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雅韵赖传承:昆剧“传”字辈评传

出版时间:201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桑毓喜  页数:293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宇宙的浩瀚星空中,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无疑是最有灵性的星球之一。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其源远流长的创造与发展变化的历史,主要由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所代表,由各色各样的奋斗历程所体现。在美丽地球的东方世界,在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历朝历代的历史大家们,一向以对各式各类人物事迹的记述与描摹作为己任。我国的人物传记体裁丰富多样,大致可以分为纪传(皇家大事记)、文传(文学化传记)、史传(历史家所写人物传记)、志传(各地方志中所记载的本地人物传记)这四大类别。四类传记彼此发明,互为补充,构成了中国传记文化的多元谱系。从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专业化分工,到《左传》、《国语》、《战国策》式的整体氛围感的描述,最后由司马迁振臂一呼,以人物传记体为中心的《史记》横空出世。《史记》记载了地球东方的上自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华夏历史。概述历代帝王本末的十二本纪,记录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兴废的三十世家,描摹重大历史人物的七十列传,使之成为号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内容概要

1921年8月,昆剧传习所在苏州创建,培养了一大批“传”字辈的昆剧演员。他们在动荡的时局中坚持演出,挽救、继承了即将消亡的昆剧艺术;建国后,他们又培养了大量的昆剧艺术接班人。昆剧“传”字辈在昆剧艺术史上,在中国戏剧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者撰写《昆剧“传”字辈评传》一书,历十余年艰辛,四方搜集资料,寻访“传”字辈演员或知情人。此书均为第一手资料,内容详实,行文严谨,叙述了昆剧传习所的建立,“传”字辈建立“新乐府”、“先霓社”演出等情况,并有44位“传”字辈演员的生平经历,以及700余折(出)演出剧目的详细介绍。此书对研究近代昆剧,乃至整个戏曲的发展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作者简介

桑毓喜,1932年2月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先后任职于苏州市戏典研究室、苏州市戏曲艺术研究所,现为中国昆曲博物馆副研究员。长期从事昆剧等戏曲资料的抢救和研究工作,挖掘整理了宁波昆剧史料、清末民初曲家家李翥冈昆曲精抄本等珍贵资料;曾担任《戏曲研究资料从书》责任编辑,丛书包括《昆剧穿戴》、《宁波昆剧老艺人回忆录》、《昆剧选浅注》等20种61册;参与编写《中国戏曲志•江苏卷》、《苏州戏曲志》、《中国昆剧志》、《中国昆剧大辞典》、《昆曲辞典》(台湾)等。并在《昆剧艺术》、《艺术百家》、《戏曲艺术》、《中国昆曲论坛》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书籍目录

总序(谢柏梁)增订本自序(桑毓喜)原序一(陆萼庭)原序二(周大炎)引言第一章 昆剧传习所的建立 一、学生来源与教职人员 二、生活安排与课程设置 三、突发不幸事件 四、穆藕初接办昆剧传习所 五、江浙名人会串 六、初次粉墨登场 七、调整“桌台”全面“踏戏” 八、角色行当与大小“搭头” 九、赴沪内部试演 十、首次对外公演 十一、艺名的由来 十二、“传”字辈人数的考定 十三、苏州青年会首演 十四、首赴杭州 祸不单行 十五、帮演 十六、招收小班学员 十七、与“新世界”签约 十八、传习所的尾声附:昆剧传习所创(接)办人、董事、教师等小传 张紫东 贝晋眉 徐镜清 穆藕初 孙咏雩 汪鼎丞 吴梅 李式安 潘振霄 吴粹伦 徐印若 叶柳村 陈冠三 沈月泉 沈斌泉 吴义生 许彩金 尤彩云 陆寿卿 施桂林 高步云 曾长生第二章 新乐府的诞生 一、包银的核定 二、新乐府昆戏院 ……第三章 仙霓社的组合附:箱口、场面等后场人员简况第四章 散班后的复出第五章 昆剧“传”字辈演员生平考略第六章 昆剧“传”字辈演出剧目志(按剧目首字笔画排列)第七章 昆剧“传”字辈的历史功绩附录 昆剧“传”字辈研究资料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传”字辈学生至昆剧传习所接办人穆藕初家唱堂会,共有两次。第一次在民国13年(1924)2月穆氏母亲80岁寿诞时,在所长孙咏雩率领下,学员们特赶至上海南市大富贵酒家演唱昆剧堂会3天,为穆老太太祝寿庆贺,十分热闹。大家吃住均在该酒家,生活非常舒适。传习所学生早年撰写的文稿中曾谈及过此事。例如民国36年(1947),为追悼穆藕初先生,曾以“全体学员”名义著悼文称:“至民国十三年,余等所学差可应付,适逢穆老太太寿诞……参加堂会,在城内大富贵演唱三日。”20世纪80年代中期,笔者访问过的沈传芷、倪传钺、王传蕖等老师,以及周传瑛的《昆剧生涯六十年》中,虽均谈及过此事,但因年代久远,事过境迁,演出的具体年份、戏目大多已忘,仅忆及出演有《牡丹亭》、《西厢记·寄柬、佳期》、《西游记·认子》、《风筝误·后亲》、《烂柯山·痴梦》、《青龙阵·产子》等戏。笔者所见到的其他有关文字记载,对此节亦大都语焉不详。因此,在本书有关昆剧传习所章节中无法作专题记述。第二次是民国23年(1934)9月2日,穆藕初为次子家骥举行婚礼,是晚7时,仙霓社全班人员特前往上海大东酒楼演唱昆剧堂会,以示祝贺。其演出剧目与演员阵容如下:开场吉祥戏《天仙送子》、《加官进爵》,全班合演;《长生殿·鹊桥、密誓》,赵传珺饰唐明皇,张传芳饰杨贵妃,华传萍饰牛郎,刘传蘅饰织女;《浣纱记·回营、采莲》,朱传茗饰西施,王传淞饰伯豁,邵传镛饰吴王,施传镇饰文种;

后记

本书以昆剧传习所、新乐府、仙霓社昆班为基本线索,延伸至建国后“传”字辈艺术家的主要教学、艺术活动。撰写过程中,笔者在查阅历年来的报纸、书刊、戏单、图片、手抄曲本及其他文物、文献资料的同时,还访问了一些老艺术家、老曲家及他们的亲属、后裔,记录了他们口述资料,并对资料作了认真的核实考证,以力争书稿记述准确详尽、合乎事实。曾接受过笔者采访的主要人员有俞振飞、周传瑛、王传淞、沈传锟、姚传芗、包传铎、刘传蘅(书面采访)、郑传鉴、倪传钺、邵传镛、王传蕖、周传沧、沈传芷、薛传钢、吕传洪等昆剧老艺术家以及张元和(书面采访),朱尧文、樊伯炎、雷孜直、贝涣智、吴绣等部分老曲家共达20余人,有的访谈两三次至六七次不等。承他们反复回忆思考,详述经历见闻,积极提供资料。尤其是倪传钺老师,自1987年2月迄今20余年来,他不厌其烦地接受访谈达26次,通信笔谈也有28次之多,对我帮助更大,令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此外,笔者还参阅了《俞振飞艺术论集》(王家熙、许寅等整理)、周传瑛《昆剧生涯六十年》(洛地整理)、王传蕖《苏州昆剧传习所始末》(北京昆曲研习社研究组记录整理)、方传芸《我在“昆曲传习所”》(姚家征、范益松记录整理)、倪传钺《往事杂记》(唐葆祥记录整理)、《我所亲历的昆剧传习所》、华传浩《我演昆丑》(陆兼之记录整理)、《丑中美——王传淞谈艺录》(沈祖安、王德良整理)、郑传鉴《昆剧传习所纪事》(采访人员:唐葆祥、朱建明,录音整理:朱建明)《郑传鉴及其表演艺术》(胡忌编)。

编辑推荐

《幽兰雅韵赖传承:昆剧传字辈评传》是中国京昆艺术家评传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幽兰雅韵赖传承:昆剧“传”字辈评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过去的学者很认真,知者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看他们的书学问才有进步,也才可能在他们的基础上向前走,受益匪浅.
  •   可以了解近代昆曲的发展历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