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上海科技 作者:罗永芬 编 页数:279 字数:427000
前言
根据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八五”期间教材建设规划纲要》“要集中力量抓好本科主要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建设”的精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组织编审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本套教材包括中医学、中药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和针灸、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主要专业课程教材,计有《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急诊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针灸学》、《经络学》、《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正骨学》、《中医骨病学》、《中医筋伤学》.《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等三十八门课程教材及其相关实践教学环节教材。 为了提高教材质量、深化教学领域改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一九九二年四月在杭州召开了全国中医药本科教材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本套教材的建设工作,会后下发了《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写基本原则》、《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组织管理办法》、《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主编单位招标办法》等文件。通过招标,确定并聘任了各门教材主编。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在北京召开的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建设工作会议上,成立了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讨论研究了本套教材的改革思路,并组成了各门教材编写委员会,确定了审定人。 为了保证教材的编写质量,先后召开了几次工作会议和教材审定会议,对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提纲及教材内容进行了认真审定。最后,还征求了本套规划教材顾问委员会各位名老中医药专家的意见。通过多次会议以及全体编委审定人的共同努力,在名老中医药专家的指导下,使本套教材在前五版统编教材的基础上,在符合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方面,在理论联系实际、保持中医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反映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成熟内容和教育改革新成果方面,在明确各门教材的教学目的、确定教材内容的深广度、促进教材体系整体优化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使本套规划教材内容能具体体现专业业务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教学质量测试的基本标准.对少数教材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使之更符合教学的需要。根据国家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各高等中医药院校、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药类专业应优先选用这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规划组织编审的规划教材。 随着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与深化,本套教材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殷切希望各地中医药教学人员和广大读者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促使本套教材更臻完善和更符合现代中医药教学的需要。
内容概要
本书是针灸类专业的基础课。全书共分七章及一篇附录。第一章为概论,主要阐明腧穴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及其在针灸专业课程中的发誓和地位,并逐节介绍腧穴学的发展、腧穴的命名、分类、主治规律、特定要穴及腧穴的定位方法;第二至六章分别介绍十四经腧穴的名称、定位、局部层次解剖、刺灸法、主治、配伍、古代文献选摘,及部分常用腧穴的现代应用与研究;第七章介绍经外奇穴;第八章为耳穴。附录主要收集了常用腧穴的歌诀,古代体表部位名称解释,腧穴别名索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腧穴学概论 第一节 腧穴概念的形成及腧穴学的发展 一、腧穴概念的形成 二、腧穴学的发展 第二节 腧穴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的关系 一、腧穴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二、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第三节 腧穴的命名 一、自然类 二、物象类 三、人体类 第四节 腧穴的分类 一、阿是穴 二、十四经穴 三、经外奇穴 四、耳穴 第五节 腧穴的作用 一、输注气血 二、反应病证 三、协助诊断 四、防治疾病 第六节 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 一、腧穴主治的普遍性 二、腧穴主治的特殊性 第七节 特定穴 一、五输穴 二、原穴 三、络穴 四、背俞穴 五、募穴 六、郄穴 七、八会穴 八、下合穴 九、八脉交会穴 十、交会穴 第八节 腧穴的特异性研究 一、腧穴的形态结构特导性 二、腧穴的生物物理特异性 三、腧穴的病理反应特异性 四、腧穴的刺激效应特异性 第九节 腧穴定位的方法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三、指寸定位法第二章 任脉督脉经穴 第一节 任脉穴 1.会阴 2.曲骨 3.中极 4.关元 5.石门 6.气海 7.阴交 8.神阙 9.水分 lO.下脘 11.建里 12.中脘 13.上脘 14.巨阙 15.鸠尾 16.中庭 17.膻中 18.玉堂 19.紫宫 20.华盖 21.璇玑 22.天突 23.廉泉 24.承浆 ……第三章 手三阴经穴第四章 手三阳经穴第五章 足三阳经穴第六章 足三阴经穴第七章 经外奇穴第八章 耳穴附录
章节摘录
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撰的《针灸大成》(简称《大成》)汇集了明以前针灸医籍的精华,是一部继《甲乙经》以后全面总结有关针灸学术经验和成就的传世之作。该书对腧穴的主治病证,分门别类加以论述,颇为详尽。及至清代,针灸学术逐渐落入低潮。在重药轻针的情况下,名医李学川提出为医应辨证论治,针药并重,左右逢源,病无逃遁,因撰《针灸逢源》(简称《逢源》)。书中将历代针灸医籍中所载的十四经穴数目定为361穴,一直沿用至今。 鸦片战争后,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针灸学术的发展陷入停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医药学事业的复兴与发展,使针灸学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与提高。医学科学工作者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对腧穴的形态结构、生物物理特性、临床应用、作用机理、腧穴与针感、腧穴与经络、脏腑相关等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 近年,随着我国针灸学术的迅速发展和国际针灸学术交流的需要,对穴名、读音、经穴数目和排列次序等都已作了统一规定。198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全国有关专家,经过反复推敲论证,对人体十四经361个腧穴及部分经外奇穴的定位进行了审定,制订出标准化方案,并于199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对今后腧穴学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节 腧穴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的关系 阴阳五行、脏腑经络,都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它贯串于中医学的各个方面,腧穴也不例外,兹分述如下。 一、腧穴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部分,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针灸学也同样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理论。经脉分阴阳,其所统腧穴,亦各随其经而分阴阳二类。穴既分阴阳,又各以其浅层属阳、深层属阴。《难经·七十难》有“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的刺法。在治法上,《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和阴阳就是通过经穴的分经、深浅并运用适当的刺法来达到的。
编辑推荐
《腧穴学(供针灸类专业用)》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直接组织和统一领导下,由有关院校的教师分工编写,集体讨论,再经审定而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