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哲学

出版时间:2001-11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玛格丽特·博登  页数:557  译者:刘西瑞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人工智能哲学是伴随现代信息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一个哲学分支。本书收集了人工智能研究领域著名学者的十五篇代表性论文,这些论文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人工智能哲学的建立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些文章总结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历程,近年来该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及人工智能中的重要课题。在这些划时代的著作中,包括有:现代计算机理论之父艾伦·图灵的“计算机与智能”;著名美国哲学家塞尔的“心灵,大脑与程序”;J·E·欣顿等人的“分布式表述”,以及本书编者、英国著名人工智能学者M·A·博登的“逃出中文屋”。

书籍目录

导言1.神经活动内在概念的逻辑演算2.计算机器与智能3.心灵、大脑与程序4.逃出中文屋5.作为经验探索的计算机科学:符号和搜索6.人工智能之我见7.认识之轮:人工智能的框架问题8.朴素物理学宣言9.纯粹理性批判10.动机、机制和情感11.分布式表术12.联结论、语言能力和解释方式13.造就心灵还是建立大脑模型:人工智能的分歧点14.认知神经生物学中的某些简化策略15.概念的联结论构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工智能哲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最近去季风看新书,最大的震撼是又看到一批“世纪人文”、“世纪前沿”、“世纪文库”,看来陈总放言“要让世纪文库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脊梁”果然非同小可。只是中国人的文化一直是病恹恹的,搞得一天到晚要“和平崛起”。不知道这根病人的脊梁会弯到什么样的程度。
      
      有些书已经重版多次,比如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吧,怕是有十余种版本了。我当年趁新万有文库打折的时候买过一本。后来看浙大搞学术精品文丛时要把它印一遍,九州出版社搞“插图珍藏本”也要印一遍,现在世纪文库还要出一遍,有朋友问我,一个是浙大出版社的版本,一个是世纪文库的版本,摆在面前,你会买哪个?我想了想,还是会买打折的新万有文库版吧。
      
      当然还有些书显出一些刺激来。比如前不久六点工作室推出过库朗热的《古代城邦》。这是研究古代社会组织形式的经典名著,解放前就由许倬云的老师李玄伯译出来,但这些年来极少能看到。去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重印了李玄伯的译本。接着华东师范大学推出了中大谭立铸等人的新译本。现在世纪文库又推出吴晓群的译本,价格倒是比谭本便宜了不少。谭立铸是研究基督教的高手,吴晓群也译过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这样的大书,他们肯这样PK一次,还是颇为有趣的。
      
      又比如霍布斯的《一位哲学家与英格兰普通法学者的对话》,也是一本著名的小书。那时候的学者都喜欢模仿柏拉图的对话体。但翻起来不容易。去年上海三联书店推出了秋风先生的译本。秋风先生译书以迅捷著称,这本书的后记详细描写了此书出版的困难,也着实赚得了不少同情。只是此书板式似乎粗糙,文字直白,加上秋风先生连书名中的“普通法”都不肯译出来,读来不禁让人有些胆战心惊。这次世纪文库推出毛晓秋小姐的译本,据说也是集合了多年功力。两相比较,应该可以分出一个高下。
      
      洪涛先生出手译出了柏拉图的《政治家》。黄克剑、王晓朝的译本俱在,外文文本也遍地都是,洪涛先生也许有所突破。好在钻研柏拉图的高手众多,自然会有人告诉我们结果的。
      
      博登的《人工智能哲学》重版也颇让人感慨。这本名著其实汇集了图灵、塞尔、丹尼特等大师的名篇,是朝向“第三种文化”的最重要努力。我当时一见之下就买了2本,一本至今留在朋友那里。后来在图书城的三楼,看到这本书也逃脱不了译文黄皮书的命运,在那里3折甩卖。不意今天又看到世纪文库将它重版。不知道又会积压多少。顺便提一下,前不久和朋友在打折书店里看到斯诺的《两种文化》也在打折卖,看来无论两种文化三种文化,都只有落一个这样下场。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梁漱溟《乡村建设力量》、汤用彤的《印度哲学史略》、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谢国桢那2本晚明的书,罗念生译的亚里士多德《诗学》、《修辞学》,还有章太炎《国故论衡》,我想真要看这些书的人恐怕早就在打折书摊上淘齐了。朱谦之的《中国音乐文学史》跟着《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出版,倒是有一些意思。朱谦之著作甚多,还可以发掘他的历史哲学、虚无主义、日本研究、禅宗研究甚至经济社会著作出版,但前些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过10卷本的朱谦之全集,每本都印得跟砖头似的,砸下去却没什么反响。过了几年,朱谦之还会有影响吗?
      
      终究还有几本有趣的。科尔曼的《生态政治》似乎可以和前一阵译文新出的《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还有那本被炒作起来的《私有化的局限》一起阅读,表达出一种环保的忧虑;而《肉体与石头》则是一本福柯式的作品,应和了最近突然兴起的城市研究热。通俗一点可以读登琨艳,严肃一点可以读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公共一点可以读世纪文景的《建筑与民主》(我有时觉得这本书不知所云,虽然图还挺漂亮),社会一点可以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现在么,身体化一点,就可以读读这本《肉体与石头》了。
      
      还有一些大书如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整整三大卷,140块,我是搬不动了。基托的《希腊人》,冯承钧译的《多桑蒙古史》,读起来也都不那么容易。而我看到郑振铎《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时心里一动,想起前不久那本被恶评的《中国俗文学史》插图本,实在不知道这又一本郑作如何了。
      
      来源:【读品】第十三期
  •   是啊,我现在都懒得买什么书了,网上下点看看好了。作为业余爱好来说,现在的书五花八门的,标题党又盛行,动不动就是第一推动力,动不动就是当代文丛,文化总汇。
    不读吧,心里有点不踏实,害怕自己思想落后,读吧,一天读一本,出版社它给你出3本,网络上给你出10本。信息爆炸啊!
    自己的CPU和存储器又有限。汗得很。书柜上几百本,硬盘上几千本.......而且还是由于硬盘还要装几千首音乐容量有限才没有使劲下载。
    唉......通宵达旦的,信息来得好猛烈。
    大哥,你说该咋整才好呢?orz.
  •   是啊。信息爆炸呢。
    不过现在读书还是应该广泛,同时注意方法,可以先略读,好书再细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