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基础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韩] 郑美京 王雪青  页数:143  

前言

  在法国任教的十余年中,我从来没有与“教材”打过交道,授课时也从来没有用过“示范作品”。虽然会给学生看一些自己认为好的案例与推荐一些好书,但在法国的教学中强调特色、个性而反对“模式”。  真正接触到教材是在2002年从法国来中国工作后,第一次在书店里见到了铺天盖地的教材。问后方知,在国内的大部分院校都有对教材的要求。因此,教材便成了中国的学院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想来这也算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特色”吧?!  话说回来,当我们得知扩招后的中国大约有上千所院校有设计类专业,每年有几十万的新生入学时,真的感到这是一个过于庞大的工程!要想在整体的组织上驾驭这么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看来教材的确可以在其中起到相对统一与规范的作用,也能够成为一种很好的传播载体,在行业内进行及时地沟通与交流。  从法国来到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到后来在杭州主持设计艺术学院的工作期间,我一直致力于设计教育的改革,除了学院的领导工作外,也始终在教学一线实施着自己的理想——探索一条中国自己的,符合于时代精神的,又能够与国际先进教育接轨的设计教育改革之路。在自己的认识与知识范围内,我调整着一个又一个的课程,也取得了一些值得自己欣慰的成果。直到有一天,学院的陈华沙老师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姚宏翔编辑带到了我的办公室,他是因为我刚刚结束的一门课程慕名而来的,这成了我与“教材”的第一次接触。当  我们在电脑上看完我的教学成果后,他当即邀我为出版社撰写教材,当时我只是礼节性地应允了,但知道其中还有不少问题,如我不愿意以“三大构成”为名撰写,而提议用“二维设计基础”与“三维设计基础”冠名等等,但确实也并不清楚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尤其是在我看来,撰写教材是一件很认真严肃的事,没有长期的积累是很难做好这项工作的。  ……

内容概要

  《王雪青/郑美京精品课程:三维设计基础(新1版)》包含了原“三大构成”中“立体构成”的相关知识,但从时代意义上进行了知识更新,以全新的思路进行三维范围内与体积、空间、材质相关的多样化表现手段与创造能力的训练,并在课程的设置方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具有独到之处。

作者简介

  《王雪青/郑美京精品课程:三维设计基础(新1版)》体现了作者围绕着“中国、时代、国际”的目标,对中国当代设计教学改革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的新思考与新解读,展示了作者对课程独具风格特色的设计与把控。

书籍目录

前言
概述
教学进程安排
第一章立方体
1.关于课程的起步
2.立方体
立方体的制作
立方体的切割与重组
第二章材料与质地
1.材料与质地
不同材质的表现
相同材质的表现
材质与形体
2.材料的再创造
材质面的围合
3.材料的编织
4.设计应用体验
第三章体积与空间
1.体积与形态结构
2.空间塑造
平面折纸的空间练习
人台的空间围合练习
条状纸的空间塑造练习
“一切三”空间营造练习
第四章综合练习
1.综合性形态创造——自由创作
2.主题性创作——人台空间塑造
3.主题性创作——椅子的新生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这里所涉及的“三维设计基础”课程,是与另一门“二维设计基础”课程相辅相成的一组重要的设计基础课程。它是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基础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对被引进中国二十余年,早期曾为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从“工艺美术教学”向“现代设计教学”转型起到过积极推动作用,但后期没有及时进行时代性更新,却一直被众多艺术设计院校沿用的“三大构成”课程体系从时代意义上进行的一次系统性反思与改革;是应对新的时代境域,重新构建的艺术设计本科一年级基础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课程。经过多年来不断深入地探索研究与普及推广,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及研究成果已在中国艺术设计基础教学领域内为大家所认知,并得到了较好的传播与推广,并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说起这两门课程的改革,不得不提及的是2002年初在上海书城发生的一幕。那年我刚从法国回到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主持工作,也是到上海后第一次去书店。琳琅满目的教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装帧上都令我吃惊,最为显眼的大概要数名为《三大构成》的教材了,不仅数量之多,而且所陈列位置之好,我被迅速地吸引到了它们的跟前。说实话,当时面对那些装帧不错的封面我感到十分兴奋,并急着想要翻阅里面的内容,希望也能够给我一个惊喜,因为对我来说,这是一门久违的课程了!记得1985年底第一次到达法国时,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的教师与学生面对我关于“三大构成”的提问时,回答竟然是“不知道,不了解”!然而,这次我失望了,而且是极度的失望!因为从我“告别”我所了解的三大构成课程到2002年,时空跨越了十几个年头,但是在这批貌似很有新意的封面之下,我所看到的是一副我所认识的“面孔”。而在这十几年之中,这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整个设计领域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90年代之后电子计算机的推广与普及,充实了设计师的表现手段,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随之而来的是一次从理念到方法的升级。然而,时代的变更以及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的所有这些变化,似乎在这些教材中都没有得到体现!这是我第一次对于“三大构成”在中国的教学中产生了异议。我与美京对这些课程的参与,对其进行改革与探索的实践也始于这次遭遇。记得当年我们首次在上海设计学院开设的名为“构成——形、色、质的游戏”的选修课,作为一次“试水”,便是对这些课程探索的序幕。随后,当我于2004年到杭州,在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工作,又与设计基础部的同行们一起,经过了几年的努力,一步步地夯实了这个课程的基础与体系。我们希望经过探索与实践,对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理念与知识进行升级与更新,以空间“维度”来划分专业知识范围,命名“二维设计基础”与“三维设计基础”,使其更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国际性,能够与当代国际先进设计基础教育接轨。与传统的“三大构成”课程相比,在这两门课程的设计与把控中,我们注重教学工具与手段的与时俱进,强调从对传统的“徒手”表现能力到电脑、数码相机、实验室等新一代传媒手段与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有效提升设计基础教学的现代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方式与多样化的设计表现手段。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搭建从“设计基础”到“专业设计”的桥梁,强调对设计基础知识的“活化”传授,改变以往设计基础教学中学生“为作业而作业”的被动局面,使“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在一年级的入学时的基础教学中就给予高度重视与体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维设计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非常好的书。推荐大家看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