达的野心和视为生命的荣誉前,都苍白无力,暗淡无光,犹如那风中摇曳的蜡烛,无法继续,终会熄灭。
      
       司汤达将爱情分为“心灵的爱情”和“头脑的爱情”两种。他认为前者才是“真爱”,是“真正的,单纯的,不自己看着的爱情”。《红与黑》中,于连临终前放弃了可以帮他飞黄腾达的侯爵女儿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放弃了“头脑的爱情”,最终选择“心灵的爱情”,重投平凡淳朴的德•瑞纳夫人的怀抱。然而综上所述,受于连的出身、性格以及社会环境决定,爱情对于连来说,只是沿途的风景,不管多么美好,都不会为之停留;更像一颗筹码,一种工具来实现他飞黄腾达的梦想。这一点,司汤达作者本人却未意识到,显然是遗憾可惜的。
      
       于连对于德•瑞纳夫人的态度,就是他面对真爱的选择。他始终不能做到,在任何境地中都保持真诚和坚持,这也最具代表性的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其野心和荣誉,于连是不可能彻底地保持他原来所拥有的真诚与原则的;即使于连没有死亡,成功地实现了他进入上流社会的梦想,他那残余的可怜的纯真,是决计谈不上高尚和可贵的。
      
       司汤达曾说,“法国有二十万个于连”。于连的心理矛盾,典型反映了法国当时青年的统一面貌。
      
  •      不知道为什么,这部作品让我想起了电影《无间道》。虽是不同时代不同题材,甚至可能无法放在一起比较的两个作品,但他们给我的感觉却颇有相似。于连所处于的那个世界本是一片他所鄙视的贵族所营造出的冷漠黑色,但他内心的高傲与追求为他的内心涂抹出了一片红。然而本是鲜亮的红色,当他一步一步向上爬并在不觉中融入上层阶级的生活中时,红与黑的界限却变得不那么明显了。直到生命的光辉已经消失殆尽,红与黑的标识又瞬间清晰。正如《无间道》一般,黑与白本是没有界限的,但是人内心的那杆标尺,为它们加上了无比清晰却又人人不同的界限。
      
       “他并非是一只狼,只是狼的影子罢了。”
      
       很多人看了这部作品以后都认为于连是一个内心很分裂的人,一面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崇高理想,一面在贵族的世界里思考着该如何生存如何高贵。但那种一眼就能看出的分裂或许只是一种表象,真实的于连是在矛盾中迷失自我,又在矛盾中找寻自我,认识自我。
      
       在政治立场上,他无党无派,却在不停选择自己该学习的书籍,迎合着他所遇到的人、进入的各种场合。不能因为这样就说他趋炎附势,只能说在与理想世界脱节的环境之中他选择了与现实正面相对却又不反其道而行,学习生存方式却不改变思维方式。分裂与矛盾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裂的人格会展现出极端的个性,而矛盾的心理会创造出谨小慎微的行事风格。于连算不上谨慎,但他的聪明机灵也定是引无数次内心的挣扎矛盾二锻造出的。
      
       在面对自我情感时,于连所表现出的“红与黑”试十分值得探究的,骄傲与自尊让这个青年对德·莱纳尔夫人的示爱视而不见却又内心窃喜,对马蒂尔德的谄媚漠然置之却又极度蔑视,然而他内心的情感却最终促使他由一开始的桀骜转为深深的迷恋,无法自拔。在这一方面,红战胜了黑。但是,没有那段黑的折磨和铺垫,红所营造出的爱情便不会那般令其难以忘怀,以致死之前,他仍对德·莱纳尔夫人致以最真诚的表白,对马蒂尔德倾吐临终前的倾慕。
      
       于连的内心是红与黑的世界,高傲的自尊与真实的想法在碰撞,最终红黑共存,但他在红与黑之间找到了归宿;当时的法国社会是红与黑的世界,最终依旧红黑共存,就是在这条历史的长河之中,明朗与暗淡逐渐凸显却又逐渐相容。
      
       如今,我们依旧在红与黑这两种色彩中迷失着,摸索着,自以为很聪明地选择着,然而,我们应该清楚的是,时间造就了红黑无间,矛盾相合,我们只是在其中寻找一份内心的宽慰与平衡。
      
      
      
  •     我是于连索海尔,我是一个木匠之子,我羞怯,我只知道读死书,我迷恋上了公爵夫人,我跟她颠鸾倒凤,打心眼瞧不起市长,我对那些权贵表面上恭敬有加,其实内心里对那种浮华的生活是嗤之以鼻,但是我并不高尚,我不是道德的卫道士,我爱金钱,爱权利,迷恋女色,所有宗教里的明令禁止的东西我都热爱。我内心不像我的同僚那样龌蹉不堪,只知道吃饱穿暖与畜生有何分别,但是我确实个彻彻底底的伪君子,可以给权贵溜须拍马暗地里却虚以委蛇和市长夫人暗度陈仓。双面人的生活我拿捏的炉火纯青,我是赤色的于连,披着圣洁的光辉,我是一个满腹经纶的才子,我可以把拉丁文经典背的滚瓜烂熟,我志向高远,虽然瘦小羸弱,但是我气场足够强,可以和与我的那个一头钻到钱眼里的父亲讨价还价,我才不是一辈子龟缩一隅的粗俗木匠,我是将来必定要飞黄腾达的明日之星。然而私下里,我却是另一副模样,我是诓骗思春熟妇和懵懂少女的感情的登徒浪子,我只会爱对我有利用价值的女人,我醉眠与市长夫人的温柔乡之中,我也曾爱她爱得刻骨铭心,我爱她柔顺的黑发,爱她丰腴的身体,爱她撒娇似地在我怀里呓语,爱她为了和我私会的聪明机智。我一生有很多贵人,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只能是她,比仅仅是因为她与我相爱相杀,更是因为她成就了于连索海尔,人生没有很多选择的机会,我几乎是凭借着本能和自己本身的一股子韧劲和傲气来闯世界,在没有认识她之前,我只是全镇人眼中没有价值的废物,父母后悔把我带到这个世界,哥哥讥笑手无缚鸡之力的我,一个机缘巧合,一个可笑的虚荣的错误,我父亲欢天喜地的想扔掉我这个包袱,市长因为急于想把面子工程给搭建起来,他想成为镇里的真正的贵族,于是就不得不需要我这个装点门楣的工具。由此,我认识了你,我初次与她相识,我只知道羞赧的捏着自己的一角,我根本不敢看你的眼睛,我那时候是怀着爱意恨着她,我恨她翩翩然像是仙女,而我鄙陋粗俗甚至连给她提鞋都不配。我那膨胀到无以复加的自尊啦,蒙蔽着我因为你的出现而熠熠生辉的眸子,她曾说你最爱我的眼睛,我被她比拟一剂毒药,饮鸩止渴,我无法逃离她为我掘好的坟墓。我也义无反顾的爱上她,她被负罪感折磨着,我爱她因烦恼蹙起的双眉,我甚至觉得你那充满醋意的埋怨的非常有趣。尤其是你误以为我会爱上女仆的冷漠,如今想起来却觉得历历在目,像是雨水洗过的山麓,棱角清晰,清新宜人。后来也许是我的急于攀升让她有了隐忧,她在我心目中一直是那个耽溺于情爱的小女人,我从来没认为她会真正爱我,因为在她面前,你永远是女神般的存在,我虽然至死都不肯承认爱她,但是我整个身心却被她牢牢攫住,我得永远是她手心的珍宝,她不希望我脱离控制。我多么希望我是一个没有追求没有野心的傻小子,可是我骨子里的不安分,却导致我在追求名利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她无法理解生于贫门的我的悲哀。我拼命攻读并不是因为我对知识有多么渴求,我只是不想成为我讨厌的那一种人,我宿命中注定成不了我父母那种狡黠愚昧只知道用蛮力讨生活的普通人,我想成名,我想像拿破仑那样建功立业,我并非那种膂力过人一呼百应的英雄,更并没有机会能让我在战场上纵横捭阖,现实生活里的苦闷只能靠幻想和书本里的英雄来排解,我崇拜拿破仑,虽然在公共场合我经常违心的贬损他,但是他却是我心中永恒的丰碑。终于机会来了,那么猝不及防,我完美伪装了自己的狂喜和踌躇,平静庄重的接受了这个消息,父亲一脸扔掉垃圾的释然和轻松,他估计会鸣炮庆贺把我这个废物变现,估计我还没离开他就已经在梦里沾着唾沫亮着龅牙喜滋滋地数钱,而我对扑朔迷离的未来更多的是期待,而非担忧,那时候我还没遇到她。
      我死前回想的一生,贵人不多,谢朗神甫绝对是其中真心对待我的人,那时候我只是只小狼,只有野心却没有獠牙利爪,我忽然被馅饼砸到,谢朗神甫是伯乐,他是镇里为数不多我尊敬的人,也是唯一配称得上德高望重的人。他像那个可笑的市长推荐了我,虽然市长本身也是个吝啬虚伪的“高尚者”,他一心攀附权贵最终得偿所愿,我之所以说他可笑并不是他察觉不到我与你的私情,而是他一心想装潢他所谓家谱,虽然娶了你,和你有了三个孩子,却从来没有爱过她,他爱的只是去到了钱和所谓的贵族,真正尊贵的人,从来不是挂在嘴巴上的,镇上也没有人把他真正当做体面人,虽然他家财万贯,却和我父亲一样一副暴发户嘴脸。我与他初次见面就知道他只能是我走向成功的踏板,我现在也不认为我和他一样,虽然我为了自身利益无所不用其极,但是我不屑于他为伍,然后我就度过了那些足够我一生回味的日子,美梦易碎,我和他的爱情被丑化成为街谈巷议的谈资,市长当然也不是善茬,他从来没有相信过自己的夫人,他爱他自己那滚圆油腻的脸更胜过于一切。没有伤心反而是顿悟,马上机智与他斡旋,那时候我多么爱她啊,我没想到我原先以为会自乱阵脚的你却敛起的心虚和愤怒,我认识的你并不是一个工于辞令的人,但是她却为了保护我巧舌如簧,我之所以这么形容她是因为我首次发现你坏的可爱的一面,你终于不是高高在上像是拯救我十九年来晦暗生命的曙光,而是增添了几分睿智和邪恶,我仿佛此刻才刚刚认识你。当然我得离开她,不管当时已经如胶似漆多么不舍得,人言可畏,我降临人世到现在才体会到流言的可怕。我离开我和她相爱的镇子,启程出发去了前途未知的修道院,幸运的我又遇到了贵人,生活往往在一巴掌把你打晕的之后又会给你太阳穴陌上清凉油,我就是这个幸运的倒霉蛋,凭着良好的女人缘,一路上我也是碰上了一段风流韵事,我暂时遗忘了与她离别的不舍和对前途不定的彷徨,首先面临的是彼拉尔神甫,一个冷酷的面部表情如大理石雕像的男人,他绝对是我打交道人最难交心的人里可以叫得上号的人,我陪着小心带着谢朗神甫的推荐信,那个男人却置若罔闻,一本正经盘问我起我的学问,可是我显然没能讨得他的欢心,他不以为然地打断我滔滔不绝的炫技,诘问我不熟悉的领域,我在领教他的严苛本以为这将是我陷身泥沼的开端,没想到他却是个古道热肠的人,人有时候真的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结局我很有惊无险躲过了这次在我看来是灭顶之灾的洗礼,在修道院开始了我乏味的生活,修道院变成了一个微缩的维里业,我又不得不和我讨厌的那群将囊饭袋打交道,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彼拉尔神甫对我已经是青眼有加,我像瑟缩在墙角的老鼠,日子过得并不是很舒心,他的一次倾心交谈终于让我发现原来我得到他那么多的照拂,我自然感激涕零,当然时间很短暂。我并不是那种会把恩情铭记一生的所谓君子,但是比拉尔神甫的雪中送炭着实从繁琐困顿的生活中解救了我,我吮吸着利益带来的甘露,并且成功找到了靠
  •     
       第二章 进入上流社会
      
       康德:可笑而又动人的回忆:十八岁的时候,一个人孤独而无依靠,在那里第一次露面的沙龙!一个女人的视瞩就足以使我感到胆怯。我越想取决于人,我越显得笨拙。我对一些事物的理解都极端错误,有时我无缘无故地一心相与,有时我又会把一个人当作仇敌,因为他严肃地看了我一眼。不过,话说回来,在这些由于我胆怯而产生的可怕的不幸里,一个美好的日子是多么美好啊!
      
       陆钓雪:出现了,《红与黑》十分有意思的是每章开首会有比较契合主题的名人言摘,康德美好的出现是多么美好!
      
       第二十二章 乡间乐趣
      
       司汤达:我得承认,朱利安在这段独白中所表现的软弱,使我对他产生了不良的印象,他满可以做那些戴黄手套的阴谋家的同党,他们想改革一个大国家的生活方式,可是他们却不愿接受一点最轻微的良心的谴责。
      
       陆钓雪:和托尔斯泰类似的主人公观,直接进来了啊昆德拉式。你到底是黑朱利安还是阴谋家?哎,朱利安,真是难听的翻译……虽然是先入之见……但是伽达默尔说这没关系。突然发现我的笔记有二十多条,抄死我啊,此处暂停,以后再说……葵巳蛇年六月十八夏夜……
  •   是不是要把小说读完了再看序才不会剧透捏><
  •   哈哈各种剧透啊想看小说还是先别看这个了><~
  •   应该是名学生,你
  •   哦?怎么看出来的呢
  •   嗯,,,怎么没人看。。。
  •   今年看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