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管志华 页数:168
内容概要
《走过那山,蹚过这河》是高级记者管志华同志的文章结集,共分为城市感怀、海上风韵、人物影像、旅行散墨和书林一叶五个部分。城市感怀记录了与城市有关的方方面面,海上风韵书写了上海的一系列品牌以及历史和现状,人物影像则是作者对社会各界名流的采访,旅行散墨是一组旅行途中的感怀,书林一叶则是作者的读书心得与体会。全书记人写事,文情并茂,娓娓道来,颇具可读性。
作者简介
管志华,(又名子华),汉族,祖籍江苏无锡。1951年11月出生,1968年11月参加工作。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新闻工怍近27年,现供职于人民日报社。著有新闻作品集《世纪传真》、《上海时光隧道》,新闻专著《中国报纸副刊学》(与姚福申合著),诗歌集《放歌春天》,散文随笔集《人间聚散》、《学灯书话》、《行走天下》。
书籍目录
序 留下这些文化碎片海上风韵商人群:与城市崛起相伴上海会馆的源流上海商人和苏州文人“大隆”的创业与勃兴上海烟草的品牌故事德力西与中国航天上海移动:企业社会责任标杆会说话的“红绿灯”附:马路交通的“经济学”——未来的城市智能交通(罗赞文)乐为电力添砖瓦华亭人闹元宵人物影像赴美留学不辱使命——访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石双惠研究员留学:重在“会学”——访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郑衍衡附:我亲历改革开放后首批留美路(龚祖埙)弘扬国学传承中医药学——访著名中医学家潘朝曦教授妙手起生死大医济苍生——再访著名中医学家潘朝曦教授点亮心灵一盏灯——访华亭宾馆董事长、总经理董剑珍柏万青:从“草根”走向“明星”人际沟通和谐社会辞海精神和上海文化——记出版家巢峰忆贾安坤先生二三事从翻译导游到旅游局长——道书明话上海旅游今与昔真文章在孤灯下——记上海昆剧名家张静娴“草书王”漂落上海——记当代草书名家爱新觉罗·若兰“中国玫瑰第一乡”的文化遗产——访兰州永登县苦水镇木偶老艺人九七老人的长寿人生——访上海文史馆馆员刘?万旅行散墨此间风物属苏绣水灵震泽天上云居“天堂草原”巴里坤哈密:人亲水甜风光好雄关漫道真如铁——嘉峪关走笔弯弯月牙泉先秦文化的摇篮——旅行甘肃偶记伏羲故里参观记在西安看实景剧盛世经典·苏河湾泖港风貌当涂:诗性的土地——兼记李白的终老之地城市感怀边缘人莫做手机的“奴隶”城市留下什么飞过城市的天空城市与老人美食:通向世界的护照对城雕之孔见缘何缺标志性城雕城市需要景观家由“学书”想到景观祖国荣誉高于一切——锦江囝宾车队世博接待中故事人性与文化的力量海上藏石“拍卖经”苏州河风光书林一叶读书的“三生主义”读书与清谈谈国学刘邦的“骂儒”夜读《庄子》巾帼的情怀——读《玉兰正盛开》新闻先驱者的心灵史——读钱江的两部报史新著识度和守度——读《裘沛然选集》文人“触电”有感于《新华字典》的风波博观会通鉴古今——读《中华一万年》有感史家的公正和公允——重读《史记》留住文化之根——读《中国魅力名镇》守岁记后记
章节摘录
商人群:与城市崛起相伴 近代上海,逐步演变成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而商业人群中,不乏 大商人、大富翁、大老板、大资本家和大买办。几百年前,上海其实是名不见经传 的小渔 村。比如,明清时期上海只是苏州府的“卫星城”,后来渐渐繁华,誉称 “小苏州”。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却变了上海的“卫星城”,以至称作“小上 海”,其间 当有夸耀、自豪的成分。这里,不仅仅是称谓的变化,而是折射苏州作为 原来传统 和兴盛的城市在近代的没落,也体现商人的积聚和能量,他们与新兴城市 相伴,推 动经济格局的震荡、变迁,使上海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神话。上海开埠以来,逐渐发展成为区域的工业、商业、贸易和金融中心,从而取代 苏州原来的主角地位。史料记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国内的棉布、棉纱、茶 丝及米的贸易都不再流经苏州,苏州曾是全国最大的粮食集散地,此时已 无进也 无出。随着上海在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它成为近代中国 民族工 业和外国投资的主要场所。如1900年,苏州进出口总值为117.928 7万关 平两,上 海则为38 948.439 5万关平两,后者为前者330倍之多。再如1900—1937 年海关 的统计,这30余年中,苏州进出口货值总数最高年份为1922年,达2 636. 816 2万 关平两,而同年上海进出口货值总数为134 744.088 7万关平两,后者也 是前者的 51.1倍。可以说,上海取代了苏州传统经济中心的角色,以超强的经济聚 散能力,让当时有限的资源、资本流向上海自己的“聚宝盆”。这中间,商人群体 的能量和 功用不可忽略,正是这样一批资本“蚁民”,将一块香喷喷、好端端的苏 州酥骨迁搬 上海,苏州的中心地位由此沉沦,辉煌不再。从宏观眼光分析,19世纪中叶发生的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经济社会 封闭的 状态,把中国推向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大潮中,导致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分 化,小农 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新的经济兴起,在这种社会 转型中,部分适应了新经济发展需要的城市获得发展机遇而勃兴,而原先具有稳固 地位、经济发达的城市则由于在转型过程中未能适应变化,从而出现衰落。苏州 中心地 位的沉落正缘于此。从具体因素分析,交通地理位置的优劣也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当初 苏州之 兴,仰仗于地处明清时期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土地 肥沃,物 产丰富,水网密布,水陆交通发达,尤其得益于京杭大运河之便利,“南 海百蛮之入 贡者,南方数百郡之求仕者,与夫工艺贸易之趋北者,今日杭州而明日苏”,成为当 时苏、杭繁华之乡的真实写照。然而,铁路的兴起,使大运河运输功能渐 渐退化,慢慢地,苏州传统商业贸易地位一点点下降,像起初非常发达的苏州米市,到了清 末年间迅速衰退;曾经十分兴旺的粮食专业批发市镇枫桥,到了民国初年,渐渐门 庭冷落,以致变成“寒桥”。史书记载,民国以来“苏州商业区域狭隘,宏壮经营不 便;其势力范围不过为当地附近四乡八镇及常熟、无锡、常州、丹阳而已”,苏州从 全国性的大城市衰退成区域性中等城市;而太平天国战争的爆发,也是重 要推力,期间,苏州大量的地主商绅逃往上海避难,带走了巨额财产。地主商绅包 括官吏 在上海发家致富后衣锦还乡,则是大兴土木、大造园林,无有志向、意识 去打造一 个真正强大的苏州。近代苏州的衰退,归咎于传统经济的解体缓慢和对现代经济的反应迟 钝。本 来苏州具有独特、优越、领先的丝织业,然而这种优势却捆住苏州自己的 手脚,在 常规的惯性中,不肯也不为现代工业大潮所动,让往日的辉煌自我陶醉而 麻痹嗅 觉,致使新式工业一直未有发展,与充满朝气、活力的上海相比,近代苏 州在满足 中落伍,为此,有人自嘲:“苏州有文化,无商化。”缺乏市场活力、激 情,苏州陷入农 业经济的桎梏,落人窠臼而无独创。相反,上海逐步成为移民城市,拥有 雄厚资 金、实力,商人开店办厂,市面兴旺,追求商机,讲究商道,使近代上海 从“矮个”成 长为“巨人”,而近代苏州却从“巨人”缩小成“矮个”。值得一提的是,苏州曾是经济兴盛、文化发达、人才荟萃之地,清末 民初以来,苏州士绅除少数人发生身份和观念转化外,多数人保持根深蒂固的传统观 念。作 为社会主流的士绅意识,通过各种渠道浸润漫延,严重影响一般民众,正 是如此,晚清苏州的民风变得异常靡弱、闲散,生活节奏十分缓慢,丢失和缺乏实 现早期现 代化所必不可少的紧迫感和开拓创新精神。对苏州人,有人评说“长于持 论,短于 行为;勇于发端,怯于临事”。在这样的世风影响下,清末民初,苏州较 少人愿意将 其资本投入到现代实业中,以致机器生产的工业厂家寥若晨星,这样造成 苏州钱 庄吸收的存款在本埠难以销纳,不得不转向外埠寻求出路。恰恰相反,靠 苏州最 近的上海,由此大得“天时、地利”,苏州的钱融进上海,给上海的命脉 贯注血液,也 像乳汁滋养孩童一般,让近代上海的身子、个头愈长愈高、愈发强健。P2-4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