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05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吴承恩 页数:1353
Tag标签:无
前言
《西游记》同《三国演义》、《水浒》《金瓶梅》齐名。合称明代小说四大奇害。它们都不是作家的个人创作,那时中国小说界还没有可能出现这样的个人作家。罗贯中或施耐庵可能是《三国》或《水浒》小说的最早编定者,在他们之后至少一百年,才有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刻本如《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元年《一五二二》刻本。认真地说,它还不是当年的初刻本,而是后来的覆刻本。《三国》和《水浒》作为世代累积型的集体创作,经胡适、鲁迅、郑振铎等前辈的考证,可以说已经有了定论。对其它两书的作者或成书过程还存在着争论。现在只说《西游记》。当年鲁迅和胡适作出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唯一依据是天启A淮安府志锣卷十九内艺文志,淮贤文目,于吴承恩名下列《射阳集》四册,口卷;《春秋列传序》; 《西游记》、府志对《西游记》的卷数及咨的性质都未加说明。而清初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八史部地理类却著录吴承恩《西游记》,可见它不是小说《西游记》。吴承思《二郎投山图歌》称二郎神为清源父和《西游记》不同。吴氏《禹鼎志》说,胸中之贮者涫尽,独此十数事磊块尚存。无论假设此书写作在《西游记》之前或之后。
内容概要
《西游记》同《三国演义》、《水浒》、《金瓶梅》齐名,合称明代小说四大奇书。它们都不是作家的个人创作,那时中国小说界远没有可能出现这样的个人作家。罗贯中或放耐庵可能是《三国》或《水浒》小说的最早编定者,在他们之后至少一百年,才有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刻本如《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元年刻本。 本书以内阁文库藏本作底本,校以后刻本。后刻本基本以前者为蓝本,在刊刻时纠正了个别错讹,但也出现某些新的刻误。 本书是《西游记》仅存的4种明刊本之一,藏于日本,国内只有后刻本。?存明刻本,仅此一种有评,清代的评本,又多从佛学角度上作评,所以本书又是唯一的从文学角度上作评的评本。评语对小说结构、人物性格、语言作了精辟的论述,妙语如珠,时时令人会心发笑,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心经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第二十一回 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第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傍门见月明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第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圭木母空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章节摘录
插图:佛郎心兮心郎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其如法身佛。法身佛,没模檬,一颗圆光涵万象。无体之体即具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干界,一个身心万法同。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感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却说那刘伯钦与唐三藏,惊惊慌慌,又闻得叫声师父来也乙。康家僮道:这叫的必是那山脚下石匣中老猿。太保道:气是他,是他。一藏问:是甚么老猿?太保道: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养篡漠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塞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杀他饥沧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这叫必定是他。长老英怕,我每下山去看来。一藏只得依从,牵马下山。行不数里,只见那石匣之间,果有一猴,露着头,伸着手,乱招手道:师父,你怎么此时纔来?来得好,来得好,救我出来,我保你上西天去也,乙这长老近前细看,你道他是怎生模样: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帅,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揩头粗,手掌厚,座垢余多。还喜得眼球转动,喉舌声和。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那。正是五百年前孙大圣,今朝难满脱天罗。
编辑推荐
《李卓吾评本:西游记(上下)(竖排繁体)》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