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穴精选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上海科技  作者:张仁  页数:332  字数:187000  

内容概要

“针灸临床应用丛书”从“穴、法、方、病”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针灸临床的实用性知识和操作方法。    《经外穴精选》是讲“穴”全书从古今2000多个经外穴中精选了110穴,每个经外穴从定位、操作、临床应用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介绍,特别突出了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读者可按图找寻,掌握主要经外穴的临床应用。     经外穴是腧穴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穴位具有独特的疗效。

书籍目录

总论  第一章 经外穴的概念与分类  第一节 经外穴的概念    第二节 经外穴的分类  第二章 经外穴发展简史    第一节 雏形时期    第二节 形成时期    第三节 巩固时期    第四节 成熟时期    第五节 发展时期分论  第一章 头颈部经外穴    四神聪    当阳    发际    印堂    鱼腰    正光    鱼尾    太阳    上明    球后    山根    鼻交頞中    上迎香    内迎香    牵正    耳尖    定神    燕口    唇里    金津 玉液    聚泉    海泉    悬命    颊 里    夹承浆    上廉泉    扁桃体    崇骨    颈百劳    新明    翳明    安眠    新设    血压点    颈臂第二章 胸腹部经外穴第三章 背腰部经外穴第四章 上肢部经外穴第五章 下肢部经外穴

章节摘录

  总论  第一章经外穴的概念与分类  第一节经外穴的概念  腧穴,一般称之为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刺、艾灸或其他各种变革方法刺激之处。随着腧穴学的发展,目前我们可以把分布在人体上的穴位分为四类:十四经穴、经外穴、阿是穴和现代发现的大量被称之为微针系统的穴位,诸如:头(皮针)穴、耳(针)穴、面(针)穴、鼻(针)穴、腕踝(针)穴等等。  因此,经外穴是腧穴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外穴的概念是1987年在韩国汉城(现称“首尔”)的一次国际穴名标准化会议上提出的:“经外穴是泛指361个十四经穴名以外的全部穴名而言。”但关于经外穴的范围,针灸学术界一直有不同意见。一种是狭义论者,主张仅仅包括传统的十四经脉线361个经穴以外,而又有确切的古医籍记载的经外奇穴;一种则是广义论者,认为既然称为经外穴,顾名思义,就应该将经穴以外的古今中外发现的各类穴位统统包括在内,从而总结出2000多个经外穴。目前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大部分针灸学者,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经外穴既有别于经穴,但也不能包括微针系统的庞大穴位群,当然也除外阿是穴;同时倾向于将1900年以前(含1900年)医籍文献所记载的经外穴称之为经外奇穴,而将1900年及之后发现的穴位,称为新穴。主张经外穴应包括古代的经外奇穴和现代的新穴。  经笔者归纳,经外穴还应有以下特点。  1.穴位位置基本固定,可位于或不位于经脉线上,而又不属于361个传统经穴。  2.有固定的穴名,但可有一个或多个别名。  3.均见之于古代或现代医学文献的。  4.有较为独特的临床功效。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首先,经外穴这一名称也并不完美,因为有些被称为经外穴的穴位本身就在经脉线上,如印堂在督脉上,胃脘下俞在膀胱经上等;其次,经外穴和其他穴位也难以截然分开,除与同在一条经脉线上与相邻经穴在主治、功效有类似之处外,有些经外穴和微针系统的穴位在功效上是通用的,如耳尖穴亦属于耳穴,腰痛点亦属于手针穴等;有的则在位置上重合而功效有别,如:印堂穴与鼻针穴和面针穴的肺点相重,当阳则与头皮针穴的生殖区相重,而功效各不同。同时,不少经外穴又常常是从阿是穴发展而来的,远的不讲,现代发现的新穴如阑尾穴、胆囊穴都是从阿是穴进展而来的;即使目前这两穴的取穴,也多以所在的一定范围内再行按压以找到痛点或敏感点为准。所以,经外穴这一名称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经外穴精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买下来送给行针一辈子的姥爷,既帮助他梳理总结毕生经验,又能从批注中得到宝贵的学术财富。编者张先生语言简洁凝炼,信息量丰富,从浩渺典籍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体现出严谨的科学态度,令人由衷敬意!尽管丛书采用小开本,但印刷清晰,排版整洁,体现了名牌出版社的高质量高水准!郑重推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