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8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华东地区初中物理教材编写组 编 页数:186
内容概要
为了使物理教学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本教科书将《课标》规定的核心物理内容,大都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展开,如第三章中的4个重要的光学规律(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四章中的汽化、液化、熔化、凝固等4种物态变化,均采取科学探究的方式编写。教科书在每一节内容安排时,都考虑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更关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此,教科书中安排的活动和探究占了很大篇幅,在有的章节后面还安排了跟实际紧密结合的课外活动。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一、《课标》要求二、本章教材分析三、各节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1.1 希望你喜爱物理1.2 测量长度和时间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1.4 尝试科学探究四、课程资源五、补充习题六、教学案例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一、《课标》要求二、本章教材分析三、各节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四、课程资源五、补充习题六、教学案例第三章 光和眼睛一、《课标》要求二、本章教材分析三、各节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3.1 光世界巡行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3.5 奇妙的透镜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3.7 眼睛与光学仪器3.8 揭开色彩的奥秘四、课程资源五、补充习题六、教学案例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一、《课标》要求二、本章教材分析三、各节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4.1 从全球变暖谈起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4.4 升华和凝华4.5 水循环与水资源四、课程资源五、补充习题六、教学案例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一、《课标》要求二、本章教材分析三、各节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5.1 物体的质量5.2 探究物质的密度5.3 密度知识的应用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5.5 点击新材料四、课程资源五、补充习题六、教学案例
章节摘录
对于长度测量需要首先确定比较的标准——单位,教师可以采用直接的引入方法。即直接提出问题:要想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你认为最关键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可能回答刻度尺,这时教师可以展示没有刻度的直尺,引导学生体会,刻度尺测长度实质上是靠上面的刻度,也就是说,刻度尺上的刻度就是测量的标准。测量最关键的是先要确定一个作为比较依据的标准量,也就是单位。然后按照这个标准制造出测量工具,就可以进行测量了。 关于长度的单位,还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来引入。如让学生“以手代尺”,量度讲桌的长度有几“柞”,由此发现问题:由于每个人“一柞”的长度各不相同,会造成测量结果不一样。还可利用下面的小故事引入(最好能制作成幽默夸张的动画,用多媒体播放,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形象生动,寓教于乐):在很久以前,英国人买卖布匹是以腰围来计量的。有一天,一个买布人和一个卖布人争吵起来了。原来,买布人是个胖子,他根据自己的腰围量出的腰围数少,想少付钱。可卖布人不干了,他是个瘦子,根据自己的腰围量出的腰围数多,想多收钱。于是发生了矛盾,两人争执不下,告到了皇帝那儿,两人各陈己见,皇帝也觉得似乎各有道理,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他仔细观察了两人的腰围,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两人的腰围不一样长,怎么办呢?至此,再向学生提出:假设你是这位皇帝,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让学生认识到在作定量比较时,确定标准的重要意义,理解单位的内涵。 对于长度单位的演变和统一,教师可以简要介绍一下,让学生理解单位其实是一种人为规定的标准,并不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东西,是为了定量比较物体的长度而人为引入的。由于学生早期学习单位时常常是硬性给出的,因此学生容易认为单位是本来就有的东西。统一单位制是人们相互交流的需要,是一种国际化的趋势。这里的教学最好把人类建立、演变和统一单位制的认识过程展示给学生,这也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的体现。
编辑推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教学参考书(上册) PDF格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