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赵昌平 页数:17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孟子》一书,虽然入经晚至宋代,而在“十三经”中叨陪末座;然而论到对中国思想史的影响,却有着特殊的地位。一直以来,我总感到这位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孟子的影子,不仅笼罩了古人.还时时处处牵引着今人。道家的庄子,算是对中国文人影响甚巨的一位,而孟子则更通过文人,将他的影响--正面的,负面的,深入到了中国社会各阶层,这是庄生也难以企及的。说到孔孟之道,孔圣人自然是儒家宗师,早在汉代就被尊为“素王”,而孟子迟至元代才受封“亚圣”;但如果认真考究一下,便会发现,孔学正是经过了孟子的发展,才可能对中古乃至近古以后的中国人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这一点,只要注意一下起自唐人韩愈,盛于宋元之时,对孟子的日渐推崇,便不难明白;而宋儒朱熹编注《四书》的次序,更是最佳的说明--正是孟子详论了孔子存而不论的性命天道,才启迪了宋代的程朱理学与明代的心学--两个对近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素质影响最巨的学派。有关这些问题的各个方面,我在正文中已经展开,这里主要想谈谈孟子其人。如孟子所说,欲识其言,必先知其人,先论其世。对孟子性格、心理、思维形态的认识,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照见自己,从而寻究何以会与传统观念有丝丝缕缕的精神联系;尽管或许是隐微的、不自觉的;也无论究竟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在孔子解诗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意逆志”的理论,对孔子以“仁义”为标准的人格美和人格美的形成,都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从而发展并完善了孔子的思想。《孟子》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本书孟子对人性的光辉一一作了述评,着重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新的阐释。
作者简介
赵昌平,1945年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现任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编审。主要著作有《顾况诗集》、《孟子:匡世的真言》,合著有《唐诗三百首新编》、《唐诗一百首》等。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前言第一章 人性本善 一、人皆可以为尧舜 二、义利之辨 三、性命之辨 四、善端的扩充 五、善养浩然之气 六、从孟子到朱子第二章 保民而王 一、王霸之辨与劝霸行王 二、与民同乐 三、天时、地利、人和 四、诛一夫与弑君第三章 义礼之学 一、法先王 二、爱有差等 三、经与权第四章 制民恒产 一、仁政之始 二、生态保护 三、赋敛有度 四、防止垄断第五章 教以人伦 一、教化至上 二、父子主恩 三、“孝”的两难境地 四、君臣主敬 五、尊贤使能 六、夫妇有别 七、长幼有序 八、朋友有信 九、劳心与劳力 十、华夷之辨第六章 天赋尊严 一、“耻”的重要 二、圣之时者 三、大丈夫的标准 四、狂狷、中庸与乡原结束语篇目索引
章节摘录
【今译】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不以千里之途为遥远来到鄙国,是不是有什么办法使鄙国得利呢?”孟子回答道:“大王何必谈什么‘利’呢!只要讲仁义不就行了吗?如果大王只讲‘怎样使我国得利’,大夫也只讲‘怎样使我的封地得利’,一般读书人以至老百姓都只讲‘怎样对我自己有好处’,上上下下彼此之间都一味讲利,那么国家就危险了。犯上杀害拥有万辆兵车的天子的,一定是那拥有千辆兵车的公卿;犯上杀害拥有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君的,一定是那拥有百辆兵车的诸侯国的大夫。天子、诸侯有一万、一千,他们就能有一千、一百,不可说是不多了,但如果把义丢在脑后而将利置于第一,那么他们不夺取那一万、一千,是不会满足的,从来没有讲仁德的人而抛弃他的父母的,也没有讲义的人把他的国君扔在脑后的。因此,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啊?为什么非去讲那个‘利’呢?”[述评]这段经文是《孟子》开宗明义的第一章。梁即魏,公元前362年魏惠王侯罃由安邑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所以称梁惠王。在战国诸雄中他首先自封为王,扬威二十余年,可称雄主。因此孟子来谒,他的态度简慢而带有调侃,言外之意是:你还有什么能教我的呢?教我取利吗?我可是略地敛财的专家啊,何必仆仆风尘、千里而来呢?谁知孟子当即不亢不卑地用“仁义”二字把他顶了回去,并且以利欲不止则不免有公卿杀天子、大夫杀诸侯的例子来耸动视听。这话主要攻心,惠王当然不会忘记十多年前,魏、赵、韩三家分晋的故事,也不能不想想,有没有再被自己的大夫分掉的危险。孟子说话,就是这么绵里藏针的厉害。义利之辨虽并不起于孟子,比如《论语》中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然而孟子既把它作为国家存亡的大防,他的弟子又把此章编于卷首,足见“仁义”二字在孟子王道政治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我们姑且将上一篇已开了头的“性善论”的讲评放在一边,先来讲讲这义利之辨,回头再谈性善论,就不会感到越讲越抽象不可捉摸了。这里牵涉到三个概念,利、仁、义。利,就是一己之私欲。朱熹《孟子集注》说:“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比较),人欲之私也。”
编辑推荐
《孟子:人性的光辉》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