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叶中强  页数:591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古今中外城市史上,没有一个城市像近代上海那么内蕴丰富,情况复杂。这里有三类市政机关,三个司法体系,四种司法机构(领事法庭、领事公堂、会审公廨与中国法庭),三个警察系统,三个公交系统,三个供水系统,三个供电系统,电压有两种(法租界是115伏,公共租界是220伏),有轨电车的路轨宽度也分两种。假如有人想从南京路乘电车去中国城里的某个地方,他必须先乘英国电车到租界边的爱德华七世大街(今延安东路),接着穿过马路进入法租界,乘法国电车到南头,然后穿过民国路,再乘中国电车继续前行。在这趟半个多小时的路途上,首先可看到的是穿着英国警察制服的英国人、白俄人和印度锡克族人,然后是穿着法国警察制服的法国人、白俄人和越南人,最后是中国警察。这里人口多元。域内人口八成以上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湖南、山东等18个省区。

内容概要

  越晚清至民国,上海曾连续不断、日臻规模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先自周边终及全国的文人。文人迁徙的历史图绘,不仅呈示出近代中国文化要素的一种地域流向,复亦见证了传统士人,从“仕途经济”走向职业空间,从庙堂依附者,蜕变为一个以近代知识生产体系为存身空间,拥有文化权力的社会阶层的历史过程。而近代上海——一个处于不断建构中的市民社会,在体现其文化包容性的同时,为中国文人转型,提供了从物质、制度、知识到观念的支持。《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聚焦于构成在沪文人生活的“内环境”,即由文人通常行走的那部分城市空间(实体空间),以及相关的文学机制、职业空间、交往领域、经济背景、衣食住行等,兼及文人的心理空问和文本生产。这些“内环境”,不仅印证着文人的城市实践,亦构成了文人的“上海社会”。但有“内”必有“外”,《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亦试图连接城市社会的大背景,并沟通文学史研究关心的话题。

作者简介

叶中强,男,祖籍浙江舟山,出生于上海。1990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当代研究室主任。近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文学与都市文化。发表有文学、文化研究专著:《从想像到现场——都市文化的社会生态研究》、《寻找家园》、《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合著,任主编),并参与撰写《上海文化通史》(任分篇负责人)。发表论文有:《论“五四”小说中“孤独者”的文化心理》、《以走出社会的方式介入社会——论“五四”文学思潮中的“个性主义”》、《齐美尔、沃思的都市社会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影响》、《城市空间与晚清上海叙事——从到(海上花列传)》、《民国上海的“城市空间”与文人转型》、《游走于城市空间:晚清民初上海文人的公共交往》、《晚清民初上海文人的经济生活与身份转型》等。

书籍目录

总序引言第一章 晚清上海:场域的开辟与演变一、开埠之初的“北门”内外:王韬行走上海的路线(一)开埠初期的“北门”内外(二)王韬心目中的“城市二、19世纪90年代:韩邦庆眼中的“城市”方位(一)从“邑城”到四马路(二)《海上花列传》中的城市地图马路、马车、名妓与城市“公共性马路与女性:渗透日常的开新容异之风三、张园:上海政治生态之缩影第二章 民国上海:城市空间的再生产一、航运、金融发展与社会生活新变二、从四马路到大马路:空间新变中的文人三、逸出文派界分的“城市共同体”四、“三楼情结”的消退与士大夫身份的疏离五、“大马路”精神与上海文化机制第三章 近代稿酬制度与文人职业化一、近代稿酬制度之滥觞(一)“润笔”与“润格(二)稿酬制度之形构二、近代版权制度在晚清上海的实践(一)从《淞隐漫录》到《大清著作权律》(二)李伯元为版权而争三、小说期刊、稿酬制度与作家集结(一)晚清四大小说期刊与作家集结(二)稿酬“基价”与“名”之效用(三)吸纳“过剩”知识劳力四、身份、人格转型:稿酬制度的“现代性”意义(一)清末民初居沪文人的“卖文”意识(二)“仕途情结”的淡化与新归宿感的产生五、新文学作家与稿酬制度第四章 职业空间与文人多栖一、厕身报刊、书局二、沈德鸿与商务印书馆三、任职各行各业四、市场机制中的职业写手五、作为文化斡旋的翻译六、结缘电影:文学书写的扩大(一)早期染指电影的文人(二)明星影片公司对左翼文人的接纳第五章 王韬、包天笑的沪居生活及经济来源一、王韬的城市生活与经济状况(一)早期在沪生活与经济状貌(二)基本收入、生活形态与“献策当道(三)晚年在沪生活与经济来源二、包天笑的城市生活与经济状况(一)职业、收入与移民计划(二)衣食住行与城市空间(三)对“新事物”的尝试第六章 胡适、鲁迅的沪居生活及经济来源一、胡适早年居沪生活与经济状况(一)由“乡巴佬”而“新人物”(二)早年居沪时的经济状况二、胡适再度居沪时的经济来源(一)政治与经济庇护所(二)蛰居时期的经济来源三、鲁迅居沪时期的经济来源第七章 晚清民国居沪文人的交往与结社一、晚清上海的文人圈子(一)晚清早期的文人圈子(二)晚清后期的文人圈子海上文社二、清末民初上海的文人社团(一)城市生活视野中的南社(二)遗老文社、《青鹤》杂志三、文人交往与公共空间(一)私家园林开放(二)从愚园到半淞园(三)张园:文人世俗化的载体(四)张园与《游戏报》、《官场现形记》四、清末民国上海的几个文人聚会点(一)《时报》馆息楼(二)大世界寿石山房(三)慈安里钻楼(四)内山书店(五)新雅茶店与新雅大酒店东厅(六)DDS咖啡馆(七)法国公园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第八章 晚清民初的文人冶游与文学生产一、晚清民初文人的冶游之风(一)晚清民初冶风之盛(二)传统投影与名士遗习二、开花榜:一种“社会仪式”原型三、文人冶游与文学生产之关系第九章 与媒体市场同构:创造社与新月派一、泰东图书局:创造社的摇篮

章节摘录

插图:王韬的《瀛蠕杂志》(刊行于1875年),记述了上海开埠后的种种巨变,其中尤以卷六历述报纸、电报、煤气灯、消防水龙、印刷术、西医、西剧、影戏、魔术、马戏、摄影、跑马等西器物在上海的引入而备受今人关注。[27]但偏重于“新变”的阅读方式,多多少少遮蔽了《瀛蠕杂志》的基本内容(事实上,上述西器物中除报纸、跑马、西医外,大部分均出现在王离沪赴港之后)。通览书中各卷,我们更多见的是上海本地旧史、城池、形胜、邑庙、学宫、园林、物产、习俗、民情、人物(包括新抵沪的文人)等,其叙事触角东至川沙、南至松江、西至青浦、北至宝山。在这“随时走笔”、“积篇而成”的文本框架中,我们不难触摸到作者的一种思维定向——以“邑城”为中心展开的上海叙事逻辑。城北租界与东关货商、南门桃花、西郊菜圃,以及法华牡丹、华亭鹤村、黄浦番舶、吴淞江月,乃至西园游民、虹桥曲巷、荡沟流娼等,同为其叙事半径中的点面。这种叙事视角,实际上代表了开埠初期文人对上海“城市”的定位。熟悉上海史的人都知道,王韬早期在沪的这13年(1849~1862),是近代意义上的上海城市奠定格局的关键时期。一是1853年县城内的小刀会起义及1861年太平军进军江南,曾先后导致“城内”及江浙难民涌入租界,华洋分隔的局面由此被打破。原本“无非荒土”的“北郭一带”,在一瞬问吸吮进发展新城区的大量资金、人力。再是“北门”外的洋行数量激增(从王韬至沪省亲的1848年的24家,增加到1854年的120多家),[28]这些近在身边的洋行及其所携洋器,不仅以其“华楼彩辂”、“淫思巧构”,[29]逐渐修改着“北门”外的地貌风情,亦使流落租界的落拓文人有了第一笔藉以炫耀自我,彰显身份价值的文化资本。

后记

蒙周武、王雪瑛夫妇推荐,参加了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熊月之研究员主持的《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课题研究,由此闯入一支人员精良的研究团队。团队成员周武研究员、马军研究员,都曾与笔者就课题内容互相交流,并热心予以工作上方便。课题主持者熊月之研究员,在统领全局过程中,既重完成期限,亦解研究个性。其宽厚大度、待人以诚的人格风范,尤令笔者铭感于内。在本书撰写过程中,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前辈学者陈梦熊研究员、潘颂德研究员,同事孙琴安研究员等,不吝提供资料,予笔者以莫大助力。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金冠军教授、郑涵教授、石川教授等,经常与笔者聚谈,并就笔者课题内容进行交流。尤其是美国南加州大学亚太媒体中心研究员、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孙绍谊教授,乃笔者研究过程中相伴始终、不惮倾听的学术诤友。笔者的两位硕士研究生吴珍、沈琼曾协助笔者查阅部分资料。

编辑推荐

《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是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上海社会与文人生活(1843—1945)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资料特别翔实,功夫极深。大32开591页458千字。2011年8月第二次印刷,磨痕较淡,稍嫌不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