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吕思勉 页数:75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吕思勉先生,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一八八四年二月二十七日(清光绪十年二月初一日)诞生于江苏常州十子街的吕氏祖居,一九五七年十月九日(农历八月十六日)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吕先生童年受的是旧式教育,六岁起就跟随私塾教师读书,三年以后,因家道中落而无力延师教授,改由父母及姐姐指导教学。此后,在父母、师友的帮助下,他开始系统地阅读经学、史学、小学、文学等各种文史典籍。自二十三岁以后,即专意治史。吕先生夙抱大同思想,毕生关注国计民生,学习新文化,吸取新思想,与时俱进,至老弥笃。
书籍目录
蒙古种族考历史上之民兵与募兵非攻寝兵平议《秦代初平南越考》之商榷论荆轲论李斯论秦二世论魏武帝论沮渠牧犍之死中国文化东南早于西北说古史纪年考四史中的谷价汉人訾产杂论秦汉移民论从民族拓殖上看东北历史上之迁都与还都南京为什么成为六朝朱明的旧都论度量——论宋武帝与陈武帝东洋史上的西胡古代人性论十家五派古代之印度与佛教辩梁任公《阴阳五行说之来历》西汉哲学思想魏晋玄谈订戴道教起原杂考论文官考试之宜严国体问题学理上之研究义州游记三十年来之出版界(一八九四——一九二三)考试论来皖后两点感想论民族主义之真际论南北民气之强弱思乡原仓储与昏钞倒换库田赋征收实物问题改良盐法刍议中国民族精神发展之我见蔡孑民论孤岛青年何以报国论禄米之制论外蒙古问题因整理土地推论到住的问题从章太炎说到康长素梁任公中国文化诊断一说中国文化诊断续说——教育界的彗星……
章节摘录
非攻寝兵平议此篇为前岁之作,《天籁》征文姑以塞责而已,思勉自识。 中国固右文之国也。数千年来,学土之论议,庙堂所设施者,皆主以文德服人,不尚兵力。自五口通商以来,兵出屡北,外人之侵削我者,且日益深入。于是国人之议论,幡然一变。谓居今之世,非尚武无以自存。于是有清末之张皇练兵。夫居今之世,而欲与人战,非徒有兵而已也。而当时一切作战之具,皆阙焉不备。又其时所谓练兵者,上焉者则欲藉是揽权势,饱囊橐;下焉者则苟图衣食而已;本无哀矜恻怛、救民卫国之诚;故其兵卒不可用,然亦既聚若干人而授之以利器矣。有所壅必有所泄,遂成今日军人跋扈之局。我国民身受其害,创巨痛深;又目击夫欧洲大战,杀人之多,靡财之巨,为豆古所未闻也。于是舆论又翻然一变,而非攻寝兵之说大盛。夫所贵乎深识之士者,为其能速览古今而不为一时之事所眩惑也。昔之张脉债兴,谓非杀人无以自存者固非;今之颓然自放,几欲举兵而尽去之者,又宁遽是邪?然今之人好为究极之论,徒语今日兵未可去,未足以服其心也。顷读《东方杂志》威尔逊、濮兰德辩论之辞二十卷二十四号,于兵之果可去否,颇为探原之论。感念吾国先民所言,深切着明,有什伯于此者。不揣梼昧,粗理其绪,与留心时事及好谈国故者一商榷焉。 吾国学术,备于先秦。先秦诸子中,阴阳家颇杂迷信之谈,不周人事,姑措勿论;道家、名家皆徒言空理,不及实事;兵家、纵横家仅效一节之用;其综揽全局,且治制素具,可举而措之者,惟儒、墨、法三家耳。法家醉心富强,欲一其民于农战,以求胜敌,实与兵家言相表裹。至于兵之“当用与否”,“能去与否”,未尝及也。其及此者,厥惟儒、墨二家。墨家非攻而重守御,其书具存,其旨易考。儒家于兵,颇乏彻底之论。且儒家最重仁,又尚德化;而《论语》记子所慎齐、战、疾;《郊特牲》又记孔子之言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旧说以此为孔子引成语,而下文“盖得其道矣”为孔子之词,似经六经大义,亟称尧舜禅让,又推崇汤武革命;似并不免矛盾之谈,谓其足与墨家旗鼓相当,已足启人疑实;况崇儒而黜墨乎?然吾谓墨家之学,本出于儒。特以救时之急,别树一帜。故其所谓非攻寝兵者,不过聊以澹当时干戈之祸,为愚俗人言之。至于探本穷原,论兵之当用与否,能去与否,则墨家初无其义,其说反在儒家,而墨子亦不之背也。此说大与时流异,亦为昔人所未道,不得不晷论之。 墨家宗旨,曰尚贤,曰尚同,曰兼爱,曰天志,曰非攻,曰节用,曰节葬,曰明鬼,曰非乐,曰非命,而以其所谓贵义者行之。今其书除各本篇外,《法仪》则论天志,《公输》则论菲攻,《七患》、《辞过》则论节用,《三辩》则论非乐;《耕柱》、《鲁问》二篇,杂记墨子言行,其旨亦不外此。《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小取》六篇,为名家言,墨家所以持论。《备城门》以下诸篇,则兵家言,墨家守御之术也。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