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头盖骨去了哪里?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彭华,田兆元 著  页数:147  

前言

  人类还在动物时代的时候,除了本能的遗传,不会有文化的记忆。而自从语言产生,文字发明以后,人类的创造就不再是清风流云,消失得无踪无影,文明随着口头传述和文字记载累积起来,并以一种加速度发展的态势,使人类奔驰在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因此,人类的求知欲望日益强烈,求知的能力不断提升,知识的积累不断地改变人类自身。  人类的知识积累,是从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神秘属性的探寻开始的,自生物体的生存之道到生存的意义价值,人们对于自我与世界神秘的探索一步一步把人类带人文明之境。  人的生存,需要吃喝与穿住,但人类自身不能提供这些,要仰赖自然赏赐。自然尽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却要通过人类的劳动才能获得。土地怎么能够长出养育人类的果实来呢?这样的神奇催生了人类思维的发展。简单的形体劳动只能造成动物世界的简单的世代循环,而创造性的思维及其劳动,则成为人类进步的彩色双翼。渔猎采集方式的生存,尚是动物化的生存,农业则是人类高尚的创造性活动,人工栽培、养护、收获,哪一样不是在对于自然的神奇的观察探讨中获得的灵感而用于人自身生存的劳动呢?农业的栽培,需要对于自然气候的掌握,在看似凌乱日复一日的时间中,找出其运行规律,于是就有了历法,自然的盛衰荣枯之理,生产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就被发现出来了。农业不断发展,人类的生存能力于是大大提高。  人类迈进文明的门槛,更源于对人自身的神秘的思考。如果人仅仅是通过创造性生产获得更多的资源,而没有人文精神的增进,这样一群没有理性的生物体,不仅不是世界的福音,还可能是世界的灾难。如果不能控制调节本能,不能建立规则,人类将是悲剧性的存在,将会陷入相互残杀的灾难境地。一位伟人的词这样描述丧失人性的苦难:“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如果没有人文,世界将是多么的悲惨!于是,我们发现,关于人与人性的思考才是人成为“人”的前提。关于季节的观察发现,会与人类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自然的荣枯与社会的兴衰可以关联起来,与人的生命可以关联起来,这样就是天人合一。人类也从动物世界选择学习了一些良性的规则,如猛虎不食子、乌有反哺之义,从中人们体悟出慈爱与孝敬的道理,形成了社会的伦理。中国古代的哲人把天文与人文奇妙地结合起来了,天理与人欲于是处在一个和谐的状态,带来人世间的和谐与宁静,人文让世界变得美好起来。  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是谁?这些在今天的哲学家看来都还需要不断解说的论题,人类在诞生之初就开始思考了,并留下了丰富的充满幻想的关于人类由来的解释,也留下了充满理性的关于人性的思辨,我们不仅知道有女娲造人的故事,我们更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认为天道也是至善的,天人合一,人性就自然是至善的了。人性如何展开是自己描绘的,无论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极端自私的表述,还是大公无私普度众生的崇高理念,让精神左右自己的方向,而不是凭着欲望的驱使,这就是人!  当中华民族走过了五千年世界上唯一不曾间断的文明历程,我们发现,人们对于“我是谁”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对天发问,而更多的是从前人走过的足迹中寻找依据,也就是说,历史是现实之师。并不是每个民族都有这样的智慧资源,只有中华民族在过去的岁月里才会留下浩如烟海的珍贵文献和口头传说。而当我们在享受这份巨大的文化资源的时候,却时时会陷入迷茫,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不解的谜题。一般说来,丰富的历史资源会留下清晰的过去岁月的图像,但事实恰恰相反,文化资源越是丰富,其谜题就会越多。就像浅浅的水流平淡无奇,而浩瀚的大海宝藏无限一样,中国文化中的无尽奥秘正是其博大精深的体现。或者因为文献有缺,事件不能连贯;或者叙述多样,表述不一,让人无所适从;或者时过境迁,往日的平常之举今日已不可思议;更有珍贵遗产的无奈失落,令人满眼迷茫……文化的迷宫让人流连忘返!  文化神秘如今已成为一种娱乐资源。但是,本丛书却不仅仅是提供给大家开心一笑的。丛书的文字是通俗优美的,内容也是新奇迷人的,但我们不是为了猎奇。我们是通过对历史谜题的解读,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社会的功能,思考人与自然应该处于何种关系状态。古人其实很早就在这样做,如屈原就是一个文化探秘者,他在《天问》里这样说:“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就是两个最大的谜,关于最初的宇宙形态是谁传下来的?宇宙是一片混沌的话,怎么能够考察得到呢?这是关于宇宙奥秘的问题。还有关于人生由来的困惑的问题,如:“女娲有体,孰匠制之?”中国的神话说,人是女娲造出来的,那女娲的身体又是谁造出来的呢?屈原的这个问题,我们至今还回答不完善。探秘不就是探究宇宙人生的重大问题吗?岂会仅仅是猎奇?对文化的神秘性的探寻是一条漫漫长路,永远地不停息地行走在这条充满艰辛而又喻快的道路上,这就是人类的本性,也就是人类崇高而又伟大的精神!  我们寻找失落的玄珠,我们想揭开千古的谜底,其实是想和读者朋友一起反思人生的价值,话题是严肃的,但我们的表述是轻松的,因为我们想和大家一起享受人生的趣味。苦思冥想不会产生思想的巨人,也不会理解人生的意义,相反会背上沉重的负担,丧失生存的乐趣。当我们感到文化的历史是深邃和奇妙的时候,就会产生探索的欲望,我们的境界就会产生新的飞跃。  我们绝不愿意大家在历史的迷宫里不能自拔,而是希望把神奇的历史事件当做一个个突然落下的苹果,触动人们的灵感,开出新的精神之花……

内容概要

  “中国文化探秘”系列丛书的文字是通俗优美的,内容也是新奇迷人的,但它不是为了猎奇。它是通过对历史谜题的解读,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社会的功能,思考人与自然应该处于何种关系状态。

书籍目录

君主百相盘古开天辟地尧舜禹的禅让故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宋襄公的“千古笑柄”贵公子游泳江湖五张羊皮换贤才楚庄王“一鸣惊人”齐景公“二桃杀三士”贤士请来“黄金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千智竞辉老子的“柔弱无为”庄子的“快乐哲学”孔子的“以礼服人”孟子说“授受不亲”墨子与鲁班的“模拟战争”《韩非子》寓言中的大智慧传奇人物小块头晏婴的“外交智慧”商鞅变法与“取信于民”孙膑与庞涓的“生殆对决”孟尝君与“鸡鸣狗盗之徒”张仪的“三寸不烂之舌”苏秦其实“大有气节”荆轲“图穷而匕首见”扁鹊“起死回生”的医术荒唐的河伯娶妇考古发现“北京人”的头盖骨去了哪里美轮美奂的彩陶:仰韶文化薄如蛋壳的黑陶:龙山文化东北的古文明:红山文化精美的玉器王国:良渚文化辉煌而神秘的三星堆文化贵族之家的精美青铜器两千年不锈的神奇宝剑“龙骨”藏有惊天大秘密尚未破解的秘密:巴蜀图语生活图景火的发现与使用中国姓氏的起源原始社会的舞蹈原始社会的音乐追寻中国文字的起源图画展示的奇妙世界走向大众的宝剑传世经典周穆王的“西游记”瑰丽卓绝的《楚辞》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吕氏春秋》“一字千金”《战国策》与“千里马”

章节摘录

  尚未破解的秘密:巴蜀图语  上古时期的巴蜀先民,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巴蜀古文明,在农业生产、青铜制造、城市建筑、商业贸易等众多领域都取得过重大的进步和辉煌的成就,辉煌而神秘的三星堆遗址就是极好的证明。世人在欣赏赞叹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提出了一个疑问:巴蜀先民既然创造了如此灿烂辉煌的文明,是否也产生、创制了自己的古文字呢?如果创造了文字,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呢?  早在汉、晋之时,人们就对于巴蜀是否有其文字发生过重大的争论。但直到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由于巴蜀青铜器的不断发现和巴蜀考古的逐渐深入,出土的实物资料日益丰富,才使问题的讨论进入了科学研究的轨道。但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这些所发现的实物资料,它们究竟是符号,是图案,还是文字?如果是文字,又如何破译?诸如此类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完善的解决。因此,我们在这里还是采用一个笼统的称谓——“巴蜀图语”。  所谓“巴蜀图语”,有的学者认为,其单符的象形直接提供了“看图识字”或“望文生义”的直觉感;因此,所谓“图语”即是“图像的语言”。  已经发现的“巴蜀图语”资料,主要是在湖南、四川等地出土的青铜戈上的铭文。这些青铜戈都具有巴蜀戈的独有特征,它们毫无疑问是属于巴蜀先民的物品。而青铜戈上的五十余个铭文,其字形结构相同,可以断定是属于同一个古文字系统的。换句话说,青铜戈上与巴蜀纹饰和符号一同出现的铭文,它们就是巴蜀古文字。  通过对巴蜀青铜戈上铭文的字形和基本结构研究分析,发现巴蜀古文字与汉语古文字有着明显区别。从其方块字形来看,这种文字“似汉字而又非汉字”,其“基本偏旁结构和汉字有别”。上述巴蜀古文字都不能运用汉语古文字的方法予以解读,这也反过来说明它是不同于汉字的另外一个古文字系统。  据分析,这些有铭巴蜀青铜戈的年代,其上限早到春秋晚期,下限则在。战国末叶秦统一巴蜀以后。当然,这只是一个参考年代,因为青铜戈的制作年代并非就是巴蜀文字的发明年代。从字形的发展演变规律考察,巴蜀方块字发展到如此程度,它的起源必定还会早得多。有的学者认为,至少在商代晚期,巴蜀方块字不但已经产生,而且趋于成熟。  除上述有铭巴蜀青铜戈外,在四川的其他地方,比如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成都十二桥遗址,也发现了“巴蜀图语”资料。如在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些陶器上,发现有刻划符号。有的是X形符号,有的是一形符号;有的单独出现,有的三枚成组,有的两组对称。显然,这些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并不是偶然的人工刻划痕迹。同一种符号出现在不同的器物上,这一现象说明这些符号及其含义已经固定化了,已经约定俗成了。有的学者认为,它们代表着较早期的古文字。  在成都十二桥遗址,出土了一件陶纺轮,其腰部刻有两字。有的学者认为,这两个字与三星堆2号坑牙璋上的文字一样,也是抽象化、线条化了的方块表意文字。  研究者认为,巴蜀文字可以按其特点分为两系,~为方块表意文字,一为符号象形文字。巴蜀方块字的起源可上溯到商代晚期,而其滥觞还应予以提前。巴蜀符号的起源晚于方块字,目前只能将滥觞期追溯到商代晚期。两系巴蜀文字均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大量使用,成为巴蜀境内并行不悖的两大系列文字。秦灭巴蜀后,巴蜀文字仍继续使用、流传。秦始皇推行文字统一制度,但直到汉初,巴蜀文字仍屡有所见,直到汉中叶后,作为一个文字体系,才日渐消失。  2007年,凉山州语委古籍科科长、古彝文专家阿余铁日提出了另外一种新颖的说法。他认为,三星堆、金沙遗址的“巴蜀图语”是古彝文。据他所说,他于2006年10月到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考察,当他看到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巴蜀图语”时,顿时震惊了:在他看来,这些“巴蜀图语”是那么的亲切,冥冥之中他觉得那就是古彝文。回到凉山后,他又搜寻了更多的资料进行对照。于是,“巴蜀图语”是古彝文的想法便产生了。  “巴蜀图语”究竟是不是文字,究竟是不是古彝文?如果是文字,又该如何破译?凡此种种,依然需要进一步考证与研究。我们相信,“巴蜀图语”在被完全成功解读之后,关于巴蜀古文明的许多谜团将迎刃而解。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探秘·先秦篇:“北京人”的头盖骨去了哪里?》是该系列丛书之“北京人的头盖骨去了哪里”一册。内容包括:上古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百相、传奇人物、传世经典、考古发现、生活图景等。  丛书故事耐人寻味,真相扑朔迷离;拨开历史迷雾,秘密层层揭开……  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北京人的头盖骨去了哪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