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6-1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葛涛 页数:334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古今中外城市史上,没有一个城市像近代上海那么内蕴丰富,情况复杂。这里有三类市政机关,三个司法体系,四种司法机构(领事法庭、领事公堂、会审公廨与中国法庭),三个警察系统,三个公交系统,三个供水系统,三个供电系统,电压有两种(法租界是115伏,公共租界是220伏),有轨电车的路轨宽度也分两种。 假如有人想从南京路乘电车去中国城里的某个地方,他必须先乘英国电车到租界边的爱德华七世大街(今延安东路),接着穿过马路进入法租界,乘法国电车到南头,然后穿过民国路,再乘中国电车继续前行。在这趟半个多小时的路途上,首先可看到的是穿着英国警察制服的英国人、白俄人和印度锡克族人,然后是穿着法国警察制服的法国人、白俄人和越南人,最后是中国警察。[1] 这里人口多元。域内人口八成以上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湖南、山东等18个省区。
内容概要
本书以近代上海唱片业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从社会史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唱片与近代上海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唱片在近代城市社会生活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广播唱片所拥有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唱片在近代爱国主义运动中的遭际、民国时期唱片审查制度的兴衰等,均有充分描述。此外,本书还首次完整地回顾了近代上海唱片业的发展历程,并对近代中国规模最大、声誉最为卓著的唱片公司——上海百代公司进行了深入的个案分析。史料新颖、观点别致是本书最大的特点,读者将会感到耳目一新。
作者简介
葛涛,男,1970年3月出生于上海。日本关东学院大学经济学学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学硕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上海史、中国近现代史、城市史、西物东渐史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照相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声音记录下的社会变迁——20世纪初叶至1937年的上海唱片业》、《电波中的唱片之声——论民国时期上海广播唱片的社会境遇》、《“党义”与“风化”之间——从审查、制度看民国时期政治对唱片的影响》、《“百代”浮沉——近代上海百代公司盛衰纪》等,翻译、出版了日本学者小滨正子的《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
书籍目录
总序序言前言第一章 “唱戏机器”与“戏片”的年代——上海唱片业的发端 一、留声机与唱片的起源 二、最早接触留声机的中国人 三、蜡筒式留声机传人时的上海 四、谋得利的故事:引进之初的上海唱片业第二章 “鸡犬”之争的结局——从鼎盛走向没落 一、第一张本土制作的唱片在上海诞生 二、中国唱片业中心的形成 三、没落之路第三章 我爱毛毛雨——社会生活中的唱片 一、唱片与庶民 二、无线电时代的唱片第四章 “爱国”与“党义”之间——政治操弄下的唱片 一、唱片与抵制外货运动 二、“党国”体制下的唱片 三、沦陷时期的政治境遇第五章 “百代”沉浮——上海百代公司盛衰记 一、远东唱片业魁首的成长经历 二、“雄鸡”陨落 三、上海百代唱片的特征回顾结语大事记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唱戏机器”与“戏片”的年代——上海唱片业的发端 一、留声机与唱片的起源 19世纪中、晚期的欧美诸国,历经工业革命百余年的洗礼,建立在近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物质文明已日臻成熟和发达,各种新式的发明层出不穷,使社会生活发生了意义深刻的改变。这期间西方各国涌现出许多集创新精神与实干家气质于一身的科学家、发明家,其中美国人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爱迪生生于1847年,卒于1931年,作为伟大的发明大师而永垂史册。终其一生共获得1000余项发明专利,其中留声机是他最为著名的发明之一。留声机韵问世使人类首次在记录与还原声音的领域内取得了革命性突破,由此引发的震荡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影响深_沅. 留声机也称为唱机,是使唱片发放声音的装置。从最初爱迪生发明的装置直至目前最为流行的DVD播放机,唱机的演变过程可谓沧海桑田。现代意义上的唱机通常由旋转机构和唱头两部分组成。旋转部分由弹簧发条驱动,使水平圆盘和置于其上的唱片作匀速转动,并由调速器控制圆盘的转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