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上海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何惠明  页数:20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两千年看西安,五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的历史虽然比如上西安、北京那样悠久,但通过《寻根上海》一书,读者仍然可以了解上海的家底、上海的底蕴、上海的名人等诸多内容。作为上海市松江区地方志办公室方志专家的何惠明先生,精心挑选多年来从事上海地方史志研究的成果编成是书以飨读者,全书共分为历史之迷、山水人文、考古探源、古城印记、名胜古迹、风物之最、小镇寻古等七个部分。该书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者通过是书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上海的历史,把握上海全部的文化底蕴,从而在头脑中留下更为坚实丰满的城市文化形象。可以说,读者阅读是书就等于踏上了一条了解上海过去的寻根之旅!

作者简介

何惠明,1952年生,1969年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潮赴滇南边疆农场,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历史系。曾任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方志编纂处处长,《上海通志》总纂助理、总纂室主任,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秘书处处长。1993年被评聘为副研究员。现任上海市松江厉史文化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年鉴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地方志协会常务理事。曾荣获全国方志先进工作者称号。1981年至今,先后主编《松江县志》(荣获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最高奖项一等奖)、《松江县续志》、《茸城史录》、《云间考述》、《华亭旧闻》、《松江轶事》、《茸城志谭》及地方年鉴等30余部。著有《载着史舟徜徉》、《话说上海·松江》、《九峰志》、《松江文物胜迹志》。合著《明清松江府》、《方志论集》、《简明方志编纂学》。发表论文《上海古代问题十考》、《论新方志编纂中,六个重要问题》等40余篇。

书籍目录

序言
自序
历史之谜
古华亭的由来
吴王寿梦到过松江吗
关于古代上海的归属
春秋时越国疆域曾到达上海吗
秦始皇时期上海历史中待解开的三个沉案
关于“华亭海”及上海海岸线变化奇观
唐代设置华亭县前三件难释之事
黄浦江的前身是否由春申君开凿
山水人文
九峰纵览
古老的吴淞江
黄浦江的形成
金山三岛考察记
……
考古探源
古城印记
名胜古迹
风物之最
小镇深处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到了南宋后期,大批北方移民进入江南后,耕地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江南是水乡,围滩垦地是解决耕地问题的捷径,而围滩垦地的直接后果就是江河因水流不畅,淤塞严重。吴淞江因水流不畅,大量泥水沉淀下来,致使下游淤塞严重,下游的淤塞又造成上游河道不畅通。到了元末明初,吴淞江淤塞严重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明永乐年间,大臣夏元吉接受了上海人叶宗行等人的建议放弃相当于今北新泾以东的原吴淞江下游水道,在疏浚挖深吴淞江的同时,重点疏浚、拓宽了黄浦以及范家浜,引吴淞江水在今外白渡桥处注入黄浦,从而一起流人新的黄浦江下游河道。由此原吴淞江下游的水患不再出现。关于治理吴淞江还引出了“廉河”之称的佳话,那是人们称颂海瑞的一则故事。明万历年间,海瑞任应天巡抚,主持吴淞江疏浚工程期间,他收到了数份状告恩师徐阶“圈田”不法行为的禀帖,时称“海青天”的海瑞犹豫了许久,因为徐阶当年曾在嘉靖皇帝面前保过他。但海瑞后来还是坚持秉公执法,徐阶也只好带头退出了所占土地。在疏浚工程中,海瑞采取了以工代赈、救济灾民、节约经费等一系列措施,不仅使计划三个月的工程只用了一个半月,连反对他的官绅也不得不叹服:海瑞“反行之事,皆为民生社稷,虽摧折士绅,但海公清白,有目共睹,不妄用,又法严。开吴淞江,非海公肯担当,安能了此一大事也。”吴淞江得到疏浚后,四方获利,人们对廉洁的海瑞出色的治水功绩称颂不已。当地人还把海瑞主持疏浚的吴淞江称“廉河”,这是何等高尚的称呼啊。到了近代,上海市中心的吴淞江突然不见了原江名,一时令人奇怪。吴淞江发源于太湖瓜泾口,从青浦赵屯人上海市区,在外滩黄浦公园处汇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上海境内约53.1 公里。到了近代从西边流来的吴淞江到上海市中心之后突然不见了河名,其下游变成了苏州河。据历史记载,苏州河名称是1916年后改的。其实苏州河从来就不是一个正式的名称。租界时期,工部局有人认为此江可通苏州,即改称苏州河。当时一般把北新泾以下至黄浦江的河段称为苏州河,后来随着上海郊县城市化,俗称苏州河的河道范围自然地向上游延伸到了嘉定、青浦。尽管人们都已习惯称其为苏州河,但如今几乎所有正规出版的上海地图中,沿这条河所标的还是“吴淞江”,只是括注苏州河,仍坚持把“吴淞江”定为规范的名称,而“苏州河”则是吴淞江的俗名。而习惯上,人们把吴淞江在上海郊区的那段仍叫作吴淞江,而把流人市区的那段叫作“苏州河”。

编辑推荐

《寻根上海》是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寻根上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