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文集

出版时间:1993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汝龙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收入契诃夫1896~1903年中短篇小说21部,包括《我的一生》、《出海》、《主教》、《新娘》等,并对每篇小说的出版、写作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契诃夫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和马克思一样,契诃夫的名声深受国内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语言滥觞的损害。在欧美文学批评界,契诃夫是毋庸置疑的短篇小说大师。倘若我们把大师榜缩减到TOP3,契诃夫也必定位列其中——另外两位可能是屠格涅夫、莫泊桑、欧亨利、海明威等中的两位。从20岁(1880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直到44岁(1904年)离世,契诃夫短篇小说存作集结有8卷之巨,取材广泛,风格多样。契诃夫的所有短篇小说都已经有中译(海天1999年版、上海译文2008年版)。可遗憾的是,中译本的简介导读时至今日还是充满令人大倒胃口的粗浅政治分析;中学语文教材选择契诃夫早期政治讽刺意味很浓的《变色龙》(1884年)和晚期也有明显讽刺意味的《套中人》(1899年),强调他对俄国社会的政治批判——我无需重复契诃夫被塑造成了一个怎样符合无产阶级文艺观的作家,我们已经太“熟悉”以至于不想再读他了。契诃夫的作品本身当然提供了如此政治分析的可能,从而使他深受列宁喜爱,但这绝不足以呈现契诃夫作为世界公认文学大师的全貌。揭示了什么以及批判了什么的文学分析模式并非完全不可取,完全走向感性也是偏颇的,但文学的深刻魅力总在于那些言之未尽、意味深长的地方,而不是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后者需要简单直接的煽动性。
      
      漫画式的讽刺才能是契诃夫文学才能中的一项。《变色龙》和《套中人》是体现契诃夫这项才能的名篇,“变色龙”和“套中人”这两个人物形象广为流传和被借用。然而,现在来看,早期作品《变色龙》很难称得上是契诃夫的一流作品。《变色龙》的情节转来转去就是为塑造一个见风使舵、势利眼的小官吏,形象的确鲜明,可是除此之外,没有太多意味了。《变色龙》达到的程度可能现在郭德纲的相声也达到了。晚期作品《套中人》的讽刺技艺一样突出,可到那里有了很多新东西。一个腐朽守旧的卫道士不仅可笑也可怜。《套中人》的故事不仅引起听者厌恶,也引起听者反思。这种反思不那么直接,不是反思我是不是和他一样抱着那些腐朽守旧的观念,而是指向一种内在的、深层的关联——腐朽守旧的背后是对生活的怕,也即畏惧生活的变化,因为哪怕无所作为,生活还是会往前走,停在或躲到一个自认为更习惯的地方也就更安全,也就万事大吉,毫无疑问是一种自欺欺人。《套中人》讽刺的不仅是躲在特定的套里,比如腐朽守旧,而是指向躲在任何的套里,屈从于习惯和风气,只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只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在套里的我们一起居高临下地嘲讽在某个套里的某人使我们都能更舒服地继续一起呆在自己的套里。小说最后,套中人别利科夫故事的讲述者布尔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埋葬套中人的快乐没有持续多久,生活还是那样,“我们埋葬了别利科夫,可是还有多少这类套中人留在世上,而且将来还会有多少套中人啊”。然而,他这么说的时候没有想到他自己。当小说中的听者伊凡·伊凡内奇转而引向”我们“都可能是套中人再也不该这样生活时,“哦,您这是另一个话题了”,布尔金马上说,“我们睡觉吧”,而且十分钟内就睡着了。由此,《套中人》在很小的篇幅里呈现了一个类似俄罗斯套娃套中套的故事:布尔金讲的套中人别利科夫——和别利科夫一样腐朽守旧的套中人包围在布尔金的生活中——伊凡·伊凡内奇讲的(那个时代的)“我们”包括布尔金都在另一个套中——(任何时代的)读者。从美学上讲,意义的多重结构和小说采取的多重叙述、多重讽刺一致。最后的结尾显然有对布尔金的讽刺,还有没有对读者潜在的讽刺呢,什么样的读者也会中枪?不过,比起契诃夫笔下布尔金对别利科夫的讽刺,结尾那样的讽刺要含蓄得多,从浓墨重彩夸张的热讽转向轻描淡写内敛的冷嘲,甚至此时留下的悲剧感要大于喜剧感。和着小说尾声的风景描写(契诃夫尤其擅长写出风景的冷),《套中人》从逗我们呵呵呵的喧闹中升出一股让我们沉思的清冷,这样的文学况味是《变色龙》和相声完全没有的(至于契诃夫笔下布尔金说别利科夫进棺材这回终于永远待在套子里咯哈哈哈这样的讽刺和郭德纲的比谁厉害那就不好说了)。中学教材虽然也选择了《套中人》,可选用的是改写文,而且完全没有试图把小说的解读跳出批判卫道士和俄国社会的老套层面。在眼下网民年轻化,用自媒体微博自我感觉极其良好地到处吐槽别人和社会,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时代,《套中人》本可以提供一份有益青年心智的营养,同时也真正彰显契诃夫作为文学大师的魅力。
      
      美国文学批评名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如何读,为什么读》中讲到短篇小说,毫不吝惜自己对契诃夫的推崇。不过,他没有提到《变色龙》,也没有提到《套中人》或者《万卡》。他讲到的是《吻》(1887年)、《大学生》(1894年)和《带小狗的女人》(1899年)。这三部作品的社会背景色较淡,更着力于可能存在任何时代人之生活的问题(尽管基于前面的分析,《套中人》一样适合任何时代的人读),不以讽刺为主基调,更富有承接屠格涅夫的诗意,这是契诃夫全部短篇小说里另一个始终都有的面向,也更接近他为数不多的戏剧作品比如《樱桃园》的风格。其中,布鲁姆说,《带小狗的女人》是他最爱的契诃夫小说之一,也被公认是他最好的小说之一。
      
      《带小狗的女人》讲的是已婚中年男子古罗夫在一次度假邂逅年少贵妇谢尔盖耶芙娜,两人私通继而如何发展私情的故事(这是现代人多么熟悉和喜爱的故事)。在这里,讽刺不是主基调,可依然存在。契诃夫用讽刺或黑色幽默来审视人物和情节的内在,好像苏格拉底在哲学论辩时喜欢带上喜剧的面具。小说一开场便指出,古罗夫是这样一个男人,称女人是“贱种”,可自己一刻也离不开女人。比起古罗夫一边这么说一边那么做的行为,他轻贱女人的理由更值得玩味——因为屡屡出轨。古罗夫厌恶自己的妻子,因为厌恶妻子,屡屡出轨,由此从其他女人那儿不断积累新的惨痛经历。因为出轨屡屡得手,他看不起女人。因为出轨,他在人前更夸张地表现自己厌恶女人,以掩饰出轨。任何一种理由都足以表明,对于女人而言,古罗夫靠不住。我们很难相信这样一个男人还会真的去爱一个女人(毕竟他最终对女人的结论都是负面的),或者他有动力把一次私通发展为公开的、认真的、持久的关系。可是,“他的相貌、他的性格、他的全身心有一种迷人的、不可捉摸的东西,使得女人对他发生好感,吸引她们”。 既然古罗夫发展的都是基于自愿的男女关系,女人们的看法(不是只听他的一面之词)对于我们理解古罗夫是不是有轻贱女人的充分理由、他在女人面前到底是如何的、如何理解古罗夫本人以及愿意和古罗夫相处的女人们都至关重要。可是小说没有提供任何女人们对古罗夫的明确看法,只有古罗夫对女人们的看法。小说的名字叫“带小狗的女人”,实际上小说中的女人是男人眼中的女人,视角是不对称的,正如小说一开场写的是古罗夫对新“猎物”的观察以及他的自我感觉。我不认为这是契诃夫作为男人写不清女人,而是他有意用片面营造出一种触手可及的神秘。在相互牵引的情感关系中,或者在女人身上,总是存在这样的神秘。这种杂有矛盾和讽刺的含混不清不仅体现在这部小说的人物形象上,也体现在情节的推动上。雅尔塔度假发生艳遇后,两人各归其所,居然正是这样一个花花公子式的玩转女人的男人不同往日地从莫斯科冲到彼得堡去找谢尔盖耶芙娜。后来,他们定期在莫斯科私会,古罗夫的头发白了,尽管阅人无数,可他感觉这回自己第一次爱上了女人。谢尔盖耶芙娜真是如此特别吗?小说一开场我们已经知道古罗夫最讨厌的是什么女人,正派的,优柔寡断的,说话过多、装腔作势、感情病态因此就是缺乏真诚的(这几个特征并举本身很有趣)。谢尔盖耶芙娜在他们第一次私通时表现得是正派的、大煞风景地哭哭啼啼表达自己的负罪感。古罗夫对此生出的不耐烦被一带而过。故事最后,谢尔盖耶芙娜还是在哭,没完没了,古罗夫耐心地一再宽慰。《带狗的女人》中女人的形象是简单的,同时古罗夫越来越让我们困惑。古罗夫变了吗?还是一开场我们以为清楚了的那个古罗夫只是假象?有时我们的确会有这样的生活感受,再没有比感情的事情更让人莫名其妙了。
      
      《带小狗的女人》厉害的地方在于这种暧昧,乍看可能让人觉得缺解释或不合理,细细品味又觉得就可以是如此。这种暧昧最妙的表现之处还不在于上面讲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推动力即人物行动逻辑上,而在于这回契诃夫把情节高潮布设在小说的中后段而不是结尾,从而让结尾更留有回旋的余味。那个高潮是在吊起读者的期待后,用一个最不让人期待的结果做到出人意料——出人意料不是来自大逆转而是来自居然没什么大逆转。古罗夫度假完了回到家中,不像一个出轨老手似地对谢尔盖耶芙娜念念不忘,越来越想,憋不住了,对别人吐露心声,被当空气,更加憋不住了,最终冲到彼得堡去找谢尔盖耶芙娜了。当他终于在剧场逮到日思夜想的谢尔盖耶芙娜,两人说上话,读者的期待吊到嗓子眼,要看这个焕发第二春的老男人会做出什么事。结果,谢尔盖耶芙娜说“我也想你的,我会去莫斯科找你的,你回去吧”,古罗夫就回去了!这样的情节仿佛一大堆前戏做完,真的要开始了,泄气了。可是当我们从失望中走出来,回想小说没有交待的人物可能有的内心活动,我们恐怕又会觉得这是合理的、极妙的。这里面可能既有古罗夫憋坏了冲动一下之后马上跟来的消极退缩(此前他对女人的看法一直是消极的,这是他一贯有的),也有古罗夫被那个女人吃定后的没了主见(古罗夫后来认为谢尔盖耶芙娜是自己唯一的真爱,这是他在这次出轨可能新有的)。美国文学教科书《小说鉴赏》在讲情节的一章里,比较欧•亨利《带家具出租的房间》和契诃夫《万卡》,它们都在最后有一个出人意料的大逆转。编著者认为,欧•亨利的小说有为出人意料而出人意料的倾向,并且以此煽情,契诃夫的逆转更自然合理,甚至以此削减煽情,把调子定得清冷。这两者的区别可能便是布鲁姆认为欧•亨利是大众小说家的原因(在我们今天五花八门的电视歌唱选秀节目中,很讨巧的一种唱法便是在最后冲刺彪高音,啊啊啊啊啊地让观众也啊啊啊啊地合不拢嘴,达到情绪的顶点)。相比早期作品《万卡》,《带小狗的女人》这部晚期作品情节的安排已经是欧•亨利完全不可能触到的境地了。这一段用泄气表达的高潮过后,小说进入尾声,谢尔盖耶芙娜真的去了莫斯科和古罗夫定期私会。这是小说对我们失望后的交待和安抚。不过,这样的结局是不是一件好事,到底是会走到哪里,谁也不知道。前面已经讲过,小说尾声,白了头的古罗夫和哭哭啼啼按说古罗夫会讨厌的谢尔盖耶芙娜在一起,安慰着她,并且试图把她无休止的哭哭啼啼引入实质的该怎么办中,“似乎再过一忽儿,解答就可以找到,到那时候,一种崭新的、美好的生活就要开始了,不过这两个人心里明白:离着结束还很远很远,那最复杂、最困难的道路现在才刚刚开始”。
      
      《带小狗的女人》从矛盾和是似而非中指向内在真实和生活的神秘,我们是谁,我们的喜厌,我们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为什么那么做,我们到底要什么,想怎样,如何才幸福。契诃夫在表达这样的神秘甚至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是悲剧性的神秘(荒谬)时,持有冷幽默的态度。如果说现代文学的核心是自我之书,《带小狗的女人》因此显得更“纯粹”,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对中学生来说,读这样的小说可能还早了点,但我们成年人没有理由无视这样触及我们现代生活内核的小说。讲这篇小说,算是对契诃夫的再一次正名。
  •      都说“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可欧亨利怎么比得了契诃夫的一片脚趾甲?莫泊桑加上他的老师也不过是匠人——也许莫泊桑还算不上,应该说他只是个聪明的小子。
       《在峡谷里》抵得上整个文学史。
       都说契诃夫是幽默作家,可我五年内看了十几遍,没有一丝笑,契诃夫的一生都挣扎在他死后永居的坟墓里,孤独,一直的孤独,永恒的孤独。
       《草原》也许是最能表现契诃夫气质的作品,既不像开始写作时那样讨好读者、编辑、其他作家以及书报检查官,也不像最后最后《新娘》里那种不符合他天性的希望、憧憬和未来。
       与契诃夫同时代的人都说《新娘》是作者世界观改变的转折,其实那更像是《复活》的结尾,或者《大学生》中的感情一样:人总会给自己寻找一个幻想,可他总后还是注定掉进自己的宿命之中。
       没办法,契诃夫就是那样的人,像那静谧、美丽、忧郁到无话可说的草原。
       在《没有意思的故事》之后,契诃夫一直寻找一种“有意思的”生活,我开始也这么觉得:无论是远离人民、空想、让人愤怒的社会、令人困惑而难过的人之间的关系,总有什么能解开这个结——可不是这样的,这个没有意思的故事不是将死的老教授寻求安慰,缓解对死亡的恐惧,甚至它不是在死亡下揭开的一面面现实。
       没有意思的是生活本身。
       我想,有很多人不会那么喜欢契诃夫。
       他善良得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公爵,人文版的《高尔基论文学》(或者是续编)里高尔基描写了他去乡下拜访契诃夫,契诃夫向高尔基述说农村里的贫穷、苦难和压抑,我难以想象:一个人怎么可能善良到如此的地步,上帝怎么会如此优待一个人,一个人又怎么会拥有和面对那么残忍的生命。
       他那么懦弱、无力,像列文看着他哥哥痛苦地死去,却毫无办法,满腔的爱憋在胸口,却无力表达哪怕一丝一毫。女人有许多办法处理这些事,可契诃夫会的不是这些,他只能看着所有的痛苦,然后把它们一一加在自己身上——他会的正是这些。
       他那么文艺,忧郁得滴出水来,这是他的天性,他第一篇小说不是爱情故事、侦探小说,也不是对任何人的青涩模范,恰恰是嘲弄,他一生都对那庸俗(也许他每个作品里都有这两个字)、空虚、做作、虚荣深恶痛绝、毫不留情地揭露、嘲讽、痛骂。
       他一直怀着符合他文艺天性的梦,为了寻它,我想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漆黑寂静的夜晚,这些夜晚里有许多孤寂和痛苦,可也编织出了最最美好的感情,但是我不知道他意识到没有:大学生的力量是青春所赋予的,而不是其他。
       他软弱,但是他善良,是的,他善良!这就够了!一个像列宁般强有力的人在《第六病室》里会举起未来将竖起的旗帜,而契诃夫自己却只有痛苦——他没有力量。
       他眼中一直有着许多人,仿佛他不是为他自己一个人活着,而是背负着许许多多生命一样。他说主教死了,可生活会继续下去,太阳依旧会升起。
       但是像他这样的人却只有永恒的痛苦。
       我常想,如果契诃夫不是死得那么早的话,他会往下写些什么呢?痛苦是永恒的,新娘出走了又能怎么样呢?
       我只知道,在他以后俄罗斯文学睡起了大觉,萨宁也许不是对前辈的背叛,但他确确实实不再是好作品——它没有了善良。整个俄罗斯文学需要令一次巨大的伤痛来唤醒。
       城市是庸俗的,可农村也是,即便做个漆匠,生活仍围在你周围。
       契诃夫没有给出答案,只是向我诉说他的忧郁。
       我也没找到答案,可我的生命还没有完结,我还有时间。
  •     虽然我们没有看到太多契诃夫象社会活动家一样地站到台子上去唤起大众(没具体考证过,不知道是不是完全没有过,但是即便有也不会多)的记载,但是他的小说比任何一个呼喊都有力量。他的小说里看不到很多情节,他都是在刻画人物。没有拖着你走的情节,只有让你合上书以后想了又想的人物,那些都是我们身边的人物,甚至是自己。
  •   没有意思的故事在《契诃夫全集第10卷》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