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上海辞书 作者:冯契 页数:87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外国辞学大辞典》含“术语学说学派”、“人物”、“著作”、“团体机构刊物”等部分,收词5000条,计250余万字。在一般人眼中,外国哲学就是西方哲学,其实不然,它还包括东方哲学、阿拉伯哲学、东欧哲学等等。编委会就这方面的内容,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研究、撰写,充实了许多新资料。全书还收录了一批清末以来介绍外国哲学的中国学者的情况。系统哲学、后现代主义、后哲学文化、批判解释学等当代西方哲学新术语、新学说等均也收录其中。哲学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从古希腊诞生第一位哲学家泰勒士起,外国哲学历经2500多年的发展历程,流派纷呈、思想丰富,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许多不朽的精神财富。
书籍目录
凡例
分类词目表
正文
词目拼音索引
词目外文索引
章节摘录
共相同一论即“共相无差别论”。决疑学(英casuistry)中世纪基督教经院哲学中解决良心与责任问题的理论。有严格派与灵活派的区别:前者主张某一行动只是在有充分权威根据的情况下才是可行的;后者主张只要言之有理即为可行的。大多以条目方式列举,以便教徒在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决定时检查对照,以资遵循。在教父哲学时期已有决疑学的编纂。经院哲学时期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列举特殊义务的疑项,是影响最广的著作。以后耶稣会也注意决疑学的研究与编纂,强调对其内容的履行。这类书大多分类订立纲目,按照字母次序排列,但因要求区别细密,反而难于查阅,加之人的行为多种多样,可能遇到的问题也变化无穷,难以用条款具列。新教根据德国马丁•路德以《圣经》为信仰依据的意见,不大采用决疑学,故决疑学渐趋消失。奥利金主义(英Origenism)基督教早期神学中以古罗马奥利金的思想为基本内容的学说。认为上帝囊括整个宇宙而又超越宇宙。上帝是无法表述的由圣父、圣子、圣灵三位合而为一的同一精神体。上帝本身是无时间性的,不可能直接创造有时间性的事物。在时间之前,上帝首先创造与之相似的无时间性的灵魂。灵魂运用各自的自由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无形和有形的具体事物。按照灵魂的本性,最后否认任何理论权威,坚持唯有《圣经》才是绝对权威。230年《论原理》出版后,灵魂在先论和魔鬼得救论等观点遭到某些人的反对。4世纪前后奥利金学说盛行,形成亚历山大里亚基督教学派。6世纪中叶奥利金学说继续传播,意识形态的争论已涉及教会内部权力的斗争。553年君士坦丁堡第二次大公会议上正式宣布奥利金学说为异端。此后,奥利金主义成为异端邪说的同义词。神学预定论(英theological fatalism)古罗马奥古斯丁的神学理论。认为人的受罚和得救都是神所预先决定的。在原罪说的基础上提出人凭自己力量无法得救,不能为善。只有上帝给人自由意志,使自己的意志与上帝的意志成为一体,人才能为善。上帝并不把自由意志给予一切人,只从世人中拣选出中意的,他们是上帝预定要得救的;如果不是上帝拣选的,无论怎样努力也是徒劳。奥古斯丁主义(英Augustinism)西方哲学中以古罗马奥古斯丁的思想为基本内容的学说。是一种主张以上帝为核心、信仰为前提、基督教教义为原理、新柏拉图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宗教唯心主义体系。主要代表为安瑟伦和波那文图拉等。认为古希腊柏拉图的“至善”即基督教的上帝,上帝本身是精神实体、纯现实。宇宙万物为上帝所创造,由形式与质料构成的组合体。至善本身是完满的根源,宇宙万物的存在是对至善的分享。人的本性必然以至善为最终目的,自然地回归上帝,以获得幸福。断言理念永恒地存在于上帝理智之中,理念永恒不变,理念是上帝创造宇宙万物的原型。人不认识理念,不算真知。主张人的灵魂是独立的精神实体,与肉体不是实体性的结合,而是偶性的结合,所以人要获得真知,必须依靠上帝给予灵魂直接的照明。断言信仰为最高知识,突出“信仰为了理解”的著名格言和上帝的“光照论”。13世纪日趋衰落。在第8届国际托马斯主义大会上,罗马教廷强调托马斯•阿奎那继承和发展了奥古斯丁的基本哲学思想,声称在宣扬托马斯主义时,也不能忘记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从而继续肯定奥古斯丁主义在基督教哲学中的位置。阿威罗伊主义(英Averroism)中世纪欧洲一些地区的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思想。在阿拉伯哲学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哲学影响下形成,流行于12-13世纪。创始人为阿威罗伊,主要代表为西格尔等。在本体论上,反对创世说,认为物质世界是永恒的,真主不能从无中创造世界,世界没有创造,只有发展。由于物质是基质和形式的结合,在原始基质中已包含有潜在的形式,世界只是通过第一推动使潜在的形式变为现实的形式。世界万物受因果必然性的支配。在真理观上,反对把信仰与理性、神学与哲学合而为一,主张双重真理论。认为哲学和宗教虽可导致同一真理,但哲学是通过理性形式认识真理,宗教则依靠启示,通过喻意象征形式来把握真理。它们有时会发生矛盾。在伦理观上,反对灵魂不朽说,认为灵魂是肉体的形式,随肉体的死亡而消亡。但也有灵魂的理性部分不死的说法。否认有天堂地狱和来世报应,主张人应重视追求现世幸福。阿威罗伊主义对促进亚里士多德哲学在欧洲的传播,对中世纪后期唯名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编辑推荐
《外国哲学大辞典(修订本)》的分类词目表按总类、西方哲学、东方哲学、现代哲学研究机构与刊物等大类编排。各大类又按若干级别的小类编排。《外国哲学大辞典》所分类别仅从便于查检考虑,并不代表某种学科体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