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吴原元 页数:232
Tag标签:无
前言
目前,国内对海外中国学的研究正积极开展起来,如何使对它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并跨入真正的学科建设,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认为,对国际汉学的研究,“应当采用学术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将汉学的递嬗放在社会与思想的历史背景中考察”,“和其他种种学科一样,汉学也受着各时代思潮的推动、制约,不了解这些思潮的性质及其产生的社会原因,便无法充分认识汉学不同流派的特点和意义”(《序》,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这一学术主张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同。 我们对海外中国学的研究,起步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当时开始这一研究,主要是为了深入对中国近代史学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而这些不同于中国传统史学的近现代史学流派,都受到海外史学思想和史学思潮的很大影响,因此必须从史学的国际交流及其互动的视角去观察和认识。在此过程中,比较文学、接受美学等理论探讨的兴起,曾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使我们对本土史学的研究延伸到对海外中国史学的比较研究,并拓展到对海外汉学、海外中国学发展史的探讨。在此研究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的学科基础和方法论的重要指导作用。根据其学科理论和基本方法,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对象就是海外的中国学家、中国学著作、中困学机构,以及与其相关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编纂理念,通过对其历史原貌及其学术流变的考察,探究其学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出有益于我们学科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所以我们对海外中国学的研究,十分重视与对象国历史及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联系考察,注意对象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及重大国际事件的联系考察,关心国际学术思潮与对象国学术思潮的互动关系等。所以从这点上说,我们很赞同李学勤教授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对海外中国学的研究。
内容概要
《隔绝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1949-1972)》作者在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宏观描述与个案分析相结合、思想史的文本研究与社会史的原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总体上对中美对峙时期美国中国学的发展演变、内在特点、研究范式、重要思潮等进行综合考察。 在对中美对峙时期美国中国学发展的内在脉络及其中国研究的具体状况进行总体考察之同时,《隔绝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1949-1972)》着重探讨如下问题:联邦政府、基金会等外部社会对于中国研究发展的利弊;社会科学介入中国研究的历史进程、原因及其影响;中国中心观出现的历史缘起;中国研究对于中美关系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中国学出现新走向的原因;中美对峙背景下,美国中国学的独特特点;对峙时期的中国研究在美国中国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定位等问题。
作者简介
吴原元,1977年生,江西东乡人。1997-2004年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学士学位和史学硕士学位;2004-2007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社会科学部。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中国学、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研究。曾参与教育部“211工程”项目——关于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外文资料情况的调查等课题。撰有《改革开放以来的海外中国学研究析略》、《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中国学的新走向》、《试析1958年国防教育法与美国高校的非西方区域研究》、《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中国学家的活动及其影响》等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导言一、选题旨意二、学术史回顾三、研究思路第一章 中美对峙前的美国中国学一、1949年之前的中国研究二、1949年之前的中国知识教育第二章 麦卡锡阴影下的美国中国学一、现当代中国研究趋于沉寂二、中共党史研究的异化三、儒家思想研究受关注第三章 国防教育法与中国学建设的跃进一、国防教育法及其影响二、中国知识教育的拓展三、中国研究机构的兴建第四章 建设热中的美国中国学家一、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二、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三、增进公众对中国的了解第五章 对峙时期中国研究之特点一、社会科学介入中国学二、“现代化论”的盛行第六章 走出对峙状态的美国中国学一、美国中国学发展的新契机二、华裔学者的研究及影响三、中国研究的新趋向结语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美国国内关于中国问题的争论渐趋白热化。作为亲历者的费正清回忆道:“随之而来的争论当然是通过传播媒介来进行的。它引起了公众异乎寻常的可以说是病态的关注,恰似25年后的水门事件那样。全国所有参加这场争论的人都充满了激情,似乎在做戏一样,然而这却是真的。”[1]伴随着中国问题争论的日趋激烈以及国际冷战局势的发展,美国国内掀起一股歇斯底里的反共狂潮——麦卡锡主义。麦卡锡主义的出现,对美国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有一个州要求职业拳击手和摔跤手在进入圈绳之前必须发誓自己不是共产主义分子;在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阿波利斯,人们试图把《罗宾汉》这类有争议性的书(让人担心的地方是劫富济贫)从学校的公共图书馆中撤掉。甚至连带着“红色”、“俄罗斯”等字眼的地名、球队名和化妆品的名字也都被重新更改。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3]描述道:共产主义和自由世界间的紧张局势主宰着世界事务。它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污染:在小说、戏剧、电影、杂志文章里;在报纸的连载文章里;在广播和电视里。辛辛那提棒球红队一度更换了名称。社会学教师如果不臭骂“共产主义奴役”的邪恶,就有被解雇的危险。反共的狂热分子得到最高的讲演费,那些列举自己憎恨共产党人及其同路人或粉红色分子的理由最有说服力的竞赛者被授予最高的美国方式奖。甚至美国小姐的候选人都必须陈述她们对卡尔·马克思的看法。
后记
出生于偏僻小山村的我,自打读书以来就把铅字看作是非常神圣。每当新学年领取新书时,内心就特别激动,每一本新书在我的眼里都像是一件宝贝。随着认识的加深,铅字的吸引力更加强烈。记得在一个酷暑难耐的晌午,由于刚收割完稻子,疲惫不堪的家人吃完午饭后都抓紧时间休息,我则拿着一本从同村人借来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滋滋有味地蹲毛厕。这一蹲就是一个来小时,丝毫没有觉察到难受,直到站起来才感到两腿已发麻。铅字所具有的神秘力量,使我沉浸于中。伴随着求学的脚印,离家乡小山村的距离越来越远,但铅字在我内心中的神圣感丝毫未减。当我坐在窗明几净的上海图书馆,翻阅着纸张已发黄的近代报刊杂志,在深深地为先辈学人通过铅字透射出来的思想折服之时,一股强烈的思想冲动涌上心头,如果有朝一口我也能像这些先辈学人一样将自己所思所想所写的文字变成铅字,让自己的思想插上铅字翅膀穿越时空,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幸福以出乎意料的方式降临于我。我的博士论文被纳入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的出版计划之中,渴望已久的将文字变成铅字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在享受这份幸福之时,内心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感激之情,这份幸福离不开众多人的支持、鼓励、关爱和付出。首先要感激的是恩师朱政惠教授,先生在学业上谆谆教诲,悉心点拨;在生活上,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先生所给予的不仅仅是直接的耳提面命,更多是一种无时不在的巨大感染力和驱动力。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宽厚的为人品质、乐观的生活理念,堪为我为学、为人之真正楷模,让我受益匪浅。如果没有业师无私指导与帮助,我也不可能有写作这篇后记的机会。在此,“感谢”二字已不足以承载学生心中太多的感激之情!
编辑推荐
《隔绝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1949-1972)》是海外中国学史研究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