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

出版时间:1989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德)歌德  译者:钱春绮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浮士德(珍藏本)》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书籍目录

浮士德
简・爱
大卫・考坡菲
海涅诗集
普希金作品选
前夜 父与子
白鲸
坎特伯雷故事
罪与罚
巴黎圣母院
福尔赛世家
巨人传
神曲
安娜・卡列尼娜
唐璜
红与黑
泰戈尔抒情诗选
弃儿汤姆・琼斯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浮士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6条)

 
 

  •      很简单的一本书,情节逻辑清晰,且内容丰富,引用非常多的神话传说。究其竟,讽刺为多,哲学辨思成分也很多,都在说明作者对无神论的辩论,讽刺各式各样的宗教和形而上学,追捧大自然的本源美。最喜欢这本书的结论,善恶不分离,最终的善,不会离开恶的先前引领,非常棒的结论!
  •     《浮士德》这部诗剧是歌德耗费60年写就的,在这本书中,歌德通过对浮士德的思想进行描写,塑造了浮士德在不同时期的形象,“浮士德精神”也是后世借此而产生的一个对浮士德思想的描述的代名词。
      然而,“浮士德精神”经过了长时间的传承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被渐渐脸谱化了,渐渐只有“永不满足,乐观进取”这类大而化之的词语象征浮士德精神了,而我理解的浮士德精神,却远不止于此。
      首先,需要指出一点,浮士德精神不是永恒不变的,不同时代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其含义也不尽相同。再者,书中的浮士德经历了不同人生阶段,其思想也非一成不变,所以在分析一个人的精神思想时,不能脱离现实的时代背景以及书中人所处环境。
      浮士德的人生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则是书斋生活,在靡菲斯特找到浮士德前,浮士德只是每日埋首于书卷中。而在这之后,浮士德则毅然决定外出闯荡,这实际象征着由纯粹理性到实践的转变。浮士德在将希伯来文的《圣经》翻译成德文时,其中有一句“太初有道”,浮士德再三斟酌,最终改为了“太初有行”。显而易见的,“道”非真实存在之物,而是一种思想或是冥冥之中的一种规律,而“行”则代表了实际的作为,是由我们自身所决定的。歌德借此告诉人们要突破旧知识的枷锁,要将自己投身于更大的世界中,要行动,不要空谈。《浮士德》作为启蒙文学的代表作,所蕴含的便是这种对教条的旧知识与旧理性的反抗。另外,这种精神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中也传承了下来,萨特一直强调人自我选择的重要性,这一点与这一阶段的浮士德精神是吻合的。
      浮士德的爱情阶段始于他冲出书斋后,爱上了市民格里卿。与格里卿的爱情象征了浮士德的欲望,而这种欲望不但遭受了世俗的批判,还有理性的冲击,最终使浮士德丧失理智,甚至丧失道德。在这里,歌德有意提醒我们伪装后的欲望所能带来的后果。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康德式的伦理学仍对歌德有深远的影响。康德视道德为义务问题,乃是绝对命令,即普遍法则。另外,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特别强调了所谓的“实践理性”,简而言之即该怎么做。这里,比起浮士德精神,歌德所要表达的更多是这种康德式的伦理观。那么,关于这一阶段的浮士德精神又有什么体现呢?我想,还是“存在”,浮士德在这场爱情中十分重视当下,希望用一切来换取当下的满足,当然,这种“活在当下”的极端就是丧失理智。
      浮士德的第三个阶段——政治经历让我想到中国古代的文人,浮士德最初希望建功立业,却受到挫折,也看到了政治的阴暗面,于是转入第四阶段,开始逃避现实,沉浸在古典美中。然而不幸的是,用艺术教育来改造世界是不可能的,最终浮士德所追求的古典美也随海伦的魂魄幻灭了。浮士德的经历引起我们对艺术的反思,是否艺术必须以现实为基础?如空中楼阁的古典美又该何去何从?浮士德的故事是虚构的,然而这个问题却横贯东西方。在当今,许多人向往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于是便开始数落城市的弊端,然则在今天,我们可能脱离社会而成为一个孤立的人吗?且不说日常生活的诸多不便,还有就是天下哪里有那么多的乐土供隐士们陶醉其中,于是就成了“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的局面。我们的城市有许多不足,但远不是我们可以随便弃之而去的,即使远处是青山绿水,但我们注定要与平庸一同栖宿。
      经历这一切后,浮士德的性格也由最初的刚强激烈改变为深沉、和蔼,于是带着他的哲思与感悟,他进入了一个社会追求阶段,他开始注重自然与物质,注重于现世的幸福。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歌德对时间重要性的再一次强调,以及对一切华而不实的哲学和艺术的批判。也许在歌德看来,只有自然哲学才能真正造福人类。
      最后,浮士德所构想的乌托邦也陨落了,然而浮士德的灵魂却回到了主的怀抱之中, 歌德给了这个悲剧一个带有希望的结尾。这是为什么?因为进步,哲学是永不止步的,哲学不会消亡,浮士德精神亦是永恒的。
      到了今天,浮士德精神在于其包含的各种各样的对立:理性与实践,欲望和道德,艺术和政治,理想和现实……在我们的身边,永远充满了这样的选择,然而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可曾流露出像歌德那样的悲观气息,抑或是为难?这是一个人们都有着极度“健康”的精神的时代,“健康”到没有任何问题在人们心中。是什么赋予了我们这样一种荒芜的“健康”?
      由此可见,浮士德精神所包含的绝非简单几个字所能概括的,它是会改变的,也不一定永远是正面的。浮士德精神在当今仍有着深远的影响,歌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站在高处,以悲悯的眼光俯视众生,又可以超越时代,写下他清晰痛苦的哲思。正因如此,《浮士德》才作为世俗的《圣经》,得以传唱不衰。
      
  •     这本书对我个人而言有很大的影响。它让我陷入了痛苦的自我认同的危机,但也看到了以前没有看到的自己。它让我发现自己一直处于一个狭隘的自我中心的小世界里,却对于外部世界充满恐惧和疑虑。我不应该用精神世界的高贵来粉饰自己对于现实的恐惧和退缩。我应该重新思考我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和在这个世界中应该作出的奋斗。
  •     高中时候硬着头皮看过半本,也算是唯一看过的世界名著。不得不说德意志人的思想就像他们的造的东西一样缜密而且深奥。其实这种书个人觉得完全可以拿给初高中拿去死死脑细胞,省的满脑子都是游戏盒精虫充脑。
  •     浮士德」
      1浮士德主要探索根本问题,即人类是否能够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的发展方向在哪里的问题。歌德认为人类可以不断发展,该主题贯穿浮士德始终,浮士德象征人类,代表人类的探索。
      浮士德整体上回答了所有关于哲学的问题,如宇宙的形成、万物的起源、认识的性质、人生意义乃至人类发展的未来等,重新阐释人的认知理性,具有深刻的哲学寓意。
      2内容
      (1)献词
      (2)序幕:有关戏剧价值和人生关系,戏剧和观众之间的大讨论,反映了作者的戏剧观,不属于剧情。
      (3)天堂序曲,起到引导和框架的作用,与结尾相呼应
      a两场赌局的意义:第一场赌局指天帝和美菲思特订约,其本质是关于人性善恶的哲学;第二场赌局指美菲思特和浮士德订约,表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于变革现实的渴望。
      b深层意义:
      「1」这是欧洲三百年人类精神历史的总结,该过程不是一帆风顺,人性的弱点使人沉迷贪图欢愉。歌德认为可以反面刺激人类积极进取,体现了歌德的辩证思想,即善恶的统一,二者相对立相影响。
      「2」上帝和魔鬼是一对矛盾的存在,歌德赋予上帝以革命性的全新解释,在这之前人们认为上帝是全善的化身,对歌德而言,至善是创造万物的本源之一,魔鬼代表至恶,歌德同样认为恶也是本源之一,歌德将宇宙万物归结为善和恶的斗争。
      「3」通过上帝和魔鬼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世界本源之外还有魔鬼和浮士德为代表的人类的关系,说明人类精神的辩证关系。美菲思特身上体现了人类精神的恶,浮士德是人类精神的善的表现。"世界万物交织成为一个整体,他们互相影响世界才有了活力。"
      (4)浮士德的经历(五个阶段)
      A知识悲剧:
      a浮士德对精神的否定反映了人类知识在丰富的现实实践面前的困境,也表现了作者对中世纪思想体系的否定,以及希望恢复人与自然联系的渴望,这一否定是人文主义思想家的精神写照。
      b浮士德在知识需求的支配作用下,所有的机能和活动能力都成为追求知识的工具,其他机能全部退位和隐藏。
      c浮士德彻底否定了中世纪的学问,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新生,将泰初有道改为泰初有为,表明通过实践向中世纪挑战,同时也讽刺不注重实践的认知方式
      B爱情悲剧:
      a浮士德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的陈旧关系对人的感情的扼杀,浮士德的爱情并非生理需求,而是真挚的爱恋。
      b浮士德虽然有时沉溺在及时行乐的贪欲中,然而他总是在灵魂与享乐的斗争中挣扎。他反省自责自卑自己的渺小和卑弱,将情欲需要当作对人生真谛追求的行为,说明浮士德已经超越文艺复兴资产阶级毫无节制的享乐人生幸福观。因而从整体上讲,作为浮士德精神发展的一个阶段,爱情悲剧也可以看成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精神历程中摆脱感官享受这一低级趣味的特定结构。
      c从浮士德与格雷琴的爱情悲剧中,反映了浮士德作为人类代表自身所处的两难境地,即安逸的爱情生活使人幸福,而平庸毫无精神追求的爱情生活又违背追求人生真谛的本性,这实则是西方社会心理中一直存在的灵与肉、感情与理性之间的悲剧性冲突的缩影。
      C政治悲剧:
      体现了启蒙主义时期,德国资产阶级向封建王权妥协为封建王权尽忠的政治态度,然而这并未能使资产阶级实现其政治思想。在统治者看来,浮士德只是他的工具,浮士德无法通过政治渠道改变这个虚无的世界。
      D美的悲剧
      浮士德带着理性光辉,象征着人类的智慧,到古希腊见到海伦并生下欧福利翁,从心理学意义上讲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幸福感。欧福利翁要求摆脱一切束缚求得绝对的自由,其象征意义在于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欧福利翁最后摔死的悲剧象征性地揭示了无限制追逐自由的美最后也是要失败的。
      E事业悲剧
      「1」浮士德满足于改造自然的事业悲剧,但他双目失明而误把魔鬼挖坟墓认为是人类在劳动, 他看到的只是人类劳动的幻影,并未给出人类发展的答案
      「2」 浮士德的悲剧是歌德的悲剧的最好表现,体现了歌德对人类悲剧的理解,歌德并未给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蓝图,而是充分肯定了浮士德的精神,即四次失败却仍积极向上不断追求,从而使每一次向善而最终失败的追求成为下一个追求的悲壮先导。
      
      歌德的悲剧观:
      无限的美是虚妄的,个体有限生命去追求无限善的目标注定是悲剧性的,但是个体的人类却不应该因此而止步,因为正是这一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追求过程本身,才能显出个体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同样,人类的希望在于一代一代人在有限的不休止的努力中日益走向自由王国,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人类前途在于不断的运动和不懈的追求,更在无数个有价值的矛盾深化的过程中。不懈努力的过程本身就是人类自我拯救的中心。
      3主题
      a哲学层面:浮士德体现了对人性善恶和宇宙本源的哲学思考,人性的善体现在上帝和浮士德,恶是美菲思特,两者相互依存,构成辩证统一体。在具体人性中,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是善恶的合金体。浮士德在造恶的过程中又向善,体现了人的善恶的统一,浮士德在对善的追求中,体现了人行正面力量的胜利。
      b社会层面:浮士德的探索是西方资产阶级三百多年的精神发展史,形象地再现了上升中的资产阶级如何走出书斋这一精神牢笼,如何超越个人情欲,如何从古典美的造梦中醒来,如何从政治改良的幻觉中醒悟,如何去追求更高远更自由的社会理想而幻灭的过程,实际上隐喻了所有知识分子探索精神出路悲剧命运。
      c道德层面:浮士德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善恶、灵肉、进取与沉沦,高尚与庸俗,是完整的人性的代表。其道德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了一条道的进化的道路,即一个人应该不断克服生命本能原欲,努力超越名利地位权势感官的美等外在物质的诱惑。追求理想创造美好生活,唯有如此才能走向更高远更辽阔的境界,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不断开拓自我价值和生活的可能性的空间。
      d人格层面:浮士德精神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追求和探索的实践精神,他的人格魅力在于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浮士德的人格的创造和高贵,体现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4浮士德和美菲思特是对立统一体(哲学内涵)
      「1」对立关系:浮士德代表肯定的精神,美菲思特代表否定的精神。浮士德肯定人性肯定现实生活,相信人的智慧和力量,认为现实世界大有作为,美菲思特看不起人类,否定人的智慧,对现存的一切事物采取否定的态度,认为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作为肯定的精神,浮士德向往美追求美,美菲思特则是丑的化身恶的代表,二人约定后浮士德走向现世,美菲思特则想让他走向沉沦,二人逐渐走向对立。
      「2」统一关系
      在天堂序曲中上帝说他之所以创造出恶魔是为了设置障碍,从反面激发人们努力,免得他们精神萎靡。美菲思特自称是作恶造善的统一体,他固然不行善,但在做恶的过程中却起着造善的作用,从反面激发浮士德前进,成为浮士德的前进的推动力,浮士德在否定与恶的斗争中前进,其道路不是一帆风顺。而正是在这种艰难进程中,更显出浮士德身上的肯定精神和善的伟大力量,显示出他自强不息的崇高性格。没有美菲思特就意味着浮士德失去了前进的对立面,就不能发展和完善,因此浮士德与美菲思特是相反相成的统一体。
      5艺术特色
      a象征手法贯穿全剧。浮士德的总体构成体现着歌德所理解的宇宙间的矛盾以及与人类关系的基本看法,而浮士德的一生象征着人类精神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渐进过程。
      浮士德形象的多重含义:他在很大程度上是歌德的化身,性格特征也寓意着歌德自己的生命活力;浮士德是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象征,离经叛道,不断求索,体现了近代思想家不满足于现实要消除理性见诸实践,将人生艺术化的追求;浮士德是人类积极精神的象征,是新兴资产阶级的象征。
      b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大量采用分身以及变形的手法,浮士德是上帝至善的外化,美菲思特是上帝至恶的表现,
      c运用多种诗歌艺术题材,从体裁看浮士德是一部诗剧,同时具有戏剧和诗歌的特点。
      
  •     海伦,欧福里翁,兼说外文诗的翻译
      
      
      海伦的出现像一个概念。她不像有血有肉的女子,不像格蕾辛,她是一个阿尼玛概念。“苛酷的命运纠缠我,到处盅惑男子的心,使他们顾不得自己,顾不得任何大事。总是抢夺啊,勾引啊,战斗啊,带到东又带到西。半神、英雄、天神、甚至恶灵,他们都领着我去各处漂流。”
      特洛伊的海伦,象征整个古希腊之美。浮士德渴望与她结合,这一回,个人的爱欲成分很少,更多的,是文化的融合。
      浮士德与海伦结合,生下欧福里翁。欧福里翁比海伦更像概念,这个冲动的、激情的新生儿,十分之短命。“现在让我跳,现在让我蹦,向太空之中,往上面直冲,是我的欲望,情不自禁。”“我再也不愿在地上留下,放开我的手,放开我的头发,放开我衣裳,它们都为我所有。”欧得里翁参加战争,高高飞翔,摔落地面死去。
      海伦哀悼儿子,也追之而去。
      这一场因为写得概念化,较之格蕾辛的故事,要逊色一些。
      
      欧福里翁,这个天才而短命的孩子,据说是诗人拜伦的缩影。对欧福里翁的挽歌,本是歌德为悼念拜伦而作。尝试读这首诗——这是因为读不进去,所以抄一遍,然后再读:
      
      不会孤单!——不论去哪里,
      因为我们总会认识你;
      你虽然匆匆告别人世,
      我们的心总离不开你。
      我们几乎忘记了悲愁,
      艳羡地歌颂你的造化:
      不论阴晴,你的诗歌
      和勇气总是高雅而伟大。
      
      出身高贵,能力很强,
      生来享受世间的荣华,
      可惜!你很早就迷惘,
      被夺去青春之花。
      你的慧眼能洞察世界,
      对任何雄心抱有同感,
      对好女子无限热爱,
      你还写出独特的诗篇。
      可是你却奔放不羁,
      闯入身不由己的网罟,
      你跟法律和风俗惯例
      发生极强大的抵触;
      最后,你的崇高的壮志
      开始重视纯粹的勇敢,
      你要成就光辉的大事,
      可是你却未能如愿。
      
      谁能如愿?——悲怆的问题,
      命运也对此回避不说,
      就在这极其不幸的时期,
      全民都在流血而沉默。
      可是请唤起新的诗歌,
      别再垂头而意气沮丧:
      大地还会再产生诗歌,
      正像它历来如此一样。
      
      老实说,读这首诗,我读不出好来。读翻译的外文诗,我的感觉经常都是这样,我觉得它不是诗——不是我所理解的诗,这也许是翻译的问题,也可能因为西方诗的特质,跟中国诗不一样。虽然都叫诗,但它们是两种东西。
      格蕾辛思念浮士德那首诗,我觉得意思极好,译文也质朴真挚。这一首的意思我能明白。至于译文,老实说,全是生硬的大白话,挺糟糕的。比如这些句子:“你的慧眼能洞察世界,对任何雄心抱有同感,对好女子无限热爱,你还写出独特的诗篇。可是你却奔放不羁,闯入身不由己的网罟,你跟法律和风俗惯例发生极强大的抵触;最后,你的崇高的壮志开始重视纯粹的勇敢,你要成就光辉的大事,可是你却未能如愿。”要是不分行排列,读起来还顺利些。我觉得像“任何、抱有同感、跟法律和风俗惯例、开始重视纯粹的美感、发生强大的抵触”这些字词组合,是一种与诗格格不入的语词,它更像法律书政治书的言说。
      其实这些文意要是写成诗,汉语也并非没有办法。既然是诗,译过来,至少也要是诗才好。不知德语原文如何,说不准另有美感,也说不定。
      
  •     浮士德与梅非斯特
      
      
      我能理解浮士德的欲望。浮士德的渴望,不就是生而为人的,最最平常的渴望吗?
      生而为人,成长是第一个原生的愿望。渴望求知,渴望知道世界的本质,知道更多更多,渴望把所有发生的事了解,渴望把世间所有的问题解开。浮士德于是在书斋待了五十年。此时魔鬼尚未出场,但人已经作茧自缚,用知识绑住自己,关在书斋里慢慢变老。
      最近一再觉得老子庄子好,对于生命,对于人的困境,古时道家的理解有真智慧,人皆要求知,其中杰出者如苏格拉底,思考了能思考的一切,仍然深感无知,亦如中国古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鼓励尽一生之力,去作永远的求索,然后回头一顾,发生生命已然虚度,浮士德的第一个困境,本是人类痴愚于知识的象征。
      “人生亦有涯,而知亦无涯。以有涯之生,求无涯之知,得不偿失”,这一点,庄周在远古便已提醒。其实这并非难解的谜题,人不能知悟,缘于欲望困阻。障人眼目的,皆是欲望,但凡欲望,总有一种特质,它会独自膨胀,不断自激,以至于无穷,甚至于人穷尽一生之力,亦无法满足,这叫做欲壑难填。中文有词叫做“求知欲”,这三个字,尤其“欲”,对于求知的本质,是十分明确的彰显。
      这时,五十多岁的浮士德博士遇到魔鬼,梅非斯特来到他面前,与他签订灵魂之约。恶魔梅非斯特愿意成为浮士德的仆人,为他服务,条件是在浮士德感到满足的那一刻,他的灵魂就为魔鬼所有,成为魔鬼的奴仆。
      魔鬼不大会在人健康的成长中出现,他的形象总在人的困境中浮起,魔鬼最初看起来并不真的丑陋可恶。最初,它最乐于帮助人,乍一看,魔鬼形象真像天使。但因为它帮助的,总是片面欲望的实现,所以它带人走上的,总是危险之路。这条路之所以称之为诱惑,是因为代价惨重。为了片面欲望的实现,人付出整体生命作为代价,所以魔鬼是可怕的。
      梅非斯特带浮士德去到魔鬼的丹房,让他看镜中美女,浮士德看到的——男子在镜中看到的,是自己的阿尼玛吗?浮士德惊艳不已“啊,一个天女的姿影!爱神,把你最快的翅膀借我一用,带我前往她的仙境!世间真有这样的美人?……我简直要发狂。我现在觉得五内如焚……”
      再喝下魔女的灵药,浮士德恢复了青春。他急切想要体验爱情,体验性爱,他如今五内如焚,渴望爱欲的满足。
      爱欲比起求知欲,力量自然要强大得多。浮士德走在街上,迎面走来美貌的格蕾辛,他急切地想要得到她。魔鬼在旁帮助,他当然如愿以偿。可是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呢?满足了爱欲,他伤害了格蕾辛。说伤害不正确,他毁灭了格蕾辛。如果说格蕾辛本是浮士德自己的一部分,是他的阿尼玛,那么浮士德所毁掉的是他自己最重要的半个灵魂。格蕾辛悲剧象征着人最重要的困境。诱惑与真爱有区别吗?浮士德之爱格蕾辛,他思念她之心,想要得到她的心念,不可谓不真实,不可谓不真诚。问题仍然在于片面自足。爱欲只想求得它自己的满足,对浮士德来说,爱欲的欢乐与满足得到了,但他全然不曾考虑灵魂的完整性,他以牺牲格蕾辛的方式满足自己,牺牲格蕾辛,事实上就是牺牲他自己灵魂的一个部分,他把自身的阿尼玛置身于地狱,把她变成了鬼魂,这是魔鬼的方式。人若以这种方式对待爱欲,他便以自己的双手,断送了爱情可能的价值。从道德角度说,爱是一件带来幸福的事,一种带来幸福的能力,浮士德没有爱格蕾辛,他占有了她,毁灭了她,这是最糟糕的爱欲之一。
      在书中,梅非斯特,它是浮士德身外之物。是另一个人。是诱惑浮士德的恶魔。然而这也只是象征。梅非斯特不是别人,不是身外之物,他是浮士德的另一个自己。它是阴影,是完整人格的看不见部分。悲剧是因为浮士德分裂出魔鬼之后,才发生的。
      正道在于合抱为一,接纳梅非斯特作为自己灵魂的一部分,让自己完整,作为完整的自然人去爱格蕾辛,格蕾辛才会获得幸福。格蕾辛的幸福,就是浮士德的幸福。
      
  •     
       《浮士德》这部悲剧是歌德从二十几岁起始、直到八十几岁在他死的前夕才完成的。六十年间经过改稿,经过停顿,但是最后的定稿从头到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都被一个一致的精神贯注着。19世纪后半叶,有一部分研究《浮士德》的人,不视《浮士德》系一整体,而分成片断,并蓄意在其中发现矛盾,虽一代大师如色勒(Scherer)者亦不免此迂曲之见。其实《浮士德》全书自始至终具有一贯的精神与一致的结构,海岱山(Heidelberg)大学哲学教授梨克特(Rickert)在其1932年出版的《歌德的浮士德》一书中对此发挥尽致。。十九世纪后期,在欧洲对于《浮士德》有一个错误的见解,只读它的第一部而忽视那较为艰涩的第二部,直到现在还影响着一般的读者。这不但容易使人误解《浮士德》,并且可以误解歌德。我们无论谈到《浮士德》里的哪一个问题,都要从全部着眼,不能有所偏废。现在在未谈到正题之前,我认为把《浮士德》全部的结构介绍一下是必要的。
        《浮士德》是一个悲剧,分第一第二两部,内容是悲剧主人公浮士德的一生。全部可以分成四个大阶段,就是四个最高峰,其余的节目不过是从这一高峰到另一高峰的过渡。如果对于这四个阶段每阶段都给一个题目,就可以写作:
        (一)学者的悲剧,
        (二)爱的悲剧,
        (三)美的悲剧,
        (四)事业的悲剧。
      这四个悲剧被一头一尾像个框子似地给嵌起来。开端是《天上序曲》,上帝和魔鬼赌赛,上帝准许魔鬼去诱惑浮士德,因此演出这一部悲剧;归终是以魔鬼的诱惑失败,浮士德死后的魂灵得救而结束。
        在第一个阶段学者的悲剧里,无事迹可言,大部分是独白。因为过着书斋生活的人是演不出什么热闹的戏的。但是这里边充满了悲剧的成分:几十年孜孜不息的学者生活,最后所得的是僵死的知识,生活里充满“忧虑”,内心里是“执著尘世”和“向上”的两个灵魂在冲突,同时又感到外边的自然与人生好像在向他呼唤,独自坐在牢狱一般的书斋里,求死未果,求生不能,——正在这怀疑绝望的时刻,魔鬼乘隙而入了。最后和魔鬼订约放弃了学者生活。
        与魔鬼订约后,在一个女巫那里喝了返老还童的药,恢复了朱颜。在大街上和一个名叫葛泪欣(Gretchen)的女孩相遇,得到魔鬼的帮助,把她骗到手里。使这天真无邪的女孩毒死母亲,杀却自己的婴儿,她的哥哥也死在浮士德的剑下,归终她罪孽重重发了狂,死在狱里。这样,浮士德经历了尘世的享乐和痛苦,演完他爱的悲剧。《浮士德》的第一部也在这里终结了。
        第二部开幕时,浮士德倒卧在山明水秀之乡,无数的精灵在歌唱,使他忘却过去的罪恶,得到新生。魔鬼把他带到一个皇帝的宫廷里,那皇帝认为浮士德善于魔术,要他把古希腊的美女海伦娜(Helena)拘来出现。浮士德受了魔鬼的指示,当众使海伦娜出现了。浮士德一见这从未见过的绝世美人,大受感动,昏倒在地上。魔鬼背着昏迷不醒的浮士德回到故居的书斋,这时浮士德旧日的学生瓦格纳(Wagner)正从事于制造一个“人造人”(Homonculus)。魔鬼帮助瓦格纳把“人造人”做成,这“人造人”能够看出浮士德在昏迷中想望的是希腊的美女,于是率领着浮士德和魔鬼到了古希腊的神话世界。浮士德在地狱里感动了地狱的女主人,她允许海伦娜复活。海伦娜,美的具体,在舞台上出现了,和浮士德结婚,代表希腊精神和日尔曼精神的结合,生了一个儿子叫哀弗利昂(Euphorion)。哀弗利昂生下来不久就为了无限制的追求而陨逝。随着儿子,母亲也回到了阴间。爱死亡,美幻灭,海伦娜只留下衣裳托着浮士德回到北方的寂寞的深处。
        浮士德经验了爱和美后,心里兴起一个更高的要求,创造事业。他看着水滨潮汐的涨落起了雄心,想把水化为平地。正巧在这时那皇帝的治下起了内乱,浮士德借用魔鬼的魔术把内乱平息了,在海边获得一片封地,他得以施行他的计划,把海水变成平地。但是旧日海滨住着两个老人,不肯把住了许多年的房屋让出,妨碍浮士德的计划;他命魔鬼去帮助那对老夫妇搬家,老人执拗不肯,魔鬼索性一鼓气连房带人都给烧毁了。这时浮士德已经一百岁,深夜里望着房屋被焚,浓烟中升起四个女人。其中一个女人是浮士德未与魔鬼订约之前所谓的“忧虑”。这次“忧虑”又出现了,因为浮士德已决心与魔术脱离。“忧虑”不能伤害浮士德的精神,只是吹瞎了他的眼睛。浮士德双目失明,但内心明亮,到死为止。死后,魔鬼和天使争夺浮士德的灵魂,还是天使得了胜。
        魔鬼和上帝的赌赛,和浮士德的订约,以及浮士德的得救,是这篇文章所要谈的主题,将来要详细申述。现在我们看浮士德在这四个阶段里,可以用歌德自己的话来概括,是“一个越来越高尚越纯洁的努力,直到死亡”【1831年6月6日与爱克曼谈话。】。一句中国的古语也适宜说明《浮士德》的一贯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过我们要附加上两个注解:在自强不息的途中,总不免要走些迷途;同时,谁若是一生自强不息,归终是要得救的。
        这里所谈的范围只限制在魔鬼身上。《浮士德》里的魔鬼叫作靡非斯托非勒斯(Mephistopheles)。这个名字不是歌德独创的,它在浮士德传说里已经出现了。这个字是什么意义呢?歌德的朋友采尔特(Zelter)问到这个问题,歌德回答说:“靡非斯托非勒斯这个名字自何而生,我简直不知道应如何答复。”【1829年11月20日与采尔特信。】后人试行解释这个字,追溯字源,在希腊文里有个类似的字,大意是“不爱光的人”;又有人想到希伯来文的Mephiz-tophel,这字是破坏者、说谎人的意思。所以靡非斯托非勒斯也许是个希伯来的魔鬼,带上了希腊字的尾音。
      
       各民族的神话与宗教各自创造出神与魔两个相对的超人的力量,互相消长,影响人的行为,是很普通的现象。《浮士德》里的魔从外表看来,是根据基督教的传统,附加上些北欧的传说。我们从《圣经》里知道,撒但这个字本来是仇敌的意思,他最初是天使团体里的一个天使,他的职务是巡查世人的罪恶,告诉给神。他后来因为犯罪被黜,变成凶恶,能行异迹奇事,能诱惑天使或人,能试探人,控告人,刑罚人;又能引人犯罪,使人成为他的仆人。在《新约》里边,魔鬼更人格化了,他曾经试探耶稣,遇见信道的人,他就给以困苦,而成为人的大敌。所以保罗说,叛道的人是魔鬼教成的。又说魔鬼的罗网到处都是,人若给以间隙,就遭魔鬼的迷惑,人若能敌得住,魔鬼就跑开。——虽然如此,魔鬼试探人,必须先得神的允许;若是不经神的允许而擅自试探人,神必加以限制。因此魔鬼又称为试探者。
        在欧洲中古基督教的世界里,若有人不遵守教会仪式,或作些非常的事业,就常被看作与魔鬼有关,被称为与魔鬼结约的人。尤其是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代,有不少特出的人士,被人说是与魔鬼有缘,并且有人以此自傲。当时的人们感到怎样与魔鬼为邻,画家都勒(Dürer)的那幅铜雕《骑士、死与魔鬼》是一个很生动的图像。至于与魔鬼有关的魔术,那时因为知识面的扩大,以及对于自然界较为深入的观察,也同时增加了向神奇玄秘的力量的追求,所以在南欧的一些大学里,有的甚至把魔术列为一门学科。特别是到处漫游的学者、放荡的大学生、冒险家、骗子、变戏法的人,都爱在大庭广众间表演奇迹。浮士德的传说也就是在这时代里产生的。
        这些字源的与历史的研究,这里不能不略为提及,对于我们题目的本身却是不关重要的。歌德自己在那封给采尔特的信里也说:“在《浮士德》这部著作上假使人们去做历史学的与文字学的研究,往往越弄越渺茫。”歌德写《浮士德》虽然有些传说上的根据,但大体看来,是歌德自己的创造。我们研究这部著作,愿意遵守歌德这句话,如果不是必要,就不牵连到作品以外的事物上去。这就是说紧紧“把握这部大著作,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一步也不放松。有时也要把歌德关于《浮士德》所发表的言论【歌德关于《浮士德》所发表之言论,搜集成书者有“岛屿丛书”(Insel-Bücherei)第44号《歌德论自著之浮士德》。该书有中文译本,商务印书馆1940年出版。】及其他的作品拿来作旁证。这样,庶几不至于曲解作品,冒渎诗人。
        现在我们回到歌德的《浮士德》里的靡非斯托非勒斯。靡非斯托非勒斯的许多奇迹,是本诸魔鬼的传说;但是他的性格却是歌德的创造。从前者看,他是一个具有超人能力的魔鬼;从后者看,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的存在是理想的,他的性格是实际的。这一点,歌德的朋友席勒在《浮士德》第一部还未完成时便已感到了,并且觉得这是一个矛盾。【1797年6月26日席勒与歌德信。】其实这两方面是并行不悖的。
        具有非常能力的传说中的魔鬼,他能够办些非人力之所能及的事,并不新奇,这也不难想象。问题却是歌德所创造的靡非斯托非勒斯实际的性格,看这个怪物含有人类的哪一部分的精神。我们先分析一下靡非斯托非勒斯的性格,然后再看他在《浮士德》中的意义。
        谈到靡非斯托非勒斯的性格,要从另一方面、他的性格里所缺少的一个事物谈起。那是幽灵(Daimon)。据希腊的传说,幽灵常选择一个人,住在他的身内,发号施令,支配这个人的行为。苏格拉底常说,他的行为每每受他心内的一个幽灵的声音所指导。歌德在老年,时常想到这个字。【关于这字的意义,歌德在1828年以后,也就是在他死前的三四年内,屡屡和他的秘书爱克曼谈到,见诸爱克曼的记录里的有十几处之多。同时在他晚年脱稿的自传《诗与真》第四部最后一章里也有一段详细的解释:“他相信在有生的与无生的、有灵的与无灵的自然里发现一种东西,只在矛盾里显现出来,因此不能被包括在一个概念里,更不能在一个字里。这东西不是神圣的,因为它像是非理性的;也不是人性的,因为它没有理智;也不是魔鬼的,因为它是善意的;也不是天使的,因为它常常又似乎幸灾乐祸;它犹如机缘,因为它是不一贯的;它有几分像天命,因为它指示出一种连锁。凡是限制我们的,对于它都是可以突破的;它像是只喜欢不可能,而鄙弃可能……这个本性我称为幽灵的。” 】
        在歌德看来,人越向上,越容易受幽灵的影响。它天天引导我们,催促我们,告诉我们什么是要做的事。一旦它离开我们,我们就疲怠而在暗中摸索了。歌德在绘画里看到拉斐尔(Raffael),在音乐里看到莫扎特,在诗里看到莎士比亚:这些人都是被幽灵领导着达到一种旁人所不能达到的境界。我们再看浮士德的一生,处处抛弃可能,追求不可能,做了些非理智所能及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事业,可以说歌德的浮士德的本性是充满了幽灵的气氛。——有一次,歌德又向爱克曼给幽灵下一定义:“幽灵的天性是些不能由于理智和理性所解决的事物。”【1831年3月2日与爱克曼的谈话。】爱克曼听了这话,就接着问:“靡非斯托非勒斯不是也带有幽灵的色彩吗?”歌德回答:“不是,靡非斯托非勒斯是一个过于消极的本质,幽灵的天性却是表露在一个完全积极的行动力里。”这是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从这里出发,我们可能理解靡非斯托非勒斯的本性。
      
       靡非斯托非勒斯是怎样“一个消极的本质”呢?
        第一,他不认识人类里有一种积极的力量,也就是幽灵的力量,对于不可能的事物的追求。所谓宇宙和人生中的伟大,他都不能理会。在《天上序曲》里,一开幕就是三个天使轮替着高唱庄严壮丽的歌,赞颂宇宙万古长新。歌声甫毕,魔鬼就出现了。他说,他不会说大话,纵使人们因此而嘲讽他,他也不在意。他不善于歌颂太阳宇宙,他只看见人类是怎样自苦。人的能力是始终有限的,所谓远大的理想是永久达不到的。有些人们徒然向上,归终却是离不开地,在泥土里过他们的生活。所以人类若是看不见上帝所给他们的一点向上的天光,他们也许会生活得更好一些。——人间高尚的努力、所谓纯洁的爱、创造的事业,在他狭窄的眼光里都是没有意义的。浮士德所惊讶的海伦娜的美,在他看来也不过是在刺激人的官能;浮士德与海伦娜的结合也成了官能的游戏了。当浮士德要努力于事业时,靡非斯托非勒斯不理解事业本身的价值,只问他是否想要名誉。其实他觉得,名誉已经是多余的事了。所以浮士德和靡非斯托非勒斯初遇时,他说他要握住最深最高的事物,而魔鬼却说这是永久不能消化的酵母。“全”是为神设的,神在永恒的光中,人应该安心住在黑暗里。
        第二,他赞颂黑暗。他闯进浮士德的书斋时,浮士德问他叫作什么,他自称他是黑暗的一部分。黑暗是母亲,黑暗生出光来,光不应该骄傲地争夺黑暗的地位。他被称为混沌的儿子,在他装扮丑恶的女妖时,又被称为混沌的女儿。他不理解神为什么从黑暗里唤出光明,人为什么从混沌中制造出形体。
        第三,他不理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义,他的哲学是虚无主义。他把一切看得毫无意义,只发现“空”和“无”。这无论在东方或西方,从古以来便支配许多人的思想行动的论调(悲观论里最浮浅的一部分),在这里又多了一个代表。靡非斯托非勒斯的虚无论正如《旧约》里传道者所说的:“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他一再声明,他是“否定的精神”,他处处代表虚无,和他所看不起的“有”作对。因为万事归终都要灭亡,倒不如根本不曾有过好。他看定了浮士德的命运:纵使他不委身于魔鬼,也必须沉沦。浮士德一生不息,直到死亡,在靡非斯托非勒斯看来,不过是
        没有快乐,没有幸福满足过他,
        他不住向着轮换的形体追逐,
        那最后的、恶劣而空虚的刹那,
        这可怜的人也要把它把祝
        他一向这样坚强地与我相违,
        时间成了主人,老人在沙中长睡。
        浮士德一死,魔鬼自觉胜利,他以为他的哲学应验了。这时有合唱的声音说,“这是过去了”,他紧接着发挥下去:
        过去与纯粹的虚无,完全一样!
        永久的创造对我们有什么用处!
        创造的事物归终又归入虚无!
        …………
        所以我爱那永久的空虚。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样”的,做了一些事,究竟是做了一些事,不能与虚无并论。
      
       第四,靡非斯托非勒斯既然是个虚无主义者,他就不大容易理解“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的道理。他说,向上也好,堕落也好,都是一样,他看什么都是“差不多”。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葛泪欣的邻妇的丈夫远征,靡非斯托非勒斯说谎报告她,说她的丈夫在外边死了,他教浮士德写一张死亡证明书。浮士德不肯。他说,你从前讲学,给宇宙以意义,也和写假证明书差不多。浮士德在葛泪欣那里犯了许多罪,他埋怨魔鬼不该这样使人作恶。魔鬼回答说,葛泪欣并不是第一个被牺牲的女人,浮士德何必这样介意呢。
        第五,靡非斯托非勒斯自以为看透世情,对于世事也非常冷淡,无感伤,无热情,与浮士德相比,正好是一个对照。浮士德屡屡说他冷酷而僭妄。葛泪欣说他总是嘲讽地望着人,他冷淡无情,在他的额上写着,他不能爱一个人。一个这样冷静无情的性格,对于人生也就往往有极锐利的批评。他聪明,幽默,善于调侃。歌德在这一点上利用了靡非斯托非勒斯的口吻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我们听到他嘲笑教会,嘲笑三位一体,嘲笑宫廷里的幸臣,嘲笑纸币,嘲笑女人的作伪,嘲笑地质学中的火成论者,嘲笑摹仿,嘲笑浪漫派的诗,嘲笑当时流行的骑士小说……最有趣的莫过于第一部里他与一个学生讨论求学之道,在第二部第二幕里和这人(这时他已成为学士)的对话了:在前者尽量嘲讽歌德青年时代的大学课程,在后者则针对1814年自由战争后一时成为风尚的目空一切的狂妄的青年。靡非斯托非勒斯的这些讥嘲和毒辣的讽刺,歌德自己也承认,是他本人“气质中的一部分”1827年5月3日与爱克曼谈话。。
        这种否定的性格根源于片面的理智。欧洲18世纪中叶,是一个崇尚理智的时代。理智当时在积极方面把人类从种种阻碍进步的错误观念里解放出来,建设健全的、朴质的人生。另一方面,它却往往给人的活动划了一个范围,把热情与理想都摒除在这个范围以外。歌德把这个世纪称作“自作聪明的世纪”,他在他的《颜色学》里有一段谈到18世纪,他说这世纪“太自负某一种明白的理解,并且习于按照一个现成的尺度衡量一切。怀疑癖与断然的否认互相轮替,这样产生同一的作用:一种傲慢的自足和一种对于一切不能立即达到、不能一目了然的事物的拒绝。哪里有对于高尚的、不能达到的要求的敬畏的心呢?哪里有对于一种沉潜于不可探求的深处的严肃的情绪呢?对于勇敢而失败的努力的宽容是如何稀少!对于缓缓的演变者的忍耐是如何稀少!所以在那时有不少冷静的持批评态度的睿智之士,他们多半属于上层社会,受过较高的教育,因为对于人生取旁观态度,否定的精神遂得发展,所谓幽灵的力量,都在他们心内窒息了。这种精神盘踞在一个聪明人的心里,往往推翻人生中一切的努力、一切的建设与庄严,以致无所建树地沉沦下去。在这里我们想到法国狄德罗(Diderot)的《拉谟的侄儿》(Le neveu de Rameau)。此书在法国尚未出版时,歌德曾由席勒介绍,于1804年根据原稿把它译成德文,并为文以论之。书中主人公狂放怪诞,不拘礼节,对当世肆意嘲讽,然嘲讽中有极精辟的见解,是一个具有靡非斯托非勒斯色彩的代表人物。歌德在少年时遇见过不少这样的人。青年朋友中有一个叫作贝里史(Behrisch)的,后来还有一个他终身怀念不置的、在中年时自杀的梅尔克(Merck),歌德都认为是带有靡非斯托非勒斯色彩的人。歌德在他的自传里回忆梅尔克:“他具有适当而锐敏的判断力,……身躯瘦长,突出的尖鼻惹人注目,……在他的性格中含有奇妙的不调和处。本性上他是一个善良、高洁、可信赖的人物,他却愤世嫉俗,一任这忧郁的习性所支配,他感到一种不能克制的倾向,故意充当一个恶作剧者,甚至一个无赖。在某一瞬间,他显出是一个明达、安闲、温良的人,但在另一瞬间,就想做出一些事来伤人的感情,惹人的愤怒,甚至与人以损害。可是正如世人相信自己对某种危险有安全的保障而爱和这危险亲近一般,我就有一种更大的倾向,和他一起生活,享受他好的特性,因为一种安全的感觉使我感到,他不会把他坏的方面转向我。”【歌德自传《诗与真》第十二章。】这里所说的二重性格的一方面不就是靡非斯托非勒斯的性格吗?歌德自己也承认:“梅尔克和我两人,总像是靡非斯托非勒斯与浮士德似的。……梅尔克的调侃无疑地是由于一种高级文化的基础;可是他并不是创造性的,反而有一种显然消极的倾向……”【1831年3月27日与爱克曼的谈话。】梅尔克有聪明,有智慧,只因对人生否定多于肯定,以致一事无成,后来自杀而死,这是歌德深致惋惜的事。——像这样的性格很容易使人自以为看透世情,反而对于人类许多崇高的理想不能理会,处世既不拘小节,因此也昧于大义,是非之感会渐渐泯灭,匹夫匹妇之慕义勇为对于他都成为可笑的事了。
      
       所以靡非斯托非勒斯,就性格看来,已经不是传统的魔鬼,而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人,——也可以说是“现代的魔鬼”。在《天上序曲》里,上帝称他为Schalk(恶作剧者),是很值得深思的。
        下边谈靡非斯托非勒斯在《浮士德》中的意义。
        歌德的《浮士德》全剧是从两个赌赛引出来的。一个是魔鬼和上帝的赌赛,从这里又产生了魔鬼和浮士德的赌赛。
        第一个赌赛是在天上,可以说歌德采用了《约伯记》里撒但和上帝的赌赛。靡非斯托非勒斯敢于和上帝赌赛,因为他认为浮士德正处在对于魔鬼的诱惑成熟了的时候。他知道浮士德要从天上要求最美丽的星辰,从地上要求最高的快乐;一切的远方和近方都不能满足他激动的心胸。在不能满足中他正对于一切发生很大的怀疑。这正是好的时机,去诱惑浮士德使他吃着泥土终身蛇一般地匍匐而行。一旦他成功了,他将要在上帝面前夸耀他的胜利。上帝为什么肯和他赌赛呢?因为他知道,人在努力的时间内,总不免要走些迷途。同时他又确信:一个善人在他阴暗的冲动里,总会意识到正当的道路。所以在浮士德有生之内,上帝把他交给魔鬼,并没有什么担心。但是另外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期望,他认为:
        人的努力能够太容易衰弱,
        他太喜爱无条件的休息;
        所以我愿意给他一个伴侣,
        他刺激他,以魔鬼的身分工作。
        这是上帝给与魔鬼的积极的意义。在这里可以知道,恶的反动的势力对于一个孜孜不息的人是一个有力的刺激,使他更积极地努力。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旁证。在第二部第二幕里,靡非斯托非勒斯到了希腊,遇见那善于谜语的Sphinx,Sphinx曾说出一个以魔鬼为谜底的谜语,大意为:“对于善人和恶人都是必要的,对于善人他是个护胸甲,练习比剑;对于恶人他是个好朋友,共同作些荒唐事。二者都使宙斯(Zeus)高兴。”这又是以一种开玩笑的态度说出靡非斯托非勒斯的意义。
        第二个赌赛是在浮士德的书斋里。浮士德在最深的绝望时诅咒高尚的理想,诅咒现象的眩惑,诅咒名誉与死后的虚荣,诅咒妻子、奴仆与田畜,诅咒财富,诅咒葡萄酒浆,诅咒爱情,诅咒希望,诅咒信仰,诅咒忍耐。靡非斯托非勒斯认为时机到了,劝他不要与烦恼相戏,烦恼像鹰鹞似地在啄食他的生机,他应该离开寂寞,走到外边的世界去享受人生。就是最下流的社会也会使他感到,他是一个人与众人为伍。浮士德若肯与靡非斯托非勒斯结约,他情愿成为浮士德的仆人,供给浮士德尘世的享乐。靡非斯托非勒斯向浮士德所提的条件是在今生他侍奉浮士德,听他驱使;但死后浮士德必须听从靡非斯托非勒斯,即浮士德死后他必须据有浮士德的灵魂,好向上帝夸耀他的胜利。但是浮士德也感到他的努力的心灵是不会衰竭的,他也向靡非斯托非勒斯提出条件:假如有一次他在软床上偷安,他就算完了;假如他感到满足,就是他最后的一天;假如他对着一个美好的瞬间说——
        停止吧,你是这样美!
      魔鬼就可以把他束缚起来,他情愿沦亡。
      
       两个赌赛订好了以后,这个精通世故的聪明的虚无主义者就担起来他的任务了。他的任务分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尽仆人的责任,处处给浮士德帮忙;一方面施展魔鬼的夙愿,阻碍浮士德向上。他穿着金线绣花的红衣,套上坚实的缎质的小外套,帽子上插着雄鸡的羽毛,佩着尖尖的长剑,成为浮士德一生不能离身的侍从,陪着他的主人先看“小世界”,后看“大世界”。
        在浮士德和靡非斯托非勒斯结了约,离开书斋的时刻,二人可以说是在同一点上:怀疑一切。但是怀疑的性质不同,在浮士德是一个反动,在靡非斯托非勒斯是本质如此。二人虽然从同一点出发,但是心境的距离越走越远,因为浮士德的反动是暂时的,靡非斯托非勒斯的本质是永久的。浮士德在享乐的阶段时,靡非斯托非勒斯还能洋洋得意,自觉成功;后来他超越过这个阶段,越超越得远越与他自己本来的夙愿相违,终于他成为一个不能理解浮士德的心意的助手,失却主动的地位。
        此后浮士德身经三个阶段:官能的享乐、美的追求、事业的努力。在这三个阶段里,靡非斯托非勒斯都尽了他的任务,同时也尽量发展了他的破坏的、引人堕落的伎俩。在第一个阶段,爱的悲剧里,浮士德所求的是生的快乐,官能的享受,正与靡非斯托非勒斯的愿望相吻合。靡非斯托非勒斯也极力听从浮士德的驱使,为浮士德想尽种种方法,做出种种机缘,把葛泪欣骗到浮士德的手里。浮士德正在热恋中,有一次回到自然,发生反省,靡非斯托非勒斯又惟恐浮士德抛却官能的享乐,就迅速赶上他,把他拉回到葛泪欣那里。等到浮士德在葛泪欣那里做下许多罪恶,靡非斯托非勒斯又恐怕浮士德良心起作用,反倒要设法使浮士德断念于葛泪欣,带他去参加妖魔与女巫的跳舞之夜,希望他能沉湎于更下流的享乐,但这时浮士德却又念念不能忘怀葛泪欣了。这段悲剧得到一个悲惨的结局,浮士德在这段生活里并没有向着一个瞬间说——
        停住吧,你是这样美!
        葛泪欣悲剧结束后,靡非斯托非勒斯引导浮士德到“大世界”里去。这是一座皇宫,终日乱忙,并无高尚的目的,他要在这宫廷的浮浅的生活里试探浮士德。少年的皇帝不思振作,一味贪图娱乐,正在想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化装跳舞会。靡非斯托非勒斯装作一个新的侏儒在皇宫里出现,在这浮嚣的气氛里自觉如鱼得水。当各位大臣抱怨国家财政困难时,这假扮的侏儒在旁边发表意见,为什么不发行纸币呢。后来在跳舞会里,靡非斯托非勒斯化装为“吝啬”,浮士德化装为财神,引起皇帝的注意。他们劝皇帝发行纸币,国家财政表面上周转过来了,于是获得皇帝的信任。因为在跳舞会上浮士德曾经得靡非斯托非勒斯之助演过玄妙的戏法,皇帝认为浮士德神通广大,便更进一步要求他把古希腊的美女海伦娜唤出来给皇帝看一看。浮士德问计于靡非斯托非勒斯,靡非斯托非勒斯说,这可没有发行纸币那样容易。这北方的魔鬼对于希腊古典的美素无因缘,这是他第一次感到的无能为力。他只能给浮士德一把钥匙,叫他到“群母之国”里去寻求使海伦娜出现的方法,这群母之国是一个神秘,一个理想,在空间时间之外,靡非斯托非勒斯是一个“理智”的人物,他不愿意去发现它。浮士德必须亲身到那里去,他不能陪往,他看那里是“无”是“空”,他以为浮士德也会被吓回来。但正因为那里是神秘,反倒吸引浮士德,他说:
       我不在僵滞中寻找我的幸福,
         悚惧是人类的最好的一部。
        群母之国,这观念的世界,靡非斯托非勒斯看来,是死的,对于浮士德却成为活的了。——后来海伦娜的像终于出现,浮士德一望昏倒,引起他美的追求,应验了浮士德对靡非斯托非勒斯所说的一句话:
         在你的无里我希望得到一切。
      浮士德在虚伪无聊的宫廷生活里不但没有说——
        停住吧,你是这样美!
      反而因为海伦娜的出现,他的努力又向上一步,这是靡非斯托非勒斯所预料不到的。
        自古典美被发现以后,浮士德与靡非斯托非勒斯二人的心意从此显然是分开了。由那个“人造人”引导着,靡非斯托非勒斯用魔外套裹着还在昏迷中的浮士德到了古希腊的神话世界。“人造人”探寻生命的原理,浮士德寻索海伦娜的踪迹,都是严肃的,靡非斯托非勒斯却以好奇的心理走到这生疏的国度。浮士德的至诚感动鬼神,致使海伦娜复活。靡非斯托非勒斯终于遇到一种他引为同类的怪物,希腊神话里最丑的角色海神的女儿Phorkyaden姊妹。姊妹三个,共同有一只牙,一只眼,轮流借用。遇事时,把一只眼放在头上,平时就保存在桶里。她们只住在没有光、没有太阳、没有月亮的阴暗地方。靡非斯托非勒斯请求她们把三体改为二体,剩下一个形体借给他。这样,浮士德找到了美,他找到了丑。
        海伦娜复活了,从特洛亚(Troja)回到她的丈夫梅涅劳斯(Menelas)的宫殿,伴着她的是从特洛亚掳来的女子们的合唱队。人们发现了丑恶可怕的海神女儿之一弗尔基亚斯(Phorkyas)在炉边蜷伏着。在《海伦娜》这一幕里,靡非斯托非勒斯就以弗尔基亚斯的形体出现,在宫里充当女管家。他一向看海伦娜是一个容易被人引诱的女子,他要攻击海伦娜,于是摆出道德家的面孔,他说,羞耻与美是不能携手同行的。他又转过来咒骂特洛亚的女子们像是天空的鹤群,鸣声传到地上勾引行人,但行人依然在原路上行走。说她们使士兵和人民的精力萎缩,像一群蝗虫在侵蚀人的努力,窃食地上的萌芽。他又制造谣言,说梅涅劳斯要用她们作牺牲,把美的氛围搅得大乱。可是同时他也给浮士德制造了一个机缘。他告诉海伦娜,有一个骑士从日尔曼来,建堡垒于斯巴达附近,海伦娜可往求救。这时,充作弗尔基亚斯的靡非斯托非勒斯立了一件大功,克服了空间和时间的隔离,使希腊和日尔曼、古代和中古、古典的和浪漫的、海伦娜和浮士德结了婚。
        这一段的结局,是海伦娜因为儿子哀弗利昂的陨落而消逝。浮士德在美的阶段里并没有能够说——
        停住吧,你是这样美!
        靡非斯托非勒斯一切的试探都是徒然。在浮士德最后的一个阶段内,他只成为浮士德的仆人,被强迫去工作;他对于浮士德的影响越来越少,只能供给他一些计谋。他间或也做些破坏的勾当,但无损于浮士德崇高的努力。——浮士德却雄心勃勃,把住了自己的命运。
        靡非斯托非勒斯最后一次引诱浮士德,像撒旦引诱耶稣一样,“带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都指给他看”。浮士德却不在意,他反而说:“有一个大的事业在吸引我。”去猜测这个“大的事业”,已非魔鬼的智力所能及了。他问浮士德所贪图的是不是正在发展的城市,是不是园林之好,与美女去度乐园的生活。浮士德说,这些都是时髦而鄙俗。他继续问,你的渴望是否往月亮那里吸引你。浮士德说,地球上还有许多地方供我们去从事伟大的事业。他又问,你是不是要名誉呢?浮士德说,事业是一切,不是名誉。这时浮士德完全鄙视魔鬼了——
       你哪里知道,人想望什么?
        你这敌对的本质,刻薄锐利,
        你哪里知道,人需要什么?
        浮士德这时所想望的是:征服自然。
        正巧那少年皇帝的治下,因为国家太贫困了,起了内乱。靡非斯托非勒斯又给浮士德看出来一个机会。他说:战争也好,和平也好,从中取得一些自己的利益,是聪明的事;人们要注意每个凑巧的时机,去把住这时的机会*—这对于浮士德诚然是一个时机,但并不是魔鬼所想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去做一些大事业。靡非斯托非勒斯帮助浮士德把内乱平息了,浮士德因此获得海滨的一块封地。
        浮士德努力于从海水中争取土地的大事业,靡非斯托非勒斯只有小丑一般在旁做些恶剧。他利用浮士德在海滨的势力从事于海盗的生涯,又曲解浮士德的心意把不肯迁居的一对老人以及房屋都焚成灰烬。这时浮士德深切地感到与魔鬼断了缘,他说——
        我若能从我的路上离开魔术,
        完全忘却了那些魔言咒语,
        自然,我独自一人立在你面前,
        作一个人,多少劳苦我也心甘。
        随后他肉体的眼睛被那叫作“忧虑”的女人给吹瞎了,但是他的内心更为明朗。他继续努力,开发沼泽,使人想到《圣经》里靡西的晚年。他体验到“智慧的最后的结论”:
        谁若天天争取自由与人生,
        就能够享用自由与人生。
      在这一瞬间,浮士德不由自主地说出来——
        停住吧,你是这样美!
      浮士德终于说出了这句话,他随即倒在地上结束了他的尘世的生活。但是在浮士德的一生里,这时也在内,他从未在软床上偷安过。所以他对于靡非斯托非勒斯的赌赛只是输了一半。
        靡非斯托非勒斯最后的努力是夺取浮士德的灵魂。天使群出现后,魔鬼一时感到无力,归终浮士德的灵魂被天使夺去了。靡非斯托非勒斯自家怨艾——
        一个大的枉费白用了。
      他不曾据有浮士德的灵魂,他对于上帝的赌赛是输了。——最后由于天使的口中说出全剧的意义:
        谁永远自强不息地努力,
        我们就能够解救他。
      这样,魔鬼也无形中满足了上帝的希望,陪伴浮士德一生,刺激他,使他更为努力,不曾疲怠,但同时也应验了魔鬼向浮士德介绍自己时给自己下的一个定义:
        我是那力量的一部分,
        它永远愿望恶而永远创造了善。
       
       1943年1月28日在昆明
         西南联合大学文史学会演讲
      
  •     很早以前看了这本书,略觉得晦涩和不理解。
      
      后来工作了,自己生活了很久以后,再想起这本书。。。发现,人人都是浮士德。。
      
      魔鬼为了获得浮士德的灵魂,为浮士德提供了所有他想要的,刺激的,甚至是无耻的经历。。
      
      生活中的我们,面对着所有物质的精神的和其他的诱惑,谁敢说不是来自于魔鬼呢?就算是为了得到上天堂的机会,也是一种诱惑。
      
      人们追求享乐,追求物质,追求所有超越其他人的机会,面对魔鬼的一个又一个诱惑,人人都献出灵魂变成魔鬼,继续诱惑其他人。。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电影情节愈令人费解,愈纷繁复杂,往往更易得到好评。看过电影的叫卖自己对电影的独特理解,没看过的不甘人后,也赶去影院观影,然后以独特的视角试图证明自己智商上的优越感。
      编剧们慢慢摸清了观众心理,于是一出出令人费解,曲折离奇甚至编剧自己都不能理解的剧本在荧幕上演。其中不乏成功者,然而更多的是粗制滥造的垃圾。
      浮士德开场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对话发生在剧院经理,丑角,以及剧作家之间。剧作家希望写出可以流传后世的作品,而经理则给予剧作家无情的嘲讽:
      人们是来欣赏,人们最爱观看。
      情节要复杂纷繁。
      使得观众眼花缭乱,
      你们便会四处扬名,
      为大众所吹捧和欢喜。
      你们只有让观众尽量饱看,
      每个人终会挑选出一点半点。
      多多拿出东西,总会对人有益;
      人人跨出剧场,都是乐不可支。
      只要一部剧作,不妨多写几出!
      这样的杂烩,想你必定会做;
      容易端上台面,何必枉费心思。
      你纵然做得十全十美又顶啥用?
      多么精彩的讽刺!不愧是歌德,十几行诗就把观众们浮夸又肤浅的嘴脸描写地淋漓尽致,同时又无情地抽了那些迎合观众口味的编剧们的耳光。
      现代主义大师密斯·范·德·罗有一句经典的话:少即是多。然而当下的导演编剧们,拼命往自己的作品中塞入冗余的内容,将电影变得拖沓又庞杂,如同用尸块拼凑的生物。观众们却乐在其中,取其一瓢而大谈特谈,显示自己智商上的优越感。编剧导演更是笑咧了嘴,还有什么比电影话题更好的宣传呢?票房口碑双赢,皆大欢喜,皆大欢喜呀。
      所以我更欣赏昆汀而不是诺兰。虽然昆汀喜欢搞多线操作,然而总的来说还是直来直往。诺兰是天才,他可以轻松驾驭复杂的剧情。但是总有些自不量力的导演,试图模仿诺兰,终落得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下场。
      我始终认为,电影和小说一样,都是在讲故事。好的故事,明明白白将它讲清楚这就是很大的成功。烂的故事再怎么包装依旧掩盖不了其中的败絮。如果导演所做的不是寻找好故事然后再想办法将它完整地讲出来,而是随便找个烂橘子,包装包装粉墨上市,那么这个导演的生命也就可以结束了。
      再次赞美一部纯粹的电影,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一首充斥着阳光,汗液,荷尔蒙气息的岁月之歌,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18岁那个夏天的影子。
      
  •     现代性从一开始就是在与古代(性)的对照中得到理解的;因此现代性可以包括中世纪的世界。一方面,现代与中世纪,另一方面,古代,这两方面之间的差别,在1800年左右被重新阐释为浪漫与古典之间的差别。狭义上说,浪漫主义指的是卢梭引起的思想和情感的运动。当然浪漫主义在其任何形式上都更加清晰地现代于古典主义。也许,关于被理解为浪漫与古典之间的冲突的,现代性与古代(性)之间的丰饶冲突的,最伟大的文献是歌德的《浮士德》。浮士德被主自己称作“一个好人”。那个好人犯下了滔天的罪行,这些罪行有私人的也有公共的。这里我不会谈论这个事实,即他因进行有益的公共行动,一个使他能够和一个自由的人民一起站在自由的土地上的行动而得到救赎,以及,这个有益的政治行动不是罪行也不是革命,相反严格地说它是合法的;它因他(浮士德)从德皇那里接受封邑而变得可能。我只是要强调这个事实,即浮士德的好/善决然不是德性——亦即,歌德最著名的著作的道德视野,是为卢梭所开启的。确实,浮士德的好/善并不等同于卢梭意义上的好/善。尽管卢梭的好/善伴随着对行动的克制(abstention,弃绝),与一种休憩(rest)相伴,浮士德的好/善却是不安(unrest),不断挣扎,不满于一切有限的、已经完成的、完全的、“古典的”事物的。浮士德对现代性,对现代人把自己理解为现代人的方式的意义,在斯宾格勒那里得到了正确的理解和欣赏——他把现代人称作浮士德式的人。我们可以说,斯宾格勒在描述现代性的特征的时候,用“浮士德式的”取代了“浪漫的”。
  •     加起来总共两三周吧 读完了浮士德
      
      可能有先入的人生观念 再读的时候 觉得
      歌德的语言 观念 和古希腊文学 神话有比较深的了解
      引入 想象和扩展
      对各式人性 各种情绪 神意的融入
      诗歌语意的形式 庞大的人物群 复杂的各式关系
      而浮士德作的几件事
      是人类最普通 常识的 古老的情感 大部分人类都会经历的
      冲动的恋爱 和世界的进入 贵人 无目的的和人群互动
      婚姻 美好的婚后生活和孩子 恐怖的社会经历 抗争和参与
      最后 投入 积极的事业
      
      人生 书 和经历
      很难想象完全的脱离
      头脑已是最大 经历却是最小
      从神意的层面
      浮士德和梅菲斯特是一体
      浮士德是肉体化的梅菲斯特
      浮士德是查拉图斯拉
      他的经历 是大地的显现
      而诗人 既有各式人的自我表露
      又有合唱式的颂美
      查拉图斯拉 本性上改变大地
      教人做超人
      大地变为无 神意话 完美的世界-大地
      浮士德 是自我的参与 个人事件的发生
      偶然化 和大地在互动中的理解
      和纯精神的梅菲斯特交替显现
      经历恶与善 灵魂升华
      
      歌德本质是甜
      尼采本质是对抗
      人在说出自己意见的同时
      或获得赞同 或期待对抗
      
  •     舞台序幕
       请去跨越宇宙的全境,以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遍游天上人间和地狱
      
      P15
       你从祖先手里继承的遗产,要努力利用,才能安。不用的东西乃是沉重的负担,只有应时的产物,才能有应时的用场。
      
      P31
       有两个灵魂住在我的胸中,它们总想互相分道扬镳;一个怀着一种强烈的情欲,以它的卷须紧紧攀附着现世;另一个却拼命地要脱离尘俗,高飞到崇高的先辈的居地。
      
      P60
       好好利用时光,光阴似箭,但循序渐进,会赢得时间
      
      P65
       理论全是灰色,敬爱的朋友,生命的金树才是长青。
      
      P189
       你摸不着的,就当它远隔千里,把握不住的,就当做完全乌有,没计算过的,就以为纯属虚构,你没称过的,就说它重量很轻,你没铸造的,就认为不能通行。
      
      P368
       如果胸中充满热情的向往,就要四顾而发问——
       谁与共享
       心灵就不展望未来,不回顾过去,只有现在才是——
       我们的幸福
      
      P381
       让太阳的光辉消逝,只要灵魂豁然开朗,全世界找不到的东西,刻在自己的心中寻访。
      
       爱情要给人凡人的幸福,就去撮合高贵的一对,可是,要给人神仙的乐趣,它就造成贵重的三位。
      
      P447
       我只管在世间到处漫游;把一切欢乐紧紧抓在手里,不能满足的,就将它放弃,掏出掌心的,就让它脱离。我只管渴望,只管实行,然后再希望,就这样以全副精神冲出我的生路
      
      +++++++++++++++++++++++++++++++++++++++++++++++++++
      从语言来看:
       小时候写作文,总喜欢用“瑰宝”这个词来形容某人的作品,读完浮士德才明白什么是真的文学瑰宝!
       难怪歌德要花了一辈子来写这部作品,所有的章节语言都十分优美,就好像是一篇篇优美的散文组成的文集。可惜看不懂德文,翻译版的就已经如此有滋味,想必原著肯定更美。
      
      从思想来看:
       我还是比较俗气,开始能坚持看下去是因为浮士德和格蕾辛的爱情故事,结果到了悲剧第二部,被大堆的希腊神话希腊人物灌晕了,不太看得懂了
       从追求感官上的享受,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再到为人类社会进行创造,浮士德最终获得拯救,歌德本人对生命的理解也就贯穿于其中。
      
      
      
  •     出于一种媚俗的心态,原本无甚文学功底的我象征性的把这本书翻到了最后一页。回头来看,除了自身的问题,来自本书的一些困扰确实是一场灾难( 如果是我自身没有细读的问题的话,希望有人能指正 ),在这里抱着吐槽的心态写一段述评吧。
       读完第一幕后,萦绕于心的最大的问题,并非字句的晦涩,或是文化背景上的鸿沟,而是蒙太奇式的巨大跳跃。最深刻印象的,是浮士德和玛格丽特前一页刚预谋好要给女方的母亲下药,后一页时,女方已经被她的哥哥在一群酒徒之中所唾弃。我不知这是原著的构思,还是译者的意思,又或者是翻译局的想法?难道是我不小心读到了盗版的缘故?
       此后还有几处我认为有明显删节的地方,我也不愿赘言于此了。写下这段书评的目的在于,希望可以有看过这个版本书的同学能交流一下,希望有谁能够给自己一个理由重新读一遍这本书。
      
  •     这是一个我自己的笔记,算不上书评。
      献诗—第一个我看懂的叙事诗“眼前的一切,仿佛已跟我远离,消逝的一切,却又在化为现实。”
      木偶戏《浮士德》有趣,什么个来源?
      他的标准记住,是使一切生动新颖,有意义,使人高兴。
      阵痛这个比喻略血腥,魏玛,一个现在落寞曾经文人聚集的小镇。
      诗魂这个翻译是指灵感么?
      群众倒倒真总是任性的,先入为主也确实是总不好。
      诗人的赋予自己的丰功不予否认,观众看剧的目的也分析的在理。
      他们将带着决心与青春去跨越宇宙的全境。
      序曲开始。
      失乐园的拉菲尔再次出现,而撒旦替换为梅非斯特。
      撒旦慷慨激昂,梅菲斯特却怕被笑。
      一个反抗一个听从。
      悲剧第一部。
      被苦情阻拦生命活动的浮士德,对世界的大多学问研究透了的浮士德。
      他投身于魔术,地灵在火焰中显现。
      短暂生命面对学无止境,浮士德羡慕着周游世界的忙碌精灵
      基督脱离腐朽的地心,游人涌出阴暗的沉门
      赞叹那魔鬼般胡闹的歌唱,浮士德说自己终于算是人
      精灵的痕迹出于训练,狮子狗的野性可不是如此
      它就是梅菲斯特,浪荡学生的装束必定帅气
      常在否定的精灵或许会跟万物同尽?
      魔脚五星的圈套,傻瓜博士被套牢
      三遍进来,再次相见
      寻乐力行不要再克己烦恼,脱离孤独不要再玩弄忧伤
      签订血的契约,着手新的人生
      梅菲斯特调戏着可怜的小子,那其实就是傻瓜博士
      酒吧跳蚤,魔女丹房。
      再提撒旦却是禁止,讽刺基督传布迷妄
      浮士德喝下引起肉欲的灵药,与魔女订约瓦尔普吉斯之夜
      将平民的姑娘当做最美的海伦,首饰换出肉体,可是这些却无一人介意
      最初的面具的游戏,最后会成为悲剧
      格蕾辛失去安宁,白贝辛接着刺激
      在圣母面前祈祷,哥哥因其丧命
      恶灵出现,她无处申诉
      哈利的移动城堡里出现过的小鬼火“您是吾家主人”
      迷雾夜色,妖魔狂热,越过树根,越过岩石,欲望喷发。
      协调的相会,夜梦开场。
      一串讽刺,竟是在提高丑的地位。和席勒的孩子叫着撒旦为爸爸。
      几十个人群疯狂的叫喊,监狱里的无望
      拯救姑娘,遇见刑场,气氛愈发紧张
      监狱的歌声,最后的获救,那个女人杀死自己的孩子和母亲
      悲剧第二部开始。
      (暂时到这,好累阿)
      
      
      
  •     看第一遍的时候总是囫囵吞枣,看着晦涩难懂的长短句,完全琢磨不透歌德想要表达何种情感,只是感觉到一边读,心情就随着语句的节奏一起起伏,这就是名著的魅力吧。看第二遍的时候,感觉到浮士德是个多么悲剧的存在,他想要积极进取,探寻真理,后困于心,困于复杂而荒唐的“爱情”之中。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是爱情,但觉得是当时世俗所不容许的。感性压过了理智,但也束手无策,情感本来就是不可控的。应该去责怪浮士德的感性还是责怪舆论道德呢,还是用存在即合理这五个字诠释这一切吗。歌德先生用一生倾注在《浮士德》身上,正如某位评论者说“一切蜻蜓点水的奢谈都是对他的亵渎”,所以明年再看一遍吧。
  •     浮士德博士的故事,在我看来,不过是天主与梅非斯特之间的一场豪赌,天主押的是人性的善,而梅非斯特这个恶魔却要挑战这一点,认为自己能够最终获得浮士德的灵魂。为了使这个赌约能够进行下去,梅非斯特又进一步和浮士德进行了约定,如果在某一瞬间,浮士德说出“停一停吧,你真美丽!”那么恶魔将赢得胜利。就此,一场豪赌拉开序幕。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这个读者逐渐地感觉一些吃力。歌德花了60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部著作,其中所出现的各种典故和引用,以及其中所含的那些隐喻和讽刺,褒扬和赞美,都不是这个时候的我所能够完全知晓和理解的。在“瓦尔普吉斯之夜”,群魔乱舞,每一个具体的妖魔鬼怪悉数登场,口里念念有词,都争着抢着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安排这么一幕,歌德本意是讽刺当时他所在的社会所流行的那些思想。只是,那些人面狮,美人鸟,水精,魔女等等,我此时已经混淆,亦不知他们所说的那些话中到底代表着如何的思想潮流,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我不了解这些遥远世纪的故事,所以也没法接受。当然,在《浮士德》中,梅非斯特为了让浮士德博士能体验一切而说出那句结束一切的话,也为他安排了许多奇异的冒险,这其中,既有与格蕾辛的偷情,也有与绝世美女海伦的爱情,而后希腊神话中的各式神灵和英雄,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大家,粉墨登场,当真是一场人类精神文化的盛大派对。至此,我不得不承认,抛开故事主线不提,《浮士德》之所以能成为与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齐名的欧洲四大名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歌德将神学,神话,哲学,科学,艺术,音乐等等文化要素以奇异而巧妙的方式贯穿其中。虽然我也没法全部都熟悉,但我能感觉到这其中蕴含着的汹涌澎湃的力量!
      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浮士德博士,这个一生渴望探求真理,孜孜不倦地奋斗者而言,这场与魔鬼的赌博是一次华丽的冒险。浮士德博士将在其短暂的一生去体会人世间所有的情感和经历,他将会与清纯少女欢度良宵,沉迷于绝世美色,与智慧神灵对话,与希腊军队作战,同时也将深味人类的无聊,苦痛,哀伤,失落,忧愁,时而宁静,时而疯狂,就如一片投入惊涛骇浪中的树叶,在高潮和低谷之间无数次起伏,沉沦升华。最终,浮士德博士怀着追求人类最美好的理想逝去。梅非斯特在这整个过程中,凭着自己有限的法力,帮助浮士德去实现这些体验,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这个魔鬼为了收割浮士德的灵魂,进而能赢得与天主的赌博。这一切都进行地非常顺利,只是到了最后,梅非斯特并没有拿到浮士德的灵魂。
      为什么?浮士德博士最后不是说出那句话了吗?我对这一点很是困惑,虽然本书的序言中已经给出了一个解释,说明浮士德的灵魂,最终还是会得到解救而升往天堂,但是我不信服。在故事的结尾处,天主并未出现,出现的是一群天使,他们披着荣光,唱着赞歌,退散了梅非斯特身边的小鬼,而最终也使得梅非斯特迷惑屈服,抢走了浮士德的灵魂。所以,浮士德最终是留住了善,天主获得了胜利。好一个天主,好一位神!他只在故事一开始的地方出现过一次,在故事的过程中从未曾出现,却获得这场豪赌的胜利。而且,是那群天使用了手段,让梅非斯特陷入了卑鄙的情欲和荒唐的色情之中,从而获得浮士德的灵魂。无怪恶魔会说“你们骂我们是恶灵、该死,你们才是道地的魔术师”。
      恶魔果然还是最愚笨的,他最笨的一点就在于,他竟然妄想挑战天主的权威。即使他能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失败。因为天主只能是正确!所谓的正义,就是只能有这一种正面的解释!就是这个逻辑!因此,这场赌博,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
  •     有理性的之光照亮人心最幽深处的风景。
      
      还没有力量来深刻地分析《浮士德》的精神,所存在的瞬间感受显得那么肤浅。基本上是不喜欢看外国文学的人,因为不喜欢中文译者的某些风格,总觉得翻译过后的文字,像隔在玻璃后面的花朵,闻不到它在风中轻轻飘散的气息。独特的气味,无法被视觉涵盖。
      
      现在却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纵使有千百个译者,但是故事传达的精神终究只有一个。
      
      浮士德说: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够作自由和精神的享受。
      
      不自禁感慨:也许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目标而在于追求的过程,所有的目标都不能让我们真正满足。
      
      追求知识,他满腹经纶,却于事无补;追求爱情,爱情被保守思想和封建礼法扼杀;追求政治,为封建王朝服务,却因爱上海伦而葬送自己的前程;追求艺术,追求古典美,也以幻灭告终;追求理想社会,围海造地,建造人间乐园,却在呐喊中倒地而死。
      
      也许幸福,从来都是我们的主观感受。没有一把尺,可以度量它的长短;没有一把秤,能够称量它的轻重。也许它从来都是我们永远无法触摸与计算的秘密。
      
      
      
      
  •      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浮生若茶,潮起潮落。所有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终归逃不出一个“情”字;而所有悲伤的故事、难过的剧情,却逃不过一个“贪”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人的内心,是心的距离,是内心的悲剧。一如浮士德。
      
       (一)你懂得越多,就越像是这个世界的孤儿
      
       有时候会想,初生的婴儿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被人呵护被人疼爱,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他们却可以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无忧无虑,没有纷争,没有烦恼,自然也就没有悲哀。
       然后开始慢慢长大,慢慢被周遭的人不断灌输他们脑中已有的东西,接着你开始学习,开始接受教科书里面一层不变的教条,开始慢慢地进入社会这个大牢笼,被赋予社会的属性、社会的责任。你不再是简单的自己,你是一个社会人,你做什么都要考虑到这个世界的感受。到了这个阶段,不管是否出于自愿,你都已经开始慢慢认识这个世界,这个复杂的世界。
       直到有一天,你渐渐发现,越是长大越是孤单,你懂的越多,就越像是这个世界的孤儿。你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不明白自己从何而来,有将从何而去。你满腹学识,却无法加深这个世界的深度;你向往光明,却无法改变这个世界的黑暗;你拥有理想,追求美好,却一次又一次被现实的残忍挣破了皮肉,撕破了凡心。
       世界很残忍,生活很无奈。
       一个人,有理想,有追求,很对;一个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现实的纷乱而不满,也很正常,只是太力不从心,终是屈服在现实面前。浮士德大半辈子将自己埋在故纸堆中,到头来却一事无成,既没有像希望中的救世济民,也没有得到对于自己内心的救赎。课本中说浮士德虽有自信承担下界苦乐的意志,有和暴风雨斗争的勇气,但未能真正了解。因为这种无知,导致了他第一阶段的知识的悲剧。但反过来想一想,当今的人、社会上的群体,难道不正是在复制浮士德身上的悲剧吗?
       有一种悲剧,叫做无能为力,就是想做却又做不了,那种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是悲剧深处的未知的恐惧。你看到的越多,这种无力感越深,恐惧越大,悲剧越悲。
      
       (二) 你们得不到,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得不到,是因为你们妄求。
       人,生而就有本能,本能驱使着肉体和灵魂去做一些出于常规的事情;同时,人生而就有欲望,而欲望正是人的本能的一种,欲望太多,总会衍生出一些不好的事。想要的东西太多,最终失去的时候最是伤痕累累。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浮士德,亦或者,每个人都是浮士德。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欲望,都要想求的东西。只是他有上帝与恶魔给予的那个机会和媒介,然后去做了,而你没有,但是这并不影响你人生的悲剧的存在乃至悲哀的扩大。因为肉体的存活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就算给你再多的尝试,总会还想再尝试新的一种。得不到的总是最珍贵的,别人的总是最好的,自己拥有的再难得也是廉价的——这样的思维与意识该归结于人的“贪”的本质。也许人的肉体的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你的思想。而这种思想——贪婪,是人生来就有的悲剧,只是有的人非常贪婪,所以悲哀,有的人有点贪婪,也许就只是小伤感了。我们不能把人生的悲剧,当作是人性阴暗面的展现,我们也不能将贪婪、欲望作为最无力的悲剧,因为有时候,它们也会滋生出营养。
       只是人生在世,乱世浮华,铅华落尽,终将趋于尘土。《圣经》里说:“你们得不到,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得不到,是因为你们妄求。”不是不去追求,那样太消极;也不要过于追求,那样伤人伤己。放弃也是一种收获,没有人拥有全世界的美丽,但是你只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就等于拥有了整个世界。没有放弃就没有收获,人生面临着许多的选择,而选择的前提是你必须要放弃一些。关键的就是放弃的正确才是选择的成功。不要到头来,想求的求不到,拥有的也失去了,那会是悲剧的事。
      
      (三)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世间的情感分很多种,但困住人心的,往往都是爱情。
       如今什么都离不开爱情,什么里都有爱情。但是当爱情被普及到所有我们所能及的地方的时候,它是否还真的是爱情?还有爱吗?还有情吗?当所有的剧情里标榜的都是爱情的时候,我却不知道它真正的归属在哪里。灵与肉,轻与重,情与爱,到底哪一样才是归属,才是救赎。当浮士德迷陷于肉体的欢愉无法自拔的时候,当他被恶魔带入爱欲的世界的时候,你是否也看到了一个潜在的自己。
       可以看到,浮士德和玛甘泪的爱情是一场悲剧。因为个性自由与封建势力的冲突让两个人的结合不再是简单的相爱,而被周遭的条条框框赋予了他们原本不想要的东西。于是,感情就有了束缚,有了枷锁。她只想要一份纯洁的爱情,却要遭到舆论的讥嘲和宗教的折磨。
       那么放眼现在,有何尝没有玛甘泪这样的悲剧呢?只是封建势力也许没有了,但是封建思想仍在;教会没有了,庙堂仍在。有多少有情人因为家庭的差距,父母的反对,八字的不合而被硬生生地拆开,不能终成眷属。现在的时代,爱情已被“利”化。小学的时候牵牵小手就以为是爱了,中学的时候拥抱亲吻就以为是爱了,大学了想要真正体会爱了竟然发现别人首先关心的是你的家境、你的出身,那么也许等进入了社会以后,那种儿时最初纯纯的爱便真的无处可寻了。
       再来看看这场爱情悲剧的男主角——浮士德。正如所有的书上写得一样,他不断地追求,然而在这段感情中内心又充满了矛盾,因为他知道自己与爱人之间存在着很多无法跨越的鸿沟。但是即使这样,他仍然经不住魔鬼的诱惑,陷入迷离的爱欲之中。
       这让我想到了很多身边的人,也想到了我自己。很多事情,明明知道是错的,但还是会去做,不管结局的悲伤;很多人,明明知道不应该在一起,但还是要倔强的坚持,不管最后的分离。最好的幸福,当然是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做对的事。可是,更多的时候,我们不是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就是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所以结局都是不幸福。
      
       (四)滚滚的潮流,浮躁的人心
      
       对于浮士德的评价,不管在哪本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不外乎是“自强不息,不断追求,永不满足,勇于奋斗”这样的字眼,这么多年来翻版了那么多次却始终没有变过。为什么?因为从第一个人认定了这些浮士德精神开始,第二个、第三个,之后的千千万万个都自动跟随了前人的脚步;因为我们的教科书里,都被印上了已经统一的描述,没有开放的空间,只有填鸭式的接受,因为答案只有一个。这也许是当今应试教育下的悲哀。但是有时候反过来想想,中国现在的国情,又能实现何种水准的素质教育呢?体制在变,人心不变,做生命都是徒劳的。这又不得不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哀伤啊。
       再看看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人心被囚禁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忘记了作为一个人的坚贞与个性,自由与理想。人们总是在杏色匆匆地赶路,忘记了停下来等一等落在后面的灵魂。
       我们还在行走,但有些珍贵的东西却消逝了;我们还能触摸,但有些动人的感受却不见了;我们还有时间,但真正属于自己的还有多少?2012真的会来吗?想做的事还来得及做吗?想见的人还有机会见吗?想去的地方还在吗?当如今的高考作文都年复一年以时间为主题的时候,你看见自己的时间了吗?我们都是浮士德,有太多的事情想去做,太多的梦想要去追;可是我们也不是浮士德,因为我们没有上帝给我们这些机会,我们的生命有限,我们能做的也有限。很多昙花一现的惊艳,只能停留在记忆之中。荒芜的本身就是一种保留,如果你会哀伤,可以为它悼念,却无法改变。
      
       有时候想想,我们终究还是太年轻了,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还存在这侥幸的幻想,盲目的信任与不信任同时在脑海之中。因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所以一切空泛与热血的牺牲最终都将是无疾而终的。因为除了活着本身,没有什么能改变活着的贫瘠。而这种贫瘠,是人的内心的无尽的空虚,是文化的缺失与道德的遗漏,是活着的无意义的悲剧。
  •   给你打没用评论的那个人一定是个NT
  •   呵呵,随便他
  •   我给你投“有用”了,感谢你对猫猫的照顾,我也喜欢看你的一些观点,很符合我的想法。
  •   hehe ...等过几年,再看,也许有新的感悟
  •   没事,我知道,你说的人人都投靠魔鬼只是当今世界大多数人迷失方向的写照,并不是真的指所有人都是魔鬼都是坏人,所以我还是给你投“有用”。
    PS:嘿嘿,其实我们早就认识过的,这个是我另外一个ID的马甲,原ID是谁暂时保密。
  •   其实我觉得梅非斯特是一个很值得同情的恶魔,至少他活得很真实。他更像一个现世的哲学家,洞悉世事,充满智慧,只不过心灵有些邪恶罢了,却也没见做什么大奸大恶之事,当然,除了结尾部分烧死一对老人不可原谅外。
  •   嗯,我也深有同感。比起天主的伪善来,他虽邪恶却真实,到最后仍然就被天主玩了。
  •   之所以点进来就是因为豪赌这两个字 这的确是场豪赌 而天主是以不公平的方式赢得 更像是"作弊"
    梅非斯特最初对于天主是敬重 可最后因为天使长们以不公正的方式带走了浮士德的灵魂而大骂
    更觉浮士德是一可怜之人 天主视他为衷心的仆人 同样也是一个赌注 将他交与梅非斯特 一个魔鬼
  •   没错,就仿佛小孩跟大人打赌,小孩明明赢得了赌局,但大人也会用自己的逻辑和规则以及无形中树立起的权威对小孩说“你输了”。这确实是作弊
  •   对于浮士德 读者都在赞扬他对于真理不懈的追求 我不否认这点 但我觉得他最后升入天堂并不是因为对真理的追求 而是天主要赢 从这个赌局的开始 结局就已经订好了
  •   翻译过来的作品,都会加上翻译者的烙印,而这些翻译者,大多数都是唱的主旋律,歌颂“坚持不懈,艰苦奋斗,孜孜不倦的拼搏精神”。其实人物性格哪有那么简单就能够描绘完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抛开这些,读出一些跟“宏伟壮丽的主题”无关的东西,或许收获更多
  •   人是这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 因为有思想 有性格
    一些同学提到浮士德就直接说他对于真理的追求 我总会心里默默地飘一句:你真的看过这本书吗?
    就算我没看过我也知道浮士德在不断追求真理 这只是些人云亦云的东西罢了
  •   在看之前,我都不知道浮士德代表的是什么,所谓追求真理啊什么都是后来人说的,不听也罢。
    人心确实复杂!
  •   可人在某一方面是无能的 尤其是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
    就像浮士德在天主面前一样无力 只能顺从
  •   我挺喜欢梅菲斯特的,因为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情,而且他完全能够享受当下的生活。
  •   这是个颠覆已有定义认知的时代!Faust?!看来你确实很喜欢这部作品
  •   触及心灵的一篇评论。
    我们都是浮士德,但我们终究也不会是那个浮士德。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