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笺注

出版时间:1995.1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纳兰性德,张草韧笺注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纳兰词笺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第一次读纳兰词究于何时,已经记不大清楚了。但,第一次被纳兰词深深吸引却是记得颇清楚的。那是在有些遥远的日子里:高考已毕,在整理大学行囊之余,无绪之中,拿来一本词选,信手翻看,无意之中竟看到了纳兰性德的那首《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当时的年岁是颇有些“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便自忖找到了知音。于是捧着他的词,在初秋的院子里且行且吟,感觉自己仿佛已经受了几多山程水驿,来到了陌生的大学,眼前是一更的风,一更的雪和茫茫的夜(后来才知道,九月的无锡闷热到让人窒息)。于是一种伤感之情兀自充满了小小的心灵,至于纳兰性德是谁,这首词好处在哪,却无甚心思注意到。      如今想来,这些做法固然有些孩子气。然而“喜欢”,终究是难以言说的。恰如纳兰《少年游》中所言:“称意即相宜”。虽然,纳兰这句说的是爱情:深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便常常要问:“你喜欢我什么?”答案其实真的颇简单,爱就爱“称意”这两个字!看着你,眼睛觉得舒服;听到你,耳朵觉得舒服;摸到你,手指觉得舒服;闻着你,鼻子觉得舒服……就是称意。称意了,便即相宜了。然而以此解释我们缘何喜欢某一首诗词,我以为尚不足。诗词有意舍弃了文学和生活的表象,直指人的心灵和灵魂,与我们的情感最微妙之处相联,与人类的生命节奏相关。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其实常常都会有一种朦胧的韵律,如清波之渺渺,荷香之淡淡,杨柳之依依。当我们读到某一首诗词时,内心的这种韵律便会涌出,与诗词中的节奏、旋律发生共振,每逢此时,我们便会被一首诗词打动了,尽管它们有时作得并不甚高明。      对于这两种心灵韵律的契合,我并不总能详加体察。诗人本人风花雪月的故事,爱恨情愁的演绎倒更能打动我。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灵的共振,情感的牵结,灵魂的交谈。我们喜欢某个人,一定是他或他生命的一部分打动了我们。对于纳兰来说,尤是如此。若依启功先生的说法:“唐以前的诗是淌出来的,唐朝的诗是嚷出来的,宋朝的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那么纳兰的诗算是仿出来的,这并不妨碍三百多年后的我进入纳兰的心灵世界:其“绝域生还吴季子”式的诚,“天上人间情一诺”式的真,“情在不能醒”式的“索性多情”,如斯种种至情至性,拨动了我内心深处那根“一往情深深几许” 的琴音,为卿痴狂,“共君此夜须沉醉”。  尘世间,有人来,有人走。      生活中,有人得到一些,有人失去一些。      这都只是平常。      至情至性者,如纳兰,倾其一生,苦苦诉说的,却不脱“离殇”二字。      穿越三百年的时空,邂逅一位翩翩公子纳兰容若。      在蝶恋花、长相思、浣纱溪中,回味谦谦君子的前尘旧梦、爱短情长……
  •     納蘭容若飲譽詞壇久矣,王國維稱之「北宋以來,一人而已」。如今細讀《納蘭詞》,竊以為過譽甚也。詞中所云愁苦淒絕,哀感頑艷,讀之頗有《花間》習氣;而容若仕途順遂,雖犯寒病、元配早喪,然亦終身為世所重,實不知所謂愁苦之情因何而起,余竊名之無病呻吟不為過也。或云於彼生平所知不多,唯待高明而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