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刘月美 页数:252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昆曲衣箱》的出版,尤其是在现在有着特殊的意义。我想首先引用一段我的恩师俞振飞先生在《中国京剧衣箱》一书的序言中的一段话:“我热衷于推荐这部书,不仅仅因为它有实用价值,更是期望着广大读者能从而看重京剧服饰本身的艺术价值。我始终感觉京剧的服饰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在我七十余年的演剧生活中,一直热爱这门艺术。我曾亲眼看见,在京剧史上有杰出贡献的艺术家杨小楼、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马连良、周信芳、金少山诸位大师,都非常重视舞台服饰。他们的每一种服饰几乎都是经过了精心的构思,从设计到制作,都是极为考究的,所以都自成一格,给观众留下了极为美好、深刻的印象。”毫无疑问,俞老师的这段话也完全适用于《中国昆曲衣箱》。昆曲的历史长于京剧,应该说它的衣箱历史自然也要长于京剧衣箱的历史。遗憾的是一大批昆曲大师们在舞台上的衣着、服饰,我们能看得到的实在太少太少,我相信“失传的”大大多于“流传的”。但尽管如此,昆曲衣箱留下来的遗产依旧十分丰富,《中国昆曲衣箱》的出版就是一个明证。
内容概要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中国昆曲衣箱》分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盔箱、旗把箱、化妆箱、角色家门七章,以图带文,逐箱地介绍了昆曲行头,并结合角色家门展示绚丽多姿的昆曲舞台服饰。全书内容全面、系统、准确,对各类行头的主要用途、尺寸比例、质料、式样、色彩、纹样到工艺制作提示等均有说明,图片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资料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作者简介
刘月美,1942年生,字月梅,法名常凤,浙江余姚人。中国画家、高级舞美设计师。师承著名中国画家陆俨少、朱梅邨、庞左玉先生,为著名人物画家郑慕康先生入室弟子。擅工笔仕女、花鸟、释道画。作品多次在海内外展出,并被海内外友人、收藏家和寺庙收藏。
1964年毕业于上海京剧院舞台美术班,师承著名舞台美术家、教育家幸熙先生。先后在上海京剧院、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戏剧学院从事设计、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戏曲容装教研室主任。
主要著述:专著《中国京剧衣箱》、《中国戏曲衣箱一角色穿戴》、《中国昆曲装扮艺术》;论文((梅兰芳与古装》、《海派京剧的服饰和戏具》、《俞振飞的装扮艺术 》。
撰文编制学术录像带:《中国传统戏曲的装扮艺术》(中、英文 版,1989年上海国际舞美术艺术节展播)、《装扮艺术》(1997年中央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戏剧频道播出)。参与拍摄艺术资料录像带:《艺术大师周信芳》(1995年梅兰芳、周信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展播)。
参与编著:《中国历代服饰》、《中国服饰五千年》(中、英、法、德文版,获美国传艺杂志社二十五届设计年展CA84优异奖)、“越剧舞台美术》、《中国京剧》、《昆剧泰斗俞振飞》、《京剧文化辞典》、《中国戏曲志-上海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上海卷》等。
策划和主编:海派京剧的服饰和戏具展览(1988年全国南派京剧研讨会展示);中国传统戏曲的装扮艺术系列展、戏曲名家扮相摄影展、中国戏曲画展(1989年上海国际舞台美术艺术节展出);京剧艺术展示厅(获1997年上海有线电视台戏曲园丁新苗奖励基金爱岗敬业奖)。
人物服装造型设计作品:京剧《智取威虎山》(1964年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豫剧《白蛇前传》设计图(1989年上海国际舞台美术艺术节展出)。
参加主要展览会:京剧服饰展示图及京剧脸谱衍变彩图(参加1990年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京剧珍贵文物展);艺术大师周信芳图片展(1995年梅兰芳、周信芳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展出);越剧服饰彩图(参加1997年越剧舞台美术展览)。主要业绩编入《中国舞台美术家名鉴》、《中国学术大百科全书》、《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专家人才库》等。
书籍目录
概述大衣箱(文服、文扮) 一、富贵衣 二、蟒 (一)男蟒 1.加官蟒 2.太监蟒 3.文武衣 4.十团龙老生蟒 5.散团龙小生蟒 6.大龙净角蟒 7.改良蟒 (二)女蟒 1.旦角蟒 2.老旦蟒 3.梅派女蟒 三、官衣 (一)男式官衣 1.男官衣 2.判官衣 3.青素官衣 4.黑白青素 5.丑官衣 6.改良官衣 (二)女式官衣 1.女官衣 2.老旦官衣 四、帔 (一)男帔 1.明黄缎彩线勾金团龙帔 2.蓝绉缎三灰线夹金、银绣“团寿““团鹤”男帔 3.大红绉缎五彩线绣勾金牡丹团花男帔 4.紫、古铜、秋香色绉缎线夹金、银绣“五蝠捧寿”团花男帔 (二)女帔 1.明黄绉缎团凤女帔 2.蓝绉缎三灰线夹金、银绣“团寿…‘团鹤”女帔 3.大红绉缎五彩线绣勾金牡丹团花女帔 4.紫、古铜、秋香色绉缎线夹金、银绣“五蝠捧寿”团花女帔 5.角花帔 6.闺门帔 7.观音帔 五、开氅 六、褶子 (一)男褶子 1.花褶子 2.衬褶子 3.青素褶子 4.海青 5.茧绸素褶 6.小褶子 (二)女褶子 1.女花褶子 2.边花素褶子 3.嵌线镶边素褶子 4.女孝服 5.宫女衣 6.女富贵衣 ……二衣箱(武服、武扮)三衣箱盔箱旗把箱化妆箱角色家门 剧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元末明初,昆山腔兴起。明隆庆年间上演梁辰鱼的昆腔《浣纱记》,精美的词曲、优雅的唱腔表演,让昆曲从此走上典雅艺术的道路,成为凌驾于其他声腔艺术之上的腔种。明万历年以后,昆腔成为“官腔”,其演唱方式有厅堂坐唱的“清工”和舞台演出的“戏工”。“戏工”分服务于官僚士大夫、富商巨贾的家班,行走江湖服务于民间的民间江湖班(职业班社)。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记载(民间职业班社)有用“江湖行头”演出一说:“戏具谓之行头。行头分衣、盔、杂、把四箱。”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服装、道具、布景,即舞台美术。“盐务自制戏具,谓之内班行头,自老徐班全本《琵琶记》‘请郎花烛’,则用红全堂;‘风木余恨’則用白全堂……他如大张班《长生殿》,用黄全堂,小程班《三国志》,用绿虫全堂。小张班十二月花神衣,价至万金。”这些描述证明了当时演出对舞台装置的重视程度和演出盛况。昆曲的服装、冠帽、砌末、装置等集宋元南戏与元明杂剧之大成,创立了完整、细致、严谨的“宁穿破,不穿错”的穿戴规则。昆曲衣箱制的形成及其装扮原則对中国戏曲舞台美术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自清初起至中叶,民间职业班社得到极大的发展。嘉庆年间“花雅争胜”,昆曲渐衰。20世纪前叶,流传华夏六百年的“大雅之音”——昆曲已濒临灭绝,当时虽有穆藕初等有识之士奋起,极力挽救岌岌可危的昆曲艺术。然而,世事沧桑,仅凭一辈艺人的微薄之力,无法挽回昆曲衰败的命运。40年代末,整个中国大地上只存半个昆曲演出团体。
后记
《中国昆曲衣箱》是我长期研究课题“中国戏曲的装扮艺术”系列之一,也是继《中国昆曲装扮艺术》出版后,又一本介绍中国昆曲服饰、戏具的专业工具书。今年是我进入上海京剧院舞台美术班学艺从艺50周年纪念,又恰逢世纪盛典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举办。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又一次幸运地得到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出版图文并茂的画册《中国昆曲衣箱》。本书从合同签订到画册出版仅花了半年时间。上海辞书出版社领导凭着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凭着独具的慧眼和胆识,承受着难以收回巨额投资的风险,2002年促成了《中国京剧衣箱》的出版。其后,又出版了由我策划、参与编著的大型图册《昆剧泰斗俞振飞》及戏曲艺术专著《中国昆曲装扮艺术》。《中国昆曲衣箱》的出版,我要再次感谢上海辞书出版社领导彭卫国、潘涛、余岚,史地室主任王圣良、编审薄铁炼、美编何香生先生,责任编辑李纳小姐,以及校对、出版、发行等各科室工作人员的鼎力相助。感谢上海昆剧团团长郭宇、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戏剧舞美评论家龚和德先生为本书作序;感谢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题签;尤其感谢京昆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先生生前为本书赐作题词;感谢上海艺术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李晓先生审阅文稿。感谢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韩生,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院长徐幸捷,上海市戏曲学校副校长贡献国、叶恭舜先生的关心和支持。
编辑推荐
《中国昆曲衣箱》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