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王军彦,万玲华 主编 页数:252 字数:250000
前言
中国和日本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文化也有相似性;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民族,面对的挑战不同,因而形成的文化也不同。在当今世界舞台上,中国和日本部是备受世人注目的国家。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充满神奇色彩,泱泱中华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其文化的积淀富有底蕴。日本不仅以其经济实力著称于世,也因其与众不同的文化习俗而著际于世。从政治到经济,从科技的先进到相扑、柔道等体育国技,从语言文字到礼仪举止,从衣食住行到宗教信仰,从其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到其对传统文化的保存等,日本的一切都充满神奇魅力。 日本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对日本文化特点有着很大影响。日本位于亚洲大陆的东端,是个典型的岛国。它四面环海,北面与俄罗斯的库页岛和东西伯利亚隔海相望,西面与中国、韩国和朝鲜遥相对峙,国土南北狭长,形状像鳄鱼,静静地伏卧在太平洋的西岸。日本有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主要岛屿和周围6800多个小岛组成,陆地面积近37.8万平方公里,就面积同中国比,日本是个小国,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日本也不能算小。日本之所以给人小的感觉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无关系。日本被大洋和大国包围着:东面是太平洋,而大洋彼岸是美国和加拿大,南面是澳大利亚,西面是中国,北面是俄罗斯,日本处于这样一个位置,自然显得孤单狭小。但从另一角度看,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反而有利于其吸收外来文化,使得它自古以来就能在保持固有文化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融合文化。
内容概要
中日两国之间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文化上的共同点有目共睹,在文字、饮食等习俗中都可以找出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此同时,中日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容忽视。对文化差异的正确认识在经济交往中的地位不可小觑,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文因素也应重视。因不了解日本的风俗习惯而致使外商投资项目泡汤的事曾有耳闻。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企业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开发别国市场,对当地文化的理解这一环节不能少。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中日同字词语的形成和演变 第一节 中日文化交流与中日同字词的形成背景 第二节 汉学东进过程中汉字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近代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词语的形成第二章 中日同字词的数量、类型和对应关系 第—节 中日同字词的界定 第二节 常用中日同字词的数量和类型第三章 从中日汉字规范和简化看中日同字词的差异 第—节 中日现行常用汉字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 中日现行汉字字形同异统计分析 第三节 中日常用同字词书写形体的比饺第四章 中日同字词文化义比较 第—节 文化词和词的文化义 第二节 词义发展的文化动因 第三节 中日同字词文化义差异的具体体现第五章 中日同字词词义的对应关系 第一节 基本对应——基义相同的中日同字词 第二节 貌似对应,实不对应——基本义不同的中日同字词 第三节 部分对应——有同有异的中日同字词第六章 中日同字异词比较 第一节 汉日语言中同字异词的基本隋况 第二节 中日同字异词的对应关系第七章 中日间词的互借与中日语言的同化与渗透 第一节 汉日语言接触的结果 第二节 汉语中日语借词进入汉语后的变化第八章 中日同字词语音的对应关系 第一节 日语汉字音读与汉语声母的对应 第二节 日语汉字音读与汉语韵母的对应规律第九章 中日同字词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节 中日同字词研究在中日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第二节 中日同字词研究在古代汉语研究中的作用结束语参考文献索引
章节摘录
“经济”在古代是一个词组,指经世挤民,如吐甫《上水遣怀》:“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又《宋史。王安石传》:“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此句中的“经济”即治理国家,一直至清光绪年间科举考试中的“经济特科”,其义仍指经邦济国。日本用“经济”译economy,词义变窄,专指财政措施,财务经验;“经济学”对译economics,意义已转指社会物质生产活动。 “阶级”在汉语中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而分成的集团。“阶级”本指一级一级的台阶,如陆龟蒙《野庙碑》:“升阶级,坐堂筵,耳弦匏,口梁肉,载车马,拥徒隶者,皆是也。”转指职官等级,如《三国志·吴志·顾谭传》:“臣闻有国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异尊卑之礼,使高下有差,阶级逾邈。”后来引申指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尊卑、上下的等级,如《后汉书·文苑传》曰:“阶级名位,亦宜超然。”日本语用“阶级”对译class。 “民主”是一个来自于古代汉语的词,指民之主宰者,多指帝王,君主。《书·多方》:“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不似民主”。这二例中“民主”的意思是指入民的主人。近代日本学者用“民主”来翻译英语的democracy,含义也与原义有别,是指人民有参与国家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行使权力共同治理国家。 “封建”在古代汉语中本指封土建国,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该区域内建立邦国。英语的feudalism的含义是分封领土,两者意义比较接近。后来,词义发展渐有不同,“封建”指中世纪社会形态的时泽词,引进之后在中国指秦至明清这段时期。现代汉语中常用义是指封建制度的社会意识形态或思想意识。
编辑推荐
《中日文化解读与比较:基于同字词的分析》着重从中日同义词入手,以HSK词汇大纲中8822个词为研究对象,用历史比较法和共时比较法分析两国语言文化的不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