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答问补正

出版时间:2008-03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清]张之洞,范希曾 补正  页数:249  字数:2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书目答问》是张之洞于同治十三年(1874)任四川学政时,因“诸生好学者来问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而“告语生童而设,非是著述”。此书共著录图书两千二百余种,设经、史、子、集、丛书五部,下又分小类、子目若干,突破了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又于各书下注明卷数、作者、通行易得本等,间有简明按语,指示读书门径。未有附录二:一别录,举初学可用群书读本:二分类列举清著名学者的姓名、籍贯。张氏在其所作《书目答间略例》中说:“此编所录,其原书为修《四库》书时所未有者十之三四,《四库》虽有其书,而校本、注本晚出者十之七八。”可见此书有补《四库全书》之用。但由于张氏所处的时代及自身的局限性,是书不收小说、戏曲及所谓的“越轨”书,亦为一大瑕疵。另外其中的疏漏讹误亦不在少数。本书设经、史、子、集、丛书五部分,下又分小类、子目若干,突破了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又于各书下注明卷数、作者、通行易得本等,间有简明按语,指示读书门径。本书对意欲了解研读国学的普通读者有着重要的参考阅读价值。

作者简介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书籍目录

古籍版本基本知识丛书出版说明校点说明序书目答问略例卷一 经部  正经正注第一 十三经五经四书合刻本 诸经分刻本 附诸经读本  列朝经注经说经本考证第二 易 书 诗 周礼 仪礼 礼记    三礼总义 乐 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毂梁传 春秋总义    论语 孟子 四书 孝经 尔雅 诸经总义 诸经目录文字音义 石经小学第三 说文 古文篆隶真书各体书 音韵 训诂卷二 史部  正史第一 二十四史二十一史十七史合刻本 正史分刻本 正史注补表谱考证  编年第二 司马通鉴 别本纪年 纲目  纪事本末第三  古史第四  别史第五  杂史第六 事实 掌故 琐记  载记第七  传记第八  诏令奏议第九  地理第十 古地志 今地志 水道 边防 外纪 杂地志  政书第十一 历代通制 古制 今制  谱录第十二 书目 姓名 年谱 名物  金石第十三 金石目录 金石图象 金石文字 金石义例  史评第十四 论史法 论史事卷三 子部  儒家第二 议论经济 理学 考订  兵家第三 法家第四 农家第五 医家第六 天文算法第七 中法 西法 兼用中西法 术数第八 艺术第九 杂家第十 小说家第十一 释道家第十二 释家 道家 类书第十三卷四 集部 楚辞第一 别集第二 汉魏六朝 唐五代 北宋 南宋 金元 明清理学家集  清考订家集 清古文家集 清骈体文家集 清诗家集清词家集 总集第三 文选 文 诗 词 诗文评第四卷五 丛书目 古今人著述合刻丛书目 国朝一人自著丛书目附一 别录 群书读本 考订初学各书 词章初学各书 童蒙幼学各书 劝刻书说附二 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 经学家 专门汉学 汉宋兼采经学 史学家 理学家 陆王兼程朱之学 程朱之学 陆王之学 理学别派 经学史学兼理学家 小学家 文选学家 算学家 中法 西法 兼用中西法 校勘之学家 金石学家 古文家 不立宗派 桐城派 阳湖派 骈体文家 诗家 词家 经济家跋校勘记

章节摘录

卷一 经部经学、小学书,以国朝人为极,于前代著作,撷长弃短,皆已包括其中,故于宋元明人从略。正经正注第一此为诵读定本,程试功令,说经根柢。注疏本与明监本五经,功令并重。十三经注疏。共四百一十六卷。乾隆四年武英殿刻附考证本,同治十年广州书局覆刻殿本,阮文达公元刻附校勘记本,明北监本,明毛晋汲古阁本。目列后。阮本最于学者有益,凡有关校勘处旁有一圈,依圈检之,精妙全在于此。四川书坊翻刻阮本,讹谬太多,不可读,且削去其圈,尤谬。明监、汲古本不善。【补】阮刻注疏有南昌局补印原刻本,湖南翻刻本,上海坊间石印本。周易正义十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补】吴兴刘承斡嘉业堂重刻宋单疏本周易正义十四卷,附校记二卷。尚书正义二十卷,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补】日本大阪每日新闻社影印宋刻本二十卷。吴兴张钧衡择是居丛书覆宋刻本二十卷,附校记一卷,刘氏嘉业堂重刻宋单疏本尚书正义二十卷,附校记二卷。毛诗正义七十卷,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

编辑推荐

《书目答问补正(插图本)》对意欲了解研读国学的普通读者有着重要的参考阅读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书目答问补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8条)

 
 

  •   这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少有的善本。首先是印刷很精,版式也典雅,字虽然不大,可是眉目疏朗悦目,纸也不错。再说内容。这本书在近代国学中地位很高,不用我废话。如果你有志于中国传统学问,这书总不能不看,说是国学入门指南也不为过。还真有学者按图索骥,照着这书目读了一辈子书,学术成绩还真的很好。为什么呢?因为第一是把经史子集、丛书、别目里最经典、最基本的书全选上了,第二是这个书目不像藏书家的私人书目,不选什么孤本、古本以自炫,而是选那些精校精注、流传广泛的版本,这当然就很实用,造福近代贫寒学子不少。还有两点很重要,一是这本书加了范希曾先生的补正,内容更加准确与完善,二是附了很多关于善本的插图,收集到如此之多,印得这样的好,真是用心思了。现在看起来好像国学热极了,其实不过是炒作,瞎热闹,如果照着这书目去读书,恐怕只有国家图书馆里是齐备的,现在明清善本书一套动辄上万,即使有钱,学识也不够,学识够了,精力也不够。所以,本来是给初学者读的书目,现在,大概只能给收藏家用了。时代如此,有什么办法呢?
  •   确实是一本极好的书.我认为它的作用是:一、知道以前普通读书人的常读书,避免我们现代读书的偏颇,这是一个文化健全的人必须做到的。否则,受时代局限,有些该读的书始终不读,作为知识分子,实在太可惜了。要补上这一课,读该书就行了。二、知道该读哪个版本。读“精校精注本”,则事半功倍。建国以来,古籍整理工作确实做了不少,但要确实进行专题研究,非读没有整理的古人的书不可,有此,则可有所取舍了。三、此书选图精当,印刷精美,让人读起来有亲切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喜欢它。
  •   了解传统学问的一本好书,
    参考价值颇高,
    且选目得当,
    篇幅适中

    缺点是,
    书中所涉及图书,
    毕竟过去百余年,
    很多对不上号了,
    当时常见的版本现在也极少见
    再就是当时完善的注本,
    今天看已经有更好地来取而代之了
    大多只能参考其书名,
    来寻找今天的好版本

    总的来说,
    是值得浏览和收藏的好书
  •   可以作为一本目录学的工具书吧,如果要想知道读哪些书可以参考这个。想要专业一点的应该看四库总目提要
  •   张之洞的书,从一本书上看到这本书的,就寻来看了。的确很不错啊。很适合学习历史的人哈。
  •   排版很好,书的价值很高
  •   增长知识,又是做学问的门径。
  •   当作很好的工具书,不知道该看什么书的时候,就在上边找
  •   书很经典 设计业很好
  •   好书。过去的人办事认真,写书也如此。
  •   值得一看 很好的一本书 中华经典啊
  •   上古的这一套书共三本。本人都卖了。觉得还不错吧
  •   这是一本做古典的必读书。
  •   这本书是作为作者的读书笔记的形式出现的,很有阅读价值,尤其是在学习文献学知识的时候,不失为一本增长知识,扩充学习的书.
  •   此书有补四库总目之功。
  •   书不错,也很轻巧,但就是就是插图所用图并非与正文完全对应。
  •   最早想看看这本书是由于鲁迅先生曾经推荐过的缘故。世人所被灌输的可能仅止于张之洞是个大官僚、洋务派领袖等一些平面概念,其实张之洞和曾国藩等辈,都是饱读诗书,擅写文章的人,实在比我们现在的一些高官有内涵多了。
  •   需认真阅读,可反复阅读的好书。
  •   在书店找了很久,终于当当网上买到了。
  •   纸质印刷什么的,就是看不进去啊啊啊啊
  •   不错,有钱就买。
  •   当然不是针对书的内容说的,而是书的排版。起初冲着标注说的“插图版”买的,拿到书翻看了反倒觉得插图成了他的累赘,搞得排版有点乱,浪费纸张,还比较贵。不是很满意。
  •   书印刷不错,上海古籍的书向来可以,在卓越买了好多了,一直很信任。这次的书,发货有点慢,拿到书后发现书有些污损。唉……
  •   书是好书,印刷也很清晰,尤其是配上古版书图片,很难得。用纸是那种稍泛黄的畅销书纸,个人感觉不是很好,有点遗憾。可能出版社是为了普及吧,用的是简体横排,要是用正体字就更好了。
  •   纸张质感非常好,考专业的可以看看
  •   非塑料压膜封面,是简体横排本,不过有图,所以无所谓是否是正体字本,就内容而言,是初学者的最佳指导书,找不到国学老师的话,这一本在手就能按图索骥,打下非常好的国学底子了。
  •   国学入门必读书
  •   书海无涯,从何处着手?这是初学者常常困惑的问题。晚清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为回答上述问题而编纂了本书。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分,另增“丛书目“一类列出该类最重要的著作及较好的版式本,并加适当的比较和评论,颇便初学者,在当时流传极广。有志于国学者、古籍收藏爱好者可以看看,收获多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