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美) 洪业 页数:441 译者:曾祥波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洪业本人钟情于杜甫其人其诗,故于杜甫的相关研究用力颇深。《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迄今为止仍被公认是英语世界中关于杜甫的最重要著述。此书可与已故北大教授陈贻焮完成于1988年的三卷本《杜甫评传》并称东、西方杜甫研究的杰构。由于洪业平生所著他书在国内均已出版,本书的出版将填补最后一片空白,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作者简介
洪业(1893-1980),号煨莲(William)。福建侯官人。现代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先后就读于卫斯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协和神学院,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神学学士等学位。1923年回国,被聘为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任大学文理科科长,先后兼任历史系主任、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院文科主任及导师等。创办《燕京学报》,并以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主任总纂哈佛一燕京学社《引得》64种。1946年春赴美讲学,1948至1968年兼任哈佛大学东亚系研究员。1980年在美国去世。其学术名篇有《考利玛窦之世界地图》、《礼记引得序》、《春秋经传引得序》、《杜诗引得序》、《(蒙古秘史)源流考》、《破斧》等。所撰《礼记引得序》于1937年获法国巴黎茹理安(一作儒莲)奖金。主要著述见《洪业论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Tu Fu:China's Greatest Poet(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52年)。译者简介:曾祥波,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博士。曾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一麦迪逊分校东亚系作访问学者。现任教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
书籍目录
自叙引论“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第一章 “记一不识十”(712-735)第二章 “快意八九年”(736-745)第三章 “骑驴三四载”(745-749)第四章 “陵厉不飞翻”(749-752)第五章 “故山归兴尽”(752-755)第六章 “东胡反未已”(756-757)第七章 “万国兵前草木风”(757-758)第八章 “一岁四行役”(759)第九章 “此生那老蜀?”(760-762)第十章 “何地置老夫?”(762-766)第十一章 “夔子之国杜陵翁”(766-768)第十二章 “孤舟增郁郁”(768-770)结语“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附录一】注疏卷自叙【附录二】洪业《杜诗引得序》【附录三】洪业《我怎样写杜甫》【附录四】洪业《再说杜甫》索引洪业及其《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代译后记)补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我怀疑杜甫诗歌对历史的重要性是否在他的时代就被意识到了。我们能看到一些杜甫的朋友写给他的诗篇,其中并没有关于诗史的暗示。杜甫的同时代人并不需要通过他的诗歌去了解他们时代的风俗和事件。然而,在半个世纪之后,在诗人的诗歌声名上升到顶峰之后,在新的一代人开始好奇他们的祖父辈所处的那个令人震惊的时代之后,杜诗中蕴含的历史意义得到了广泛地承认。据说,文宗皇帝(827-841)喜欢读杜诗。从《哀江头》一诗中,他意识到在长安遭受战争破坏之前,曲江两岸有着许多美丽的宫殿,因此他决定加以重建。①也许从这个时候起,学者们开始欣赏杜甫诗歌与他所处的时代历史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会发现,如果没有了历史背景,某些诗篇对我们而言将毫无意义。我们还会发现,某些诗篇将如何帮助我们补充重要的散佚史实,纠正唐史记载中令人困惑的讹误。所以说,杜诗应该尽可能以正确的编年顺序阅读,这一点极其重要。一种杜诗选本,如果不是以编年形式纂辑,那么除非它的编辑意图是通过对杜诗的题材或体裁加以分门别类,以便说明杜甫的诗歌技巧,否则就不具有充足的理由。1929年由艾德纳·卫斯理·支德伍德和朱其璜翻译刊行的一部杜诗译本就是不具有这种充足理由的杜诗选本。它完全没有任何编排原则。有时,同一首诗被译为不同文本,冠以不同的标题,随意地被放置在290首选篇中。选译者对于杜甫诗歌的随意性有时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我还没有算上字里行间的误译和增删。
编辑推荐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是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