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郁金香

出版时间:1993-1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法] 大仲马  译者:郝运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黑郁金香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5条)

 
 

  •     大仲马写作有限公司的非主流产品……明显的某个INTERN WRITER的作品,开头还不错,倒后面就不咋地了,期待的大情节还没开始已经戛然而止……
      
      我的藏书真是这个版本,翻译的实在不咋地,大致和我用幼儿园水平的意大利语读法语原著加上气死语文老师的汉语水平翻译的水平相当……
  •      大仲马的作品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为背景,这个故事则以十七世纪荷兰激烈残酷的政治斗争为背景,以荷兰国花郁金香为主线,描述一对男女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高乃里于斯•凡•拜尔勒是一位聪明博学的医生,热爱园艺,尤其喜爱郁金香,以培育出黑郁金香为自己的目标追求。当然,必须说明的是一般故事中男主人公一定是富有英俊的,一个不为生活所迫,不需要抛头露面,内心纯洁无比的人。这样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大概是让所有读者都欣羡不已的吧。女主人公萝莎,则是一个监狱看守长的女儿,必定也是美丽善良纯真。而作为衬托男主人公的男反派博克斯戴尔,必定是丑陋无比,黄皮肤驼背,心灵邪恶阴暗的,这样的男配,必定是不会得到好的下场的。所以结尾正如大家所料想的,一个happy ending,男女主人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男反派突发中风死亡。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理想化的故事 ,为什么会成为文学名著,流传至今,其中必然有它独特的地方。
       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欣赏这个故事:首先,故事巧妙的穿插了真实的历史背景在其中,环环相扣的情节,没有瑕疵。如果说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里面的爱情,两个人爱的太突然了,至少我不能相信男女主人公就这样相爱了,好吧,我不相信一见钟情。但不得不承认,大仲马是个故事编纂家,一个与世无争的园艺爱好者,怎么会锒铛入狱,随后发生了爱情故事,这一系列则是由荷兰的政治革命引发的,不得不想起蝴蝶效应,无关的两个人就这样被命运联系在了一起。因为荷兰的奥兰治派和约翰•德•维特在争夺荷兰统治地位的过程中,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入侵带来了战争的失败,给了奥兰治派借口,荷兰议长约翰▪德▪维特不得不下台,而他的哥哥,高乃依▪徳▪维特,则遭到愚昧大众的陷害,犯了杀人罪,要被流放。愚昧的民众认为他们哥俩犯了叛国罪,决定杀死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纯洁善良的男主人公是高乃依的教子,这哥俩在逃离海牙城的时候,想起交给教子保管的信件,所以撕下了《圣经》的一页,上面写着与信件无关的教子,你收到便条后要立刻烧毁会给你带来灾难的信件。这撕下的圣经一页,成为后来男主人公得救的救命稻草,这是这个故事中我认为埋得很好的一个伏笔,非常秒,而那本圣经,也在其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而荷兰人最爱的郁金香,也是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男主人公的邻居博克斯戴尔,也非常热爱种植郁金香,他是个偷窥狂,心理变态,看到男主人公因为各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种植郁金香上取得了成就,尤其是试验出黑郁金香球茎后,心生妒忌,邪念丛生,检举揭发男主人公通敌卖国,证据就是高乃依交由教子保管的那一堆信件,由此,男主人公被铺入狱,当然,在此之前,拜尔勒先生拿到了那张从圣经中撕下的那一页,却来不及看,而用来包裹那珍贵的三颗黑郁金香球茎了。在入狱后,男女主由此相遇,然后相知相爱相守了。而女主是文盲,不识字,男主教女主识字,为最后女主看到到包裹郁金香球茎的字条,为男主无罪释放又埋下了伏笔。多么的巧妙。当然正如很多爱情故事一样,也有阻拦男主女主相爱的后妈,这个故事中应该是后爸,就是女主的父亲,那个粗俗蛮不讲理愚蠢的监狱看守,他总是阻拦男女主相爱,打骂男主,当然最终还是遭到了报应。整个故事人物刻画的十分生动,有血有肉,性格特征表现的十分明显,渲染力很强。
       其次,故事的写作手法十分有趣,作者自己在讲故事,中间穿插了很多作者自己的评价、想法,有的甚至是上帝会这么做,必然有它的道理。而且作者对场景的描写,也十分形象,海牙城的风景,监狱的环境,喧嚣热闹的哈勒姆城,花的海洋,用场景来衬托主人公的心境。
       最后,我想说,任何故事都有它所要表达的思想,表达的主题。如果仅仅把它作为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来看待,是否太普通了?这个故事通过描写爱情故事,给人以启发才是作者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那个时代民众的不满。愚昧无知的民众,把一心为民的荷兰议长和他的哥哥用乱棍和刀弄死了,而沉默者威廉•奥兰治亲王,冷血的看待并间接帮助民众杀死自己的老师高乃依,因为他们和自己政见不和,阻碍自己登上荷兰共和国当权者的宝座。而与此毫无瓜葛的男主人公,却要因此受牵连,无辜入狱。可见在政治斗争中,权力的诱惑和它带来的灾难是人难以想象的。人性的丑恶,正如男配角因为自己阴暗的内心,做出了违背道德的害人之事,令人发指。而那个时代人们的追求,是郁金香这样美好的事物,他们看不到简单一朵花的背后,有着血腥的故事,与人命有关,与纯洁无关。以黑色的郁金香,告诫人们事物不能单纯的只看外表,这种稀有花朵的背后,一样蕴含着不尽的故事,意味深长的道理。如果说好人有好报,好吧,这个故事也表达了这么个道理,引人向善。最后引用格劳秀斯这位伟大的国际法之父的那句话:有时候一个人吃过太多的苦,使他有权利永远不说 “我太幸福了。”告诫人们,福音书上说,人们只有通过吃苦,才能走向神圣的天国,得到上帝的眷顾?还是告诉人们,对待苦难,我们要勇于反抗?也许,是磨难和困难让人们更加珍惜幸福的甜,珍惜美好来之不易的事物。
       我才疏学浅,看不到很多深刻的东西,没有相应的文学历史背景,只能随便写写。希望大家能给我更多的指导,领悟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求指教!谢谢~
  •     这是个完全属于故事的世界,故事化的情节,故事化的人物。所以大仲马的作品会被认为是通俗小说吧。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引人入胜。这本书情节其实简单的很,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反倒是出场不多的奥兰治亲王,他不动声色的冷酷与宽赦。倒不必过多的扯人性,这样的人才玩的起政治,政治掺糊不起过多的仁义道德。
  •     Dumas is always full of passion and energy. He is always good at describing splendid,couragous,fantastic,amazing,touching,,,stories.Of course this is one of his stories.a story about faith and true love..
  •     重点在花匠 开篇的故事和后面是连续的 由外到内 作者的立意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类似写法和雨果很像 很多人都不明白
      大多数人简单把这看做是本爱情小说,那就太看轻大仲马了就像把巴黎圣母院也读成爱情小说。相信雨果在地下只会笑笑。文章大篇幅的铺垫,首先展示给大家的是一张血淋漓的斗争。看“善良,热情”的民众怎样把他们“不共戴天”的敌人送上断头台。然后笔锋突变笔调轻松柔和地要讲一个爱情故事。看似前后不搭调。其实匠心独运。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它开篇的伏笔,晃过了很多不明真相的读者。这些读者和前面自命热血的群众无异啊!此书包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善与恶,情与恨的思考。
  •     “ 轻视花,就是轻视上帝。花越美丽,谁轻视它,也就是越管犯上帝。郁金香是所有花中最美丽的花。”    大仲马的《黑郁金香》情节不很动人,但看起来还是有种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何为一见钟情?或许看见一次,以后就在心里默默相念,虽然别人不知道,但他们之间的空气知道,那彼此的感受就是一种惜惜的味道。高乃里于斯与看守的女儿罗莎就是那种高乃里于斯出乎意外的来临,把她从头一觉中惊醒了”“高乃里于斯站在梯级上,空虚而忧郁的目光轻抚着年轻姑娘的光洁滚圆的肩头”。何为痴心相守?或许相见日子还短暂,而困难中仍能热恋起初的高乃里于斯也许有过无期徒刑的恐惧,但是天天能与罗莎相见而谈黑郁金香看守的严刑拷打又算得了什么,那情人的私语就是彼此最大的支持。   黑郁金香的灾难,是他们的爱情的考验,“我非常爱花,那是因为我当时还不知道除了花以外,还有爱。”他送给的是球根,可也是对她的爱,只是这种爱在男主人公看来就像罗莎不知如何去栽培黑郁金香一样没结果。但是任何事情多是在发展的,向前的。总督的“仁慈”让犯人和女孩的爱有了漫漫的生长过程,改判、发配,虽然相离,可信鸽对爱起了一定催化,罗莎随着父亲到了条件恶劣的罗维斯坦因监狱看护高乃里于斯,爱在这儿就不是生活中的这般平淡的感情了,它是在艰苦中成长。第一棵郁金香的死亡,罗莎模模糊糊中感觉,自己的爱是一种没有结果的爱,对方爱的是花,于是她七天没有再看自己的恋人。可对他又何止只是花的爱哪“我只有通过你才能够生活,再世界上我只有你一个人;牺牲我吧,别再来看我了。”也许恋人之间会有这种猜疑——对方爱的是否是自己?漫长的七天,高乃里于斯不吃、不喝、听着、等着、希望着,但是爱沉寂了。任何文字都是表达情感的办法,罗莎从目不识丁到现在已经写字了,她爱上了他,就会接受他的所有,她惊慌了,写纸条了,虽然只是短短的几个黑郁金香很好,就让这爱深化了。   爱情,从来就是一种自私的,古今中外都是不变的。如果你的心中还能去爱自己另一半的别人,那么不要让另一半知晓,你可以扑灭,也可以升华,但不要深化,除非你不再爱他,否则就是玷污了爱情。爱一个人没有错,错的是可能爱错了对象,错在了爱的时间。   可我们的主人公什么都没错,所以他们需要的只是时间的验证,罗莎在卧室里养花的难度不亚于牢房,更何况她不是一个艺术家,但是为了所爱的人,什么困难不能克服?黑郁金香的成长也是爱情的成长,眼看黑郁金香就开放成十万弗罗林了,却被一个蓄谋已久的同样嫉妒黑郁金香的人偷走了,爱情可能要灭顶了。人在爱情面前是坚强的,从不出远门的孤单女子罗莎扛起了解救养花人和花的重负,她像花一样美丽动人,聪明机灵的做法终于迎来了花的培育权,解救了自己的恋人,成就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从来都认为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主人公的幸福就是黑郁金香的开放,但爱情的幸福又何尝不是经过磨练哪,虽然作者最后说“有时候一个人受的痛苦太多,是他有权利永远不说:‘我太幸福了’。”到了结尾,幸福已经不可言了。爱情的浪漫于此了。
  •     优美的文字描述出的爱情故事,让读者全程都觉得是一种享受。
      对心理的描写也好,对景色的描写也好,总之,让人心灵感受到一种高贵的洗涤……
      这就是浪漫主义的感觉呀。
  •     最近开始恢复旧经典的路线,尝试翻阅以前的老著作。自己的这种倾向有时想来也十分可笑,因被朋友抱怨过于怀旧也不是一天两天,但在倒阅中我却找到了这种倾向的原因。在成为过去的时代中,你可以轻松地看到关于未来希望和踏实的勤奋,而这正是一缕能驱散今日社会之浮躁的习习清风。
      
      《黑郁金香》是大仲马三大经典《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玛尔戈皇后》后个人认为可以排在第四大经典的著作。作为一部十七世纪为背景的著作,主人公的命运不可逆转地被卷入了社会动荡和政治斗争之中。但作为一个浪漫主义的作家,他定不会只给主人公安排了一个烧钱的雅趣(种植郁金香),他还会给他排上一个聪明灵巧的美娇娘,并且故事最后破除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所带来的灾难,如读者所愿地将一对璧人送上幸福的顶端。恶人和灾难,不过是为了使读者更快乐而存在的。这就是大仲马和一切通俗小说家的共识。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共识,使得大仲马的作品缺乏社会深度,以至在世和后世都无法与文豪齐名,但他的作品为他所带来的财富以及读者自身所感受的快乐,已不枉他如此勤奋地写作。而且写作本身为作者带来的利益外的快乐大仲马也深有体会。如文中主角的教父和他的好友作为帝制的拥护者存在,于是故事开始他们便被民众大卸八块。这里提一句,大仲马如同他的父亲一样,是个极度痛恨帝制和复辟王朝的人,说到这里,自然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男主角的教父虽然可敬,却依然被人剥了皮的缘故了。
      
      作家是自己作品的上帝,没人敌得过特权的诱惑。
  •     A man who suffers much has the right to be happy.
  •      我命中注定了不能再世上把我的名字留给一个孩子、一朵花或者一本书。据说每一个身心稍许健全、而上帝又乐意让他在世上享用灵魂的财产和肉体的权利的人,上帝都要强使他在这三样必须做的事情中至少做一样。
      
       轻视花就是冒犯上帝。
      
       有时候一个人吃过太多的苦,使他有权利永远不说:“我太幸福了。”
  •     人性的善与恶,偶尔被分离得遥不可及,偶尔却又只是一线之隔。在黑郁金香的故事里,我触目惊心地看到这两者恰恰融合在一起,在海牙城、在一般的民众、甚至在众人瞩目的亲王身上。
      
      海牙城是那样的明净美丽,然而这样漂亮的城市却即将上演血腥可怕的一幕。感恩的民众,善良而又狂热,却可以把同样善良的人处死。至于那个亲王,没上台前的苍白的脆弱、惴惴不安的背叛,却因王位的获得转而成为君临天下的赦免与宽容。善与恶,到底因何而能融为一体,而又在何时只显其一呢?也许在于环境,也许在于个人,也许这个问题我永远也想不清。但,还好,大仲马并没有让我在这个问题的思索上走得过远,高乃里于斯和萝莎这一对纯洁得只有爱和善这两样崇高品德的人的出现,使我甚感宽慰。
      
      尽管其间曲折,尽管他们爱情产生得那样仓促,但那朵黑郁金香,最终还是诞生了。真是一个奇迹。这朵举世无双的花,在冷热、明暗等奥妙的条件配合下,只盛开一天,然后将永远消失。但它的完美与优雅,却足以让人相信爱情与善良的美好。
      
      只奢望一朵郁金香,就可以很幸福。奢求更多,也许会离不幸更近一步。一个权利无边的人,或许,并没有一个渺小的人,能更真切感受到幸福。但是,这个渺小却拥有一切幸福来源的人,却说,“有时候一个人吃过太多的苦,使他有权利永远不说,‘我太幸福了’。”
  •     考试之后我又开始乱读书了,其实每年我都会读一部分闲书。我这个人,不正经的时候占多数。如果我是武打书里的人,肯定是游戏人生那种类型的。
      
      于是在家里淘了本《黑郁金香》。当今,去看一本浪漫主义作家的小说真是非常out。只是我感觉,自学了专业课之后读书与之前读书已经不一样。现在读书都会下意识地分析一番,说得好听叫“职业病”(这词有些抬举我啦)。比如我知道这是大仲马的书,于是断定,又是写奇人奇事,历史背景是“墙壁上的钉子”的通俗小说。或者说,和一大群人一起吃饭,席间你说一句他说一句,多声部在发言。我条件反射的感想就是——哦,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就是这个样子。
      
      我有大仲马情节,因为我入门的外国名著就是他的《基督山伯爵》。14岁放假在家复习,上面是作业本,下面是小说书。一套4本,蒋学模翻译。3天就读完了。很感叹那时侯的求知欲,非常纯粹,后来又读了3遍。以后我就不断地说:啊,写得真棒。
      后来我没有再读过,想来现在读肯定不是这个想法。14岁的思维和体验太简单,轻易就被复杂离奇的情节吸引,不会有更深的艺术思考。
      
      老人家当时肯定就是位畅销书作家,一生靠写书赚够了钱和名誉,属于作家中命比较好的类型。后来的后来,看文学史,他的名字就那么匆匆走了个过场。对于他作品的介绍还不如他私生儿子多。于是我郁闷起来,我14岁阅读作品的激动影响了我的欣赏能力。
      但是,还是不会妨碍我继续看他的书呀。
      
      依旧写奇人奇事,依旧是个无辜被贪婪的人陷害入狱的善良有才华的青年,大部分生活场景又发生在监狱。简直就是爱德蒙·邓蒂斯又要策划一次越狱并且复仇了——呵呵,当然不是了。书那么薄,哗啦哗啦就翻过去了。
      郁金香的故事自然发生在荷兰。只是这个被打入监狱的青年在监狱里还能谈恋爱,真的忒浪漫主义了。结局——肯定的:黑郁金香一定是他培育成功的,他会出狱,会和故事里最美丽的姑娘结婚。当然这过程肯定是曲折的充满冲突、节外生枝,跟八点档的连续剧一样,充满悬念一直到结尾。有一点总要相信:主人公肯定不会死的,就算刀架在脖子上了,下一秒,刀肯定不会落下去。
      
      其实按照这千古流传下来的模式,谁都知道,作家写什么样的书在当时会赚钱,立刻得到收益。现在的作家也是一样,就看这个作家忠于什么——是利益,还是内心。
      
      一直以来,我对一部作品的欣赏标准总是:它能不能打动人心。我比较喜欢那种直指人心的文本。通俗地说,我喜欢那种把复杂的事情说得简单的文本。有些文章,可能艺术性很高的吧,可是它一会把我带到东一会带到西,跟走九曲桥一样。铺叙了一大段并不知道最终要说的是什么,我就很不喜欢——它把简单的东西说复杂了。
      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看到别人说:判断一部好作品的标准决不是简单明了。还有说:文科就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
      ——所以,这是我在欣赏作品时候最大的疑问。文学文本成为经典,必定是被大多数人接受,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但势必文本的叙述该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让他们能够理解。
      ……扯远了扯远了,这段疑问跟大仲马没有任何关系。
      
      还是说回那本书吧,其实挺无聊的,不推荐人们去看它,消遣也许挺好的。
      书的最后一句话非常喜欢。尤记得当年我也拿《基督山伯爵》的最后一句“人生就是不断的等待和希望”当作座右铭的。
      ——但是,这本书的话,该有了体会之后才会喜欢的。
      这么写:“有时候一个人受的痛苦太多,使他有权利永远不说:我太幸福了。”
      
      这样的话,很久很久以前的索福克勒斯在他的《俄底浦斯王》里写过:“在一个凡人没有结束他生命以前,永远不要说:他是幸福的。”
  •   我们认定它背后一定有更深刻的东西,因为它乃是名著。
    而它之成为名著,很可能只是因为和它同时代的作品都太没名了...
  •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句说的都要烂掉的话送给你。我觉得你说因为和它同时代的作品都太没名所以它才能脱颖而出成为名著,这是很片面的,我不知道你怎么理解一个作品是否有名,在当时很有名的作品不一定就能对后世有影响,因为这也要跟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进行综合评价,在当时有名的作品很可能会被时代淘汰,历史是鉴定作品好坏的一个标准,这是我选择名著的原因。同时代的作品有可能很有名,却因为政治或者其他的原因无法存留于世,这也是可能的。
  •   教士=花匠=作者,我来点明
  •   大仲马曾经说过( 不保证每个字都一样) : 历史,不过是我用来挂小说的钉子。
    我对大仲马的意见,从对历史的戏虐,不严谨,到基督山伯爵真实历史事件与小说的差异产生的对大仲马的膜拜,可谓是一天一地。
    作家是自己作品的上帝,用在大仲马身上,实在是在合适不过了
    而巴尔扎克这种写了一辈子书为了还债的人,只能说,他说自己作品的二房东而已,可是,上帝的子民太少,也还是孤独的上帝,到了他自己儿子这,小仲马作为其父亲十几岁和女佣享受男欢女爱的副作用产物,除了为了让亲爹给自己一个名分而写出的《茶花女》 之后,完全变成了和罗西尼一个档次的剧作家,而不是文学家了,只有一个子民的上帝而已 。想到这,和大仲马一个档次的音乐家我也想到一个,就是理查德瓦格纳,于此相反的,正式勃拉姆斯,唉,又神游了吧
  •   果然又神游了……不过典典会看大仲马,这点让我有点意外。不知道为啥。
  •   为何,我为何不能研究兽医
  •   我都说了“不知道为啥”
  •   呃,说反了吧,教父兄弟俩是崇尚共和,他俩的潜在凶手亲王是君主立宪
  •   奥兰治亲王最开头的冷血 让人不寒而栗==+
  •   哎??我怎么记得是:人生的希望就是在不断的忍耐和等待当中。。
  •   译本不一样了咯,我的是蒋学模的译本。
  •   这忍耐和希望两词差距也太大了吧。。。
  •   蒋的译本是从英语本翻过来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是译本的问题了。但这句话我绝对没有记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