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01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林学忠 页数:444 字数:4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国际法在晚清传入中国,是历史大事,可以视作西潮东渐引发文化变迁的典型范例,影响深远,反映了西方文明渗透入中国思维的过程,更展示了中国传统“天下观”崩解的具体情况。全书以全球化的视野,探讨了晚清国际法传入中国,引起有识之士思考国际对策,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用夷变夏”的具体过程与思维变化,反映了东西方文明踫撞之时,遭受侵略压迫的中国,在被迫纳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之时,是如何重新定位自身的文化秩序,在左冲右突、几乎可说是“困兽犹斗”的艰苦情况下,接受了西方国际法的挑战。同时也展示了所谓“国际公法”多面与多层次的复杂性,对于我们思考世界历史中不同文化进程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全书资料资料翔实、论证细密,是近年该领域研究中的一部力作。
作者简介
林学忠
1986年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副修历史学。1987年考取日本文部省奖学金留日,赴国立筑波大学地域研究科做研究生,1989年入历史·人类学研究科修读博士课程,专攻中国史,1991年获史学硕士,1996年博士课程学分修满,2003年获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曾先后
书籍目录
序一 郑培凯序二 冯锦荣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史的整理及问题所在 三、本书的问题意识及内容构成第一章 世界秩序的中国文本:晚清国际法的传入 一、引言 二、初遇国际法 三、丁韪良翻译国际法 四、戊戌维新前后国际法著译之刊行 五、1900年以降国际法的著译及国际法思想 六、万国公法·交涉公法·国际公法 七、世界秩序的中国文本:晚清国际法的传入 附录:晚清国际法著译书籍年表[稿]第二章 晚清国际法教育 一、引言 二、国际法教育的启动 三、戊戌维新的国际法教育 四、法政学堂的时代 五、国际法与欧美法科留学生 六、日本法政留学与法政速成科 七、小结第三章 晚清国际法观 一、引言 从万国公法到公法外交——晚清国际法的传入、诠释与应用 二、作为“思想资源”和“概念工具”的国际法 三、公法不足恃 四、主权平等与国际法 五、创造性的误读:“重建邦”的追求与“春秋公法” 六、走向文明 七、后话第四章 国际法的应用与挫折 一、引言 二、对外体制的现代化 三、对外交涉中国际法的应用与挫折 四、中华世界秩序的解构与重构 五、小结第五章 “文明”与和平:晚清政府参加万国保和会 一、和平的追求 二、海牙和会召开前中国的保和构想 三、第一次海牙保和会:国际社会的组织化 四、第二次海牙保和会:全世界规模的国际组织 五、大国·强国志向与法制弱国 六、保和会准备会 七、后话第六章 构建近代国家:文明的追求 一、“公法”与改革 二、文明与国家体制的构建 三、领事裁判权之废除与法制改革 四、“文明排外”:对外抵制运动与收回利权运动 五、十字街头:秩序革命与国际法 六、小结结论 一、国际法的传入与诠释 二、中国应用国际法与秩序重构 三、文明大国的追求参考文献 一、史料 二、中文论著 三、日韩文论著 四、欧文论著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世界秩序的中国文本:晚清国际法的传人 一、引言 自乾隆(1736——1796)末年以来,中国已从康雍乾之盛世走向衰败之路——入口激增流散、生产力无法革新向上、自由经济贸易难以开展、社会动荡不安,再加上政治腐败,以致民变四起。来自外部世界的隐患此时也初现端倪,西方殖民主义已将其黑船驶至东亚,准备大肆掠夺土地财富。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战败及其后西方各国对中国的侵攻蹂躏,更致使干百年来之天朝权威失坠深渊,加速了中央王朝之分崩离析。在这内外交困的危急关头,清政府一方竭力力平定内乱《太平天国及捻军》,牧复入心,安定社会;另一方面,又得应付来自海洋(欧美诸国,以至后来的日本)及北方(俄罗斯)之侵略。对于西方的冲击,清政府官僚和有识之士所采取的政策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一方面学习其坚船利炮,回应其“暴力支配原则”;另一方面面对这“千年未有之变局”,又须适应这崭新之国际形势,从法理上堵住各国进一步对中国之利权及土地等作出的无理苛索。所谓法理,就是以西方基督教文明为基础,规范近代世界主权国家间关系的“法支配原则”,也就是近代西方国际法。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