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娄承浩,薛顺生 著 页数:215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在老房子里出生,又在老房子里长大。虽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分配到新工房离开了老房子,但是由于我在建筑设计院工作,依然经常与修建老房子的图纸打交道,退休后至今仍在本单位技术中心参与历史建筑保护的设计与研究。可以说,我这一辈子与老房子结了缘。 薛顺生先生比我年长,退休前在房屋修理部门工作,修缮老房子使他爱上了老房子。几十年来骑破了几辆自行车,冒着骄阳和风雨拍摄老房子照片,磨破嘴皮走访老房子里的人,积累了许多第一手的材料。 记得九十年代的有一天,他为刚买到的《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一书,打电话请我在书上签名。见面时他的谈吐中对上海老房子很感兴趣,于是书缘使我们两个情趣相投的人,结成了好朋友。十多年来,我们交流、磋商老房子的历史资料,先后合作出版有关上海老房子的书籍有九本。 这次上海辞书出版社邀请我们俩,参与该社《上海书系》系列丛书撰稿,写一本《上海老房子》。这是个好大的题目,上海老房子浩如烟海,时间跨度上下有千年,地域广度遍及现在上海的十八个区一个县。仅被政府列入历史建筑保护名单的老房子,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二处。还有一些如元利当铺等目前还没有列入保护名单的老房子,数量达数千处。我们的书稿因是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每本书的规模应该大致相仿,书稿篇幅有限,只能写个浓缩型版本。我们想通过一百余处上海老房子,从传统民居、里弄住宅、花园洋房和大楼公寓四个部分,力图反映上海老房子的悠久历史、建筑风貌和人文故事。 上海老房子犹如古董,有者放置一边,弃之又十分痛心。我在新昌路石库门里弄生活过,在广东路17号(今外滩3号)也工作过。在这些老房子里的日子里,总嫌老房子陈旧,设施破损,企盼着住新房子。现在住上新的商品房,坐在现代设计大厦新高楼里办公,又总是留恋老房子。喜新厌旧是一种心态,留恋过去也是一种心态。理智地说,新房子总的来说比老房子好,但是老房子依附的历史印记和精致的手工木雕、砖雕、石雕是新房子所缺乏的。也许对老房子的历史价值是无可非议的,对建筑的手艺还有不同看法。有人说,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什么都能造得出,老房子建筑工匠的手艺算什么。确实,现代科技能够造出老房子任何构配件,但是现代社会讲经济讲效益,不可能再回到我们祖先落后生产方式条件下,不计成本精雕细刻的社会,这就是现代社会为什么建筑装饰比不上古代建筑精致的原因。 现在,上海老房子随着城市的辟路、建地铁、造桥、盖新楼、造商场等一批批消失了,存下的老房子越来越少了。物以稀为贵,老房子正因为少,价格一直飙升,十年前的一幢破旧花园洋房只值几百万元,现在几千万元也成了抢手货。老房子的价值不局限在值钱,更重要的是由供人们使用的实物,转化成为使用物和文物双重性质的物品。老房子的不可复制和唯一性,比它还尚能使用更有价值,它承载着历来的各种信息,是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见证,是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新闻的见证。上海老房子是上海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每个市民都应该关注它,爱护它。 没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新盖建筑再多,也是苍白的。老房子是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组成部分。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上海,不能没有老房子,就如不能没有历史文化那样。值得我们欣慰的是上海市的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老房子,制定颁布了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和风貌区的法律法规,拨出经费分期分批修缮老房子。最近华山路303弄16号的蔡元培故居经修缮后,恢复了蔡元培生前居住时的原貌。原中共松浦特委机关在山海关路387弄5号旧址的石库门建筑,正在平移施工。外滩源建筑群,也在全面清理修缮。世博会建设特地保留一部分老房子,将老厂房转换功能改成展览馆。上海老房子与上海新建筑一样,都是上海城市亮丽的风景线。 本书编写时间急促,我们水平也有限,书稿有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出。本书在短时间内能顺利出版,我在此要感谢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刘大立老师的帮助,也要感谢薛顺生老先生七十多岁高龄还日夜赶稿件,按时完成了花园洋房和大楼公寓部分,还要感谢上海大学研究生陶祎珺同学协助做了本书的编务工作。 娄承浩 2008年10月8日
内容概要
上海老房子随着城市的辟路、建地铁、造桥、盖新楼、造商场等一批批消失了,存下的老房子越来越少了。物以稀为贵,老房子正因为少,价格一直飙升,十年前的一幢破旧花园洋房只值几百万元,现在几千万元也成了抢手货。老房子的价值不局限在值钱,更重要的是由供人们使用的实物,转化成为使用物和文物双重性质的物品。老房子的不可复制和唯一性,比它还尚能使用更有价值,它承载着历来的各种信息,是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见证,是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新闻的见证。没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新盖建筑再多,也是苍白的。老房子是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组成部分。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上海,不能没有老房子,就如不能没有历史文化那样。我们每个市民都应该关注它,爱护它。
书籍目录
序言传统民居01.九间楼02.兰瑞堂03.解元厅04.南春华堂05.葆素堂06.书隐楼07.潜研堂08.马术目伯故居09.史量才故居10.费骅宅11.张氏雕花厅12.张闻天故居13.朱学范故居14.黄炎培故居15.傅雷故居16.苏局仙故居17.程十发祖居18.高行杨宅19.高行喻宅20.高桥蔡宅21.高桥仰贤堂22.朱家角课植园23.陈闺春住宅24.新场老茶馆25.元利当铺里弄住宅01.斯文里02.吉庆里12号03.景云里04.业广里05.渔阳里6号06.兴业路76号07.太仓路127号08.辅德里09.成都北路899号10.安义路63号11.茂名北路120弄7号12.西成里13.朱衣里4号14.龙门邨15.步高里16.建业里17.四明邨18.慎成里66号19.多福里21号20.尚贤坊21.万宜坊22.淮海坊23.复兴坊24.沁园邨25.金谷邨26.静安别墅27.长乐邨28.陕南邨花园洋房01.刘吉生住宅02.白崇禧住宅03.宋子文住宅04.郭氏兄弟住宅05.马勒住宅06.嘉道理住宅07.马歇尔公馆08.马立斯花园09.华特住宅10.沙逊别墅11.正广和洋行大班住宅12.丁贵堂住宅13.陈楚湘住宅14.朱敏堂住宅15.郭棣活住宅16.何东住宅17.连战老宅18.吴同文住宅19.姚有德住宅20.董建华住宅21.盛宣怀住宅22.杜月笙公馆23.贝松荪住宅24.严同春住宅25.伦顿住宅26.吴国桢私邸27.朱斗文住宅大楼公寓01.永业大楼02.淮海大楼03.上海大厦04.河滨大楼05.浦西大楼06.北川公寓07.枕流公寓08.西园公寓09.常德公寓10.达华公寓11.华业公寓12.武康大楼13.峻岭公寓14.衡山饭店15.福州大厦16.沙逊大厦17.漂阳大楼18.海宁大楼19.大桥大楼20.长春公寓21.泰兴大楼22.花园公寓23.泰山大楼24.高安公寓
章节摘录
12.西成里 卢湾区马当路西成里(278弄)是一条不平凡的里弄,著名画家张大干、张善子、黄宾虹、陆一飞、顾廷康等都在这里住过,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发布命令的地点也在这条弄堂的沿街石库门住宅内。 西成里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10890平方米。建筑面积。13969平方米,有二、三层砖木结构住宅一百三十四个单元。该弄为新式石库门里弄,弄堂比老式石库门里弄宽,石库门门头全是水泥砂浆砌筑,机红砖外墙底部有水泥勒脚。西门路(今自忠路)沿街石库门住宅还有水泥挑阳台。 张大干和黄宾虹同住在西成里16号。1932年5月6日张大千三十四岁生日,徐悲鸿、郎静山、吴湖帆、谢稚柳等各路书画家挤满16号,为张大干祝寿。据说,1985年张大干在台湾病重期间还思念着六十年前住过的西门路寒舍。 晏济安住在西成里17号二楼朝北的厢房里,他与张大干、张善于兄弟俩关系十分亲密。他们不仅是邻居,还同去北平(今北京)写生,同去重庆举办抗日募捐画展。
编辑推荐
没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新盖建筑再多,也是苍白的。老房子是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组成部分。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上海,不能没有老房子,就如不能没有历史文化那样。 本书稿通过介绍一百余处上海老房子,从传统民居、里弄住宅、花园洋房和大楼公寓四个部分,力图反映上海经典老房子的悠久历史、建筑风貌和人文故事。每处建筑还配有数张图片,使读者有直观的感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