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度的人

出版时间:1989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赫伯特·马尔库塞  译者:刘继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单向度的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5条)

 
 

  •     在政治的包裹之下,当下谈论更多的是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绞尽脑汁,企图排挤甚至进而同化仅存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则明暗双管齐下竭力自我维护。造成的结果是——不说别人,只谈国内——态度两极分化严重,即所谓“五毛党”“美分党”。但我们似乎忽视了一个更为重要也更为根本的事实,造成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并非“姓资”“姓社”的社会制度问题,而是《单向度的人》作者马尔库塞先生所提出的,依托于工业发展的极权主义问题。
      不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抑或是化学工业,工业发展俨然演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工业发展在现阶段已几乎全部依赖于科技发展。我国科学发展观的七大主题之一即是“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但是,当大家纷纷将工业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国防事业发展的前提来大力发展工业时,很不幸,人的异化已达成而毫不知情。人们只知机器是手段,是奴隶,殊不知“机器是一个可用来使他人成为奴隶的奴隶”。这便是不能认识自身悲哀的悲哀。
      作者马尔库塞在导言部分便一针见血指出,这是批判已停顿的社会,是没有反对派的社会。说批判停顿并非因为无人批判,而是批判仅仅停留在表象,而未鞭及工业社会本身。于是现存绝大部分的批判都是无关痛痒的,真正意义上的反对派——“微斯人”。因此,虽然作者称自己的分析“集中于当代最高度发达的那些社会”,但因为“这个社会作为总体是非理性的”,这本书对于我们作为工业快速发展中的国家的借鉴作用也是极强的。
      为什么我们总是感到生活的惬意,却又有难以描述的不适感存在?作者在第一章开头做出了回答——我们处于“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的工业文明中。政府“成功地动员、组织和利用工业文明现有的技术、科学和机械生产率”,达成了伪装下的逐步完善,也在同时达到了对人的隐蔽的控制。社会在向前迈步的过程中一片祥和,又有几人会察觉到不幸福?即使有微小的不幸福,但“在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对制度本身采取不顺从态度,看来对社会是毫无助益的”。这便是文明的控制达到的境界。
      作者在第二章引用丹尼尔•贝尔的《自动化和主要技术变化》:“工业化不是随工厂的兴起而产生的,它产生于对工作的计量。当工作能被计量,当你能把一个人与工作联系在一起,当你能约束他,按照一件一件的工作来计算他的产量并且按件付酬或按时付酬时,你就达到了现代工业化。”现代工业化的达成是以人沦为机器的奴隶这一异化和牺牲作为垫脚石的。各工厂利用种种手段,如入股,将工人和公司联结起来,促使被剥削者自发地主动地关心剥削者的利益,因为那同时也关系着自己的既定利益——“双赢”由此产生。“技术的面纱掩盖了不平等和奴役的再生产”,但受到抬举的奴隶始终还是奴隶,因为人沦为一种单纯的工具,人沦为物。
      工业社会的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社会。在大众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中,当交换价值比真实价值更为重要,所有领域,包括文化领域便具备了一个共同特征——商品形式。文化的物质化商品化使文化从作为人的理性的清醒剂产生畸化,寄托于文化的理性思考也丧失了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能力,剩下的是“想象同一生活方式的不同类型或畸形”,这种“对已确立制度的肯定而不是否定”的思想正是单向度的社会下的单向度的思想。这种幸福意识,不论是何种方式的对已确立制度的肯定,都是一种新型的顺从主义。
      时下沸沸扬扬的关于“外语热”的批判将语言提上台面。有一种说法是,语言只是一种交流工具。这些人没有意识到的是,语言是指向思想和文化的,对思想和文化的异化是通过语言实现的。作者在书中列举数例揭示了通过语言达成的“洗脑”。有一些比较有意思。一是通过“在发达交流形式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格化语言”,“强加于人的、标准化的、普通的事物和作用被描绘成‘专门为您的’”,这种变化的所有格用法借亲昵感与尊敬感,在满足人的爱慕虚荣等心理的同时,达到了将本作为自由独立个体而拥有自我价值的人化为“仅仅是其处境、职业、雇主或企业的附属物和专有财产”。人在这种语言用法中丧失了自主认知价值,屈从于“对一种不可置疑的事实的认可”,进而屈从于“现存政权的语言是代表真理的语言”的认识。现存的批判和讽刺的对象只可能是另一种操纵和控制技术而不是生活方式,这是因为批判者和讽刺者在使用被异化的语言时就默认了这种控制的存在,也默认了人不再是人的既定现实。另一有意思的是对“是”的剖析。“因为按照真理来思考就是答应要按照真理去生存”,所以“‘是’也蕴含着‘应当’”,也就蕴含着对既定事实的否定。所以在说“语言是一种工具”的同时也默认了语言现在不只是一种交流工具的事实,是一种对语言控制的承认。但是,假使在语言变为单向度的同时保留了思想的否定力量,通过语言的异化以达到人的异化的目的就不能达到。因而诞生了转译——“把概念忠实地转译成实际的行为、癖好和倾向的种种方式”,转译接受者“便把经过剪裁和整理的现象(它们本身是够真实的!)当成了现实”。作者引用《管理和工人》的例子说明,在转译的过程中,一个工人/雇员——即一个阶级的一员(仅是一员!),被公司个体化为某一工人/雇员,因而属于某一阶级整体的既定诉求就变成该个体的在特定阶段的诉求,如工人认为工资低并非因为工资本身低而源于该工人在个别阶段的私人额外要求。该例很好地说明了在工业社会的极权主义下的人的幸福意识并非源于自身主观幸福感受,而是客观标准的强加。或者说,即使感觉到非幸福,也会自发地考虑自身的偶然原因,而非统治与异化。人因意识不到不幸福而感到幸福,便是最大的不幸与恐怖。
      另外,作者还谈到了技术(或者说是化为技术的科学)对哲学的异化。科学通过消除中世纪的神话而起步,然后因为操作主义,科学变成技术,成为另一神话。对物质甚至是对人的操作性定义导致了其本质的丧失。笛卡尔将人的身体视为物体,但至少灵魂因理性而存在。在操作主义下,理性的丧失导致了人作为整体沦为机器,也即是默认了霍布斯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人趾高气扬地把机器视为奴隶是一件滑稽的事,因为这些人已经沦为其奴隶的奴隶。
      我想到了罗素的《论国家》。国家的建立是统治阶级借以满足欲望的手段。他们通过群众或多或少的集体主义感,利用他们的归属感与正义感,以国家的名义行事。工业社会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阶段,而工业或者说技术本身也成为了国家统治的工具。为原子弹的投放披上正义的面纱,极大程度上弱化其非正义事实;以“氢弹之父”强调科技发展的可喜成绩,掩盖氢弹本身的罪恶。当我们为国家研发核弹而不使用感到正义的自豪时,会否想到,研发核弹本身的非正义?国家安全成为对科技对工业的投入的前提,统治阶级以国家的名义完成了过度强调科技与工业地位的扭曲解释,即因为国防是合理的,所以扭曲的做法也是合理的。这便是操作性目的所导致的悲哀。
      在第三部分,作者谈到了“路在何方”。显然,“解铃还须系铃人”,哲学的问题需要哲学解决——保证哲学的理性和科学的中立性。哲学的理性是人觉醒的基本条件,只有在理性的前提下才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到工业社会存在的不合理,才会陆续开始寻求解决之道。同时,科学的中立性需要理性的指导。受操作主义、实用主义以及政治的影响,科学与哲学相行渐远,导致了科学的扭曲与变质。科学的技术化,也即是科技的发展,正是实用主义的结果。当然,并不能一味否定科技本身。工业社会现存问题是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正如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相当阶段后才能达到社会主义,科学的中立性也是科技发展到更高阶段才能达到的。因为在发展阶段,尤其是高速发展阶段,人的实用与功利被暴露而不被制止,社会追求更高成就而忽略其他。只有当对应阶段让大部分人满足,他们才会停下脚步而用哲学的眼光审视发生的一切。这与许多商业大亨在年过半百后突然变得淡泊名利是一个道理。
      可是我们是否真的能等到这一天的来到?毕竟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一问题很难作答,但至少还可以依靠下层以及社会边缘群体的觉醒,因为他们的独立性相对最高。对于这一略显渺茫的希望,作者引用瓦尔特•本杰明之言:“只是因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赐予了我们。”
      读完全书,在深深的震撼与悲哀之余我想到了乔治•奥威尔的《1984》,那个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极权主义社会给人以绝对的压抑与绝望。那不是身体的压制,是思想与身体的双重压抑(这与马尔库塞在书中所表达的对社会现状的评价相当)。那个社会并非没有觉醒与革命者,但思想警察的存在导致了一切革命终将暴露而被推翻的可能。一切觉醒都止步于个别而不可能成为集体。幸而现实社会没有公开的思想警察,我们的觉醒是可能达到改造或至少是改良的水平的。
      另外,作为从小受集体主义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我认为作者马尔库塞的个人主义倾向还是比较严重的,甚至有无政府主义之嫌。人的自我认同感总是需要在一个集体中体现,这导致了归属感的产生,也间接决定了“国家”形式的必然性。而国家既然是国家,必然会有一定程度上的集权。因为绝对的自由是不自由,绝对的民主也将是不民主。百家争鸣固然有益于人均思想素质的提升,但众说纷纭、各行其是未必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而在人的现有素质水平下,无政府更是天方夜谭。所以更为重要的是,在保证国家正常发展的前提下,竭尽所能维持科学的中立性。因为利用科技发展的需求,不能成为使哲学与科学操作化实用化的借口。不论是利用科技统治人的工业极权主义,还是各种形式的乌托邦,都只是一种社会可能。只有保证更多人的理性,或者说是思维的多向度,才能避免或减小极权主义的悲剧性。
      至于书中亦涉及到的,科技对于人的生活的影响,直到现在也是社会讨论热点。工业化社会的发展愈来愈快,人对于发展速度的“快”的欲望也随之增强,其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生活节奏的加快,尤其表现在大城市。这些大城市的一大共同特点是,工业化成果被充分利用。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了人的浮躁和功利,而快速更新换代的科技产品使之加剧。这便是社会从各方面对科技口诛笔伐的原因,也是工业化社会造成的典型事实。所以现代社会的特点已不仅仅是本书作者所说的机器使人成为奴隶,更甚的是人成为产品的奴隶。所以尽管那些对科技发出批评的人士过于偏激,我们亦能因有人意识到工业化社会所带来的问题感到欢欣鼓舞。
      我们的希望不在于“资”与“社”,在于哲学的理性,在于科学的中立,更在于思想的向度。
  •      个人理解有限,大量句子都要读好多遍再能明白。经常运用高中学到的主谓语划分,总算读完了,耗时六年。
       刚开始读便有一种被当头棒喝的感觉。我都不知道我是一个失去超越性否定性和批判性的人。我并不是把这本书当做一部分析社会意识形态的书来读,而是把它当做认识自我的一种途径,就像是一部心理学著作。它给了我改变人生的启示。
       如同生活在鱼缸里的鱼,它对鱼缸以外完全没有认知;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国外,尤其是欧美的认知微乎其微。虽然也接触欧美电影音乐书籍,但是对他们的了解仅限于表象。这本书批判的也不仅仅限于书中所阐述的,她只是帮我们打开一扇门,指引我们到从未到达的领域。
       通过作者的视角,去审视当代中国现状。我们是否要读大学,是否要购房购车,娶妻生子,面对工作压力还要养家糊口,供养孩子读大学,资助他们购房购车娶妻生子.......呢?我们要选择以什么样的人生结束短暂的生命?是否要顺从社会所强加给我们的意识形态呢?做一个单向度的人么?
       超越性:首先要超越自我
       否定性:固有的传统的观念意识形态是否要重新审视。
       批判性:事物的两面性是否能同事看到。
  •     这学期上传播学的课程,看了一些批判学派的书,发现一个共性:批判总是对现有权力的不满,对社会控制的抨击,看着很过瘾,但是他们的批评仅仅停留在文字上面,现实中缺乏具体行动。
      下午读了三个小时,感觉很郁闷,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熟悉的中文词句,竟要反反复复重读好几遍、沉思下才能理解,这样有的还不能理解。在i书中,作者把人分为两个向度,因为追求现世安稳,发达工业文明中,我们没有批判、创新意识,马尔库塞称这种人为单向度的人。任是谁看到这本书,都会默默告诉自己,我要不一样吧。我们希望20岁的年纪在社会上独自闯荡,无所畏惧,不怕失去,展露锋芒,不受束缚的生活。毕业时,豁然发现,我们还要结婚生子,要赡养父母,要过得幸福,但是一无所有。最好的年华,为了生计,需要对理想做出妥协,所以,有大批人争相报考公务员,有大批的学生考研,更多的人在抱怨,“为什么我不能进国企?”这大概是青年人中几类单向度的人吧。他们在如愿得到稳定生活后,在虚拟的网络中愤愤不平,丝毫不输当年的气势,可谁也没了当年的勇气。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害怕?我说不清楚。
      单向度的人该是有两类的吧,一类内心想法和现实处境契合;另一类比较痛苦,处在一种状态,内心不能认同,但由于某种原因,不能逃离。我自己正在面临这种选择,不知道你即将成为哪一类呢?
  •     1. 我们的大众传播媒介几乎毫无困难地把特殊利益当作一切懂事的人的利益来兜售。社会的政治需要成了个人的需要和渴望,这些需要的满足推进了商业和公共福利,整体成了理性的根本体现。
      2.我们的社会的特色在于,它在绝对优势的效率和不断增长的生活标准这双重基础上,依靠技术,而不是依靠恐怖来征服离心的社会力量。
      3真实意识和虚假意识、真正利益和直接利益之间的区别仍是有意义的。但应该使这一区别本身得到证实。人们应该看到这一区别,并找出他们从虚假意识走向真实意识、从他们的直接利益走向真正利益的途径。
      4 思想、言论和良心的自由——正象它们所助长和保护的自由企业一样——曾在本质上是批判的观念,旨在用一种更丰富更合理的文化来取代一种过时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这些权利和自由一旦被制度化,就开始分担它们已作为其一个内在部分的社会的命运。[思想的自由,本来应该是在社会外,保持批判的,但是现代社会里里,它被制度化成,一个内部的机构,于是丧失了其作用]结果取消了前提。
      5 在一个日渐能通过组织需要的满足方式来满足个人需要的社会里,正被剥夺它们基本的批判功能。这样的社会可以正当地要求人们接受它的原则和政策,并把对立降低到在维持现状的范围内讨论和赞助可供选择的政策上。
      6 极权主义”不仅是社会的一种恐怖主义的政治协调,而且也是一种非恐怖主义的经济一技术协调,这种协调靠既得利益来操纵需求
      7 经济自由将意味着摆脱经济——摆脱经济力量和关系的控制,摆脱日常的生存斗争,摆脱谋生状况。政治自由将意味着个人从他们无力控制的政治中解放出来。 同样,思想自由将意味着恢复现在被大众传播和灌输手段所同化的个人思想,清除“舆论”,连同它的制造者。
      8 虚假的”需求是指那些在个人的压抑中由特殊的社会利益强加给个人的需求:这些需求使艰辛、侵略、不幸和不公平长期存在下去。这些需求具有一种社会的内容和功能,这种内容和功能是由个人控制不了的外部力量决定的; 一个靠统治利益来实行压制政策的社会的产物。
      10 什么是真实的需求,什么是虚假的需求,这个问题应该由个人来回答。但也只是归根到底才这么说。也就是说,只有当他们能自由地作出自己的回答时,才能这么说。只要他们不能够自主,只要他们被灌输和操纵(下降到他们的本能上),就不能认为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他们自己的。总之,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任何法庭都无正当权利决定应发展和满足什么样的需求。
      11 发达工业社会的显著特点是,它有效地窒息了那些要求解放的需求,时它维护和开脱富裕社会的破坏力和压制性功能。
      12所谓的阶级差别平等化显示了它的意识形态功能。如果工人和他的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并游览同样的娱乐场所,如果打字员打扮得象她的雇主的女儿一样花枝招展,如果黑人挣到了一辆卡德拉牌汽车,如果他们都读同样的报纸,那么这种同化并不表明阶级的消失,而是表明那些用来维护现存制度的需求和满足在何种程度上被下层人民所分享。
      13 产品有灌输和操纵作用;它们助长了一种虚假意识,而这种虚假意识又回避自己的虚假性。随着这些有益的产品在更多的社会阶级中为更多的个人所使用,它们所具有的灌输作用就不再是宣传,而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比以前的要好得多,而且作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它阻碍着质变。因此,出现了一种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型式,
  •     根据本书的逻辑,每一个体的欲望都是可分析的,但不是可解离的。个体不能决定如何处置他的欲望,去留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他的痛苦。欲望不再被视为一种罪恶,而是不可缺少的生产力。个体欲望和社会的总体性欲望同样模糊不清,却在这混乱中相互印证。
      
      承认了古典主义所表现的温和的性感还是梦境,作者眼中的现代还是阻挠了爱欲的升华,还是种毁灭性的东西。并且作者还是精英文化的拥趸。
      
      过去的逻辑是,知道了它的危险和虚妄,然后避免它。现在的逻辑是,知道了它的危险和虚妄,所以大胆地拥抱它。我喜欢后者。
  •     这是一本呼唤革命、寻求超越的书。它所挟带的乌托邦的性质,对于年轻的人们来说,如同罂粟般弥漫着不可估量的煽动性。在针对当今社会的病历般的叙述中,马尔库塞详细描述了发达工业社会下人的各种异化。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使人异化成了物质人。随着物质贫乏的消除和社会福利的普遍实行,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物质。工业社会下的物质丰富使原本困难的中下阶层的生活得到大幅改善,财富的丰盈速度远远超过了当时精神文明所能承载的速度。而当物质宝库充足丰富的时候,当人们承载起以几何级数增长的财富、权力、知识后,精神土壤却开始变得贫瘠、麻木,良知和灵魂开始无处安身。
      第二,科技的发展使人异化成了技术人。统治系统先验地决定了技术的全部概念和设计,在技术的媒介作用下,全部的政治、文化、经济被完完整整吸纳进了这个系统中。依靠着日益壮大的科学技术,这个系统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容纳并吞噬着着人们灵魂的创造性、差异性、自由和否定的意志。技术合理性变成了政治合理性的面具,巨大的增长潜力维护着社会的稳定,人们也逐渐被技术所操控。
      第三,劳动的自动化使人异化成了退化人。高科技装备起来的劳动过程使劳动与劳动者间逐渐分离。在机器生产大发展的背景下,在科学理性设计出的管理模式下,劳动的分工开始变得专业化、机械化、片段化,个体逐渐消失在了技术理性的面纱后。劳动中的有机联系越来越少,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开始消失,人们成为了机器的延伸性工具。劳动者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做出的产品越来越精致,而思维水平却越来越退化。个体的产出值难以衡量,也不再重要。
      第四,媒体的普及使人异化成了傀儡人。媒体使人们身不由己地把原来的意识形态宣传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接受下来,心甘情愿地沦为奴隶。虚假的意识和需要开始变得真切可见,整个社会成为了一个吞噬个体本性的工艺装置。人们按照舆论和媒体的推介去娱乐、去游戏、去消费、去爱、去恨,它们替人做出了选择。发达工业社会的成就打败了其他向度的一切控诉,每个个体都在媒体的催化下越来越入戏,自由与创造性已丧失殆尽。
      第五,艺术的疏远使人异化成了世俗人。离开了宗教同志的禁欲现实原则,发达工业社会成功地把世俗的快乐原则发挥到了极值。在性的方面,所谓的性解放,更多程度上是压抑的世俗化。独特的人、独特的事、独特的生命体验被漫不经心的廉价生理满足所替代。举目所见,整个社会充满着俗不可耐的暴露与挑逗,性像触手可及的日用品一样,随时随地都能得到满足。人们对交欢的人体兴致盎然,对劳作的身体却兴趣索然。
      第六,文化的标准化使人异化成了失语人。政治领域的一体化同样蔓延到了文化领域,人们逐渐失去了“苦恼的意识”,转而沉浸在商品性的文化当中。随着技术理性化的过程,人类被之同化,不再具有反思和质疑的能力。曾经在批判性和超越性方面冲锋陷阵的文化艺术,不断被复制和重印,却不再倔强地反抗和呐喊。真理开始丧失,人们的灵魂无法从中得到洗涤和升华,却反而变得越发俗化。
      
      在发达工业社会统治一切的今天,人类社会的价值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人们开始不再关注与自己切身感受无关的事物,而物质世界的极大丰富,也进一步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人们慢慢地失去了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理想。所有的伟大的,作用于人类思想的改革和批判都被认为是可笑的,不可理喻、不合时宜的。巨大的现代性瓦解掉了人类一切既有的成就,人们获取经验的方式也开始脱离人类本身的特质。整个人类变成了某种人类自身创造的理念的载体。而所谓的成功的标准,便是一个社会人是否取得了这种理念下的成就。
      
      发达工业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更新和物质增长,人们坐拥着这些财富,比过去的任何时候都更像这个星球的国王。可是,就像山珍海味是不是真的比得过白菜豆腐,锦帽貂裘是不是真的比得过简衣素服,香车华盖是不是真的比得过匹马单车一样,三千佳丽是不是真的能造就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呢?人类如国王般享受着其他物种的顶礼膜拜,如国王般手握着对自然世界的绝对统治,如国王般拥有着对一切物质世界的全部占有,可却依然无法拥有令人心驰神往的、独一无二的可以怀念的爱情。这不能不说是整个人类的悲哀。
      
      
      
      马尔库塞用“One Dimensionality”一词概括了整个发达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这个特征涵盖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与国家的一体化;个人与社会的一体化;个人与个人的一体化;思想与行为的一体化。他对发达工业社会中的思想、政治、社会及每个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将这一切归结于技术的进步——正是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科技理性盛行,导致了人们肯定性的单向度思维。统治系统完美地利用了这种单向度的思维,对陷于其中而不自知的人们采取了不同以往暴政方式的一种新的控制形式,即意识形态的控制。
      
      由于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需求得到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满足。然而,按照马尔库塞的观点,这些需求中除去必须无条件加以满足的生物性的需求外,剩下的大部分都只是人们自己臆想出来的虚假需求,充其量不过是不幸之中的一点点幸福感而已。在《控制的新形式》这一章中,他详细描绘了当今社会的千姿百态,指出现代人的种种需求,诸如吃住行、娱乐、消费等等都是虚假的需求。这些虚假的需求是由社会推行的高生产、高消费的政策决定的,“这种需要具有社会的内容和功能,它们取决于个人所无法控制的外力”,“个人自发地重复所强加的需要并不说明他的意志自由,而只能证明控制的有效性”。虚假的需求虽然有着和人们真实需求一样的面容,但它们的骨子里不过是社会统治的产物而已。人们在经历了心理的内投模仿后,就把这些压抑性的、非自主的需求幻想成了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再也不可能从人们的口中说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颠倒,产品开始向人灌输思想,左右人的行动。社会模糊了信息、娱乐、知识与灌输、操纵、洗脑之间的界限,悄无声息地把其需求转换成了个人的需求。利用技术生产复制出千篇一律的意识、生活方式和个体行为,“使得顺从于这种缺乏人性的方式和人把这种顺从的虚伪概念当作‘幸福’的概念来接受,把支配的生活当作舒适的甚至好的生活方式来接受”。这种“幸福”,背后受着统治系统的利益操纵,却扮演着使人们产生快乐、满足和认同的天使般的角色。于是,也许是因为无知,也许是因为幼稚,也许是因为贫穷曾经在人们的心里留下了太深的阴影,虚假的需求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马尔库塞看来,这是“现阶段人类最高级的异化,也是人类承受痛苦最多的时代”。人们因为被工具化而不得不忍受的痛苦,远远大于其在物质欲望上得到的满足。这就是为什么生活在发达工业社会人们在物质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后,竟反而会感觉到精神上的空虚和痛苦。
      
      谈到这种精神痛苦的来源,马尔库塞认为罪魁祸首正是科学技术——一种脱离群众行使行政机关暴力合法化的意识形态。“科学—技术的合理性和操纵被熔在了一起,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社会控制形式”。科学技术不仅是对自然,而且也是对社会和人进行统治操纵的工具,“政治意图已经渗透进了不断进步的技术,技术的逻辑被转变成依然存在的奴役状态的逻辑。技术的释放力量——使事物工具化——转而成为解放的桎梏,即使人也工具化”。科技的异化使人脑的伟大智慧竟成为技术管理的对象,科技最终实现了对自然与人的联合统治。人们无法摆脱对科技的依赖,也就无法逃离统治系统的奴役和控制。科技不断进步,消费不断扩大,生产力不断发展,人们在这些光鲜亮丽中享受着国王般的典礼,在夜夜笙歌中误以为发现了自己的灵魂。然而,金银财宝堆叠起来的,却是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深深无奈,是他们永远无法体验到相濡以沫爱情的深深悲哀。
      
      
      
      幸福、爱欲、理性、自由是马尔库塞爱欲解放思想的基本概念。他认为,幸福就是人的最大潜能的实现,是在他真正存在的本质中体现他自己。爱欲是人的本质,是使自己的生命进入更大的统一体,从而丰富生命并使之进入更高境界的一种努力。在他看来,人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追求自己的本质,即爱欲的自由的、完全的实现。而爱欲的实现则必须以理性和自由为保证。只有借助于理性的批判力量,个人才能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自己真正的本质和需要,进而在自由的活动中实现它。没有理性的批判认识能力,个人就不可能认识自己的真正的本质和需要,更谈不上自由地实现人的本质的。
      
      在《单向度的人》中,马尔库塞批判性地指出了在发达工业社会中一切制度化、效率化的背后,是对爱欲的腐蚀和压抑,直接造成了人的本质的丧失。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妥协式的自由、游戏化的民主、媚俗化的艺术、狭隘化的哲学,无不体现着对当代社会单向度性的鲜活具象。为了替这种单向度性寻找到一个合理的替代性方案,马尔库塞主张通过建立一个可以将人的本能欲望、精神自主力、创造才能完全解放的“新社会”,放弃技术理性,放弃劳动分工,放弃商品生产,抹去幸福生活掩盖下的精神匮乏,消除社会需求对个人需求的压抑。
      区别于马克思所讲的社会主义,马尔库塞所描绘的是一个“超生产者社会”的社会主义轮廓。在他看来,马克思口中的社会主义不过是以改变贫困为目的,把人的物质需求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而已。而这种社会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仍然是一种“被控制的满足”,仍然是个人需求屈从于社会需求,仍然会被工业文明压抑个性。而马尔库塞认为自己所憧憬的社会主义,则是一种“质的飞跃”,是“超工业时代”的自由的社会。它建立在新的本能需求上,通过对个人感情的解放,来满足个人的感官的、伦理的、精神的需要。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所预言的社会主义中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个人解放与社会解放是难以兼容的——社会的需求和自由,必然会压抑个人的需求和自由。而他幻想建立的,是一个无任何社会制约的个人绝对自由的社会主义。他已然看到了发达工业社会中技术的消极作用,并尖锐地指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技术已经构成了对自然和人的严重压抑。要想真正实现自然和人的解放,必须改变这种压抑。
      
      为了实现这种改变,马尔库塞首先提出了自己的革命说。他主张“总体革命”,即在政治革命、经济革命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文化革命、人的心理本能的革命。他的革命所要推翻的不是统治系统或经济制度,而是虚假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革命的最终目的是要消除一切社会对人的爱欲满足的压抑。革命的方式是“大拒绝”,其实质就是拒绝一切对人的爱欲和理性的压抑,全面恢复人的本性。这样,经过长时期的、全面的、彻底的拒绝和革命,实现爱欲的解放。遗憾的是,他的“爱欲说”并不能有效承担起革命纲领和价值标准的角色,而他的“新社会主义”甚至比共产主义更笼罩着一层乌托邦的色彩。在他的理想模式下,社会是不存在压抑的。但历史已然告诉我们,只有在适当的压抑下,力比多才能促进社会文明的和谐。而在革命主体问题上,马尔库塞的回答也相当草率。虽然他看到了工人阶级由于融入进了中上层社会,已不适合充当革命的主力军,但他找到的却是同样不称职的以进步青年为主体的非生产性社会阶层。仅仅依靠简单的革命教育和意识教育并不能真正提高所谓的革命觉悟,在解决了吃穿冷暖的问题后,沸腾热血里的冲动也开始所剩无几。
      
      此后,马尔库塞又提出存在一种被拯救的技术的可能性,并把这种“新技术”作为未来自由社会的实现途径,以取代现存技术理性所具有的攻击性。不同于现存技术对人们的“压抑性的统治”,这种新技术将对人们进行“解放的统治”,它将“改善生活而不是发明一种新的破坏工具,可以对理性和自由的不成熟状况提供历史的矫正”,把人从异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在这里,马尔库塞继续沿用了革命说中的“大拒绝”思想,“拒绝使用富裕社会死气沉沉的语言,拒绝穿戴整洁的服装,拒绝使用富裕社会的精巧物品,拒绝接受为富裕社会服务的教育”。因为一旦继承,就会连同它的统治本性也一起承继下来,因而只能加以拒绝,全盘否定。对于这个方案,马尔库塞也认为其结果尚无定数。黑暗过后人们等来的,或许是黎明的曙光,又或许是更漫长的黑夜。
      直到书的结尾,马尔库塞仍旧没有对这种单向性社会的改良提出一个合理的可操作性的建议,他似乎也隐隐地流露出某种悲观的情绪。而在笔者看来,马尔库塞之前提出的所谓的革命,似乎依旧停留在从一个没落的制度出发,试图去追寻另一个更为合理、更为理想化的制度。换言之,是在试图把救世主的扮演者从个人落实到一套具体的理论或者制度之上。殊不知,对于人类这个习惯了声色犬马、醉生梦死的国王来说,无论纳过几次贵妃、换过几轮后宫,如果心里不曾真的有过对爱情的追求,最美的爱情又如何可能降临?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的思路似乎不幸陷入了他自己所批判的那种“单向性”。
      
      
      依笔者之拙见,现代性社会起源于西方人的传统世界观,似乎一切的公平性都必须建立在一种利益的最优分配,而非是道德上的正义之上。一种社会的建立,似乎必须有一个所谓的“正道”存在,总要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真理统驭一切。进入科学时代后,所谓的启蒙似乎也并非真正地解放了人的价值,只是把最高原则由宗教中的神性下降到了科学中的理性罢了。这种意识形态下的自由,注定只能是奴隶性的自由。即使奴役的程度或许有高有低,但终究是无法达到对人类自身本质的肯定性。
      
      
      世界之所以是一个伟大而完整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它不可能地用公式与定理来解释。西方的思想家们每每如此这般地用层出不穷的理论试图来解释这个世界,无不在暗示着建立这样的理论基础上的社会制度终会走入某种极端,而单向性社会就是这种极端的最后归宿。再有智慧的贤士能臣、媒人红娘,也不可能为他的国王找到最合适的妻子。当从他们口中说出沉鱼落雁之美貌、闭月羞花之才情的时候,他们已然是在用自己的审美观、用社会的价值观去揣度他们不可参透的他人的爱情。对于国王来说,和他对上眼的或许只是路边一个摆摊的姑娘,或许只是身旁一个服饰寝食的丫鬟,或许只是远方一个信来信往的文友。无论她是谁,都不可能是只根据别人的建议,别人的偏好,别人的common sense就能找到的。只有当这个国王真正想清楚了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幸福,是山珍海味还是白菜豆腐,是锦帽貂裘还是简衣素服,是香车华盖还是匹马单车,是三千佳丽还是一个真正可以长相厮守的人,这个时候,他才有可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伴侣,找到可以向往的爱情。行文至此,笔者三次用“国王的爱情”作比,无非就是想说明,在如今的发达工业社会,找到所谓的单向度文化的替代性方案,这个“找到”很可能是永远无法实现的。若有朝一日它有幸能够实现,那一定是以不同个体对自己生命可能性的重新定义来完成的。那时候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那时候的国王,才有了真正的爱情。
      
      
      【参考文献】
      [1] 向德平.马尔库塞科学技术理论评析[J].江汉论坛,2003,(5):52-55.
      [2] 刘桂艳,苏百义.浅议"单向度的社会"[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32(1):30-33.
      [3] 朱凤青,李文彬.寻找技术社会的希望——马尔库塞单向度技术理念分析[J].学习与探索,2009,(3):47-49.
      [4] 李慧.批判背后的观爱和浪漫主义的拯救观--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社会批判理论[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13(2):45-47.
      [5] 邓亮.《单向度的人》的单向度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9):128,130
      
      【特别感谢】
      发达工业社会的封闭
      2010-11-14 23:24:09   来自: 蛋丁
      http://book.douban.com/review/4464714/
      马尔库塞的七伤拳
      2009-11-03 18:41:30   来自: 切腹黑猫
      http://book.douban.com/review/2694888/
      
      
      
      
      
      
      
      
  •     马尔库塞在这部作品中对现今社会的批判立足于发达工业社会作为一个新型极权主义社会,整个社会成为了一个没有对抗阶级、没有否定力量、没有反对声音的“单面社会”,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也成为“单向度的人”。与解放对立的单向度的人具有以下的特征:
      1) 在劳动生产领域的异化
      发达工业文明的背后是技术合理性占据了人们的视野,成为社会一切生产力发展的先决条件,人们成为整个社会机器运转过程中螺丝钉般的推动力量,劳动过程单调而无聊,难以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2) 在消费领域的异化
      马尔库塞严格区分了人真实的需要和虚伪的需要,认为当今社会大生产所带来的消费欲望的膨胀更多满足的是人虚伪的需要,社会进步只是表面的繁荣,仅仅是虚假需要得到满足后的虚假幸福,而并非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真正得到满足
      3) 心理领域的压抑和扭曲
      马尔库塞支持弗洛伊德的压抑文明的理论明确地论述了文明的起源和本质,揭示了工业文明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科技发达、物质丰富的工业社会固然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现代文明,但在这个社会中人性被压抑,人的本能结构被破坏,劳动没有带给人快乐却给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人的心理也受到压抑而产生扭曲。
      4) 批判性与革命性的丧失
      随着阶级之间从表面生活状态上逐渐地趋同,革命性的存在似乎随着阶级对立的消失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同时社会通过文化一体化的灌输逐渐溶解了人的批判性,作为整个社会主体的人逐渐失去了与现实存在对立的声音,转而被社会的合理性所融合。
      
  •     
      
      
       看完这本书花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当时是在西方社会学理论课上老司推荐的。
       起初看的时候,很头疼。前言花了一个小时才琢磨透。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不适应马尔库塞的写作习惯,一句话定状补超多,每看一句都得先用笔断好句才能看下去。
       不过总算是坚持下去把这本哲学兼社会学的书啃完了,看到书的最后一句话,很有感触:
      
       只是因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赐予了我们。
      
      
       “但凡有志之士,肯定都要觉得所生活的时代是最坏的,理想国永不会出现。”也许是马尔库塞身处在那个水波不定的时代,总有些事无力改变,只能坚守好自己心中牢固的信念。
  •     这本书的实质看译后记就全明白了。作者的文风真是不敢恭维。有几位同学说翻译得太差,的确有这个问题(比方说前后矛盾,或者双重否定没有翻译出来等等),然而大致的意思是明白的。
      另外一方面,为什么翻译的差?不是因为翻译水平不够,而是这本书实在是太太太难懂了…………作者不断在一个概念前面绕绕绕,绕完了再绕下一个概念,没多久又绕回来了!这谁受得了!别说翻译,读原版估计想明白他想说什么都挺困难!
      整本书最让人吐槽的地方就是没有例子的佐证,没有逻辑的推理,全是断言断言断言……作者所有的推理都没有前后直接因果,只是一种符合现实意义的推测罢了。
      比方说作者讲艺术那块的时候,先说艺术的价值在于艺术的批判特性,但是作者说社会的同化作用会把艺术的批判特性吸收成为自己的,从而让艺术失去批判价值,让人只能欣赏到艺术之美,却忽略了艺术之本质。通篇作者都基于一个真理:先进社会可以同化反面力量。但是作者却下了一个错误的结论。社会实际上并没有让艺术只具有美而丧失实质,只是让新的艺术庸俗化,失去了批判价值。而旧的东西依旧是存在批判性的。
      -------------------------------------------------------------------------------------
      吐槽完了,说说这本书的好处吧……
      作者混乱不堪的逻辑和各种奇怪的结论不能掩盖这本书传达出的真理:
      发达工业社会已经陷入自己挖的陷阱不能自拔。
      在生产力达到革命的水准之后,社会制度为了维护社会的永久,开始阻碍进一步的进步,用更多的非必需品消费麻醉人们的思想,导致这个世界停止了发展,人们永远被奴役而不自觉。这就是这本书想要传达的话语。
      美丽新世界来临了!
      -------------------------------------------------------------------------------------
      先看看尼尔波兹曼的书再看这本会好得多,尼尔的书是作者想说的意思在传媒上的体现,但是已经够了,因为思想是一样的,而且尼尔的书论证严谨,示例清晰,通俗易懂!
  •      我没有看过《蜗居》,但是从新闻和人们的讨论中隐约感到其应该是一部描述当下社会现实问题的片子。很多人会愤懑于广电总局对于《蜗居》的批评和所下的定论。其实想想,这根本没什么,因为在当下,对现实进行如实或者艺术性的描述已经构成了一种对某些人来说是可怕的认识乃至批判了。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社会科学,也是一样,对于现实进行描述的研究方式深得大家的欢迎,至于这种描述能够对现实构成某种认识和批判,我不知道这是社会科学之幸,还是社会之不幸。
       这让我想起了马尔库塞的话,他说,在社会理论中,对事实的认识就是对事实的批判。这句话正契合当下的我们,甚至,我们可以说,在我们的当下,对现实的描述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对事实的批判。这种批判之所以来的这么简单,正是因为现实的不简单。当下的音乐、电视和电影在很大程度上也在迎合着现实无批判的需要,所以它们在很多时候连最基本的描述功能都无法完成了。当然,它们也不会担心什么,因为有的是销售量,有的是收视率,有的是票房。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或许只是现实中的人们与现实之间无知及无奈的同流合污的一种表现而已。所以马尔库塞又说,社会的不合理性愈明显,艺术领域的合理性就愈大。
       当描述都构成认识乃至批判时,真正的认识和批判对我们来说乃是一种奢望。说它们是奢望,是因为我们最应该和最能够去完成的就是尽情地去描述吧;说它们是奢望,是因为试图做出认识或者批判的姿态的人们总是会自取其辱,当然,是一种高贵的自取其辱。人们可以尽情地讽刺和诋毁这种自取其辱的高贵,因为毕竟如马尔库塞所说的,良心的丧失根源于一个不自由社会所赋予的使人感到满足的特权。虽然某种孤独的、异端式的坚持往往会落入甚至是最低层面的嘲弄,但是,这种个人式的信仰是无法被打倒的,它无惧所谓学术的批驳、世情的侵蚀乃至权力的压抑。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毕竟是其真正成为一个人的方式权利,它可以低下地以冷面游走于世俗之中,却始终在内心的最深处保藏着一种火热的高傲。
       描述、认识与批判已经不得不在某种个人式的坚守中赢得应有的尊重。但还如马尔库塞所说,正是这一同实际社会离得最远的领域,能够最为清楚地表明思想被社会征服的程度。
      
  •     刚刚读完了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的代表作《单向度的人》。正如此书的副标题:“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这是一本对完善化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著作。这本书诞生于60年代,因其深刻的洞察力与批判性一经付梓便风靡了欧美,甚至成为了上个世纪西欧社会主义思潮运动的理论来源的教科书。
      
      如现代西方众多的哲学出版物一样,本书的思路非常清晰同时也力求清晰。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单向度的哲学”。而全书批判的立足点也很明确,即是现代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对人类自身各个层面的异化现象。这种想法无疑是超越于时代的。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每一个就时代问题进行批判的思想家都无法摆脱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作者没有能够遇见到现如今的信息化社会,也更是无法想象出信息化时代人类自身异化的进一步升级与加剧。如果说上世纪6,70年代的社会是单向度的话,那么现如今的社会更是碎片化的人性的集合。
      
      在《单向度的人》中,作者分析出了现代工业社会中一切制度化,效率化后,对人的本质的丧失。譬如妥协式的自由,游戏化的民主,媚俗化的艺术,狭隘化的哲学。诸如此类,无非是对现代性社会某些根本理念的社会层面的具象化。而所谓的革命精神,依旧停留在从一个没落的制度出发,追寻另外一个更为合理的,更为理想化的制度。换言之,作为一个西方精神的继承者,大多数西方的哲学家在政治领域的思路依旧没有摆脱掉传统基督教中的弥赛亚思想,亦或者是弥撒亚的升华形式,把救世主的境界从个人落实到一套理论或者制度之上。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的思路依然没有摆脱“单向性”。
      
      在信息产业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社会的价值结构基础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既成的事物与规则已经强大到了无法理解的地步。所有的存在过的伟大的,宏大的事物都可以被无数人的轻蔑一点点消解掉。人们开始不再关注与自己切身感受无关的事物,而物质的极大丰富,也进一步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人们开始慢慢地失去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理想。所有的伟大的,作用于人类思想或者自身的改革或者批判都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当年马尔库塞的忧虑渐渐变成了现实,而且这种现实残酷得超越了所有人的设想。巨大的现代性瓦解掉了人类的一切既有的成就,人们获取经验的方式开始越来越脱离人类本身的特质。整个人类变成了某种又人类自身所创造的理念的载体,而所谓的成功的标准,便是一个社会人是否取得了这种理念下的合理的价值。这是一个无比悲哀的结果,人类的进化方向变得狭窄而单一。一个没有可能性的物种是不会有未来的。
      
      在书的结尾出,作者并没有对这种单向性社会的改良提出一个合理的可操作性的建议。似乎也隐隐约约地流露出某种悲观的情绪。其实,要想解决的一个已经定型的问题,与其顺着原有的思路去改进,莫不如跳出这个思维的定式,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这个问题的根源。
      
      笔者认为,现代性社会起源于西方人的传统世界观。从基督教占据欧洲主流思潮后,一神论和时间的单线性是所有西方理论体系都无法超越的两个穹顶。这两个观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欧洲人的一切思维活动和作为思维活动的产物,如政治,哲学,法律等等。一切的公平性都建立在一种利益的最优分配,而非是道德上的正义。一种社会的建立,必须又一个所谓的“正道”的概念,总要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统御着一切,而人类只是一种工匠式的执行者罢了。换言之,之中意识形态下的自由是奴隶性的自由,虽然奴役的程度有高有低,但是终究无法达到对人类自身本质的肯定性。进入科学时代后,所谓的启蒙也并非真正地解放了人的价值,只是把最高原则由神性变作了理性罢了。
      
      世界之所以是一个宏大而完整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无法轻易地用一些算法式的公式与定理来解释。而西方的思想家们以如是般解释世界作为自己理论建立的基础,无疑预示着以这样的理论落实的社会制度终会走入某种极端化的,不可挽回的地步。这是单向性社会的起源的根本原因。
      
      而解决这症结的方法,重新思考问题的角度,必须要建立在以人类自身的本质为标准,重估一切既成价值的基础之上。如此,人类才会从高度分工化,片面化的现代性社会里解放出来,完成对“自我”存在的绝对肯定。
      
      或许,这才是终结社会单向性问题的最好答案。
      
  •     《单向度的人》是法兰克福学派哲人马尔库塞的代表作。所谓“法兰克福学派”,是属于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西方哲学流派,诞生发展于20世纪上中叶。当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技术改良与科学发展,大幅提高了工业生产能力,并得以从累积的剩余财富中分出一部分来改善与缓和原本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对社会变革力量的遏制与消解。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暴力革命理论似乎已经失去了用武之地,变得不合时宜。然而,在一片欣欣向荣,歌舞升平的工业文明美好景色之下,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并没有陶醉其中,而是看到了升平外表下深刻的危机。他们吸收发扬了马克思学派中的“异化”理论,并接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有益滋养,同时还受到尼采、叔本华等人“非理性”思想影响,从而发展并高擎独具一格的“批判理论”大旗。在法兰克福学派中,赫伯特·马尔库塞是当之无愧的代表和领军人物,而《单向度的人》便是最能体现其思想的一部著作。
      
      所谓“单向度的人”,指的是失去了对现存社会进行否定和批判思想这一“第二向度”,从而只知屈从于现存社会制度的人。而造成这种改变的,正是西方工业社会这个“单向度的社会”。在这个病态社会中,技术的合理性成功地压制了一切反对力量,消除了各个领域“对立面”的存在。在生产领域,机械自动化的普及使得劳动强度降低,无产阶级逐步丧失否定性和革命性,并与往日的敌人联合起来;在政治领域,代表无产阶级的共产党纷纷放弃暴力革命的主张,造成这一领域的封闭;在生活领域,人们的生活方式被金钱与消费所同化;在文化领域,“商业化”、“泛娱乐化”泛滥,文化和艺术不可避免地被俗化,理想光辉不再;话语领域,封闭性的语言大行其道,人们在全面管制的语言之下失去了批判的能力;在哲学领域,实证主义取得全面胜利,以往批判和否定成为被击败的抗议逻辑和形而上学“幽灵”……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丧失了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不去把现存制度同应该存在的“真正世界”相对照,也就丧失了理性、自由、美和生活的欢乐,只留下商品经济下膨胀的物欲和空虚的心灵。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如同一把利剑,洞穿了发达工业社会“自由、民主、进步”的虚伪外壳,让我们看见了其内在的极权主义丑陋本质。马尔库塞等人所描绘的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集权社会。它不似奥威尔笔下的“一九八四”,却像极了赫胥黎笔下的“美丽新世界”;在这里,集权的缔造并不依靠政治恐怖与暴力,而是依靠技术的进步与随之而来的对社会的操纵;在这里,没有永远监视着你的“老大哥”,有的是无处不在的“自由”和让人迷醉的“安乐”。但是,这种安乐与舒适的获得,却是以失去自我意志与灵魂为代价!人们在把物质需求作为自己的基本需求,成为了“为了商品而生活”的物。人同产品的关系完全被颠倒了,不是产品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被生产,而是人为了使产品得到消费而存在。人拜倒在物面前,把物作为自己的灵魂,这就意味着忘却了、失去了自己的灵魂。正如作者指出“发达工业社会的奴隶,是受到抬举的奴隶,但他们毕竟还是奴隶。因为是否是奴隶,既不是由服从,也不是由工作难度,而是由人作为一种单纯的工具,人沦为物的状况所决定的!”当代工业社会实行“强迫性消费”带来的是人与物关系的颠倒,也一样是人的异化。这种异化,甚至比马克思笔下那种发生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的、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所带来的人性的异化更为严重,更为深远!法兰克福学派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与文明弊病的深刻洞见与强烈批判,在本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不得不感叹,其不愧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工具的真正继承与发扬者。
      
      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已经来到了21世纪,距离法兰克福学派兴盛之时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学派本身也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然而哲人们的警示之言却依旧回响在我们耳边,因为我们依旧身处后工业社会这个“单向度社会”之中。而在当今的中国,读马尔库塞的书更是别有意味。虽然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进行了长期的意识形态对立,甚至如今仍然以此自居。但是,随着国门的打开,商品市场经济的推行,并最终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一环,中国社会,尤其是商品流通领域正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发达工业社会的同一化特征。其最为直观的表现便是以往价值体系的全面沦丧和“一切向钱看”这一单一价值观的大行其道。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人们自己,都成为了可以被金钱与资本计量,可以消费的“商品”。在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的驱动下,人们将赚钱视为终极目的,将物质享受作为自己的唯一追求。现代人无法再想象不同方式的生活,只能把自己的生活当做对“成功人士”、“名人”生活的拙劣模仿。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横行,人们不再思考人生的意义,“有意义”成了“有用”或“可以赚到钱”的代称。丧失了内在批判精神的人们,虽然获得了物质财富的增长,却付出了与自然的对抗以及人性的丧失这一沉重的代价,只能用金钱来填补自己那空虚、孤独而又焦虑的灵魂……这些,不正是当代中国社会与中国人最真切的写照吗?
      
      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极权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从这种看似合理,实则不合理的处境中解脱?马尔库塞给出的答案是“有计划地利用资源并花费最小量的劳动以满足根本的需要。把闲暇时间变为自由时间,并把生存斗争合理化。”然而,对于已经沉迷在“痛苦的安乐”之中的你我,要做到这些,清醒地拒斥商品消费主义的魔咒又是谈何容易?作者把希望寄托在了青年学生、失业者、受种族主义压迫者和无业游民等处于社会边缘,较少受到一体化趋势影响的群体之上。但是这些群体本身的力量却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毋宁说作者对人类社会的前途是十分悲观的。但是,这种清醒的悲观,却比坚信“共产主义必将实现”的盲目乐观更有意义。
      
      这不是一本很容易读的书,德国哲学家特有的极其讲求逻辑分析的语言思维方式已经使得作品晦涩而厚重,加上翻译所带来的难免的隔阂,使得阅读本书成为一项极其辛苦的差事。基本上需要一句话一句话地反复推敲。即使如此也依旧有许多一知半解之处。离翻开书本开始阅读时,已经过去了半年有余方才读完。距离购入本书更是早已过了数年。然而,对于每个仍然希望保有自己的思想与自由意志,仍然希望能够保持批判的向度而不沦为“单向度存在”的人来说,本书及其所提出的思想绝对是值得仔细阅读与思考的。当你真正理解了作者的深邃思想和对人类未来的无比关切,相信你一定会被其深深折服并发出由衷的赞叹。
  •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当中,并没有给其第三章《不幸意识的征服——压抑性的俗化趋势》中频繁出现的一个概念“高层文化”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不过在此章节开头部分,作者还是举出了有关“高层文化”的例子:自主性人格,人道主义,带有悲剧色彩和浪漫色彩的爱情。
      在发达的工业社会,这样的“高层文化”的生存空间却在遭受一步一步的排挤。在一种看似多元的氛围中,文化随着高效化、标准化的生存方式(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作者提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谓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事实上也有这一特点或者追求这种目标。)而变得产业化,文化开始具备了一个共同特征即“商品形式”,最重要的不是其真实价值而是“交换价值” 。文化的美学意义被降到最低,不再具有独立性,而只是发达工业社会生产链条上的一环,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彻底屈服于现实社会。在这种情境下,所谓的多元文化只不过是极权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阿尔多诺认为,“标准化就是普遍性对特殊性的胜利” ,他甚至认为独具特色的爵士乐也不过是表达了对社会的顺从与妥协,也是一种模式化的体现。
      而文化产业化的强大威力可能是前工业时代任何文化名流所不能预料到的。马尔塞库称其具有强大同化能力“清除双向度文化的办法,不是否定和拒斥各种‘文化价值’,而是把它们纳入已确立的秩序,并大规模地复制和显示他们。” 人们接触的,是无数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电影,读了序章就知道结局的小说。在高度类似的模式的熏陶下,人们的思考判断能力及批判能力逐渐丧失,文化成了由底片冲洗出的照片,“用一张底片可以洗出很多照片,探究其中哪张是本身的,已没有任何意义。” 笔者认为,所谓的“麦当劳化”似乎也可以用此作为解释——麦当劳正式通过无限复制、无限地连锁强化其优势和在消费者中的印象,实现对传统的餐饮的取代。在这个过程中,麦当劳表面上没有刻意去排斥任何其他的餐饮饭店,但是却以无限复制和显示的方式完成了对其他文化的占有和清除,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其他方面也跟着一起“麦当劳化”。
      在这种无限的复制和现实的过程中,留给人们思考的余地几乎是没有的。在这样的冲击下,人们选择的往往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和肯定,而再也没有拒斥的能力,即使还尚存判断力,也很可能因为自己的独立而觉得“自己孑然独立在一个充满了危险的世界” 。发达社会的单向度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肯定文化,就如马尔塞库在《单向度的人》中描述的以“新的面貌”出现的文学形象:荡妇,民族英雄,垮掉的一代,神经质的家庭妇女,歹徒,明星……他们都只不过是一个生活模式的流水线上的一环而已,各种各样的形象背后其实只有一种向度的表达,对现实社会秩序和文化的肯定表达。
      
      文化单向度的起因分析——俗化的趋势
      透过文化层面“单向度”的现象,我们或许能够发现其中背后的一些规律性的、本质性的原因。在这里,笔者将其归结为两大方面:“解释一切的力量”和“距离感的消逝”。
      第一,解释一切的力量。
      在前工业社会,高层文化是难以被超越的,它有其真理性,并且能够保持其批判性、对立性,在多向度的空间中被容许独立自由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跳出现实社会之外,保持自己一套独立的思维方式,并对现实时刻保持着敏锐的批判能力。这样的文化史纯粹的文化,并不肩负其他的功能如意识形态宣传,(尽管中世纪或者中国的所谓“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是集权的,对文化也有政策上的压制,但是由于其生产方式和管理形式,政权对文化的实际管制并不会太严苛。)它只负责解释文化本身。
       而发达的现代社会的文化则被某种“解释一切的力量”所支配,它已然被俗化,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消费品。这种“解释一切的力量”,具有的最大特点就是“包容性”——并非宽容地允许各种文化价值独立存在各自发展,而是把它们都纳入到现实的话语体系之中(如前文中提到的“以全新的面貌出现的文学形象”),使其成为现实秩序的注脚,这样的文化就被赋予了超过它本身应当承受的那些意义。朱大可在其著作《流氓的盛宴》中,就试图用这样的“包容”来解释一切,具体说来,是把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文化现象如古代小说、“新文化运动”、摇滚乐等等都纳入到他所构建的一套“流氓话语”中,认为他们都是流氓文化的体现 。但是稍一追究就会发现这本书在思维逻辑上漏洞百出,而症结便在于他试图用一个理论解释一切——一切都能解释的理论很可能什么也解释不了。
      第二,距离感的消逝。
      在发达工业社会,文化的神秘感已然消失殆尽,神明和普通人不再有距离,不再有区别,世界被拉平了。真实和虚假之间变得没有距离,可以自由穿梭于其间,二者渐渐融为一体。马尔库塞指出:“要使人认识到当代世界隐藏在意识形态和物质面纱背后的真实面目,戏剧就必须打破观众与舞台事件的同一。” 这一点,曹禺先生在《雷雨》的序言中也提到过这样的审美思维,指出在《雷雨》演出的时候应该把观众席吊在高空,和舞台构成较远的空间距离,防止观众同舞台及剧情过分亲近而感情过分融入——这种审美的节制使得真实和艺术之间形成了距离感,保持了艺术的高度。但是更多情况下,现代戏剧追求的似乎还是观众看后热泪盈眶,为之动容,没有了一定的距离,就无从保持理性,更不用谈批判的态度和精神。
      
      大众文化生存意义思考
      以上是我对《单向度的人》中的文化批判观点的认同,是一些肯定性的阐释和感想。以下我还想简略阐述一下我的疑问或是质疑。
      我感觉马尔塞库这里阐释文化或者“审美”,始终将其放在一种类似政治或者经济秩序的框架下,而且相关研究也能从侧面证实我的判断:马尔库塞在六十年代以后的著作都是以美学—艺术问题为中心的,“他把希望寄托在以艺术、文学为中心的‘审美之维’的革命上”,认为“艺术就是政治实践” 。这里我主要有两点疑问:
      第一,艺术或者文化同政治是否有联系(这个问题或许不用思考就会有答案)?艺术或者文化应当为政治所用或者为政治服务吗?
      第二,如果艺术和文化应该是为政治服务的,那么,它必然要受到政治的需求的掌控,成为政治的向度中的一环,艺术文化本身岂不是更加逃不出“单向度”的诅咒了?
      
      
      
      
      参考文献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4月。
      
      尤占生:《流行的代价——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李小兵:《审美之维》,三联书店,1989年3月。
      
  •      一切社会批判理论都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不管是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当代的,因为它们都产生于这样一种条件之下:极权主义。
      
       当代极权主义有了新特色(当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也新,不过不是这本书主要所讲),新在它不合理的合理性,或者叫合理的不合理性。马尔库塞讲了很多,我只简略的概括如下:工业社会培养了人的第二天性,即消费的欲求,继而把消费质量认同为生活质量的标准,在这个基础上,带动生产发展,从而使本来作为手段的生产趋向为目的。它是一个通过媒体媒介,意识形态的灌输来把对立双方(资本家和工人,被奴役和自由等等)统一在技术合理性的认同内,以实证主义和新实证主义的态度来取消形而上学的‘幽灵’从而建造单向度的经验世界,并且以生产效率的增加来证明它的有效性的排他的目的系统。
      
       人自愿成为奴隶。
      
       人还是工具的奴隶。这是极权主义社会不合理性的最根本的证据。但马尔库塞在书里没有提出什么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他一方面论证人民(工人阶级)已不再是社会的否定性力量(毋宁说是凝聚性力量),另一方面又把希望寄托在还未被‘工业文明’所异化的底层劳动者,有色人种的革命性上(即使思想不是革命的,行动也是革命的,他们是从工业技术合理性的领域之外部发动攻击的)。这是很难实现的。虽然他自己也说社会批判理论不在于给出答案,只在于否定,但他在书最后给出的希望就像在他那否定的理论大厦屋顶上戳了一个洞,房子固然被损坏了,但也让人看到了天空。
      
      
      
      张峰翻译得实在不好,还有另一个版本,刘继翻译的。
  •     翻开历史书,让时间定格在20世纪60年代,你会发现这十年的密度超乎寻常。世界舞台的中心交给了革命者,与他们一同演出的有青年学生、反对派和少数族裔,他们是一群理想主义者,要我说,历史上还不曾有人有过如此浪漫与激情的理想。
      
      看看非洲,在这个十年的开始便有17个国家获得了独立,剩下的国家也从没放弃过解放与自由。在那些斗士中间,有个叫格瓦拉的阿根廷人,他在几年前刚刚环游了拉美,后来成为卡斯特罗的战友,引爆了那片土地的一系列革命。曼德拉则在这十年间入狱,属于他的时代还远未到来。
      
      美国在越南的战争依旧继续,国内的反对声此起彼伏。与此同时,女权主义者、同性恋团体、黑人和少数族裔也在极力高呼。他们的要求并不过分,因为早在2个世纪前,美利坚的国父们就在宪法中对人权的神圣不可侵犯作了规定。这些人所追寻的,正是这个民族的立国之本。马丁•路德•金、嬉皮士、垮掉的一代、摇滚乐和伍德斯托克,这是那个年代的标签,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人头攒动,这一幕在60年代中期很常见。一片赤红中,他们正对一场大革命跃跃欲试。这场革命会给国家带来什么,几乎没有人能说的清。
      
      在巴黎,在法国,在整个欧罗巴,共产主义使得那里暗流涌动,“粉红色”的欧洲因此得名。68年的学运是这个年代激进与反叛的代表,它让一代年轻人懂得什么是理想,什么是责任。
      
      在当时,很多人都会听说这么一本书,或许还研读过,那就是《单向度的人》。它被称为这场运动的“教科书”。
      
      这是一本呼唤革命,寻求超越的书,也正是因为这点,它被很多人评价为有乌托邦的性质。译者在前言中说,那场学运发生后,马尔库塞修正了自己在书中的部分观点,这说明他本人也认识到自己理论的幻想成分与事实不符。我没读过他之后的书,因此这些不在我的讨论范围之内。可即便如此,有些话我还是要说一下的,这是我思考了很长时间的问题。
      
      简单的说,如果前人的某些理论放到我们这个时代来看是靠不住的,或者是不切实际的,那么它是否还值得我们来研究呢?当然这里有个前提条件,“某些理论”至少应该是产生过一定影响的。我的答案是,值得。它也因此被我称作“历史的公平”,我不知道前人有没有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总之它的使用如果使某些问题得到澄清,那么我的目的也达到了。
      
      这也不是很复杂的问题,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可以有两个方面:第一便是宽容,可以借用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一句话,当你想要批评别人时,一定要记住你拥有的优势别人不一定也拥有。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生活在他们的时代之后,这本身便是先验的优势了;第二点是马尔库塞在书中的观点,他一再强调,“历史是必然王国中的偶然王国”,换句话说,现存的不一定是最合理的,只是看起来合理而已。合理的道路有很多,这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在本书的第七章,马尔库塞论证了“肯定性思维”是如何一步步取得支配性地位的。他在其中的一个观点也可以拿来作为“历史的公平”的论据之一:
      
      “文明的进程使神话不再有效(这几乎是进步的意义),但它也可以使合理的思想重归于神话的地位。在后一种情况下,鉴别和说明历史可能性的那些理论可以变成不合理的,或更确切的说,可以显得是不合理的,因为它们同已确立的话语和行为领域相矛盾。”
      
      如果说马尔库塞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神话(幻想),那么照此引述所说,它又是我们必须加以重视的。因为在某个时期的不合理并不代表理论在本质上存在谬误,它可能是人为的结果。因此对马尔库塞这本书的观点加以阐释就有了必要性,更何况其中的大部分拿到当下,对现实的揭露仍旧犀利。
      
      以上就是为什么可以讨论这本书,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不想把自己以及大家的时间都浪费掉。这些说明也无论如何不应被视为离题的话。
      
      理解这些后,还有个小问题亟待说明,那就是阅读对象和阐释对象的选取。从这两点能看出作者的兴趣以及偏好。所以,如果与读者就这两点达成默契,那么在行文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就可以省些笔墨了。因为那是在作者和读者看来都不证自明的事情。我的阅读对象大家都已明了,那么对于阐释对象,我还是要说两句。这本书虽然字数不算多,但是涉及的范围却比较广,我不可能一一论及,因此只选择语言一方面着重阐述,也就是本书的第四章。阅读对象与阐述对象的选择都应该是多维度的,只要我们始终承认一点: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这个社会也还没有变成单向度的社会。
      
      这是一本学术著作,因此语言难免晦涩。其实大凡这种书籍,核心的观点很好理解,只不过为了论证的严密,作者不得不对用词、句法和逻辑做出符合学术规范的调整,这是无可厚非的。我还听说有些译者出于比较私人的考虑,把原文译得佶屈聱牙,以使读者在阅读时放慢速度,多多思考。《我和你》的译文就是这样。这当然是一种情况,我只是在这里提及一下,因为语境的转换也是影响我们理解的重要因素。
      
      我总结出的核心观点是这样的:在技术合法性外衣的包装下,发达工业社会对任何可能的反抗进行扼杀,它的手段是操作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实证主义的。结果使社会变成单向度的社会,个体变成单向度的人。单向度指不会反抗,不能超越,认为现存的就是最合理的。下面就分别说说什么是技术、操作主义和实证主义。
      
      在马尔库塞看来,技术是这一切的基础,它使得单向度的社会以及思想成为可能。在消费社会里,技术几乎是无所不能的。它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创造出虚假的需要。而正是这些虚假的需要,使得人们对社会的反抗逐渐变成了反抗自身。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虚假的需要已经成功的把自身与个体的幸福生活捆绑在一起了。也就是说,个体的幸福生活取决于这些虚假的需要,虚假的需要来自技术,那么你只要反对当下的社会,技术就会被破坏或者干脆不存在了,于是虚假的需要就得不到满足,个体就得不到幸福。这是统治阶层宣扬的逻辑,这种逻辑正日渐被人们所接受。
      
      那么真正的需要时什么?这个问题不如它的反面好回答,因此先说虚假的需要。马尔库塞对此有颇多的论述,总结起来就是:这些需要都是外界强加于你的,离开它们,你还是你自己。因此广告中的宣传以及大众传媒中的娱乐节目都是虚假宣传。他对此有着极为精彩的证明:
      
      “公共运输和通讯工具,衣、食、住的各种商品,令人着迷的新闻娱乐产品,这一切带来的都是固定的态度和习惯,以及使消费者比较愉快地与生产者、进而与社会整体相连结的思想和情绪上的反应。在这一过程中,产品起着思想灌输和操纵的作用;它们引起一种虚假的难以看出其为谬误的意识。然而,由于更多的社会阶级中的更多的个人能够得到这些给人好处的产品,因而它们所进行的思想灌输便不再是宣传,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这种虚假的需要每天被大量生产与消费,但这只是在量的程度上发生的变化,“它阻碍着质的变化。”因此,这种需要控制下的人不可能产生革命的思想,所谓“质的变化”即是革命的行为,即是摆脱技术而存在。但马尔库塞看到,这种可能性变得愈发渺茫,他说这是“异化的更高阶段”。如果说在马克思那里,人变成了生产线上的机器从而发生了异化,那么在马尔库塞看来,人如今变成了自产自销的机器,这是异化在发达工业社会的表现。因此说到底,是技术控制着虚假的需要,进而控制着整个社会,“社会控制就是在它产生的新的需要中得以稳定的。”
      
      对于真正的需要,那些“生死攸关的需要”,已经很少为人所担心了。工人阶级白领化,不同阶层的人分享着同样的技术成果,河清海晏,天下太平,整个社会就这样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单向度。
      
      再来说说操作主义。它的英文名称是operationism,主张可动手性、可计量性。马尔库塞举了布里奇曼对长度概念的定义来说明操作主义是怎么一回事。在我看来,有个比它更生动的例子可以解释这件事,也是关于长度的问题。据传在13世纪的时候,英国面临着度量衡不统一的问题,这影响了本国贸易的发展。经过多次协商后无果,当时的约翰王怒气冲冲地在泥地里跺了下脚,下命令说脚印的长度就是1英尺。这个故事虽然遥远,但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当约翰王跺下脚,属下量出脚印的长度之后,长度的概念,确切的说,1英尺的概念就被确定了。这是一系列行为的结果,概念产生于某个行为,这就是操作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切都是可操作的,对于那些不可操作的部分我们必须摒弃。因此在操作主义的管理方式下,所有的概念都不是完整的,只有那些可操作的部分起着作用,指导着我们的行为,而这部分总能与现实达成和解,或者说它们就是造成这种现实的手段。由此,概念就与现实相同一了。我们的思考借助于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概念不反对现实,我们的头脑就会接受这个现实,这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但马尔库塞说,社会批判理论所仰仗的必须是完整的概念,除了可操作部分以外还必须有形而上的东西存在,现实的不合理正是体现在形而上的东西中。它只提供视角,不提供操作方法。
      
      “工业社会拥有种种把形而上的东西改变为形而下的东西、吧内在的东西改变为外在的东西、把思维的冒险改变为技术的冒险的手段。”
      
      这是操作主义的成就,我在下文分析语言的封闭时,大家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一个重要概念是实证主义,它是极权主义般的发达工业社会的理论基础。说是理论基础,也是相对而言的。在哲学的领域,实证主义重经验与科学,轻玄想和宏大的体系,因此也不大喜欢构建理论的宫殿。这与它自身的起源有很大关系。19世纪是个科学盛行的时代,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深受当时风气的影响,因此这种哲学生来就是科学化的哲学,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思辨哲学。也正是这一点,实证主义哲学是可操作的。
      
      实证主义以现实为基础进行分析,它始终提倡一种“肯定性思维”。由于它分析的对象只能来自于现实,不可能超越现实,所以实证主义至多提些不疼不痒的意见,根本性的变革在它的统治下遥遥无期。“人们经验到的世界是有限经验的结果,而实证主义对大脑的清洗则使大脑同有限经验相一致。”马尔库塞在这里又提到了对世界的片面了解阻碍质变。他接着说:“经验世界就是以这样一种不完整的形式变成肯定性思考的对象。”也难怪实证主义在书中被称为一种“顺从主义”。它本身没有能力说不,原因很简单,如果对分析的材料说不,那么这种思考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展开的。
      
      这种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把“否定性思维”统统变成了“肯定性思维”,“是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在学术上的对应物。”
      
      到此对技术、操作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解释就结束了,下面转到对第四章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不时会用到上面提到的观点,在某些方面还会有补充。
      
      这章的题目是《话语领域的封闭》,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可能本身学语言的原因,对这方面的敏感度要高于其它方面,所以就选择这个角度来具体分析马尔库塞的理论。在我看来,本章的许多观点让人茅塞顿开。
      
      我们平时总是说要提高警惕,防止被某些组织或个人洗脑,但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词语已经不再是一尘不染的抽象符号了,它被统治阶层改造后变成了可操作的工具。任何使用它的人都会接受既定的概念以及由此引发的特定联想。这也是我说不被洗脑是完全不可能的原因,任何人都离不开这些词语。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说话,我们都活着词语织成的一张大网下面,不是我们控制词语,而是词语控制我们,从思想到行为。在这个意义上,被改造过的词语就更是如此了。
      
      英语中有很多词相当于汉语中的俗语,是普通人发明出来并广泛应用的。比方说egghead这个词,是知识分子的意思。但我们在应用时却含有贬义色彩在里面。正规的说法为intellectual,是个中性词,我们在使用时可以用作褒义,也可以用作贬义,但它不会像egghead一样,在使用时便预设了价值判断。这些在平时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可是不知不觉中概念的封闭就发生了。它只允许贬义色彩存在,而对褒义色彩却不闻不问,久而久之,我们在提到或者看到知识分子时,总会多多少少受它影响,把他们看成是一群“鸡蛋脑袋”。而我们在中午语境下提到“知识分子”一词时,你头脑中被唤起的映像是什么呢?我猜不出三个的范围,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孔乙己,从而产生鄙视的心理。这也是概念的封闭,我们受过那种教育,所以会这样想。
      
      再来看“氢弹之父”这样的说法。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对它产生过异议,但仔细推敲的话就会发现问题。氢弹是可以毁灭人类的武器,它这样自然的和父亲联系在了一起,竟很少有人产生疑问,这不禁让人感到汗颜。大概最早使用这种说法的人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即尽最大可能消除人们对氢弹的抵触心理,因此把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和父亲这一形象相提并论。时间长了,大家反而对这样的说法产生了积极的心理反应,甚至是崇敬的感情。或许他们是伟大的科学家,但对人类来说,造氢弹并不如此值得夸耀。这就是马尔库塞说的“指谓完全不同范围和性质的术语硬行结成一个牢固的、坚实的整体。”这是对话语领域进行干预的常见手段。
      
      类似的手段还有很多,像缩略词的使用、连字符的使用、奥威尔式的语言等等都导致话语领域的封闭,即意义的流失和强制的意象联想。马尔库塞在书中概括道:
      
      “僵化形象中的概念省略;自明而又沉闷的公式对发展的限制;矛盾的免除;物(和人)与其功能的同一——这些趋势表现了语言中的单向度精神。”
      
      那健康的语言是什么样的呢?马尔库塞在说明这个问题时用到了洪堡的语言哲学理论。在洪堡看来,作为主语的词之所以有某些特定的概念存在,完全是因为在句中受到谓语和其它句子成分的规定,这样的主语不独立存在于句子之外,也不完全被句子吞没。前者所造成的结果是意思无法表达,而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概念的封闭。但在句中的意思并不完全等同于主语本身所涵盖的所有意蕴。它只是在这里“是”这样,而不是“应该”这样。正是“是”与“应该”的张力才使语言是开放的意义系统。
      
      拿“无产阶级”这个词举例来说明“是”与“应该”的区别。当我们说“无产阶级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时候,这里的“先进生产力”对应“是”,其它的含义如“代表某种意义上的专政或压迫”没被句子表达出来,但它与“先进生产力”一同构成了无产阶级“应该”的样子。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是”与现实挂钩,而“应该”含有否定的含义,它是与词语本身相联系的。
      
      如今我们的话语被封闭在一个意义缺失的领域内,完全是操作主义的必然结果。“转译”在这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使一般的认知概念变成不可传递的和特殊性的概念,从而只适用于人数很少的群体。这个过程通过把一个普遍性陈述重新“转译”为一个特定主体的行为而推卸责任。马尔库塞在书中给了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是关于工人的工资问题的话语“转译”,在此就不赘述了。
      
      “转译”过来的话语在我们看来,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的存在状态,普遍性的问题不存在了。对于那些个体来讲,“治疗”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通过“治疗”,也就是问题的解决,不管是通过心理学还是社会学的方法,矛盾被划归到社会范围之内,从而被消解。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些革命者,在成为时尚的标签时,它们本身就已经是“治疗”过的人物了。人们本身不是憧憬当时的人,而是作为社会风气而趋之若鹜。因此,他们的事迹被宣传的越多,他们的行为本身就越是对社会无害。
      
      “转译之所以是欺骗性的,正是因为它把概念忠实地转译成实际的行为、癖好和倾向的种种方式,而这样一来,他便把经过剪裁和整理的现象(它们本身是够真实的!)当成了现实。”
      
      全书的第三部分是马尔库塞提出的解决方案,篇幅相对前面两部分来说很短,但某些段落极具煽动性。它把超越单向度的任务交给了两个对象,一个是哲学,因为哲学的历史任务就是说和现实不一样的语言,表达和现实相反的观念。这样会使相当一部分人觉醒,从而为实际行动打下基础。第二个对象是几类人,概括的说,是社会的边缘群体,他们是未来行动的主角。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技术的进步还很少惠及这类人,他们独立于社会的程度最高。
      所以在全书的结尾处,马尔库塞引用了本雅明的一句话,“只是因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赐予了我们。”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说是“发达工业社会”,但有些道理也是“可传递”的。作为一个向着“发达工业社会”迈进的国家,这本书还没有理由被我们忽视。
      
  •     在读马家老祖宗的书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之所以有那么多人不理解马老爹,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弄懂马老爹的无产阶级究竟是怎样的一个阶级,马老爹的自由全面发展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样态。然而这也恰恰是马老爹的理论不可能成为真理的原因,正是成亦萧何,败亦萧何。本来以为马尔库塞这位马家后人理应明白这个道理,结果没想到他却只不过是换了个意淫对象而已。
      当然,小马哥早已事先判了此类指责以死刑。我就是在谈论一些从来不曾存在过的东西,谈论一些理念,一些应然。但是虽然我谈论的是先验的、超越的(其实是一回事),这也并不意味着你能用经验的去反驳。既然你是在用经验的来反驳,那么你就已经是工业化时代的极权主义的牺牲品了。你的思想已然是封闭的,你的语言已然是肯定的,你的精神已然不再是否定的。一句话:你已然失去了批判的资格。
      这样的论证想来真正身处极权主义社会的人一定是耳熟能详:A说鸡蛋真难吃,B问隔壁的鸡给了你多少钱。如果用比较学术化的语言,或者用小马哥的话来说,用“概念”来解释这种现象,那就是发生学谬误。你之所以反对社会主义,是因为你已经被资本主义污染了。你之所以攻击和谐社会,是因为你被敌对势力用六毛钱给收买了。所以事实是真正在批判极权主义的变成了吆喝极权主义的,而小马哥这个极权主义的代言人却在骂别人是极权主义的走狗。当然比较蹩脚的马家后人会接着用发生学谬误来指责广大真正的鸡蛋美食家们,不过还是不要去理睬他们了,毕竟当你看到一条疯狗在追着自己的尾巴撒欢时,还是不要抱着为真理而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去打断它吧。
      回过头去接着说小马哥。小马哥的那个魔术箱里究竟装着什么奥秘,可以让他做出如此精彩的大变活人把戏呢?答案就是辩证法。经过否定的洗礼,我们得出了这样的公式:批判极权主义的就是赞同极权主义的;赞同极权主义的就是批判极权主义的。所以在这幕舞台剧里,小马哥是好人,高、大、全,而广大工业时代的知识分子们则是坏人,不高、不大、不全。为什么不是什么矮啊、小啊之类的呢?很简单,因为高、大、全的反义词都是“概念”,是一种经过了质变的,否定性的,新的存在。而对于工业社会里的知识分子来说,既然他们已然沉沦了,自然就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只配用语词而不是“概念”来形容。不高、不大、不全本身象征着性的宣泄,而没有一种涉及力比多的质的升华。
      顺带着我们也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工业社会里的知识分子都是车震爱好者!各位可以想象甚至断定当今存在着一个名叫车震共好会的秘密组织,其死敌则是所谓的野战联盟。后者能在高潮之余欣赏草坪、树木、星空,而前者只能看看真皮座椅、六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智能车载导航仪,保不定还会因为一氧化碳中毒而死翘翘。想来小马哥在整本书里所抒发的那种诗人情怀一定是在仰望星空时培养出来的。注意:请不要就此臆测小马哥偏爱的体位!
      但是等等,前述公式为何这么眼熟?自由就是奴役!?没错,一模一样。可是小马哥不是说这恰恰是工业社会极权主义的语言吗?到底是怎么回事?任何理智清醒的人都会明白,恰恰是所谓的辩证法使得当权者可以任意赋予语词以意义,又让人们失去常识性的判断能力,迷失于各种诡异的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新的更高的统一体之中。可是人家小马哥不是说了嘛,超越的是不可能接受经验的批判的。你们这群庸人不要以为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这种公式的出现并不是因为什么否定,而是因为肯定。因为你们肯定了自由的意义,所以自由等于奴役。解决方法就是必须否定自由的意义,只有这样自由才不等于奴役。你们是不是想说“妈的!这哪里是人话!”?这再一次证明了你们只是庸人:因为你们只懂得肯定“人”的意义,所以你们以为这不是人话;只有当你们学会否定“人”的意义,才会明白这才是真正的人话。
      当然,小马哥可不是个只会玩发生学谬误的庸人。为了表明辩证法的绝对正确,小马哥又祭出了虚假辩证法和真正辩证法这样的东西:好吧,就算从经验来看是辩证法导致了极权主义,可那也是虚假的辩证法,而归根到底所谓的虚假辩证法还是只知肯定不知否定的结果。你们这群人这么恨辩证法,殊不知你们自己就创造了虚假的辩证法,还妄想用虚假的辩证法来污蔑我们真正的辩证法。如果有谁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辩证法,那么在此我们可以从小马哥自己的论述中选出一个例子:工人的思维中的普遍性本身具有否定性,因而是真正辩证的,是革命的动力来源;普遍性本身是形式逻辑的本质,因而是反辩证逻辑的,是极权主义的有力工具。谁要是看不懂这两个命题,那么你就已经被极权主义洗脑了。
      你们是不是觉得所有这一切都弥漫着一种模糊性?这就对了。要知道精确性本身就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要求精确就是要求极权主义。为什么科学是极权主义的?因为它否定莫名其妙的质,而讲究清楚明确的量。所以真正的哲学是不科学的,它要求你用辩证的、现象学的眼睛去测量模糊的量变,去发现神秘的质变。精确=极权主义。如此一来,各位应该就明白为何小马哥的所有概念都是模糊的了。比如自由,小马哥从来不曾精确地说出自由是什么。为什么呢?因为精确就是肯定,肯定就是极权主义。而模糊就是否定,也就是说不管你怎么说我都可以否定你,因为我从来都是模糊的。你们是不是又想借此来批判辩证法呢?庸人!你们哪里懂真正的辩证法?你们说的辩证法永远都是虚假的辩证法。有模糊性在手,小马哥随时都可以否定你们的否定。
      对于各位还是不明白究竟什么是真正的辩证法,那么在此我就给出一个简单的说明:根据经验,实践的失败本应彻底判决理论的死刑,可是经过辩证法的洗礼,实践的失败反而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总之,不是理论要证据历史来纠正,而是历史要按照理论来修改。记住:哲学家不能只是解释世界,而是要改造世界!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发现这整本书背后的精神气质了,那就是没落精神贵族最后的挣扎。想当初,作为人类导师的思想家们多么风光,他们的笔锋指向哪里,哪里就是时代的战场,马老爹一句要改变世界,顿时就有无数庸人血染大地。说群众创造了历史是没错,因为只有指挥官而没有战士不可能打出一场漂亮的战役。诚然理念是自我认识的,可既然它是大师们脑袋里的理念,群众也就只有通过认知大师来自我认知了。可今天呢?导师们没落了,群众们崛起了,谁还会去倾听大师们自恋的意淫呢?哲学没落了,科学崛起了,谁还会去迷惑于那些个神秘的质呢?即便是哲学自身,分析哲学的兴起也意味着德国佬捣鼓理念游戏的时代结束了,即便没有没落,也不再是一统天下了。可恰恰是这个群众真正自主创造历史的时代,这个人不断实现自我的时代,小马哥却发出了酸溜溜的怒吼:科学是极权主义的、人民是极权主义的、分析哲学是极权主义的!其实归根到底,小马哥最想说的不过是:背离我们这些思想导师就是极权主义!不追随我们的理论去改造世界就是极权主义!我们应该理解小马哥这么说的时候,他心中的那种被打入冷宫的怨妇式的痛楚。
      历史真理是什么?是辩证法是极权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极权主义,第三帝国是极权主义。总之,小马哥骂的不是极权主义,小马哥说的才是极权主义。可恰恰是这样的小马哥,还没有死心。就像一开始说的那样,与马老爹唯一不同的只是他又换了一个意淫对象而已。马老爹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无产阶级,可最终这个所谓的无产阶级还是再一次地证明了颠覆不破的历史真理:有的永远只是现实世界中的人,而不是辩证世界中的人。马家无数先烈都在这个历史真理中郁郁而终,虽然他们都坚信有的只能是他们头脑里的辩证真理,历史真理只是随时等着辩证真理去否定而已:绿油油的草地上,辩证真理仰望星空,历史真理脚踏大地。现在,终于轮到小马哥了。
      照理说小马哥看到无数先人都所托非人,载在了他们用心栽培的对象手里,理应幡然醒悟,明白理念人永远只是理念人,永远只存在于大师们的脑袋里,只是在他们对镜自恋时才偶一现之。可小马哥却偏不信邪,既然无产阶级不行了,那就赌得再狠一点!这回被马家看上的是谁呢?是毒贩、地痞、流氓,是中年双失意的知识分子,是满腔性压抑只能用手来解决的男女学生。读者难免诧异,觉得自己是不是看错了。试问这些家伙哪里有一点理念的影子?我们连高尚的贵族和苦大仇深的无产阶级都靠不住了,难道希望就在这群不是脑残就是非主流,要么就是提前经历更年期,偶尔还搞搞虐恋亚文化的家伙们身上?小马哥再一次很肯定地说:是的!虽然有点不可思议,虽然有点无厘头,可是你们要相信,他们身上也是有否定的力量的,他们也有可能成为造反的生力军的。为了替自己辩护,小马哥又一次引用了一个充满辩证意味的诗句:只是因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赐予了我们。如果你还没有变成极权主义的奴隶,你就会明白为何小马哥为何要降大任于斯人。这是经过辩证法否定了的历史真理。
      对此我们读者该怎么说呢?我们也不妨否定地、辩证地来看看小马哥最后的这句引言。历史已然判了诸位人类设计师的死刑,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些大师们的希望本身就是该死的。说明历史从来不会对自己抱有与导师们相同的希望。历史对我们说:对于各种现世的天堂,你们不要抱任何希望。可是今天,难道我们的生活不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富有希望吗?是的,历史说,因为你们不抱有希望,所以我将希望赐予你们。如果你们想要抱有希望,那么你们必然会再一次体会到你们的先辈们所体会到的那种绝望,他们也曾自以为是地抱有所谓的希望,所以他们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
      小马哥以为那些不抱希望者将担负起实现马家梦想的重任,可事实是正因为他们不抱希望,或者说正因为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抱有马家人的希望,用小马哥的话来说,肯定代替了否定,人类社会才真的开始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小马哥充满希望地引用了一句辩证法,可这辩证法却辩证地成为了“极权主义”的肯定,否定了小马哥自己。这不得不说是全书最具反讽意味的一刻,也是马家彻底没落的里程碑。
      诸位马家传人,你们要知道,这里是地狱。
      来者啊,快将一切希望抛弃!
      
  •     ﹡笔记水平差,欢迎赐教。
      
      【标点解释】
      「」← 区分各章节的笔记
      『』← 小抄(一些与作品主旨相关或微相关,而本人希望摘录的句子)
       @ ← 本人对摘抄的理解和思考
      >>> ← 对主题大意的归纳(偶尔包含提问)
      
      「译者的话」
      
      单向度的人,即是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能力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不再有能力去追求,甚至也不再有能力去想象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这正是发达工业社会极权主义特征的集中表现。P2
      
      @ 按照我的理解,这种人完全屈从顺服于现实,因为过于依赖社会整体的思想习惯而对异于其存在的事物表现麻木,失去了应有的敏锐触觉,从而停滞不前,任人摆布操控。
      
      >>>为什么马尔库塞将工业社会称为极权主义社会?
      马尔库塞从政治、生活、文化和思想四个领域入手,指出该社会实现了“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因而消除了危害社会继续存在的政治派别“,使人的生活方式同化起来(如工人和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高层文化被拉下来与现实同一水准,标志着单向度思考方式的实证主义、分析哲学更是在思想领域中流行兴盛。
      
      既定的事实并不一定是应该接受的事实,形而上学幽灵可能比其对立面更加合理,而我们的日常语言在一个单向度的社会里也是早已受到操纵和灌输的语言。最重要的是,推翻既定现实“是哲学的任务”。P4
      
      >>>造成工业社会极权主义性质的原因是?
      技术的进步。表现如下:
      1)使发达工业社会对人的控制可以通过电视、电台、电影、收音机等传播媒介而无孔不入地侵入人们的私人空间;
      2)使发达工业社会可以在富裕的生活水平上,让人们满足于眼前的物质需要而付出不再追求自由、不再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的代价;
      3)使发达工业社会握有杀伤力更大的武器:火箭、轰炸机、原子弹、氢弹……
      
      >>>能否从这一社会中解放出来?
      马尔库塞认为前景是十分黯淡的。人们由于内心向度的丧失而沉默不语,“最有希望提出抗议的,是青年学生、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无业游民、其他种族的受迫害者、失业者等等。他们最少受到这一社会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也最少分享制度的好处,因而可能还存有一定的批判性、否定性的向度。”
      
      『小抄』
      ● 本杰明:只是因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赐予了我们。P5
      
      
      「导言:批判的停顿:没有反对派的社会」
      
      社会的防卫结构使为数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得更加舒适,并扩大了人对自然的控制。P1
      
      社会的生产率对于人的需要和才能的自由发展是破坏性的,它的和平要由经常的战争威胁来维持,它的发展取决于对各种平息(个人的、国家的、国际间的)生存竞争的实际可能性的压抑。P2
      
      @ 生产率对人的自由发展造成破坏性,是因为身边现成的、自动化设计的器物太多了,以至于束缚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习惯它们存在于身边,没有它们我们将会坐立不安、一事无成。想象一下,当你从发达的城市来到贫困的农村,失去那些习惯使用的家电设备,更没有那些琳琅满目、一应俱全的商店街……
       政治课上教育说,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尽管世界各国仍存在战争威胁,地球总体上还是和平的。没错,至少现在那么多的战火纷飞还未酿成第三次世界大战。马尔库塞所说的“对各种平息生存竞争的实际可能性的压抑”,也就是压抑「平息竞争」的可能性,即鼓励竞争。我同意这一点。在我的观念里,所谓发展是在竞争中发展,双方势均力敌也好,一方处于被削弱、打压的地位也好,都会因此产生“要变得更强”的欲望,从而提升实力,在优胜劣汰中取胜。社会的发展会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生产率亦因此逐渐增长。
      
      当代社会的力量(智力的和物质的)比以往大得无可估量——这意味着社会对个人统治的范围也比以往大得无可估量。我们社会的突出之处是,在压倒一切的效率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准这双重的基础上,利用技术而不是恐怖去压服那些离心的社会力量。P2
      
      >>>当代社会批判的标准是什么?
      这个历史客观性的问题产生于两点,对这两点的分析暗含着下述价值判断:
      1)人类生活是值得过的,或者可能是和应当是值得过的。
      2)在一个既定的社会中,存在着种种改善人类生活的特殊可能性以及实现这些可能性的特殊方式和手段。
      
      制度的改变必须是作为根基的民众的实际需要。P3
      >>“发达工业社会却使批判面临一种被剥夺根基的状况。”
      >> 这种基础是怎样被变更的?
      在19世纪上半叶,工业社会的批判体现在历史调和中,这种历史调和存在于两大对立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和政治行动中。
      然而,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了这两大阶级的结构和功能,使他们不再成为历史变革的动因。
      
      >>>已确立的社会是如何压抑人的需要,“把科学地征服自然用于科学地征服人”的?
      人们需要找到从假意识到真意识、从眼前利益到真实利益的道路,而只有生活在“改变生活方式、否定那种肯定的东西并对之加以拒绝”的需要中,才能做到这一点。已确立的社会设法要压抑的正是这种需要,它使我们依赖科学进步带来的舒适,形成思维定式而无法拒绝大家都肯定的东西,也便失去了批判的基础。
      
      “社会”这一范畴本身曾表示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尖锐冲突,社会是一种与国家对抗的东西。同样,“个人”“阶级”“私人”“家庭”曾经是指还没与已确立的生活条件一体化的那些领域和力量——紧张和矛盾的领域。P6
      
      >>>《单向度的人》将始终在两种矛盾的假设之间摇摆不定:
      1)对可以预见的未来来说,发达工业社会能够遏制质变;
      2)存在着能够打破这种遏制并推翻这一社会的力量和趋势。
      
      >>>《单向度的人》分析的焦点是?
      当代最高度发达的那些社会。
      1)生产和分配的技术设备趋向于变成极权性的,决定着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和态度、个人的需要和愿望,因此消除了「私人与公众、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对立。这种技术社会作为一个统治系统发挥着作用。
      2)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政治的世界,是实现一项特殊历史谋划——将对自然的实验、改造和组织都仅作为统治材料——的最后阶段。
      3)随着这项谋划的实现,它就形成为话语和行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整个范围,文化、政治和经济都并入了一种无所不在的制度。技术的合理性已经变成统治的合理性。
      
      『小抄』
      ● 社会理论是历史的理论;而历史是必然王国中的偶然王国。P3
      ● 技术的进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吸引力,质变的概念就以多大程度上在一种非爆炸性发展的现实主义面前主张退却。P4
      ● 绝大多数人接受和被迫接受这个社会,并不能减少这个社会的不合理性,使它少受指责。P5
  •     《单向度的人》/(美)马尔库塞/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03/20
      
      以下几段均出自原书,我以为相对有价值的部分。看这类知识分子的著作很头痛,我觉得这类书尽量少看,因为有更多有价值的事可以做。
      =========================
      
      【真实与非真实的需要】
      
      P006
      
      对某种事情是做还是不做,是赞赏还是破坏,是拥有的拒斥,其可能性是否会成为一种需要,都取决于这样做对线性的社会制度和利益是否可取和必要。
      
      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是“虚假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或许会使个人感到十分高兴,但如果这样的幸福会妨碍(他自己和旁人)认识整个社会的病态并把握医治弊病的时机这一才能的发展的话,它就不是必须维护和保障的。
      
      在一定条件下,对各种需要及其满足的评价涉及到一些具有优先地位的标准,这些标准指的是最充分地利用人们现有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使个人和所有个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这些资源是可以计算的。需要的“真实”与“虚假”在下述意义上指明各种客观条件:根本需要的普遍满足和辛劳、贫困的逐渐减轻成为普遍有效的标准。但是,作为历史的标准,它们不仅因地区和发展阶段而异,并且只能在同现行标准(或多或少)相矛盾的意义上来加以说明。
      
      什么是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这一问题必须由一切个人自己来回答……只要他们仍处于不能自治的状态,只要他们接受灌输和操纵(直到成为他们的本能),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不能认为是他们自己的。
      
      【技术控制与操作主义】
      
      P012
      
      采用操作主义观点的意义远不止对“概念”意义的理解,而是意味着我们整个思想习惯的深刻变化,意味着我们不再容许在思想概念里把我们不能用操作来充分说明的东西当做工具来使用。……这些变化有助于使思想和目标同现行制度的要求相协调,有助于把它们包容于制度之内,有助于拒斥那些与制度格格不入的东西。……抗议和越轨的方式不再同现状相矛盾,不再是否的。毋宁说,它们是实际的行为主义的组成部分,是对现状无害的否定,因而它们作为健康的养料之一部分而为现状所迅速消化。
      
      在这两个阵营中(美、苏),非操作性观念就是无法付诸实施的、起颠覆作用的观念。
      
      工业社会最发达的地区始终如一地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使技术合理性完善化的趋势,一是在已确立的制度内加紧遏制这一趋势的种种努力。发达工业文明的内在矛盾正在于此:其不合理成分存在于合理性中。这就是它的各种成就的标志。掌握了科学和技术的工业社会之所以组织起来,是为了更有效地统治人和自然,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其资源。当这些成功的努力打开了人类实现的新向度时,它就变得不合理了。
      
      把个人束缚于社会的机制已经改变,而社会控制就是在它所产生的新的需要中得以稳定的。
      
      【“解放”】
      
      P038
      
      按照从历史落后状况中得来的观点,在尚不成熟的现有物质、精神条件下,解放必定是处于强力和管制之下的工作。……(这种观点)容易遭到嘲笑,但却难以拒绝,因为它具有这样的优点:承认对真正的明智的自我决定起阻碍作用的种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而没有多少虚伪的掩饰。……这种论点暴露出压制自由的意识形态,按照这种意识形态,人的解放能够在辛劳、贫穷和愚昧的生活中得到进展。的确,在它能够成为一个自由的社会之前,社会必须首先为其所有成员创造自由的物质基础;在它能够按照自由发展着的个人需要来分配其财富之前,社会必须首先创造财富;在奴隶们认识到正发生着什么以及他们自己对于改变社会能够做些什么之前,社会必须首先使它们能够学习、观察和思考。在奴隶们已被预先安排好以奴隶身份而生存并对他们所扮演的角色表示满意的情况下,他们的解放似乎必定来自外部和上面。……为“教育专政”所寻找的惟一可能的借口依然是,它所包含的可怕风险可能并不比伟大的自由国家和极权国家现在正承受着的风险更大,其代价也并不更高。
      
      然而,辩证逻辑反对这种对残暴事实和意识形态的态度,它坚持,在奴隶获得自由之前,他们必须有争取解放的自由;同时目的必须在达到目的的各种手段中起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的解放必定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的主张,阐明了这一先决条件。……新的生产方式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就出现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结果和其所达到的终点。
      
      “直接生产者”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应该启动那把自由人的历史与人的前历史区分开来的发展。这是这样一个社会,在其中,先前的生产目标第一次变成了为实现其自身的需要和才能而设计和使用其劳动工具的个人。人们将破天荒第一次自由地、集体地行动,从而虽身处限制其自由和人性的必然性之下却又与之进行抗争。因此,必然性所强加的一切压制都将真正成为自我强加的必然性。
  •     在这学期之初,我本拟定了一个10本西方现代哲学的读书计划,充满热情地想去完成它。我捧起过查拉图斯特拉那比老子还玄幻的诗歌,浏览过精神分析中的各种房子、气球等性象征,翻阅过存在管他与虚无还是与时间那厚重又不知所云的文字,最后我放弃了,实在是能力有限,看不下去。最近,一方面为了完成作业,另一方面决定一定要通读一本西方现代哲学以不负上了这门课,我选择了这本《单向度的人》,一方面它很薄,另一方面它很经典。
       事实又一次无情地证明我错了,这15万字的一本书,我不日不夜地啃了3天还没啃完,更严重的是,虽然书中的每个句子单独看来我都能分清主谓宾(在这一点上已经比《存在与xx》好多了),但组合成段我就彻底不理解了。一本书我认为我能基本读懂的只有导言、结论和译后记……但不论如何,即使再看不懂,也还是有一点心得体会的,我觉得与其上网找找抄抄他人的言论,不如写点自己的不成熟的看法。
      先从书名说起吧,“单向度”是马尔库塞描绘当代工业社会尤其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时所使用的一个自造的专用术语,表示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评价都只是肯定和认可,不再具有批判性和否定性,变为单向的了。马尔库塞认为,正常社会中的人有两个“向度”或“维度”,即肯定社会现实并与现实社会保持一致的向度和否定、批判、超越现实的向度。而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已蜕变成了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它成功地压制了这个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因而使这个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
      在作者的论述中,一个没有反对派的“和谐”社会已经产生,它同以往的社会形态不同,在政治的大环境中,各种政策的制定以及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亦是)的性质的转变,使得革命性在社会中渐渐丧失,人们对社会的批判仅仅停留在某些具体的行为措施,而不能本质又深入地去探讨社会深层的缺点。在思想领域中,各种广播传媒被政治所控制着,对人们灌输各种娱乐、假新闻和舆论,使得人们丧失了内部自由,伴随着工业社会政治的一体化,文化领域也出现了一体化的倾向。比如,以往高层文学是批判的阵营,是供高级知识分子赏玩的,而现在文学也走向了低俗化,丧失了批判性。而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再是人需要什么,资本家就生产什么,而是资本家生产什么,人才买什么。不是人的需求引导生产,而是生产在引导着人的需求。甚至连人的闲暇时间的玩乐,都有公司帮你设计好了,你只要跟着他就行。所有的一切都不再需要人自己动脑筋,人要做的就是选择———在提供的选择项里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让我影响深刻的一个观点是,发达工业文明的一个最令人烦恼的方面,就是它的不合理中的合理性。确实,人们的挂在口边的话就是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自由。可在作者看来,“单向度”的人已经变成了金钱的奴隶,自由的奴隶。殊不知,单向度的人判断生活好了的标准就是单一的经济富裕,而自由,也不过是一种政治上的强有力的统治手段而已。“自由”这个词看起来是那么美好,而我们所获得的,不过是艰辛工作的自由和挨饿的自由罢了,看似有所选择,实则没有选择——因为单向度的价值标准是单一的。我们追求自由,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选择工作与否的自由,真正的政治参与的自由,而这在现在看来还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样看来,我们是否无法摆脱这样的社会,并且这样的社会是否会一直长存下去呢?当共产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间的斗争转向了经济领域,而且合作越来越频繁,我们是否会再次经历社会形态上的革命呢?马尔库塞是悲观的,他以瓦尔特•本杰明的“只是因为有
      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赐予了我们”这句充满幻灭的话结束了本书,给人们留下了一个不抱希望的希望,这就是他对“单向度的人”的命运的定语。而在我看来,乐观还是应该保持的。毕竟几千年人类文明经历过比现在更加黑暗的日子,不还是顺利地走过来了吗,何况现在的日子虽然让人们少了些批判的意识,但生活条件的改善确实让人们更加能够享受人生。未必就不可能在未来的日子里,通过某种觉醒或者和平演变,使社会在一种和平的进程中走向新的更好地形态。“革命夺取政权”未必就是真理,我们还是应当对我们自己抱有信心!
      
  •      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人类意识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学说颇多但同时也争论不休,始终没有一个真正确凿的答案。因为不同的探究只是研究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去探寻真理的本原,所以根本条件下立场的不同自然导致了答案的各异。马克思主义自它产生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其第三个阶段从二战后到现在分为两大阵营,东方社会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中又素以批判著称法兰克福学派最为著名。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便是法兰克福学派中的翘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马克思、毛泽东并称为“3M”。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核心是文化。马尔库塞是这项研究领域的佼佼者,他于1964年出版其最富盛名的著作《单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 Man》(亦译作单面人),在书中他直言不讳的指出:“发达工业社会已蜕变为一种“单面的社会”,活动在其中的只是具有“单面思维”的“单面人”。他更是尖锐的指责现代人们的生活已被过度商业化与大众化的潮流所包围,这种过分物质化利益化的堆积与渲染以至于生活在其中的社会人已全然被这种畸形的文化所覆盖,从而导致了社会中的人及其文化的单向度思维的演化。
      
       现代工业社会物质条件的丰盛在带给人类便捷舒适的生活的同时也在渐渐侵蚀人们的精神与思维。在马尔库塞提出“单向度的人”的概念后的四十年,这种侵蚀变的更加明显且愈演愈烈。人类文明空前发达的今天,我们无可厚非的享受着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种种文明成果。我想没有人会拒绝这一代表社会进步的要求,但其实我们在飞速进步的同时也在悄悄地“退步”。并且这种“退步”是显而易见的,尤为体现在人的精神性方面。在哲学研究成果众多的今天显然这又是一种亘古不变的“物质与意识”之间关系的问题的探讨。人类思维意识发展堆砌了现有物质文明的堡垒,但同时这种大量物质化得产物也禁锢了人类思维意识的进步。诸如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互联网的诞生,给人类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信息革命。信息科学的研究指出客观世界是由物质、能量、信息这三大要素组成的,其亦是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然而科学的文明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安逸,其附加的功能也随之而来。现代社会人们每天能够接触到巨大的信息量,互联网的普及更是让对于信息的获取变得易如反掌,而每天接触到的巨大的信息中势必挟带了众多参差不齐的甚至低劣起副作用的信息。人们每天对这些信息所做的筛选与抽绎就是一个繁复的工程,传播的控制研究表明受众在大量不需要的信息的冲击下,会惶恐不安也会漠然置之,逐渐形成逆反心理和冷漠感。这就是大众传播社会效果中的“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法兰克福学派领袖霍克海默与阿道尔诺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更是指出舍弃“大众文化”的提法,而以“文化工业”代之。信息爆炸般的繁荣的表面掩藏的是人们对了信息选择获取的麻木消极,因为此时人们已经不需要再主动的通过某些手段而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有价值的信息,互联网让任何信息都变得唾手可得。渐渐地人们已经改变过去那种诸如通过在图书馆查阅书籍主动地自发地获取信息的手段,科技的文明在逐渐颠覆人们过去习以为常的学习方式的同时更在改变人们的意识思维形态。长此以往对于人类的思考学习来说是一种退化。人们会在现代化的哺育中丧失自己汲取营养的能力。
      
       关于科学文明的繁荣对于人类个体的“限制”,同为法兰克福学派先驱的卢卡奇在其1920年出版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中提出“物化”的概念。个人意识的消极麻木使得整个社会人们对待他人变的如同对待物品般冷漠,而人们也逐渐被物所同化。西方哲学研究中对于人与物的关系的探讨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异化”。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当然这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上出发的,但不管怎么讲,异化都是指人的本质的丧失,人的主体的消亡,人的性灵的沉沦。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一旦失衡,人类的发展便会走入歧途。
      
       这不是哲人们杞人忧天的思考,这些学说也不是危言耸听的言论,它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被揭示出来引发我们思考。人类在不断探究人与世界关系的过程中,各种学说的出现使得人类对于主观意识与客观世界的认识变的越来越清晰。事实上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探索,人类如何在未来的进程中找到一种普世价值,或者说如何正确的对待人类社会愈发复杂的各种关系,使其在平稳的发展中不至于失衡,需要更多卓有建树的思考者来研究探寻,而仅仅满足于物质的滋养是不够的。
      
      
  •     这本书欲读已久,因为影响了王小波,加上一些老师的推荐,便有了必看的价值。然而因为作者拗口的文风,加上佶屈聱牙的翻译,并有一些别字,其阅读过程痛苦无比,不由怀疑自己的智商。但对看不懂的东西,我总是倾向于先接受了再说。
      
      马尔库塞的观点,主要在于技术的进步,使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从多向度走向单向度,从而使人们的思想、生活方式等同化起来,并逐渐远离真相。这无疑是对现实社会冷酷的揭露,在大多数人陷入了物质的温床,在享受技术带来舒适生活的时候,马尔库塞却毫不留情地揭露出技术的弊端,保持一个思想者的清醒。
      
      虽然这听起来似乎与如今日益分众化的市场相矛盾,然而,即便是分众,其实质也只不过是一种大一统下的小分叉。你可以有许多选择,但有一些选择是你永远无法看到的,也从来未曾想过的。
      
      这无疑使我想到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在那个经济格外发达的社会,人们的娱乐无非是些感官电影、性爱游戏等。即便遇到烦闷,服用一片致幻剂唆麻,便可以轻易摆脱。而处于底层的种群,则由于先天被设定的不足,加上后天政府的灌输,变得无法反抗,甘愿成为社会的奴隶。这使人不寒而栗,然而这的确是我们即将步入的社会模型。阶级属性终究存在,如果人人在各方面平等,无疑会导致社会的动荡。
      
      思想的同化在于培养顺民,从而便于统治,达到社会的安定。21世纪无疑是一个技术化的时代,随着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然而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大师,高尚文化已融入大众文化,并且变得商业;人们丧失了理想,因为理想被现实超越。人类文明正逐步堕入黑暗,成为政治统治的手腕,人们却普遍在幸福的幻觉中生活着。清醒者必然痛苦,且容易遭到众人的嘲笑。不由想起鲁迅在《呐喊》中的比喻,人们都在一个密闭的铁房子里熟睡,当外面着了火,无论你突然惊醒还是熟睡,都逃不开必然灭亡的命运,而清醒者必然比熟睡者更痛苦。你以为我们还有希望逃脱么?你以为我们有可能把熟睡者唤起来吗?你以为他们真的认同你么?你期望我们推翻这个铁房子么?可推翻了我们能到哪里去呢?
      
      在全书的末尾,颇有意味地引用了一句瓦尔特•本杰明的话:“只是因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赐予了我们。”
      
  •     “在发达工业社会,个人需求在表面的真实的需要的背后其实是一种虚假的需求。虚假的需求是指那些在个人的压抑中因特殊的社会利益而强加给个人的需求。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操纵了虚假的需求,提供了满足这些需 求的手段,并用一种虚假的意识把民众束缚起来。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是双向度的,在这个社会里,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是有差别的。因此,个人可以合理的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而现代工业社会消除了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差别,从而使社会政治的需要转化为个人本能的需要,人都按照整体主义的要求来塑造自己,于是人成为同一思想、奴化的、没有反抗意识的工具。
      传媒的发达统治了大众的心理意识,人丧失了独立判断的能力,丧失了否定批判的能力,丧失清醒面对自己真实需要的能力,丧失了坚持自我真实个性的能力,成为思想僵化,麻木不仁的“单面人”。”
      
      在现代社会,人们按照媒介和大众宣传来放松、娱乐、行动和消费,爱或恨别人爱或恨的东西,这些都是虚假的需求。然而人们对自由、解放、爱的真正需要却被异化、淡化、压抑和消解。表面上看,高度发达的科技牵引的经济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消费品,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产生了一种幸福感。清醒的人会感觉到,这种幸福很容易很快就消散,只是一种虚假的快感,而更多没有知觉的人选择麻木,滑向追求更多更好的物质的泥沼。人的个体性已经在不由自主中被社会所同一,被社会所驯化和操纵。人已经成为发达商业社会的奴隶,成为屈从社会需要又麻木感到幸福的“单面人”。”
      赫伯特·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单向度的人》是其最负盛名的著作,曾被称为西方60年代末大学造反运动的教科书。它的核心是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郑钧那首《商品社会》的歌词:
      
      为了我的虚荣心 我把自己出卖
      用自由换回来 沉甸甸的钱
      以便能够挤身在
      商品社会 欲望的社会
      商品社会 令人疯狂的社会
      
      热热闹闹人们很高兴 欲望在膨胀
      你变得越来越忙 物价在飞涨
      可我买得更疯狂
      商品社会 欲望的社会
      商品社会 没有怜悯的社会
      
      多么形象的描写。然后再对比陶渊明的一首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是的,这就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写的诗歌。原来他的生活并不能总是悠然的赏菊吟诗,也要种地收粮。原来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并不能完全摆脱五斗米的束缚。
      诗歌以如同老农一样平白的口语开始,讲述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却“草盛苗稀”并不如意。于是只有早上起来就取除杂草,却到了晚上才扛着锄头,披星戴月的归来。却在这劳苦中仍然有“带月荷锄归”的优美意境。道路狭窄野草茂盛,夜晚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但是衣裳打湿了不要紧的,只要我本真的意愿没有被违背就好了。
      常看起陶渊明的这首不那么有名的诗歌就有种感动。一方面它打碎了对陶渊明生活的美化神化,另一方面为诗人在这种真实的贫苦生活中那颗淡定安然的心感慨。原来幸福的标准虽然也来自外部,却最终还是来自内心。只要内心足够强大,便能抵抗外在意识形态的压迫。当然这是马尔库塞所言的发达工业社会以前的社会。此一时,彼一时。
      现代社会早已经异化。所谓人的异化就是本来由人所生产和创造出来的应当属于人的东西不再属于人,而成为异己的,与人对立或者控制奴化人的东西。比如印象深刻里一个经理人这样讲述休闲:“当休闲作为一个产业,一个时髦语,一种奢侈品,一种消费方式被提出来的时候,离开它的本意已经很远了。休闲成了一种有组织的行为,如果不组织,不安排,不策划,不落实的话,人们休不了闲。”休闲倒成了奢侈品了。正如一德国作家所说:逃离商品社会的行为本身却成了商品。
      
      2.《不持有的生活》
      “不持有的生活”是日本家庭主妇兼自由作家金子由纪子提出的一种新的生活主张,--“超过自己管理能力的物品,不持有;不留恋的物品,不持有;无法回归自然或转让其他人的物品,不持有;和己的生活风格不符的物品,不持有。”提倡 “拥有少量的有用的、有品位的东西,享受简朴而快乐的生活”。
      她并非简单的否定和压制物质欲望,提倡简朴生活,并非宣扬父辈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而是针对人们消费中的误区,很切合时宜的提出改进方法。她希望以有选择的对高品质的、恰当的、贴心的商品的消费,取代那些盲目的狂热的非理性的消费,同时达到比非理性消费还要好的满足感。以一种“准确的、有效的”少量消费达到同样丰盛的效果。用中国俗语说就是“少而精”,以高质量的少来取代杂乱的、参差不齐的、可有可无的多,获得更大更真实的幸福。
      “少量拥有”是美好生活的新哲学,“聪明的生活是拥有恰如其分的物品,既不多,也不少。快乐的生活是即使东西不多也很快乐、拥有美好的东西。”
      金子由纪子在写的《不持有的生活》一书中提出“不持有”一族的7种生活习惯。诸如:“不拿。不买。不储存。丢弃。替代。借用。没有也无所谓。”每一条又有详尽的解释。
      比如关于“不拿”:“免费得到的东西,往往囤积不用。“不持有”的第一步就是“不拿”,不拿免费塑料袋;免费发送又用不到的赠品,也要坚持完全不拿的态度。”--这是对于多余的盲目的欲望的抵制。
      比如关于“不买”:“冲动购物感觉痛快,买完东西感到后悔的状况也不少,因此只要是“没买也无所谓”的东西,就坚持不买,家中就只会出现真正喜欢、真正必要的东西。”--“真正喜欢真正必要”就意味着“贴心”,从让自己内心舒适满意的角度去取得简洁。
      少有时候也可以是多。一瓶矿泉水当然比五瓶矿泉水少,但是一瓶高品质的矿泉水或许不比五瓶低质量的矿泉水差,而一瓶特别适合自己喜好的,比如口味适合你,组成成分对你健康特别有益的矿泉水又比五瓶简单只是名牌的矿泉水好。因此顺序可以这样排:数目,低于品质,品质,屈从于内心满意。因为幸福最终还是来自于内心。
      商品过剩的年代,人往往被无尽的欲望和物质所奴化,最后反而仍然感受不到幸福和满足。也许反思一下自己的需求,是真实还是虚假,在来自内心本真还是外界宣传,是必须还是无所谓,就会活得更明了吧。
      
      “我不喜好邓先生的梦。”记得以前有个朋友写过这样一句很俏皮的签名。邓先生当然指邓小平。诚然,作为一国领导人,富国强兵当然是理所当然的梦想。。。。不想写了。
  •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媒介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每天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报纸、杂志、广播带给我们的讯息,感受着前所未有的充盈与幸福。人类用独有的智慧,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无所不能的媒介世界。大众媒体高精尖技术不断发展,使人类独享属于自己的信息自由与价值尊荣。数码科技、流行时尚、名车豪宅逐渐成了现代文明的代名词,人类身份地位的耀眼徽章,茶余饭后的永恒谈资。山清水远的自然世界变成了眼花缭乱的“数字世界”,自然环境步步背离既有的天然法则,而物质堆砌却渐趋井然有序。千姿百态的世界多样性文化在媒介的作用下趋于西化,慢慢同一为单调、机械、充满铜臭味和机械润滑剂味道的“美利坚文化”,多民族的大千世界拜新媒介所赐,被简单划一的缩略为了失去地理跨越感和时间跨度感的小小“地球村”。
        
      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人人都有可能感到自己是传媒的主人,掌握着文化传播的工具。人们被自己每时每刻创造的“文化产品”包围,并从中得到乐趣。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人都可以自由的享受着所谓“平等”的话语权,人人都可以以便利的渠道向全世界人们发布自己独一无二的声音。网络把世界连为了一体,信息以超音速的速度膨胀,“bit”代替了原子成为了构成世界的最小单位。人们足不出户便可获取信息,从事商业交易,医疗保健,社会交际,参与政治。计算机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中心,给人们提供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占据了人本该享有的真实时空……
        
      渐渐的,人们只会对着电脑屏幕打字,而忘记现实中该怎样执笔书写;只会在虚拟空间上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敞开心扉,吐露心声,而忘记怎样与身边的人交流沟通;只会在BBS上对着某场赛事品头论足,而忘记亲自锻炼去体验大汗淋漓的快乐;只会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热情呼喊,而忘记对水池上方的“合理利用每一滴水资源”看上一眼;只会在网上浏览世界各地风情的图片,而忘记亲自踏上那些神秘辽阔的土地……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类渐渐失去了交往能力,失去了行为动力,失去了对现实世界的信任和亲近,甚至就如一部好莱坞电影中描述的那样,连最本能的性欲也需要用计算机制造出的脑电波来满足……
        
      人的本质的丧失,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发生的。马尔库塞在他的《单向度的人》中谈到,人的异化,是人与其创造的客体的分离。人的异化就是本来由人所生产和创造出来的应当属于人的东西不再属于人,而成为异己的,与人对立和反对人的东西。一方面,媒介给人们虚拟出了一个热闹繁荣的、物质极端发达的多彩世界,通过“物质”的充溢把人渐渐“非人”化,使之沦为整日为物质而疲于奔命的忠实奴隶,使之渐渐失去了“自然人”的自由。
        
      遗憾的是,人类悠闲而傲慢的躺在自以为是的物质温床上,做着“自由”的美梦,还不自知不清醒,不知道自己已经戴上了金钱的镣铐,套上了商品的枷锁。而这个世界正以貌似自由代替不自由,以购买和享用的“快感”来麻痹人们思考的神经,以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来刺激人们加快堕落为奴的脚步。人越来越脱离人的自然本质状态,一步步的趋向物化和符号化,就连购买商品这一行为都慢慢跨越了使用“使用价值”这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范畴,而愈来愈像是在购买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符。别看中产阶级在频频光顾所谓的高雅音乐会,其实音乐会提供的只是主体内在性的虚假幻觉,为的是暗示主体地位和教养的虚假协调;别看所谓的上流社会的精英人士整日披金戴银、名牌武装到牙齿,其实金银和名牌的不停替换提供的只是主体自我周期性的身份认同,为的是暗示主体成功和财富的虚妄满足。
        
      另一方面,媒介对所谓“大众文化”的大批量机械的复制,使文化产品堕落为商品,使人类的最内在的反映也已被彻底的僵化、一维化:任何特殊的个性都被泯灭在了乌合之众的海洋里;任何特殊的呐喊都被湮没在了整齐划一的语调里;任何特殊的情感,都被既定成了一种单一的模式,经历着似曾相识的际遇。在这样的环境里,人像是生产车间上一个个被流水作业加工后的机器零件,没有独立鲜活的生命,只能井然有序的列队迎接着相同或者相似的命运。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媒介不再是以提升人类灵魂境界为己任的圣贤,而成为帮大众消磨时光的“时间杀手”……我们整日看到的是报纸给我们呈现的“世界”,接触到的是电视给我们营造出来的“天下”,谈论的是广播提供给我们的议题,还没有意识到我们在接受媒介信息的同时丧失掉了认识和体验真实世界的机会,不知道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是被媒介选择过、加工过甚至是创造出来的“伪现实”和“拟态环境”。
        
      不仅如此,媒介猛烈的宣传攻势久而久之就会催眠一样使大众自动放弃思想。变得麻木平庸,成为文化中的被奴役者。电影用它的内容感化观众,促使观众直接用它衡量现实;电视用它的价值判断教育观众,促使观众接受它的价值标准;报纸更是精心挑选了它的内容,在有限的版面上轮番进攻,把自己塑造成代表民众思考的权威机构。人们的生活被局限在了媒介精心打造的框架中,人人都像电影主角一样经历人生,像电视主持人一样思考社会,像报纸评论员一样谈论媒介早已设置好的“大事”议题。人类失去了主观创造力,想象力和自主性也渐渐萎缩。人们对着庞大的媒介机器只有应和、招架和逢迎的能力,生怕自己搭不上主流媒体话语的末班车,被所谓的大众时代抛弃。人类被异化成了单向度的没有思考和行为能力的人,没有反抗精神和批判能力的机器。
        
      如今,媒介正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势头继续发展,人类在尽享媒介高科技技术带给人无限便利的同时,是否会拿出一点点时间,从价值层面反思一下人性的道德世界,以批判的角度审视一下这个无所不能的机器怪兽?马尔库塞在上个世纪中叶就告诉我们,不要在让“单向度机器人”成为自己墓志铭后才躲在对祖先的无限追思中黯自神伤。也许一个多世纪前那位充当狂人角色的圣哲对世界的那句绝望的怒吼“上帝死了!”,才是永远回荡在浮华社会上空的,对现代文明最振聋发聩的警世恒言。
      
  •     抽空看完了马尔库塞作品。这位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和历史上的众多哲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尽管他们的批判和分析是那么真知洞见,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他们的理论大厦中总有个别部分是那么地经不起推敲,却轻易地被他们忽略掉了。马尔库塞尽管创造性地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生命冲动论,马克思的早起思想和法兰克福学派传统批判论,但仍遗留下了诸多漏洞,阻碍了他的学说进一步发展的道路,也遭受了来自各个领域的批判。
      
      马尔库塞的“爱欲”和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有异同,他在个体自然轮中沿用了弗洛伊德的概念,但在个体社会论中,他说社会文明不一定总是对爱欲起着压抑作用,而是认为“真正的社会文明”可以和爱欲实现和谐共存,由此,他从爱欲人性论出发,结合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发展出了一套带有乌托邦色彩的政治学说。
      
      现代工业社会是人性异化之源
      本书就像一本病历,马尔库塞在其中详尽描述了工业社会下的人的异化。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贫乏的消除和社会福利的普遍实行将人变成了物质人,将社会变成了拜金教。工业社会下的物质丰富使原本困难的中下阶层的生活得到大幅改善,这突如其来的财富远超过了当时精神文明能承载的速度,产生了物质丰富却麻木不仁的社会现象。马尔库塞还称次为工业社会控制人的精神的重要手段
      
      第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已化为技术人。工业社会使人异化,其中日益壮大的科学技术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人们失去了创造性,自由意志和否定意志,最重要的是丧失了差异性。整个社会过于整齐划一,完全按照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来行动,人已不再是人。
      
      第三,工业社会下的现代化宣传广告工具对人的控制。人们身不由己地逐步沦为广告的奴隶。从深度方面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个人自由与创造性已丧失殆尽,整个社会已成为一个吞噬个体本性的工艺装置。人们按照广告的推介偏好去娱乐,去游戏,去消费,去爱什么恨什么,广告代替人做出了选择。
      
      第四,高科技装备起来的劳动过程使劳动变成了劳动者之外的活动而使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异化。在机器大发展以及通过科学理性设计出来的管理模式下,劳动的分工越来越专业化,机械化,片段化,个体在劳动中的有机联系越来越少,逐步丧失了劳动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个体成为了机器的延伸性工具。它表现为劳动者的技术越成熟,做出的产品越精致,他的思维水平就越退化。
      
      
      在系统地更深地挖掘工业社会使人异化的原因时,马尔库塞提出了“真的需要”,“假的需要”“真的意识”和“假的意识”四个概念,指出假需要假意识掩盖了真需要真意识,并使人们无法明辨真假,从而导致了社会病态发展。本书作了大量的相关阐释,这里就不做赘述了。应该注意到他猛烈批判背后的疑点:他提出了真假判断的标准,但却又说现阶段的人们是无法使用这个标准来判断的;他过于迷信弗洛伊德,又从不质疑自己的形而上学的疏漏,也没有注意到当时反对弗洛伊德学说的呼声;他讽刺改良,但他的革命本质却是改良型的。他彼此矛盾的地方是如此之多,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马尔库塞面对工业社会提出了自己的革命说。他指出革命首先是心理学的革命,意识的革命,他的革命不是指推翻政权或更迭经济制度,它反对的事虚假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但不见得“爱欲说”是完善的价值标准和革命纲领。他的“新社会主义”比共产主义更有乌托邦色彩。在他的理想模式下,社会是不存在压抑的。但只有适当的压抑,力比多才能和社会文明实现和谐,毕竟他的理论潜在的前提是力比多是不可自控的,否则也不需要革命了。此外,经济制度不改良改变是无法彻底实现意识革命的。
      
      在革命主体问题上,马尔库塞的回答相当草率。虽然他看到了工人阶级已不适合充当革命主体,原因在于工人阶级已融入进了中上层社会。那么是不是一定要找更贫困的阶级呢?马尔库塞的“亚阶层”显然是不称职的,因为并非简单的革命教育和意识教育就可以提高所谓的革命觉悟,且亚阶层的人员是流动的。基本上解决了他们的吃穿冷暖问题就不会有革命冲动了。革命领导力量?马尔库塞认为青年知识分子充当革命领导力量,这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革命不是打群架,单靠热血是不行的。也难怪之后就没人鸟他了。
      
      
      突然不想打了,吃饭
      
      
      
      
  •     社会的主要症结在哪里?就目前而言,在于是否分配公平,而非物质是否匮乏。如果只强调匮乏,而回避了公平;如果只用物质“极度的丰富”来避免“路有冻死骨”,而不去理会“朱门酒肉臭" ;如果一味保障物质需求的下限,而忽略了对上限的控制,那么人类面对的结果只能是对自然,对人生命本身掠夺式的开发使用,只能是人与自然加速的完结。而更可悲的是,人们的精神成为不毛之地,除了对物质的追求,没有其他。
  •   好深刻 你肯定拿A~~
  •   精神分析引论这门课有提到马尔库塞!很喜欢他的观点!!赖希(弗洛伊德的一个弟子)也有提出关于爱欲解放的类似想法,但他更多的是从家庭婚姻的角度来探讨的,希望找出切实的婚姻改革方案来保证人们的真正幸福~
  •   这个答案是无法实现的,它的实现是以不同的人对自己的定义和可能性的实现在完成的,那时候才是自由,且有序的自由
  •   此书的小说版——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我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两者在观念与立场的相似性,惊人的洞彻与入骨。生活越来越美好,强加于人身上的存在也越来越得到认同与一致性,我们缺乏的居然是苦闷,我们确实太需要苦闷。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这也适用于齐泽克么?
  •   抱歉没读过齐泽克
  •   看的我迷迷糊糊的,那就推荐你好了
  •   很难说,不知道前面你想表达的是不是批判不过是不同思想境遇的人玩的游戏,因为不同境遇都会还原,把文本还原成自己所熟知的样态。后面文章很犀利也很好玩,黑格尔说的空的深邃怕是你想要批判而又自陷其中吧!
  •   前半段精彩后半段不知所云。
  •   楼主和小马都在速速绕口令~~~
  •   2010-10-13 14:55:56 果不其然
      楼主和小马都在速速绕口令~~~
    哈哈 ,看到今天,已经觉得速度慢的不得了
  •   你知道的,我们读那一段比较慢
  •   哈哈,今天是
  •   看了前半部分,哈哈,挺好玩的~~~~
  •   马尔库塞之所以说发达资本主义是极权主义,是因为它将理性作为统治和异化手段,从而扭曲自由作为一种时间向度和需要满足的本意。而你却还沉浸在这种被歪曲的意义中不可自拔。
    希望你能够用学术的而非愤青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   《致所有不愿与我共乐乐者》
    我不想再得拯救
    也已然抛弃希望
    只求你们高抬贵指点个没用
    再挥一挥衣袖不留些许怜悯
    只让我我孤独地,不可自拔地
    娱乐至死
    and
    so what!
  •   话说我读的不顺畅,不过还是辛苦楼主了
  •   你妈!太精髓了!
  •   在你自以为是地批判起马克思而投入“自由”主义的极权主义怀抱时,你就把你的思维水平降低到和大众一致的程度了。
    望你好好看看我的小站,相信你还有能力理解,为什么真正的左派对“自由”主义根本瞧不上眼。
  •   ''什么是单向度的人呢?说白了,就是那种对社会没有批判精神,一味认同于现实的人。这样的人不会去追求更高的生活,甚至没有能力去想像更好的生活。 ''
  •   问题在于,没有人能够给出具体的解决途径。毕竟,就如同您说的那样,没有人愿意在物质上倒退回去了,由奢入俭难。那么如何在物质层次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摆脱物化?我觉得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关口,一旦突破了前途不可限量,不能突破的话就只能局限在这个层次了。
  •   很早就有先人指出,我们正走在一条歧路之上,或者正走向一个前途未知的迷雾之中。但人类们依旧坚定或者盲目地相信着未来,所有人在狂热地拥抱现代社会带给我们的“得到”之时,不曾关心过那些珍贵的、被丢弃的“失去”。
  •   清晰了
  •   最後有點離題了?
  •   你这不是评论,主要在说传媒与人的关系;部分内容可以作书的序言。
  •   这篇文章为什么帖到这本书的书评里来了?似乎只沾了一点关系啊。
  •   不管怎么说,很有意思,很透彻...
  •   奇怪了,我的评论是被删掉了吗?
  •   
    我从不删别人的评论。。
  •   那为什么上面没我评论老是提醒我有新回复?
  •   i've no idea..
  •   找到一个看过这本书的美女,可惜评论有点隔靴搔痒。
  •   这个世界也没那么操蛋的啊。。。
    你说的问题是有,但是,我们还是能多多少少分辨出来的
  •   评论得跟本书无关么?我看了本评论想看本书来着。。。
  •   这篇更接近对麦克卢汉或者尼尔波兹曼的评论吧......马尔库塞的分析方法没这么偏重传播性的.
  •   萨特回忆早年是从书本里认识世界的,肉眼看到的世界反而像是假的。媒体,最大的造梦机器!谁掌握了媒体,谁就是造梦者!
  •   得缘今晚看到此评论……
    媒体越来越无孔不入了,特别是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地铁上10分钟时间都可以不花钱全看遍今天的奇闻怪事了。不过,老话说的好“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黄盖愿挨,就怨不得周瑜不是?
    黄盖们,醒醒吧!
  •   圣哲。。原来你用如此中国式儒家观点看待尼采。就如这篇评论,片面倾向的堆砌,何尝不是一场虚假?
  •   yrhyr
  •   eded
  •   现在看当时他们的担忧有点和现在的事实不一样。就经济全球化来说,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在消弭,但是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让代沟变得更彰显。
  •   3216
  •   真有点困惑了
  •   写得好,学习了。
  •   这本书语句好生涩,无法叫我读下去。几次逼迫自己去读,看怎么也看不进去。不知道原著读起来会不会好点。。
  •   亚马逊有英文版
  •   法兰克福学派对工业社会人异化理论还是颇有见地,虽然有些细节经不起推敲,可是若干年后还是很敬佩马尔库塞的预见性
  •   那几个漏洞是你自己总结的?
  •   总结部分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