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灭亡

出版时间:2007-10-01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李峰  页数:451  字数:347000  译者:徐峰,汤惠生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不仅是介绍西方学者一些具体的早期中国研究的成果,引进一些新的概念、技术、思想、方法,而且更希望搭建一个开放性的不断探索前沿课题的学术交流对话的平台。这就算是作者寄望于《早期中国研究》丛书的又一个意义。    本书并非一部西周的通史,甚至也不是西周晚期的通史,而是对西周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实证性研究。    作者通过探讨西周国家的衰弱和灭亡这一特定的持续历史和地理过程中,地理条件及其政治性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综合运用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联系地表形态的特征,分析和说明了西周的政治体系是如何并且为何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从而最终导致了西周国家的解体和王畿的崩溃。

作者简介

李峰,1983年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8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硕士,之后从事丰镐遗址的发掘。1990年进入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攻读博士,1992年赴美国,200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副教授。
作者长期从事西周时期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绪论第一章 西周国家的基础:建构政治空间 第一节 周人的本土及其毗邻地区 第二节 西周国家的东方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汾河谷地 小结第二章 混乱与衰落:西周国家的政治危机 第一节 政治混乱的出现和西周衰落 第二节 结构性冲突和政治对抗的起因 第三节 贵族力量与王权的对抗 第四节 西周王权的最后一次振兴:宣王中兴 小结第三章 门前的敌人:狁之战与西北边境 第一节 周与狁战争的历史 第二节 确定周人与狁之战的地理 第三节 空间危机和周王朝的西北边疆 小结第四章 西周的灭亡:党派之争与空间的崩溃 第一节 观点和学说 第二节 西周灭亡的新发现 第三节 西周灭亡的地理考订 小结第五章 东迁:周的重构 第一节 周室在东部的重新安置 第二节 贵族宗族的迁徙 第三节 秦的崛起与向周心脏地带的迁移 小结第六章 西周的遗赠 第一节 留给帝国的经验 第二节 共同的西周经历 第三节 地域性文化的背景结语附录一 边缘地区: 西周国家的最大地理范围 第一节 周的“远东”地区 第二节 周在南方 第三节 周在北方 小结附录二 犬戎和狁之间的关系附录三 《竹书纪年》和周幽王的年代问题参考文献青铜器铭文索引

编辑推荐

《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并非一部西周的通史,甚至也不是西周晚期的通史,而是对西周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实证性研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周的灭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2条)

 
 

  •   不具体说了,这是李峰先生的代表作。先生以一种全新的视野诠释了西周灭亡的原因,不惟有助于我们探索西周的历史。书的质量还行,折扣也可以。望继续努力!
  •   这本书是近年来西周史研究的重要著作,反映了西方汉学界目前研究的成果,对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揭示政治制度的二元内在矛盾,与对后世的影响。这是史学研究的终极目的——鉴。是近年来专题史、断代史写的最有价值的一部,可以成为典范。作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值得敬佩。
  •   这本学术著作论证严谨,体现了芝加哥大学治学的严谨风格。我国许多大学的"叫兽"与之相比,差得太多了.
  •   比较专业,内容有深度,如果相关时期历史知识丰富的话,会很有心得。
  •   观点新颍
  •   上海古籍出版社也开始翻译出版国外著作了。可惜纸质太差,印刷效果低劣,特别是图片页。还是应该向北京三联学学。
  •   经典論著,值得擁有
  •   我老公看的,我帮他买。
  •   上次我购买这本书的时候,质量不是很好,希望这次购买质量要好!我相信李峰先生将来要出版的《西周史》要比许倬云先生的《西周史》要好得多。从研究资料的获取方面肯定要丰富得多。清华简和周公庙遗址的整理出版,对西周史的研究是一个革命吧!总之,李峰先生书我都购买的。李先生的观点很多都是十分中肯的。《西周的灭亡》这一书谈到早期秦史,我和李先生存在诸多的共点。总而言之,《西周的灭亡》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国内很难出现这样的著作。
  •   详细介绍了西周这个汉族早期文明时的情况,为何衰败、为何灭亡。
  •   希望李峰先生的另一部关于西周史的作品快些出版
  •     「一方面,是地方封国的成长剥夺了西周国家的活力与资源;另一方面,同样是地方封国的成长保存了一个周人的世界与长期延续的王室。西周国家本身即是一个矛盾——一个无可避免会将它带向悲惨结局的矛盾。」
      这可视为作者对于不断衰落中的西周国家的被注定的不幸宿命的定论,也切分了前四章与后两章的叙述焦点。他充满技巧地描绘了一个分裂的西周国家:东方,是宗法血缘关系基础的封国体系;西方,是有限规模的王畿官僚政府。
      
      首先,早期行之有效的封国制度,依赖于一支压倒性的的军事力量,保证震慑诸侯服从天下秩序,履行藩屏之责。中期以来,西周国家的军事力量由于一系列失败不可思议地回归到守势:昭穆之际,西北东南拓土接连受挫,穆王十三年淮夷凭借一次军事冒险甚至威胁到了雒邑。这期间王室军事力量的萎缩,与长期以来给予地方封国的过度自治,成为勒紧藩属体制的两条绳索。
      新生西周政权军事扩张势头的猝然终结,祸根在制度初建时便已种下。王室既然宣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政治构想,当然地负有支援封国抵御戎狄的义务。封国也本应该支援王室,但是这种交换并不对等,除却寄于诸侯忠诚与支配能力,还更大程度地受到地理环境的约束。
      正如副标题暗示的,作者力图揭示「地理条件及其政治性建构」在西周宿命般灭亡的过程的关系。尽管有以畿服为核心的天下想象,周人传统势力所在的王畿,并不处在地理空间上的绝对中央。政治企图与地理现实的冲突导致了两个堪称致命的结果:第一,因为任何来自东方封国的支持都需要四十至六十天,周人必须独力支撑玁狁环伺的西北边疆。第二,武王先设立三监,周公后经营成周,偏居一隅经营天下的无奈选择。
      也基于这个原因,武王与周公相继分封诸侯以监视遗民卫护雒邑。这种分邦建国的模式,意味着彻底放弃了对东方资源的调配,最终造成了凭借王六师和成周八师,以关中一隅之地救济天下的恶劣局面。王室军事力量在一次次胜利中磨损,维护权威的举动致使资源从王畿向地方流动。平衡早已打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既然销蚀的力量与淡漠的亲缘都不能保证藩属体制的延续,以齐侯和鄂侯的叛乱为前驱,以春秋战国的目无天子为殿军,诸侯的离心离德已在眼前了。
      
      其次,在王畿之地,周王面临着一场财政危机。西周宫廷并不是世袭贵族的专属舞台,周王与波旁法王有些相似,将贵族置于优渥的地位,却更愿意将重要的职务交给有才能的贫寒之士,或者讨他喜欢的宠臣。问题在于,王室的赋税制度并不能维持代价高昂的薪酬制。同样无力维持薪酬制的西欧中世,采取以土地换薪俸的采邑制;周王也选择了一条看起来相似的道路,将王室土地奖励给有功之臣。
      但是西欧之采邑制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土地换来那份的薪酬,是作为效忠的许诺;王室的授地则是一锤子买卖,王室直属土地也不可避免地分散缩小。王室土地的不断缩小,和放弃对东方资源的调配,把王室逼到了墙角,更别提授地这事还符合效益减低理论。
      站在这样一幅力量的天平倒向地方的时局图前,所有再平衡的措施已付徒劳,周人糟糕的地理位置,使他除了孤立无援地被西戎淹没,别无他途。自此西周无可避免的覆灭已能清晰勾勒,「王室将卑,戎狄必昌」。
      
      同样成为宿命的,还有周人势力的东迁之流,以及东迁带来的五百年动荡,也是在这潜流里,藏着形成我们的文明的密码。
      作者之前提到Lattimore的论断,即西北部族与中国,都采取农牧民的生活方式,只是农业比例多少之别。如果说原先那只是密集农业与非密集农业的差别,那么西周晚期这种局面正面临彻底的改变,周人的西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与社会形态的游牧,正缓慢而坚定地吞噬着国与国的边疆。自此,戎人与越来越习惯农耕生活的中国居民,拥有了迥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甚至是想象中构造的道德与生理。
      也许随着戎人大潮从泾河从渭河从汾河不断蚕食中国,当中国居民发现在地理空间上已经无法与戎人隔绝,那么固守西周的遗产,一个文化与种族的共同体,成为了这些中国居民不多的选择。这个想象会在下个世代发酵,增添上共同的祖先,共同的神话,共同的文化,最终变成我们称之为华夏的那个文明。
      西戎终会被秦赶走,占据汧渭之汇的非子之国,是西周灭亡这历史大幕的最后赢家。东迁的贵族把王畿的麻烦带到了中原,掀起了下个时代的硝烟。王室则要在拥挤的洛阳盆地,学会怎样寄人篱下,懂得枪杆里出政权:没有枪杆没有钞票,就只能维持表面的尊荣。庆幸吧,在这个动荡的时代生存已属不易:你的死亡被人误解,你的复生无人在意,你有过昏庸无能的君主,也有过万世称颂的圣王,你遭受过灭国之痛,敌人的名字已被世人和风沙遗忘,你还遵循着这片土地上最大的美德,有尊严地活着……
      作者将西周国家的危机,表述为空间上与结构上的危机。他是对的。西周饱受诟病的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面貌正是由三监之乱到宣王中兴的较长历史时期中慢慢塑造的,可说是西周国家在政治企图与地理现实再三权衡的最后选择。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我还是想用宿命,直想起和贺英良的『宿命』呵:
      我是孤独的孩子,在寂静的河边堆制砂器,有不期而至的大雨,在砂器初成之际。
  •     作者李峰,在国内接受了完整的考古学的学术训练,又在日本的东京大学、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完成了博士教育,在“早期中国”这个学术领域积累颇丰,采用考古资料、青铜器铭文、古典文献互相验证的方式,并加以亲身的田野考察,推导出自己的结论。
      
      《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就是以其博士论文为基础改编而来,几乎每页都有专业著作、考古报告的引用。与时下流行的历史随笔相比,更为专业、学术,当然也更为艰涩。但坚持读下来,也颇有几分收获。
      
      本书的核心即为:地理环境对于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具体到西周,就是政治企图与地理现实相协调的产物。
      
      1,周人的政治中心——渭河谷地,远离东方商文明的中心,东西部地缘政治与文化间存在着巨大差异。根据古书考证,当时的主力部队——战车,从丰镐二京到洛邑,需要45-60天。如此一来,一旦东方的商人残余、淮夷、地方势力有任何风吹草动,就会鞭长莫及,缓不济急。这从周武王驾崩后不久,周成王初年的“三监之乱”短期之内迅速蔓延,需花费三年时间来平定这个教训,可见一斑。
      因此,出于战略考虑,在东部营建行政和军事中心——成周洛邑,就成为必然,从而形成了一条横贯东西的权力中轴。
      为了保护成周,西周国家在东部的平原上建立众多诸侯封国。这些诸侯封国沿着权力中轴呈放射状分布,与其地表形态融为一体。沿着主要的交通线建立从而有效地控制这些道路,并且坐落于山脉与冲积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尽享农业之利。
      
      从而证明,西周诸侯国的分封并不是一个随意赐予土地的过程,而是西周国家精心构建其地缘空间,从而巩固期政治基础的过程。
      
      2,渭河谷地作为周人的大本营,采取了不同于东部的治理方式。营建丰、镐、岐邑、郑、京等多个中心城市,任命专职的行政官员;在中心城市周围则为贵族的采邑;在采邑周围则为众多的农村聚落。从而形成一个绵密的网络,作为基地可以进一步向邻近的泾河上游地区、渭河上游地区、陕北黄土高原进行扩张。
      
      3,随着时间流逝,当初进行战略布局时西周王室与诸侯的血缘纽带逐渐松弛,地方分离倾向日益加剧。
      西周中期,王室与东方诸侯的联系已经逐渐中断。甚至地方叛乱时有发生,从周夷王时期即对开国功臣姜尚的封国——齐国进行过讨伐,有力盟友——鄂侯驭方的反叛也曾引发巨大危机。
      而对于供职于中央政府的贵族官员采用的“恩惠换忠诚”,随着王室可支配的土地越来越少,也陷入难以为继的窘境。反而贵族家族势力逐渐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中央政府有时甚至需要借重贵族家族的私家武装才能平定地方叛乱,抵御异族入侵。
      
      从而引出了一个有说服力的观点:周厉王出奔并非是由于对下层人民的压迫引起,而很可能是由于周厉王想重整财政,从崛起的贵族集团手中收回权力,遭遇强烈抵抗后失败,因而被迫出逃。
      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青铜器师毁簋的铭文,如今大家津津乐道的“共和”,也许是一个名为“共伯和”的贵族进行摄政的时代。
      
      4,周王室的东迁,及其引发的渭河流域贵族及平民的迁徙,算是中国历史早期人口流动的重要时期,并带去了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及工具。
      同时,尽管周王室的政治权威不再,但对于诸侯的文化、礼仪的向心力犹存。共同的文化传统在各国被广泛接受,甚至在一向与周为敌的楚国,其礼制也慢慢向周礼靠近。从而促成了华夏民族的融合,形成了共同的文化传统。
      
      在这个意义上,西周留给中国一个民族的核心,同时留下了中华文明长期维系的文化根基。
      
      
  •     李峰这本书让我得出这样一个观点,自西周始,典型的中国农业社会格局形成了。社会格局和秦代所形成国家管理模式是完全不同的范畴。西周确立的“农本”与对世界的现实认识深刻地改变了商以来的早期中国社会价值观,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     昨天晚上看完《西周的灭亡》
        
        本来打算在国庆的旅途中看完的,但是
        
        路边的大风车使得我失去了对此书的兴
        
        趣,错过了最后的看书的阳光。目的地
        
        自然是没有太多的闲心看的。只好拖到
        
        现在。虽然作者是一标准的中国人,在
        
        国内受完了能受到的最高的学历教育之
        
        后,才去的国外,先到日本,后到美国。
        
        读了俩博士。但此书仍旧是翻译本,其
        
        写作对象仍旧是对中国稍显隔膜的外国
        
        佬。所以,对日常历史事实的陈述占据
        
        了相当大的篇幅。如果熟悉中国的历史
        
        和地理,很快就能抓住作者的论点,事
        
        实上作者也在结语或者绪论中都已经表
        
        明了最关键的结论。只对结论感兴趣的
        
        读者似乎看看结语就可以了。而本书的
        
        论点也就那么几句话。或许用日知录那
        
        样的笔记体来写,会更加精萃一点。不
        
        过,我受益的是,作者对地理和历史之
        
        间的那种联系考虑的思维,这种思维还
        
        原历史事件到那个时代的氛围之中,并
        
        事无巨细地置身其中来考虑问题。把一
        
        切的一切想法都建立在当时的历史氛围
        
        里,而不是用现代人的想法来强奸古人。
        
        此外,作者对于金文材料的精熟,使得
        
        他能够把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很好的结
        
        合起来。不过能这样做正和洪老师启示
        
        的一样,需要很强大的想象力才行。而
        
        不只是简单的比附。而作者的很多论点
        
        的建立正是在这种极其合理的想象之上。
        
        但也因此使得这些论据——作为一切论
        
        点的基础——显得不那么稳固,而带有
        
        了一种迷幻的色彩,对历史的解释力就
        
        在幻想者的迷思之际孕育了。这多么令
        
        人兴奋!
        
        http://www.douban.com/subject/2298352/
  •   可以参考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魁奈的相关著作。
  •   希望你可以把该书的论点罗列出来。只对结论感兴趣的人如我,就可以省却阅读的时间了。
  •   还是看书吧
    看书,你自己有很多别的想法呢,说不定。。。
  •   这不是一本能在旅途中看懂的闲书。要看就要花时间连正文和注一起认真地看,并且要看里面的方法论。否则就没有必要看了。
  •   水背先生,是专门为说这句话而注册的帐号。。
    我想知道,这个马甲是谁穿的?
  •   李峰先生试图用西方的宏大叙事(即空间和时间的交错感)来描述西周史,可读来却并未能真正深入地把握空间在历史事件中的位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