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高兵强 页数:144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是一个狂风暴雨的时代,这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这一时代的主题是过渡与革新,变化与创造。主导当今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精神世界的焦虑和紧张。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各种相互对立的元素彼此折冲龃龉的时代,旧事物的残渣与新事物的萌芽缠绕搅和在一起,受到朦胧理性之合力的裹挟。”1898年3月,当法国文艺评论人阿道尔夫·热蒂用以上一番言辞来形容19世纪末的西方社会境况时,他或许并未意识到,他同时也道出了一种新型艺术风潮的本质特征。这一艺术风潮,就是所谓的“新艺术运动”(ArtNouvcau)。应该说热蒂的评论并不是偶然的。一般来说,在社会形态与艺术精神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甚至可以说,社会形态与艺术精神本就是同一个精神主体——人的内在意识在不同维度上的不同表现。毋庸置疑,无论是社会存在抑或是艺术存在,其昕依赖的内在主体都是人,社会形态与艺术精神在本质上都属于人的存在状态与活动效能的某种外在彰显。在这一意义上,社会形态与艺术精神都是对人类在某一特定时空区域下的生活境况的表露,是对某一历史时段中的特定文明形态的集体式映像。因此,在以上宏观视阈之下,作为一种艺术风潮的“新艺术运动”,其对于人类历史的意义就不仅仅限于在狭隘概念上的装饰领域或美术世界.而是进一步被视作对人类近代文明形态的一种独特表征。今天,在世界越来越深入地实现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化的时代语境下,我们回眸观照百余年前“新艺术运动”的一些人和事,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那些随着时光流逝而致其光华略见黯淡的面孔和画面重新浮泛光彩,更是为了将当年那一时代中的艺术家们,他们所代表的生活理念——不管这些理念是否变成了现实一及其对这些理念的追求,展现在现代人的眼前,并由此为我们提供在现代生活模式之外的另一些生活方式的广阔可能性。因此,在上述意义之下,可以归结出这样一个命题:艺术即是生活。在这一命题下,也许我们不能笼统地得出“艺术就是生活的现实(或现实的生活)”的结论,但可以肯定地说,艺术至少是“生活的理念(或日理念中的生活)”。如果说在现实中往往掺杂了生活的诸多残缺与无奈的话,那么在理念中就一定裹藏了人们对生活的诸多美好的信念与希望。因此,理念之于现实的关系,恰似彼岸之于此岸,自由之于自然,神圣之于世俗。如果说人类的肉体天生只能存在于此岸,存在于现实中、自然中、世俗中,那么人类的精神却并不满足于此种境地,而是常常憧憬于彼岸,憧憬在理念中、自由中、神圣中。
内容概要
本书是对发生在西欧的三次著名的艺术运动中的"新艺术运动"的综合性、专业性介绍和具体描述。这几场运动先后发生于19世纪下半页到20世纪初,影响人类的文化艺术生活十分深远,至今我们的审美和时尚价值取向,都离不开这几场运动所带来的丰厚的艺术遗产;同这几场运动相关的艺术家至今仍然是艺术设计界振聋发聩的名字。 本书堪称我国首次对该运动的专著介绍,对读者了解新艺术运动的全貌及其深远的影响具有启蒙性的意义。 本书适合艺术人文爱好者和工作者、设计师,及相关艺术经营者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序 艺术即生活 一、现代性与精神变革 二、界限与融合 三、整体与平衡第1章 一个法文词的世界涵义 一、一面多棱镜 二、现代性的诉求 三、新艺求之“新”第2章 新艺术的理念来源 一、自然主义 二、历史的矣联 三、象征的涵义 四、颓废之美 五、拉斐尔前派之梦 六、手工遗风 七、纳比派与先知 八、洛可可遗韵 九、中国风情 十、浮世绘 十一、阿拉伯流风第3章 新艺术的形态特征 一、新艺求的发展分期 二、新艺求的核心特征 (一)总体特征 (二)主题特征 1.动物和植物 2.曲线与平涂 3.女性话题 4.家具设计 5.宅邸园林第4章 新艺术的新材质 一、纸材 二、木材 三、纺织 四、陶瓷第5章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 一、法国:艺求的合众国 (一)巴黎,浪漫之都 1.“雅骨”风情 2.埃菲尔的铁塔 5.吉玛德的巴黎地铁 (=)南锡,艺求重镇 1.新艺术运动重镇 2.加莱与五彩琉璃 (三)珠宝巨匠拉力克 (四) “红磨坊”里的劳特雷克 二、比利时:美学与自由 (一)布鲁塞尔和“二十人小组 (二)新艺求先锋维克多·霍塔 (三)现代主义的奠基人凡·德·维尔德 三、奥地利:欧洲的心脏 (一)维也纳,“多瑙河女神” (二)分离派,走向功能主义 (三)新观念与分离派总部 (四)“方格”霍夫曼 (五)克里姆特的生死情欲 (六)席勒:枯萎的肉体 (七)鲁斯: “装饰郎罪恶” 四、德国:张扬的青春 (一)“光芒四射的慕尼黑” (二)德国精神之“德意志制造联盟” (三)现代设计之父贝伦斯 (四)多面手:雷姆施密德 五、英国:手工风格的遗韵 (一)工艺美术的遗风 (二)苏格兰的直线风格 (三)比亚兹利的插画 六、西班牙:一个人的城市 (一)兼容与试验的空间:巴塞罗那 (二)高迪的曲线 1.古埃尔公园 2.巴特略公寓 3.米拉公寓 4.圣家族教堂 七、捷克:布拉格之春 (一)“百塔之城”布拉格 (二)穆夏:新艺求的缩影 八、意大利:“面条”风格 (一) ”花样”与“面条” (二)都灵国际现代装饰艺术博览会 1.在夹缝中求生存 2.瓦拉布莱加、考麦梯与劳罗 九、美国:现代建筑的发端 (一)“芝加哥学派”与摩天大楼 (二)沙里宁:一个芬兰人在美国 (三)蒂梵尼的灯饰结语: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后记参考文献人名索引插图索引
章节摘录
插图:正是由于对自然元素的青睐,新艺术运动具有了与其他艺术运动截然不同的特征。“自然性”对于新艺术的意义,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发展层面,二是哲学反思层面,三是经验现实层面。就科学涵义来说,新艺术精神中渗透了19世纪最为重大的科学发现所揭示的意义: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提出的进化论对人的自然性所作的认定。这一观点的提出在当时对于人类自身的认识无疑是一个颠覆性的震撼一一在此之前人始终是被或多或少地神化了的存在物。1831-1836年间,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英国派遣团的环球航行,他做了长达五年的科学考察,主要在动植物和地质资料等方面进行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后形成了生物进化概念;1859年,震动世界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该书用大量实地探察所获得的资料,论证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形形色色的生物都并非上帝所造,而是经由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而来,由此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摧毁了此前流行久远的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自然本身也有其自在的进化历程和规律,自然拥有其自身的目的性,人类则是自然整体进程中的一部分。这一论点的提出对于19世纪的人类思维来说冲击巨大,艺术家们当然也不例外,新艺术精神的生成受到了自然进化论观点的重大影响,其重要表现就是艺术家们在新艺术实践活动中,极其强调对自然事物以及人的自然特性的表达。就哲学涵义来说,19世纪的欧洲正是思想启蒙走向成熟的时代。思想启蒙是近代人类思维的一场革命。早在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就在其《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一文中玩世不恭地揭示了文明社会形态对于人之自然美好状态的毁灭。卢梭认为,人的初始自然状态乃是人与外部自然世界完全合一的生活形态,是一种“天然的美好”,而文明社会或政治社会的开始,便意味着人类上述自然美好状态的终结。继卢梭之后,德国启蒙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进一步通过对人类纯粹理性能力的批判和检点,在学理上。
后记
“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是人类设计和美术运动史上非常独特的相互交错的伟大实践,也是改变了今天我们生活的影响深远的人类活动。之所以将这三场美术运动编撰成书,是因为它们整体改变了我们的审美,而且将世界从即将陷入工业革命之后的全然机械化、经济化,重新拉回到了人文主义的关怀中,这其中所涉及到的伦理和哲学意味,完全超出了运动本身所提供给世人的外在表象的审美情趣,而上升到了关于文明进化,尤其是意识和思想进步的至关重要的层面。所以,今天我们来回顾这些实践,其意义不止是为了告诉读者一段真实的历史,更是为了纪念这些运动过程中的众多参与者,他们出于对人类进步的使命感和自发的责任感,以各自的学识和智慧、财富和经验,向世人提出了包括理论和实践在内的一整套解决方案。这套书是两年前由上官消波先生提出选题并主持策划的,承蒙他的信任,将撰写工作交由本人。我本科学的是建筑设计,硕士学的是国际关系,博士读的是外国哲学。这三者相互作用,对于写作这套书有了一些基本的把握。写作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参考了大量书籍和资料的基础上,堪堪得以完成使命,也是我对19世纪以来世界各地设计大师和美术工作者们的一次敬礼。其中不乏陋见浅识,敬请读者不吝赐教。这套书的撰写和出版还得到其他诸多朋友的帮助,尤其责任编辑吴雅仙女士帮助增补了众多人物的词条性介绍,扩大了知识面,也增强了可读性;对图片的整理和搭配也得到蒲仪军先生的专业性校核,令全书的表述更为准确生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辑推荐
《新艺术运动》是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