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王爱和 页数:266 译者:金蕾 徐峰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此前的历史学界研究宇宙观,主要是将其视为一种思维形式,并且特别地关注它的起源;而考古学术界关于宇宙观研究多针对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具体的、可移动的遗物或不可移动的遗迹。而王爱和的这部著作与众不同,它关注政治与宇宙观之间的紧密联系,即认为宇宙观从来都不是一种单纯的思维模式,因此不能独立存在于由实践、礼仪、物质和话语等多种形式组成的权力关系之外,同时,也没有一个政治体系能优先或脱离于宇宙观。就是说,权力的行使和宇宙的观念既互相塑造,又不断地互相改造,只因它们都同属一个多面体。
这本《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由王爱和著,金蕾、徐峰译,不仅吸收了现代西方汉学界的各种研究理论和方法,而且也吸收了来自中、日学界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其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博采众长,对国内历史学界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作者简介
王爱和
北京人。1971-1983年在北京东城区塑料一厂工作。1979年和1981年两次参加无名画会公开画展。1983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就读,1986年获硕士学位,随后赴美留学,就读于哈佛大学,1995年获东亚语言文明与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1995年任教于美国普渡大学。1999年移居香港,任教于香港大学至今。其代表性学术专著cosmology
and PoliticalCulture in Ealy Chi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并主编《无名画集》十三卷(香港大学出版社,2010年)。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宇宙观与政治文化
二、学科方法论与研究命题
1. 历史学对起源的关注
2. 古典社会人类学与结构主义
3. 汉学研究对结构主义的发展和修正
4. 考古学的新材料和方法论的新问题
三、从意识形态到文化逻辑:理论模式更新
四、中国宇宙观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的创新
1. 新命题:实践、身体、象征、权利
2. 跨学科方法
3. 文化和权力的谱系
4. 历史人类学与文化历史学
5. 理论与比较研究
五、古代中国与现代性
六、本书结构
第二章 四方与中心:晚商王族的宇宙观
一、导言
二、四方
1. 政治地理:“方”与“我”
2. 宇宙结构:四方
3. 祭祀结构:稀和“方”
三、中心
四、宇宙观与祭祀、政治活动
1. 空间与时间
2. 天与地
五、青铜时代晚期的四方
1. 克商
2. 向中心转移
3. 改造四方
4. 中心性的延续
六、结论
第三章 五行:历史变革中的宇宙观
一、导言
二、超越王权的知识和权威
1. 君王神权的篡夺者
2. 五行与国事
3. 五行与兵书
4. 官僚机构和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五行
三、从中心走向循环运转
1. 宇宙运动之循环
2. 重整时间秩序
3. 对空间秩序的重新定义
四、关联:天人之际的新渠道
1. 君权的再创造
2. 文本与关联系统的建立
3. 宇宙观综合化和君权理论化
五、结论
第四章 宇宙观道德化与皇权的演变
一、导言
二、《汉书·五行志》
1. 《汉书·五行志》的内容
2. 《五行志》的结构
三、以力克天下还是以德承天下:围绕皇权性质的争辩
1. 水德和五德相克
2. 土德:五行相克与三统相承之冲突
3. 火德与五行相生
四、地、人、天
1. 地
2. 人
3. 天
五、结论
第五章 皇权之争:宇宙的中心和权力的枢纽
一、导言
二、灾异:魔力与天道之间
三、构建皇权的宇宙观之争
1. 朝廷文人与地方诸侯王
2. 董仲舒和淮南王
3. 宇宙观之争
4. 皇权模式之争
四、构建天下的政治之战
1. 文化和观念的大一统
2. 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
五、皇帝:权力之枢纽
1. 权力枢纽
2. 天人之际,身不由己
六、结论
第六章 结论:宇宙观和权力的再思考
一、宇宙观和权力的互相构建
二、政治文化的多面性
三、解构中国传统之“本质”
引用书目简称及版本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在本书中,我同样探讨古代中国宇宙观与政治的联系。所不同的是,叶山与席文关心的是宇宙观对国家所担当的建设性角色,而我则寻求帝国形成期间宇宙观中出现的争议及冲突,以揭示看似高度统一而单一的宇宙观下所掩盖的差异、矛盾及斗争。我发现,商周四方宇宙观就是用符号象征系统构建政治权利的典型例子;而五行观的出现,则展示宇宙观在瓦解旧的象征一权利结构和构建新的地缘霸权中起的关键作用。秦汉时期,宇宙观不是简单的维护固有政权,而是不断地构建和界定皇权,并包容了帝国形成中社会力量之间的矛盾与张力。这些矛盾与张力,在与宇宙相生相克的循环中展开象征性的斗争,又进而完全改变了宇宙观及皇权的内涵。汉代的灾异说,正是敌对政治力量之间在共同宇宙观中进行的符号斗争的最佳例证。而这种符号斗争,又改变了皇权政治的性质。正如董仲舒与淮南王之间的理论对立所显示的,天人感应的理论为政治斗争提供了通用的结构及词汇。通过这种符号政治斗争,皇权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之源,而是被象征性地构建成宇宙及帝国的轴心,实际上是众多对立势力相互较量的一个活跃的互动场②。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利用最新的出土文献资料,并运用人类学的方法探讨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及其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