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范祥雍 页数:196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策士及各类人士纵论国事与时势的言论辑录。全书文笔优美,记述生动,反映出战国时期特有的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社会历史的重要史料。但是,该书内容庞杂,前后矛盾,难题甚多,前人整理该书付出了很多心血,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理想的整理本、注释本问世。范祥雍先生花费几十年功夫完成的《战国策笺证》一书,是近年少见的有关《战国策》整理研究的力作。全书以清嘉庆十九年黄丕烈士礼居覆刊宋剡川姚氏本为底本,间用湖北崇文书局翻刻黄本参校,并广罗高诱、姚宏、鲍彪、吴师道等古今中外各家校注,加以甄别考订,指正其缺失、错谬,补充其不足和遗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创获之见。本书不仅考镜了《战国策》传本源流,搜集各家注疏十分齐全,而且能够进行评骘、辨误,提出许多富有独创性的见解,是迄今为止第一部最全面系统的《战国策》笺证本。本书的出版,将对战国历史的研究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会为学术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作者简介
作者:(西汉)刘向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楚辞》是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书籍目录
战国策传本源流考(代前言)例言刘向书录卷一 东周凡二十八章卷二 西周凡十七章卷三 秦一凡十三章卷四 秦二凡十六章卷五 秦三凡十七卷六 秦四凡十章卷七 秦五凡八章卷八 齐一凡十七章卷九 齐二凡八章卷十 齐三凡十二章卷十一 齐四凡十章卷十二 齐五凡一章卷十三 齐六凡十章卷十四 楚一凡二十章卷十五 楚二凡九章卷十六 楚三凡十章卷十七 楚四凡十三章卷十八 赵一凡十七章卷十九 赵二凡七章卷二十 赵三凡二十三章卷二十一 赵四凡十九章卷二十二 魏一凡二十七章卷二十三 魏二凡十七章卷二十四 魏三凡十一章卷二十五 魏四凡二十七章卷二十六 韩一凡二十五章卷二十七 韩二凡二十二章卷二十八 韩三凡二十三章卷二十九 燕一凡十四章卷三十 燕二凡十三章卷三十一 燕三凡五章卷三十二 宋卫凡十五章卷三十三 中山凡十章附录上附录中附录下战国策(鲍本)目录范祥雍先生著述简目後记
编辑推荐
《战国策笺证》(上下)不仅考镜了《战国策》传本源流,搜集各家注疏十分齐全,而且能够进行评骘、辨误,提出许多富有独创性的见解,是迄今为止第一部最全面系统的《战国策》笺证本。《战国策笺证》(上下)的出版,将对战国历史的研究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会为学术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