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三国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上海辞书  作者:竺洪波  页数:248  
Tag标签:无  

前言

  唐高宗的股肱之臣薛元超平生享尽荣华富贵,却有三件事情让他耿耿于怀:一是没能进士及第,二是没能有机会参与修国史,三是没能娶五姓女。薛元超位极人臣,三个遗憾中竞有两个与文化有关,不由得让人感慨系之。我想这恐怕不是薛元超个人喜好的问题,而是唐代的社会风气使然,如梁启超所言,是一种“共公之好尚,忘其所以然,而共以此为嗜,若此者,今之译语,谓之‘流行’,古之成语,则曰‘风气’”。(《清代学术概论》)一个众人都对文化心向往之的社会,它的繁荣昌盛几乎是可以想象的。从这个角度考虑,我对辞书出版社推出这套“悦读古典名著”书系感到非常高兴。高楼深院中的学者,把他们教学与研究的心得,以晓畅疏朗的文字娓娓道来,不经意间将读者领入古典文学的殿堂,对于经典的解读、文化的普及功莫大焉。  说到普及,好多人以为此乃“不为”而非“不能”之事,其实不然。真正要写好一本让读者“悦读”,又能准确传达文学名著精思妙意的书并非易事。与那些“戏说”的作品相比,这套书在学理上显然是严肃的,作者均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对这些名著不仅了然于胸,而且颇有研究心得。视野所及,不仅有文学,还有史学、美学、社会学等种种,字里行问不乏作者的一得之见。但它所采用的表达方式却是当代读者很容易接受的,避免了学术论文的模式和逻辑思维的语言,代之以漫谈、随想一类不拘一格的框架和形象思维的语言,以致读者毫无受严师戒教的那种压抑,而有与亲友促膝长谈的欣慰。  正因为作者对古典小说如数家珍,积累丰厚,又对时代精神有深切感受,因此也就与时代精神有着同步的内涵。当然,也绝不是随俗或媚俗。我只能说绝大部分作者都举重若轻地完成了这一任务,时代精神的流露也是自然而不显痕迹的。如果呈现出一种类似添加剂之类的语句或篇章,那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得还不完美。  有人理解这一工作是俗讲经典,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古代的小说以白话文为主,并不艰深。当诗文占统治地位的时候,小说本身就是不入流的“弼马温”,清人所谓的“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内中就蕴含着对阅读通俗小说的时尚的讽意。如今其之所以被视为经典,则是因为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能经过长时期的考验而愈益显示其夺目的光彩。现在古代小说成了经典,“雅”起来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疏离了读者。当代读者已对古典小说名著敬而远之了。学者们把它们从神坛上请下来,就仿佛是穿越时空隧道的导游将自己的心得用极其亲和的方式讲出来,不失为一种引导当代读者走近经典的好办法。而表达的浅显不等于信手涂鸦的随便,更不等于内容的肤浅。丛书的作者大多出版过学术专著,这次选择这样一种表达方式,为的是让文学研究圈之外的读者能够“悦读”,可以想见其背后所下的功夫、为出古人今而偿付的心血一定不少。难得的是,这一工作不仅仅决定于作者的学术水平,更需要对作品、对读者都有独到的敏锐感悟,在表达手法上则又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感情。这本书的价值在此,其难度也在此。  有“俗”的基础,才有“雅”存在的空间。两者是既对立的,也是相互依存的,并且可能是彼此转化的。所以,这一书系所做的工作,既为雅而俗,让经典走向民间;亦为俗而雅,让民众走近经典。朗月清风之下,茶余饭后之间,无论雅俗,一卷在手,如得警幻仙子引领一般,走进太虚幻境去探个究竟,实在是一件快意且有意义的事情。  回到开头所讲的话,社会的繁荣从来离不开文化的昌盛,那一定不是个别人的喜好,而应该是一种“流行”和“风气”。这套书系的出现,可以说是顺应了某种“风气”,也可以说是在推动某种“风气”的生成,所以我愿意为之写下前面那些话。  是为序。

内容概要

  《三国志演义》作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历史长篇小说,同时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纵横三国》说的是三国形形色色人物,其中最为典型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纵横三国》评点汉末三国的英雄人物,不仅细细品读了三国故事中的英雄行为、英雄品格、英雄心理和英雄悲剧,而且从学者的视角,阐释了英雄的行为、性格和心理中蕴含的人格魅力和人性特征。

书籍目录

第一集 《三国演义》出炉前后第一才子书执历史演义小说之牛耳第二集 帝蜀寇魏——历史与道德的亲密碰撞』『帝蜀寇魏』的『三起三落』草根『拥刘反曹』的『一往情痴』文坛骄子『颂蜀』的闲情雅致揭『拥曹』与『拥刘』的真容颜第三集 英雄时代的群英谱英雄一怒定成败?剑即是我,我即是剑声讨皑皑白骨上的英雄功绩新解『英雄史观』第四集 『桃园三结义』一统三国天下『桃园三结义』结的什么义?刘备,为『义』失江山从义薄云天到败走麦城的关羽张飞的小弟之『义』桃园结义与民间义文化第五集 『三分天下』的君臣关系控臣于掌股之间感臣于涕泗之时得臣于礼贤下士之心第六集 中国式『权谋』庙堂之计:宏观的韬略离间计:否定之否定围师必阙:懂得放手的艺术连环计:单薄的美丽攻心术:EQ大比拼疑诈之术:小聪明大智慧托孤中的谋略:永安宫中的伏笔第七集 『多智近妖』的诸葛亮解密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失败者的泣血凯歌诸葛亮的性格悲剧风雨飘摇的君臣将相第八集 替『乱世奸雄』翻案历久弥奸的曹操真奸诈还是真性情亦奸亦雄数曹操第九集 扶不起的阿斗阿斗之名何时变臭?客观评阿斗:『不亦卓乎!』最大赢家——阿斗的生存哲学第十集 君子之儒抑或小人之儒入世之儒:匡扶济世豪杰梦出世之儒:提壶春月为哪般?通融之儒:游走在出入之间小人之儒:雕虫翰墨折志节第十一集 三国政治中的谶纬文化谶谣:玩的就是『玄妙』『天人感应』的星相与异兆梦兆,应是旦夕祸福?第十二集 三国女性素描貂蝉:具西施之貌和荆轲之胆孙尚香:生死相许关乎爱情?徐氏:令须眉浊物汗颜感天动地的『女丈夫』坏事的常常是女人吗?第十三集 得人才者得天下曹操的人才观——有才无德,兼收并蓄刘备的人才观——德才兼备,有质无量孙权的人才观——任人唯亲,守成亦难第十四集 『魏晋风度』与三国人物政治:魏晋士人永远的痛文化:不关风月的情与恨审美:超越时尚的行为艺术后记

章节摘录

  《春秋》以微言大义的史家笔法开创了中国史学的绵绵传统,它不仅成了各类史书的“楷模”,还荣获了“六经之首”的殊荣。其虔诚的追随者《左氏春秋传》(《左传》)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姿态诠释了这种“一字之褒贬”的春秋精神。《左传·宣公二年》记录了一段引人无限唏嘘感叹的事件。晋灵公的昏庸与凶残使得国将不国,在明哲保身、忍气吞声的人群中突然杀出“一匹黑马”——谏臣赵盾。他直言不讳,冒死上谏,希望晋灵公“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可是换来的却是晋灵公发疯似的敌视与精心策划的谋杀。赵盾在忠臣义士的鼎力相助下虎口逃生,踏上了艰辛的流亡之路。对国家的深深眷恋和赤子情怀羁绊住他前行的脚步,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折磨着他那颗赤诚似火的心。在赵盾进退两难、备受煎熬时,他的兄弟赵穿在桃园大快人心地结果了晋灵公的性命。不久赵盾被迎回国都,却背上了“弑君”的千古恶名。在史官董狐面前,他据理力争,义正词严,但一切早已注定覆水难收。董狐振振有词地说:在晋灵公遇害时赵盾并没有逃亡出境,回来后又没有声讨杀害国君的赵穿,这就是“弑君”之罪。正大光明如董狐,为什么如此不通情理、不辨是非?孔子的解释很出乎意料,他说,董狐是少有的优秀史官,而赵盾又是极其难得的贤臣,两人的冲突无法评判,解决这一纷争的办法或许只有:如果一切没有发生,或者当时赵盾逃亡出境,一走了之。读来,着实让人一头雾水,却又是千真万确、名正言顺。这就是古代的“君臣”之礼,这就是王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正统”权威。董狐如是,孔子如是,整个中国历史如是,《三国演义》“帝蜀寇魏”的正统观亦复如是。  在今天看来,所谓“正统”,其实质就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思想”,不仅统治着社会物质生产,也统治着社会精神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懂得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那些英明决断、功高盖主的臣子不敢随随便便“篡逆”,周文王尽管“三分天下有其二”,还要照样恭恭敬敬、战战競競地侍奉积贫积弱、腐败不堪的殷王朝。如果有谁敢擅自采取过火的行径,冒天下之大不韪,就会激起众怒,遗臭万年!“帝蜀寇魏”是《三国演义》的一条中轴线,也是《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倾向,理所当然成为我们欣赏、认识作品的一把钥匙。  遥想东汉末年的众多诸侯,莫不如此。受到黄巾农民起义的重创,汉王朝早已分崩离析、风雨飘摇,却打肿了脸充胖子,硬撑着正统的“汉家天下”。《三国演义》中袁绍、曹操等割据一方、拥兵自重、野心勃勃的“大腕”军阀,窥视神器已久,却拘于正统秩序的束缚不敢轻举妄动;退而求其次,不得不韬光养晦,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缓兵之计,由此正统的威慑力可见一斑。董卓的一时冲动换来“天诛地灭”的惩罚;一世神武的曹操,直到死也没敢提皇位半个字,一心想用“分香”的遗嘱来澄清“篡逆”的传闻。但曹操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就算他百般掩饰也逃脱不了历史与道德的审判。在“帝蜀寇魏”正统观的笼罩下,曹操终究免不了“汉贼”的罪名,终究免不了“白脸奸臣”的宿命。不过,回眸历史,可知“帝蜀寇魏”这一正统观念的形成并非一帆风顺,更不是一蹴而就,它跋涉了曲折、艰辛的“旅程”,伴着非难与否定一路走来,最终在《三国演义》中“安居乐业”,发扬光大。稍作回首,历史的踪迹和思想的线索隐约可见,此段“公案”的前前后后也将一一揭开。  长话短说,还是从《三国演义》的来历谈起吧。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它再现了从东汉末年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到三分归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是对《三国志》等历史著作另辟蹊径的通俗化演义,可谓“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章学诚语),所以主要人物都是“根红苗正”,主要事件则是“事事有来历”。同时,从宋、元之际的说书话本如《全相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到明代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再到清康熙年间毛宗岗评本《三国演义》,它经历了近400年的演说、流布;如果再往前追溯则可以推至唐代:“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李商隐《骄儿诗》),甚至可推至于三国稍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诸葛亮逝世后,蜀汉及中原建有多处武侯祠,流行不少传说),具有长达上千年之久的历史。在漫长的流布过程中,不断凝结、吸取了许多民间的思想和道德观念。这大致可以解释《三国演义》在老百姓中为什么一直那么“火爆”并持久流行的原因。鲁迅曾概括说,一部《三国演义》“皆排比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间亦仍采平话,又加推演而作之;论断颇取陈裴及习凿齿孙盛语,且更盛行‘史官’及‘后人诗’”(《中国小说史略》)。看来,“帝蜀寇魏”的思想倾向是历史与民间相结合的产物,是主流意识形态(正史)与百姓草根意识“同谋”的结果,是一次历史与道德“亲密碰撞”后的文化积淀。  “帝蜀寇魏”的“三起三落”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从正史去看个究竟,“帝蜀寇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离奇、曲折的身世经历。套用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它是经历了正反合的发展过程,择其要者,经历了以下两次变化:一次是从西晋陈寿《三国志》到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一次是从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到南宋朱熹《通鉴纲目》。逝去的历史总会在后人的记述中留下斑斑痕迹,如游国恩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说:“‘拥刘反曹’(即帝蜀寇魏)倾向的形成,有比较长远、复杂的历史和思想背景。从史学传统来看,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尊魏为正统,到东晋偏安江左以后,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就改蜀汉为正统。北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沿陈寿先例,尊魏为正统,到南宋偏安以后,朱熹作《通鉴纲目》,又一反司马光的看法,仍尊蜀汉为正统。”这里已经初步勾勒出了“帝蜀寇魏”形成的大体轮廓,让我们走近这鲜为人知的起落沉浮,揭开朦胧、神秘的面纱,看清历史必然性的真容颜。  西晋时的《三国志》开“拥曹反刘”风气之先,它遵循司马迁《史记》的纪传体例,以魏、蜀、吴独立记载,三书共65卷,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内容上魏国占了大半,与蜀、吴两国的总和平分秋色。开篇就十分醒目地设有武帝纪、文帝纪,而对蜀、吴则直呼“先主传”、“后主传”、“孙破虏讨逆传”等,从篇幅到层次均非对称,足见陈寿的立场与偏爱,尊曹抑刘的倾向十分明显。特别是把《武帝纪》和《先主传》两相对照,其明朗的褒贬用意立刻浮出水面。  虽然《武帝纪》揭了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的老底,却在传后高度肯定他说:“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先抑后扬,贬中带褒,对曹操的崇敬、称赞之情呼之欲出。《先主传》却把“大耳”刘备放在刘焉、刘璋之后;白纸黑字地大书特书其“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一副出身微贱、人品低劣的“市侩相”跃然纸上。传末虽然评价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但又赤裸裸地直戳他的脊梁骨,说他“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其中“寓褒贬、别美恶”的春秋笔法隐约可见,两人才识、功绩的高下顿时一目了然。

编辑推荐

  中国式“权谋”  “多智近妖”的诸葛亮  替“乱世奸雄”翻案  扶不起的阿斗  三国女性素描  得人才者得天下  高楼深院中的学者,把他们教学与研究的心得,以晓畅疏朗的文字娓娓道来,不经意间将读者领入古典文学的殿堂,对于经典的解读、文化的普及功莫大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纵横三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