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上海古籍 作者:西月 页数:32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清朝上半叶,闽南相继涌现了蓝理、蓝廷珍和蓝鼎元三位文官武将,他们为清朝统一、治理和开发台湾做出了卓越贡献:蓝理作为平台先锋,血战肚破,仍两救主帅施琅,被康熙誉为“平台首功”,并两赐“勇壮简易,所向无前”牌匾;蓝廷珍署理台湾期间,积极维护地方稳定,大力发展台湾民生,多次上书力阻朝廷弃台,被雍正誉为“治台名将”;蓝鼎元首次全面系统提出治理、经营台湾的理论体系,被当时和此后的治台者所借鉴、采用,被乾隆誉为“筹台宗匠”。 小说以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发生在台湾海峡间的历史大事件为背景,以蓝理、蓝廷珍、蓝鼎元从平民成长为一代名将、一代名臣的传奇生平为主线,揭示了台湾海峡两岸自古以来割裂不断的“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深厚渊源,全景再现了当年中华民族统一台湾、治理台湾、开发台湾的历史,凸显了主人公“勇壮简易,听向无前”的时代精神。
作者简介
西月 本名罗炳腾,1967年生,福建连城人,现供职于漳州市某机关。作家,闽南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长期关注、研究、弘扬福建本土及海峡两岸文化。著有长篇小说《稻粱谋》(上海文艺出版社)、小说集《西城谍影》(海峡文艺出版社)及诗歌集、散文集多部。作品多次获奖,其中《稻粱谋》获福建省优秀文学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生长于乱世的孟浪少年 第二章 初入江湖 第三章 从含冤入狱到发奋投军 第四章 血与火中升起的将星 第五章 激烈的人生注定没有坦途 第六章 慷慨请缨,直面台海风云 第七章 破肚将军,救帅先锋 第八章 “平台首功”,“所向无前” 第九章 重修普陀的“菩萨将军” 第十章 一座牌坊,一种精神 第十一章 大起大落之后的感悟 第十二章 廷珍头角峥嵘,鼎元九试不售 第十三章 官逼民反 第十四章 请乘长风破千里浪 第十五章 平乱尤不忘施恩于海外赤子 第十六章 平台元戎隔海遥祭叛军首领 第十七章 台变复起,确应深长思之 第十八章 为民请命,处处风波 第十九章 为全台百姓呕心沥血 第二十章 帅才与治才 第二十一章 不愧为筹台宗匠 第二十二章 是急流勇退,还是官场无奈 第二十三章 举贤不避亲,雍正动容 第二十四章 古懋深醇,直与西汉人一鼻孔出气 第二十五章 山河呜咽大星沉 终章 附录一: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二:蓝氏三杰大事记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生长于乱世的孟浪少年 1 豪雨如注,江河涨溢。 清顺治四年(1647)丁亥初夏,闽南漳州、泉州、厦门一带连降大雨,百姓愁眉不展,望空祷告,只盼早日放晴。 这天一场急雨过后,居然云开见日,不久地上就蒸腾起氤氲水汽,飞升空中,化为一条绸缎般绚丽的彩虹。 蔚蓝的天空深邃明净。 自由的海风惬意轻拂。 漳州府漳浦县沿海,有一个叫苌坑的畲家山寨。 山寨又称苌溪、长卿里、张坑保,今属漳浦县赤岭畲族乡。 寨子正中地势宛如一把太师椅,附近山上又有两块形似椅子的巨石,当地人遂将此处称为石椅社。 社中有一座畲族蓝氏祖祠,建于明嘉靖二年(1523),堂号“种玉堂”,语出“蓝田种(生)玉”,寓示着蓝氏祖宗积德衍庆,钟灵毓秀。 祖祠为土木抬梁宫殿式结构,占地五百多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两进两庑一天井,三仙双坡悬山屋顶。上下两进堂上,挂有“进士”、“文魁”、“大巡案”等牌匾。祖祠正前方有一广场,面积约八百平方米。广场前有古井和七星潭各一口。祖祠大门有楹联曰: 由镇海而发枝,木本水源思先德, 卜苌溪以衍派,文经武纬振后昆。 祠堂边有一座砖瓦土木结构、两进的畲家屋子,屋内摆设虽然陈旧,但仍不掩主人家祖上家道的殷实。 此刻,屋里屋外,到处洋溢着喜气。 屋外,淡宕的海风裹挟着清新的海的气息,轻柔地掠过畲家山寨房前屋后枝繁叶茂的果树,发出富有韵律的悦耳声响。屋里,传来阵阵初生婴儿的啼哭声。在这个雨后放晴的日子里,主人家喜得贵子了。 男主人蓝怀紫走进内室。他看看怀中的儿子,虎头虎脑,又圆又大的眼睛;又看看妻子苏清红,激动不已:头一胎就是儿子,祖宗血脉又可以延续了,这在当地可是件头等的大喜事。 蓝怀紫读过几年私塾,他清秀的脸上,洋溢着因世事多变而多曰不见的笑容,嘴中一个劲儿念叨:“阿红,你看我们的儿子多威武,虎头虎脑的,日后必定是一员虎将。今天可真是我们家的好日子啊!” 闽南人说话,还保留着唐朝中原河洛人说话的古风流韵,亲近的人之间叫名时,经常喜欢在各自名儿的末字前加一个“阿”字。 苏清红撑着虚弱的身子,从床上坐起来,微微拢了拢额上几缕秀发,又抻了抻身上薄薄的细花格衬衫,对丈夫嫣然一笑,柔声道:“还是不要威武的好,打打杀杀的,不是太平盛世,咱们老百姓可得遭殃。咱们指望他好好读书,将来能做个秀才,有个安稳日子过就行了。” 男人这当儿也依兴说道:“说得也是,乱世才出虎将,还是让我们平头百姓能过上安心日子好。这古话也说,古今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第一人品,还是读书。”他腾出右手,用食指轻轻逗了一下儿子红扑扑的小脸颊,对儿子说:“不过,我们的小蓝子,光做个秀才可不行,起码也得中个举人,最好取个进士的功名,光宗耀祖,日子过得大一点,好一点。” 这时,蓝怀紫的母亲张氏端了一碗龙眼红糖水走进来,见媳妇坐靠在床上跟儿子说话,连声说:“你看你看,阿红,坐月子也不好好休息,说什么闲话,身子骨要紧啊!” 苏清红红着脸,低声说:“没事,我这样坐靠着反倒觉得舒服。娘,您不用担心。” “阿红,你说什么呐,坐月子还叫人不用担心。”张氏叹道:“这年成越来越不好,我们家屋后的龙眼树去年又是小年,龙眼干晒得少。现在红糖也吃紧,前几天托人去县城也没买着。听说外头一直还在打仗,这仗也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阿红,你将就吃点吧。这碗龙眼红糖水,还是你们二嫂娘家人送来的。” 张氏的话,一下子将儿子媳妇望子成龙的诸多理想,拉回到现实。 清朝初年,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明王朝的宗室子弟在江南各自为政,称孤道寡,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号。清军几经征战,虽先后消灭了农民起义军、南明各小王朝,但抗清力量较强,自称反清复明“招讨大将军”的郑成功,仍退守福建厦门、鼓浪屿、金门及广东南澳等岛屿,并以闽南为中心战场,不时北上进犯清朝统治,战 争波及福建、浙江、广东、江苏等地。漳浦苌坑石椅社一带虽说位于闽南沿海,却因梁山北阻、素,相对比较闭塞,战争未直接殃及,村民们过着还算平静的生活,只是受一些流离失所而路过的外乡人的影响,多少不免也有些惶惶,不时亦哀叹世之艰辛。 张氏将碗放在床前的椅子上,慈爱地瞅了瞅熟睡中的小孙子一眼,又叮嘱了媳妇几句,这才出去。 苏清红说:“你看宝贝儿子叫什么好呢?” “对啊,叫什么好呢?”蓝怀紫想了想说,“名字可要对得起种玉堂崇文重学的好堂风啊!”说着,他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一个“理”字,似谋划已久又似初识般忽然闪现在脑海里。 蓝怀紫双目放光说:“就叫蓝理吧,道理的理。什么事都要讲道理。有了道理,事就好做了。希望理儿长大后,不要辜负了我们心愿。” 苏清红喝罢龙眼红糖水,用粗布巾擦了擦嘴唇,欣喜地说:“蓝理,好,你说好就好,我相信他一定能为我们蓝家争气的。” 这时,儿子在父亲的怀里不安分起来,苏清红知道儿子一定是饿了,她解开花格衬衫的布纽扣,露出饱满的乳房:“阿紫,把理儿给我,他饿了。” 她从丈夫手中接过儿子,将左边圆润的乳峰凑近儿子的小嘴。 闻到乳香的蓝理,稚嫩的小手指小树枝般扎煞着,紧紧抓住母亲的衣襟,迫不及待咬住母亲的乳头,拼命吸吮起来。 蓝怀紫在屋里走了几个来回,瞅着儿子,想了又想,觉得一个理字,似乎还缺点什么。他也想效仿别人给儿子取个字号,可该叫什么呢? 过了许久,蓝怀紫一字一顿说:“我们给蓝理取一字一号,字义甫,号义山。义气的义,高山的山。至于甫字,是男人名字下面的美称。” 苏清红心里高兴,却又感到有些意外:“阿紫,你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有学问了,以前怎么不觉得。” 蓝怀紫不由得笑出声来,声音乍一出腔又恐吓着孩子,赶紧压了压调门儿,得意地说:“我几年私塾岂是白读的!以前是真人不露相,现在儿子都出来了,关键时候就得显山露水。” 苏清红听罢,眼睛一亮,也笑说:“瞧把你美的!” 苏清红想了想,有些迟疑:“理儿的名字,要不再问问村里哪位老先生?” “就这几个字好,好歹我也读过书,晓得些圣贤之道,这几个字定然不差。”蓝怀紫找到了感觉,语气肯定、自信,仿佛成了那独步学林的大才子了。 苏清红见丈夫美气样,正欲再说些什么时,却听客厅有人在嘁:“阿紫,阿紫,里屋有人在吗?” 蓝怀紫听出是二哥蓝怀智来了,转身卷起门帘就出客厅去了。 小小客厅挤满了人,大哥大嫂、二哥二嫂,还有大大小小的侄儿侄女等一干至亲都来祝贺热闹了。他招呼大哥、二哥坐下,大嫂、二嫂及侄儿侄女却蜂拥着进了内房去看蓝理。 里屋,几个女人敞亮的声音传来,里屋又是一个热闹世界。 苏清红说:“谢谢大嫂、二嫂你们来看我。” 大嫂不急不慢地说:“一家嫂子不说二家话。来,让我们看一看宝贝侄儿。对了,阿红,名字取了吗?” 苏清红说:“取了,叫蓝理,道理的理,阿紫取的。” 二嫂快人快语,嗓子亮说:“好,名字响亮。”然后,关爱看着蓝理说,“理儿,你看看,谁来看你啦。你看,大伯母、二伯母,还有哥哥姐姐都来啦。” 客厅里,蓝怀紫沏了一壶茶,给二位兄长的杯子满上。 闽南是一个产茶的地方。当地人,无论穷也好,富也好,有客人到家,都会沏上一壶茶香,奉上一片热情。石椅社前的小溪,唤作赤蓝溪。溪水潺潺,水清如许,经年不息地流向大海。小溪西边的丘陵是蓝氏族人开辟的茶园,一到了采茶季节,家家户户都做起茶来,茶香随风飘荡,好不沁人心脾。农家闲来无事,或忙里偷闲,沏一壶自家做的清茶,亦可聊以冲淡清贫日子压在门楣上的窝心气。 大哥蓝怀迥呷了一口杯中的茶水,看了一眼壶中的茶叶,汤色清澈,叶形舒展,先自出声说:“自家做的乌龙茶就是好。” 漳州是乌龙茶发祥地,无论哪家哪户,制作乌龙茶的手艺都很精到。宋茶道卿张睿轩对漳州乌龙茶工艺赞不绝口,遣其三个儿子落户山清水秀的华安仙都,种植经营乌龙茶。仙都有一口月亮泉,甘美清泠,以其水浇育、沏制出来的茶为佳茗上品。 蓝怀迥听到里屋说话声,问说:“孩子叫蓝理吗。” 蓝怀紫答道:“对。大哥,你们觉得好吗?” 蓝怀迥叹道:“我们老百姓爱讲理,可问题是没人跟我们老百姓讲理。” 蓝怀智堵住大哥的话,说:“大哥,蓝理刚出世,我们这些做大人的要多讲吉利话。没人跟我们老百姓讲理,我们老百姓自个儿讲就行了。我们势不如人没错,但弱者不要老是一副弱者心态。” 蓝怀迥拍了拍额头,微笑道:“对,瞧我这做大伯的,老了还该掌嘴。” 蓝怀智也笑了:“阿紫,我们兄弟仨就属你识字多,是个大才子,阿紫你说好就好。” 蓝怀紫说:“我这样的也是大才子,那漫山遍野的人不都是大才子吗。” 他这么一说,兄弟仨乐了。茶香亦随着那悠然乐意,飘出了蓝家窗棂子,飘荡在瓦蓝深邃的天空中。 2 蓝理出生不久,清廷与郑成功之间的战火延至漳浦。 顺治四年(1647)秋天,郑成功派郑军攻陷漳浦、云霄,进驻诏安。冬天,南明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年号肇庆。郑派光禄卿陈士京前去朝见桂王,桂王封郑为延平公。郑开始改用桂王永历年号。 顺治七年(1650),郑进攻潮州,清总兵王邦俊率部抵御。郑军失利后转而进攻碣石寨,仍攻不克。是年,郑将厦门改称思明州,以明其志。翌年,桂王下诏,令郑救援广州,带兵南进驻扎在平海。出师不利,郑军返回厦门。此时,清军已完全占领福建沿海地区,郑数万兵马只得据守金门、厦门、铜山等岛屿。 顺治九年(1652),郑发兵攻克海澄,清总督陈锦领兵前往救援,在漳州东郊交战,清军溃败。郑向东进军在泉州停留,再回军取下诏安、南靖、平和,后围攻漳州。 顺治见福建局势反复,不能底定,遂以招抚之策劝谕郑归顺。郑无意受招抚,反而更加积极备战。顺治十一年(1654),郑一面出兵北上攻打崇明,声威及长江上游;一面又出兵攻打漳州,清千总刘国轩以漳州城来向郑进献,郑军继续前进,又攻陷同安,郑部将甘辉攻克仙游,福建告急。 翌年,清朝调整战略,顺治命郑亲王世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率领大军征讨郑成功。济度入闽,从汀州一路打来,收复漳州。 顺治十三年(1656),郑大将黄梧因不满郑成功的猜忌,献海澄城投降清军,向清廷献策迁界。济度收复漳州及沿海几县后,就在漳州主持剿海军事。鉴于黄梧为清廷献策纳降的功劳,济度奏报顺治帝,封黄梧为海澄公,一等公爵,世袭十二次,并令其镇守漳州。清军进驻漳州一带,形势对郑军不利,郑成功只得收兵退回厦门、金门、浯屿三岛。海面作战是郑军强项,济度率部再次进攻郑军,结果久攻不克。 顺治十七年(1660),顺治又命令靖南王耿继茂移兵镇闽,并任罗托为安南将军,继续征讨郑军。 光阴荏苒,蓝理在纷乱的年月里,长成了懵懂少年。蓝理下面陆陆续续添了五个弟弟、两个妹妹。孩子一多,加上经年不断的战乱,蓝家的生活越发艰难了。蓝理也只得早早结束了私塾生涯,四处拜师习武。他天生一副健壮的体魄,虎背熊腰,膂力超人,只是一直不遇良师,武艺进展缓慢。 这年冬天的一个早晨,东方微微泛出白光,星星若隐若现,村子里仅剩的几只公鸡稀疏的打鸣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 蓝理往肚里随便塞点东西,就赶去给寨子另一头的富贵人家打零工。穿行在寨子中的田地间,晨风吹拂,格外清爽。 鱼肚白的天空染上了一层橘红,渐次扩大;星星渐渐隐去,细碎铅色的云块,好像在红绸子上镶上了黑色花纹。蓝理刚刚还清爽的心情,忽如那云块般黯淡下来:人穷,心情也跟着穷。胡思乱想着,就到了富人家。 一进门,管家就吩咐他清洗磨房里的用具。他干活利索,不一会儿,就把该洗的东西都洗完了。出了磨房,他主动到大厅里帮忙干活,不料仆役故意作弄,害他失手将东家的雕花瓷瓶给摔碎了。东家找上门索赔,蓝理有口难辩。 蓝怀紫赔不起,一上火,大骂儿子:“三岁看大,八岁看老。你都这么大了,难道还不懂事!整天舞刀弄枪的,就会闯祸!” 他随手抄起一根儿子练功用的白蜡杆劈头盖脸打下,妻子怎么拦也拦不住。 蓝理蒙冤受气,既不格挡,也不答话,拔脚就走。 母亲心疼儿子,见状喊道:“理儿,你去哪?” 蓝怀紫怒气更盛:“让他走,看他能走到天边去!” 苏清红急得带了哭腔:“这怎么行,孩子可是我们的心头肉啊!” 母亲的话,蓝理都听到了,可他还是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大门。 刚开始,蓝理漫无目的地走着,不想却往漳州城走了。差不多在中午时分,他过了长桥,到了官浔。时值冬盛,冷风扑鼻,路上走路好生艰难。 到了官浔,蓝理来到了一条小溪边,口有些渴,见溪水清澈见底,阳光下,水面还泛起缕缕雾气。他伏下身子,掬了几口溪水,心情好了起来。 这条小溪叫策士溪。蓝理以前听老人讲过,漳浦东面有一条策士溪,宋朝皇帝因元兵追赶南逃时,在这儿册封进士,故名策士溪。 蓝理看着从面前静静流淌的溪水,不禁有些出神,他忽觉自己好似也在逃难,宋朝皇帝南逃,是往西走的,自己再往东就不对了。他往前头望去,巍峨的九龙岭横亘在眼前。 他踌躇了,想要回家,可又不甘心。中午已过,他肚中饥饿,想向就近的村民讨些食物充饥,又不好意思。走走停停,不知不觉中,他来到了官浔灵慈宫。此时,红日西沉,天色逐渐暗了下来。 蓝理看里面没人,准备进去。闽南人信佛崇道,宋朝有佛国之称,大大小小的庙宇,一般都会摆放些供品。蓝理想:“进去拿点供品填填肚子也好,晚上也就在里面对付算了,总比睡外面强。”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蓝鼎元所著《东征集》……其言大有可采……着常青、李侍尧购取详阅,于办理台湾善后时,细加察核……有与见在事宜确中利弊者,不妨参酌采择。(《东征集》御批) ——清高宗乾隆 鼎元著书多关台事,其后宦台者多取资焉。(《台湾通史》卷三四) ——连横(著名历史学家) “勇壮简易,所向无前”,是蓝氏三杰的人生写照,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同时也是企业文化所奋斗的宗旨。本书同名电视连续剧的改编、拍摄、播放,将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李扬(著名表演艺术家、北京长安法制电视制作中心主任) 蓝氏三杰“勇壮简易,所向无前”的精神,有寒冰破热、凉风扫尘之妙,同时也是国宝名药片仔癀五百年矢志不渝的追求。 ——冯忠铭(漳州片仔癀集团公司、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编辑推荐
演绎先贤平台治台兴台的百年沧桑,展现台海历史波澜壮阔的风云际会。 本书以漳州少数民族畲族杰出代表蓝氏三杰(“平台首功”蓝理、“治台名将”蓝廷珍、“筹台宗匠”蓝鼎元)平台、治台、兴台为主线,以康熙御赐蓝理牌坊的题字“勇壮简易,所向无前”为精神内涵,首次揭示清朝初期台湾在平定后如何治理、发展的历史,填补反映平定、治理、开发台湾历史的文学创作空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