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8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周春美 编 页数:386
前言
为了适应《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学高职高专教材质量,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为让全国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有足够的、高质量的教材可供选用,以促进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教育部“十一五”高职高专教材规划精神,全国医学高职高专“十一五”规范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编写了本套教材。本套教材将吸收现有各种同类教材的合理创新之处,以内容精练、质量上乘、定价合理为目标,突出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教学内容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并加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材特点) 1.教材编写原则紧扣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基础课教学要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 2。教材结构由传统单一的理论知识改为由三部分组成,即各章理论知识内容之前,依据教学大纲列出“教学要求”,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各基础学科还列出了护理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的课时安排,以供参考;在各章理论知识之后列出“实验指导”,以方便师生使用。 3.本套教材的编写人员多是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他们均来自基础教学和临床工作的第一线,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增强了适用性。 4.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与临床实际的联系,减少了一些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了一些临床应用性的实验。 (适用范围) 本套教材主要供以高中为起点的三年制和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制医学高职高专的临床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及卫生管理类的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供卫校、成教医专的相关专业使用。 (鸣谢) 在本套教材的建设推广过程中,得到全国20多个省市60多所院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殷切希望各学校师生和广大读者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检验,提出宝贵意见,使本套教材更臻完善。
内容概要
为了适应《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学高职高专教材质量,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为让全国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有足够的、高质量的教材可供选用,以促进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教育部“十一五”高职高专教材规划精神,全国医学高职高专“十一五”规范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编写了本套教材。本套教材将吸收现有各种同类教材的合理创新之处,以内容精练、质量上乘、定价合理为目标,突出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教学内容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并加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材特点】 1.教材编写原则紧扣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基础课教学要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 2.教材结构由传统单一的理论知识改为由三部分组成,即各章理论知识内容之前,依据教学大纲列出“教学要求”,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各基础学科还列出了护理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的课时安排,以供参考;在各章理论知识之后列出“实验指导",以方便师生使用。 3.本套教材的编写人员多是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他们均来自基础教学和临床工作的第一线,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增强了适用性。 4.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与临床实际的联系,减少了一些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了一些临床应用性的实验。 【适用范围】 本套教材主要供以高中为起点的三年制和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制医学高职高专的临床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及卫生管理类的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供卫校、成教医专的相关专业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护理的概述一、护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二、护理学的范畴三、护理工作方式四、护理专业第二节 护理学的发展一、护理学的形成二、南丁格尔与近代护理三、中国护理学的发展四、21世纪中国护理工作展望第三节 护士在卫生保健中的作用一、我国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方针二、初级卫生保健三、保健的概念和模式四、护士在卫生保健中的作用第二章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人一、人的概念二、护理中人的范畴第二节 健康一、健康的概念二、影响健康的因素第三节 环境一、环境的概念二、环境的范畴第四节 护理一、护理的概念二、护理的内涵三、整体护理第三章 护士素质和行为规范第一节 护士的素质一、素质的概念二、护士应具备的素质第二节 护士的行为规范一、护士的语言行为二、护士的非语言行为三、护士的仪表与举止实践3-1仪表姿态的训练实践3-2语言及非语言沟通的训练第四章 护患角色与护患关系第一节 护士角色一、角色理论概述二、护士角色功能三、护士的权利与义务第二节 患者角色一、患者角色概念二、患者角色特征三、患者角色适应上常见的行为改变四、患者角色适应上常见的心理反应五、影响患者角色适应的因素六、指导患者适应角色的护理措施七、患者的权利与义务第三节 护患关系一、护患关系的性质二、护患关系的基本內容三、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四、护患关系的建立过程五、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对护士的要求第五章 护理学相关理论与模式第一节 一般系统论一、系统论的基本概念二、系统的基本属性三、一般系统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第二节 人的基本需要理论一、需要的概述二、人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三、人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第三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一、成长与发展概述二、有关成长与发展的理论第四节 应激与适应理论一、相关概念二、有关应激的学说三、对应激的防卫四、对应激的适应五、应激与适应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第五节 自理理论一、自理理论的内容二、自理理论的意义三、自理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第六节 适应模式一、适应模式的内容二、适应模式的意义三、适应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第七节 保健系统模式一、保健系统模式的內容二、保健系统模式的意义三、保健系统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第六章 护理程序第一节 概述一、护理程序的概念二、护理程序的发展历史三、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护理程序的步骤一、护理评估二、护理诊断三、护理计划四、护理实施五、护理评价第三节 护理病案一、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单二、护理计划单三、住院患者护理评估单四、护理记录单五、患者出院护理评估单六、健康教育计划单实践6-1到医院收集资料,完成入院评估单第七章 健康教育第一节 概述一、健康教育的概念二、健康教育的意义三、健康教育的原則四、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五、健康行为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第二节 健康教育的模式一、“知信行”模式二、健康信念模式第三节 健康教育的程序及方法一、健康教育的程序二、健康教育的內容三、健康教育的方法四、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实践7-1尝试针对教育对象进行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第八章 医院和住院环境第一节 医院一、医院的概念、性质与任务二、医院的分类与分级三、医院的组织结构第二节 门诊部一、门诊二、急诊科三、预防保健科第三节 病区一、病区的设置与布局二、病区的环境管理三、病区的护理工作四、力学原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五、病床单位与设施六、铺床法第九章 入院和出院护理第一节 入院护理一、入院程序二、患者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三、分级护理第二节 出院护理一、出院前护理二、由院时护理三、出院后护理第三节 运送患者法第四节 家庭病床一、家庭病床的概念二、家庭病床收治的对象和范围三、家庭病床的护理工作第十章 卧位与安全第一节 各种卧位及应用一、卧位的种类二、常用卧位第二节 帮助患者更换卧位的方法一、帮助患者翻身侧卧法二、帮助患者移向床头法第三节 保护具的应用第十一章 休息与活动第一节 休息一、休息的意义二、休息的条件三、睡眠的生理四、促进患者休息与睡眠的护理第二节 活动一、活动的意义二、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三、满足患者活动的需要第十二章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第一节 医院感染一、概述二、医院感染的形成三、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一、概念二、清洁法三、物理消毒灭菌法四、化学消毒灭菌法第三节 无菌技术一、无菌技术概念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則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第四节 隔离技术一、隔离的概念二、隔离区域的设置和划分三、隔离消毒原则四、隔离种类及措施五、隔离技术操作法第五节 供应室一、供应室的设置二、供应室的工作內容三、敷料的加工四、常用物品的保养方法第十三章 清洁卫生护理第一节 口腔护理一、一般患者口腔卫生指导二、特殊口腔护理第二节 头发护理一、床上梳发二、床上洗发第三节 皮肤护理一、沬浴法二、压疮的护理第四节 卧有患者床整理法及更换床单法第五节 晨晚间护理一、晨间护理二、晚间护理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二、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三、异常体温的观察四、异常体温的护理五、体温的测量第二节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一、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二、异常脉搏的观察与护理三、脉搏的测量第三节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一、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二、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三、呼吸的测量第四节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一、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二、异常血压的观察与护理三、血压的测量第五节 体温单的绘制一、眉栏部分填写二、体温单40~42℃之间的填写三、体温、脉搏曲线绘制四、底栏填写第十五章 饮食护理第一节 医院饮食一、基本饮食二、治疗饮食三、试验饮食第二节 饮食护理一、饮食与营养的评估二、患者的一般饮食护理三、患者的特殊饮食护理第十六章 排泄护理第一节 排尿的护理一、排尿活动的评估二、排尿活动异常的护理三、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操作第二节 排便的护理一、排便活动的评估二、排便活动异常的护理三、与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操作第十七章 药物疗法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原则二、给药原则三、给药途径四、给药次数和时间间隔五、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第三节 雾化吸人疗法一、超声波雾化吸入法二、氧气雾化吸入法三、压缩气体雾化吸入法第四节 注射法一、注射原则二、注射用物三、药液抽吸法四、常用注射技术第五节 局部给药一、滴药法二、插入法三、皮肤给药法四、舌下给药法第十八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一、静脉输液法概述二、静脉输液常用溶液种类和作用三、静脉输液方法四、输液速度及时间的计算五、常见输液故障及其排除法六、输液反应及防护第二节 静脉输血法一、血液制品的种类二、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三、输血前准备四、静脉输血法……第十九章 药物过敏试验法第二十章 冷热疗法第二十一章 标本采集第二十二章 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第二十三章 临终患者的处理第二十四章 病案管理与护理文件的书写护理技术
章节摘录
我国医院的类型和级别不同,其社会职能和服务功能亦有所不同,但在医院的组织结构设置上则基本相同。根据我国现状,医院的组织结构大致分为三大系统:诊疗部门、辅助诊疗部门、行政后勤部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图8-1)。 第二节 门诊部 门诊部是直接对人民群众进行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的场所,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门诊部的工作直接反映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及综合管理水平。因此,门诊部的医护人员应努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使之得到及时的诊治和护理。门诊部主要包括门诊、急诊科、预防保健科等科室。 一、门诊 (一)门诊的设置与布局 门诊的主要工作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检诊和治疗,对疑难病例进行会诊或转诊。由于门诊具有患者集中、病种复杂、流动性大、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大、患者就诊时间有限等特点,这就要求医院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门诊环境,以方便患者为目的,突出公共卫生为原则,做到布局合理,设施安全,标志醒目,并保持环境整洁、安静、美化、绿化,以使患者产生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易于主动合作。 门诊设有挂号处、收费处、各科诊察室与候诊厅、化验室、影像检查室、药房、综合治疗室等。 诊察室内备有诊察桌、座椅、诊察床、洗手池。诊察床前有遮隔设备,诊察桌应保持整洁,各种检查用具、化验单、检查单、处方等应放置有序,方便使用。 候诊厅设在诊察室附近,空气流通,光线充足,配有候诊座位及健康教育设施。 综合治疗室内设有必要的急救设备,如电动吸引器、氧气、急救药品等。
编辑推荐
《护理学基础》是全国医学高职高专“十一五”规范教材中的一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