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上海人美 作者:梁旻//胡筱蕾 页数:143
前言
室内设计作为一个设计专业方向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从无到有、从新兴到成熟的发展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这期间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的新建筑拔地而起,其室内空间需经过规划、设计而获得使用功能和审美价值;同时也有大量的建成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或是因原来的室内环境陈旧、设施设备的落后而无法满足新时期的要求,而需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这种情况为室内设计的从业人员提供了众多的机会,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因而吸引了大量的生源报考室内设计以及与此相近的专业(例如环境艺术设计等)。而各大高校曾经也不论是工科、理科、文科,还是商科,甚至医科,开办室内设计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蔚然成风。反思多年来国内室内设计的高等教育的得失,以及室内设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现状,同时借鉴国外室内设计教育体系相对完整和成熟的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我们认为是时候,也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本书就是我们结合教改而撰写的一本室内设计专业教材,与以往国内的专业教材相比,本书除了系统介绍室内设计的定义、内容、基本原理、历史发展等内容以外,更注重特定空间室内设计的要点分析、设计思维的训练和方案过程的引导,旨在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掌握和领悟室内设计全过程中各步骤的具体思考和设计方法,培养针对不同设计任务和不同的业主要求而进行个性化设计的能力。同时本教材也加强了设计与施工环节之间的联系,通过装饰材料选择与施工工艺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常用的装饰构造设计原則。 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非常迅猛,专业教育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我们希望在此次撰写的这本教材中能充分体现出当前室内设计教育最新的观点和方法,引入最新的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掌握行业动态。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两位作者多年教学和设计实践经验积累的体现,也是在总结众多同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和未来室内设计市场发展趋势对相关从业人才的要求而撰写的专业教材。 该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室内设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内容为:室内设计发展简史,室内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原则和理论基础,室内设计方法与工作过程,室内环境的功能设计要素,室内环境的美学设计要素。室内环境的技术因素,室内设计的执业规范知识等。同时作者也把培养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再学习和提高能力作为指导思想纳入本书中,不仅传授基本知识和原理,更注重引导读者的思辨和创造性思维方式。
作者简介
梁旻,1998年毕业子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获建筑学硕士学位。现任教子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多年,编著有《环境设计概论》、《设计透视》、《外国建筑简史》、《室内设计》等环境设计专业教材,现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研究生。 胡筱蕾,1997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获建筑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副教授,具有多年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经验.编著有《设计透视》、《室内设计》、《外国建筑简史》等环境设计专业教材,同时也有大量设计实践成果,例如上海宏康医院室内设计、浦东机场东方航空公司2、号国际商务舱候机厅、22号国际头等舱候机厅、广东钟园室内设计等。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室内设计概述 一、室内设计的定义 二、室内设计的内容及基本特征 三、室内设计行业与室内设计师 四、室内设计程序与过程 五、参考阅读文献及思考题第二章 室内设计简史 一、19世纪以前的室内设计历史概览 二、工业革命引发的设计思潮 三、现代主义之前的形式化运动 四、早期现代主义与装饰艺术风格 五、现代主义的传播 六、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多元风格 七、21世纪的室内设计新探索 八、参考阅读文献及思考题第三章 室内设计基本原理 一、现代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 二、室内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三、室内设计的要素 四、参考阅读文献及思考题第四章 居住空间的室内设计 一、认识居住空间 二、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前期工作 三、方案的形成与设计表达 四、设计细化与施工准备 五、硬装施工过程中的设计服务 六、建成后内含物的选配 七、参考阅读文献及思考题第五章 公共建筑空间的室内设计 一、公共建筑空间的室内设计要点 二、入口空间的设计 三、交通空间的设计 四、主要功能空间的设计 五、特殊要求的公共建筑室内设计 六、参考阅读文献及思考题第六章 装饰材料和构造 一、装饰材料的选用原则 二、常用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三、装饰构造的设计原则 四、参考阅读文献及思考题第七章 室内设计职业教育 一、职业准备 二、职业道德 三、职业前景 四、参考阅读文献及思考题附录 课程教学大纲
章节摘录
美学的要求越来越高,风格也呈现越来越复合多元的特点,历史中的风格交叉融合,地域间的风格相互影响,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第三,室内设计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地区特征,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表现出渐渐超出建筑限制的自身发展特征。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传统风格是在各地区当时特定的社会发展水平、手工艺时期的制作能力、文化交往特点以及地域自然等条件下产生的。人类历史留下了多种多样的传统风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也得到相当的保留,原因是传统风格的历史与人文价值非常高,是对文脉的记述,并带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与象征性。因此传统风格不仅在古建保护领域备受关注,对各种现代风格的产生和发展也有长远的影响。工业革命引发的设计思潮 欧洲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具有的爆发力,使19世纪产生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具前瞻性的巨大变化。社会形态和人类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化已经纳入社会的基本结构,机械动力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的批量化生产成本逐渐降低,人力价值则曰益升高。平民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普及教育、促进社会进步、社会平等思想快速拓展。 为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改造人类生存状态的努力,与社会发展的各种事业联系在一起,社会生产力进步与社会理想的共同作用,快速改变着人类生活,西方文化运用掌握的新技术推进国力迅速增长,交通、运输、电报电话、电汽工业等,不断为国民生活带来新的便利。英国在工业革命中最先崛起,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也随之发生巨变,而美国则是受益于现代运输业的最典型代表,铁路、轮船和电报使这个国家的发展速度史无前例,迅速拉近与世界最发达国家的距离。城市工业和工人成为欧美城市最主要的组成,新兴中产阶级的需求也成为市场需求的主体,工程学作为技术专业产生。工业革命还大大增强了西方各国的海外掠夺力,加拿大、南美、亚洲,富饶或有资源的土地吸引着西方列强入侵、占有,形成欧洲市场链重要的原材料和倾销基地。因此,19世纪东方文化对欧洲设计界依然有持续的影响。1.新思潮中的矛盾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当然会对建筑产生直接影响。表现在设计思潮中的几个矛盾:第一,现代化的建筑设备技术,如管道系统、照明和取暖方式与过去的建筑形式和设计间产生矛盾,如何利用新技术服务于旧建筑成为一个难题。第二,新古典主义的风格可以满足传统权贵和社会上层的需求,但是大量并持续增长的城市平民的需求却需要新的形式来满足。第三,新材料——铁和玻璃,在模仿传统建筑的风格上,可以形似,但失去了稳重浑厚典雅的审美力量。第四,掌握最先进生产技术的工程师、企业家无法设计出符合传统文化的严谨性与美的产品,而设计师艺术家又不能理解新技术手段,因此设计与生产间的断裂,造成历史上被认为最没有品位的产品和无意义的装饰出现。 19世纪是复古思想占据主流的时代,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建筑思想,主要是来自新的社会结构中产生的平民意识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理想造成的,带有浓厚的社会主义、乌托邦的味道。新建筑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复古,强调创新,复古建筑风格被认为施加了过多的矫饰,而真诚明了的简洁形式才是进步的体现。英国的美术理论家约翰.拉斯金在1849年出版《建筑的七盏明灯》,其中诉说的思想有几个十分重要的观念:一,强调设计的重要性和它的社会功能,认为设计具有社会道德内涵,应当服务于绝大多数的人民。二,设计有两条发展道路,一是对自然现实的观察,二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地表现。三,提出设计的目的在于“实用性”,要“适合于特定场合,从属于特定目的”。四,认可工业化在设计和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工业和美术在齐头并进”。不过拉斯金最核心的思想还是在于鼓动哥特复兴所具有的精神和道德价值,这对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影响很大。法国建筑家勒.杜克也是新建筑思想的先驱,他主张采用新技术,创造不拘泥于传统的新建筑形式,被当做理性主义建筑思想的奠基人。勒.杜克一生致力子寻求建筑的“真实”意义,甚至从原始建筑中寻找建筑的合理性,他本人也极喜欢哥特风格,认为哥特风格是哥特时代的技术、材料、社会背景下最功能化、最理性的杰出作品。 19世纪中期所表现出来的传统风格与未来发展的矛盾,以及对建筑“真实性”的探索,打开了新的社会条件下新的设计发展的大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