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上海辞书 作者:郁兴志 页数:267
Tag标签:无
前言
中东海湾地区是个长期动荡的地区。冷战时期,苏美两霸争夺,不断诱发地区动乱;苏联解体后,美国连续发动局部战争,中东局势恶化,举世瞩目。该地区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连通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使西欧各国到印度洋之间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5500-8000公里,地中海沿岸国家到达印度洋的航程节省8000-10000公里。也门的亚丁又是红海通往印度洋的门户。苏伊士运河是中东海湾石油输往北美和欧洲的主要海运通道,每年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舶数和货运量在全球几条国际运河中均居首位。而红海东西两岸和地中海南岸、东岸几乎都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22个阿拉伯国家总面积142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4.3%;中东的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5%以上,磷酸盐储量居世界首位,天然气占世界总量的35%,居第二位。还有其他许多矿产和农业资源。在历史上,中东地区就一直是世界级强国争夺的要地。公元前波斯帝国统治该地区近三百年,后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公元7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战胜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统治该地区四百多年;12世纪末,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迁至小亚细亚,逐步蚕食拜占庭帝国领土,其势力扩展到巴尔干半岛大部分地区,最终于1453年占领君士坦丁堡,将该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并迁都于此城。进而向西亚北非扩张,占领叙利亚、埃及、麦加、麦地那等,奥斯曼帝国成为继阿拉伯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统治长达五百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地区成为民族、宗教、党派、领土和水资源等各种复杂矛盾的交汇处,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之间的争端,迄今仍未达成政治解决协议,成为20世纪持续时间最长、且始终牵动全球的地区热点问题。中东地区是全球战争频繁、形势动荡的头号重灾区。中东具有古老灿烂的文化,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出自中东的就有三处:埃及的金字塔、亚历山大里亚灯塔和伊拉克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以及波斯(今伊朗)三地的古文明,都对人类进步作出过重要贡献。阿拉伯帝国采取接纳、吸收、融合等宽容开放政策,从而也创造了新的璀璨文明。但在近代史上,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中东海湾地区陷入长期的内忧外患、战乱动荡。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的争端先后引发五场大规模战争,其中“六·五”战争历时虽短,但影响深远,阿拉伯国家遭受惨败,后患无穷;阿尔及利亚八年反法独立战争,成为“百万烈士国家”;黎巴嫩十四年内战,代价高昂;霍梅尼领导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什叶派伊斯兰政权,伊朗成为美国的心腹之患;两伊鏖战八年,伤亡损失惨重;但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得到美国的鼎力支持,在海湾地区坐大;萨达姆制造海湾危机,为美国进军中东、发动海湾战争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却留下成堆难题,海湾战争时间不长,牵动全球;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但此后却深陷泥潭,伊拉克局势一直动荡不宁;美国决定“全方位整垮对美国威胁最大的伊朗”,企图“驯服”巴勒斯坦的哈马斯和黎巴嫩的真主党。中东海湾国家长期遭受西方殖民侵略和统治的苦难,丧失了发展经济的许多历史性机遇。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阿拉伯和以色列实行双重标准,长期偏袒以色列,伤害了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激怒了广大穆斯林民众;加上该地区的贫困落后和屈辱怀旧等因素,相互作用,成为滋生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肥沃土壤。沙特阿拉伯王国是伊斯兰教的发祥地,伊斯兰教第一圣地麦加和第二圣地麦地那均在沙特境内(第三圣地耶路撒冷旧城于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被以色列占领,现由巴勒斯坦神职人员管理);世界各地每年数百万穆斯林涌向沙特朝觐;伊斯兰世界联盟和伊斯兰会议组织两个泛伊斯兰国际机构都是沙特倡议创立的,这两个组织的总部都设在沙特。沙特是无可争议的伊斯兰世界中心。中东海湾地区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5%以上,产量占总产量30%,素有“世界油库”之称。其中,沙特石油储量高达358亿吨,占全球总储量的25.6%,其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居各国之首。沙特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主要创始国和举足轻重的成员国,是个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中国一向重视发展与沙特的双边关系,然而中沙建交却经历了三十五年漫长曲折的历程,沙特成为与新中国建交的最后一个阿拉伯国家。我于1997年8月至2000年8月担任驻沙特大使。我认准在沙特,增信释疑的最有效途径在于促成元首互访和提高双边关系的总体水平。经过坚持不懈的内外协调努力,终于促成了阿卜杜拉摄政王和江泽民主席首次互访。阿卜杜拉国王登基后,于2006年1月再次访华,胡锦涛主席同年4月访问了沙特。两国元首频繁互访、直接沟通、增进了彼此理解并建立了相互信任,有力地推动了中沙战略合作关系的迅速发展,双边经贸关系的几何级数的增长和各领域多层次人员交往正在夯实两国问深入合作的社会基础。沙特已成为中国能源的可靠供应基地和各种商品、承包劳务的可观市场,中国也已成为沙特石油和石化产品稳定的巨大销售市场。中沙合作是长期互利互补的,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内容概要
沙特阿拉伯是当今国际舞台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虽为最后与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然而自1990年两国建交以来,两国领导人不断互访,经贸关系迅速发展。沙特虽是美国的传统盟友,在阿富汗战争和海湾战争中互相合作,然而“9·11”事件却使两国关系受到重创。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这些变化?作为盛产石油的阿拉伯国家首富,沙特是否也有隐忧? 本书稿讲述了郁兴志大使出使沙特阿拉伯时的经历。作为新中国早一代的外交官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驻外国大使,郁大使不仅从容应对各种复杂烦琐的政治事务,而且为中沙两国之间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努力,并在此过程中,与沙特的主要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本书以一种平和的语气,还原了郁大使在担任大使工作的过程中所出的不平凡的贡献,让读者体会一个优秀的外交官在外交活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郁兴志,1938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泰县(今姜堰市)。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文系和伊拉克巴格达大学文学院阿拉伯语系。先后在外交部翻译室阿拉伯文组和西亚北非司中东处工作。曾在驻摩洛哥、埃及等国大使馆任职,并担任过驻苏丹大使馆二秘,驻伊拉克大使馆一秘、政务参赞等职。1988-1991年任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首任总领事。1995-1997年任驻也门共和国大使。1997-2000年任驻沙特阿拉伯王国大使。2000年底退休后,曾当选为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理事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理事。现任亚洲财富论坛理事会理事和振兴家乡姜堰理事会常务理事。发表过《中国利比亚建交轶闻》、《中国以色列建交的曲折历程》、《漫话沙特和伊斯兰教》、《中国埃及建交五十年》等有关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以及中东问题等方面文章数十篇。
书籍目录
前言从也门转往沙特转馆引起轰动沙特驻也门大使(使团长)为我饯行也门大穆夫提与中国的友谊吴邦国副总理访问萨那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向萨利赫总统辞行微妙的沙特、也门关系初到利雅得到任拜会递交国书的波折举行国庆招待会沙特王室老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创建沙特王国的故事第二代第一任国王沙特第二代第二任国王费萨尔第二代第三任国王哈立德第二代第四任国王法赫德第二代第五任国王阿卜杜拉王室家族委员会我与沙特王室的交往推动沙中关系发展的有功之臣王室强烈的忧患意识沙特与美国的盟友关系频繁的中沙往来漫长曲折的中沙建交历程喜庆的十月沙中友协会长杰里西在利雅得举行的亚洲男篮锦标赛足球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趣事中国学者代表团参加沙特建国百年庆典中国妇女代表团访问沙特中国穆斯林赴圣地朝觐中沙间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庆祝澳门回归沙特王储阿卜杜拉访华相机推动王储访华筹备阿卜杜拉王储访华阿卜杜拉王储抵达北京江泽民主席会见阿卜杜拉王储阿卜杜拉王储在北京的会见和参观阿卜杜拉王储访问西安阿卜杜拉王储访问上海萨勒曼亲王访华江泽民主席访问沙特为江主席访问沙特做准备独特的欢迎程序法赫德国王破例出席签字仪式法赫德国王举行盛大欢迎国宴江主席的会见活动江主席发表演讲难忘的沙漠之行访问东部地区江主席和我聊天交友轶事与美国大使深交与苏丹大使叙旧跟埃及大使一见如故使团享有豁免权但不能违法积极做沙特媒体的工作广交华人和台胞朋友在沙特的妇女外交活动急求远水解近渴乐于助人的贾巴尔博士割舍不下的沙特缘特殊的饯行安排辞行拜会与沙特媒体谈阿卜杜拉国王访华亚马尼谈胡锦涛主席访问沙特参加第八届吉达经济论坛
章节摘录
插图:从也门转往沙特我于1995年7月到1997年7月担任中国驻也门大使。1997年8月奉调回国,转任驻沙特大使。穆塔瓦基利亚王国(北也门1962年以前的正式国名)于1956年9月同中国建交,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三个阿拉伯国家之一;沙特于1990年7月同中国建交,是阿拉伯世界最后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国家。转馆引起轰动1997年春,我已年满59周岁,担任驻也门大使已近两年。改革开放以后,在通常情况下,中国驻外大使每届任期为二至三年。我是本着善始善终精神,计划再好好工作一年,60岁回国退休,颐养天年,对久违的老母亲尽点孝心,稍微弥补因我父亲和岳父母三位老人辞世时均未能回国奔丧而深埋心底的愧疚和遗憾。当年5月,外交部干部司巡视组抵达也门首都萨那,检查驻也门使馆工作。干部司刘毅副司长透露,我将转馆出任驻沙特大使。不久,便收到外交部的正式调令,并由副司级大使晋升为正司级。很快我便开始辞行拜会。我转任驻沙特大使的消息在驻萨那使团中迅速传开。驻也门使节们都知道我先后在中东、北非和海湾地区许多阿拉伯国家长期工作,在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埃及工作了五年,跟纳赛尔、萨达特和穆巴拉克三任总统均有过接触和交往。许多大使热情祝贺我即将转赴中东海湾地区重要国家履新。有的大使在外交场合当面祝贺,有的大使专门打电话祝贺,还有的给我发来亲笔祝贺信。他们当牛既有阿拉伯伊斯兰国家使节,也有非洲、亚太国家使节,还有欧洲、北美和拉美国家使节。美国驻也门大使墨菲告诉我,美国驻沙特大使一向都是由总统委派执政党的资深参议员来担任,与美国驻安理会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大使一样,属于“政治任命”。德国大使魏克曼在贺信中说:“许多人认为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中心,事实上,沙特既是伊斯兰世界中心也是阿拉伯世界中心,沙特的面积是埃及的两倍,人口不到埃及的一半,但沙特长期向埃及提供财政援助,为支持埃及,沙特两度使用石油禁运武器:1956年英法以侵略埃及,沙特与英法断绝外交关系并停止向法国供应石油;1973年沙特支持萨达特发动十月战争,并停止向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和荷兰出口石油。《戴维营协议》和《埃以和约》签署后,包括沙特在内的阿拉伯国家纷纷与埃及断交,但沙特后来在帮助埃及重返阿拉伯国家联盟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沙特在调解地区冲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召集塔伊夫会议,促成黎巴嫩各派达成妥协,结束了长达十多年的内战。沙特所处的中东海湾地区和沙特在该地区的作用都具有极端重要性。”我向魏克曼大使辞行拜会时,他又就他在贺信中谈到的两个重要性作了详细阐述。我完全理解他的好意,一直认真而耐心地倾听他的谈话,但还是用右手掀起左袖看了看手表,魏克曼大使立即说:“对不起,我讲话冗长了一些。”我说:“我还有另一个约会,容我另找机会向阁下继续请教。”于是起身告辞。虽然我也知道沙特十分重要,是阿拉伯世界财力最雄厚的国家,是伊斯兰世界的中心,但“出使沙特”引起如此轰动,确实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在我离任前,也门外交部为我举行饯行午宴,邀请使团长(沙特驻也门大使)拉赫曼和联合国安理会其余四个常任理事国大使等三十多位使节出席,也门外交部十余位有关官员和我馆几名主要外交官也应邀作陪,气氛异常热烈感人,至今历历在目,令我终生难忘。临别时,也门外交部礼宾司长(前任驻华大使)卡西姆低声对我说:“相信阁下已经注意到今天的午宴既提高了规格,也扩大了邀请范围。这种安排有两个原因,第一您是也门全天候友好国家中国的大使;第二您将转往重要国家沙特任职。”沙特驻也门大使(使团长)为我饯行驻萨那外交使团热情祝贺我的大使中,驻也门使团团长、沙特驻也门大使拉赫曼尤为突出。1997年6月底,拉赫曼张罗着以使团长名义,在他的官邸为我举行饯行午宴,还派他手下一位秘书专程去利雅得,将在那里专门为我订购并刻有用英文写的“驻也门外交使团”字样的银盘带回萨那。在午宴上,拉赫曼大使、也门外交部礼宾司长和我先后讲话,他们二位说了许多赞扬我的话。我在讲话中说,我的心情是复杂的,离开友好的也门和使团许多好朋友,确实感到惋惜和酸楚;即将转赴沙特工作,又倍感高兴。“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这就是外交官生涯的共同特点。三人讲话后,拉赫曼大使代表使团将银盘赠送给我,我向使团长和诸位大使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没过几天,拉赫曼夫妇又专门设晚宴招待我和夫人,虽然都在他们官邸举行,但按照沙特的风俗,男女不能同桌共餐。拉赫曼大使陪我在一个宴会厅,就我们二人用餐,这是他精心安排的,便于宾主深谈沟通。拉赫曼夫人在另一个宴会厅宴请我夫人张德珍,并邀请了使团大使夫人们和也门上流社会的一些妇女,包括一些也门女官员。拉赫曼跟我边吃边聊,我们用阿拉伯语交谈。
编辑推荐
《在沙特当大使的日子:见证历史共和国大使讲述》编辑推荐:沙特阿拉伯是当今国际舞台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虽为最后与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然而自1990年两国建交以来,两国领导人不断互访,经贸关系迅速发展。沙特虽是美国的传统盟友,在阿富汗战争和海湾战争中互相合作,然而“9•11”事件却使两国关系受到重创。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这些变化?作为盛产石油的阿拉伯国家首富,沙特是否也有隐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