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及其他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高瑞泉 主编  页数:269  字数:219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思潮评论》是以推动和展示对于近代以来尤其是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学术研究为宗旨。《民族主义及其他》的主题为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最重要思潮之一,本书探讨了民族主义在中国形成、发展和演变。具体地说,郑大华探讨了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演变,胡逢祥探讨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高力克研究了作为中国民族主义重要流派的国家主义的德国源头,魏小巍探讨了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精神气质的关系,蔡志栋具体研究了章太炎民族主义思想。
本辑还收录了萧功秦和胡伟希对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分析,以及李翔海、高瑞泉、李维武对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分析。

书籍目录


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胡逢祥)
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演变(郑大华)
中国现代国家主义思潮的德国源头(高力克)
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精神气质(魏小巍)
“一碗干麸子,怎能团得成面?”——章太炎民族主义思想研究(蔡志栋)
当代思潮纵横
20世纪中国三大社会思潮及其当代转型(胡伟希)
当代中国六大社会思潮析论(萧功秦)
论保守主义
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意义与问题(李翔海)
从激进主义到保守主义:20世纪晚期中国思潮的转向(高瑞泉)
儒学与民主:文化保守主义民主观念的近百年变化(李维武)
编后记
本辑作者简介

章节摘录

  这些不同类型理论的相互混杂和纠葛,显然加剧了晚清思想界在民族问题认识上的纷杂。如在种族与民族关系的认识上,中国传统的“夷夏”观本具“文化主义”的倾向,对于血缘体质等所表现的种族特征则往往比较笼统含糊。而西方近代民族学的形成与人类学、人种志等自然科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故其民族界定一直比较注重各民族体质及其所属人种的考察。在民族主义情绪日趋高涨之际,这类观念和当时传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相结合,无疑刺激和强化了人们的种族竞争意识,以致不少人一度将种族和民族视为同一概念,这在反清革命党人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有的甚至还表露出“种族复仇”的倾向。然而严格说来,这是一种误解。在现代科学中,“种族”这一概念凸显的是人群的生物属性,故其本质上为生物科学的研究对象;“民族”所凸显的则为人群的社会属性,作为社会科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其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文化因素而不是生物因素。民族的形成,虽与种族因素有关联,但两者并非一事,在现实世界中,同一种族或种族类型包含了若干民族,或同一民族包含了几个种族或种族类型成员的情况都是完全正常和可能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从未断裂的国家,试图从强调血统或“种族”角度去确定民族的涵义,尤不切实际(因今天中国境内的许多民族包括汉族本来就是多民族长期融合的结果),与那种注重揭示社会文化特性的民族观比较起来,甚至还是一种倒退。故对于这种倾向,当时就有人指出:“一国家与一国家之别,别于地域,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远近也。一民族与一民族之别,别于文化,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即此以言,则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故欲知中华民族为何等民族,则于其民族命名之顷,而已含定义于其中。与西人学说拟之,实采合于文化说,而背于血统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族主义及其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送书及时,书实用。
  •   对写论文还是有一定帮助的,要是当当能向**一样快递免邮就好了
  •   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学生必读书目
  •   这个问题有意义,但论文集里没有显示特别的地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