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4 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伊迪丝·内斯比特 页数:21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伊迪丝写的儿童小说中,《铁路边的孩子们》是极为重要的一本。 本书写一家人遭到变故,搬到乡下铁路附近居住,父亲一直不回家,妈妈不让孩子们问起他。为了生活,她忙于卖文,在这种困难时刻,几个失学的孩子很体贴母亲。爸爸不回家的秘密到最后终于打听出来了…… 作家在这本小说里刻画了一位善良的妈妈,也刻画了三个懂事的孩子,一家人在困难时互相帮助,互相信任。从那位母亲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生大部分时间陷于困苦的作者本人的影子。 这部小说是这位儿童文学女作家最受欢迎的一本书。出版至今年年再版,为一代代英国儿童所喜爱。根据这部小说拍成的电影也同样广受欢迎,在我国中央电视台也曾多次播放过,中文片名叫做《铁路少年》。 多少年前,在山东烟台的一次全国性的会议上.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前几年,我将这个观念修正了一下,作了一个新的定义: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我现在更喜欢这一说法,因为它更广阔,也更能切合儿童文学的精神世界。 换一种说法:儿童文学的目的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 这套“双桅船经典童书”,选择的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它们无疑是精神的大餐。这些书就是我所说的那种可以为人类提供良好人性基础的书。这些书,是书中之书。我曾称这样的书为王书。 我们现在先来说一说这所谓的良好的人性基础都到底有哪些基本面—— 道义感。 文学之所以被人类选择,作为一种精神形式,当初就是因为人们发现它能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文学从开始到现在,对人性的改造和净化,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在现今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美丽光彩的东西来自于文学。在今天的人的美妙品性之中,我们只要稍加分辨.就能看到文学留下的痕迹。没有文学,就没有今日之世界,就没有今日之人类。没有文学,人类依旧还在苍茫与灰暗之中,还在愚昧的纷扰之中,还在一种毫无情调与趣味的纯动物性的生存之中。 文学要有道义感,儿童文学更要有道义感。 必须承认固有的人性远非那么可爱与美好。事实倒可能相反。人性之中有大量恶劣成分。这些成分妨碍了人类走向程度越来越高的文明。为了维持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人类中的精英分子发现,在人类之中,必须讲道义。这个概念的生成,使人类走向文明成为可能。若干世纪过去了.道义所含的意义,也随之不断变化与演进.但它却也慢慢地沉淀下一些基本的、恒定的东西:无私、正直、同情弱小、扶危济困、反对强权、抵制霸道、追求平等、向往自由、尊重个性、呵护仁爱之心……这些道义的旗帜性内涵.与其他精神形式(如哲学、伦理学等)一道。行之有效地抑制着人性之恶,并不断使人性得到改善。 情调。 文学似乎比其他任何精神形式都更有力量帮助人类养成情调。“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文学能用最简练的文字,在一刹那间,把情调的因素输入人的血液与灵魂。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泰戈尔、海明威、屠格涅夫、鲁迅、沈从文、川端康成……一代一代优秀的文学家,用他们格调高贵的文字,将我们的人生变成了情调人生。从而使苍白的生活、平庸的物象一跃成为可供我们审美的东西。 情调改变了人性.使人性在质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而情调的培养,应始于儿童。 情调应该属于审美范畴。 我的看法是一贯的,在我的意识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我认为美感的力量、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但只有一个东西是不会衰老的,那就是美。然而,在现在中国的语境里面却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美”成了一个非常矫情的字眼。这是非常非常奇怪的。 我横竖想不通:人们到底是怎么了?对美居然回避与诋毁.出于何种心态?难道文学在提携一个民族的趣味、格调方面,真是无所作为、没有一点义务与责任吗? 成人文学那里,我们就别去管它了,由它去吧。儿重文学这一块,我们还是要讲一讲的。不打这个底子不行。没有这个底子,人性是会很糟的。 美育的空缺,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失误。这一失误后患无穷。蔡元培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时.在全国第一次教育讨论会上,提出五育(德育、智育、体育、世界观教育、美育)并举的思想,其中就有美育。但美育的问题引起激烈的争论,几乎被否定掉了。后来仅仅是作为中小学的方针而不是作为全国的教育方针被肯定下来。再后来,对美育的理解日趋狭窄,到了最后.仅仅将它与美术、音乐等同了起来。在蔡元培看来,五育为一个优质人性培养的完美系统,德育、智育、体育为下半截,世界观、美育为上半截。然而,这上半截被腰斩了。中国的教育系统成了一个残缺的系统。 情感教育。 古典形态的文学,始终将自己交给了一个核心单词:感动。古典形态的文学做了多少世纪的文章,做的就是感动的文章。而这个文章,在现代形态的文学崛起之后,却不再做了。古典形态的文学之所以让我们感动,就正是在于它的悲悯精神与悲悯情怀。 人类社会滚动发展至今日,获得了许多.但也损失或者说损伤了许多。损失、损伤得最多的是各种情感——激情、热情、同情…… 甚至是在这种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中长大的儿童(所谓的“新新人类”) 都已受到人类学家们的普遍担忧。而担忧的理由之一就是同情心的淡漠(他们还谈不上有什么悲悯情怀)。我们已看到,今天的孩子,似乎已没有多少实施这种高尚行为的冲动了。 种种迹象显示,现代化进程并非是一个尽善尽美的进程。人类今天拥有的由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种种好处,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情感的弱化就是突出的一例。 我们如此断言过:文学在于为人类社会的存在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性基础。而这一“基础”中理所当然地应包含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悲悯情怀。 若从上面所说到的这三个基本面来考量,这些选在“双桅船经典童书” 中的作品是最理想的范本。它们在三者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也是人的平衡,人类的平衡。 此书已经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曾经被搬上银幕,中文片名叫做《铁路少年》。它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三个孩子因为父亲蒙冤被捕,随母亲从城市搬到乡下。他们很理解母亲的痛苦心情和养活他们的艰辛,尽力安慰她和帮助她,同时他们又关心和照顾周围的穷人。因为住在铁路边,有一次孩子们还勇敢机智地使火车避免车祸,受到表扬。这几个普通孩子在遇上困难时表现出的那种乐观、友爱,互助精神是很动人的,喜欢描写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的小朋友们,不妨都来读读这本书吧。
作者简介
伊迪丝·内斯比特(1858一1924),著名英国女作家。3岁时,父亲去世。她17岁的时候,第一首诗发表在杂志上。伊迪丝一生经济拮据。她的丈夫做生意破产,又长期生病,她便一直靠卖文为生。1915年,由于她在文学上的成就,英国政府发给她养老金。 伊迪丝的儿童文学创作大体分两类:一类是小说写现实生活的家庭冒险故事,代表作是《铁路边的孩子们》以及“寻宝的孩子们”三部曲(《寻宝六人组合》、《闯祸的快乐少年》以及《想做好孩子》),这类作品中儿童性格刻画鲜明,家庭生活描写真切动人;另一类是童话、神奇故事,代表作有《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魔堡》、《凤凰和飞毯》以及《四个孩子和一个护身符》等。这些故事悬念重重、曲折离奇、想像丰富,却理趣结合,给孩子以如临其境、真实可信的感觉。 伊迪丝的儿童文学作品使她获得了国际声誉,它们大都已经成了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
书籍目录
1 故事的开头 2 彼得的煤矿 3 老先生 4 免费坐火车头 5 犯人 6 抢救火车 7 对勇敢行为的奖赏 8 临时消防队员 9 珀克斯的自尊心 10 可怕的秘密 11 穿红色运动衣的“猎狗” 12 伯比把什么带回家 13 “猎狗”的爷爷 14 收场 附录关于作者关于这本书请把爱带给爸爸(阅读指导)
章节摘录
故事的开头 他们一开头可不是铁路边的孩子。我想他们也从来没有想到过铁路,除了知道到马斯基林天文台、哑剧院、动物园和蜡像馆去要乘火车。他们只是些普通的市郊孩子,跟爸爸妈妈一起住在一座普普通通的红砖郊区住宅里,前门有彩色玻璃,进门有铺花砖的过道,叫门厅;浴室里有冷热水龙头,还有电铃、落地长窗,到处漆成白色,也就是房屋经纪人说的“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 孩子一共三个。大女儿叫罗伯塔。做妈妈的对孩子当然不会有偏爱,但万一他们的妈妈有偏爱的话,那大概就是偏爱罗伯塔了。第二个孩子是男的,叫彼得,他希望大起来当工程师。最小的是菲莉丝,她心地很好。 他们的妈妈可不会整天无聊地上无聊的太太们家里去串门,或者无聊地坐在家里等无聊的太太们来串门。她差不多总是随时准备着跟孩子们做游戏,念书给他们听,辅导他们做家庭作业。他们去上学时,她在家常给他们写故事,吃过下午茶点以后,把故事念给他们听。遇到他们过生日,或者有其他大事情,像给刚生下的小猫取名啦,玩偶家重新布置好啦,或者他们害憾腺炎刚好啦,妈妈还会写有趣的诗。 这三个幸福的孩子总是要什么有什么:漂亮的衣服、舒服的炉火、可爱的儿童室,儿童室里有许多玩具,糊墙纸上有鹅妈妈。他们有一位善良和快活的保姆,有一只狗叫詹姆斯,这只狗完全是他们的。他们还有一个十全十美的爸爸,从不发脾气,从没不讲理,也总是随时准备跟他们做游戏。遇到不准备跟他们做游戏的时候,爸爸至少也能说出一番大道理,说得那么头头是道,孩子们觉得他的确没有办法做游戏。 你们这么听下来,准认为他们应该是非常快活的了。不错,他们是非常快活,可是他们却不知道他们过得有多么快活。直到他们这种快活的生活一下子结束,得去过另外一种根本不同的生活时,他们才明白了:哦,原先的生活是快活的。 这个可怕的变化来得极其突然。 彼得刚过他的十岁生日。在他的生日礼物中有一个玩具火车头,好得你们连想像也想像不出来。其他礼物都可爱,这个火车头却尤其可爱。可是这个火车头只有三天是完好的。也许是由于彼得没有经验,也许是由于菲莉丝好意请他多开开。也许是由于其他原因,这火车头忽然轰隆一声爆炸了。詹姆斯吓得逃出去一天没回家。火车头里所有的小人都炸成了碎片。不过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受到损伤,除了这个小火车头和彼得的心。
编辑推荐
这些经典作品是人类高尚心灵的印记。我们从这些经典作品中,所得到的是心灵的滋养、感情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可以使童年的阅读成为一生永恒的快乐。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 金波 这套“双桅船经典童书”,选择的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它们无疑是精神的大餐。这些书就是我所说的那种可以为人类提供良好人性基础的书。这些书。是书中之书。我称这样的书为王书。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曹文轩 这是一套专门为你们出版的书。每一本都特别优秀。它们都是人类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写的,流传了很多年。让全世界的孩子们快乐了、感动了。长大以后回味着继续快乐和感动……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 梅小涵 本书是双桅船经典童书系列之中的一本,这是一套专门为孩子们出版的书。每一本都特别优秀,它们都是人类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写的,流传了很多年。让全世界的孩子们快乐了、感动了,长大以后回味着继续快乐和感动了很多年的书。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它们是精神的大餐,在这里将得到的是心灵的滋养、感情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 此书已经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曾经被搬上银幕,中文片名叫做《铁路少年》。它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三个孩子因为父亲蒙冤被捕,随母亲从城市搬到乡下。他们很理解母亲的痛苦心情和养活他们的艰辛,尽力安慰她和帮助她,同时他们又关心和照顾周围的穷人。因为住在铁路边,有一次孩子们还勇敢机智地使火车避免车祸,受到表扬。这几个普通孩子在遇上困难时表现出的那种乐观、友爱,互助精神是很动人的,喜欢描写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的小朋友们,不妨都来读读这本书吧。同名英文原版书火热销售中:The Railway Children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