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唐国良,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史学会,中共浦东新区区委党史办公室, 页数:366
前言
一幢小楼,因为社会名流,因为政治事件,因为种种理由成为不可移动文物而被保留下来的不在少数。这样的楼宇上海很多,中国很多,世界很多。但是,因为浦东开发,因为一种精神而成为历史见证被永久保留的小楼,浦东大道141号的2号楼是独一无二的,绝无仅有的,无可替代的。这幢小楼经历的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一次次特殊经历,在此作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策,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具有重要价值。这幢小楼是浦东开发初期的行政中心、指挥中心、工作中心,也是一幢使用效率最高、办公人员密度最高、单位搬迁率最高、人员进出率最高的小楼。因为事多,因为人多,这里的故事也多,独家新闻也多,未经披露的消息也多。本书通过发生在2号楼里的种种事件,通过历史回放的形式,通过亲历、亲闻、亲见的方式,把浦东开发的历史记忆留住,把浦东开发的精神留住,把浦东开发先行者的情感留住。本书至少告诉我们以下三点。第一,浦东开发的历史见证。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设在2号楼里,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工作委员会(简称党工委)和上海市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在2号楼办公。 这里是浦东新区的诞生地。 赵启正在这里发表就职演说。 浦东开发班子成员在挂牌仪式后接受媒体采访,吐露心声。 在这里,浦东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党政干部。 一件件具有改革意义的事件在这里发生。 这里是浦东新区开发开放最早的指挥中心。在这里,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一系列的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扎实推进。在2号楼里绘就的浦东新区开发开放蓝图为浦东新区的基本建成打下扎实的基础,是浦东开发健康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其影响延续至今,并且还在继续。
内容概要
《2号楼纪事》为纪念浦东开放20周年重点图书,由当年参加浦东开发开放之初在2号楼里工作过的以及与2号楼有过接触的领导、工作人员、专家学者等的共同回忆组成。全书体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以及各条战线为建设浦东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书籍目录
前言东进序曲“就选这幢小楼”三天内腾空浦东大道141号护送立牌过江1990年5月3日第一次会议难忘的423天服从、服务、参与拓荒初期走进小楼我在2号楼当“收发员”难忘的接待高潮家具送上门最早的内刊请汪道涵当会长回顾浦东招商引资学子浦东梦见证“法规先行”会见意大利驻沪总领事参与管理体制方案研究三大开发公司从这里起步难忘的一年上海第一个一号工程“空办”与“控办”汤君年与汤臣上海证券交易大厦落户浦东一个冲着浦东来的工业投资项目浦东开发初期的战略研究《浦东开发》与《浦东开发信息》近千张名片一次外商恳谈会小楼裙房与雨篷“南浦大桥”进小楼骑车调查人事处工作的最初日子到浦东医院用午餐第一个挂牌的政府机构突击制作两块立牌夜奔南京路买红布华彩乐章1993年元旦那一天千年等一回……新的历程再见,2号楼(代编后记)
章节摘录
1992年初,浦东开发办公室受市委、市政府委托,组织研究制定浦东新区管理体制方案,为1993年元旦浦东新区管理机构挂牌运行作准备。研定管理体制方案由浦东开发办副主任黄奇帆分管,研究室黄开旭具体负责,川沙县、上海县、黄浦区、南市区、杨浦区和市体改办、财政局、规划局等有关部门都派员参加。当时我在川沙县委、县政府咨询小组超龄“服役”,受县委领导指派,代表川沙县参与这一工作。 具体日期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去浦开办第一天,天气晴好,阳光明媚。县委领导基于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也考虑对老同志的关心照顾,专门安排了一辆小车,直接把我送到浦东大道141号的浦东开发办公室(以后每次接送),这是我参加工作数十年来第一次享受到的特殊待遇。到浦开办的第一印象是办公楼小而简。原来在我心目中,浦开办是市政府担负浦东前期开发工作的直属机构,想必有较好的办公条件,但我看到的是相当于县信访办的一幢二层简朴小楼,底层里侧较大的一间作会议室,会议桌好像是一个乒乓台,研定方案小组就在这里开会讨论,中午拿张饭票到办公室南面一个小饭店吃客饭。所见所闻,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浦开办同志那种“因陋就简,艰苦创业”的良好作风。与现今之浦东新区办公中心等办公楼和办公设施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也显示了浦东开发的速度、效能和巨大变化。 研定浦东新区管理体制方案的工作大约持续了三个星期。在整个过程中,浦开办负责人和主持者不抱成见,善于启发引导,小组成员都能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进行利弊分析,反复论证。其中,我记忆较深的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浦东新区行政区划的范围问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