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轮下

出版时间:1983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  译者:张佑中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轮下》是作者的早期作品。
小说叙述的故事是:主人公汉斯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被大家视为神童。他被送入一个神学院学习,受大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他功名心切,在与世隔绝的学校里拼命学习,没有半点空闲,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同学赫尔曼生性倔强,蔑视功名,为学校不容;而汉斯觉得只有赫尔曼才是知己。汉斯用功过度,身体衰弱,成绩倒退;学校把这些归罪于赫尔曼。赫尔曼被学校开除,汉斯更感孤单,不时受到老师的训斥和同学的耻笑,之后得了神经衰弱症,使他无法继续学业,只得返回家乡当钳工为生。社会的歧视和生活的失意使他觉得仿佛跌在无情而庞大的车轮下。
这是一部控诉德国旧的教育制度的小说,被认为有浓厚的自传色彩。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Hesse Hermann,1877-1962),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他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其代表作《荒原狼》(1927)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获诺贝尔文学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在轮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晚上十点,书里的汉斯正在醉酒,我正昏昏欲睡。
      电子书缺少一点质感——翻到几分之几处的质感,小说逼近倒数第二页时,我全然不知。汉斯坠河,黑塞给了一个清冷的夜色,我身子有点发凉。主角毫无征兆被判定死亡时,已经是最后一页,我一下子清醒过来。
      鞋匠做了马后炮式的总结陈词“咱们对这孩子恐怕有不少疏忽,您不这么想么?”汉斯父亲听闻沉默着,继续走习以为常的下坡路。
      如何回答?回答什么呢?让一个故事中人去剖析既定的悲剧,显得多余,也太残忍。何况故事并没结束,时代车轮下,老汉斯了此余生后,还有很多人出生落地。
      我想了很多答案,全都难以言表,这种压抑感来得莫名其妙。
      
      控诉应试教育,反抗学校体制这种事已经离我很遥远了。我完全把它放到过去,或者生理心理的种种惯性里,让人反胃的影响力正渐渐消退。
      
      人都不喜欢读不新鲜的故事,尤其那些曾发生在自己身上,已经被遗忘的。少年汉斯或者说少年作者之烦恼,在100年后的中国来说,太过平常了,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批量产生。考试前后的怯懦、忐忑、窃喜、沮丧、空虚,以及那点争夺名次的功利心,比起长大后许多真正的烦恼,算不得什么。
      
      这个故事是少年黑塞的自传,这个作者的化身死了,而本人却安好活着,还坎坎坷坷拿了诺贝尔奖。黑塞真有股德国人骨子里的固执,偏偏要把算不得什么的悲剧最大限度变得算得什么。
      也或许只有这样,只有死亡,才能让人认真看看少年的烦恼,听听许多微弱呼声聚齐起的呐喊。最后我们才能低下头承认,那段青春里的压抑没有完全消逝,它刻在我们骨子里,时时让我们怯懦和迷茫。
      所幸的是,教育体制训练出来的奴性,刚好能让人迅速担起社会角色,这个过程,无需强制,也少有反抗。自然而然的感觉,类似睡前的迷迷糊糊,放松又安全。鲁迅小黑屋里的沉睡,无论何时都是难以叫醒的。
      
      黑塞耍了个小聪明,汉斯是要死的,而且必须是毫无征兆的死,这样才足以撕破温情和关怀的假面。鞋匠最后用的“疏忽”这个词儿最好,同学的嫉妒,老师的夸赞,牧师的热络,父亲的期望,不过是个人价值观的传声筒,和这个少年都是无关的。比起清冷的河水,无关的吵闹太燥热了,这种燥热在醉酒的时候登顶,他需要冲个凉,他思念而恐惧了很久的死亡就这么简单。即使溺水死去,汉斯的额头仍然兆示着某种才能,本应不凡人生的种种可能性消失在宁静里。
      我惋惜又庆幸,如果再捱上一个黎明,他也会成长为和我们一样的大人,但那样我可能在结局前就睡着了。
      
  •     1906年,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出版了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在轮下》,时年29岁。此后,他历经儿子早逝、爱人罹患精神病、离婚、2次再婚、弟弟自杀、纳粹统治时代,并在这50多年中出版了多部小说和散文,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后于1962年以超过歌德的85岁高龄卒于睡梦中。他最有名的作品不是《在轮下》,而是《荒原狼》。
      
      
      
      《在轮下》据说是黑塞根据本人的少年生活创作的。他以一个斗争者和弹劾者的姿态,描写了一个活泼敏感的青春期少年,为了完成父亲和学校寄予自己的由屌丝逆袭高富帅的期望而拼命用功读书,最后患上神经衰弱无法继续学业,并在随后退学做工的过程中,痛苦和羞愧难以排遣,在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酒后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结束了自己悲剧的短暂的生命。这是一部控诉践踏青少年自由的教育制度的小说。黑塞的文笔极其细腻,在描述噩梦般的学校生活,也描述如诗如画的乡土风情,还有人物内心的感受,不动声色,却让人感同身受。
      
      
      
      在轮下,指的就是在非人道的教育制度的车轮下,在社会旋转向前的车轮下。对于汉斯这个少年来说,童年不是草原的秀丽风光,不是柳荫下的悠然垂钓,不是田间的追逐嬉戏,而是如暴风雨般前进的学习。大人们,包括他自己的父亲,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和满足感,用无止境的鞭策、伪善的鼓励剥夺了这孩子亲近自然的权利,过早地向他灌输了追求功利的价值观。他的悲催童年,堆砌的是拉丁文、希腊文和数学。当汉斯好不容易以第二名的成绩跻身神学院的入学生里的时候,校长却在那美好的暑假“鼓励”他提前预习、彻夜用功。典型的“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汉斯舍弃自己钟爱的钓鱼和养花以及孩子们必备的睡眠来苦读时,老师们满足了,满足于自己教育理念的胜利,即“不好好读书就没有前途”。模式化教育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少年心中的粗野力量和自然欲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那奋不顾身的、求取功名利禄的思想。
      
      
      
      腐朽的教育制度的号角奏响得并不顺利,因为汉斯在神学院结交了一个家庭富裕、具有浪漫主义旗帜的天才诗人海尔纳。在汉斯单调、封闭、沉重的学习生活中,海尔纳的不羁和诚恳,以及对权威的藐视和挑衅,给汉斯带来了幸福感,而汉斯对两人之间友谊的珍视,也使他逐渐和学校、和功课疏远,回归本性。抗争开始了。抗争的结果却不乐观。海尔纳因为一次旷课被开除,汉斯因为身体虚弱被劝离学校。
      
      
      
      回乡养病的生活开始是很惬意的。他可以在天气好的日子在森林里躺上几个小时,观察花朵的生长和甲虫的爬行,追逐野兽的足迹,失去的童年又回来了。只是,噩梦仍时常困扰他。这个受尽摧残的少年只能从隐秘的死亡计划中寻找快乐和力量。虽然一个叫艾玛的女孩子重新燃起了他的希望,但艾玛的不辞而别使他再度坠入深渊。最后,屌丝没有逆袭,而是选择了自我终结。“清冷、澄蓝的秋叶俯视着他被黑暗带走的虚弱身体”。在这之后的几个小时,汉斯成长的小镇,碧空绵延;山谷的海水,波光粼粼。好似悲剧不曾发生。时间的车轮继续向前。而少年汉斯,已英年早逝在车轮走过的地方。
      
      
      
      这个故事不只是黑塞本人少年生活的写照,也是我作为一个经历了高考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人的故事,只不过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的故事没有这么极端。我们都安全的生存了下来。但当年那黯淡无光的中学生活迄今依然萦绕心头挥之不去,有时候睡梦中我依然能够看到自己无助地面对空白的数学考卷。真希望我们的孩子,不需要再被动面临这样惨烈的竞争,也希望这个社会,能够在前行的路上,能够给予他们脆弱的心灵以应有的保护和尊重。
      
  •     第一次接触黑塞的作品就是《在轮下》,内容让我深有震动。
      历史大环境的车轮、自身的局限、同社会的矛盾冲突这种种的情况同样发生在我身上。看过这本书以后,我也无数次的问自己,是否能冲破这种隐形的阻碍和束缚至少可以让自己安安稳稳的活下去。
      当昔日小地方的荣誉被大城市的冷酷严苛以及不同的习惯所摧毁的时候,自己是否能支撑的起那日益失落的心。
      很多话语郁积在心中不知该如何表达。可能只是一种恐惧,对未来的恐惧。就像是一座孤岛,不被周边的人所理解和支持,自己获得温情的唯一方法就是依靠那摇摇欲坠“成绩”。就像结尾的那句话的意思一样,害死他的其实是周围的每一个人。他的成长缺乏支持和引导,最后在成长的道路上迷失的越来越远,而他拥有过曾经的成绩和经历又怎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和周围那夹杂着些许嘲讽的同情。这种内心的挫败感在丧失了自己唯一能够引以为自豪为生命动力的“光荣”后,该如何面对生活?就像烟花一样,如果没有了璀璨的光亮那宁可永远的沉默。
      没有温暖的家庭,没有合适的引导,整个生命存在的价值都在于自己那看似有前途的课业,所有的注视和善意都来源于此,自己所有的价值都来源于此,当失去之后会面对什么。
      自身的局限同社会的现状产生冲突的时候,渺小的个人自然无力抵挡现实的车轮,要么默默无闻甘心沉沦,要么走向毁灭。在时代的大车轮面前,个体显得那么渺小,个体的尊严和实力,那坚持着的小小自信和荣誉,同样的不堪一击。
      一个人,要如何才能承担自己成长中所面对的种种压力和迷茫?当周围所有的人给自己带来的陌生感和压迫感让自己迷失的时候,走出来,走向另一种生活真的是解脱吗?在自己曾经擅长的领域自己成为一个失败者,走向另外一种生活自己同样是一种失败者,同情和怜悯能支持脆弱的心走多久?
      经历过天堂的人如何体会人间。
      汉斯整个人生都是冰冷而缺乏温情的。他奢求一丝丝的温暖,却走入了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路。我有的时候看汉斯,觉得是在看自己。有时候想自己,会觉得是在看汉斯。但是我不想毁灭。不想让时间的长河把我的尸体带走,不想让历史的车轮把我碾压,所以我一直试图跟上社会的节奏,挣扎着成长。
      人的出生没有选择,人的死亡也不能选择,挣扎本是求生的本能。
      
      至于里面一些其他的细节,例如校园里的禁忌之爱,其实只是两个孤单失落的孩子的相互取暖,不过汉斯没有他的小伙伴的幸运,对方可以有资本逃离但是汉斯没有,甚至他单板孤单的生活本可以沿着自己的轨道一直走下去,也许没有浪漫的色彩,但是可以跟上节奏的步伐,脱轨的他无力控制自己的人生。
      到底是中规中矩的沿着生活的轨迹缓缓生存还是大胆的脱轨,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      读完黑塞的《在轮下》,如果大家都只是开始分析教育制度的问题,吐槽邦试和高考,我觉得这本书就只剩下表面意义了。事实上,就算没有问题颇多的教育制度,悲剧不依旧会发生吗?不管有没有邦试,有没有高考,我们都是作为两个人存活,现实中的自我和理想中的自我必然要不断地斗争。
       我想说,与其批判教育,不如批判我们自己的软弱和缺乏勇气,甚至说整个民族的畏惧。我们从小到大都被警告和教导,要做完作业才能出去玩,要认真学习考上好大学,不可以早恋,甚至到了大学依旧被告知不要恋爱,要好好学习才能保研。激发两个我进行搏斗不仅是教育制度,也可能是家教,是社会环境,是大众舆论。还必须承认,我们自己也无时不刻地参与到这场对于本性的谋杀,我们本身也是残害真我的凶手,因为我们接受,我们服从,甚至我们把这种“谋杀”传递。
       有时候,是我们已经把生活过成了一种习惯:要么逆来顺受,要么愤愤不平。习惯的生活带给了我们僵化的思维方式,统一的大众的“理想”。一旦生命的价值从生活之中脱离,我们活着还比不上小汉斯的死亡。
       然而,在面对黑压压一片的大众时,我们会畏惧,因为我们还不够强大,没有足够反抗的能力。我们一直口口声声地说自己渴望自由,但是如果给你一个机会成为赫尔曼海纳尔,你真的敢吗?
       也许我们是在用所谓的理智来保护我们原来的天真,也许我们是用所谓的理智来发泄对于畏惧的世界的不满,也许我们是用所谓的理智来麻痹理想的内心。
       而这一切,除了自己又有谁知道呢?除了内心深处真正的自己又有谁知道呢?
  •     大概是在初二或者初三的年龄读这本书的。对于中国的莘莘学子来说,这书中所描述的一切,虽然是在数百年前的德国,但仍然会引起很强的共鸣。我那时候经常在想一个问题,我们辛辛苦苦读书,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我那时候只知道那是我们的宿命。尤其是对于我们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来说,读书,是改变我们命运的唯一出路。包括《3 idiots》,甚至《红楼梦》,都会引起同样的共鸣。
      
      那个时候的自己,是异常痛恨这种扭曲的制度下的被迫,却又毫无能力反抗。为了要高考,我们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不断的做题,不断的掌握各种技巧。那时候的自己,觉得这完全是泯灭天性,泯灭人伦。虽然自己的成绩一直都是在班级前列,可是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得。我在中学最引以为自豪的是高二的时候,我编的一个《三国演义》的剧本,并亲自参与了演出。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好评。我觉得好玩,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东西。可是“好玩”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前途,所以我们才压抑了自己最最宝贵的天性。
      
      赫尔曼就仿佛另一个自己那般。倔强而又富有诗意。可是自己在人生中更多的是一直在扮演汉斯的角色。
      
      
  •     第一次读赫尔曼•黑塞的书,在轮下是他早期的作品,人们说它具有自传色彩。这本书无疑是通过汉斯•吉本拉特的短暂的一生来抨击德国旧教育制度对青少年的残害,也是抒发了挣脱枷锁寻找自我解脱的一种方式。书中印象深刻的有两点,第一点:是对平静乡村的景物描写,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多个角度描写生动的乡村美景,静谧甜美充实令人向往,浓浓的喜爱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寓情于景的手法很到位。第二点,是汉斯和海纳尔的亲密友情关系。汉斯是黑塞温顺听从的一面,海纳尔则是他反抗,向往自由的另一面。主次关系,但都是黑塞。这种描写手法让人印象深刻,因为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但是把矛盾一分为二,变成两个独立的个体,并让他们建立亲密无间的友谊,让这种对比更加显而易见。实在是让我耳目一新。
  •        整本书好像一个阴暗游移不定的年轻灵魂短暂存在过留下的印迹,却也不时透出一丝丝鲜活的青春光亮。
         伴随着最后汉斯葬礼上他的父亲“犹豫的,不知所措的向着那习以为常的生命的下坡路走去。”小说得以终结。黯淡沉重的帷幕终于落下。而那帷幕中透出的,依旧是这曲低沉缓慢的悲剧带来震撼人心的沉默力量。
        
         想说点什么却似有千言万语横亘在心。
      我们又何曾不在轮下。
         传统与现代仅是时光之差么。资本年代与社会主义又到底有何不同。教育制度其实本质并无新旧差别。无非无限制生产着一代代只为巩固统治基石的人砖人瓦。个人组成群体,群体构造国家。被体制化的不是少年,垮掉的也不是一代。这时代所有的人们不约而同整齐严肃的腐坏着还全然不知。
      想起了电影《迷墙》中的学生们排成整齐的队列接连倒入填鸭式的刻板教育制度的绞肉机,榨出的人肉馅被砌成砖瓦。
        
         趋之若鹜的大时代浪潮之下真诚的学术目的还能占有多大比重呢。一张张积极向上更加功利化的面孔下是多么疲惫紧绷的霉烂皮下组织。残酷现实下的无力感迫使着压抑着强打精神故作深沉。
        
         洒满阳光的青春或者童年那么渺茫无意义。留下的甜蜜记忆也只能是徒增悲凉。不能停歇的诚惶诚恐,麻木紧张,双眼空洞与骨瘦嶙峋。叛逆并非青春的代名词,而自杀的原因也不仅仅只是怯懦。
         太多愤慨,愤慨于是无奈,无奈然后无所适从。
        
        
         这是一个失意的时代。
  •     匆匆翻阅赫尔曼·黑塞的《在轮下》,跟随着主角把自己的人生梳理一遍,陷入近乎绝望的漩涡里,转念一想:被碾过去的黑塞如此顽强地存活下来并且留芳百世,我再次也能混沌地行走人间吧,虽然名为“混沌”的生活方式并不被黑塞称赞。
      
      这本小说的故事简单到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天才少年出车祸于是脑残了,最后他死了。——漫天弥误!【但是】,我是认真的……
      
      天才少年,汉斯·吉本拉特,俊俏,积极向上,儿童时代的他勤奋好学,有健康活泼的兴趣,如钓鱼,如游泳。如果他有一个抛弃他去开创伟大人生的爸爸,那么,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个梦想成为猎人王追寻老爸脚步的热血漫画主角(喂!)可惜的是,汉斯的老爸不叫金·富力士或者四代火影,只是一个平凡并且笨拙的单身老爸,连放嘴炮的能力都不如街上的鞋匠。(插一句,鞋匠可真是个很好的人生导师!)他为儿子的天才骄傲,期待儿子通过考取功名出人头地。在汉斯忐忑不安地考完邦式勇夺第二名后,围观的老百姓们也坐不住了,希望沾点天才的光,纷纷报以十分的辅助热情——“来,我教你希伯文吧”“乖,要好好学数学哦”——就这样,汉斯小正太半推半就走进了一条车来车往的道路,没有池塘能让他再钓鱼。
      
      在这条路上,汉斯遇见了各种各样的同龄人,有爱被车子碾压的抖M,有爱碾压车子的抖S,有左闪右避的高手,有不小心落水身亡的倒霉鬼。汉斯作为一个天天向上的大好抖M少年,和抖S少年海尔纳有着一段哲♂学友谊,第一次交谈内容就是诗♂歌,再见面就接♂吻,经历风风雨雨后抖S【终于】抛弃了抖M,踩着名为教育的车子远走高飞。留下汉斯在车轮下痛苦不堪,从好学生变成一个智障。
      
      围观群众再次纷纷表示痛心疾首,海尔纳这个不正经的混混带坏了一个优秀的天才啊。拍胸顿足抒发完自我情感,汉斯就这么低到了尘埃里,被清扫出那条道路。他飘回了家,经历一次无疾而终的恋爱,开始了劳动最光荣的技工生活,在一次狂欢醉酒后,沉入了月夜的溪流里。他还记得,当年他喜欢钓鱼。
      
      结局里,鞋匠指着那群老师:他们导致了汉斯的人生,我们的无作为也是推力之一。也许这真是对教育制度和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文章行行之间都流露出阴晦忧郁的少年内心,只在死亡之际嘴角留有笑容。一个本有希望成为人生赢家的少年变成了社会负犬,绝对是扭曲读者们喜闻乐见啊。所以说,天才被发现得太早会触发bad ending。孩子聪不聪明跟读书厉不厉害又有何联系,想钓鱼就去吧,想游泳就去吧,天性需要在云间翱翔,而不是在轮下挣扎。
      
      汉斯·吉本拉特应该说是黑塞自我的一个分身,给予自己的分身如此残酷的终结,倒不是因为黑塞勇敢,正相反,我只看到了黑塞的胆小,他将真正的自己装进海尔纳里,最后自由地飞了。而汉斯变成了他恨不得碾成碎沫的杯具。黑塞有勇气正视过去那段缩卵岁月,却没勇气接受。好在,黑塞叔叔像个小强一样度过了在轮下的那段日子,对于读者来说,是可喜可贺的励志隐藏结局。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