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笔记

出版时间:2000年12月1日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伊·屠格涅夫  译者:冯春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屠格涅夫,毫无疑问,在中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是在果戈理之后开拓了现实主义风格写作的伟大作家。他的这本《猎人笔记》实际上就是猎人出身的他的亲身经历的写照,本书内容丰富,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语言优美,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著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猎人笔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8条)

 
 

  •      准确来说,这本书我读得不深刻,只是看过去了。再准确点说,书的精髓,无论从文学角度或者是思想角度,我都没有领会到。
       下面的笔记,只是就自己看的内容,写点自己的收获。
      
       其实是说其现实主义文学本身,不同于浪漫主义,它对于现实本身的描写通过几乎不夸张的社会现实。可以从中看到19世纪俄国的影子,当时的沙俄,那个经历了开明君主时代的沙俄,开始即将面对农奴制改革的沙俄。
       文章中有不少地方已经提到了农奴赎身的问题,屠格涅夫的生活时代是19世纪早期,而直到1861年俄国才开始农奴制改革。未作深考,只此一题。
      
       而基于这一背景,看到的也是一种斯拉夫人的生活方式,文中并未有对于地主的痛恨感,反而是一种对于“老爷”的尊敬。对于彼得大帝时代贵族生活方式和而今的对比。写作既然贴金于现实本身,就让我对历史不能存在一种虚妄的猜测。
      
       总体来说,俄国人和中国的生活环境也很是相像,没有所谓的“自由”传统,拥有一种老实而本分的心态。但却是能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之下顽强的生活下来。生活很残酷,但他并非那么容易就能打垮你。
      
       我并不认为我掌握了他精神的核心,我单单是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就如同我偏爱那篇叶尔莫莱和磨坊主妇,年轻的女子作了太太的侍女,却陷入了爱河与人私奔,但是最后与它生活在一起的却是另一个磨坊主。磨坊主或者不爱他,她也应该不爱磨坊主,但是他们相互需要,就这么过下来了。就像生活本身,它给你的永远不会是你想要的哪部分,但你所能做的就是用你有的去尽可能得过好。女人的坚韧便是如此。
      
       然或许是因为翻译问题,就写作方式来言,现实主义文学中我更爱的是马克吐温的作品。那种不温不火的尖酸刻薄,所以说到底我是个小气的人才对,看屠格涅夫或者要颗更宽广的心。那余下的,便等我读懂了再写。
  •     看《猎人笔记》是在每天上班路上的地铁里,清新隽朗的每一小短篇都看的我心情舒畅。在拥挤的车厢里,闭上眼睛自己便与熙攘喧闹的人群隔离开,感受到屠格涅夫笔下的夜空:“金星就在这儿悄悄的闪烁着,仿佛被人小心的端着的烛灯”、感受森林:“细枝末梢上有一单片叶子纹丝不动的停在透明的蓝空里,旁边的另一边叶子在晃动着,好像池中的鱼儿在戏耍,似乎是自己在动,而不是风吹动”……
      屠格涅夫以猎人的视角能够探到森林深处的风、听到溪流深处的涌动,但最打动我的是那种融合在美景中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
      镇上的木匠格夫里拉在树林中遇到了美丽的人鱼笑着迎他,格夫里拉已经站起来准备向人鱼走过去了,但终于在身上画了十字,于是人鱼猛地收敛的笑容痛哭起来:“你这人呐!不该画十字,你本可以跟我一起快快乐乐活一辈子,可是由于你画了十字,我哭了,我伤心极了,不光是我独自伤心,你也会伤心一辈子的。”说完人鱼消失了,格夫里拉从林子里走了出来……不过从那时起,他就老是不快活了。
      看完这小篇,心里就跟被什么东西堵住似的,隐隐约约、似懂非懂,那种挥之不去的愁绪真的很打动人。
  •     因为要写关于屠格涅夫40年代下页的作品的论文,当然猎人笔记是必读作品之一。虽然屠是因为此作品在文坛打响名号,但是后期却基本放弃了короткий рассказ,крестьянский рассказ的体裁,直到晚期又加入了三篇文章,猎人笔记才算真正成书(虽然50年代已经结集出版)。当初在读的时候,其实很赶,类似于完成任务交差的状态,读完了,就遵循着传统的思维理解这本书:屠格涅夫是个伟大的反农奴制作者,与农奴制做斗争等等。当我去找导师交差的时候,他问我有什么理解,我也就照葫芦画瓢,导师微微一笑也没说什么。后来读完原著,开始读文献,才明白自己完全被误导。最早期的时候确实有人认为这本书是反农奴制的代表,但是后来很多文学学者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当然这要与书发表的历史背景结合,猎人笔记的发表完全是偶然的机遇,当时屠格涅夫基本处于要放弃创作的状态,而Хорь и Калиныч的大受欢迎完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才继续创作了一个系列的短篇。或许反农奴制的高帽子是基于当时政治氛围的需要,不能说屠格涅夫心中完全没有反农奴制的先进思想,虽然作为贵族阶层,但是接受了先进教育的屠格涅夫也是很富有同情心的贵族,后来他创作了Муму也是鲜明的例子。读书真的是要带着空白的心去读,去接纳作者的世界,自主又自由的思考。
  •     传统的评论家喜欢吧《猎人笔记》视为驳斥农奴制的攻城利器。屠格涅夫有多反感农奴制我不得而知,但是单单从其文章看来,我更在意的是其对千奇百态的农奴生活和五光十色的底层风俗的描写。这位沙俄时代的现实主义作家向我们呈现了蔚为壮观的沙俄时代社会图景,再现了不同人身上的善恶美丑,喜怒哀乐和性格特色。本书是一系列短篇的合集,串成一部而加以“笔记”之名,无论从哪个故事看起都是可以迅速进入作者的世界的,也因此我并未看完,只阅读了其中一部分。
  •     不知道屠格涅夫有没有打猎的嗜好,但无疑作家的选材视角是非常好的。在沙皇时代,能够深入的接触贵族地主农奴和流浪汉等等不同阶层,我想在俄罗斯大地,除了猎人,很难再有另一个角色能够把这么多有趣的人物纠集在一起,共同呼出那个世纪的气息。
      况且,占很大篇幅的是对俄罗斯大自然的描写,从山川到沼泽,从森林到田野,那野性的,张狂的广袤的大地,那迷人的,明媚的蓝天,这一切,都在作者的笔下,细腻且不嫌琐碎的再现,像极了同时代的一些油画家画布上美轮美奂的俄罗斯静谧的森林和安详的田园。
      那一个时代并不是离开我们十分遥远,也不是对于我们完全陌生。一样的事情,一样的人物,一样的自然,都可能发生在我们的祖辈的土地上。可惜我们没有任何如此细腻的笔触将它们记录下来。有人说,俄罗斯民族是最接近中国人的西方人。这不仅仅是说性格上,还有同为农业国度共同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土的眷恋,更有最内心的对土地的依恋。
      
  •     真正的名著就是应该老少皆宜。恕我无法理解那些注重形式甚于内容的所谓名家们,尼玛有心思把它写得复杂无比就没水平把它写的人能看懂???你以为这样就能体现你的高深莫测吗???
      
      啊,扯远了。
      
      前几天重读猎笔,有一个感触很深,小时候看到枯萎的女人、苏乔克等等角色,眼泪就巴拉巴拉往下掉。现在却只在研究他的技巧,果然人类的同情心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是随着成长而淡薄的吗?
      
      有几篇从以前就特别喜欢,比如别任草地,你懂的。讲鬼故事神马的,任何时候都不过时,而且是在名著里讲鬼故事。既满足了猎奇心理,又很得意“哦耶~我看的是名著诶~”
      
      就像屠屠(……泥垢了)想表达的意思之一,这群孩子的确很有才!
      
      孤狼很帅气!那是一个散发着荷尔蒙(你从哪儿看出的荷尔蒙?这孩子!)和暴雨天阴郁味道的精悍故事。
      
      《幽会》既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渣男和傻女的故事。千百年来这样的故事总在不断上演。
      
      《格里夫村》,貌似不是这几个字。给我印象最深的反倒是那个自以为很有品的乡村骚包青年弗拉季米尔。哈哈!他那个吹枪的动作蠢死了!
  •     《猎人笔记》中有一种很迷人的气氛,一种挥之不去的忧郁感,一种让人读完那清新文字之后反复回味的东西。这种东西是糅合在对俄罗斯大地风光的描绘和对俄罗斯人生活的写实之中的,而在景与人之间形成了一股张力,形成了一种紧张。屠格涅夫笔下的俄罗斯大地是那样地美,那样地富有天然的灵性,无论是辽阔的草原,还是古老的森林;无论是宽广的河流,还是低矮的灌木,都被他写得令人神往,令人心醉。自然的一枝一节、一草一木、色彩的空灵变化、声音的高响低鸣,都被屠格涅夫的笔尖捕捉到了并给予最富于艺术色彩的放大,于是你不得不惊叹俄罗斯自然的丰富与壮美,灵动与秀丽。可是发生在这般景色之中的人和事却每每充满了悲剧色彩,有的面临着死亡,有的陷入对存在意义的迷茫,有的被无情的命运捉弄,有的则走入一片被虚无笼罩的世界。因此,《猎人笔记》中的每一篇都会给我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一方面我为我看到的景色而欣喜,一方面我又为里面的人和事而感到伤悲——所谓“张力”就是这样产生的。《猎人笔记》的文本里面永远存在着人和景的不和谐和不统一,这种不和谐与不统一带给人的感受是遗憾,是忧郁,是一种思考:也许真正美的东西总要伴随着某种悲剧性的成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俄罗斯的美正是由于它的忧郁,它的悲剧。自然的美景,其实只是俄罗斯的表面;而忧郁的生活,才是俄罗斯的真正的灵魂。忧郁,是《伏尔加船夫曲》中复沓的“哎呦嘿”;忧郁,是《三套车》里面苍茫辽远的歌声;忧郁,是契诃夫小说里面对庸俗的放大和品味;忧郁,是果戈理在《涅瓦大街》中表现的茫然无措与真真假假。忧郁充斥在自普希金直到索尔仁尼琴的每一个文学大家的作品中:小市民的忧郁、知识分子的忧郁、贵族的忧郁、国家的忧郁、民族的忧郁等等等等。真地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了这种忧郁的气质,俄罗斯的文学和音乐会变成怎样的存在?
      
      我欣赏这种忧郁,这种忧郁和哈姆莱特的忧郁截然不同。哈姆莱特的”忧郁“也是由对人生意义的终极追问而产生的,但对我而言似乎有太多的形而上意味。俄罗斯的忧郁则不然,它具有最最现实的根基,具有最最沉痛的历史感,就像契诃夫、果戈理在小说里表现得那样。可以说,在俄罗斯文学中——和纳博科夫所谓”庸俗“一样——”忧郁“也可以成为一个独特的范畴,这个范畴既可以是美学意义上的,也可以是人类存在意义上的。因此,俄罗斯文学也许正是表现了忧郁的人和事所展现的忧郁的美吧。
      
  •     屠格涅夫用最轻柔的彩笔涂抹出了广袤俄罗斯清新的风景,用最刁钻的钢笔刻画了大地主的懒惰凶恶人面兽心的虚伪本质,用最沉痛的铅笔描绘了被压迫下的众多奴仆淳朴胆小而又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每一篇都各有侧重,也各有刺痛,通过猎人的身份倾听不同人的诉说,全景式反映了当时俄国的状态。
  •      不知道为什么,19世纪的俄国产生了那么的文学家,或许这就是人们称为19世纪的俄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珠穆拉玛峰,其中屠格涅夫的书,我不是太喜欢,尤其是他后期的《处女地》,总觉得不太和自己的胃口。
       后来,阅读了《战争与和平》,回过头来看《猎人笔记》,才知道自己的俄国文学启蒙的不是太好。要怪只能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写的实在是太有激情了,给自己一种俄国积极向上的感觉太强。
       但真正的一个国家,有积极就会有消极,会有黑暗的一面,《猎人笔记》把一个国家虚伪的农奴制度讽刺的体无完肤。一方面,文中不断写道当地的农民是如何的真诚的对待来打猎的猎人,还时不时的称赞一下他们的主子。而从另一个方面,文中作者不惮笔力的书写自己所看到的人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在与上层一对比,一幅幅滑稽的画面就诞生了。上层的人在说现在已经比以前好了。而通过与下层的民众的接触可以发现,他们在期待着更大的变革,希望国家能够给予他们真正的自由。“不公平”这是我读完这本的时候对俄国社会的第一印象。地主们身上穿着绫罗绸缎,农奴们则要每天穿着整洁的“制服”为的是给主人争面子。地主们衣食无忧,而农奴们则要起早贪黑为挣得面包干活。地主们的餐桌上都是山珍海味,而农奴们则是有了上顿没下顿,只有到过节才能讨到馅饼。地主们常为一点小事打骂农奴,而农奴们只能吞声吐气,连声诺诺……
       文中有两个农奴给了我比较深的印象——霍夫和卡里内奇。虽然他们两人对人生的观念是截然不同的,一个贴近社会,比较实际;一个热爱大自然,比较烂漫,但是他们俩却都是国家的栋梁。屠格涅夫在书中有这么一段:“彼得大帝本质上是俄罗斯人,恰恰在他的大胆改革中说明他是地道的俄罗斯人。俄罗斯人坚信自己的力量和毅力,俄罗斯人不惜牺牲自己:他很少留恋过去,而是勇敢的瞻望未来。凡是好的——他就喜欢,凡是合理的——他都接受,至于是哪里来的——他并不在意。”
       合上书本,默默的品味,仔细联想现在:多少人因为缺乏自信而失去成功的机会;多少人会为了祖国的尊严或自己坚信的信念遭到侮辱时而不惜牺牲自己挺身而出?有多少人只会留恋过去,总会在别人的面前炫耀“自己的历史”,尽管他们明白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却无法挺身面对未来;有多少人会因为私人的仇恨或所谓的妒嫉而把别人正确的做法或观点想方设法地进行抨击……
       不知道是不是俄国作家的通病,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都用一个知识分子的眼光来考量社会,但是他们提出了问题,但似乎都没有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托尔斯泰期待贵族能够像抵抗拿破仑入侵时的心态来振兴国家,显然空想。
       屠格涅夫下的俄国朝哪里去的问题,也只能留给后人了.........
  •     在农奴制的黑暗社会里,无疑,屠格涅夫是个善良的人,痛恨着可恶的欺压着人民的农奴制。这部书就是他声讨农奴制的武器,满怀着人道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激情的他没有将自己对农奴制的声讨直接表述,而是寄托在了被欺压的社会底层的人们的悲惨生活和他们淳朴善良的本性描绘里。在全书中,融情于景的手法被他运用得淋漓尽致,这也是此书的一大亮点。
  •     摘自《博客大巴》 作者:requiem
      
      一
      
      
        昨晚睡前看的短篇小说一直萦绕心内,今晨还是一再想起。这篇出自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中的《白净草原》,算是重读,大约五六七八年前整本小说集囫囵吞枣过,留了个如梦如幻的印象。
        因哈罗德·布鲁姆在《如何读,为什么读》一书中提及,我重读了这篇散文诗一般的作品。俄罗斯作家都有写景的天赋和欲望,有时甚至渲染过度,这种习惯带到短篇小说里,人物倘若没什么特色,情节和冲突再一淡化,不留神真会成了散文诗。同样在《白净草原》(又译为《别任草地》、《白俊牧场》)里,扑面而来的即是充溢油画质感的情景描述:小说的叙述者是个打松鸡的猎人,他在图拉省契伦县无穷无尽的山谷、丘陵、田野和灌木丛、橡木林、白杨树林中迷失,我们追随他的视角,一一阅历这些具体而高贵的俄罗斯风景在白日、黄昏、晚霞、暮色、苍白的天空和蓝色黑夜逐次更迭之间,微妙且难以言喻的转换。迷失者的心灵由疑惑至恐慌,直到他绕过一个圆形丘陵,进入一片奇异的凹地。
        “一种奇怪的感觉立刻支配了我。”屠格涅夫写道,“这凹地形状很像一口圆圆的边缘倾斜的锅子;凹地底下矗立着几块很大的白石头,——它们仿佛是爬到这地方来开秘密会议的,——这里面那么沉寂、荒凉,天空那么平坦、凄凉地悬挂在它上面。”
        猎人的心被这神秘而抑郁的景色所震撼,这时,“有一只小野兽在石头中间微弱地、凄凉地尖叫了一声。”
        很快我们就会发现,这片圆形凹地是全篇小说的核心意象。某种程度上它成为一种封闭的、强制性的命运形态的象征。出于本能,猎人连忙回身,跑上丘陵,逃避这个不祥之地,然而,紧接着他邂逅了另一个命运的圆环。
        这个小小的圆环由平原、河流、河流边的篝火以及几个看守马群的农家孩子构成,和凹地上的情景形成精确的对应。猎人攀下山崖,加入这个守夜群体。他和孩子们没有几句对话后便躺下,向四周眺望,看到一个奇妙的景象:“火堆周围有一个淡红色的圆形光圈在抖动,仿佛被黑暗顶住而停滞在那里的样子;火焰炽烈起来,有时向这光圈外面投射出急速的火光;火光的尖细的舌头舐一舐光秃秃的柳树枝条,一下子就消失了;接着,尖锐的长长的黑影突然侵入,一直到达火的地方:黑暗在和光明搏斗。”
      
      
      二
      
      
        黑暗无云的天空显示出无限神秘的壮丽,庄严地、高远无极地笼罩在上面,间或传来一声声延长的、嘹亮的、像呻吟一样的声音,似乎有人在天边久久地叫喊。圆形的凹地和火圈,孩子们与白石头,夜声与兽鸣,神秘的对应在这个夜晚重复出现。猎人心绪不宁,听孩子们讲起几个老掉牙的鬼故事。
        作为小说中最富有趣味的部分,这几个关于家神、人鱼、溺死鬼、断锁草、荐亡节、反基督者、林妖的故事分别具有独特的指向,但孩子们绘形绘影的讲述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故事中的声音。可以想见,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这些故事里的声音具有怎样的效果,但不知是什么缘由,作为叙述者的猎人并没有交代自己倾听的感受,那些孩子们模拟出来的家神的咳嗽声、人鱼的哭泣、溺死鬼的召唤、林妖的拍手声仿佛全与他无关。他只是倾听。
        各种各样由外部环境侵入的声音还不时打断孩子们的讲述:前面提及的莫名其妙的长调;狗吠、枯枝投进火焰里发出的噼里啪啦的爆响、鸽子惊起的鼓翅声、苍鹭的叫声。某个突发事件让猎人注意到一个叫做帕夫卢沙的孩子:这孩子在两只狗被惊走时勇敢地跨马进入夜色,把狗赶了回来。他是如此勇敢,充满生气,手里没有一根棍棒,在深夜里能毫不犹豫地独自去赶狼……以至让猎人在心里感叹,“多么可爱的孩子!”
        现在,在猎人的叙述中,出现了主角:这位帕夫卢沙。几个有死亡征兆性的细节都和帕夫卢沙有关:他看见天空中有一颗小星星落了下去;鸽子飞起来时,另一个孩子向他提问,这是不是表示一个虔诚的灵魂飞上天去;对一种传来的奇怪、尖锐而沉痛的叫声,他泰然判断为苍鹭;最后,他去河边打水归来,告诉小伙伴们,他听见了一个叫瓦夏的亡魂在水里呼唤他,让他过去……
        月亮终于升起来了,鬼故事讲完了,孩子们的谈话和火同时熄灭了,猎人也进入梦乡。天明醒来,他看见孩子们“像死一样地睡在微燃的火堆周围”,只有那位帕夫卢沙,“抬起身子,向我凝神注视一下。”猎人向他点点头,踏上回家的路,期间他和那些孩子又遇见了一次,孩子们赶着马,从他身边疾驰而去。
      
      
      三
      
      
        小说如果到此结束,那我们将会说,这是一个神奇的寓言,一个神秘故事;我们也将推测,那个夜晚是一个充满不祥之意的时刻,命运以各种方式预示了帕夫卢沙的死亡,也许,他真的会像瓦夏一般溺死,来成全那个夜晚。事实上哈罗德·布鲁姆评论这篇小说时也提到:“如果这篇笔记中有任何反讽的话,它属于命运本身,像风景、少年们、猎人一样无辜的命运。”
        但屠格涅夫不是爱伦•坡,他写的不是超自然故事。叙述完那个夜晚的故事后,他以轻描淡写的口吻,给《白净草原》提供了一个结局:
        “遗憾得很,我必须附说一句:帕夫卢沙就在这一年内死了。他不是淹死的,是坠马而死的。可惜,这个出色的孩子!”
        帕夫卢沙的死成了一种似是而非的死:的确,像所有读者隐隐预感的那样,像故事里种种征兆预示的那样,帕夫卢沙无可避免地死了;但并非缘于溺水鬼的勾引和超自然的驱役,而是意外坠马。屠格涅夫呈交了一个悖论。这个悖论如此精心又随意,它反驳了文本表层的情节指喻,引导我们认识一种属于叙事者自我的深沉隐喻。它令整篇小说拥有似是而非的美丽与哀伤。
        让我们重新回到那个夜晚。帕夫卢沙去到河边打水,孩子们说起那个淹死的瓦夏的故事,帕夫卢沙回来,告诉伙伴们,他听见瓦夏的声音在水底召唤他:“帕夫卢沙,喂,帕夫卢沙,到这儿来。”这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巧合一下子就把大家吓坏了,然而帕夫卢沙并没有畏惧。他坚定地说,没有关系,让它去吧,一个人的命运是逃不了的。
        悖论是:如果帕夫卢沙真是听见了水底的召唤,如果真是存在命运的话,那么他将死于溺水;但是显然他没有。他不过是用一种更加逼真的方式,说了另一个鬼故事——和其他孩子一样。在这个夜晚里,每个孩子都借用了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像孩子们通常会做的那样,把这些故事讲得像是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似的。这也是猎人在听这些故事的时候,没有参与讲述、没有参与讨论,甚至没有任何感想和情绪的原因,他知道那是孩子们的把戏,那些家神、林妖、人鱼、荐亡节的传说,都是老掉牙的了。所以叙事者在小说最后感叹的,是对帕夫卢沙的惋惜,而不是对超自然力量的折服。
      
      
      四
      
      
        读到这个结尾的时候,大多数读者会觉得败兴。这句话逸出了命运封闭的圆环,也逸出了文本在前面构造的完美的内部圆环。我们会觉得它游离在整个文本之外——一个格格不入的声音。
        《猎人笔记》中,猎人大部分时候以一个游历者、旁观者、记录者的身份而存在。尽管以别林斯基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学批评家们那样热烈地赞扬了《猎人笔记》对底层人民的亲近(屠格涅夫“从他以前任何人都没有这样接近过的角度接近了人民”),但是,屠格涅夫心里明白,并为此焦灼:他始终都无法作为共同体验者去接近那个俄罗斯的乡村世界,尤其是泛神论的乡村世界。这个世界类似他在《白净草原》中描写的那个凹地,压抑、苍凉,形成封闭的命运圆环,他进入不了其中,甚至感觉到被排斥在外。
        没有陷入意识形态批评巢臼的哈罗德·布鲁姆注意到这点。《如何读,为什么读》在论及屠格涅夫的时候,选择了《白净草原》和《来自美丽土地的卡西杨》这两个在集子中相连的短篇,后者显然比《白净草原》更容易让布鲁姆展开论述:“那个农民治疗师(卡西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是农奴的俄罗斯,而是一个俄罗斯视域中的圣经世界……他拒绝俄罗斯社会,回到民间艺术和民间习俗。……‘美丽土地’属于封闭的民间传统,在这传统中卡西杨是某种萨满。我们读《来自美丽土地的卡西杨》是为了获得一种另一性的视域,这种另一性视域是对我们大多数人关闭的,也对屠格涅夫关闭。读卡西杨的故事的奖赏,是我们得以进入——非常短暂地——一个另类现实,屠格涅夫本人也同样只是短暂地进入,却令人赞叹地把它带回给我们,就在他的《笔记》中。”
        《白净草原》结尾处的异样声音惋惜的正是这样一种擦肩而过的世界。对俄罗斯壮丽景色的描写,用意并不仅仅在于抒情。这个世界的景致以某种康德美学意义上的崇高感压制了叙事者,让叙事者迷失;叙事者甚至无法进入其中包含的一个小世界里:孩子们通过讲述,把民间传说融汇为自己的体验,猎人却只能侧耳旁听。刻意描写的火圈与其说是展现了“黑暗在和光明搏斗”,不如说是叙事者意识中要进入那个民间视域却又自我排斥的过程象征。更糟糕的是,这个努力进入的过程还不时被外界的杂音打断。那些杂七杂八的声音,可谓叙事者内心声音的外化,他对自己的挫败感到沮丧,因此,在第一个出现的凹地——作为封闭的命运象征——他所听到的小兽的尖叫,可以视为叙事者内心的哀鸣。故事要结束的时候,叙事者的分裂继续出卖了他:他加入了一个最强的、而且无庸象征的杂音,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并表达自己的惋惜。
        对农奴制度的批判、对苦难的意识形态记录,这些都是可以抛弃的。回到文本,服从文本所构造的那个世界的自足的、完美的逻辑,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故事是屠格涅夫作为一个自觉的创作者,对待一个失去世界的挽歌,对待一个他无法理解无法长久驻足的世界的缅怀,我们同样相信,像莫言这类自觉的写作者(他将这篇小说列为最爱之一)完全有理由从中找到足够的共鸣,他们承认自己的努力就像承认他们的挫败一样。至于我们,阅读这些作品,是为了自我心灵世界的重建,正如布鲁姆所说:
        “我们大多数人身上的某种东西,就是那个自我要栖居的地方,连同那些少年,那些马,那位富有同情心的猎人作家,那些有关小妖怪和河中女诱惑者的谈话,在完美的天气,在别任草地。”
      
      
      
      
      
  •     想想以前这样每天挤时间出来看一个章节的书,该是红楼梦了。现在,又这样子,看着猎人笔记。屠格涅夫展现给我们的世界是真实的,充满人性色彩。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有其特殊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雅科夫的声音,农家孩子的生动故事,还有那个孤独的狼,充满传奇色彩的守林人。书中,俄罗斯人淡然的死亡,如秋叶般静美,他们对人世没有丝毫的贪恋,就像自然的孩子般。莫不是有信仰,谁也无法这样坦然地离开。
      自由而随性,看过很多人的生活,走过很多的路,那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屠格涅夫的笔某种程度上圆我的森林梦。
      喜欢这本书。
  •     一
      
      昨晚睡前看的短篇小说一直萦绕心内,今晨还是一再想起。这篇出自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中的《白净草原》,算是重读,大约五六七八年前整本小说集囫囵吞枣过,留了个如梦如幻的印象。
      
      因哈罗德•布鲁姆在《如何读,为什么读》一书中提及,我重读了这篇散文诗一般的作品。俄罗斯作家都有写景的天赋和欲望,有时甚至渲染过度,这种习惯带到短篇小说里,人物倘若没什么特色,情节和冲突再一淡化,不留神真会成了散文诗。同样在《白净草原》(又译为《别任草地》、《白俊牧场》)里,扑面而来的即是充溢油画质感的情景描述:小说的叙述者是个打松鸡的猎人,他在图拉省契伦县无穷无尽的山谷、丘陵、田野和灌木丛、橡木林、白杨树林中迷失,我们追随他的视角,一一阅历这些具体而高贵的俄罗斯风景在白日、黄昏、晚霞、暮色、苍白的天空和蓝色黑夜逐次更迭之间,微妙且难以言喻的转换。迷失者的心灵由疑惑至恐慌,直到他绕过一个圆形丘陵,进入一片奇异的凹地。
      
      “一种奇怪的感觉立刻支配了我。”屠格涅夫写道,“这凹地形状很像一口圆圆的边缘倾斜的锅子;凹地底下矗立着几块很大的白石头,——它们仿佛是爬到这地方来开秘密会议的,——这里面那么沉寂、荒凉,天空那么平坦、凄凉地悬挂在它上面。”
      
      猎人的心被这神秘而抑郁的景色所震撼,这时,“有一只小野兽在石头中间微弱地、凄凉地尖叫了一声。”
      
      很快我们就会发现,这片圆形凹地是全篇小说的核心意象。某种程度上它成为一种封闭的、强制性的命运形态的象征。出于本能,猎人连忙回身,跑上丘陵,逃避这个不祥之地,然而,紧接着他邂逅了另一个命运的圆环。
      
      这个小小的圆环由平原、河流、河流边的篝火以及几个看守马群的农家孩子构成,和凹地上的情景形成精确的对应。猎人攀下山崖,加入这个守夜群体。他和孩子们没有几句对话后便躺下,向四周眺望,看到一个奇妙的景象:“火堆周围有一个淡红色的圆形光圈在抖动,仿佛被黑暗顶住而停滞在那里的样子;火焰炽烈起来,有时向这光圈外面投射出急速的火光;火光的尖细的舌头舐一舐光秃秃的柳树枝条,一下子就消失了;接着,尖锐的长长的黑影突然侵入,一直到达火的地方:黑暗在和光明搏斗。”
      
      二
      
      黑暗无云的天空显示出无限神秘的壮丽,庄严地、高远无极地笼罩在上面,间或传来一声声延长的、嘹亮的、像呻吟一样的声音,似乎有人在天边久久地叫喊。圆形的凹地和火圈,孩子们与白石头,夜声与兽鸣,神秘的对应在这个夜晚重复出现。猎人心绪不宁,听孩子们讲起几个老掉牙的鬼故事。
      
      作为小说中最富有趣味的部分,这几个关于家神、人鱼、溺死鬼、断锁草、荐亡节、反基督者、林妖的故事分别具有独特的指向,但孩子们绘形绘影的讲述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故事中的声音。可以想见,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这些故事里的声音具有怎样的效果,但不知是什么缘由,作为叙述者的猎人并没有交代自己倾听的感受,那些孩子们模拟出来的家神的咳嗽声、人鱼的哭泣、溺死鬼的召唤、林妖的拍手声仿佛全与他无关。他只是倾听。
      
      各种各样由外部环境侵入的声音还不时打断孩子们的讲述:前面提及的莫名其妙的长调;狗吠、枯枝投进火焰里发出的噼里啪啦的爆响、鸽子惊起的鼓翅声、苍鹭的叫声。某个突发事件让猎人注意到一个叫做帕夫卢沙的孩子:这孩子在两只狗被惊走时勇敢地跨马进入夜色,把狗赶了回来。他是如此勇敢,充满生气,手里没有一根棍棒,在深夜里能毫不犹豫地独自去赶狼……以至让猎人在心里感叹,“多么可爱的孩子!”
      
      现在,在猎人的叙述中,出现了主角:这位帕夫卢沙。几个有死亡征兆性的细节都和帕夫卢沙有关:他看见天空中有一颗小星星落了下去;鸽子飞起来时,另一个孩子向他提问,这是不是表示一个虔诚的灵魂飞上天去;对一种传来的奇怪、尖锐而沉痛的叫声,他泰然判断为苍鹭;最后,他去河边打水归来,告诉小伙伴们,他听见了一个叫瓦夏的亡魂在水里呼唤他,让他过去……
      
      月亮终于升起来了,鬼故事讲完了,孩子们的谈话和火同时熄灭了,猎人也进入梦乡。天明醒来,他看见孩子们“像死一样地睡在微燃的火堆周围”,只有那位帕夫卢沙,“抬起身子,向我凝神注视一下。”猎人向他点点头,踏上回家的路,期间他和那些孩子又遇见了一次,孩子们赶着马,从他身边疾驰而去。
      
      三
      
      小说如果到此结束,那我们将会说,这是一个神奇的寓言,一个神秘故事;我们也将推测,那个夜晚是一个充满不祥之意的时刻,命运以各种方式预示了帕夫卢沙的死亡,也许,他真的会像瓦夏一般溺死,来成全那个夜晚。事实上哈罗德•布鲁姆评论这篇小说时也提到:“如果这篇笔记中有任何反讽的话,它属于命运本身,像风景、少年们、猎人一样无辜的命运。”
      
      但屠格涅夫不是爱伦•坡,他写的不是超自然故事。叙述完那个夜晚的故事后,他以轻描淡写的口吻,给《白净草原》提供了一个结局:
      
      “遗憾得很,我必须附说一句:帕夫卢沙就在这一年内死了。他不是淹死的,是坠马而死的。可惜,这个出色的孩子!”
      
      帕夫卢沙的死成了一种似是而非的死:的确,像所有读者隐隐预感的那样,像故事里种种征兆预示的那样,帕夫卢沙无可避免地死了;但并非缘于溺水鬼的勾引和超自然的驱役,而是意外坠马。屠格涅夫呈交了一个悖论。这个悖论如此精心又随意,它反驳了文本表层的情节指喻,引导我们认识一种属于叙事者自我的深沉隐喻。它令整篇小说拥有似是而非的美丽与哀伤。
      
      让我们重新回到那个夜晚。帕夫卢沙去到河边打水,孩子们说起那个淹死的瓦夏的故事,帕夫卢沙回来,告诉伙伴们,他听见瓦夏的声音在水底召唤他:“帕夫卢沙,喂,帕夫卢沙,到这儿来。”这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巧合一下子就把大家吓坏了,然而帕夫卢沙并没有畏惧。他坚定地说,没有关系,让它去吧,一个人的命运是逃不了的。
      
      悖论是:如果帕夫卢沙真是听见了水底的召唤,如果真是存在命运的话,那么他将死于溺水;但是显然他没有。他不过是用一种更加逼真的方式,说了另一个鬼故事——和其他孩子一样。在这个夜晚里,每个孩子都借用了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像孩子们通常会做的那样,把这些故事讲得像是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似的。这也是猎人在听这些故事的时候,没有参与讲述、没有参与讨论,甚至没有任何感想和情绪的原因,他知道那是孩子们的把戏,那些家神、林妖、人鱼、荐亡节的传说,都是老掉牙的了。所以叙事者在小说最后感叹的,是对帕夫卢沙的惋惜,而不是对超自然力量的折服。
      
      四
      
      读到这个结尾的时候,大多数读者会觉得败兴。这句话逸出了命运封闭的圆环,也逸出了文本在前面构造的完美的内部圆环。我们会觉得它游离在整个文本之外——一个格格不入的声音。
      
      《猎人笔记》中,猎人大部分时候以一个游历者、旁观者、记录者的身份而存在。尽管以别林斯基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学批评家们那样热烈地赞扬了《猎人笔记》对底层人民的亲近(屠格涅夫“从他以前任何人都没有这样接近过的角度接近了人民”),但是,屠格涅夫心里明白,并为此焦灼:他始终都无法作为共同体验者去接近那个俄罗斯的乡村世界,尤其是泛神论的乡村世界。这个世界类似他在《白净草原》中描写的那个凹地,压抑、苍凉,形成封闭的命运圆环,他进入不了其中,甚至感觉到被排斥在外。
      
      没有陷入意识形态批评巢臼的哈罗德•布鲁姆注意到这点。《如何读,为什么读》在论及屠格涅夫的时候,选择了《白净草原》和《来自美丽土地的卡西杨》这两个在集子中相连的短篇,后者显然比《白净草原》更容易让布鲁姆展开论述:“那个农民治疗师(卡西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是农奴的俄罗斯,而是一个俄罗斯视域中的圣经世界……他拒绝俄罗斯社会,回到民间艺术和民间习俗。……‘美丽土地’属于封闭的民间传统,在这传统中卡西杨是某种萨满。我们读《来自美丽土地的卡西杨》是为了获得一种另一性的视域,这种另一性视域是对我们大多数人关闭的,也对屠格涅夫关闭。读卡西杨的故事的奖赏,是我们得以进入——非常短暂地——一个另类现实,屠格涅夫本人也同样只是短暂地进入,却令人赞叹地把它带回给我们,就在他的《笔记》中。”
      
      《白净草原》结尾处的异样声音惋惜的正是这样一种擦肩而过的世界。对俄罗斯壮丽景色的描写,用意并不仅仅在于抒情。这个世界的景致以某种康德美学意义上的崇高感压制了叙事者,让叙事者迷失;叙事者甚至无法进入其中包含的一个小世界里:孩子们通过讲述,把民间传说融汇为自己的体验,猎人却只能侧耳旁听。刻意描写的火圈与其说是展现了“黑暗在和光明搏斗”,不如说是叙事者意识中要进入那个民间视域却又自我排斥的过程象征。更糟糕的是,这个努力进入的过程还不时被外界的杂音打断。那些杂七杂八的声音,可谓叙事者内心声音的外化,他对自己的挫败感到沮丧,因此,在第一个出现的凹地——作为封闭的命运象征——他所听到的小兽的尖叫,可以视为叙事者内心的哀鸣。故事要结束的时候,叙事者的分裂继续出卖了他:他发出了一个最强的、而且无庸象征的杂音,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并表达自己的惋惜。
      
      对农奴制度的批判、对苦难的意识形态记录,这些努力有长久存在的正义性,但不能视为文学作品唯一存在的正义性。回到文本,服从文本所构造的那个世界的自足的、完美的逻辑,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故事是屠格涅夫作为一个自觉的创作者,对待一个失去世界的挽歌,对待一个他无法理解无法长久驻足的世界的缅怀,我们同样相信,像莫言这类自觉的写作者(他将这篇小说列为最爱之一)完全有理由从中找到足够的共鸣,他们承认自己的努力就像承认他们的挫败一样。至于我们,阅读这些作品,是为了自我心灵世界的重建,正如布鲁姆所说:
      
      “我们大多数人身上的某种东西,就是那个自我要栖居的地方,连同那些少年,那些马,那位富有同情心的猎人作家,那些有关小妖怪和河中女诱惑者的谈话,在完美的天气,在别任草地。”
      
  •      大概是在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拿起一本短篇小说集开始阅读。屠格涅夫的,忘记了名字是什么(《阿霞》?)那一年,伴随着满嘴脏话,初识男女之欢的我读到了《木木》…
       这大概就是对屠格涅夫最初的记忆,他的文章,如果可以类比一下,和归有光很接近,那种淡淡的忧伤向潮水一般拍打、拷问着你的心,无论你的心境如何,屠格涅夫文章中苍劲的男性形象和温柔的女性形象,都可以美到让你当时窒息。我实在想不起来,出了归有光的《寒花葬志》和马拉默德的《春雨》还有谁的文章有如此魔力。
       1、男性
       区别于那两位,屠格涅夫的行文中,男性的形象异常的突兀,这大概和他俄罗斯民族文化内涵相关吧?至少,较之归有光的孱弱男性和马拉默德的颓废男性,屠格涅夫的男性形象都很苍劲有力,《猎人笔记》中,孤狼大概是这种形象的最好代表。沉默、有力、敏捷和对女主角无言的爱,构成了屠格涅夫的男性们,智慧倒成了略显多余的accessary。虽然我个人超级喜欢《父与子》巴扎洛夫大夫(寡人甚至为此还想去学医…- -|||)但最后,在爱上奥金左娃之后那白痴般的行为…(“那么我告诉您,我那么愚蠢、那么疯狂地爱您……”按:我去…这表白够强悍…)
       综上:屠格涅夫的世界里男人(称得上男人的)都特爷们,但在一些方面都白痴的要死,比如:爱情……
       2、女性
       女性呢?这个倒是很不好说…因为男性的本位主义也好,沙文主义也好,女性都是很传统的女性,(这其实从另一个层次解释了《飘》的伟大,女性第一次站起来了~)但是,女主角大多时候还是在用拒绝来伤害男主角的。
       3、环境
       故事大都发生在乡下,暖春的绿色和俄罗斯天空的灰,构成了一幅难以复制的光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人的面孔都很模糊,但但又合理,男人隐藏在高眉弓下深邃的双眸,女性们白皙的可以看见血管的白皙的皮肤。一切都那么的俄罗斯,等级、压抑、难以言说的爱,和不能离开的绝望,充斥着整个背景。帝国走向末日,而人们却不能承担命运的重量,在浮华背后…却是那一抹俄罗斯的灰色……
       4、动物
       马、狗,貌似屠格涅夫确实爱打猎爱的要死,对于这两种动物的描写甚至超过了一般小角色的描写。这些东西,与其说是动物,倒不如说是奢侈品,至少那些猎犬和宝马是。对于贵族的华丽,只留下那一份阳刚的标志。大概,这就是屠格涅夫吧?沉默宽广的像冬季的森林……
      
      
       时日本地震
       愿善良的人民灵魂得到安宁,无论他们来自哪个民族(至少在审判日的时候,我可以说:我不是侵华日军一般的种族主义者)
  •     很久以来,我就一直认为俄罗斯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这不仅不是理由,反而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但是,在我们的任何的一点意识中俄罗斯民族无疑都是伟大的。从很多方面来说俄罗斯人都是世界上最有韧性的民族。因此,无论是伟大的法兰西皇帝拿破仑,还是天才的第三帝国元首希特勒,最后都在这个充满了灰色原野的国土上折戟沉沙。那个来自西西里岛的拿破仑曾经到达了莫斯科,他终于看见了在他梦想中出现一千遍的克里姆林宫的塔楼。然而,随后开始的就是那无边无际的大火,然后就是仿佛永远都没有尽头的俄罗斯样式的寒冬。而就在这时候,一个高大的俄罗斯男人的拳头打倒了这个战无不胜的法兰西皇帝,这个俄罗斯男人的名字叫做库图佐夫,他只有一只眼睛,但是,这个并不影响他的目光敏锐。几十年以后,当托尔斯泰站在曾经尸横遍野的战场上,他曾经这么感叹:“感谢上帝吧,他给了我们库图佐夫……”。而在同时,还有一个俄罗斯男人这么说:“只要还有一个法国兵在我的领土上,我就决不谈判……”他的名字叫做亚历山大,那时候,年轻的他是帝国的皇帝   《猎人笔记》由二十多个独立成篇的故事组成,每一个故事都在讲述那个喜欢打猎的“我”在四处打猎的过程中在俄罗斯所看到的一切。
  •      深夜,老屠的文字如行云流水般在我眼前舒缓地流过,没有干涩(除了俄式人名)。要不是文章后的日期--1847年7月--我根本没有意识到那个世界与我的时空距离,那个世界不让我感到陌生。那个世界里,有广袤的土地,有深邃的森林;有贵族、官僚、地主,还有商人、农民和农奴;有老人、少年,还有男人和妇人;有善良的、不善良、狠毒的、虚伪的、精明的、愚笨的,也有卑谦的、知恩图报的……每个大大小小的人物,都让我似曾相识。
       原本打算旅途中作为催眠的读本,却让我深夜里无比清醒。
       我被这个100多年前的世界感动着。每个故事都似一个独立的乐章,奏响在19世纪中叶俄罗斯特有的大环境下。这些些小人物的故事,构成了坚韧、冷酷,也少有热情的民族。
      
       作者细腻地感受了每个人物,每个情景,并真实地记录下来。虽然过去100多年,但是很多人物都可以在现在世界中找到类似,当时人们生活的信条也可以在当今寻到差不多。我想这就是此为不朽之作的原因吧。
      
  •     猎人笔记》是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上星期的某天我班上的邓可晴兴致勃勃地把它带到学校来,倒是让我先睹为快了。这是一本以散文的形式写成的小说,通过写“我”到各个地方去打猎时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情景,反映了俄国当时的社会生活。     这本书深深吸引我的原因首先是作者对大自然风光的精彩描写。我的童年生活里也有田野、森林,小河和溪流,可是,我从来没有用心去感受它的美妙之处,然而本书中作者那生动、形象的描述激起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勾起了我对童年时代暑假生活的美好回忆。每每读到诸如“我坐在一片白桦林里,秋天的天气有点怪,一会儿阳光普照,一会儿又下起了小雨,天空中时而飘满白云,一忽儿又都散得干干净净,蓝蓝的天空显得纯洁、平静而温柔……”这样的句段时,都会有一种想放声朗读的欲望,的确可以陶冶性情。     其次,本书二十五个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有善良的农民,有受欺凌的农奴,落魄的小地主和冷酷无情的贵族地主,每一个故事的结尾都留有余地供读者想象和思考,有着意犹未尽的滋味。     书中的“我”是贵族出身,因为所受教育不同而与其他贵族地主的言行举止大相径庭,他以一个受人尊敬的猎人的姿态记录了农奴们平凡的生活故事,但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农民和农奴深切的同情之心,对贵族地主的高傲和自私还大胆地给予了讽刺和鞭挞,这一点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我欣赏书中的“我”,因为他热爱生活,因为他风度偏偏,因为他腹有诗书,因为他爱恨分明,更因为他“出淤泥而不染”!
  •     炎热的夏使睡眠都成了奢侈,我已经开始怀念冬天,哪怕是闭门缩手缩脚的读书。我想逃到山里去,裹着棉被睡个安稳的懒觉,然后到林子里让冷雾或是泉水拍湿脑门,再尽情地呼吸个够。却被无情的工作困住,只能恍恍夜不成寐在书里寻些清凉。
      草原和森林都铺展开了,马车也已经套好,就等着开路。那旧世界,画上一般的人们在远处等着。北方的人总是让你默默流泪,有时是因为莫大的喜悦,有时是因为说不出的悲哀。走着走着就忘了溽暑的折磨,猎手的乐趣把人吸引着,大地的迷人之处全在眼前。
      驾辕的车夫睡着了,马儿在下坡路上轻快地小跑,月亮从树林后面爬出来,大路被照亮了,丝带般柔媚,绵延不绝伸向着远方。
  •     屠格涅夫以他特有的善良与纯洁的心灵照观着他所处变动的时代、美丽的俄罗斯原野和山林。每个人物的形象生动而鲜明,苦难的命运与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小说华彩处处呈现。掩卷之后,内心顿感无比充盈。
  •     这段除了工作就是上网,感觉时间过的好快。对于一个目标没有思想的人来说活着意味着死去,昨夜我深刻的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上午去书店一口气买了三本书,一本是《十日谈》一本是《昆虫记》,第三本是《猎人笔记》。三本书我都翻看了一段。最让我失望的是《十日谈》里面的故事情节让我心烦意乱。期望最低的猎人笔记反而让我最喜欢。里面所描写的田园风光勾起了很多童年的记忆,在钢筋水泥堆积的都市中,那种美丽的田园风情真人让充满无限的向往。
  •     这是其中一篇的内容,描述了一个孩子的动人性格,和他不幸的死。内容我记得不很清楚,也没法泄露内容,建议大家读一下,推荐。
  •     小学时开始进入文学的世界便是重这本书开始的,一样的封面一样的书,猎人笔记很多地方都记不起了,但留给我的是一种乡村所特有的宁静,很好,怀念。。。。。。。
  •     前些天看了其中几篇,那真是享受。写的如此细腻、舒展,只有在情绪安详、闲情逸致的状态下才能享受其中的美妙,如同品尝顶级龙井。可惜现代生活节奏是如此的快,很少有人可以这样阅读,大多是迫不及待的读、迫不及待的写,读书和写书一如极度干渴状态下的牛饮。
      "啊,这夏季七月里的清晨,只有猎人才能感受到清早在灌木丛里散步的欢欣。泛白色的草上挂着露珠,您从上面走过,留下了绿颜色的脚印。灌木上沾满露水,用手分开,您可以嗅到一股积累了一夜的浓浓的气息。艾草的清新涩味充溢在空中$甜美的荞麦和三叶草的气味也夹杂在其中,远方有一片浓浓的橡树林沐浴在阳光下$红光闪闪,气温虽还不高,但离炎热也不太远了。香气逼人,头脑晕乎乎的。灌木丛一望无际......向远处望去,几块荞麦地微微发红,黄颜色的黑麦也快到收割的时候了。火车驶过,发出喀嚓喀嚓的响声;一位农人慢步而来,马被他趁天还凉爽便领到绿荫之地......您同他打了声招呼,离他去了;镰刀发出的声响进入您的耳中.高高的太阳迅速晒干草地。气温已变得很高.时光逐渐地流失......慢慢地,天色昏黑.烤人的热气弥漫在凝固的空气中......"("草地与森林"节选)
  •     这本是我很年轻时就该读过的书。现在才阅读此书的意义,于我大概只是像安徒生童话里的那只鼹鼠,透过泥壁上偶尔出现的孔洞,窥一眼外面麦田的颜色,听见风从遥远的地方吹来,发出哗哗的声音,大概是摇动了树梢,回忆起来那些是多么久远的声与色啊。然后,或许会缩进地洞的更深处,终于有一天,变成了只盲鼠。几乎是必然的结局,虽然我并不想。
      在盲鼠所不能再看到的世界里,屠格涅夫是个出色的猎人,无论成名前还是成名后。29岁时,他把自己漫游俄罗斯大地打猎的经历,写成了两篇随笔,寄给某杂志,不料刊出后大受欢迎,于是文学生涯中屡受挫折几欲放弃的青年作家鼓起干劲,再接再厉,写下了名为“猎人笔记”的系列文章。
      那森林、草原、高山大川的壮丽,自然在人面前展示出的狂暴与静谧,猎人生涯的惊险与趣味,如果仅是如此,还并不能成就一个未来的文学巨人。是人,生活在土地上的陌生人们,他的同胞,伴他旅行冒险,在旷荡野外给他面包,雷雨夜留他住宿,并给了他创作的源泉。浪漫退场,真实俄罗斯展现,笔锋一步步滑向被掩盖的苦难与罪恶。这是作者自己未曾料想到的。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文学生涯走向成熟,迈入成功,踏上巨人之路的第一步,最关键的一步。这次大地上的漫游,使他的创作找到方向,落脚到最丰饶的所在。这不奇怪,这只是文学的一个规律,只是无数人耗尽终生之力,亦无缘得到,区别不在于机遇,而在于心灵。文学的黄金时代,总是心灵的黄金时代。在那之后,在那个国家的接壤之处,有另一个民族,承受了更多更深重的苦难,竟并未出现伟大作品,读者们只能把眼光转向异域,在异族人那里寻找优美与崇高。请原谅我说出这两个词,在今天,它们似乎是滑稽可笑的别名。但我还是要说出来,因为盲鼠也有回忆的权利。
      感谢阅读,让异族人也能感受到那片遥远土地,那里深沉的爱与激情,被烈酒溺毙又在大笑大喊声中复活的痛苦。生生不息,而在夜晚,在沉默的草原上空,星空多浩瀚壮丽。那是俄罗斯的星空,也是世界的星空。那骑着马在黑夜里追赶狼群的勇敢孩子,是俄罗斯人的孩子,也是世界的孩子。
      我想笑着拥抱他们,但合上书,手里是一捧潮湿的泥土。
  •     淅淅沥沥的雨下了一天,再过几天就是白露,中秋了--现在应该还算初秋吧。
      
      秋天是安静的,夏天的纷乱喧闹忽然之间沉寂下来。阳光不再灼热,空气有些微凉,树叶变成黄绿色,并且日渐稀疏起来,路人也放慢了脚步,步伐不再匆忙。
      
      秋天是安静的,可以像向日葵一样,沉下来看书思考,或拿起画笔,对着凝固的风景抹上几笔。
      
      秋天是安静的,可以进行一些新的计划和梦想,可以不那么宏大辉煌,可以背上包去旅行,听几首惬意的音乐,看几部电影。。。。。
      
      秋天是安静的,让人感觉时光的流逝,总是忘不了校园的桂花,在天高云淡的日子里暗自开放,淡淡的香气带来喜悦还有几分惆怅,有诗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屠格涅夫在《猎人笔记》结尾中对秋天的描写,也是那么安静而迷人:
      
      ......没有风,也没有太阳,没有光亮,没有阴影,没有动作,没有声音;柔和的空气中弥漫着秋天的像葡萄酒似的香气;远处黄澄澄的田野上笼罩着一层淡薄的雾。光禿秃的褐色树枝中间,露出宁静而洁白的天空,菩提树上有几处挂着最后几张金色的叶子。两脚踏在潮湿的土地上觉得有弹性;高高的干燥的草一动也不动;长长的蛛丝在苍白的草上闪闪发光。呼吸舒畅,可是心里感到一种异样的惊悸。你沿着树林边缘走去,一路照看着你的狗,这期间可爱的形象、可爱的人一一死了的和活着的一一都回忆起来了,久已睡着了的印象蓦地苏醒过来;想像力像鸟一般翱翔,一切都在眼前清晰地出现并活动起来了。心有时突然颤抖跳动,热情地向前突进,有时一去不回地沉没在回忆中了。全部生活就像一个手卷似的轻快迅速地层开来;人在这时候掌握了他的全部往事、全部感情、力量、全部灵魂。四周没有一样东西来妨碍他一一既没有太阳,也没有风,又没有声音……
      
      喜欢那个比喻“生活就像一个手卷似的轻快迅速地层开来”--生动而传神。
  •   当初看这个看的尼玛泪流满面(真心的),还有《初恋》也是,当然《木木》《阿霞》也挺好的……
  •   个人最爱《父与子》……
  •   赞同你的评论
  •   这本书我五六年前就看过.最近又找出来看.感觉真的不一样!我已经不能跟随作者的笔调走进他所描述的景象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直以为好书永远都是好书.但是这次看真的没有特别的感觉了
  •   这个版本的译笔很流畅很优美
  •   感谢阅读,让异族人也能感受到那片遥远土地,那里深沉的爱与激情,
    被烈酒溺毙又在大笑大喊声中复活的痛苦......这段文字写的最妥帖.
    喜欢的很,又嗅到了山林中的味道.写的真好啊.
  •   已经好多年没有去拿书橱里这本书了,似乎那是白桦树的芳香,淡淡的出现在曾经懵懂的梦里。
  •   我喜欢不来屠格涅夫,就像喜欢不来亨利詹姆斯和巴金那样,可是很喜欢这段评论的文字
  •   评论的这段文字好极了
  •   屠格涅夫我是挺喜欢的,很早就买了这本书,但还只看了前面几章,看书的时间少了,速度也慢,有空继续看完。
  •   以前有收网格本,看了大半…赞叹的是写景之妙,满篇洋溢着“对俄罗斯母亲的深沉的爱”,只是除此之外就有些苍白无味了。评论真真写得不错
  •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
  •   我果然还是更喜欢评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