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上海市档案馆 编 页数:250
Tag标签:无
前言
目前上海正在加紧进行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事实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经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影响及于远东地区,而且产生了诸多大银行家。他们中的大部分,既有世界眼光,又有传统根底;既理想远大,又脚踏实地;既出类拔萃,又忍辱负重;既风光无限,又饱经挫折。在外敌入侵、军阀混战、民生凋敝乃至不断遭受绑架勒索的黑暗社会情形下,在财力雄厚的外国银行和根基深厚的旧式钱庄的双重夹击下,他们图生存、求发展、不屈不挠、努力进取,为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和上海城市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阅读本书封封书信,我深为上海银行家的奋斗和开拓精神而感动,也深为银行家们所遭受的种种磨难而叹息。本书内容中就有两组银行家被绑架的史料。如号称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以前只知道他是一个大收藏家,著名的陆机《平复帖》、展子虔《游春图》和李白《上阳台帖》等国宝,都曾是他的家中珍藏;但想不到他还是一位银行高管,担任盐业银行的总稽核。其父张镇芳,曾任清末的天津道、盐运使和直隶总督,权势显赫,后创办了盐业银行,是著名的“北四行”之首,任董事长,而以“辫子军”出名的张勋只是协理。1942年,张伯驹在上海被人绑票,开价200万赎金,后因交不出这笔钱,差点被要了命。另一位银行家胡笔江还有更不堪的绑架遭遇。 这里仅举一个例子,是想说明本书的许多史料是鲜为人知、很有价值的。它不仅能使一般读者了解在华丽上海的幕后,银行家的有些经历实非外界所能想象,而且对专家学者的研究也会有所裨益。 现在,上海市档案馆的研究人员从馆藏各银行档案中,精选了33组银行家的书信汇编成书,时间从1918年到1949年,虽是吉光片羽,但基本上涵盖了近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反映了银行家在近代上海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前几年我馆编辑出版的《陈光甫日记》,是关于上海银行家的第一本档案史料汇编,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好评。本书则是从银行家个案发展到银行家群体的一个尝试。随着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加快,相信我们的研究人员也会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加强与学术界的联系,产生更多的金融史研究成果。 是为序。 2008年10月20日
内容概要
《上海银行家书信集(1918-1949)》是上海市档案馆编的一本档案史料集,所有材料均选自上海市档案馆所藏的金融业档案,且以银行家的书信、电报为限。其中有许多史料是鲜为人知的,很有参考价值。比如“银行家与蒋介石政府的关系”、“卢沟桥事变前后之华北局势”、“张伯驹被绑架案”、“吴蕴斋入狱后的营救”等,都从各个角度揭示了上海银行家在外敌侵入、军阀混战、民生凋敞等苦难情形下,图生存,求发展,不屈不挠,努力进取的艰难历程,以及为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和上海市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全书精选了三十三组银行家的书信、电报,时间从1918年到1949年,内容基本上涵盖了近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真可谓资料翔实、内容丰富。为了使对金融史不太熟悉的读者能深入理解《上海银行家书信集(1918-1949)》的内容,编者还在书中加了许多导读和注释。此书对从事中国近代金融史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大有裨益。
书籍目录
1.倡设信用调查机构——张嘉璈致李铭函,1918年2.转投上海银行风波——杨介眉与叶景葵、陈叔通等往来函,1920~1922年3.北京政府向华商银行团之借款——张嘉墩与叶景葵往来函电,1920~1921年4.时局变化与中国银行应对之策——贝祖诒与陈光甫往来函电,1923~1927年5.浙江实业银行营业方针——李铭致梁俊华、黄俭翊、张承谟函稿,1923年6.银行家与蒋介石政权的关系——陈光甫与蒋介石、唐寿民、李清泉往来函电,1927年7.上海造币厂改组前后——唐寿民、宋子文与上海造币厂借款银团等往来函电,1928~1930年8.绑架案后的恶劣心绪——胡笔江与中南银行董事会往来函电,1928—1932年9.时局、人物及银行业务——陈光甫致杨介眉函,1928年10.旅欧考察银行业务——张嘉璈与李铭、贝祖诒、宋汉章等往来书信,1929年11.赴杭州疗养——贝祖诒致李铭函,1930年12.实行废两改元——李铭、贝祖诒等与上海钱业公会、上海商会等往来函,1932—1933年13.中国经济学社的活动——马寅初与周作民往来函,1932一1937年14.银行家的多重角色——张嘉璈、钱新之、杜月笙等与蒋介石往来电,1933—1936年15.“李主外,陈主内”——李铭与陈朵如往来函,1933—1936年16.从政前夕——吴鼎昌致蒋介石密电,1933—1935年17.力阻中国白银外流——陈光甫、贝祖诒、唐寿民等与孔祥熙、穆藕初等往来函电,1934年18.银行家的社会参与——徐新六与曾养甫、张嘉璈、孔祥熙等往来函电,1934—1938年19.与日方的接洽——周作民与钱昌照、蒋介石、张群等往来函电,1934一1937年20.卢沟桥事变前后的华北局势——资耀华与陈光甫、赵汉生、杨介眉往来函电,1936—1937年21.战时银行业务筹划——陈光甫致徐谢康、唐庆永、贝祖武等函电,1936一1938年22.卢沟桥事变后之观察——资耀华与赵汉生、陈光甫、杨介眉往来快电,1937年23.经营《大陆报》——徐新六与孔令侃往来函电,1938年24.限制提存、统制外汇——贝祖冶、宋子文、孔祥熙等与李铭、席德懋等往来电,1939年25.张伯驹被绑架案——任凤苞与张伯驹、陈敬垚、白序往来函电,1941—1942年26.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交通银行香港善后——钱新之与唐寿民往来电,1941年27.西北之行——杜月笙与钱新之往来函电,1942年28.“复业”后的交通银行——唐寿民致交通银行同仁函,1943—1944年29.吴蕴斋入狱后的营救——杜月笙与钱新之往来函电,1946—1947年30.黄金风潮案——徐寄庼与杜月笙往来函,1946—1947年31.冷对市党部活动——徐寄庼与方治往来函,1946—1947年32.新《银行法》的出台——李铭、陈朵如与上海银行学会往来函,1947年33.金圆券的发行——李铭等与翁文灏、王云五、徐柏园等往来函电,1948—1949年后记
章节摘录
(1)胡笔江致中南银行董事会函(1928年9月15日) 敬启者:筠于八月二十日以全国交通会议事毕,即于次日偕友自京回沪。讵于廿三日夜问十一时许应酬完后,便送友人至别克登饭店,就近回看老友陈君,略谈,即行回寓。不意道左突出六匪,持枪迫令停车。旋有两匪趋至筠之左右,立以两枪抵筠两胁,夹筠而坐。车头两匪,一匪开车,向西转南驰去。自此以后,所有筠被绑备经威胁以及种种困苦,受重大损失又始终不肯涉及机关各情形,已于九月十三日史、韩两董事,黄协理来筠寓所时,备陈颠末,不再赘述。 筠以忧煎烦急,受病过深,而内人郑氏本在怀孕,筠事猝起,旁皇焦灼,忽成重症,盛热奇喘,经六昼夜,至九月十二日夜间,忽然小产。产后热喘加剧,病乃益甚。时筠适白匪窟赎归,痛犹未定,遽睹此状,新愁旧感,不复人境,而匪窟赎归之一切善后,千疮百孔,责无他贷,爬梭理剔,备事清偿。现正力自奋抑,从事破产。为此,万不得已,乞鉴苦衷,请予假十日,所有筠南行本职,应请即日派员代理,免致贻误。此上董事会 中南银行总经理胡筠谨上 十七年九月十五日 (2)胡笔江致中南银行董事会函(1928年9月25日) 敬启者:筠前于匪窟经多友集款赎归后,精神、身体两者俱伤。讵意一抵寓所,即见内人病状,略问原起,知因筠事惊急,致患热喘六昼夜,喘热日高而小产,产后病势益甚,云云。筠以痛苦多日之病躯,遽逢此境,既伤家破,复虑人亡,旁皇日夜,寝食皆废,多累之家,不堪再祸,筹念至再,故于出险之次日,喘息稍定,陈情钧会,请假十日,并以行事重大,久延恐致贻误,敬恳将筠本职派员暂代。 旋奉十八日大函,略谓在筠调摄期内,行务尽可由诸同事照常维持,遇必要时仍令趋寓请示,遵率办理,请假不成问题,派员代理更无庸议。等因。敬绎钧会所谕各语,似筠今日所处,不复人境之苦痛未蒙鉴恤,又筠重视行事责任之苦心,亦未邀深察。在筠受佣钧会,牛马土芥,腹心手足,颠倒任人,本无长鸣余地,然中情遏抑,后效期长,即此不言,如何如何。 伏念筠陷身匪窟,所以拘囚至廿日之久之原因,良以匪人以南腿之绳见视,以为掣绳到手,南腿即可为其任情咀嚼,初不知适与筠志义相左。为此目标,穷极困阨。但筠志义既定,自无艰险可言。虽身被拘执,心犹可运,百方联络,设种种法,使外与内一致坚持,即不幸而殉身,亦惟义之是赴。凡此经过,在我行员知者不少。我董事诸公如果关心筠为南行重要职员者,自无不闻不见之理。筠沪寓中稚子弱妻,以筠追随有年,筠之家况亦不能不蒙洞鉴。筠事起仓猝,远道交游,电询函慰,骇异无似。筠之弱妇忽然遇此,虽不敢奔号乞援于我董会诸公,要其惊惶无措、饮泣吞声之情状,所谓与筠休戚相关及寻常以腹心手足视筠者,于义于情又断无不在意中之理。如于此际,稍念筠之苦志,则一介之遣,数语之慰,筠之弱妇有恃心安,更何致惊忧成疾,至于此极之地也!烦冤莫诉,茹苦自甘,出险至今,虽所处非复人境,诚未敢有丝毫怨望。设使筠抱节归来,筠家承慰无恙,筠纵备受困辱,重遭破产,此未尽之身体、精神,虽不免于疲顿,少事休息清厘,自可早日复务。今日穷愁岔至,智虑皆昏,心虽成灰,惧再蹈祸,不谓请假十日,为病妻事医药,为勒赎不敢累人事破产,为尊重行务职守事乞假请派代,在筠此际痛苦如此环境之下,以为必邀怜念,予以矜全,暂令休息,以示恩情。何意尊函所谕,风清云淡,秦人视越。至此筠若再不自知罪误,则此后靡身碎骨,恐亦不足以云报称诸公也。现在内人病势犹险,破产了偿赎票垫款之事又未就绪,假期又满,谨再续请给假十}j,并请斟酌妥人,即日派令代理筠之总经理职务,是再恳叩。此上董事会 中南银行总经理胡筠谨启 十七年九月廿五日 (3)韩希琦致胡笔江函(1928年10月6日)笔江仁兄先生大鉴: 日来询悉尊夫人清恙未痊,阁下起居亦多不适,念甚。所以不敢趋候者,恐觌面词费,甚非调摄精神之道所宜出此耳。兹于本六日下午接黄奕住君九月廿四日复弟密函一件,并同日托致尊处函一件。尝为日颇久,不无陈迹之嫌。然厦邮素来濡滞,加以邮局罢工,尤滋压搁,盖亦无可如何之事也。谨将原函送上,并就黄君复弟处函抄出一份附阅,希赐察照。尊夫人病已匝月,度当脱险,惟就愈之势,必由渐进,望勿过于急切。阁下调摄之方,当勉事抑制,使心安气静,每日夜多睡些,时为第一要著。余未及详,诸维珍重为祷。此达。即颂健安 弟韩希琦启 十月六日晚 附黄奕住致胡笔江函(1928年9月24日)笔江老兄先生大鉴: 前书计达台览。刻接君玉兄转到老兄九月十五日致董事会函一件,拜读之余,所有此次备尝痛苦情形,历历如睹,不禁神伤。然既履险如夷,正宜安心静养,以期恢复精神,是则弟所厚望者也。惟在此调养期内,行务自应责令诸同人暂为维持。如遇重要事件,应再令人造府请示,以便照办。所称派员代理一节应毋庸议。此事经董事会函复台端,当邀原谅矣。临颖身驰,期言不既,诸维心照。并请大安 弟黄奕住启 九月廿四日 再,弟甚期到申与兄一谈,因申时局如斯,迭承浴沂电信阻止,以故不能如愿耳。 照抄黄奕住君复函原文一件 十七年九月廿四日发,十七年十月六日到君玉先生台览: 刻接十九日手示并十五日笔兄致董事会函,读悉之余,觉渠此次所受痛苦情形可惊可怖,坐立俱为之不安。弟日前曾奉函慰问,兹再函劝其安心静养,以期恢复精神。至渠之来函请假,有派员代理之语,经董事会复慰云云,甚合。惟查渠函中有现方从事破产之语,窃以我辈与笔兄患难相同,安乐与共,我辈一息尚存,即以友谊论,亦无坐视笔兄从事破产之理。况笔兄因公蒙难,我辈除精神上之痛苦无法代为分忧外,倘于物质损失之数隔膜视之,则我辈尚得谓有人心乎!即日拍去一电,由浴沂译呈,电文内有此次破耗之款不能作笔兄个人事,又云勿使笔兄稍受为难,即系此意。特有须设法者,弟意在实际上或径由行内负担,或由弟个人负担,均合式。只对外方面须于名义上避去行款目标,免使一般行员多滋危险,则至善耳。近日来笔兄精神回复否?其夫人病象稍愈否?祈代为致意问讯,随时示悉为祷。 黄奕住启 九月廿四日 再,右述对外方面避去行款目标一层,手续上如何办理,祈与量才兄及浴沂秘密商酌而行可也。
编辑推荐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经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影响及于远东地区,而且产生了诸多大银行家。他们中的大部分,既有世界眼光,又有传统根底;既理想远大,又脚踏实地;既出类拔萃,又忍辱负重;既风光无限,又饱经挫折。在外敌入侵、军阀混战、民生凋敝乃至不断遭受绑架勒索的黑暗社会情形下,在财力雄厚的外围银行和根基深厚的旧式钱庄的双重夹击下,他们图生存、求发展、不屈不挠、努力进取,为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和上海城市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上海银行家书信集(1918-1949)/上海档案史料丛编》就是关于近代上海银行家的一本档案史料集,精选了三十三组银行家的书信、电报,时间从1918年到1949年,内容基本上涵盖了近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真可谓资料翔实、内容丰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