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戏曲史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徐宏图  页数:449  
Tag标签:无  

前言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人类文化演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化都在其内部生成众多的元素、层次与类型,由此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来源于其内部生成的多姿多彩;中国文化的历久弥新,取决于其变迁过程中各种元素、层次、类型在内容和结构上通过碰撞、解构、融合而产生的革故鼎新的强大动力。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内容概要

《南宋戏曲史》系统的论述了中国戏曲在南宋时期的发展史。南宋时期是中国戏曲的生成期,南戏、宋杂剧、傀儡戏、影戏等各种形式的戏曲争奇斗艳,共同构成了南宋戏曲的繁盛局面。《南宋戏曲史》对这一状况进行了精彩的叙述,并力争从细节方面再现当日的胜景,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勃勃生机。《南宋戏曲史》作者长期从事戏曲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作者在《南宋戏曲史》中对南宋戏曲史进行了精准、细致的描述,可以帮助读者对中国戏曲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作者简介

徐宏图,945年生,浙江平阳人。先后任浙江省艺术研究所、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研究员,中国古代戏曲学会理事。现任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研究员。曾被聘为台湾“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研究员,并承担合作项目。长期从事中国戏曲与宗教关系研究。主持过多项国家、省社科基金项目研究。著有《浙江戏曲史》、《南戏遗存考论》、《绍兴孟姜戏》、《浙江醒感戏》、《浙江夫人戏》、《绍兴》、《浙江道坛科仪本汇编》、《青楼集笺注》(合著)、《戏曲优伶史》(合著)等二十三种专著,论文六十余篇,并校点巾箱本《琵琶记》及兰雪堂本《桃花扇》。

书籍目录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以杭州(临安)为例还原一个真实的南宋(代序)序言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宋室南移与戏曲兴盛  第二节  南宋戏曲概况第二章  南宋以前的古剧  第一节  先秦的巫傩与优戏    一、巫傩出良渚    二、巫傩的遗踪    三、巫傩对戏曲的影响  第二节  汉唐的歌舞与百戏    一、越人的风情歌    二、吴地的前溪舞    三、兰溪等地的舞蹈造型    四、海宁的角抵戏《东海黄公》    五、乐清等地的大曲    六、浙东的参军戏第三章  宋杂剧  第一节  杂剧的渊源    一、歌舞戏    二、参军戏  第二节  杂剧的体制    一、名称内涵    二、杂剧段数    三、脚色分工  第三节  杂剧的内容    一、官本杂剧    二、内容考略    三、艺术特征  第四节  杂剧的演唱    一、班社组织    二、演出场所    三、演唱方式    四、演出效果    五、杂剧演员    六、杂剧观众  第五节  杂剧的流布与影响    一、川杂剧    二、闽杂剧    三、杂剧对南戏的影响  第六节  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第四章  南戏  第一节  南戏的诞生    一、名称涵义    二、诞生的时、地    三、诞生于温州的原因    四、南戏诞生的意义  第二节  南戏的体制    一、剧本规格    二、脚色体制    三、音乐格律    四、分场与开场  第三节  南戏的发展    一、拓展地域    二、创造新腔    三、扩大影响  第四节  南戏的声腔    一、温州腔    二、杭州腔  第五节  南戏的表演    一、书会与班社    二、戏班与演员    三、演唱方式    四、社会效果    五、书会才人  第六节  南戏的剧目    一、确定的南宋戏文    二、存疑的南宋戏文  第七节  南戏遗传剧目举要    一、《荆钗记》    二、《白兔记》    三、《拜月亭》    四、《杀狗记》    五、《琵琶记》  第八节  南戏反映的南宋现实    一、揭露封建礼教下不合理的婚姻制度    二、抨击科举制度下富易交、贵易妻现象    三、暴露宋金对抗时期的忠、奸斗争    四、反映市民阶层的生活百态  第九节  南戏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影响与地位    一、南戏对元明杂剧的影响    二、南戏对明清传奇的影响    三、南戏是中国戏曲的总根第五章  傀儡戏  第一节  傀儡戏渊源  第二节  傀儡戏分类    一、悬丝傀儡    二、杖头傀儡    三、药发傀儡    四、肉傀儡    五、水傀儡  第三节  傀儡戏表演  第四节  班社与艺人第六章  影戏  第一节  影戏渊源  第二节  影戏名目与制作  第三节  班社与艺人  第四节  傀儡戏、影戏与宋元南戏、杂剧的关系附录一  南宋戏曲大事记附录二  南宋戏文遗存剧目一览表后记编后语

章节摘录

宋代杂技、魔术表演。《梦粱录》卷二o“百戏伎艺”云:“百戏踢弄家,每于明堂郊祀年分,丽正门宣赦时,用此等人。”表演的技艺有:立金鸡竿,承应上竿抢金鸡。兼之百戏,能打筋斗、踢拳、踏跷、上索、打交辊、脱索、索上担水、索上走装神鬼、舞判官、斫刀蛮牌、过刀门、过圈子等。理庙时,有路歧人,名十将宋喜、常旺两家。有踢弄人,如谢恩、张旺、宋宝哥、沈家强、自来强、宋达、杨家会、宋赛哥、宋国昌、沈喜、张宝哥、常家喜、小娘儿、李显、沈喜、汤家会、汤铁柱、庄德、刘家会、小来强、鲍老儿、宋定哥、李成、庄宝、潘贵、宋庆哥、汤家俊等。遇朝家大朝会、圣节,宣押殿庭承应。则官府公筵,府第筵会,点唤供筵,俱有大犒。又有村落百戏之人,拖儿带女,就街坊桥巷,呈百戏使艺,求觅铺席宅舍钱酒之资。且杂手艺,即使艺也,如踢瓶、弄碗、踢磬、踢钟、弄花线、花鼓槌、踢笔墨、壁上睡、虚空挂香炉、弄花球儿、拶筑球、弄斗、打硬、教虫蚁、弄熊、藏人、烧火、吃针、射弩端、亲背、攒壶瓶等,锦包儿、撮米酒、撮放生等艺。淳祐以后,艺术高者有包喜、陆寿、施半仙、金宝、金时好、宋德、徐彦、沈兴、赵安、陆胜、包寿、范春、吴顺、金胜等。“此艺施呈,委是奇特;藏去之术,则手法疾而已。”案:其中有许多动作为目连戏、傩戏所运用,或为其他剧种的武戏所吸收,成为特技表演。角牴。亦作“角抵”,类似于现代的“摔跤”。源于秦汉,与百戏通用。《梦粱录》卷二0“角抵”云:“角抵者,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交’。且朝廷大朝会、圣节、御宴第九盏,例用左右军相扑,非市井之徒,名日‘内等子’,录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所管,元于殿步诸军选膂力者充应名额,即虎贲郎将耳。”可见原先只在军内表演。

后记

历史并不意味着永远消失,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总会以独有的形式存在并作用于当前乃至未来。历史学“述往事”以“思来者”,“阐旧邦”以“辅新命”,似乎也可作如是观。历史的意义通过历史学的研究被体现和放大,历史因此获得生命,并成为我们今天的财富。宋朝立国三百二十年(960-1279),是中国封建社会里国祚最长的一个朝代,也是封建文化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对后世影响极大。其中的南宋立国一百五十三年(1127-1279),向来被认为是一个国力弱小、对外以妥协屈辱贯穿始终的偏安王朝,但这一“偏安”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对金及蒙元入侵也作出过顽强的抵抗。如果我们仍囿于历史的成见,轻视南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就不会对这段历史作出更为深刻的反思,其中所蕴涵的价值也不会被认识。退一步说,如果没有南宋的建立,整个中国完全为女真奴隶主贵族所统治,那么唐、(北)宋以来的先进文化如何在后世获得更好的继承和发展,这可能也是人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南宋王朝建立的历史意义,于此更加不容忽视。杭州曾是南宋王朝的都城。作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近一个半世纪的建都史给杭州的城市建设、宗教信仰、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乃至性格、语言等方面都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南宋历史既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更是杭州人民的宝贵财富。

编辑推荐

《南宋戏曲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南宋戏曲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虽然还没有细看,但应当是本好书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